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食王传(小灰雀)-第2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二,杏花村掌柜的是王况的徒弟,这已经是世人皆知的事情,有这么牛掰的师父做靠山,而且长孙家和建安王家的关系向来不错,你说他有必要还另外找一个长孙家的已经死了的老管家来贴上长孙家么?没那必要么,靠着建安侯的徒弟这个招牌,谁敢去摸老虎的屁股?

    其三,杏花村如今有钱了,有地位了,也就有了能力去找自己的亲人,所以,以前之所以多年没动静,那不是没能力么?现在有了。靠着建安侯的名头,各地衙门都会在将来杏花村找上门去的时候,开一开绿灯,让衙役出去巡逻的时候加以留意一下,又不用多费衙役多少力气,不过就是动动嘴皮子,多问两句罢了。更不用花衙门一文钱,衙役还能偶尔去杏花村吃吃酒,或者是得个优惠什么的。衙门也因此和建安侯有了那么七拐八拐的一层人情在,以后万一有事,要求上建安侯或是建安王家的人。*以建安侯的为人,能不记得你曾经给过的方便么?因此这事情对各衙门来说就是何乐而不为呢。

    其四,越是危险的往往就是越安全的,正是因为杏花村和王况的关系大家都知道,如果杏花村掌柜找上长孙家去,反而不会让人往这是受王况指使的上面去想。建安侯有这么笨么?会让他的徒弟直接去认一个已经死了的没有子女的老管家么?这又有什么好处?

    当然不可能让杏花村掌柜就这么直接上长孙家去认人去,还得要一段时间的造势才行,王况让他来长安,不过就是让他轰轰烈烈的找上门来,高调的“请师父帮忙查找亲人”。不用闹太大动静,能有那么三五个人知道就好,然后一传十,十传百的,于是大家就都知道了杏花村掌柜的在寻亲人。然后就是铺垫,然后就是“找到证据”然后就是顺理成章的找上长孙家。要花些时间,但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反正自己也不是太急1;。王况自嘲的笑了笑,将手中的黑纸团了团,就要丢了,突然脸色一变。赶快的将黑纸再展开,一丝的皱摺都没有!

    再试,还是如此,又将箱子里的另外五张黑纸都取了出来试了试,一样的情况。拿起一张,走到书房外,冲着日头照了照,牛!就一个字,牛!这纸上,看不到任何的纤维脉络,不像普通的纸一样,哪怕再是高级,太阳光下一照,纤维的痕迹就非常的明显,这几张纸呢,则是非常的均匀,均匀到王况甚至怀疑就是放到显微镜下也是如此。就好像这不是纸,而是一整张的塑料!

    但手感却是纸!拿起来抖动的声音也是纸!王况心中一动,快步走到水池里,将纸浸没了,拿起来一抖,一滴水也不沾的。叫来张三,让他抱了一大盆的水,王况拿着纸,张三则将水缓缓的以细流的方式倒到纸上,还是如此,跟荷*

    不怕水,那么火呢?又让因为见到这神奇的一幕而目瞪口呆的张三去取了根点燃的油灯来,自从王况提炼出类似的煤油后,建安侯府里的照明全都改成了油灯,黑烟比蜡烛少多了,而且在加高了栗罩后,形成了烟囱效应,从璃罩底部涌进去的气流速度加快,燃烧更充分之后,黑烟就更少。将纸缓缓的凑近油灯没动静,再放到火焰上方温度最高的外焰上,那纸只是微微的起了一点皱,打了一个小卷儿,然后再怎么长时间依旧是没个动静,移开来,慢慢的又是平展如初。

    捡到宝了,王况郁闷的心总算高兴了些。最后就是刀剪试验,剪不断,不管再是锋利的剪刀,一剪下去,那纸就夹在两个刃间,剪刀合拢了再展开,纸完好无损;将其绑在树干上,让张三用钢弩去射,就听的哆的一声,弩箭从树干上掉了下来,再看树干,只有一点点的浅印,纸依旧是完好无损!

    防弹防火防水的纳米材料,这是王况所知道的最好的材料,简单说,就是纳米级的碳纤维,这么黑,让王况想到的就是这个,这也是王况穿越过来之前所知道的老米的保密程度最高的材料,如今就活生生的出现在自己面前,还是六块1;!而且,王况感觉这个材料恐怕比老米那跟宝贝一样守着的材料还要高级,只是目前王况手中没有什么检测手段,没办法知道它到底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不过这也不是紧要的了,王况知道它是好材料就行。只是他们也忒抠门了点吧,就这么六张?好赖将这整个收纳箱给塞满呀,这么大的一个箱子,就只放一张纸条,不觉得浪费么?六张都是一样大的,一尺半长,一尺八分宽,大约就相当于后世的30x25厘米的尺寸,这点东西能做什么?只能用来当做护心背心。而且只能保护心脏这一块两三个巴掌大的地方,其他的呢?王况再也想不出有什么用途了。

    倒也好分配,六块,现在的一儿两女,加上三女肚里的,大概就是六个,正好是一人一块。难道说。这是暗示自己就只有这六个子女么?王况不禁有点冷汗下来了:连我的儿女数量都受到控制,这只手的能量也太强大了点吧?

    毕竟只是猜测,暂时也没办法求证。只有自己的几个女人都能或者说有人能再生养一个,那就不是了。摇摇头,王况将其抛在脑后。回到书房,将六张被王况怀疑为是碳纤维的高级材料收了起来,让张三去找匠人,要在后院里也按建安的样子,建一个全石头的地下密室。本来他在建安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不再想着看进度条的事了,但这个箱子的出现,让王况觉得,有必要也搞这么个密室出来,真要万一有个什么情况。需要用到了,难道还要从长安赶到建安去,又或者说要临时抱佛脚来建?

    与此同时,王况也再一次的开启了曹操,果然。进度条上的显示并不是100%,而是36。9%,比在建安的时候要多了几点的进度,或许这就是这些时间针对高句丽和安息的策略定了下来,成为了朝廷的正式命令了,而等到高句丽之战打完。或者说,等到李世勣接到朝廷这边的信早早的结束了回鹘之战后,就会有个大幅度的增长?

    这一年的冬天,格物院和天文院正式成立了,格物院的院正,是长孙无忌推荐的直郎太史丞王孝通,此人所编纂的《缉古算经》一直是国子监的算学教材,也是太原王家的人,王况并不清楚这个王孝通,至少在他的记忆里没这么个人,实际上,王孝通在中国古代算学的地位那是奇高无比,此人不光精通算学,还精通历法,在算学上的造诣简直可以用牛这个字来形容,代数上他第一次提出了三次方程,几何上又对勾股定理的运用提出了补充,后世几何里的已知一边和弦的乘积及另一边,求解三角形的方法就是沿用他的方法1;。

    本来按王况当初的设想,算学要单独成立一个院,但这一次,意外的遭到了朝中众大佬及国子监的反对,后来考虑到所谓格物其实就是物理及机械的综合,这都离不开算学,而且天文学也离不开算学,就干脆不设算学院,而是规定了格物院及天文院的学生,都必修算学课程。当然了,现在的格物院包括的不仅仅是物理和机械,还包括了生物及农林及化学,这些都要等到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细分出来。

    自从朝廷的公文发到各州后,各州都举荐了不少的人才,有的是大字不识一个,但却能做精巧机构的匠人,有的是能识别许多草药的药农,有的是饲养家畜有一定的拿手绝活的,有的是力过千均的,等等不一而足。

    对这些人才,或者说有的干脆不能称为人才,只能说是艺人,朝廷都经过了统一的考核,这次的考核由鸿卢寺统一进行,效仿的就是天下大比的考评制度,不光有专业人士当考评,也有官员,也有从街上随即抽来的普通百姓,十名考官,只要有六名认可了此人的技艺,那么就多少封他个流外或者是给些赏赐让他回家,而当达到八名以上认可的,则就留在长安,或是去格物院,或去天文院,或去皇庄帮着廖小四搞新品种的培育工作。

    送给长孙冲那块水玻璃固体的(确切说,是硅酸钠固体,而水玻璃是硅酸钠和水的络合物)炼丹道士也被找来了,并且其他能炼出奇怪东西的道士也都被寻了过来,他们将会先在格物院里呆着,由王况先给他们讲一讲大略的化学基础(王况也只能讲这么基础入门的东西,再深的,都忘了),然后就能进行有目的的系统的实验,而不是跟以往一样的盲目实验。等到他们摸索出一点成绩后,就可以授课了。

    让王况惊喜的是,有个道士竟然带来了一样让人大开眼界的白色粉末状晶体。

第六八五章 制冰之物

    那道士献宝一样的,从贴身的一个布囊里掏出一个包了里三层外三层的油纸包,里面大约有小半碗的白色粉末,在日头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王况定睛瞧去,却原来是晶体的颗粒太过微小了,以至于不细看的话以为是一堆白色粉末1;。

    恰逢当日,徐国绪也是考评官之一,这个家伙一见,嘟囔了一句:“这似乎是精盐?”就伸出手去沾了一些,想送到嘴里去,被王况一把拍掉:“说你是吃货,还真是吃货,不明的东西,你也敢送到嘴里去?不要小命了不成。”其他考评官都捂着嘴偷偷的笑,这几天,王况可不光是今天拍掉徐国绪的手,像是长孙冲啊,程处默啊他们轮流以普通人身份也来凑热闹当考评官的时候,就发生过好几次类似的情形,这不是第一次了。似乎和建安侯走得近的,都爱吃?

    确实也是,和王况走得近的,能得到王况认可接纳到他那个圈子里的人,基本上找上王况,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吃,其他目的都是次要的,他们靠上王况并不是看上王况的其他,而是看上王况会一手弄吃的。这个目的很单纯,不带什么功利性,所以才能得到王况的接纳。

    像是长孙冲,自上次炒出一盘勉强还算个样子的鲜菌白菜后,就对烹饪之道着迷了,隔三岔五的要么跑到建林酒楼,要么跑到王况的家里,也不求王况教他,他自己在旁边看着师傅们烹饪。然后找个地方自己琢磨去,一个多月来,这厨艺是蹭蹭的涨。当然这也和那些师傅得了王况的通知,见他来观摩的时候,有意故意将动作放缓到长孙冲可以看得清楚有很大关系,甚至有时候,担心长孙冲看不明白。还特地的手把手的教那些明明已经会了某一道工序并且掌握的非常熟练的帮厨和学徒。

    那道士原本是想等徐国绪出丑好显摆一下他带来的东西的,不过在听到王况这句话的时候,不由得心中一凛。连忙收起那分心思,道:“是呀,建安侯果真是深思熟虑的。这世间,许多东西似是而非,可真不能随便乱尝,是小道疏忽了1;。”明明一大把年纪了,还要自称小道,把自己摆在很低的位置上去,无他,只因最近长安附近的道观里都流传着某个道士,只因为一块看似漂亮却没什么用途的东西,如今已经得了个流外一等的萨宝祝炦的职身。只要再往前一步,那就是正儿八经的官家道人了。

    收了那分心后,他恭恭敬敬的请大家看他操作,只见他先要来一大碗水,先是倒进了一小半的粉末。后来咬一咬牙,狠着心的全倒了进去,然后快速的端起徐国绪跟前的茶瓯,放到碗里,又用一只木棍搅拌着,不大一会工夫。大家就见那茶瓯里渐渐的开始不冒热气,然后开始结冰起来了。

    眼下长安虽然是有冰,但还没到滴水成冰的地步,一瓯热茶,想要让它结冰,没在外面放上几个时辰是做不到的,而且还得放到没有日头晒的地方去。可眼前的一幕颠覆了大家的看法,这是在明晃晃的日头下呀,这么快就从一瓯热茶成冰了?

    “啧啧,可惜这不是在夏天,要是在夏天,来这么一出,那才叫个爽快。”又是徐国绪,不愧是吃货,第一个就想到了夏天用来镇茶水。他俯身看了看已经结了一层薄冰的茶瓯,问那道士:“这东西你还有多少?有多少来,某都买了,算你一斤一贯,如何?”

    王况一笑,这个家伙,在为开春出海做准备呢,要是带了在船上,烈日当空下,有那么一碗冰凉的绿豆汤喝下肚去,那还不美死?也不搭话,他在想这个让他感觉到非常熟悉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记得当年化学老师为了提起大家学习化学的兴趣,就是在夏天,在课堂上给大家演示了这么一手。只是时隔了多年,那时候还是读初三,现在算上穿越来的时间,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总是觉着就要抓住了要点,却总是那么一闪就过去。

    一斤一贯,已经不是个小数目了,一贯钱就可以撑起一个道观两三个月的花费,尤其是对于炼丹道士而言,他们的钱货最是紧张,若要是在前晋前隋,士大夫求丹服丹成风的情形下,这一贯钱他们当然不放在眼中,可自皇帝下旨严禁为官者乱服丹,加上五石散的毒性被世人认识了之后,这些年丹道的没落速度那也是飞快的,对于需要大量钱货来支撑他们炼丹的丹道人来说,无疑就是雪上加霜1;。

    那道士很是沮丧的对徐国绪道:“回徐监丞的话,小道也是无意中炼出来,全部都在这里了,没了其他的了,就算是徐监丞您出十贯一斤,某真是丁点也拿不出来了。而且配方某也还没找出来,当日几十种丹石丹粉混在一起,也不知道是哪几种出了这东西,这要慢慢的摸索,没个一年半年的,怕是不成。”显然他也知道这东西的好处,不用服下肚去,只当做夏日里的冰镇,就可以让他大大的发一笔。

    王况突然抽了抽鼻子,问道:“你这几十种的丹石丹粉中,可是有硝土?”硝土是丹道经常用的基本原料之一,王况刚就是闻到了这道士身上有股子尿臊味,而徐国绪虽然就在他身边,但徐国绪做了导尿术后,和其他的寺人一样,身上再也没有了这个味道,而徐国绪呢,因常年养成的习惯,只要有条件,天天都要沐浴,还要每日清洗下身三次,那真是一点味道也无的。

    “原来建安侯也略通丹术,有的。哦,该死,小道唐突了,建安侯通天晓地,哪能去炼丹,是小道鲁莽了,还请建安侯原谅则个。”这道士倒也知机,从一开始就没拿自己当道人,除了口口声声的自称小道外,一声的宣也没有,不像其他道士,一开口就是“无量佛寿”或者“无量天尊”打头。

    “还有草木灰?”王况哪里会计较这个,丹道中人,可是化学家的前身啊,这些人都是宝贝,就算是这个道士指着王况的鼻子骂他,他也不在意的,宝贝保护起来都来不及,哪还舍得责罚?只要他们不实质上对王况有不利的行为发生就成了。

    “草木灰?这个倒是没有,不过小道为了成丹的保险,倒是烧了不少的符水进去。记得还有石英,还有蓝田玉屑,有珍珠等等,这几十种,小道都记得,只是几十种需要或增或减的去试,凭小道一人,没个一年半载怕是试不出来,这不,正好鸿卢寺招人,某就来了。”

    “哈哈,不用试了,某知道了,国绪,你暂且放心,等你出海的时候,我给你每条船上搞个几石,保证你随时随地都有冰可用1;。”王况开怀大笑。就在问话的时候,他已经想起来了那是什么,硝酸钾!这可是好东西呀,不光是可以利用其溶解吸热的特性降温,还是做炸药的好材料,本身硝酸钾被砸的时候就会引发爆炸,若是再加了其他助爆材料进去,想一想,放到瓦罐里去,这个威力该如何惊人?

    硝酸钾的制取程序其实非常简单,就是硝土或者硝石和草木灰混合后,加水,低温加热,用草木灰中的钾离子替换掉硝石中的钠离子,然后过滤,或是晒,或是低温烘烤将水份蒸发掉,所得的就是了。而硝土硝石的获得就比较脏,除了天然矿外,就只有在茅房,猪圈鸡鸭舍里有,王况记得,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的话,一千多年后,欧洲各国将会为了某一个小岛上的鸟粪的所有权而打得你死我活的,就因为鸟粪是最好的人工制硝土原料。简单说,就是鸟粪里含硝土量非常丰富,水溶解后再提纯就是硝土。

    却原来没有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全忘掉呀,只不过是没有用过,所以就埋藏在记忆的深处了,今天竟然被这道士给引了出来,王况心情大好,也不嫌那道士身上浓郁的硝土味,拍了拍他的肩膀:“不用考评了,某保你为格物院教习,九品下,如何?”

    那本来因为王况说他已经知道了自己千辛万苦的得来的那么点东西的配方,并且一开口就是可以给出几石给徐国绪而心情一下子跌落到低谷的道士闻言是惊喜万分,本来他以为自己已经没了价值了,这一趟算是白来了的,不料建安侯却是给出了自开始招榜以来最高的品级,也是唯一的一个九品的品级,之前最高的,不过就是有个猎户,因为能布下二十几种陷阱只被考评官发现了几个,其余的都没发现而被任免为了从九品上的陪戍校尉,以后专门在军中负责教导兵士如何布陷阱。

    而自己如今一个已经失去了价值的,连自己都不知道配方的东西,却是得到了九品下,而且是教习,不是类似其他的道人和尚一样的佛道中人的官方职位,这中间的缘由就绝对耐人寻味了。

第六八六章 重修永安宫

    不过他这一刻也知道,这个自己辛苦了几年,无意中搞出来的东西怕是非同小可,如果只是因为其能制冰的话,建安侯又已经知道了配方的情况下,根本没必要给他如此之高的教习位置,建安侯大可以给自己随便封一个流外的庙祝(道观庙宇的主持,道观对外是叫观主,庙宇叫主持方丈,但都必须经过鸿卢寺的任命,统一叫庙祝方能得到官方的保护和认可,也是有品级的,庙祝的品级是流外九等到流外一等,视庙宇的规模而定,但其他由朝廷出面建的庙宇品级又是另外再定,不在此例,不领朝廷薪俸,因此我华夏从来就不是以教治国的,宗教,从来都是置于朝廷的管辖之下1;。)打发了事,最多再给点钱货补偿。

    但如今,竟然得到了个九品下的教习,这一刻他就知道,这个东西,就算是他日后找到了配方,打死了也不能随便外流了,恐怕连自己的徒弟,在没得到朝廷的允许前,都不能教。所以,他一听这话,马上就很顺口的答到:“回建安侯的话,小道欢喜得这一下连那几十种的丹石丹粉都忘了个差不多了,这可怎生是好哟?”

    他猜测的也没错,正是因为这东西的用途,王况并不打算让太多的人知道,至少,在大唐稳稳的吃定这个世上的任何国家之前,不能让太多的人知道,还有那个动不动就喜欢用人*体*炸*弹的宗教彻底被佛道儒释四教同化之前,流传出去很是危险的。那帮人为了他们的目的,可是什么都敢干出来。

    见这道士很上道,王况就笑了:“莫要紧张,就是忘了也不打紧,等抽个时间,某写给你,不过这就只能你自己知道了。等以后兵部会起个作坊,你呢,就以博士身份去把握着就好。只是这十年八年内,怕是不能轻易见客了,这个苦你可受得?”王况还真就怕他忘了。*他要忘了或者说死活不肯再干这活,岂不是要王况自己亲力亲为?谁有那么多时间哟?睡觉都来不及呢。

    “吃得吃得。”老道忙不迭的点头,开什么玩笑呢?如果这都叫吃苦,那这世界上还有什么福好享哦?以博士身份,啧啧,那可是至少是从八品下的,只有下州博士才和他刚刚得到的助教品级相当,等于说,他从九品跃到八品就避开了一个小坎,要羡慕死了许多人了。再说了。自己以前在炼丹的时候,就是最不喜人打搅的,有个清静的地方最好了,现在朝廷给他营造了这么个合心合意的环境,有兵士帮他挡着1;。不用自己拒不见来客而得罪人,简直就是为他量身打造的呢。

    然而,他并不知道,王况许给他的博士却不是什么从八品下,而是将来从格物院要分出来的术术院的博士,正经的正六品上。和太学博士齐平。王况之所以这么大方,实在是他想到了他的化学老师,一个非常慈祥,处处护着他的人,虽然眼前的道士不管从相貌还是言谈举止和老师一丁点都不像,但同样是这么一个制冰法让王况对这个道士顿生好感。

    不现在就给是因为王况没这个权力直接给出个正六品上,他的权限也只能给到八品为止,再往上,就必须要经过正常的程序,走吏部,然后要获得至少三个尚书以上的大佬的同意或者获得皇帝的批准了。当然,如果真要这么走程序的话,王况也有把握批下来,一个正六品上在一般官员心中或许不低,但在大佬们心目中却是没什么,一个小角色而已。只是这道士刚进官阶,一下就拔到那么高,那是很难服众的,因此必须得他拿出点成绩来才行。

    只凭一个硝酸钾就足够他有这么高的待遇了,这是王况的标准,但眼下大家都不知道这东西有什么别的好用途,自然是不会认同的了,因此王况打定主意,以后就要由这个老道士来掌握大唐的火器关键部分了。*火器一出,别说正六品上,就是再高个几级,也不会有人说闲话。

    这一下,王况手中就握有两大利器了,水玻璃可以用来改造一下大楼船的结构,从现在开始,每天往大楼船上的木头缝隙里刷一遍水玻璃,让它渗到木头里面去,虽然不可能完全防火,至少可以在大楼船万一起火后,使其火势蔓延的速度大大减慢,从而为营救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嗯,还有宫殿也可以如此。想到这里,王况突然转头问徐国绪:“国绪,永安宫停了几年了?”

    “有五年了罢,怎么二郎你突然问起这个?”徐国绪有点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永安宫是贞观八年李世民为了给太上皇李渊居住而修建的,主要就是因为目前的太极宫地基比较低矮,宫内潮湿,这对有风湿的李渊来说,有些不合适居住,因此李世民便着手在太极宫的后面,垫高地基修建永安宫给太上皇居住,但第二年,太上皇就驾崩了,永安宫的修建就戛然而止,到现在也没有开工重修的迹象,里面除了一些金吾卫和宫女寺人维持着外,就再也没有人烟1;。

    说起永安宫没多少人知道,但若要说起大明宫,那知道的人就多了去了,本来的历史应该是李治上位,立了武媚娘为后之后重新开始修建永安宫,并在建成后改名大明宫的。

    用现在大唐的国力来衡量太极宫,在王况看来,实在是有点寒酸,太极宫东西长才四百三十丈(约1280米),南北长才四百九十丈(约1490米),这太极宫可不光是皇宫,朝廷各部的衙门都在这太极宫里,还要包括内府库房,尚食局,浣衣局等等内廷机构以及宫女寺人的住所,实在显得太过拥挤了些,要知道,后世的各部委的办公用地加起来可要比这远远超过了几倍还不止,还不包括库房和工作人员的宿舍!

    而且太极宫是前隋修建的,隋才一统天下多少年?没那么多的财力物力来修建恢宏的宫殿,许多地方都是因陋就简,就连地基下都没铺够石灰和木碳用来防潮。以前朝廷是没这个能力,永安宫若不是修建给太上皇李渊住的,恐怕提出修建永安宫的马周就要被李世民给发配到边远苦寒之地去了。所以当太上皇驾崩后,永安宫的修建自然也就停了,就连太极宫要翻修,都要省了又省,算了又算,要不是这几年内府盈余大大增加,都不知道这冬天的太极宫要冷到什么模样去了,太极宫的阴冷,其实也正是王况很不愿意上朝的原因之一。

    “诸位,某有个提议,你们看合适不合适啊,这太极宫也太过狭小了些,各衙门各监都在里面办公,以前么,那是朝廷没钱,国库没钱,内府每年还要亏欠那些个皇商的。现在,内府有钱了,国库也有钱了,是该恢复永安宫的修建了。修好了之后,大家办公之地也能宽敞些,某有几个想法,可以让这永安宫成为不怕水,不怕火,又是冬暖夏凉的地方,有好的办公场所,大家的心情也能愉快些不是?再说了,我泱泱大唐,如今南疆远在万里之南,东到东瀛,西边北边么,某也不说了,诸位都知道的1;。以广纳天下的大唐,却还要在如此拥挤的太极宫里上朝,若是外邦来使知道我等还在前隋所留的宫殿里,岂不难看?”今天在场的,除了徐国绪这个内府监丞外,还有鸿卢寺卿正丛雬以及工部阎立德和万海在,阎立德便是永安宫的设计者和督造者。

    一听王况要重启永安宫的建设,阎老头马上就乐了,永安宫可是倾注了他许多的心血在里面,这半途而废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想想看,从有史料记载以来,有多少人能有资格设计和督造皇宫的?这个机会基本上就是几百年才能有一次出现的机会,自己好不容易得到这个机会了,却没见到成功,心里可想而知有多郁闷了。能修好皇宫,就代表着他在建筑这个行业上站到了别人做不能站到的高度!

    “某附议!”阎老头二话没说,马上就接口:“等某回去后,马上拟份折子给各位相公。”

    “某也附议!”万海接得也很快,可不是要快么?如今新型更衣间是他的独门专利,除了他,谁也没法做,当然了,这个要把建安侯排除在外的。既然要重启永安宫的修建,那么必然就要对更衣间进行改造,如此,在史书上,他万海也将留名了。

    “二郎要修,那有什么说的呢?某回去让那帮小崽子们算算,内府还有多少银钱,说实话,某已经几年不曾去记了,都是报给圣人之后就忘了个干净,反正就知道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就成,大概,若是国库连续空虚个五六年,光用内府的钱,也能填补回来吧。某就只知道这么个数,不是某怠忽职守了,就连圣人,如今也懒得过问内府的开支了。”徐国绪耸了耸肩膀,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最好是不算了,反正修那么三五个永安宫的钱肯定是有的,可圣人不在,咱就得算个清楚呀。”似乎要修永安宫就是给他找了个苦差事的样子。

    王况不禁乐了,这要是摊在其他年代,恐怕高兴都来不及,大兴土木可是大捞特捞的好机会,别人是巴不得天天有大工程,没想到这个徐吃货却当成是个苦差事。

第六八七章 提薪俸

    王况心中一动,徐国绪说的情况并不是个例,而是广泛存在各部间,有朝以来,也就是有了统一的国家以来,各部门的财货清算都是自己把持着的,皇帝要看,只要上报个数据就成,要是各部自上而下的贪成一片,那就要靡烂到不知道什么样的程度了。(百度搜索

    e。c

    m,)除非皇帝起疑了,或者有其他部门的官吏检举了,才会另外派人清算。

    这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