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食王传(小灰雀)-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荣誉子民这个词非常的新鲜,绝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听到,并不能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因此得到消息的番外商人们也顾不得生意,第一就把鸿卢寺给围了个水泄不通,都想,这个称号究竟有好处。这是好处是肯定的,否则朝廷不会在诏书里堂而皇之的提出来,大唐朝廷的信誉度,还是值得信赖的,不会拿这么大的事情来和商人们开玩笑。

    让这些番外商人惊奇的是,鸿卢寺门口的长案后,坐着负责解释这一条令的竟然是一个少年,有那常住长安的,称得上是“大唐通”的商人一眼就瞧了出来,这个少年的衣着,只是个秀才,可他们纳闷的是,这少年的腰上,竟然系着只有皇亲或者说是只有得了大功劳之人才能系的缀玉银腰带,上面的玉可不是普通的玉,六块羊脂白玉,带扣呢,也不是银的,而是迄今为止只有少数人才得了赏赐的璃带扣

    璃瓶的价格这几年是年年下滑,西域来的商人们这些年也总算了,大唐有了新的烧璃技术,烧的璃瓶比西域来的还要大,还要漂亮。但璃带扣,虽然是不难烧,却是寻常人不能也不敢烧的,这是一种象征着极高荣誉的标记,就连皇庄里的工匠,那也得接到圣旨后,在工部及内府派出的官员的监督下烧造,而且烧完后马上要当着面将模具给捣毁了,所以说,每一块璃带扣都是不同的,也是唯一的。

    这个少年究竟是谁?要说他是皇亲,可没听说过皇亲还需要去考功名的,只要是皇亲,在皇家的族谱上能查得到的,都能至少得个有品级的散官,不管是文还是武,都是可以世袭的,这可比那些辛辛苦苦的寒窗十年苦读的学子幸福多了,那些学子们苦读十年几十年还不一定能考中;即便是考中了,能不能等到空缺还是未知之数;而等谋到了空缺,以后的升迁之路也是遥遥无期,除非说朝中有人或者说你居功甚伟。

    而皇亲呢,首先在起跑线上就赢人一筹,而且也很容易谋到一个空缺,只要稍微有点业绩,升迁的速度也是惊人,所以,到目前为止,除了个别志向远大的外,还没听说过哪个皇亲会去考功名的。

    可要说立大功,这么个小小少年,就没听说过呢?不能啊,莫非他是假冒的?可现在,人家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坐在鸿卢寺前面,还有鸿卢寺的衙役们跑前跑后的给他端茶递水,这应该是假冒不了的,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在天子眼皮子底西冒充,敢支使鸿卢寺的衙役们为他端茶送水?

    并不是所有人都不认识这少年的,总算是有人将这少年给认了出来,有那常去林家铺子和建林酒楼的客商见了这少年,赶快的上前去,讨好的道哎哟,敢劳动您老人家的大驾,若要是是您老负责这活,某直接上门讨教了,您瞧这日头多毒辣,可别晒坏了您老。”

    旁观听的其他人是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还“您老”呢,你也不瞧瞧,人家是一个小少年,你呢,满脸的皱纹,论年龄,当人家的爷爷辈都够了。

    有那和这人相识的就赶忙上前打听,这的眼一瞪,没个好气你们眼都瞎了不成,这位,便是辅国建安县伯的弟弟,建林酒楼和林家铺子的小小东家,人称建安小才子,建州人称小小东家的王三郎便是。有他老人家在这里坐着,得,某也不消得问了,这个荣誉称号么,肯定是个大好处,都散了罢,散了罢,这么毒辣的日头,莫要累坏了小小东家才是。”重阳后的日头,其实已经不算毒辣,在长安,早晚间已经开始有些凉,需要多加一件单衣了,身子骨弱点的老人和孩子,需要穿的就更多。也是这人会拍马屁,一口一个小小东家,一口一声“您老”,把个还没脱了小孩心性的王冼说得高兴了,甩手就丢了一块木牌给那商人,道多谢你帮着解释了,些许礼物,不成敬意。”

    那商人忙不迭的接了,美滋滋的将腰上原本系着一块玉佩的红绳解下,收起了玉佩,而将红绳穿到那木牌的眼里,挂在了腰上,就这么挺着胸,两手用力的拔拉开人群走了,一边走一边吆喝都散了,都散了,这荣誉称号么,肯定是大好处,大家尽管放心的去争便是。可话说了,如今某有了这块木牌,还能有谁可以争得过某呢?哈哈”

    其他人见了眼红,都悔恨不已,尤其是另外还有几个也认出了王冼来的商人,更是后悔莫及,的嘴巴这会工夫就哑了呢?往日里也是号称口齿伶俐的,就见不得大场面呢?那可是林家铺子和建林酒楼通行的打折牌啊,虽然只有九折,但想想下,路途遥远,大家能带的珠宝金银也是有限的,有这个打折牌,别人花一百两银子能买到的,只要花九十两,等于就是说运的货物要比别人多了一成,长安一两银子买得的货物,到了家乡,那就是几十两的卖出去啊,这么积少成多下来,赚钱的速度,谁能比得上?

    没,《定商诏》和荣誉子民的称号便是王冼提出来的,这么多年跟着王况,许多的新名词新想法早就被他牢牢的背在肚子里,而这一次的讨贼诏可能引发的后果,王况也早就通过书信跟王冼交代过,不需要王况耳提面授,王冼就该做了,因此,定商计通过李治的口,传到了李世民的耳中,李世民大喜之下,加上心里其实也换骨术真的是王况的点子,就赏了王冼这么一条腰带。

    不过李世民可没忘记曾经一时情急许的可以给王况封王的诺,所以,现在王况年轻,能不赏就尽量的赖着不赏,但是么,王况不赏,赏给你的那是可以的,于是在多重因素作用下,王冼就得了这么个腰带,要说这腰带其实也没用处,除了显示一下是皇帝看重的人外,并不能给王冼带来其他的额外好处和特权。但话又说了,有这么一条腰带在身上系着,即便是只代表被皇帝看重,那也是一种特权了,地方上的官员衙役门,还不得伺候着?

    最不济,将来要是有机会,建安小才子能想起今天的殷情,那也是肯定没坏处的,如今建安小才子在长安,那也是声名大振,这样的人,将来肯定是要入朝堂的呢。

    第三五四章 讨贼和定商

    第三五四章 讨贼和定商

第三五五章 看建东

    第三五五章 看建东

    一听说是建林酒楼和林家铺子的小小东家坐镇,又是辅国建安县伯的弟弟,一下子,人群就散去了大半,要说这长安,除了朝廷外,信誉最好的就当数建林酒楼和林家铺子,说一便是一,说二也绝对不会当成三的,有朝廷的诏书和辅国建安县伯的弟弟这双保险杵着,那么诏书上说的便都是真的了,至于说荣誉称号,许多人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短期内那是想都别想,而等到有实力了,也已经有人得到了这个称号,那么到时候,这个称号有好处,那还不是一样就了?所谓眼见为实便是如此了,还是亲眼见到的为真,讲半天,听半天,也未必能理解得了。

    而且,建安县伯的弟弟还只是个少年郎,小孩子么,开始兴致高,你让他讲也无不可,可要讲多遍了,人家说不定心里就烦躁了,要是正好死不死的在那当口撞了上去,可也太不划算了些,还是安心的去赚的钱罢。

    事实上,剩下的一小部分人里面,也有许多是已经信了大半的了,这些人都是这两年才开始往来于长安做生意的,对王况在长安的影响力不是那么的了解,不过他也从前面那些散去的人中瞧出了些端倪,因此,并不急着涌上去,而是推举了一两个人去问个清楚后,很快也就散了个一干二净,倒是把鸿卢寺的那帮小吏衙役给郁闷得不行,你们难道就不多呆一会工夫,让我们也好多点和王三郎亲近亲近?

    新做生意的人,往往都是雄心勃勃的,这荣誉子民称号除了不是属于大唐籍的人外,其他的待遇,比如说税收,不用再在十税一或六税一之外再征收“关税”,又比如说在长安购置房产,也不用再来鸿卢寺报备了等等之类的,而且,如果说,假如大唐和他所在的国家开战了,那么他们也能凭借着这个荣誉称号而不会被殃及等等。这些待遇就如同那天上挂着日头一样,明晃晃的很是撩人,换一句话,他们有了这么个荣誉称号,在大唐境内,享受着大唐官兵的保护,可以有资格在西域行走的时候要求大唐官兵对他们的身家性命和财产加以保护而不用另外支付费用,这才是真正的实在好处。

    西域马贼多,如果有了这个身份,大可以少带护卫,而选择大唐官兵换防的时候随着军队出发,这能省下一大笔的费用呢。而且,有了这个荣誉称号,以后想入大唐籍,那就容易得多了。(这个时候,番外人想获得大唐籍,比后世的米国绿卡还要难上百倍。)

    总之,几乎所有的番外商人,都是信心突然的倍增了起来,不管是稳重老成的也好,还是商场新人心高气傲的也罢,全都卯足了劲,准备好好的大干一番。

    《讨贼诏》下了之后,有些鼻子灵的,尤其是那些家中有关系的,都准备着趁这发兵的机会,也去镀度金,混点功劳好封妻荫子,他们可都听说了,这对东瀛发兵,那是建安县伯的提议,既然是建安县伯的提议,只管贴了上去就是了,没有把握的事情,建安县伯是不会做的。

    可他们左等右等,就是不见朝廷有征兵令下来,也没有调派其他军府的兵的意思,除了兵部发运了些琥珀糖和行军饼去建安,除了工部和兵器监发运了些器械刀兵往建安外,就没见有任何的动作。再仔细一打听,结果倒让他们吸了一口凉气,娘咧,建安竟然富裕到了如此的地步?竟然可以以一州之力支撑起一场远征战事?那琥珀糖和行军饼及器械刀兵,还不是建州要求的,而是朝廷担心建州一补给跟不上而调拨的。敢情人家建州镇军只要求一个师出有名来着?只要给个名份,就能把倭人给打趴下了?建州镇军时候变得这么强大了?

    自然不会有人傻到怀疑王况有二心,建州镇将那是李老尚书的长孙,李家的忠心那是不用说的,朝廷上下,如果说有人怀疑李家的忠诚,那么全大唐,估计也没几个忠心的了。而福州水军的校尉,又是太原王家的人,大家都,太原王家和建安王家可有些不对付,太原王家想让建安王家归籍,人家建安王家就是不卖帐,所以说,要说太原王家和建安王家勾结,那也不可能。而且,建州的第二把交椅,那还是长孙家的子弟在坐着呢,有这么几个因素在,谁会傻到冒出建安王家养兵自重的念头来?

    再说了,人家王二郎宁愿呆在建安,也不愿意来长安,说明,说明人家心根本不在朝堂上,想要得到重用,还有途径能比得上呆在天子眼前,天天在皇帝面前晃着的更方便呢?凭心而论,辅国建安县伯的功劳,如果放在任何一个世家子弟身上,封个国公都没问题,可人家,从来没有争过功劳,更没表过功,从来都是朝廷赏,都乐呵呵的接下,不要说其他人,如果有人跳出来说建安王家有二心,恐怕那些个国公郡公们就全都要对这人口诛笔伐起来,这里面,还要包括那个心胸不是那么开阔的齐国公长孙无忌。

    这些原本打算着乘机镀镀金的人失望之余,也被他们打听到了一条消息,说是原来的霍米艾米岛,现在的建东群岛,要建县了,于是原本冷了的心,又开始活跃了起来,纷纷的打听这个建东县是个回事,是要建个军镇重地呢,还是要准备以建东为跳板,进行开疆拓土的伟业呢?还是又要打仗了?反正对他们来说,有一点是勿庸置疑的,建东建县,肯定和军事脱离不了关系,肯定和辅国建安县伯脱离不了干系。

    于是,原本就热闹的吏部就更加热闹,原本就门庭若市的建林酒楼和林家铺子就更加的拥挤,升平坊门口的千牛卫还杵在那里,所以想进去拜访林家那是不可能,但是,不还有建林酒楼么?不还有林家铺子么?咱也别指望在那里能见到林家说得上话的,但总是能和那些管事的或掌柜的搭上话罢?只要能将的话传递进了林家,那就都好说了。

    这些天,小六子是前躲后躲,以前很喜欢出宫的他,现在一听说出宫,就吓得脸色都变了,实在是没招啊,只要他一出宫被人认了出来,那马车前面就马上被围个水泄不通,不的还以为他小六子犯了多大的事,欠了多少的债,那么多的债主找上门来了呢。

    相反,徐国绪则比较轻松得多,几乎没人他徐国绪和王况的亲密程度,甚至小六子也是只略微的猜出了一些来,而小六子能猜出来,也大体上要归功于他的感同身受,亲情于他们这些去势之人而言,实在是比天还重。这从小六子自认了亲后,明着暗着的主动帮着王况和林家做了不少事后,徐国绪对他的态度上就能明显的感受出来,以前徐国绪看他的眼光是用看心腹的眼光,后来看他的眼光,那就是长辈看晚辈的眼光了,带着点慈祥。

    徐国绪最近在忙着一件,整天就是往璃窑里跑,这是二郎交代做的,若是做成了,那就是绝对的大功一件,就是做不成,也是个功劳,而且,二郎也交代了,这个功劳,还是要分给蒲少匠一些,请他帮着一起做。

    王况让做的就是千里目,也就是望远镜,黄大手中的那管,是王五花了一年多的工夫用水晶一点一点的打磨出来的,实在是水晶的硬度太高,琢磨几块镜片就花去了绝大部分的(不要说水晶的打磨困难,就是一件简单的玉手镯,高明的匠人都要花上至少一年的工夫才能打磨出来,而不像后世有机械加工和高硬度的刀具那样,可以几天的工夫就能完工。)而徐国绪要做的就是先用无色透明的璃浇注成个粗胚后再来打磨,这样就能省去大半的,要是用水晶的话,不说那不规则的形状,就是一整块透明无裂缝无杂质的水晶都很难找到,而且又易碎,稍微不慎,就报废了。

    要是能用璃烧出纯净透明的粗胚来,即便是打磨的成品率只有十之一二,那也是很惊人的,如果成功了,那么就可以为大唐的主要将领都配上这么一管千里目,有它在手,几十里外的敌情就能看得一清二楚,可以说在知己知彼上就占了头筹。

    如果用璃不成的话,那就只好用水晶来做,这么一来,恐怕穷尽全大唐的匠人努力和收集了东海所有品质上佳的水晶来,恐怕也只能做出几管千里目来,那就是成为国宝了。所以说,不管成与不成,都是功劳,所区别的只是功劳的大小而已。

    小六子窝在宫里不敢出去,连带着这段,御厨里的茄瓜的消耗量也增加了不少,可小六子就是尚食局令,那些御厨们最多也只能和以前一样心里偷偷的埋怨小六子:你用手不是更好么?非得用茄瓜?这还是秋天呢,茄瓜多,你爱用那便用,可到了冬天,璃棚里的茄瓜也是有个限度的啊。

    第三五五章 看建东

    第三五五章 看建东

第三五六章 神秘马车

    第三五六章 神秘马车

    小六子闷在宫里,天天只能和那俩个宫女一起厮混着打发,而武才人也是有意成全,每天都故意的打发那俩宫女来和小六子一起“探讨”武才人下一餐要吃的问题,而且还说,不要怕浪费,“探讨”的越长,就说明她们对武才人的饮食更是上心,要是短就“探讨”了,说不得,反而要受到责骂。

    寺人和宫女搞对食,其实享受的是宫女,对小六子而言,手上的感觉是有了,视觉冲击也是有了,但就是最关键的一步,只能是干瞪眼,为此他也黯然伤神过好长的,不过他也算看得开,要是不去势,可能有这么两个漂亮的宫女让随心所欲的想捏就捏,想揉就揉,兴致起了,还能手脚和嘴巴一齐的派上用场。如果没去势,现在的小六子,早也就成了一堆枯骨了罢。小到这一层,他倒也开始坦然了起来,因此对那两个宫女也是极尽的体贴,所以,那俩宫女也爱来和小六子“探讨”饮食问题。

    这天,小六子好不容易等到了一辆每旬给宫里送一次的糖盐茶这些没新鲜要求的马车来了,他迫不及待的钻上了马车,一出宫门,开口就催促升平坊,速度,速度。”送糖盐茶的这些一应宫内用的都是固定的商家,固定的人手,也都小六子的身份和背景,因此,也不多,径直出了宫去。

    守卫承天门的,恰好又是乐三几个,不过万俟老六却不在里面,万俟老六在金吾还没呆满两年,就被一纸调令给送到小梅关去了,除了乐三这几个隐约万俟老六去小梅关的真正内幕,其他的人都以为万俟老六是得罪人了,从一个堂堂的金吾给贬到岭南那荒山野岭的小关上,明面上,一个金吾不过是流外四等,万俟老六去小梅关却不是当关令,而是流外一等的关丞,看起来是升官了,可要是金吾五年期满,那就是从九品下的位置,流外流内,别看只是个一级之差,这一级,许多人一辈子也迈不。

    例行检查的乐三看见了马车内黑着一张脸的小六子,连忙回身给其他几个使了个眼色,只粗粗的检查了一遍就挥手放行了,对他们来说,只要在马车上没见到其他不该出宫的人就行,至于说夹带了宫中财货出去?开玩笑,你要看看,林局令有那兴趣么?人家现在每月听说林家给他用的零花钱都好几百上千贯的,哪里会屑于干这等偷鸡摸狗上不得台面的勾当?

    因见着小六子黑着一张脸,乐三还特地的陪着马车到了延喜门的羽林军那,告诉他们,马车已经检查过了,里面坐的是林局令。那些羽林一听,只确认了里面坐着的人确实是林局令后,连检查都免了,直接放人,金吾都没问题,也没必要搞那么严格,就是要真出了问题,要追查也是先查金吾不是?再说了,看着西山大营的那帮家伙个个尾巴翘到天上去的模样,谁不羡慕啊。

    赶车的似乎也这些天长安城接连发生的事,林局令这是没得办法了,宫里的马车不敢坐,甚至连延喜门都不敢出一步,没瞧见延喜门外,永昌和永兴两坊之间的街道上,三三两两或是站着,或是无聊的来回走动着的人,都是伸长了脖子往延喜门这边直巴巴的瞅着的么?这里面,至少有一半是来堵林局令的。

    天可怜见,往日里巴结林局令都没机会,人家有个林家在后面支持着,不缺钱,要说吃的,有哪家能比得上建林酒楼,估计也就山外山了吧?可山外山人家林局令都不爱去,那么又能如何?找几个可人贴心的小娘子,可能有宫里的宫女可人贴心么?难哪。现在好了,天上突然就这么掉下了一个在林局令面前表现的机会,自然要好好的抓紧了才是,虽然是皇商,按理是不用巴结一个尚食局令的,能当上皇商的,那后台也得够硬,可是后台再硬,能硬得过林局令去?自家的后台都要上赶着给辅国建安县伯呐喊助威呢,作为小卒子的就更要如此了。

    因此,这赶车的也是闷声一路直接的把小六子给送到了升平坊外,让把守在坊街口的千牛卫验明了车上坐着的确实是林家小郎后,就准备把车往里赶,所谓送佛送到西么,这最后的一段路程尤为重要,只有亲自送到了林家门口,看着林局令进去了,那么这个马屁就是确确实实的拍上了,后,可以找掌柜的领赏请功去了,有了这一趟,都不用自几说,林局令就能在心里为主家记上一笔啦,这功劳,泼天啊。

    可没等他扬鞭催动马车,就见从东面嘚嘚的也驶了一辆马车,因为速度快,到了坊街口勒马不及,一横就把他这辆马车给挡在了坊街口。

    身为皇商背景的,哪个不是平日里傲慢到极致的,能做皇商,通常来说,首先有个前提,那就是必须得和皇家沾亲带故的或者说是你有别人没有的的,宫里的贵人们也都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道理,有好处,都是先照顾着自家人,所以说,即便是几个国公的族人,若不是像齐国公那样的,那也是没资格当皇商,给宫里供应物资的,除非说这个物资是其他人没有的,只有你有,就如同辅国建安县伯一样,只有他有桂花,这又是另当别论了。因此,想成为皇商,要么你就是皇亲,要么你就是有别人没有,而宫里又不可或缺的物事才行,其他的,通通靠边站,轮不到你的份。

    而眼前的这辆马车,分明就是那个这两年生意做的不小的长安车马行的马车,要说这车马行,如果不是建林酒楼和林家平日里经常需要用到他们,而且点明只要长安车马行的人服务,估计早也就被朝中的那些大佬家族给排挤掉了,人家不动手,那是卖了林家一个面子,可不是你长安车马行有多大的能耐。

    再者,车马行是属于力气活,那些个大佬们前些年或许还能动动心,可如今,行军饼坊分了那么多份子出去,这靠力气赚钱的活计,那就没几个大佬能看的上眼了,而且,这车马行说实话,也不是一般人能干得了的,这几年里,有心人早就打探清楚了,这长安车马行那都是些解甲的军士,这些人干这行倒也是充分的利用了资源。

    各地衙门和守城门的基本都愿意优先招那些从军中解甲下来的军士,一个是比直接从百姓中招的人相对听话,二是省得操练,三是能打。而这些人又多半对曾经的袍泽是照顾有加,不管以前是不是同一个大营的,只要曾经一起扛过盾牌,使过刀兵的,那就都是。因此这长安车马行占了这个先天优势,这些年里是混得风声水起,又加上林家早先就放出话来说,车马行,只信得过魏行首的人。所以在担心若是对长安车马行打压会引起林家的不快这个前提下,这些年,长安车马行的生意倒也红火,几乎占据了整个中原车马行六成的份子,听说这两年,他们已经开始在东北和西北拓展业务了。

    林家只信得过长安车马行的话是黄大放出的,就连林老太爷也纳闷,黄大为要放出这样的话来,有时候,他也只能往长安车马行里有不少黄大的上靠,却不,黄大虽然是个羽林军史,却是没带过兵的,底下一个也无,要有,也只能是陈大和侯老六那帮人,不过现在,黄大的底下倒确实是有弟兄了,就是如今跟着他在近江氏将地皮都刮了三尺的那帮家伙。

    既然是黄大放出的话,林老太爷自然不会去反驳,自家细郎和黄大那是相称,而且,如果没有黄大的帮衬,自家细郎想要走到今天可不容易,二郎可是乞儿出身,家底是根本没有,能碰到黄大这样忠心耿耿的帮手,实在是一个天大的造化。所以他也是很配合,黄大那边一放出话来,他就给林家立下了规矩,雇马车,只能雇长安车马行的,要是雇了其他车马行的,如果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那是严惩不怠,即便是林翰也不例外,所以这几年,除非说紧急情况,长安车马行临时调派不出空闲的马车来,否则,林家就都是雇的长安车马行运送货物和客人。

    话说那个被拦住去路的车把式那是气不打一处来,难到你长安车马行如今竟然嚣张到了如此的地步么?也不瞧瞧,这辆马车上的标志。这马车虽然是普通式样,但有这个标志,就是长安县令和京兆伊出行碰上都要避让三分的,可你倒好,竟然就这么堵了上来,分明就是故意的么,莫要道说有林家的指定,就动你不得,老虎不发威,你还真当某家是病猫了不成?

    车把式这么光火不是没理由的,他看着小六子是一路上黑着脸,几乎都不爱,说明这些天可把他在宫里头给憋坏了,所以对车把式而言,最重要的那就是把林局令这尊大佛越快送到林家越好,因此,他一翻身从车上下来,三步并两步的上前就一把揪住了长安车行的车把式袍领,咬牙切齿的低吼道瞎了你的眼了,没瞧见这是要往林家去的么?你车上坐的谁?还不快快的让了道?”

    “住手”他这边光火,那边小六子听到外面的动静,一撩车厢的门帘,看到前面那辆马车外悬挂着的一件物事,吃了一惊,连忙喊道。

    第三五六章 神秘马车

    第三五六章 神秘马车

第三五七章 秘密进京

    第三五七章 秘密进京

    长安车马行的车把式是个壮实的汉子,足比那皇商的车把式高出一个头来,却是任由着那人揪着的袍衫,也不还手,还一个劲的赔着笑,如果换了是几年前,谁敢这么的揪着的袍衫,早就一拳抡了,把他打得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但现在,他身负重任,这些年里又在魏老大的调教下收敛了许多,因此脸上是挂着笑,只有那些常和他打交道的人,他脸上笑着,嘴里陪着好话,心里早就把人家的祖宗十八代都给骂了个遍了。彩虹*文¥学%网

    这时候,他身后的帘子也是一撩,钻出来一个身着天青袍衫,玄色幞头,腰系米黄牛皮束带,挂着一块似乎是玉的绿色的没经过雕琢的小石头,脚蹬一双褐色鹿皮软靴的郎君来,约摸着二十出头的样子,嘴上的胡子还没长成,只有一层细密的绒毛。

    这郎君出了车厢,四处看了看,笑道这便到了?行啊,不,速度挺快的,报上说我很满意。”

    那车把式听到这话,憨憨的挠了挠头,咧嘴笑了,对那皇商笑道还不放手?你没听见林局令都叫住手了?”他得了刚才那句话,心情大好,也懒得和人理论了。

    这皇商回头一看,却见林局令早已经下了马车,对着这个也是刚从车里钻出来的郎君作了个揖,笑问古。。。。古郎君今儿个有得空闲来了?也不提前通知一声,老太爷念您都念的老太太耳朵起了老茧了,这下可好,您既然来了,老太爷不知该有多高兴呢。”

    那皇商吃了一个大惊,他这可是第一次见到林局令给一个身份明显上并不是很高的人作揖,你瞧这个郎君,虽然说是长得一表人才,服饰搭配那也是令人赏心悦目,但要是仔细的瞧一瞧,看看那袍服的料子,分明就是纯麻布的,除了那双靴子是鹿皮的,有点珍贵之外,身上再无一处值钱的地方,这样的人,家里的境况约摸好不到哪去,如今的长安,但凡是家中有点本的,可不都是想着方的往丝绸上靠,不够资格穿绸的,那就在麻布里混纺了丝进去,而且还是丝多麻少,只有那些家中没钱的,才会穿纯是麻布做的衣物。

    但他并没细看,要是细看的话,就能看出来这郎君身上穿的麻布袍服那是纺得十分的细腻,没有一处是露出线头来的,而且缝的手艺那也是只有高手才能做得出来。并且,如果他见识过这些年里身价扶摇直上的田黄的话,也能认得出来,那块挂在那个郎君腰间的鸽蛋大小的绿色石头,就那么一块,就能抵得上他们给宫里供应两三年所赚的收入。但可惜,见过艾叶绿并且那就是艾叶绿的人,天底下一双手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