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食王传(小灰雀)-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翰这次回长安,不光带了满满一车的麦芽糖,也带了满满两车的米焦和芝麻糖,都是王况让他到长安后用来到处去送的,一点新鲜吃食,又不是送钱送财,王况是大张旗鼓,也不怕别人说三道四的,这么几文钱的本钱,如果还有人要参他一本的话,那就是个笑话,有种,你别接受我送的吃食啊。

    如果用成本和售价来衡量王况送的,那绝对是不入流的,这样一点点,不要说送给那些大佬,就是再困苦的人家也不好意思拿得出手。

    但就因为这是王况做的,就因为是王况送的,在大佬们的眼中,一块米焦的价值绝对不会输过同等体积的黄金白银多少,有些以前随便处置了王况送的田黄的官员,甚至都舍不得吃一口,慎而重之的让人找来许多的蜡纸,一层一层严严实实的包了起来,然后还要装到一个上了几道锁的匣子里去,他们担心呐,万一哪一天这个白白的,轻飘飘的物事突然如同那田黄一般身价暴增了几万倍去,现在吃了,那不是连后悔都来不及?吃了一次亏可不能再吃第二次亏了。

    在晋王第一次找上门来见王冼的第二天,林家就着人送了满满两箱的米焦到宫里去,是小六子接手的,也由小六子负责分派到个皇子公主及各位嫔妃那去,按理说,只是个才人的武媚娘是没有资格享用的,但奈何她现在正得宠,皇帝除了去找长孙皇后外,其余的几乎都是来找武才人的,所以她才有这个资格享用。

    武媒娘是个有野心的,早在入宫前就得了阿爹的耳提命授,这宫里是勾心斗角的激烈程度远胜过朝堂之上,一个进了宫,要是不得皇帝的宠爱,很快就能被那些宫女寺人们轻视,那么下场就可想而知了。

    武才人并不甘心于一个才人的身份,她也明白,如今看着是风光,可男人么,总有玩腻了的时候,要是等到再来一个新鲜的,皇帝或许就会将她抛在一边,她又没有长孙皇后那样曾经和皇帝同甘苦,共患难的经历,靠的只有的姿色来博取欢心,可等到人老珠黄的那一天,的优势也就荡然无存了。

    所以武媚娘很有危机感,每次皇帝到她的寝殿里,她都变着法子的用了各种阿娘传授的或者是阿爹特地请了勾栏院里的婆婆传授的,又或者是挖空心思想出来的各种层出不穷的花样来勾住皇帝的心。而每次,她也都如愿的引起皇帝的性趣,甘之如饴,夜夜至少要战上几个回合,要不是她李世民是个勤勉的君王,又顾忌着有个贤惠的皇后在盯着,恐怕提早“缴械投降”的就不是她而是李世民了,虽然说每次和皇帝欢好她都没有得到真正的满足,但面上却是装出极为满足的样子,每次到了最后都要轻呼陛下,让奴死了罢,让奴死了罢。”

    武媚娘骨子里也是非常的媚的,那方面的能力也是无与伦比,需求也是非常的旺盛,否则她也不会在坐上龙椅后学了男帝王一般的也封三宫六院了。在她的努力下,李世民是食髓而知味,日日陷在武媚娘精心编织起来的温柔网中不能自拔,这也是李世民,要换了其他皇帝,恐怕早就荒废了朝政了,也有大臣上书劝柬要陛下节制,魏老头就是其中之一,但见陛下并没因此而荒废了朝政,劝劝也就罢了,倒没真的搞联名上书的那一套出来。

    要是王况有幸能够见识到武媚娘的床上手段,恐怕要惊呼就连那些五寸大小的圆圆扁扁的后世宅男们几乎人手必备的塑料片里那些叫着亚麻爹的**们都要拜了武媚娘为开山祖师了。

    武媚娘也是有心计的,只靠了美色和床上工夫是绑不住皇帝的,只有从其他的途径想办法才能能获得皇帝的欢心,这个更有效的办法,自然就要从皇帝最为关心的事情着手。

    王况也不,这个在真实历史上,几十年后将掀起大唐巨变的,已经将目光盯住了他,将他视为了猎物。

    只是武才人现在的势力还小,手没办法伸得那么长,她现在能调得动的,也只有寝殿里的几个宫女和寺人,一个才人,是没资格独占一宫的,只有皇后和贵妃才有资格独占一宫。进宫的这段,武才人也打听到了如今正红得如日中天的尚食局令小六子是林家的义子,王况的侄儿;内府监丞徐国绪跟王况走得也是很近,因为徐国绪贪吃。

    她所能打听到的消息只有这些,在她看来,小六子在王况的心中分量无疑要重了许多,而徐国绪,恐怕只是王况的一个不的普通,除了吃之外,其他并没交情可言。这个宫里,并没人,自从当初王况和徐国绪第一次到长安城外踏青,只通过一种叫疲q的野菜为媒介就成为了知心,别说是宫里,宫外被人视为和王况关系最好的程处默尉迟保琳秦怀玉这个铁三角中的任何一人都不徐国绪和王况要好到程度,的,只有王况,黄大,林明和林老太爷几个。

    武才人决定从小六子入手。

    小六子不缺钱,有林家三天两头的送来给他花,所以钱财打动不了他,就是能打动,以武才人如今的地位,她也拿不出来足以让小六子动心的资本。

    小六子也不缺地位,如今年纪小小的,就掌管了尚食局,这个位置在宫里是炙手可热,除了皇后,就连贵妃都要对小六子礼貌有加,不为,就因为人家掌握了供给的菜肴,要让小六子不舒服了,随便的动动嘴皮子,就能让你在吃食上降低不少的档次。更何况如今的小六子还掌管着行军饼的采买,宫外的那些有家有业的官员,见了小六子都要报之以微笑,地位低一些的甚至远远见到小六子都要快走几步的上前向小六子问个好。

    至于说吃的,人家有个刚夺得天下大比特等奖的姑丈在(说到这里,补充一下前面漏掉没写的,王况在天下大比的时候,一碟炒田螺让考评们全都失态了,又加上王况对天下大比,对大唐饮食界无与伦比的贡献,考评们一致同意,在该届大比上设个比一等奖还高的特等奖,授予王况,而且,从此以后,将永不再设特等奖,也就是说,王况是唯一一个获得特等奖的人。),有林家的建林酒楼在,会少得了么?想都不用想,谁都,恐怕小六子尝过的美味连陛下都比不上。

    那么,有能让小六子动心,让小六子为牵线大桥为把王况拉了为所用的呢?

    第三一一章 猎物

    第三一一章 猎物

第三一二章 王况的谨慎

    第三一二章 王况的谨慎

    确切的说,王况为李世民准备的并不止于七种武器,如果利用好了,像是芝麻糖一类的比单纯的麦芽糖还要好些,芝麻里面不光是油脂多,最重要的是,芝麻,尤其是黑芝麻是所有食物里面含钙最高的,一两的黑芝麻就能满足一个人一天的钙所需。

    还有罐头,只要稍微加以引申,不光是果蔬罐头,还能做肉类罐头,尤其是那最好下饭的梅菜腊肉做成罐头,一个罐头就足够一队人的菜,战场上,没法子去讲究那么多,能用最少的物资满足最大的需求才是硬道理。

    除了这些,还有三七,如今已经在赢老头的主持下用三七为主药,配出了效果比原来用的伤药要好上许多倍的新伤药来,有了这个,大唐兵士就回减少许多因伤不治造成的损失,别的不说,少死一个人,朝廷就可以少出不少的抚恤,战场上的伤兵早一天恢复,全军战斗力也就能早一天恢复。

    有的,王况可以很爽快的拿出来,而有的,就不是王况想拿就敢拿出来的了。

    比如说火药,火药的配方里的各种配比王况记不得,但碳,硝石,硫黄这三种成分却不会忘,以前王况是没这个财力去研究,现在是有这个财力,但他不想去研究,否则,召集几个人,几个月也就搞出来了。尤其是这三种原料都是非常容易得到的,就是个天然硝石的产量会低些。

    但是王况就是不敢。这不是说王况怕扰乱历史进程啊或者说有干天和啊这些的狗屁原因,现在的王况早就将这些置之度外了,以王况的心性,假如给他几颗原子弹,他绝对会毫不犹豫的跑到东边那个群岛上丢下去,全炸沉了才开心。

    王况,假如他真的搞出了火药,或许建安王家就真的要没落了,他在的时候还好,等他不在了,不要朝廷大佬和其他势力觊觎,皇家首先就会将建安王家给摁了。

    火药不比得王况先前搞出的,王况先前搞出的即便是流露了出去,被外邦甚至存了谋逆之心的人得去,那也动摇不了大唐的根本,冷兵器时代,拼的主要还是人,如今大唐天下三百多州,人口的优势绝对不是任何地方可以比的,所以,拼人,大唐不怕。

    但要是火药出来了,就是进入了热兵器时代,这个时代,人的作用就大大的降低,别的不说,哪怕你数十万大兵压境,我只要有个百门火炮往城头上一架,不要多,千来号人就可以轰得你这数十万的大军丢盔弃甲,鬼哭狼嚎。

    试想一下,哪个皇帝会容忍如此的利器技术掌握在旁人手中?即便是王况不传给王家的其他人,但谁信吶?所以,王况,火药面世之时,就是他被李世民召进长安,而且永远不可能离开之时,到时候,建安王家都必须迁到长安去,住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哪能让王况一个人在万里之遥的建安搞东搞西?

    而只要王况不在了,王况也,李家绝对会毫不迟疑的将建安王家杀得个干干净净,一个活口不不留以确保火药配发掌握在李家手中。

    如果王况有反心的话,或许他会搞,但王况真的没反心,他对当皇帝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还是如何的揪出背后的那看不见的手,感兴趣的是是不是有机会穿了。

    做和吃的有关,并不会让皇家认为他们的地位受到了威胁,而做兵器则不然了,所以,这些年来,和兵器有关的,王况都没去动,甚至就连百叠锻造这个作为机械类专业出生的王况本来就的技术也没吐露出一个字来,总之一句话,和兵器沾边的,王况碰都不去碰一下。

    不可否认,李老2绝对是个好皇帝,几乎可以排到中华五千年历史近千皇帝的前十名内,要按王况个人的标准,李老2的位置就更为靠前,不是第一也是第二。但是不要忘了,历史,永远是胜利者的历史,李老2是个好皇帝并不代表着他是一个好人。

    王况对一个人的评判标准有别于大部分人,比如说在王况看来,一个官员哪怕你贪墨再多,但只要你同时也确实的造福百姓了,那么就是个好官,他是把做事和做人分开来看的。

    李老2连的兄长都敢下了刀,虽然里面有被逼的成分,但由此可见,他也是个不能容忍有人能威胁到他的地位存在的,李老2首先是个人,其次才是皇帝,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就有他的底线,就如同王况一样,也有他的底线,只要不越过底线,那么王况闹腾,李老2都能容忍,都会支持,可真的要越过底线了,王况,李老2绝对会握着某个大佬的手,举起磨得非常锋利的刀来。

    皇帝的底线是?任何皇帝,底线有高有低,但是有一个底线,那是不能容忍任何人去触犯的,哪怕是无意的都不行,那就是皇帝宝座,天下江山。

    和谐太祖没坐江山的时候,说得多好啊:米国现在的制度,是俺们努力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俺们努力的方向(1946年光明日报社论,大概吧)。可等到坐上江山了,一看,不行,真要实行了米国的制度,那俺们不是白打江山了么?于是,引路人米国就变成了米帝国主义,这就是皇帝宝座的底线,不能容忍任何可以有冒犯机会的可能发生。

    火药如果这个时候问世,李老2用脚趾头思考也能,如果随便让任何一个人掌握了火药,搞个炮来,趁着常朝的机会往紫宸殿这么一哄,然后就可以万事大吉老,李老2就要去和扬广王世充等人做伴去了。李老2能允许么?即便李老2真的那么宽宏大度,很是放心建安王家,但以后的皇帝呢?别人不说,那个李三郎肯定没这么手软。

    再退一万步,即便李老2的子子孙孙都大度,王况却也不能保证建安王家的后代里没有那么一两个对那个宝座存了很大野望的人出现。

    所以,能不用就不用,能不出来就不出来,有了那至少七种的武器,对大唐来说,足够了,再配合上楼船,不用多,两艘估计就能把东海趴在公鸡边上的小虫子给囫囵吞下。

    或许有人会说,既然兵器不碰,为要去改楼船?楼船和兵器不同,其他兵器都是可以藏起来造的,而楼船则没法藏,如此的庞然大物,只要一造就会被人,所以不用担心李老2会在这上面做文章。

    再者,王况对楼船的改动都是明面上的,只要上了船的官兵水手有心的话,一看就清楚,又有那么多的造船工匠在,等于是说,新楼船的技术并不希奇,也不用怕被番外人得了去,他们还没这个水平造这么大的船。

    所以,王况可以改大的,但不能改小的,所有可以藏了起来做的和兵器有关的,他都不敢拿出来。因为王况不想让建安王家就这么淹没在历史长河里,万一,王况心想,万一这建安王家真的能够延绵不绝的传承下去,后世的,或许能有翻身的机会呢?

    李业嗣作为军人,不能不说他对于兵器的敏感和痴迷度是十分的高,王况整出个将军柜,接下来又是接二连三的出来许多有利于大唐军队的,他就找过王况几次,问他有没办法也整出点好兵器之类的来,都被王况以不懂兵器,不懂冶炼为由推脱了。

    也是因为李业嗣的几次试探,王况后来干脆将袖里随时藏着的那把刻刀给收了起来,那把刀虽然没有达到百叠锻的效果,但至少也是叠加许多次的,是王况守着铁匠铺掌柜的打出来的,王况每说一步,铁匠就跟着做一步,事后那个铁匠也按部就班的打了几次铁,但由于王况并没有把关键点和理由说了出来,铁匠是一次也没成功,所以就当王况是打个玩,又以为是因为王况的星君身份,加持了仙人之力,有小鬼之流的听小东家调派才打出了那么一条不的钢来。

    在铁匠那打好了后,王况又跑到璃窑里用土办法渗了碳,又退了火,所以当初黄良第一眼见到的时候就看出是把好刀来。

    至此之后,王况就再也没有做过刀啊的,那个铁匠铺掌柜又是以为这是小东家造成的意外,长了也就忘了,谁也没提起过,不然李业嗣要追查了下去,王况就露馅了。

    正是因为水果罐头的引发,王况一下就举一反三的,又做了许多种罐头出来,这些罐头都是用的建议版本罐头,只用竹筒装的,里面大多都是富来客栈的可以冷食的招牌菜,如此一来,只要那些行商人购买了足够多的罐头,哪怕是再过宿头,也不用去辛辛苦苦的去打野味生火做饭了,行军饼加上罐头,三五天是吃不腻的,再说也没行商业协会连续三五天都过宿头的吧,要有,那也是在荒漠里,都到荒漠了,有口吃的就不了,还轮得到他们挑三捡四?

    第三一二章 王况的谨慎

    第三一二章 王况的谨慎

第三一三章 武才人的手段

    第三一三章 武才人的手段

    一系列的罐头推出来,有十几个品种,就连田螺也被做成了罐头,其他像蒜烧排骨了,冬笋炒腌菜了,干焖豚脚了,长生芽脍笋丝了等等,都被做出了罐头,而且这些罐头都用蜂蜡浸过的,保质期理论上也都能有半年以上,本身蜂蜡又是可食的,行商们要是想吃热的,直接整个罐头丢水里煮上一柱半柱香工夫再捞起开封就行,半年对行商来说足够了,就从长安到西域,速度慢点的马队,也只需要半年,但就没这么好运啦,如果想也吃上罐头的话,只能买那种超级贵的用璃瓶装的罐头带着去再带着。

    王况这边边试验,那边林颖芝就边安排了富来商行找齐了得力可靠的人手开始大量生产起来,也不管王况的试验是不是成功,这罐头是不是真的能保存半年之久,她有她的道理,不要说半年,即便是能保存个十天半个月,这也绝对是个紧俏商品。

    而且在她做出决定的时候,王况做出的第一批水果罐头已经了一个月,打开来还是清香扑鼻的,所以,她有信心。林颖芝的决定,王况也不去干预,现在富来商行和富来客栈又从孙铭前手上把管理权交给了林颖芝。

    孙铭前从王况手中接过管理权没多长就直喊吃不消了,正好林颖芝愿意管,他也乐得落个清闲,学着王况做起甩手掌柜。孙铭前现在对钱财没野心了,他跟多的关注还是放在的俩身上,好,他就心满意足。

    孙嘉英做了总厨,将来必定是要接替孙铭前的位置的,孙嘉翰呢,如今算是从黄大那出师了,也在建安镇军混了个建安镇府军史当当,品级自然没法跟黄大这个羽林军史比,只是个流外六等的小军官,不过孙铭前不担心,有王况呢,跟着王况走,他,的迟早会入品的。

    这一系列的罐头里,有两种是最为畅销的,一个就是田螺罐头,一个就是梅菜腊肉罐头,两样菜里,田螺不贵,一个罐头一斤左右的田螺(田螺变冷会变味,那是指暴露在空气中的情况下,密封情况下味道当然也是没有新煮的好,但倒是没有怪味),才卖六文钱,比去富来客栈点一碟贵两文而已,一个罐头就够两个汉子下一壶酒的,正好行商赶路又不能贪杯,一壶酒,两个人,在野外草地上,月色朦胧中小酌一番,也是很美的,所以欢迎程度是居高不下。

    梅菜腊肉呢,则是因为其下饭的原因,一个罐头就足够一个小车队所有人花消了,虽然贵到了二十文一罐,但分摊下去到每人头上就比买其他的罐头还省。两块行军饼或者说将一个馍一破两瓣,中间夹上一层的梅菜腊肉,咬一口下去,先是饼的酥脆,然后就到了梅菜的香软,一嚼,嘿,满嘴流油,这滋味,嗯,倒有些像是轻轻吮了一口自家婆娘那软软嫩嫩之处般美。

    常往来于建安的行商们基本没人怀疑富来商行说的这个竹筒里的菜可以保存至少一个月的说法,富来商行的信誉这些年来就没破过,就像去年,也不地,建安的红菇像吃了春*药一般,到处都冒了许多出来,结果那些来收红菇的商人们乘机压价,还是富来商行出面,用比当初他们承诺的最低价格还高一成的价格收了,保证了百姓们的收入,经过这个事件后,再有人说一句富来不好的话,当街就要被人围了上去痛扁一番,还没地可声冤去,因为打人者,不光百姓有份,就连路过的衙役官吏都有份,衙门一句话,法不责众么,打了就白打了。

    林颖芝是常往富来商行跑的,客栈那边,有老孙掌柜在那坐镇,基本不费她工夫,也就不去管了。这么常去,有一次就偶尔的听到了行商们形容那梅菜腊肉的词来,是脸红红心慌慌的,到了晚间对王况是曲意奉承,更主动要求王况用舌头吮她,小疲q自然也是不甘落后的提出同样要求,这一晚夫妻三人是破天荒的一直鏖战到了日上三竿,中间也不有多少个回合了,一直到了精疲力竭,混身实在是动弹不得了才肯罢休下来,饶是如此,林颖芝也不舍得小王况抽离了去,就这么死沉沉的相拥而睡到晚间才起得了床。

    再说长安这边,宫里,小六子最近感觉有些奇怪,总有那么一两个宫女有意无意的挺了胸脯往身上蹭,蹭完了脸红红的跑开了几步,然后回头冲他含羞一笑,那笑能把个小六子都笑到双腿酥软,迈不开步子去。

    总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啊,小六子被撩拨的心猿意马,好在如今他也是宫中红人一个,一打听就了那几个吃豆腐的宫女出处,原来都是伺候武才人的。

    小六子虽然人根以去,但心思却是没去的,尤其是宫中行事对他们这些寺人并不是很避讳,有一次李世民在和武才人敦伦的当间,还把小六子给召进去,只隔了层纱幔吩咐小六子去跑差使。那纱幔又薄,隔着和没隔着几乎就没区别,小六子真真的看见武术才人赤条条的正双手扶了案桌弯着腰,陛下也赤条条站其身后一下又一下的撞着,瞧着纱幔后那两团白花花的,中间带了颗小樱桃的肉在陛下一下一下的撞击中一颠一颠的,小六子要说没动心,那是不可能的。

    武才人的心思他可是不敢想,可小宫女么,既然送上了门来,小六子当然也不会客气,虽然不能人伦,但要是能摸一摸,添一添那也是好的。于是一个郎有意,一个妾有情,一来二去的,小六子就和那俩宫女勾扯上了,这些天可把个小六子美得心里是百花朵朵。

    各位看倌想必也猜到了,这便是武才人的本事,她寻思着小六子不缺财物,不缺吃的,地位也不能给出比小六子目前更高的,她现在还没这个本事,思来想去,就想出了这么一招来。

    要说这宫女和寺人搞一起也不新鲜,有寺人起就有这种现象了,只要那个宫女愿意,皇家也大多是睁一眼闭一眼的不去管他们,再他们看来,一个去势之人,难道你还能耕田播种?不外就是个安慰罢了,这倒可以算是最古老的一种心理疗法了罢。

    武才人的心思也是十分的缜密,虽说这宫女寺人搞一块没人追究,但真的要追究起来,那也是吃不了兜着走的。不过武才人并没想着用这个来抓了小六子的把柄,她才不屑用如此下作的伎俩,与其抓把柄,还不如施恩呢,这才是上上之策。

    因此,武才人就常常的寻了各种的理由,支使那两个宫女去找小六子,在小六子的房里一呆就是一两个时辰然后出来,宫女脸红红的心满意足而归,小六子也手软脚软的爬不起来,倒是御厨里的师傅们就奇怪了,这些天,那璃棚里送来的茄瓜比往日少了不少呢?等看到小六子从房内偶尔丢出一根两根的,心下就明白,哦,敢情林局令喜欢吃生茄瓜来着,可你爱吃也不能这么浪费啊,这大冬天的,种那么些茄瓜容易么,吃多少摘多少便是了。

    小六子和宫女的事,并没多少人,武才人既然打定了主意要用施恩取代抓把柄,也很是注意为他们保密的,有一次为了方便小六子,甚至不惜丢下小六子和那俩宫女在她的寝殿里,美其名曰帮她整理整理下私藏,又严令了守在殿前的宫女不得随意放人进入,则跑得远远的去探望皇后去了。

    自然她帮着创造的条件,小六子也不浪费,心下却是暗中留了意,能帮着武才人说两句好话就说两句,能帮着打探点外面的消息就帮着点。

    第三一三章 武才人的手段

    第三一三章 武才人的手段

第三一四章 打开市场

    第三一四章 打开市场

    小六子不傻,在那俩宫女都是来自于武才人手下的时候,心里就有了数,这是武才人要托了的路子,搭上姑丈这条线呢。

    从小就在宫里长大的小六子,根本就没去怀疑武才人是不是要对对姑丈不利,武才人现在刚进宫,根基不稳,正是需要找帮手的时候,所以一般不会陷害平白的竖了姑丈这么个大敌,武才人再得宠,那也是动不了姑丈的,皇后还在呢。

    小六子察言观色的本领那是从小就锻炼了起来的,寺人出身的人,第一个要务就是必须得掌握这种本领,否则死的都不,小六子只须得看人一眼,十有**就能揣摩出这人的心思来,尤其是武才人这种才刚出阁,刚进到宫中的新人,再掩饰也掩饰不了她内心的想法。

    不就是帮你递些消息么?没问题,帮了。

    转眼就到了二月,这些天,那些常去林家铺子采买辣椒酱啊的商人们突然,林家铺子里多出了许多,这些都是用的竹筒装着的,竹筒外面雕了些纹路,凑近前一看,原来是个大大的富字,那又是建安富来客栈的了?再看边上,一行小点的字,不是眼花了罢?这些,是菜名啊,都是富来客栈和建林酒楼的几种比较受欢迎的菜式。

    于是就有人试探着问伙计这竹筒里装的,难道真的是菜肴?”

    “嗯哪,这是菜肴,刚从建安发运来的,昨儿刚到呢。”伙计漫不经心的答,不是他们不热情,因为他们正都忙着招呼其他客人,这是抽空答的。

    “从建安到长安,就是快马也得半个多月罢,这货物发运不得一个多月?这么长的,菜肴不早就坏了?”客人不敢,可那个大大的富字又让他不得不,这个富字,可是如今辅国建安县伯名下产业的金字招牌,放哪都好使,大唐百姓只要看见这个富字,都认的。

    富字招牌的信誉,那是人尽皆知,没人会辅国建安县伯会砸的招牌,所以那客商心下就迟疑了起来。

    “坏不了,从今日算起,还能至少保存一个多月呢,您瞧瞧这竹筒底下,刻了两行字,一行是贞观十一年十二月十八,一行是贞观十二年三月十八,前者是指的这菜肴的制造日期,后者是指的这菜肴可以保存到的,在此内如果坏了的,可以来或退或换。”这时候正好一个管事的抽了空出来,就拿了一筒给那客商看。

    “竟然能保存四个月?”客商还在怀疑,那管事的听了一笑这有,这可是咱家姑爷新鼓捣出的,姑爷说了,这是第一次做,所以没敢保证太长,等到以后,这罐头要是放到长安来做,再加上都熟练了,就能保证至少可以保存半年呢。”

    “这叫罐头么?多少钱一罐?”一听又是辅国建安县伯搞出的新玩意,那客商就决定买了,别的不说,就冲这还有一个多月的可食用期,今趟去于阗就不用愁路上没菜可吃。

    “诺,这是田螺罐头,里面有一斤,八文一罐,够俩人下一顿酒的;这是梅菜腊肉罐头,一罐两斤,够一个十人商队一餐的,三十文一罐;这是韭菜炒豆芽,里面也是两斤,也能够四五人配一餐的;这是干闷豚手,也是两斤,十三文一罐,这就够四五人下酒了。。。。。”

    “这么贵?”商人倒吸了一口气,田螺如今建林酒楼也有卖的,一碟差不多一斤,只需要五文钱,一斤的豚手也就是十文,这还是建林酒楼的价格,换到其他酒楼起码要便宜两成下来。

    “贵?客人您想想,建林酒楼的田螺是五文没,可您能买了放这么长么?就说这竹筒,您可瞧清楚了,这是建安竹雕,就这个竹筒,您用完了洗洗,晒干了放茶叶啊的,都不带潮的。您想想下,这竹筒的价格起码得一文吧?还有,从建安发运到长安,这路费可也是不少,即便是以后要放在长安做,那竹筒至少也得要从池州以远发运,这路费可省不了多少,还有人工费用呢?还有咱铺子总得赚个一文两文的吧?实话跟您说了,八文一罐的田螺,今次真没赚您钱,这是第一次售卖,我们才定个成本价格,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