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起南洋-第4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配合第2集团军和第6集团军进攻俄军。
从伏尔加格勒到卡米辛,再到萨拉托夫。三百公里的路程,装甲部队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这直接使得俄军的东部军团的防线被突破了大半。帝国陆军第2集团军和第6集团军在工兵搭建了浮桥之后,得以进入到伏尔加河以西进攻俄军。特别是第2装甲军的坦克对于部队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补充。使得帝国陆军的装甲部队更加的强大了。
当然,整条战线上,俄军都在溃败。他们的防线轻易就被帝国陆军的装甲部队攻破,然后后续的步兵则在装甲部队的协助下,围歼落入到包围圈之类的俄军。这样的战术,让俄军根本就无法抵挡。
毕竟,俄军没有坦克和装甲车等武器,也没有反坦克炮等武器。面对帝国陆军的猛烈进攻,他们只能够被动的防御。在防线被帝国陆军突破之后,这些俄军往往就只能够逃跑。而人的双腿又岂能和装甲车的履带相比呢?最后的结果就是溃逃之中的俄军被拦截下来,被包围起来,直到最后被消灭。
当然,帝国陆军付出的损失也不小。这主要是装备的损失。在狂飙突进当中,帝国陆军的坦克和装甲车因为机械故障损失巨大。尽管后方一直在想办法给装甲部队进行补充。但是,补充的速度始终无法和损失的速度相比,以至于前线的坦克和装甲车的数量越来越少了。
在第2集团军,第6集团军和第2装甲军已经渡过伏尔加河之后,俄军的东部军团也溃退了。为了避免被中国*军队消灭主力,所以部署在伏尔加河北部的俄军主动的退却了。在没有找到能够有效的对抗中国*军队的装甲部队的战术之前,俄军显然不会再和中国*军队进行大规模的作战了。他们似乎已经知道了,兵力的优势已经无法改变战场的态势了。
同样的,帝国陆军也不得不停下来进行休整了。长时间的作战,让官兵们非常的疲惫。各类的技术装备也需要补充和保养。这才能够使得帝国陆军的兵锋依旧犀利。
在萨拉托夫,帝国陆军的几个集团军和两个装甲军停留了下来。开始在这里进行休整。后续的坦克和装甲车陆续的运抵,使得帝国陆军的两个装甲军和几个装甲旅都恢复了战力。同时,后备兵员抵达,使得各集团军的战斗力也恢复如初。
ps:第一更到,求订阅,求月票和推荐票!感谢书友解放军之鹰的打赏!感谢书友markleu的月票!
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中东战场(求月票)
本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还有一个国家和俄国一样将这场战争当作了自己的复仇之战。那就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上一次的中东战争当中,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居然被阿富汗王国、埃及王国以及内志王国联合起来狠揍了一顿,甚至是搞的灰头土脸。这让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上下都非常的郁闷,心里更是憋着一股气,想要一雪前耻。因此,在神圣同盟的成员国当中,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是最积极的一个。
中东战争结束之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损失惨重。不仅丢掉了整个中东地区,连北非的殖民地也岌岌可危。如果不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有着强大的海军的话,说不定他们在北非的殖民地已经被别国夺走了。例如刚脱离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埃及王国,就想要接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非洲的殖民地,成长为一个横跨亚非的大国。只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海军实力强悍,让埃及不敢轻举妄动。
小亚细亚半岛,原本一直都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制的核心地区。但是在上一次的中东战争当中,他们却丢掉了半个小亚细亚半岛。这不仅让那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实力大损,更使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国家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如果和平联盟的军队从小亚细亚半岛一路向西推进的话,就能够直接威胁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了。
当然,虽然丢掉了整个中东和半个小亚细亚半岛。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实力依旧很强大。尤其是在吞下了整个巴尔干半岛和乌克兰平原之后,更是如此。中东和巴尔干半岛以及乌克兰平原比起来。根本就是无足轻重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上下都认为,他们现在依旧有足够的实力来夺回失去的领土。
上一次的战争当中。巴尔干半岛和乌克兰平原的反抗运动,大大的牵制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力。即便是在战争最激烈的时候。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不得不在巴尔干半岛和乌克兰平原保留五十万以上的军队,以震慑那些反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的组织。要不然的话,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这些地方的统治就有可能被推翻。这也使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上一次的战争当中无法集中全力。但是,这一次这样的情况不会再发生了。中东战争之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就在巴尔干半岛和乌克兰平原上举起了屠刀,大量的人头落地,使得这两个地方的抵抗组织遭到了重创。同时,他们对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反抗也越来越弱。
这一次,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可以集中全力来对付这些中东国家,一雪前耻了。战争爆发之前。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就开始调集军队了。他们在巴尔干半岛和乌克兰平原,仅仅留下了二十万人而已。其余的一百多万正规军,全部都云集到了小亚细亚半岛。这还仅仅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第一批动员的军队而已。第二批的动员也开始了,等到动员完成之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将拥有三百万的军队。如果第三批动员也能够完成的话,那么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队将扩大到五百万,这将使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以及那些高官们,都对于这一场战争有着绝对的信心。他们相信,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一定能够在这场战争当中击败敌人。重新夺回属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荣誉的。尽管,敌人很强大,但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实力将更加的强大。
战争爆发之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上百万大军就从小亚细亚半岛向西进攻,准备打垮部署在边境的和平联盟军队,一举攻入中东。如果顺利的话。或许他们还能够攻入波斯湾,一举占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区。毕竟。将波斯湾划归给中华帝国,一直都是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和其他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人心中的痛。如果当初他们没有做出这个决定的话。那他们单单是每年出售石油恐怕就能够获得一笔巨额的财富啊!现在,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这些财富流入中国人的腰包了。
当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野心勃勃的想要夺回中东。而中华帝国以及其他和平联盟的成员国又岂会让那个他们如愿呢?在这一次的中东战争当中,阿富汗王国、埃及王国和内志王国将是对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主力。中华帝国的主要精力将放在欧洲战场。当然,在其他方面,中华帝国还是会给他们支援的。比如在武器装备和其他战争物资方面,如果没有中华帝国的支持,他们三个国家根本就无法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抗的。
在中华帝国的支持之下,阿富汗王国动员了整整一百五十万的军队,这还仅仅是第一批而已。如果战事不顺的话,他们将动员三百万军队。埃及王国也动员了一百万军队,这已经几乎是将埃及境内的所有精壮都拉入到军队当中去了。现在的埃及王国,加上被他们征服的苏丹,也不过一千万人左右而已。动员一百万军队已经到了他们的极限了。内志王国也是一样,国力更小,人口也更少的内志王国这一次也咬牙动员了五十万军队。对于这三个国家来说,这一场战争绝对不能够失败。否则的话,不仅在上一次的战争当中获得的好处会全部丢掉,连国家都可能会被灭掉。
当然,如果他们能够打赢的话,必然也能够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身上获得更多的好处。因此,这三个国家同样是竭尽了全力。
中东对于帝国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了。不管是波斯湾的石油还是苏伊士运河,都必须要在帝国的掌控之中才行。否则的话,这将会对帝国的安全构成严重的影响。虽然帝国在这场战争当中不会插手中东的战争。但是,如果中东三国抵挡不住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进攻的话,那么帝国也依旧会出手。毕竟,波斯湾太重要了。
只是,帝国总参谋部认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实力已经不复当年了。中东三国经过充分动员之后,能够派遣出四百五十万的军队。四百五十万装备了帝国陆军先进武器的军队,难道还无法抵挡住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进攻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陆军,可是一向以战斗力低下著称的。要不然的话,上一次他们也就不会被打的大败了。
另外,帝国虽然不会直接派遣军队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作战。但是,西班牙海军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海军之间的决战,无疑会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构成严重的威胁。如果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海军战败的话,那他们就不得不抽调军队防守巴尔干半岛以及小亚细亚半岛的西部海岸线,防止中国*军队直接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核心区域进行登陆作战。在上一次的世界大战当中,中华帝国的登陆作战的威力就已经表现的淋漓尽致了。这使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不得不防。
巴尔干半岛和乌克兰平原上,虽然抵抗势力被消灭了大半。但并不是灭绝了,他们只不过是迫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强势,所以潜藏起来了而已。如果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队遭遇惨败的话,他们必然会趁势而起,从新拉开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反抗作战的。
战争爆发之后,双方投入了近两百万的军队在小亚细亚半岛厮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队众志成城,想要复仇。但中东三国的军队也不是泥捏的,他们也想要守住自己的利益。双方在了激烈的厮杀,各自的损失都十分的惊人。不过,谁都没有退却。大家都知道,战争才刚刚开始而已。如果这个时候就退却的话,那想要赢得战争的胜利就不可能了。
相比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队,中东三国的军队在战斗力上的确要差一点。随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不断增兵,使得中东三国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小亚细亚半岛的战线,隐隐有不稳的迹象。
这个时候,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海军和西班牙海军的决战爆发了。庞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一天的时间内就被打的灰飞烟灭。那些强大的战列舰,不是被击沉就是被俘虏了。这使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海军遭受到了重创,几乎是到了无法维系的地步了。
海军的失败让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上下大为震惊。同样,在失去了海军的保护之后,巴尔干半岛、以及小亚细亚半岛都将遭受到敌人的威胁。这使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不得不抽调军队回援这些地方。而这,也就减轻了中东三国的压力,使得他们可以继续坚持下去。
ps:第二更到,求订阅,求月票和推荐票!感谢书友晨泳、qw911911、审判者高达、legalee1688、书友140401160237303的月票!
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打酱油的意大利人
意大利的领土形状,就如同是一只插入到地中海当中的靴子一样。这也使得意大利王国拥有了曲折的海岸线,海路通畅。历史上的罗马帝国,更是建立了一个横跨亚欧非三洲的庞大帝国。只不过,罗马帝国覆灭之后,整个亚平宁半岛就进入了分裂状态。
在上一次的世界大战前期,意大利王国好不容易完成了统一。但是,他们却非常的悲催。原本是处于胜利者行列的他们,却因为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的固执,成为了背叛者。背叛了亚欧军事同盟,加入到了北大西洋军事同盟之中。但是,北大西洋军事同盟却输掉了战争,使得意大利王国也成为了战败国。作为战败国,同时又是背叛者,这使得意大利王国的处境十分的艰难。在伊斯坦布尔和会上,他们更是受到了战胜国的疯狂打压和欺辱。
要不是在关键时刻,首相加富尔伯爵看到了亚欧军事同盟之间的内部矛盾,在关键时刻倒向了德意志帝国,由此保住了国家的话。说不定统一的意大利王国已经不复存在了。即便是这样,原本属于意大利王国的撒丁岛和西西里岛也成为了中华帝国的地中海省的一部分了。
经过了上一次的惨败之后,意大利王国同样一心想要复仇。只不过,单单是依靠他们自己的实力的话,想要复仇那几乎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他们只能够借助盟友的实力才行。在《伊斯坦布尔和平条约》的规定中,意大利王国不得再拥有海军。陆军的规模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不过,这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只需要换一个名目就是了。特别是在德意志帝国的有意支持下,意大利王国的扩军非常的顺利。
战争爆发之前。意大利王国的陆军规模就扩大到了一百万了。当然,绝大部分都是以另外的名目存在的。比如警察部队,国民警卫队等等。但实际上,使用德式装备的他们,和意大利陆军的正规军根本就没有什么两样。但是,意大利王国本身也面临着极大劣势,那就是他们的海岸线太长了。在地中海已经成为了和平联盟的内海的情况下,有着漫长海岸线的意大利王国无疑很容易遭到敌人的进攻。特别是墨西拿海峡最窄的地方还不到两公里,如果中国*军队愿意的话。可以轻易的渡过海峡进攻意大利王国。
这就使得意大利王国不得不将重兵部署在国内。以对抗可能遭遇的敌人的进攻。虽然,在德意志帝国的支持下,意大利王国在进行大规模的扩军之后,陆军的总兵力将提高到两百万以上。但是,意大利王国却没有半点将军队派往国外作战的打算。在他们看来,两百万军队,差不多能够防御漫长的海岸线了。一旦将军队派往国外,万一国内遭到进攻的话,那就来不及回援了。
意大利首都罗马。王宫内,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和首相加富尔伯爵,陆军大臣皮利蒙特,外交大臣贝蒂诺。里卡索利正在商议目前的局势。
“陛下。德意志帝国方面已经再一次的要求我们出兵攻击西班牙王国,以减轻他们在西线的压力了。”外交大臣贝蒂诺。里卡索利说道。德军在比利时北部的惨败,损失了几十万军队。使得神圣同盟的各个成员国都很受震动。毕竟,德意志帝国可是他们的老大啊!连老大都在比利时境内损兵折将了。其他的小弟自然会心有余悸了。原本。意大利王国还计划派遣一支大约五十万人的军队翻越阿尔卑斯山脉,进攻原本属于法国地中海的领土的。但是。德军的惨败就犹如一瓢凉水泼到了他们的头上一样,让他们立刻就冷静了下来。以陆军大臣皮利蒙特为首的军方高层们,立刻拒绝了出兵的方案。他们声称,意大利王国只需要固守本土就行了。要出兵国外的话,得等到局势进一步的明朗了才行。
意大利王国的做法,无疑让德意志帝国非常的不满。在上一次的战争当中,意大利王国就充当了可耻的背叛者。这使得德意志帝国在扶持意大利王国的同时,对他们也是心怀戒备的。特别是现在,德军战事不顺,更加剧了这种可能性。因此,德意志帝国驻意大利王国的大使,几乎每天都会前往意大利王国外交部或者首相府,向外交大臣贝蒂诺。里卡索利和首相加富尔伯爵提出抗议,要求他们履行盟约。
“诸位,我们该怎么回复德国人?”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国王也有些担忧。毕竟,在战争开始之前,他原本以为神圣同盟会有很大的胜算的。但是现在看来,局势似乎不太妙啊!他原本就是一个意志不坚定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他隐隐有些想要打退堂鼓了。
“陛下,我们绝对不能够出兵国外。我们的动员还没有完成,国内现在只有一百多万军队而已。如果派遣了五十万军队去国外的话,这会使得国内的兵力空虚。万一被敌人钻了空子的话,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毕竟,保证意大利本土的安全,这才是最重要的。”陆军大臣皮利蒙特立刻说道。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了加富尔伯爵,希望能够听到他的意见。上一次的战争,使得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这个国王在意大利的支持率不断的下降。而加富尔伯爵则因为自己的正确预见性,得到了意大利人的支持。所以,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即便认同皮利蒙特的观点,在加富尔伯爵没有正式表态之前,他也不会表态的。
“陛下,我们和德意志帝国之间是有着盟约的,如果我们拒绝履行盟约的话,那极有可能被认为是再一次的背叛。这对于意大利王国来说,将造成极大的影响。”加富尔伯爵说道。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脸色有些涨红,他认为这是加富尔伯爵在影射他在上一次的世界大战当中的背叛。实际上,在上一次的世界大战当中他的选择,也被他自己当作是奇耻大辱。如果当初意大利王国没有背叛亚欧军事同盟的话。那现在意大利的局势或许就完全不一样了。
“但是,如果我们出兵国外的话,那本土怎么办?”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问道。
加富尔伯爵有些失望了,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还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痛了。
“陛下,我们和德意志帝国是盟友,如果神圣同盟输掉战争的话,那么,意大利王国也绝对不可能独善其身的。和平联盟会轻易将我们碾压掉的。意大利王国想要拥有一个未来的话,就必须要获得这一场战争的胜利才行。否则的话,等待意大利王国的将是再一次的审判。这一次,没有德意志帝国再支持我们了,一个统一的意大利王国很有可能将不复存在。”加富尔伯爵有些悲观的说道。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国王沉默了,他能够成为国王,这代表着他并不是傻子。他也知道加富尔伯爵说的话是正确的。但是,想要他将有限的兵力派往国外去为德国人打仗,这让他心里实在是没底啊!特别是在意大利王国也容易遭到敌人进攻的情况下,他就更加认为军队应该留在国内了。
但是,神圣同盟是一个整体。如果神圣同盟输掉战争的话,意大利王国也不会有好下场的。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意大利王国就算是想要再背叛神圣同盟,加入到和平联盟之中,那似乎也不可能了。和平联盟的老大中华帝国对于意大利王国,似乎一直都有敌意。这让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等人有些疑惑,不知道他们到底是在哪个地方得罪中华帝国了。
这其实是因为中华帝国的皇帝龙宇飞生怕被意大利王国这个猪队友给坑了。宁愿有一个神一样的对手,也不要一个猪一样的队友啊!毫无疑问,在龙宇飞的心目之中,意大利王国就是这样专坑队友的猪队友。
“好吧,意大利王国是神圣同盟的一员,我们理应履行条约,帮助神圣同盟赢得这一场战争。这同时也是为了意大利王国的未来!”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国王终于做出了决定。
但是,就在意大利王国正在调兵遣将,准备派遣军队出国作战的时候。西班牙海军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海军的决战分出了胜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海军惨败,西班牙王国海军获得了胜利。这使得整个地中海的制海权都已经被西班牙王国,也就是和平联盟控制了。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顿时就被吓到了,他立刻返回了,命令军队固守意大利的海岸线,坚决不同意派遣军队出国作战。
ps:第一更到,求订阅,求月票和推荐票!感谢书友解放军之鹰、郭嘉兴的打赏!感谢书友极度深海潜水、我是小白555、蝶舞11112、a云梦泽a、轩哥爱读书的月票!
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英伦战火(求月票)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整个欧洲都燃起了战火,连孤悬海外的英伦三岛也不例外。只不过,战争主要是在大不列颠岛上爆发。爱尔兰岛还没有受到波及。而英伦三岛的战争,则主要是英国同爱尔兰共和国以及苏格兰王国之间的战争。
上一次的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英国还是世界霸主,控制着世界上最多的殖民地。拥有着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但是,战争结束之后,英国不仅丢掉了全部的殖民地,连本土也被分裂成为了三份。爱尔兰独*立运动组织在中华帝国的帮助之下建立了爱尔兰共和国。詹姆斯党也在中华帝国的帮助之下建立了苏格兰王国。英国现在能够控制的区域,就剩下英格兰的大部分区域了。连威尔士和英格兰北部都分别割让给了爱尔兰共和国和苏格兰王国了。可以说,现在的英国已经实力大损,沦为了欧洲的三流国家了。
至于英国那引以为傲的海军,同样已经不复存在了。在战争当中被中国海军全部送到海底之后。英国国内的造船工业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所有的大型船厂都被拆除了,机器设备之内的通通被中国人搬回去了。并且,根据《伊斯坦布尔和平条约》,英国的海军也受到了绝对的限制。这使得英国想要重新拥有海军已经是不现实的事了。
不过,英国人显然不会那么容易就屈服的。为了重新统一英伦三岛,保住英国的元气。英国人选择了和德国展开亲密的合作。不仅向德国提供了大量建设海军所急需的资金,还将大量的造船以及海军方面的人才送到了德国。连前任海军大臣亨利。查尔斯爵士也出任了德国的造舰总监。可见。为了帮助德意志帝国发展海军,英国人也是竭尽全力了。英国人之所以这么做。不外乎就是一个原因,希望德国打败了中华帝国之后。英国能够趁势统一英伦三岛,并且在战后瓜分世界的过程当中,分到一定的利益。为以后的崛起积蓄实力。当然,这是以后考虑的事情,摆在英国面前最重要的事就是打败敌人。
在上一次的大战当中战败后,女王维多利亚和内阁都受到了极大的压力。新任内阁才刚刚组建,还无法控制英国的局势。不过,好在有德国人支持他们,在采取了严厉的对内措施之后。英国政府总算是保持了平稳。但是,为了确保英国的国力能够投入到扩军备战当中,以约翰。罗素勋爵为首相的内阁,开始了对英国的独裁统治。民主之类的东西,通通被抛到一边去了。内阁的权力得到了扩张,议会和女王的权力则受到了压缩。这才使得英国在战后很短的时间内就恢复了过来,并且开始重新武装军队。
战后,英伦三岛上总共还剩下了两千五六百万人。英国占了一半的人口。爱尔兰共和国和苏格兰王国加起来也占了一半的人口。可以说,在这方面。双方的实力是相差无几的。只是,在工业上,爱尔兰共和国和苏格兰王国都无法和英国相比。好在他们有中华帝国的支持,在军事实力不比英国人差。
战争爆发之前。英国武装了上百万的军队。而他们要对付的,则是爱尔兰共和国和苏格兰王国的上百万军队。如果没有外力的话,爱尔兰共和国和苏格兰王国必然不是英国人的对手的。但是。奈何中华帝国在英伦三岛上直接驻扎了一个集团军,整整二十万人啊!
二十万精锐的帝国陆军。起到的作用可是非常的大的。英国人想要快速的击败爱尔兰共和国和苏格兰王国,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爱尔兰共和国和苏格兰王国的军队分散在威尔士和苏格兰北部。但以英国人的实力。短时间内想要击败敌人,那很不现实。而帝国陆军第10集团军,则成为了反击英国人的有力部队。为了阻挡帝国陆军第10集团军,英国陆军至少得集中五十万人甚至更多的军队。
战争爆发后,英国陆军就分别向威尔士和英格兰北部发起了进攻,猛烈攻击爱尔兰共和国*军队和苏格兰王国*军队的防区。在英国陆军的猛烈进攻之下,爱尔兰共和国和苏格兰王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爱尔兰共和国和苏格兰王国本来就是小国,是在中华帝国的扶持下用来削弱英国实力的小国。尽管有中华帝国的提供的武器装备的教官的训练,但想要在短时间让军队发生脱胎换骨的表现,那也完全不可能。
相比英国陆军,尽管英国人的陆军实力也向来不怎么样。但是,上一次的战争当中,他们可是和中国陆军交过手,尽管是吃了败仗。但这也让英国人看到了世界顶级陆军的实力。战争结束之后,没有办法海军的情况下,英国人只能够加大对陆军的投入。英国陆军使用的制式装备,几乎都是全套引进德国陆军的装备。另外,在英国陆军当中同样充斥了不少的德国教官。这使得英国陆军的战斗力提高了很多。
战争一开始,英国陆军就爆发出了极强的攻击力,打的爱尔兰共和国和苏格兰王国的军队节节败退。幸亏中国陆军第10集团军出手了。第10集团军以第10装甲旅为先导,直接杀苏格兰王国杀入英格兰。地势平坦的英格兰适合装甲部队的突击。第10集团军集中第10装甲旅以及另外两个步兵军的兵力,轻易就在英国陆军的防区上撕开了一个大口子。这使得英国陆军不得不从其他战线上抽调军队来堵截中国陆军。
只不过,想要对付中国陆军,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帝国陆军第10集团军虽然只有二十万人,但不管是武器装备还是士兵的素质都远非英国陆军能够相比的。在谢菲尔德一战当中,帝国陆军第10集团军打垮了英国陆军三十万人,并且歼灭了其中的十万人。这使得英国陆军遭受到了重创,不得不从前线撤退。
帝国陆军第10集团军的猛烈进攻,让爱尔兰共和国和苏格兰王国得到了喘息之机,纷纷调集重兵进入战场。尽管,在实力上来看,英国人要强于爱尔兰共和国和苏格兰王国。但是在帝国陆军的威胁之下,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全力出手对付这两个国家。
原本,英国人是计划先以一部分兵力来拖住中国陆军第10集团军,集中兵力进攻爱尔兰共和国控制的威尔士以及苏格兰王国。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威尔士,灭亡苏格兰王国,一统大不列颠岛。最后再集中兵力来对付中国陆军第10集团军的。虽然,中国陆军第10集团军的攻击力强悍,但如果英国陆军集中三到四倍的兵力围攻的话,英国陆军还是有很大的可能获胜的。这也是来自德国的教官团给英国陆军的建议。
英国陆军的武器装备比爱尔兰共和国和苏格兰王国要先进得多。连德国人拥有的1号坦克和2号坦克英国人也有不少。这也是整个神圣同盟成员国内除了德国之外唯一装备了坦克的国家。
只不过,被英国人视为战场利器的坦克在面对中国陆军的‘豹式’中型坦克和‘野狼’轻型坦克的时候。依旧是不堪一击。2号坦克还面前能够和‘野狼’轻型坦克对抗。但面对‘豹式’中型坦克的话,只有被屠杀的份。
这也就直接导致了英国陆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