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起南洋-第2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所谓的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说的就是这样的吧!”赵毅上将说道。

“是的,这是飞艇的一个主要用途。也是未来,帝国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我们可以制造一批特殊的炸弹,然后从飞艇上投下来,直接从敌人的头上发起攻击。这样的话,任何的防护,在来自于天上的攻击面前,都将失去作用。”龙宇飞说道。

牛猛上将等军方的降临,连连点头。

“另外,飞艇的用途,还不仅于此。所谓站得高,看的远。飞艇还可以为炮兵提供炮击准确的炮击数据。不管是陆军的炮兵还是海军的炮兵,都能够用得上。特别是海军的炮兵,一旦装备了飞艇的话,炮击的命中率肯定会大大的提高的。因此,在‘秦级’战舰上,必须要装备飞艇。”龙宇飞说道。海军的战舰在进行海战的时候,因为海面上波浪起伏,军舰也一直摇摆不定,能否击中目标,多数时候要看运气。即便是训练有素的英国海军,命中率也并不高。在这种时候,只能够通过增加炮击的速度和大炮的数量来同命中的几率。如果能够获得准确的指引的话,那么,海军战舰的炮击无疑就要准确的多了。

“陛下说的太有道理了。这样的话,我们的陆军炮兵和海军,炮击的命中率都会提高不少的!”牛猛上将兴奋的说道。这样的话,就可以使得帝国的军事实力更为强悍了。

之后,飞艇降落下来,帝国的这些大臣和将军们,一个个都围着飞艇观看起来,一些胆大的将军们,还走进了飞艇下面的吊舱,想要试乘飞艇。

如果龙宇飞告诉大家,这个东西非常的危险,一旦里面的氢气被点燃的话,立刻就会成为一个火球,这肯定会把大家吓的够呛吧!虽然,氦气的安全性要更高一点。但氦气的提炼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成本也更高。因此,帝国目前的飞艇,还是主要使用氢气的。

可以投入实战的飞艇,无疑会产生划时代的作用。帝国的空军,也将开始组建。这将使得帝国具备空中打击敌人的优势。

另外,龙宇飞要求科学家们,着重加快对内燃机的研究。帝国需要功率更大,也更稳定的内燃机。只有这样,帝国在未来才能够研制出汽车、卡车以及装甲车和坦克等等,使得帝国的军事实力,再一次的遥遥领先。

ps:第三更到,求订阅,求月票和推荐票!感谢书友herrguo的打赏!

第七百八十二章进军高原

ps:今天四更完成,求订阅,求月票和推荐票!

雅安,位于川西高原以东,从这里一路向西,就将进入高原。因为高原反应的原因,生活在平原上的人,很难在高原地区生活。所以,历来中央政府对于高原的管理,都只不过是流于形式而已。

直到清康熙四十八年,康熙皇帝派遣侍郎赫寿前往喇萨,办理西藏事务'2'。此为清代派遣大臣驻藏办理政事之始,但赫寿为临时派员,未成定制。平定蒙古准噶尔部侵藏事变后,雍正五年正月,雍正皇帝遣内阁学士僧格、副都统马喇驻扎拉萨,“与**喇嘛、康济鼐、阿尔布巴等和衷办事”,并设立驻藏大臣衙门。自此,朝廷派驻扎大臣数员办理西藏事务,遂成定制。

帝国灭亡满清之后,必然会加强对高原的控制的。为此,帝国特意在川边地区招募军队训练,组建了帝国陆军山地步兵,共有两个旅,一万两千余人。这些士兵,主要来源于生活在川边地区的汉人和少数民族,也包括藏人。现在高原上,实行的依旧是残酷的农奴制,农奴们的生死都掌握在土司手中,苦不堪言。一些不堪忍受的藏人,逃离了土司的控制,加入了帝国的军队,他们对于帝国进军高原,也持欢迎态度。

帝国山地步兵指挥官,名叫熊成略,少将军衔,四川雅安人。原本是清军的一个总兵,在帝国陆军进入四川之后。最先投靠帝国。加上为人颇有才能,对帝国也算是忠心耿耿,所以才被任命为山地步兵指挥官。统帅两个山地步兵旅。当然,这两个旅的基层军官,基本上都来自于帝国陆军大学和国防大学,使得帝国能够完全掌控这支部队。

帝国灭亡满清之后,山地步兵旅接到命令,择日挥军高原,加强帝国对高原的控制。剿灭高原上的那些反叛势力。只不过,帝国灭亡满清的时候才3月,高原上依旧寒冷。道路也被冰雪所阻,无法进入。只有等到5月份之后,帝国山地步兵才能够进入高原。

雅安成为,帝国山地步兵的营地内。山地步兵指挥官少将熊成略正在和两个旅长商议进军的路线。

“两位将军。陛下的命令已经下达了,我们务必在今年内进入高原,完成对高原的控制,免得英国人搞一些小动作。”熊成略少将说道。龙宇飞清楚的记得,英国人对于高原,一直都有觊觎之心,如果给他们机会的话,这些英国人必然会想尽办法侵占中国的领土的。只要帝国能够加强对高原的控制。后世的麦克马洪线,就将不复存在。

“将军。下命令吧,我们麾下的将士们,早已经做好准备了。其他的兄弟部队都已经灭亡满清了,现在都开始向东西伯利亚进军了,我们还在这么猫着。”山地步兵第1旅旅长张东来准将说道。他原本是帝国陆军的一个营长,在山地步兵组建的时候,被派遣到雅安来,出任第1旅旅长。第2旅旅长郭顺德,和张东来身份一样,也原本是帝国陆军的一个营长。

“是啊,将军,我们是时候出发了。满清已经灭亡了,现在只有高原和西北还被满清的残余掌控了。西北那边,帝国已经准备了十几万军队了。但高原因为气候的不同,只有我们这两个旅。不过,高原上本来人口就稀少,以我们这两个旅的兵力,也足以控制高原了。”郭顺德准将也说道。

山地步兵旅和帝国其他的步兵旅,建制稍有不同,没有炮兵营,增加了一个骑兵营。现在进入高原的道路难走,重型火炮无法运输到高原上去。因此,这两个旅只有迫击炮等轻型火炮。不过,对付那些基本还装备冷兵器的土司的私兵,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了。

“好,那我们两天后就誓师出发!”熊成略少将说道。他知道,虽然他是名义上的山地步兵的指挥官,但下面的两个旅,都掌握在帝国派遣的将领手中,他之所以能够出任这个职务,完全是帝国想要千金买骨而已。另外,熊成略久在川西地区任职,对于这一片也非常的熟悉。

5月4日,帝国山地步兵在雅安城外举行了誓师仪式,随后,两个旅,一万多人,从雅安出发,分两路向高原进军。一路从甘孜方向进入高原,另外一路则是从阿坝方向进入高原。首先将川西地区的抵抗势力把除掉,然后再会师高原。

帝国大军进入高原的消息,迅速的传遍了整个高原。高原上的土司们,对于帝国*军队的进入,大部分是持敌视态度的。虽然,满清被灭亡了,他们知道帝国的军队早晚都会进入高原的。但是,不少的土司还是不愿意失去手中的权力,想要顽抗到底。

之前,帝国派人和这些土司们进行了联络,要求他们归顺帝国。但是,这些土司们提出,归顺帝国,这没有问题。但他们却要求,帝国向满清一样,不得干涉他们的内政。也就是说,帝国只不过是名义上统治高原而已。这已经超过了帝国的底线,帝国是不会同意的。

请示了帝国皇帝龙宇飞之后,帝国皇帝直接下令,以帝国皇帝的名义,废除高原上的农奴制度。从命令下达的那一天起,高原上的农奴们解放了,他们将不再是土司的奴隶,他们都是帝国的公民。帝国将保护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正式因为帝国皇帝龙宇飞的圣旨,在高原上产生了轩然大波。在帝国的情报人员们的宣扬下,整个高原上的农奴们都沸腾了,他们迫切的希望帝国*军队能够进入高原,解救他们。但是,那些土司们却如临大敌,残酷的镇压那些农奴。凡是逃跑的农奴,一旦被抓回去,全部处死。另外,他们的皮还被剥下来,制成鼓,以警示其他的农奴。

只不过,土司们的这种做法,依旧没有能够阻止农奴们逃离。帝国陆军的山地步兵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人都是那些从土司们手下逃离出来的农奴,从这就可以看出,农奴制在高原上,是有多么的不得人心。无数的农奴,都希望能够过上自由的日子。

高原上,山路难行。不少的道路都是在崇山峻岭当中蜿蜒盘旋,很多地方都只能容纳一人通行。长长的行军队伍,就如同一条长蛇一样,在崇山峻岭当中穿梭。

“各位老爷们,汉人的军队已经来了,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啊?再这样下去的话,要不了几天,他们就要打来了。”一个中年土司一脸焦急的说道,他是川边地区的一个土司,原本有着几百名农奴,但是现在,已经逃了三分之一了,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帝国大军进军之后,首先要遭到打击的,就是他们啊!

“听说汉人的军队,一共有上万人,都装备了先进的火枪火炮,我们能够打过他们吗?”一个青年土司问道。他是刚刚从死去的父亲那里继承的土司的位置,经验少,对于汉人的军队,也比较恐惧。

“是啊!汉人的军队非常厉害,我们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还是投降算了吧!”

“诸位,请听我一言!汉人的军队还没有来,我们不能够自乱阵脚。汉人虽然厉害,但我们高原勇士也不是不堪一击的。我们是高原上的雄鹰,岂能就这样轻易的臣服于那些汉人?别忘了,汉人的皇帝可是宣布解放那些农奴的,这可是在挖我们的根基啊!我们必须要要抵抗到底。我已经派人前往拉萨,请求活佛和大吐司派人来支援我们了。有了活佛的保佑和大吐司的支持,我们一定能够打败那些汉人的!”说话的是整个川西高原上最大的一个土司,他名叫索朗旺堆,一共拥有两千多名农奴,私军更是有两百人。

“对,索朗旺堆土司说的没错,那些汉人根本就不留给我们活路,我们只有抗争到底才行。”其他的土司们,也纷纷发言。

帝国山地步兵进入高原后的首战,在泸定打响。川西高原上的土司们,集结了超过两千私兵,想要借助地势,阻拦帝国大军的前进。

但是,最后的结果却让这些土司们大失所望。还没有遭遇到帝国陆军的大部队,仅仅是前方一个山地步兵营,就轻易的击溃了他们。二十门迫击炮,十多挺重机枪构成的强大火力,轻易就让这些土司们聚集起来的私兵死伤惨重。

在那些加入帝国山地步兵的藏人的影响下,更多的土司的私兵,主动的叛变了,加入了帝国的大军,引导帝国的大军进攻那些土司。这直接导致这些土司们大半。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帝国陆军的山地步兵,就扫清了川西高原。凡是和帝国作对的土司们,要么被杀死,要么就提前带着财物和家儿老小,逃亡了拉萨。

第七百八十三章选择

ps:第一更到,求订阅,求月票和推荐票!感谢书友恋爱ぁ无悔、clj1017的月票!

满清的驻藏大臣分为驻藏办事大臣和驻藏帮办大臣,名义上为一正一副,实则互不统属,遇事掣肘。

雍正末年以前,驻藏大臣尚无统一头衔,有总理、料理、协理西藏事务等多种名号。员额初定为二员,一人卸任时,仍有一人留驻,有助于新赴任者熟悉西藏政务。然而雍正年闲,藏内局势不稳,同时派驻西藏的办事大臣、协理大臣常达四、五人之多。阿尔布巴之乱平定后,乾隆元年,减驻藏大臣为一员。但乾隆十二年颇罗鼐死后,其次子珠尔默特那木札勒作乱,驻藏大臣纪山督办不力,致使乾隆皇帝认为“藏地关系甚要,彼处应办事件有二人相商,较为有益,且换班先后更替,有一旧人,尤觉妥当。”遂于乾隆十四年恢复了驻藏大臣二员的旧制。乾隆四十五年后,驻藏办事大臣与驻藏帮办大臣始有严格区分。

驻藏大臣一般以满人、蒙古人充任,间有汉人。驻藏大臣任期为三年。雍正十年谕令曰:“嗣后驻藏大臣、章京、笔帖式皆酌量于绿营换班之期,三年一换。更替之大臣自成都带领换班官兵至藏,清查交待后,旧驻藏大臣带领原驻官兵同回内地。”然而由于路途遥远、政局变化等原因,实际任期短则数月,长则四五年。

雍正至乾隆初年。驻藏大臣仅统辖驻藏官兵,督导郡王颇罗鼐办理政务。颇罗鼐死后,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与达*赖喇嘛不合。又勾结准噶尔部,阴谋叛乱,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被驻藏办事大臣傅清、帮办大臣拉布敦诱杀。随后,傅清与拉布敦又为珠尔默特那木扎勒党羽所害。叛乱平定后,四川总督策楞上奏《西藏善后章程》十三条,于当年颁行。《西藏善后章程》规定西藏之重要事务,如地方官员任免升迁、调遣兵马、防御卡隘等。由噶伦请示驻藏大臣、达*赖喇嘛酌定办理。驻当雄的达木和硕特八旗蒙古军队亦归驻藏大臣统辖。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两广总督福康安领兵平定廓尔喀入侵后,奏请颁行《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再次确定了驻藏大臣及噶厦的职权。章程规定驻藏大臣地位与达*赖、班禅平等。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西藏各地大呼图克图的转世掣签。以及达*赖喇嘛坐床典礼,须由驻藏大臣主持。达*赖喇嘛等僧官不得直接上书皇帝,须由驻藏大臣转奏。各大寺庙堪布(住持)如有缺出,由驻藏大臣会同达*赖喇嘛拣选。噶伦及其下的噶厦僧俗官员均为驻藏大臣下属。噶厦办理的各项政务。须由噶伦禀告驻藏大臣及达*赖喇嘛。不得擅自隐匿。噶伦、戴琫(即代本)级别的官员出缺,由驻藏大臣与达*赖喇嘛开具候选名单上奏皇帝,由皇帝拣选任命。前后藏其余官员由驻藏大臣分别会同达*赖、班禅选补。凡西藏地方边防、驻军、通商(廓尔喀一年可到西藏一次;克什米尔三年一次)、铸币、外国朝贡等事宜,均由驻藏大臣统筹办理。驻藏大臣亦有权稽查西藏地方财政收支;并督察司法、户口、差役(乌拉)等事项。

可以说,正是从这才是,中央政府才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的。

现任驻藏办事大臣名叫斌良,瓜尔佳氏,满洲正红旗人。驻藏帮办大臣名叫穆腾额。巴岳特氏,满清正黄旗人。两人负责管理整个西藏地区。可以说,除了黄教领袖班禅和达*赖喇嘛之外,整个西藏都在他们的控制当中。在西藏,他们就属于土皇帝。但是,现在的两人却感觉前途渺茫。原本驻藏大臣三年一换的,但现在满清都已经灭亡了,他们还能够怎么办呢?

驻藏办事大臣斌良的府邸,斌良和穆腾额两人,正愁眉苦脸。他们刚刚才确定了消息,在3月的时候,北京城已经被帝国陆军攻下,满清的皇帝和摄政王,都已经被帝国陆军给俘虏了。

“大人,你说这是个什么事啊!堂堂大清,短短几年的时间就灭亡了。我们满人的天下,这就完了?”穆腾额长吁短叹。随着满清灭亡的消息传来,他们两人的驻藏大臣的名头,也就不值钱了。原本那些对他们恭恭敬敬的藏人官员和土司们,对他们也开始阳奉阴违起来了。要不是他们手里还掌握着上万的军队的话,说不定连命都没有了。

“唉!王朝更迭,原本就是常事。只不过,现在轮到我大清了。我大清入关两百年,终究会有这么一天的。只不过,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驻藏办事大臣斌良显得有些落寞。

“大人,你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才好?这些日子,那些土司越来越不像话了。再这样下去的话,整个高原恐怕都会乱起来的。”穆腾额有些担心的说道。

“放心吧,乱不起来。只有我们还有军队在手,那些土司就算再蹦跶,也不过是找死!他们敢乱,我们就敢杀。哪怕是杀的血流成河,也在所不惜。”斌良眼中闪过一道杀机。满清对于这些土司,向来都是剿抚并用的,对于那些反叛的土司,下手也从来都是毫不留情的。

“大人,我担心那些土司背后,有人为他们撑腰。否则的话,他们是不敢这么狂妄的。”穆腾额说道。

“哼!是班禅还是达*赖?”斌良问道。

穆腾额摇了摇头。

“难不成是中华帝国?”斌良有些诧异的问道。

“也不是他们,我的人密保,在拉萨出现了洋人,来自南面的英国人!”穆腾额说道。

“什么?英国人?那些家伙胆敢勾结洋人,简直就是不知死活。我即可下令,把他们通通抓起来。我倒要看看,他们想要干什么!”斌良对于英国人,可是恨之入骨的。在他看来,如果不是英国人在鸦片战争期间打败了满清的话,满清也不会落到这种地步了,更不会有中华帝国的快速崛起了。可以说,英国人就是满清衰落,并且快速灭亡的罪魁祸首。

“大人,我们可不能打草惊蛇啊!您如果这一动手,整个高原那还不乱起来吗?我们首先,得为我们自己的前途着想啊!”穆腾额说道。

“前途?我们还有前途吗?大清都灭亡了,我们现在只能拖一天,是一天了。”斌良说道。

“大人,这话可就错了。大清虽然灭亡了,但是,我们也还是有光明的前途的。”穆腾额说道。

“穆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斌良眯着眼盯着穆腾额。

“大人,你已经猜到了,不是吗?”穆腾额问道。

“大胆,你居然敢背叛大清,投靠中华帝国,你还是我大清的官员吗?你枉负圣恩,我杀了你!”斌良大怒。

“大人请息怒,我这可是奉了皇上和摄政王的旨意的。”穆腾额连忙说道。他还真怕盛怒之下的斌良会要了他的脑袋。

“皇上和摄政王的旨意?这是什么意思?皇上和摄政王,不是已经被中华帝国给俘虏了吗?”斌良皱着眉头说道。

“是啊!大人。虽然皇室和摄政王被俘虏了,但是,他们依旧是我们的主子啊!皇上和摄政王已经下令了,要求我们全力配合中华帝国控制高原,不能让高原乱起来,更不能给那些虎视眈眈的英国人机会。”穆腾额劝说道。

斌良有一些犹豫,他知道穆腾额的意思。毫无疑问,现在满清已经灭亡了,他们也没有前途了。中华帝国抛出橄榄枝之后,投靠中华帝国成为了最好的选择了。

“大人,这是摄政王的密信。皇上的圣旨,则在帝国派来的特使那里。”穆腾额将一封信递给了斌良。

斌良接过信,看了起来。信并不长,主要的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大清的灭亡,属于王朝的正常更迭,大清已经完了,就应该愿赌服输,免得害了全体的满人。现在,中华帝国已经成为了天下共主了,那么,满人的血就没有必要再流了。汉人和满人,都是中国人,这属于自家人的事,前往不能让外人来占了便宜。

当然,满清的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根本就不可能写这样的信,这都是在中华帝国的情报人员的逼迫下,才写出来的。至于满清的小皇帝,本来就胆小,只要稍微施加一点压力,让他下旨给满清的驻藏大臣,就要容易得多了。

“这的确是摄政王殿下的笔记。看来,那圣旨也是真的了。”斌良说道。

“大人,帝国已经同意,委任我们为高原省的省长和副省长了。只要我们同意投靠帝国的话,任命书很快就会下达了。就算是五年的任期结束之后,我们也可以前往京师养老。不过,帝国的文官,没有统兵的权力。高原的军队,将有帝国的将领来专门负责。”穆腾额接着说道。

斌良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好吧,既然有皇上和摄政王殿下的旨意,那我斌良就只有遵旨了!”

第七百八十四章叛乱

ps:第二更到,求订阅,求月票和推荐票!

除了满清派遣的驻藏大臣之外,在藏人们的心中,活佛才是他们的最高领袖。包括班禅喇嘛和达*赖喇嘛,同属藏传佛教格鲁派中的两大活佛。班是梵文“班智达”禅是藏文“钦波”的简称。藏人一般相信班禅是“月巴墨佛”即阿弥陀佛的化身。而达*赖喇嘛为观音菩萨的化身,蒙古可汗是金刚手菩萨的化身,满清君主是文殊菩萨化身。依此说法,**喇嘛和蒙古可汗分别是班禅喇嘛的左右胁侍。

1645年,蒙古固始汗入藏,封四世班禅为“班禅博克多”,“博克多”是蒙古语(意即睿智英武),即为第一班禅。格鲁派确认他为四世班禅,追认宗喀巴的门徒克珠杰为一世班禅,索南却朗为二世班禅,罗桑丹珠为三世班禅。

1713年清朝康熙帝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额尔德尼”是满语的蒙古语借词,意为“珍宝”,并加封以前各世班禅,从此这一活佛系统得此封号。其驻跸地为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班禅的影响主要在后藏,以日喀则为中心。

而达*赖喇嘛,则是顺治十年(1653),清世祖福临正式册封达*赖五世罗桑嘉措为“达*赖喇嘛”,承认**在西藏的政治和宗教地位。

班禅和达*赖,两大活佛,成为了藏民们心目中的精神信仰和寄托。

现任班禅是七世班禅丹白尼玛,意为“佛日”。系后藏白朗宗吉雄溪卡人,出生于藏历第十三绕迥之水虎年(1782年,清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八日。父名巴丹敦主。母名季美甲姆。

六世班禅巴丹益喜圆寂以后,共找了四个转世灵童。扎什伦布寺派出六世班禅的苏本堪布前往四个“灵童”的家属进行明察暗访,并拿出六世班禅生前用过的茶杯、铃杵、念珠等,让“灵童”自己挑选,以行试验。据说只有白朗宗吉雄溪卡的“灵童”选出的器物,都是六世班禅用过的。于是苏本堪布首先肯定这个“灵童”确系六世班禅的“转世”。于是扎寺即请驻藏大臣博清额转奏清高宗予以批准。1782年,清高宗批准了奏请。七世班禅完成了认定手续。

现任达*赖则是十一世达*赖。凯珠嘉措,现在还是一个只有九岁大的孩子而已。

满清的灭亡,对高原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些心怀不轨的人。开始了积极的行动。

位于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班禅的驻跸之所。现任班禅丹白尼玛,已经65岁了。事实证明,活佛也不是真的佛。不可能长生不老的。七世班禅始丹白尼玛终坚定地站在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立场。站在西藏地方属于清朝中央的立场,对于历代皇帝都是非常恭顺的,对历任驻藏大臣都是很尊重的,凡是札什伦布寺的大事,都通过驻藏大臣请示皇帝批准;清朝皇帝要他办的事情,他都是尽心尽力办理。所以历代皇帝与历任驻藏大臣对七世班禅都是很信任的。这是七世班禅在维护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方面的重大贡献。另外,七世班禅是八世达*赖的徒弟,他又是九、十、十一世达*赖的师傅。他和这几代达*赖的关系都是很好的。他很注意搞好与**集团的关系。例如,在清道光二十四年。清宣宗令他为西藏摄政,起初他不愿担任,后因不能违抗“圣旨”,而勉强担任了八个月摄政,以后坚决辞去。这种明智的态度,对巩固西藏内部的团结作出了贡献。

1847年5月下旬,西藏噶厦噶伦班伦和一些高级官员,连同高原上的一些大吐司,悄悄的来到了札什伦布寺,求见班禅丹白尼玛。

现在的丹白尼玛,已经生病很久了,不过,他还是在病中接见了这些人。

“活佛,现在高原的局势,面临很大的动荡,清廷已经灭亡了,汉人的朝廷,正在向高原进军。川西地区的土司,被他们杀害了不少。现在只有活佛,才能够拯救我们!”噶伦班伦说错。噶伦,是西藏的噶厦的最高长官,而噶厦,就是政府的意思。

“汉人的朝廷,为什么要杀那些土司?”班禅丹白尼玛问道。

“因为那些土司拒绝归附汉人的朝廷。”班伦说道。

“中原的王朝更迭,对我们高原来说,根本就没有太大的影响。清廷在的时候,我们归附清廷。清廷灭亡了,我们归附汉人的朝廷就是了。这样,不就没有问题了吗?西藏,历来都是中国的一部分!”班禅丹白尼玛看了班伦一眼,然后说道。

“活佛,话是这么说。但是,如果汉人的朝廷愿意善待我们的话,我们当然愿意归附他们了。但是,汉人的皇帝宣布,解放所有的农奴,让所有的土司和农奴主,都无条件的释放农奴,这怎么可以呢?那些卑贱的农奴,根本就是土司和农奴主的财富。汉人的皇帝这么做,不是掠夺我们的财富吗?农奴制在高原上,已经实行了千年了,这是我们高原能够稳定的根基,万万不能废除啊!”班伦说道。

随同班伦一起来的那些土司们,也都纷纷附和,仿佛废除了农奴制,高原就将不复存在一样。

班禅丹白尼玛看了这些人一样,这些人的心思,他非常的清楚。但是,高原的力量,如何能够和中央政府对抗呢?那根本就是在找死。

“那么,你们准备怎么办吧?想要和中央政府对抗吗?”

“活佛,我们不能够这样坐以待毙,我们要起来抗争才行。这是为了我们全体藏人的利益。否则的话,一旦汉人统治了整个高原,那还有我们的活路吗?我们希望活佛能够站出来,领导我们,对抗汉人朝廷。”巴伦说道。班禅丹白尼玛在整个高原,有着巨大的威望,他如果站出来的话,肯定所有的藏人都会支持他们的。

班禅丹白尼玛摇了摇头:“我已经老了,现在又生病了,这些事,还是不掺和了。”

“活佛,您怎么能够这样呢?达*赖活佛,都已经同意支持我们了!”班伦有些失望。

“凯珠嘉措年纪还比较小,不能分辨是非,他只不过是受人蒙蔽而已。听我一句劝,别妄图和朝廷作对,你们不可能成功的,这只会害了无数的藏人。”班禅丹白尼玛苦口婆心的劝说道。

“活佛,您是担心我们不会成功吧!实话告诉您吧,我们所有的土司都已经联合起来了,我们组织了超过三万藏兵,另外,英国人也答应支持我们,我们肯定能够打败那些汉人的。到时候。,高原将从中国独*立出来,建立一个佛国,您将成为佛国的国主。”班伦继续说道。

“英国人?你们和外人勾结起来了。这怎么能行,你们这是要将整个高原陷入战火之中啊!听我一句劝,你们这完全是螳臂当车,不会成功的!”班禅丹白尼玛说道。

此刻的班伦和其他的大吐司们,对于班禅丹白尼玛的话,根本就听不进去了。他们已经一心沉浸在打败帝国的军队,建立一个属于藏人的独*立国家的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中了。

再劝说班禅丹白尼玛无用的情况下,他们只得离开了札什伦布寺。

虽然,班禅丹白尼玛没有支持他们,这让他们有些失望。但是,并不影响大局。十一世达*赖凯珠嘉措已经支持他们了,这使得他们在普通的藏人心中,已经有很大的影响力了。至少在前藏地区,他们已经获得了支持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