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苏联1991-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母一艘,只要再建造一艘航母,那么我们又能维持四艘航母的实力了。”
  “那么亚佐夫同志猜测一下,印度人会不会再来找我们买基辅级航母?”亚纳耶夫开玩笑的说道,“毕竟他们可是非常喜欢我们‘便宜出售’的退役航母呢。”
  “希望如此吧。”亚佐夫感慨道,“毕竟还有两艘压在手中,每日的基本维护所花费的钱对于我们来讲都是噩梦。”
  航母就是这样的东西,砸在手里不用需要花很多钱维护,将它拉出来服役则将花费更多的钱进行维护,无论怎么做都是吞金怪物。
  “要不怎么说航母是考验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呢,我想华盛顿方面应该又头疼了吧。”
  随后亚纳耶夫的话锋一转,“但是现在最重要的还是为苏联海军寻找到更多的港口基地,不觉得对于我们来讲,真正意义上能够长年累月使用的不冻港几乎是屈指可数吗?”这是亚纳耶夫最纠结的一个问题,苏联的高寒地带不单为农作物的生长带来困扰,对海军的发展也是一项制约。
  他曾有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在南千岛群岛建立一个大规模的海军基地,成为苏联航母的中途补给站。当然这种做法带来的结果就是刚刚跟自己改善关系的日本彻底的断交,而且还会引来美国海军的介入。
  到时候又是一场远洋对峙危机,但是苏联海军的蓬勃发展势必会与美国的利益起冲突,那不过是迟早的问题。一个陆权主义至上的国家要慢慢的重视海洋的作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如果我们真的要建立起一支能够通达世界各地的海军航母舰队,那么在海外建立军事基地就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从远东到太平洋,甚至是非洲的好望角,我都希望能够看到苏联钢铁巨浪的身影。”
  野心非常大,直到将四大洋都吞并到自己手中,亚纳耶夫心中的苏联复兴梦才算是完成。跟亚纳耶夫拥有同样野心的马里奥在看到乌里扬诺夫斯克下水之后,心里开始莫名其妙的慌张了起来。
  尽管国家安全顾问雷克向他一再强调,苏联的航母会率先在北海舰队进行服役,而且他们的航母还要经过长时间的调试,但是马里奥还是将苏联的核动力航母下水看作是对美国海洋霸权的一次挑衅。
  “他们威胁不到我们的太平洋利益,总统阁下。”雷克无奈的劝告他,“按照历史传统,苏联的新型航母一般来讲会在北方舰队率先服役,维护他们的北极圈后花园,还有应对来自欧洲的压力,这样一来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并不会与我们直接起冲突,而是跟我们的盟友,例如欧盟,例如加拿大的北极圈利益。”
  “而我们却可以乘这段时间继续进行包围圈的改造,加大对日本的投资力度,让他成为阻拦苏联向太平洋前进的第一个障碍,就这一手,可以将太平洋舰队锁在鄂霍次克海域好几年。然后我们可以趁着这段时间大力发展我们的海军力量,争取让航母建造数量超过苏联的二分之一,这样一来只有一半海军力量的苏联无论如何都不是我们的对手。”
  雷克的建议对马里奥来讲非常受用,以至于他时不时的用点头来表达自己的肯定,当然大规模建造航母这样一种穷兵黩武的方法,美国总统却没有预料到这会对国内低迷的经济带来怎样可怕的打击。
  但是一心一意要遏制苏联发展的马里奥才不会去关心这些事情,他唯一在意的一件事,就是美国的航母还不够多,还要继续大建。直到整个世界都是美国航母的身影,逼迫到苏联没有立锥之地,他们才会收手。
  “但是他只能挑战我们的美国地位,但他并不能撼动我们的霸主地位。”
  “整个地球出了美国海军一家独大之外,我们绝对不允许有第二个挑战者!”


第三百零一章 不可预测的意外
  就在雷克认为乌里扬诺夫斯克会率先装备北方舰队的时候,一个无情的事实将这位刚上任不久的国家安全顾问一个响亮的耳光,苏联在新闻宣传会上就高调的宣布他们将在让乌里扬诺夫斯克率先服役太平洋舰队,为保障苏联的远东太平洋利益提供远洋平台支持和保障。潜台词就是,美国佬在太平洋上称王称霸的好日子要到头了。
  这就好像美国白宫新闻发言人当年在说中国绝对不能成功研制出核武器,结果没过多久中国就传出了核武器研制成功的消息一样,美国白宫新闻发言人堪称神级预言的乌鸦嘴。
  而且新闻宣传会上还向所有人宣告,不久之后苏联会再次启动乌里扬诺夫斯克级航母的建造计划,这意味着苏联将加快航母的建造,直到将航母力量迅速增强到与美国竞争的级别。看起来苏联似乎是要重新回到军备竞赛的老路上去,实际上却是莫斯科方面的故意误导和宣传,制造苏联又重新崛起的恐慌,让美国继续建造尼米兹级去。当年星球大战模式的宣传计划重新用到美国自己身上。
  不过这样一来苏联和日本好不容才和好的关系又开始紧张起来,毕竟除了韩国这个打酱油的存在,也就数日本是美国在亚洲的最重要看门狗了。只是偏偏美国人又将这条看门狗的脖颈勒得紧紧的,生怕在它失去控制,瞬间从人畜无害的秋田变成凶残至极的牛头梗。
  让日本最犯难的问题摆在他们面前,日本只有金刚级驱逐舰,当然这种东西在庞然大物的乌里扬诺夫斯克面前根本不算什么,就像一个小孩子拿着木棍在大人面前比划一样的可笑。
  驻日美军总司令谢菲尔德将军将苏联此举视为对日本的重大挑衅,他甚至找国防部长做主,要让驻日美军海军舰队在太平洋的海域上再次引发对峙的危机。
  “乌里扬诺夫斯克服役太平洋舰队意味着什么?这可是意味着苏联人的海军将能够在任意的时间空间内无视动力燃料的制约,抵达他们想要的任何一片海域。这些人已经不满足在鄂霍次克海域折腾了,他们想要走出来,前往更远的地方。到阿留申群岛,到阿拉斯加湾,红色帝国的迅速膨胀的野心终究会打破我们维护世界秩序的地位。”
  谢菲尔德的话说的非常漂亮,明明是美国人在世界各地作恶导致人民遭罪,反过来却成为苏联在破坏美国人设立的世界保护圈。
  “但是军演的请求不一定会审批下来,因为之前争锋相对的做法让美国人在世界所有人面前下不来台。”国防部长阿斯平到现在还记得当初的马岛演习中,美苏两国的舰队怎么在苏联的图式战略轰炸机之下无可奈何。
  “那么你就等着美国在苏联,哦不,在全世界面前出尽丑闻吧。到时候别怪我没有提醒你们,这是一个错误的开始。如果我们不在给这些人制造矛盾的话,那么苏联就会进一步得寸进尺,他的实力慢慢壮大,最后到达足以跟美国舰队匹敌的程度。”
  虽然阿斯平很想说当年马岛对峙中你们不是依旧忍气吞声过来了吗,但是转念一想这位态度友善的美国国防部长解释道,“现在的苏联只不过是拥有一艘核动力航母而已,而我们只要继续保持尼米兹级的优势,他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拥有比我们还强的军事实力。”
  放下电话之后,阿斯平回过头对马里奥总统说道,“这次的行动连驻日司令也要隐瞒吗?直到最后一刻才让全世界知道我们的存在?”
  “是的,不到最后那一刻,这项计划都是机密。”马里奥呼了一口气。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是考虑过的,必须给苏联方面来一次警告,让他们知道整个太平洋都是我美国人的地盘,不是你一个陆权国家可以侵犯的。
  “一次出动四个航母战斗群同时跑到鄂霍次克海去耀武扬威,我们要让整个世界知道谁才是真正的老大,而且国会也通过了新建造一艘尼米兹级的预算,算上正在动工的一艘航母,我们则拥有八艘航母战斗群的力量。”
  舷号为CVN75杜鲁门号已经在去年的11月开工,那么再开工一艘的话,将会远远的将苏联的海军建设甩在后面,就目前为止,美国还是一家独大的。
  阿斯平转念一想,准备再将另外一个国家也一起拉下水,“再拉上日本人的四艘金刚级驱逐舰作为我们的护卫舰,这样的话,美国和日本的利益就真正的捆绑在一起了。毕竟我们是不可分割的东亚盟友。”
  “别忘了南韩,他也是我们的朋友。他们之前不是跟苏联买了一艘基辅级航母吗,现在正好可以用上了。”马里奥准备举行一场声势浩大的战略演习,拉上自己在东亚的小伙伴,就在鄂霍茨克海域,在苏联的家门口。
  这种事情美国之前也不是没干过,1981年8月,美国海军首次进行里根政向北海挺进的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战斗群府提出的前进部署战略的演习。在此演习中,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的战斗群向苏联军力核心地带的摩尔曼斯克的科拉半岛前进,而当时的苏联轰炸机在舰载机和电子干扰系统拦截下,居然均未进入反舰导弹发射阵位。这对苏联来讲,是一个耻辱。
  马里奥掐灭了手中的烟头,走到窗边将窗户打开,让云环雾绕的房间空气尽量清新一些,他转过头对阿斯平部长说道,“现在要做的就是尽早通知日本和南韩的海军高层,将这次秘密演习的日期定下来,我们不需要进行实弹演习,只要让苏联看见美国的强大就行了,到时候整个世界都会为我们侧目。尤其是要让中东的哪些国家明白,谁才是值得他们投资的对象。”


第三百零二章 艰难选择
  经济低潮孕育的危机不单单只是在美国发酵,同样在德国也开始有了一种隐隐不安的感觉。主要的表现在于大量南斯拉夫难民涌入德国时出现的敌对化。并且在德国上层政治建筑中也出现了一种“勃兰特式的沉默”,对于那些来自波黑的穆族表现出纵容的态度。
  无论在哪个时代,难民的地方就有动乱和不安。救济和低保让那些在南斯拉夫过惯了共产主义美好日子的人几乎难以忍受,从共产主义政府的安排到现在的求人施舍,他们认为这一切都是德国社会的不公平和歧视。但是却忘了是自己当年喊着要独立自主不要面包,而将整个国家推入内战的深渊。
  于是他们在难民营喊出了口号,“非清真的食品他们宁可绝食!”,“强烈要求德国政府尊重宗教和人权”,“我们穆族也是人!”从一开始的静坐,到后来直接打砸那些提供食品援助的人道救援组织,最终不得不出动警察来维持场面和秩序。
  这件事情掀起了一阵风波,难民非但没有受到指责,还被圣母报社写上了同情的文章,给民众表上楚楚可怜的形象。最终不得不德国政府亲自出面调理,向穆族道歉,并且承诺他们提供最清真的食品。
  几乎没有人大胆的站出来指责这些穆族人的粗鲁,傲慢和无礼的行为。因为你一旦开口,就会被冠上德国人排除外来移民的新纳粹思想,这些人会信誓旦旦的说请尊重他们的选择。当年在华沙,德国总理勃兰特替某些原本应该跪下而没跪下的人,跪下了。而现在,德国人跪下之后却发现自己再也站不起来了。
  南斯拉夫战事结束这个消息无疑让德国政府上下都松了一口气,就好像终于能将这群闯入你们家大喊大闹的无礼家伙客气的请出去了。不过显然在福利社会国家过惯了好日子的驴大爷怎么可能回想着回到那个饱经战火璀璨,百废俱兴的家园呢?与波黑相比,德国简直就是妙不可言的天堂。
  于是难民们大爷不干了,他们提出了要永久居住在德国的口号,如果德国不答应,就是歧视外国人,进行宗教迫害,纳粹主义风的重新盛行。
  南斯拉夫当年死在了内忧外患之下,只是风水轮流转,现在“内忧”这股祸水又成为了德国的心头患。
  当听到南斯拉夫难民要求德国合法居住权的时候,赫尔穆特·科尔最先人受不了了。这位学者出生的德国总理还是第一次在自己的办公室内发起了脾气。
  “这些粗鲁的,无礼的混蛋就该送进毒气室里面统统毒气,就像二战时期那样!他们以为他们是谁?上帝,还是我们的纳税人?为什么国家要花钱养这样一群腐朽无能的蛀虫,还在坐吃我们国家的福利?”
  文件摔在桌子上,摆放的白瓷花瓶被碰落在地上,摔得四分五裂。插在上面的郁金香花瓣被撕碎,只剩下一地难看的碎片,似乎在嘲笑着科尔的所作所为。
  科尔的脸非常阴郁,他这些话只能关在一个人的办公室内自我发泄一下,在公众场合他还是要成维持亲和的民众形象,而不是那个提倡种族灭绝的小胡子。
  明知道这么做会毁掉德国的社会稳定,比起德国的社会稳定,他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前途。就好像你明知道这是对方得寸进尺的要求,却因为政治正确而去做不正确的事情,所谓的政治正确才是最大的不正确。
  面对越来越嚣张的宗教教徒,德国政府沉默了,妥协了,就像默许了这股异样的声音存在。任由它在内部发酵,与民众越来越不满的情绪混杂在一起,变成了错综复杂的局面。
  当初难民营绝食的时候,科尔曾在某一次的演讲上收到一张匿名小纸条。对方宣称是一名从奥地利过来的落魄画家,但是他再难民观点中却说出了很多人心里想的,却又一直不敢明说的话,“人可以落魄,但是德国再怎么落魄,也应该保持自己的尊严。而不是在自己的地盘上,被一群不知道从哪个地方跑出来的乡巴佬恫吓!他们可以剥夺普鲁士的生命,但绝对不能拿走我们的荣耀和尊严。”
  看到荣耀与尊严的时候,科尔的心突然扑通了一下,不知道为什么一股莫名的兴奋慢慢的萦绕在他的心头。科尔出生在一个军官家庭,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荣耀高于金钱,高于一切,甚至是生命。
  “是为了一个国家的良心而拒绝他们,还是为了个人的前途而答应他们。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科尔深吸了一口气,摆在他面前的是艰难的抉择。
  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总理办公室的门被打开,走进来的办公室主任对他小声的说道,“还有五分钟,等下发布会就要开始了,所有人都会在电视机前看着这场直播,科尔总理准备好了吗?”
  “恩,我知道了。”科尔只不过是心不在焉的应答了一句。
  身兼总理高级助理的他看了一眼地上的碎片,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他对科尔说道,“别太勉强自己了,科尔总理。有些决会对你来讲很艰难,但是以后所有人都会知道,你做出的那个决定,是正确的。”
  “我知道,你先出去吧。等到了发布会开始之后再叫我,现在我只想一个人静静。”科尔挥了挥手,不耐烦的让助理出去。助理非常识相的点点头,从门口退出去然后关上了门。在关上门的最后一刻,他只看到那张阴沉的,消极的脸庞。然后一道墙隔绝了他跟科尔的联系。
  “虽然这不会影响到根基,但是一旦这种示例有了不好的开头,那对德国来讲是毁灭性的打击。我希望科尔总理你做出正确不那么正确的选择,就像当初一样……”


第三百零三章 我们选择拒绝
  无限循环的安利,微信公众号“亚纳耶夫”,已经开始第一个故事《莱伊宅阴谋》的连载,这是一个根据真实事件发挥脑洞的故事,请多多关注!因为文中提到的军火扣查事件作者工作的公司也牵涉在内。
  当科尔一走上镁光灯就开始闪烁起来,所有记者都将镜头对准了这位德国的领导人,他们迫切的想要知道最近国际社会上被炒得沸沸扬扬的难民问题,德国政府要怎么去解决。
  所以在新闻的发布会上,记者一上来就抛出了最关心的问题,“关于穆族难民提出的获得德国永久合法居住权的请求,科尔总理会怎么选择?会提供给他们吗?还是说选择拒绝?”
  科尔简洁明了的回答道,“我们当然不会选择留下,我相信将他们遣送回克罗地亚是最好的选择。”
  此言一落全场哗然,所有人都对科尔胆大的发言而感到不理解。一时之间所有人都竖起耳朵,听科尔继续说下去。
  “难道总理就不怕会被人说是……恩……新纳粹主义?说德国人歧视外来的移民?”记者抛出了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
  科尔摇摇头,说道,“不怕。因为德国向来致力于从根本上解决难民的问题,而不是从表面上解决。谁都知道现在南斯拉夫的内战已经结束了,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签署了和平协议,所以帮助他们重归故土才是最根本的任务。就算将难民留在德国,那么他们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难以融入到德国社会之中。”
  科尔选择避重就轻的方式回避所谓的歧视问题,他向媒体表示会进一步的解决这些问题。
  “但是这会不会让那些难民看作是我们歧视他们做法?”记者又询问道。
  “那只是玻璃心而已。所有人都知道德国政府在花费纳税人的金钱为难民提供服务,我们已经花费金钱送他们回到自己的家园,假如继续赖在这里,算什么?德国社会尊重劳动人民,但是从来不会花钱去养一群蛀虫。”科尔说完这些话就有些后悔了,毕竟说的有些露骨,他可不像苏联总书记亚纳耶夫那样,敢直接在公众场合这样说道,“任何企图让女人蒙上黑色面纱,将异教徒的脑袋割下,并且不相信安啦就要死的人,苏联政府敢将他们送进喀山精神病院,接受克格勃的治疗。直到让他们意识到谁才是这个世界真正的主宰。”
  至于那些发布言论说将要针对莫斯科,针对亚纳耶夫发动恐怖袭击的极端宗教分子,过一段时间总能发现他们的被炸死在中东或者在高加索某片山区的新闻,胆敢抛头露面威胁苏联政府的恐怖分子,最终都会以死亡的结局收场。正如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所说的那样,我们从来不会像恐怖分子一样传播恐惧,因为我们本身就是恐惧,令整个世界恐惧的幽灵。
  今天晚上的这场发布会是德国政府的一个声明,告诉所有人德国政府难得强硬一次的态度。但是科尔所说的话还是被左派的圣母们不停的曲解和放大,他们认为科尔所说的话依旧是歧视外国移民,歧视穆族。他们强烈要求德国政府撤回这项决策。
  “科尔滚下台!”“穆族也是人!强烈要求所有人平等对待!”一时之间左翼的圣母们和难民走在德国的大街上,他们强烈要求要在这里定居下来,尝试过天堂的美好之后,谁还会回到克罗地亚那个贫瘠饱受战乱摧残的国家。
  警察开始出动镇压他们的游行示威,逮捕了带头闹事的难民。但是这么做也让科尔的政治生涯产生了一丝的危机,他的支持率开始下跌,有一些人认为这是政治迫害的表现,德国政府正在走向纳粹的老套路。甚至在警察执法的时候,还有一些人权组织的人跑过来阻碍警察执法,当然最终的结果也是被一并拘留。
  当欧洲其他国家都在德国看笑话的时候,却只有苏联站了出来就事论事的说话。真理报的编辑直接刊登了一篇文章,怒斥穆族难民的不要脸皮。
  “为什么会有一群冠冕堂皇的强盗占领一个国家,并且指责那个国家的领导人,将他们驱逐出去是错误的做法?为什么会有一群教义上写着不相信就下火狱的狂热信徒,能合法的在大街上游行和示威,指责政府的正确做法?为什么你们面对自身的利益受损,要选择沉默不言?为什么在苏联的土地上,从来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件?”
  “让我来告诉你,因为任何一个群体,一个宗教都没有资格凌驾于国家政治之上,政府代表着人民,代表着国家,而不是代表一群无耻的难民。”
  “而现在,德国却纵容他们这样做,所以为什么你们还不反抗?”
  真理报的海外版本可以专门讲那些欧洲国家的人都想做,但是却没人敢讲出来的话。反正苏联从来不在乎被人指责没人权,没自由,不民主。要是按照西方的那一套来做,民族复杂,形势复杂的高加索地区早就独立出去了,要不是亚纳耶夫用民族主义和高压手段死死的压制住那些哈瓦比派系,换成另外一个稍稍软弱一些领导人,就又是车臣内战的结局。
  也正因为如此,亚纳耶夫才会在高加索的宗教分子眼中有一个神鬼共惧的外号,铁与血的斯大林。
  反正绿癌正在逐渐成为欧洲的祸患,就如同当年的犹太人一样,只不过各个国家都被所谓的政治正确所困扰,只有苏联在亚纳耶夫的命令之下,强硬的打压各种教派。真要相信欧洲或者美国人的那一套人权调查那就完蛋了,苏联复杂的民族成分除了用大统一的民族主义政策和高压的镇压手段维护之外,任何想要给他们松绑的政策都会造成一个帝国的覆灭。
  民族的分崩离析是当年苏联解体的前兆,亚纳耶夫永远都不会再犯下这样的错误。


第三百零四章 凋零的山楂花
  这是一次尼米兹号与艾森豪威尔号航母从西海岸出发,向西迈进。罗斯福号从夏威夷的军舰基地出发,前往太平洋亚欧海域,华盛顿号与从日本海域出发,直往北上,由金刚级驱逐舰护航,这四艘航母像是约定好一样,准备进行一次秘密的军演。而演习的地点就在鄂霍次海之外的西太平洋海域。
  这一次美国是直接跑到苏联的家门口耀武扬威,向苏联展示美利坚海军舰队的强大力量,从四艘尼米兹级的排场就能看得出来了,除了美国拥有这样的实力之外,还有谁能够达到这样恐怖而且可怕的舰队力量。而且再加上韩国从苏联手中购买的基辅级与日本的金刚级,可以说这支联合舰队强大到了让人生无可恋的地步。
  演习的地点定在了皇帝海山与千岛群岛之间的海域,那个地方是苏联的势力范围,同时也是公海,用这片海域举行联合军演的话,挑衅的意味在适合不过了。
  金刚级驱逐舰的舰长看见改装之后的基辅级航母还是非常羡慕的,南韩,作为曾经日本的附庸,没想到现在已经成为了东亚地区在二战后率先拥有一艘航母的国家,虽然这艘航母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航母,甚至在日本人看来,他们才是最早研发航母的国家。
  谁都不会甘心自己的海军力量一直受制于美日安保条约,起码在防卫省就已经出现了废除文官统筹制度的声音,这是日本海军力量走向强大的第一步棋。
  韩国倒是对这一次的战略威慑演习战战兢兢,对他们而言这就像给睡在旁边的,一头可怕巨熊来一脚一样的不明智,何况南韩的海军还没有完全的适应基辅级航母,对他而言基辅级就像是充满危险的武器,而现在他要拿着这武器去刺激北方邻居的底线和神经。
  美国人可以一拍屁股了事,把烂摊子丢给其他人,但是南韩呢?想想都觉得有些毛骨悚然。当然违背美国意愿的结果更让人毛骨悚然。
  这一天的天气非常好,在无风与无云的情况下非常适合进行演习。而且尼米兹级航行的过程中严格实行射频辐射控制来避免被苏联的海洋监视系统的被动截收装备探测到。这一招对于美国来讲屡试不爽,当年艾森豪威尔号挑衅事件就是利用这样的手段悄然无声的潜入到摩尔曼斯克的科拉半岛,给苏联高层带来了极大的震惊,而且当时在电子干扰和舰载机拦截的情况下,所有的图95战略轰炸机都没有达到预订的打击位置。也让他们对自己的电子作战技术感到非常的不满。
  不过当年只有一艘艾森豪威尔号,今天是有五艘航母在场,所以就算美国海军在怎么小心翼翼的躲避苏联的海洋监测系统,也难以做到让这样庞大的目标安静无声的出现在预定的海域。
  进入了苏联势力的海域范围之后,庞大的航母战斗群很快就被一家伊尔38“山楂花”海上反潜机给侦测到了,飞机上的驾驶员看到庞大的航母舰队达到自己家门口海域耀武扬威的时候,他还以为这是自己看到的错觉。
  “我的天,这是美国人的舰队。”他瞪大了眼睛,甚至用手揉了揉眼,想要告诉自己真不是真的。可是在他下一秒真开眼的时候,庞大的舰队依旧展现在自己的面前。他难以置信的望着这个可以堪比苏联整个军事力量的庞大编队,喃喃自语的说道,“怎么回事?这是要爆发美苏战争了吗?”
  他第一时间向苏维埃港的阿里克谢耶夫卡空军基地汇报了这一重大的消息,并且请求支援,这是继1981年挑衅事件过后的美国又一起主动挑衅事件,这次美国航母出动的规模比以往来的更加可怕。
  “你是说在千岛群岛之外侦测到众多的美国舰艇向苏联的海岸线逼近?”地面指挥塔第一时间将美国舰艇的行动当做是入侵战争的行为。
  “是的,太可怕了。至少有四艘尼米兹级航母,还有一艘基辅级,等等,天啊,我还看到了日本人的驱逐舰。这支联合舰队的力量已经快赶上苏联所有的海军航母力量了。我现在要飞过去进行进一步的侦查然后反馈情报,这是我最后的坐标,如果我牺牲了……”
  地面指挥塔的空管人员急了,他急忙说道,“你不需要这么做,很快就有空军的轰炸机和拦截机过去阻拦了。”
  此时反潜机的飞行员不打算继续跟塔塔说下去,他沉默了一下,才抬起头望了一眼身边的同伴,迎接他的,是对方肯定的眼神。身边的同伴鼓励的点点头,支持他的做法,“告诉他们,这是苏联的海域,不是美国人的地盘。他们没有资格在这里指手画脚。”
  飞行员坚毅的点点头,向塔台人员说完最后一句话,“请告诉祖国,我尽力了。也请告诉我的母亲,我爱她。”
  话音刚落,山楂花像一朵摇摇欲坠即将飘零的花朵,义无反顾的朝着航母战斗群飞去。它的身影划过湛蓝的天空,就像祖国忠诚的卫士,保护着苏联的每一座岛礁,每一片海域。
  看到苏联的侦察机不但没有被逼退,反而冲了过来,美国连忙启动F…18战斗机进行威慑和拦截,但是山楂花反潜机才不理会F…18战斗机的行为。他继续盘旋在艾森豪威尔号的附近搜集情报,不停地向指挥塔汇报这支舰队的舰艇数目,大致上所拥有的舰载机数量,还有前往的方向。
  这时美军的F…18战斗机不得不做出危险的动作,他们靠近苏军的侦察机,试图用一种近距离拦截的方式,当然他可不敢做出类似于空中手术刀那种高级危险的动作,但是在抱着机在人在想法的伊尔38驾驶员面前,他才不理会前面那只出现在视野内的小苍蝇,而是直接的横冲直撞往前飞去。
  但是最终意外还是发生了,伊尔38的螺旋桨与F…18的机翼发生了碰撞,告诉旋转的螺旋桨在F…18战斗机的机翼上划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