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苏联1991-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盖茨的辞退引发了中情局局长位置权利的暂时真空,不过很快便有人填补了这项空白,詹姆斯·伍尔西接替了他的位置。作为历史上著名的龙蛇理论提出人,伍尔西在参议院举行的中情局任职听证会上声称苏联是一条已经被杀死的巨龙,而我们现在生活在充满各种各样毒蛇的丛林里。
  不过苏联并没有解体,导致他的这句话稍稍做了一下改动,他声称美国的敌人除了苏联这条红色巨龙,还有各种各样的毒蛇出没,而美国要做的就是与巨龙周旋的同时,将那些不利于美国的毒蛇杀死,利于美国的毒蛇武装起来,成为对付苏联的爪牙。
  而他的理论很受马里奥的赞同,他认为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遏制走出八十年代经济困境后的苏联,将他重新的打回原型,然后再来讨论经济发展的问题。
  当然伍尔西为了迎合总统,也提出了红龙将死的说法,他认为现在的苏联就是另一只脚快要踏进坟墓的家伙,而国会应该加大对中情局的资金支持,已达到颠覆苏联的目的。他更表示马里奥总统只要维持好与盟友国之间的关系,剩下的问题都可以交给中情局解决。
  一只狼,一只狈,就这样勾搭在一起了。


第二百一十六章 改变策略
  当亚纳耶夫听到中情局局长换人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美国将一个不作为的中情局局长赶下台也就算了,为何又要让一个共谍成功的担任情报局局长?詹姆斯·伍尔西就是典型的理论型人物,知道路该往哪里走,却不知道该如何走下去。而他的短暂的中情局局长生涯则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
  “詹姆斯·伍尔西犯过的两个最大错误,一是在美国出兵索马里的时候低估了当地武装力量对美国军队造成的威胁性,并且始终都没有掌握到摩加迪沙军阀艾迪德的情报,导致美军在索马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件事引发了他的中情局局长生涯第一次危机。而第二件事则是爱慕斯间谍案。中情局的苏联东欧处负责人埃姆斯被我们的情报人员策反,向我国提供了中情局的55项海外行动计划,出卖了34个间谍,还提供了大量绝密情报。”亚纳耶夫仔细的想了想这两项对于伍尔西来讲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准备好为伍尔西送上两份大礼物。
  “这两份礼物足以让伍尔西断送掉政治生涯了吧,当然,到时候马里奥总统要怎么收场呢?”亚纳耶夫饶有趣味的自言自语说道。
  与此同时,中情局局长上任之后也开始了情报局战略性的调整,中情局局长伍尔西召集各大主管和区域负责人召开他的首次会议。虽然办公室内人不多,但是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是情报界的重量级大人物。
  同样也因为克林顿并没有上台的缘故,导致伍尔西的情报搜集工作没有刻意的针对海外国家的经济情报搜集,而是继续的延续冷战时期的思维,针对苏联,针对社会主义国家。
  “之前盖茨局长所制定的必须要改变。不是说他的方针是错误的,而是他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选择用一种不合理的方阵政策。而导致了他的苏联政策一而再,再而三的受到打击。”伍尔西一上来就否定之前盖茨的所作所为,毕竟他需要用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来证明他理论的优越性。
  “盖茨局长选择直接跟苏联面对面的开干,从和平演变到骚扰动乱,而且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例如东欧加盟国的改头换面。当然在1991年之前,我承认这些政策的都是有用的,但是在1991年之后,也就是这个男人上台之后,一切都改变了。”
  灰暗的办公室内只有投影仪的光芒在闪烁,幻灯片调到下一张,亚纳耶夫的头像出现在屏幕上,吸引着每一个人的目光。与苏联打交道的情报局官员们对这张脸是印象深刻,他们恨不得将他碎尸万段。因为亚纳耶夫的出现,导致了1991年之前一直顺风顺水的中情局出现了一系列的重大挫折。
  而且他们有理由相信,这一系列的挫折之中,都暗含了这个男人翻云覆雨的手段。而且当他们搜集关于亚纳耶夫的情报时,中情局惊讶的发现他过去的一切档案都被人销毁的一干二净,他就像一个完全没有过去的人,仿佛他的人生是从1990年开始,而不是从1937年开始。
  中情局将这位苏维埃领袖称之为神秘的红色幽灵,他们表示这是这么几位苏共领导人中最琢磨不透的一个总书记。
  “现在在亚纳耶夫的领导之下,想要通过外部的直接手段来制裁苏联已经变得不可能了,所以我们要改变下盖茨局长留下来的策略,用另外一种方式。”伍尔西用手中的笔指着亚纳耶夫的头像,慢慢说道,“我们的方针归纳为两大类,一是针对亚纳耶夫,情报局无论花费怎样的代价都要找到关于亚纳耶夫的所有详细情报,我甚至要知道他的生活起居规律。”
  “之前我们尝试过,但是太困难了。”有人向伍尔西抱怨道,“他就像一个飘忽不定的鬼魂,我们根本无法得到他的确切情报,除了知道他爱抽烟和那张平庸无奇的脸之外,几乎没有任何有用的情报,他就像一个清心寡欲的清教徒,甚至连情妇都没有。”
  “情报局本来就是搜集工作情报的地方,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我要你们有何用。”伍尔西反驳在座的各位。
  “听好了,我不管你们的情报工作有多么困难,也不管图片上这个家伙有多么神秘,就算他的档案放在火星上,你们也得乘坐太空飞船将它拿回来,明白了吗?”
  “明白。”被叱训的情报主管点点头。
  “接下来的一点也是情报的重中之重,那就是关于东欧国家民主化的进程,捷克斯洛伐克现在还在苟延残喘之中,埃姆斯,你作为东欧情报处的负责人,我希望能加大渗透的力度,让东欧全部成为民主和自由化的国家,以便我们能够更好的在西欧和苏联之间建立起一道东欧围栏,锁住共产主义的渗透步伐。”
  “我会的。”埃姆斯点点头。
  “是你一定要做到这一点。”伍尔西有些不满意埃姆斯的回答,他叱训了几句这位东欧情报负责人,搞得对方有些挂不住脸。
  “接下来我要讲的事情希望每个人都能竖起耳朵听好。”伍尔西故意抬高了音量,所有人都坐直了身子,等待新情报局局长的发话。
  “之前我们的情报错误之处在于太过自信认为现在的苏联可以凭借中情局的力量进行颠覆,万塔事件,波罗的海分离事件,第比利斯骚乱,车臣事件等等。我们依旧拿着1989年的思维去衡量现在的苏联,不过很遗憾,所有人都搞错了。苏联现在为自己重新制造了一道铁幕,隔绝了中情局的所有渗透进攻。我们之前的手段正在逐步的失效。”
  “所以现在是时候该做出改变了。之前直接进攻策略改编成为间接的扶植代理人,将苏联彻底的从东欧孤立出去。没有盟友,没有支援,然后慢慢的等待他们从内部裂解,之后再用直接进攻路线击垮他们。”
  “现在与苏联走的最近的是中国,而盖茨局长也一直在做蠢事,他对中国的政策导致后者不停的向苏联靠拢。所有人都看出苏联经济低迷的时候就想拉着中国成为盟友一起对付美国。我们要做的就是改变这种局面,让中国重新成为美利坚的盟友,哪怕是选择中立,也比现在的局面要好得多。”
  关于中国倒向苏联是伍尔西最耿耿于怀的一件事,作为一颗重量级别的棋子,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国会的蠢材们会弃之不用。但是中情局不一样,只要能为国家的政策服务,哪怕不一样他们也可以当成是中情局交易对象。
  “第二件事,就是关于阿富汗的情报搜集,作为一颗镶嵌在苏联中亚地区的长钉,我们要利用好这个国家,在内部培养足够多的亲美反苏圣战士。”伍尔西又强调了一遍,“但是感谢上帝,千万不要再培养白眼狼了。”
  现在的拉登与西方已经出现了貌合神离的态势,中情局有预感他们已经管不住这条鹰犬了。所以伍尔西才会强调千万不要再培养不利于中情局行动的家伙,而是要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忠实代理人。
  “各位,这必将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做好准备。”伍尔西环顾了一下四周围,声音有些低沉的说道。


第二百一十七章 分化政策
  伍尔西尽量采取方式说服美国总统改善国家与中国之间的利益关系,哪怕是一些暗地里的秘密合作也可以稍稍的放宽禁令。他表示就算必须拉拢中国成为美国的盟友,就算中国不愿意成为美利坚的盟友,也最好让他独立在两国之外,成为不影响大局的第三方。
  伍尔西表示,“三个实力不均等的国家就像三枚棋子,美国看似拥有可以直接消灭中国和苏联的力量,但是当那两枚棋子面临威胁团结起来的时候,美国就要考虑实力的均衡程度了。毫无疑问我们现在就是要拆散中国和苏联日渐紧密的结盟,重新建立中美联盟,共同对付苏联。我们提出的条件必须优越于苏联,这样中国才会乖乖的跟随我们的步调。”
  这是伍尔西向美国总统马里奥提出的三枚棋子对策,他希望可以通过总统来说服国会在政策上对中国有些保留和倾斜,不过一向将社会主义视为洪水猛兽的议员们却并不赞同伍尔西的说法,他们认为伍尔西的计划是危险的。
  伍尔西在私底下向他的朋友抱怨道,“国会的那群猪依旧带着冷战的思维去看待他们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却不知道现在美国已经是一家独大的局面了。接下来只要将还在苦苦支撑的苏联消灭掉,世界就属于美利坚。”
  但是正如同在听证会上国会议员所说的那样,中国无论变成怎样,他们都不愿意成为美国的附庸,因为这是决定在制度上的根本问题,就算为了利益短暂走在一起将来依旧会变心。
  一位胖到快要系不上纽扣的议员对伍尔西说道,“为什么我们要去做这些事情,伍尔西局长。要知道我们可是拿着纳税人的钱来为喂养我们的敌人,这些共产主义的信徒绝对不会停止对资本主义的攻击,我可不希望我的下场跟尼古拉沙皇下场一样,吊死在某根电线杆上,或者被赏赐一颗子弹。”
  而伍尔西反驳道,“你的观点是不成立的,议员阁下,现在中国正在进行经济改革,他们已经不是纯粹的共产主义了。而且很明显的是,他们开放市场和自由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国经济低迷带来的失业冲击,我们不能单单在片面的角度去看待我们和中国之间的关系。虽然有些竞争,但是更多的应该是合作。”
  “比起中国,苏联才是我们的对手。如果美国要同时对付苏联和中国,那么毫无疑问,我们的压力将是巨大的。如果有一个缓解压力的盟友,我们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我们有了东欧的盟友组成的一道屏障,土耳其方面也是美国的盟友,如果能在亚太地区重新恢复六十年代时中苏交恶的局面,那么苏联将会成为一个被所有美国盟友包围的国家。我们只需要看着他们对付苏联,然后趁双方两败俱伤时候坐享其成就可以了。”
  “美国将会以更小的代价获得整个世界的领导权。到时候所有国家都是我们的附庸,美利坚领导世界!”
  虽然伍尔西在听证会上慷慨陈词的想要说明中国的重要性,但是那些思维定式的国会议员依旧认为伍尔西所说的是天方夜谭,他们认为这就是让一头狼来看管美国的羊圈,恐怕到最后用所有羊来养肥那只狼。但是伍尔西坚持认为只要将狼的脖子拴住,依旧可以用来对付袭击羊圈的狗熊。
  然而议员们依旧将伍尔西的话当做梦话,否决了他的提议,而听证会也让伍尔西在某些右翼的议员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国会拒绝自己之后,伍尔西没有办法,他只能将希望寄托在美国总统马里奥的身上,希望他能够帮忙拉拢一把中国。
  “我知道你的想法,伍尔西。事实上在某种程度上我也赞同你的想法。”马里奥有些为难的说道,“但是你知道的,通过这些军事技术合作可能会触碰到美国国会的神经。到时候想要他们通过一些法案将变得困难起来。”
  “我知道,所以我想在便面上维持与中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在暗中展开更加深层侧的合作。”伍尔西摸着下巴,像一只老谋深算的狐狸,“这些所谓的合作只不过是为未来我们控制,不对,应该说是让中国离不开我们的控制做铺垫。”
  “控制?你说的不是合作吗?”马里奥突然来了精神,如果这个世界上除了苏联还有什么国家能让美国头疼的,也就数中国了。谁都能看到这个东方国家的经济在腾飞,这让美国人又高兴又害怕。
  “当然,合作只是名义上的经济合作,实际上的金融殖民方式,让中国的市场化进一步扩大,如果能让他们做到完全性的市场自由化就最好了。到时候我们可以通过金融战争的方式来胁迫中国听命与美国。就像当初我们用广岛协议加上日本自身经济泡沫引发的危机一样,论起金融战争,有谁是华尔街精英的对手呢?”
  “用肉去喂养一只狼只能越喂养越饿,只有将它的脖子拴起来才能为我所用。”虽然伍尔西不是经济专家,但他敏锐的政治头脑告诉自己,要将中国变成美国经济的一个附庸,或者说是供血源。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想你的计划可以一试。”听完伍尔西头头是道的分析之后,马里奥总统来了兴致。之前他一直以为只是单纯的靠利益来拉拢中国,没想到在这一系列的诱惑之后还潜藏着不为人知的陷阱。
  “这必定是一向庞大而复杂的计划,我想不是在我任期内能完成的事情。”伍尔西为了保证自己的政策能够执行下去,特地逼迫总统对这项计划许下保证。
  “我希望将来的继任者都会毫无保留的去执行这个计划,直到最后的红色共和国坍塌,否则我们的进攻永远不会停止。”


第二百一十八章 半卖半送
  伍尔西或许搞混了一件事,那就是中国的市场经济并没有他想象中那样开放,而且想要通过资本战争来一次收割的前提条件是对方必须存在经济泡沫,就像日本在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经济腾飞那样,形成了巨大的房地产泡沫之后,被人一戳就破。
  否则中国也不会在1998年的那场席卷亚洲各国的金融大海啸中独善其身,相比起其他经济势头迅猛的国家,虽然打破了亚洲经济繁荣发展的景象,导致某些经济大国出现了萧条现象,却反而让中国坐实了亚洲经济腾飞国家的第一宝座。
  当然这些未来的事情伍尔西也没法做到预测,但是作为知晓后事的亚纳耶夫,却对这场金融危机印象颇为深刻。当然现在的时间线还是1992年的末尾,经历了动乱的两年,苏维埃巨熊就像蛰伏的冬眠动物,在漫长的寒冬之中养精蓄锐。等到春天来临的时候,他才会再度露出狰狞的巨爪,目睹整个世界在他面前战栗的模样。
  克里姆林宫参政院三楼的政治局委员会议室,亚纳耶夫,帕夫洛夫,克留奇科夫,以及最新当任部长会议主席的雷日科夫正在进行交谈,能走进这座不大不小的会议厅的人,几乎都是在苏维埃金字塔之上呼风唤雨的那一小簇大人物。
  亚纳耶夫站在窗户面前,莫斯科的冬天总是来得很快,他几乎有半年的时间是在望着窗外皑皑白雪中度过。透过厚实的玻璃可以看见窗外来来往往的熙攘人群。橡木桌子上放着一份文件,这是关于最近政坛的情报分析,其中提到了关于苏联的龙蛇理论。
  “将我们比喻成大红龙?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在《启示录》中的第12章,红龙可是魔鬼撒旦的化身呢,西方那群家伙为了抹黑我们连宗教都搬出来了啊。”当看到所谓的龙蛇理论时亚纳耶夫简直嗤之以鼻,真以为杀死一条龙就无人能阻拦你们美国的崛起之路?法兰西当年横扫欧陆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罗马帝国最强盛时期也是这么想的,然而历史的潮流浩浩汤汤,你美利坚也不过是一颗企图阻拦洪流的顽固石头而已。
  “他们看似放弃了与我们进行面对面的战斗,事实上却准备采取包围在政策。美帝亡我之心不死,从这位中情局局长的理论中就可以看到这一点。”亚纳耶夫说道,“前几天美国国务卿访问了中国的事件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吧,重新声明美国是中国的战略盟友,并且期望将合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起码美国政府高层的智商稍稍提高了一些,知道要联合起其他的盟友来对付苏联了,而不是利用盟友或者单枪匹马的上阵。”帕夫洛夫指着世界地图上的国家,分析说道,“芬兰,波兰,土耳其,阿富汗到中国,一条断断续续的封锁线正在形成,如果不是没能成功策反乌克兰,格鲁吉亚和哈萨克斯坦的话,美国甚至能够组建一个更加紧密的包围圈。”
  “起码前任中情局局长也算是无意之间做了一件好事,不是吗?”亚纳耶夫也同样看着地图,不过在他眼中,这不是由大陆架组建起来的单纯图像,而是一副世界政局的局势图。
  “之前企图将武装人员从芬兰和波兰运往苏联,结果遭到我们的惨痛打击,现在波兰和芬兰两国也从一般的国家转变为警惕和敌视苏联的美国盟友,更不用说再最后捅刀子的土耳其了,虽然现在还没有动作,不过我估计也快了。”
  波兰,芬兰从二战前期就跟苏联龃龉不断,谁都不希望在自己周围出现一个势力不断扩张的凶残邻居,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会站在反苏第一线的原因。
  “自从阿富汗战争失败之后,那里一直都是一块飞地,既不属于苏联,也不属于美国,不过我想中情局怎么可能会放过这样一个地方,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的进行渗透,直到发展成为穆斯林极端组织的巢穴。”
  “中国,我们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突破口也面临被美国人夺走的命运,虽然他们不会百分之百听从美国的话,毕竟中国更懂什么叫毗邻国家,要是真的成为美国的盟友而调转枪口对付苏联,吃亏的只能是我们,而美国则巴不得躲在背后偷乐。”
  分析完所有的情况之后,亚纳耶夫发现现在苏联的情况又开始变得糟糕起来了,不是来自内部的压力,而是来自外部的威胁。昔日的盟友调转了枪口成为资本主义寡头的爪牙,剩下的少数也成为了骑墙派,虽然不会再关键时刻捅你一刀,但是绝对会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刻选择袖手旁观。
  这是亚纳耶夫的无奈,也是苏联的无奈。
  当然亚纳耶夫的无奈总会引起一帮人的庆幸,他们并不是所谓的苏联叛徒,而是一些更加激进主义的家伙们,热烈的希望苏联采用极端的手段来震慑周围国家,甚至不惜动用核武器威胁。他们大多数都是亚纳耶夫早期雷霆手段的狂热崇拜者,现在却成为了动摇苏联经济为根本这一路线的不安因素。
  “现在正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不可能因为外籍政治环境的不稳定就放弃了优先发展经济的规定,事实上这样做是危险的。”雷日科夫可不赞同那些想攘外后安内的说法,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先搞好经济之后才有资本跟其他国家叫板。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极力的打压苏联内部所谓的外部威胁的论调。
  二这次亚纳耶夫召开的不算正式的会议,就是想先在高层内部说一声,他的决策谁都没有能力修改,政治局高层也不要让这股势力影响到了情绪,成为他们的同情者。
  “现在苏联已经足够危险了,我们的内部可不能出现手段和思维更加危险的同志们。”说到这里亚纳耶夫就有些头疼,刚刚清理了一群民主派系的家伙,可别再来一帮手段和口号激进的托洛茨基主义的暴徒了。
  在政治路线上无论是左倾还是左倾,亚纳耶夫都是不允许的,他唯一的奋斗目标就是苏联的经济能够在不偏不倚的政治路线中前进,总之一切都需要为人民服务,为苏联的经济服务。何况之前已经证实过了,苏联的输出暴力革命这条路是行不通的。
  “最好能够下达一份红头文件,警戒全党分清楚什么才是社会主义的正确性,社会主义不是通过一系列的暴力手段摧毁民众的生活,或者进行狂热的洗脑,这和纳粹主义有什么不同?”
  “知道了。”帕夫洛夫点点头,这种事情自然要交给总理去办,亚纳耶夫要做的是在大方针的政策上与政治局成员进行讨论,然后推选出一个靠谱的决议,当然有些时候,亚纳耶夫也会固执去执行某些看似危险却总能让他大获全胜的事情。
  “还有一点就是回到刚才的话题,或许其他国家的拉拢我们可以不在乎,但是中国是影响局势的重要棋子,他们会不会被美国人拉拢过去,我们在乎。”想到这个问题,亚纳耶夫有些头疼,之前他以为只要跟中国加强经济合作,甚至牺牲边境一部分的利益,起码可以换来两国暂时性的结盟。
  不过却因为美国的插入而让亚纳耶夫感到不安,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再犯下赫鲁晓夫时期的错误,所以再次决定做一件事,起码让中国认识到,苏联与他才是唇亡齿寒的关系。
  “将剩下两艘基辅级航母的其中一艘,以一个象征性价格的形式,半卖半送的给中国。”
  亚纳耶夫语出惊人,甚至让在座的政治局委员们微微一愣。


第二百一十九章 婉拒
  听到亚纳耶夫要以象征性的价格出售航母给中国的时候,在场所有人都不淡定了,克留奇科夫表示苏联现在不至于要用这样的方式来挽留中国吧。而帕夫洛夫也认为美国只不过是企图拉拢中国而已,还不至于苏联要用这样的手段来结交两国之间的欢心。
  只有亚纳耶夫一个人笑而不语,你们愿意送,人家还不愿意收呢。听完其他人的讨论之后他才解释道,“在座的各位同志难道就没有考虑过中国愿不愿意接受我们提前退役的基辅级航母吗?否则你们为什么会认为我会这么大方的送出一艘基辅级?”
  所有人都一愣,他们没想到亚纳耶夫送出航母还有另外一层隐蔽的含义,都停下来听亚纳耶夫继续讲下去。
  “中国目前为止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他们甚至没有财力去维持一艘航母舰队的建设,所以假设送给他们一艘基辅级也只是只有在港口做简单保养的命。何况之后经济真的发展起来了,一艘七十年代饱和进攻战术影响下建造起来的常规航母,还会进入他们的法眼吗?恐怕到时候他们能看上眼的,也就只有美国尼米兹级或者我们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了吧。基于这个原因,别说半卖半送,就算我们将航母送给中国,他们也不一定会接受。”
  亚纳耶夫说的倒是真话,中国现在对航母不感冒是因为没钱去养一支舰队,而将来有钱了苏联这些家底他们肯定也看不上了。到时候不是核动力的航母你们好意思拿出手送?何况中国目前还对海权意识模糊,直到1996年的那场危机之后,才奋起直追要打造一支强有力的东方舰队。
  “送航母不是为了结交他们欢心,而是用这样一种方式告诉他们,苏联和中国才是一衣带水的盟友和合作伙伴,假如将来谁出了事,偷笑的都是美国人。为了更好的让中国明白这一点,我决定将赠送的航母改一下名字。”
  亚纳耶夫选中的航母是明斯克号,原本历史上的中国买下这艘航母在深圳改装成主题公园,现在亚纳耶夫要将航母半卖半送给中国。
  “航母的名字改成具有中国韵味的吴蜀号了,中国曾经有个朝代叫三国,魏蜀吴三个国家并立,为了抵抗实力最强劲的魏国,吴国和蜀国两个国家结盟起来,以求达到局势的稳定和均衡。”亚纳耶夫还顺带跟在座的各位解释了一下名字的由来,也让在座的政治局成员没想到亚纳耶夫总书记居然还是个中国通。
  这也算是当初送共产党一幅观海听涛的字画和一枚虎符有异曲同工之妙了吧。这么明显的暗示,中方领导人怎么不可能明白亚纳耶夫的用心良苦呢。当然有人问了假如中国真的接受了我们送出去的航母怎么办?
  “卖出去就卖出去了吧,何况这艘航母砸在我们手中也没有价值了。在经历了印度和韩国两次事件之后,还有哪些财大气粗的土鳖会来买剩下的两艘航母?沙特阿拉伯那群狗大户不需要,出价便宜一点的话阿根廷可能跃跃欲试,但是在马岛战争之后,他们的经济已经衰退到未必再能养得起另外一艘航母的状况了。何况卖出去的两艘已经回本还赚了一笔,剩下的两艘就细水长流的等待买家吧。”
  于是苏联决定将明斯克号出售给中国的事件牵动了三个国家的心,中国方面表示受宠若惊,因为他们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个国家将国之利器以半卖半送的形式出售给另外一个国家,而美国则表示你大爷的苏联要不要这么拼命,印度当年买服役了快30年的英国航母好歹也花了2000多万美金,你居然只卖1500万美元就将一艘航母打包卖出去。你家航母是不要钱的吗?
  而印度的阿三们表示,我先喝一碗恒河水压压惊。
  问题也一下子来了,就是中国要不要接下这个有些烫手的山芋,虽然1500万美元的二手航母对中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但是考虑到后续一系列的保养,形成航母战斗群所花费的经费,中方就有些头疼了,在一切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年代,他们哪里有那么多的钱供海军去挥霍出一支战斗航母群,何况苏联的基辅级还不算是真正的航母,只能说是载机巡洋舰。中国可没有买过时巡洋舰的爱号。
  相比起这个,中方更是关注亚纳耶夫为这艘航母的命名,吴蜀号。凡是有一些历史概念的中国人都知道这个明显的暗喻是指什么,恐怕苏联想方设法要送中国一艘航母,就是要用具体行动将这个含义说出来吧。
  在美国面前他们只能联合,否则等待他们的就是被控制,或者死亡。
  同时美国也开始从中作梗,他们信誓旦旦的拿出一份报告,表示苏联此举是在破坏亚太地区的和谐,先是将基辅级出售给印度和韩国,现在又将另一艘免费送给中国,目的就是为了挑起亚洲国家在太平洋地区的军备竞赛,破坏亚太的政治稳定和团结,以求达到将自己国家军火出口到亚洲国家的目的。
  当然谁都看得出美国的这份报告是在自我打脸,因为美国政府选择性的无视了他们将自己的军火强买强卖出口到冲突地区,苏联对外部长立马反驳表示你们这群红脖子装什么装,敢摸着良心说现在波黑冲突中没有你们中情局特工介入卖军火的身影吗?你敢说中情局没有跟塔利班勾结在一起吗?你敢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