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苏联1991-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的耳边满是爆炸和炮火声的幻觉,他跟他的战友曾想去偷袭苏军的坦克部队,还没到预定的位置就被对方的狙击手敲碎了脑袋。
周围的人或许受到他的情绪影响,都是一片沉默,除了伤者的痛苦呻吟之外,别没有人在出声说过话。车臣人从一开始信誓旦旦要将苏联军队埋葬在这里,到现在想着如何逃命,只不过是过了短短的两天而已。至于之前格罗兹尼许诺过的军事他们连影子都没有见到过。
“起来,看你们这群废物,都什么模样。赶紧给我起来,苏联军队都已经开攻打过来了!”盛怒的指挥官刚从前线回来,就看到一群人沮丧的模样,顿时一股无名之火窜了起来。原本被苏联军队的步步紧逼已经让他恼火万分,现在士气低落的模样让他更加的火冒三丈。他可是向杜达耶夫保证过会守住这座城市不会后退一步,战斗才刚开始两天,成建制的部队就已经溃不成军了。苏联军队每前进一步,都会抛下数十具的武装分子尸体。
他抓起其中一个人的衣领,怒斥道,“你们这群废物,就是这样为车臣的独立而奋斗的?”
没有人接话,气氛沉默的可怕,终于一位胳膊负伤的狙击手缓缓说道,“但是长官,现在的我们毫无胜算,苏联军队完全压制住了我们的进攻或者偷袭,我们的狙击小队被对方的炮火悉数歼灭了,除了躺在地上的重伤人员,再也没有狙击手可以偷袭了。”
想起那些T80坦克的125mm滑膛炮就让他们感到害怕,一发子弹才刚刚撂倒了一位苏军士兵,还没等他们转移阵地,就是铺天盖地的炮火袭击。苏联军队直接将可能潜藏狙击手的建筑挪平,成为了废墟。只有他一个人死里逃生的跑了出来,队友全部埋在了废墟之下,而狙击手因为胳膊负伤,再也不能拿起武器了。
“我们撤退吧,指挥官。”失去了一只眼睛的士兵说道,“苏联士兵更加精通巷战,虽然我们化整为零进行突袭,但是他们无处不在的狙击手总能找到我们的身影,还没接近苏军的坦克就直接被他们的狙击部队给射杀了。”
那些原本想要为车臣独立而战的叛军,在强大的对手面前,都变得畏缩而怕死。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听到下属的抱怨,指挥官更加怒不可遏,他将包裹的头巾拉下来,狠狠的踩在地上,直接从腰间的枪套中取出一支马格南左轮手枪,对准那位抱怨的士兵的头直接开了一枪。
枪口还在冒着烟,空旷的室内回传着枪声,被打死的士兵晾在地上,没有人敢再多说一句话,他环顾了一下四周噤若寒蝉的伤兵,冷声说道,“还能走的都给我上前线,敢在动摇军心的话,别怪我的手下不留情。警卫,你们给我看好了,哪些只是轻伤又不肯上前线的,就地枪决。”
后来传来一阵枪栓拉动的声响,伤兵们缩了缩脖子,他们不敢反抗指挥官,只好爬了起来前往前线,每个人都知道这次一走,恐怕再也回不来了。
武装分子从躲藏的掩体中爬了出来,面对几乎成为废墟的城市,还有满目疮痍的世界,之前一直狂妄无比的他们认为苏联军队连阿富汗游击队都搞不定,现在他们第一次尝试到钢铁军队的碾压一切。
在一公里外的战场,击溃的士兵正在一边后退一边开枪,强大的战争机器毫无悬念的踏平那些还在地上反抗的俘虏,这支装甲部队忠实的执行莫斯科高层下达的作战指令。
没有日内瓦协议,不留一个俘虏。
他们怎么对待我们的人民和军队,我们也一样用同样的手段对付他们,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苏联军队的武装直升机在高空中回旋循环,除了不断的扫射剩余残存火力据点之外,他们还将苏联军队的劝降用扩音器播放了出来,在支离破碎的瑙尔斯卡亚上空一遍又一遍的循环播放,内容令人胆战心惊。
“车臣的叛军们!”
“钢铁之环包围了你们堕落的城市!”
“我们会碾碎所有敢于抵抗苏军意志的人!”
“放弃抵抗!”
“放弃家园!”
“放弃希望!”
第一百一十章 红色帝国在前进
驻守瑙尔斯卡亚的车臣武装力量修建起最后一道防线,就像1945年保卫帝国大厦的纳粹党卫军一样,历史好像再一次重现在瑙尔斯卡亚的战火之中。驻守这座城市的车臣武装力量集合起来,铸造了最后一道的坚实防线,他们将RPG火箭筒和剩余的一些针式防空导弹集中了起来,然后埋伏在瑙尔斯卡亚市中心的大楼附近的建筑中,等待着苏联军队武装直升机和坦克的进攻。
因为青壮年士兵的严重缺失,瑙尔斯卡亚的指挥官不得不征集一些还没有离开战区的儿童和妇女,将步枪派发给她们,协助兵力不足的武装力量保卫市中心大楼。他们甚至将炸弹强制性的绑在妇女的身上,威胁她们若是不服从的话,就杀光她的家人。
瑙尔斯卡亚的指挥官松了一口气,这样固若金汤的防守就算苏联士兵想要攻破这里,也需要再花费一两天的时间,而指挥官完全可以利用这段时间,伪装成苏联士兵,从瑙尔斯卡亚的地下通道中逃离出去。凭借手中剩余的资金,他完全可以再组建起一支游击部队。
从苏军最后一轮扫荡进攻之后,瑙尔斯卡亚变得平静了下来,似乎苏联军队停止了攻势转而进行整顿。只有风吹过废墟的呼啸声音,留给那些车臣武装力量的,只有寒冷和恐惧。没有人相信那支可怕的军队会这样轻而易举的放过他们。
“太冷清了,真是不同寻常的可怕。”武装人员蜷缩在散兵坑里,注视前面大街的一举一动,两边还算完好的建筑中都埋伏着狙击手和火箭筒射击手,只要有坦克进入他们设计好的陷阱,苏联军队将会付出惨烈的代价。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他们始终没有等待到原本应该出现在面前的装甲部队,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平静让他们感受到不同寻常的危险气息,这种等待屠刀降落的痛苦比直接面对苏联军队还要可怕和难受。
“报告上校,我们的部队已经在原地待命,火箭炮已经随时准备好发射了!”
一切准备就绪的飓风和冰雹等待着上校的一声令下,数千枚火箭弹将会在瑙尔斯卡亚的市中心绽开出一朵象征着惩戒的璀璨红色之花。上校点点头,这是他为瑙尔斯卡亚的叛军们准备的最后一份礼物。就像维斯瓦河战役中的苏联红军一样,在新年开始的那一刻将喀秋莎射向德国人的阵地。
上校拿起无线电,对负责进行攻击的火箭炮部队说道,“允许进攻。”
一声令下,火箭弹发射巢中蓄势待发的炮弹像是朝天发射的烟火一样,呼啸着飞向瑙尔斯卡亚的市中心,无数的火箭弹编织成令人瞩目的钢铁弹幕,从开始的星星点点,到后来的密密麻麻,目之所及都是这种可怕的战争武器,遮天蔽日。
远在几公里外的武装分子察觉到不对劲,等他们探出头的时候才发现漫天的火箭弹呼啸着砸向市中心的最后阵地。驻守的建筑物被挪平,武装分子们辛苦建立的防线被从天而降的火箭弹淹没,爆炸掀起的尘埃将最后一片阵地变成了炮火惨烈的战争地狱。
那幢象征着瑙尔斯卡亚的高楼建筑被炸的千疮百孔,外围的武装人员悉数消灭,剩余一小簇逃向最后的阵地。
火箭弹的轰炸维持了十分钟,直到整个市中心的建筑都变成废墟之后,装甲部队才继续从四面八方向中心建筑迈进,至此,武装力量最后一次与苏联红军殊死决战的信心被彻底的击垮。哪怕是很久很久以后,进攻瑙尔斯卡亚的苏联装甲师在车臣人的心中,钢铁恶魔的可怕称呼都没有改变过。
“士兵们,轰炸结束了,我们继续前进!”苏军的T72坦克直接碾过那些还没来得及撤走的车臣武装分子的尸体,在地面拖出一条暗红色的痕迹,没有半点犹豫的继续前进。很快装甲师从四面八方包围了最后一座据点。
如果从上空往下看,除了千疮百孔的中心建筑孤零零的伫立着之外,其他比较低矮的建筑物都被挪成了平地。被高温烧焦的武装分子尸体散步的到处都是,苏军用最残酷的手段告诉叛军,这就是你们背叛苏维埃的下场。
T72坦克已经重重包围了整座大楼,躲在里面的士兵战斗意志已经被摧垮,他们不敢拿起枪反抗,也不敢缴械投降,唯有抱头躲在角落里闭着眼睛瑟瑟发抖。
“我们已经包围你们最后的阵地,投降吧叛军们,不要再试图抵抗我们的部队,你们已经输了。”政委站在T72坦克上面,朝着市中心大楼的方向大喊道。
过了许久,就在政委也要失去耐心轰平整座大楼的时候,穿着一身黑袍的穆斯林妇女从大门内举着双手走了出来,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老弱的妇孺也跟随着一起放了出来,他们大喊着当地的语言,挥舞双手跑向苏军。
政委眯起眼睛,注视着那些一袭黑袍的妇女,对站在旁边的士兵说道,“拿好你的枪,士兵。对准那些身穿黑袍的妇女,小心她们衣服下面是一件炸弹背心,在阿富汗,当地的游击队最喜欢教唆妇女进行自杀式的袭击,这些妇女意志坚定,心狠手辣,如果稍稍仁慈了一点,死的可就是你。”
趴在草丛中的狙击手通过手中的PSO…1瞄准镜,隐约看见一袭黑袍下面泛着金属的光泽,嗅到一丝危险气息的他连忙向政委报告了这一条消息。
接到消息之后,政委当机立断,让狙击手朝她身边的废墟打出试探性的一枪,如果只是普通的妇女,那么在这一枪之后她会停下脚步,只有策划袭击的武装分子才会加速上前。
“砰”的一声,德拉贡诺夫狙击枪朝着黑袍妇女的旁边开出了警示的一枪。清脆的枪响过后,那位妇女非但没有停止前进,反而加快了步伐冲向苏联的装甲部队,嘴里高喊着车臣自由万岁之类的话语。
“给我朝她射击!”政委一声领下,所有的士兵朝着最近的黑袍妇女射击,没有任何的怜悯,黑袍妇女在弹幕中被击倒,面对识破阴谋的苏军,她除了往前冲之外别无他法。
直到将她们击倒在地不能动弹之后,政委才下令停止射击。现场留下一地黑袍尸体,还有心有余悸的士兵。一些没有经历过战争残酷的士兵第一次遇见这种场景,不禁弯腰呕吐了起来。
政委指着前方倒下的人,握紧拳头说道,“看吧,我们的敌人都是一群懦夫,他们只会让孩子和妇女冲在最前面,替他们挡住正义的子弹。这样的懦夫,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给我消灭这群懦夫,从肉体到精神上碾碎他们的意志!”
五十几辆集结待命的坦克对准了市中心的大楼,然后不停的朝着它发射炮弹,苏军疯狂的宣泄着他们的怒火,直接用炮弹将大楼变成一片残缺的废墟。那些没来得及逃跑的武装人员全部被掩埋在废墟之下,整座大楼变成了下葬他们尸体的棺材,跟可笑的车臣独立梦想一样,一起沉沦在历史的废墟之中。
同时也用最残酷的方式让敌人知道,这就是阻拦钢铁车轮前进的下场!
驻守城市的最后一支武装力量被消灭,至此,再也没有人能阻拦苏军前进的步伐,这支装甲师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挺进格罗兹尼,消灭所有的武装力量。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下一步,经济要复苏
瑙尔斯卡亚歼灭所有敌军的胜利消息就像一支强心针极大的鼓舞了阿富汗战争之后苏军原本低落的士气。就连远在莫斯科的亚纳耶夫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赞扬道这是一场非常漂亮的战争,从上次战争失败的阴影之后,苏联军队踏出了伟大的第一步,胜利属于苏维埃,属于人民。
报纸大肆的宣传车臣武装力量的实力如何不堪,再强大的苏联军队面前完全是螳臂当车,而苏联士兵的作战事迹英勇无比,哪怕是面对数倍于敌人的力量,他们也没有退缩过。
这一切不过是为了给西方世界造成一个幌子,苏联武装力量并没有随着局势的恶化和军队的裁军而削弱,反而拥有着平推欧洲的强悍实力。
通过车臣战争,亚纳耶夫还能稍稍转移一下民众的注意力,国内经济糟糕的局面再加上这场动员巨大的战争,无疑是一次雪上加霜的局面。亚纳耶夫一方面要操心车臣战争的战事,另一方面还要跟雷日科夫商讨如何在这场战争之后,重新快速的恢复实力。
亚纳耶夫不像之前的领导人一心一意的将眼光瞄准欧洲,被西欧国家排斥和边缘化的苏联虽然在之后的几十年成为天然气输出的大号沙特,但是脆弱的经济单一化导致每次的油价变动对于苏联而言,都是一场噩梦。
就像普京担任总统的时候,面对西方的制裁,扬言要中断西欧天然气供应。这种行为就如同楼下卖煎饼的大爷宣布不再卖煎饼给这个小区一样可笑。西欧的庞大市场总能找到为他们提供原油和天然气的国家,例如沙特阿拉伯,例如中东诸国。但是西欧国家对苏联在经济上的包围和制裁,却跟水电局要断水断电一样致命。
深谙这个道理的亚纳耶夫才决定从蒸蒸日上的亚洲国家作为反制裁的突破口。
担任经济部长的雷日科夫的建议依旧是继续削减战争武器的数量,最好将一些大型的项目暂停或者削减掉,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亚纳耶夫第一个想到的是最烧钱的海军,比如出售戈尔什科夫号航母,反正这艘航母在2004年也会免费赠送给印度,不如趁现在将它吃点亏卖给阿三,一来可以减轻军费支出的压力,二来换来的外汇可以改善糟糕的国内经济状况。既然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再维持争霸的局面,不如学其他国家后退一步韬光养晦,等待再次伟大复兴的机会。
大规模的削减海军费用开支已经提上了亚纳耶夫的会议议程,而且他与海军总司令切尔那温速来不和,尽管在叶利钦死后切尔那温一直表现的非常低调,但是亚纳耶夫很清楚这家伙的毒牙还深深的藏在沟槽里,为的就是等待有一天展现出来,为所谓的民主和自由呐喊,变成寡头政治的帮凶。
而现在亚纳耶夫削减海军,就是为了削弱切尔那温的势力,被各种事情搞得焦头烂额的亚纳耶夫没空去对付这个还没算得上是威胁的鱼虾,现在布下的棋局不过是将来更好名正言顺的将他从军队中排挤出去。
“将现役的航母出售?呃,这的确可以暂时缓解我们的财政赤字压力。”雷日科夫对苏联缔造的庞大战争机器一直心有不满,国家现在的财政力量已经变得非常严峻,再保持庞大的军备竞赛迟早会经济崩溃。
“这一点我会跟海军部的打一声招呼,让他们提前有个准备。虽然,他们到时候的反应可能有些激烈了点……”亚纳耶夫苦笑着说道,没有哪个国家的军种会因为自己的实力被削弱而高兴的,何况苏联本身就是一个陆权国家,在规模方面,海军一向不如陆军,如果再削减规模,对自己造成的不满是显而易见的。
“但我们出售现役航母,同样会给西方释放一个信号,我们的经济不行了。”雷日科夫挠了挠头,“这就等同于告诉西方,你们继续制裁下去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了。”
“呵呵,出售航母不过是节流,实际上苏联的经济更需要开源嘛。”亚纳耶夫说道,“但我们不能将眼光局限于西欧那些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的确是有钱,但不会跟我们做生意。所以我们要将目光瞄准那些有潜力在未来成为超级大国的第三世界国家。”
沉默了很久,有些讳莫如深的雷日科夫慢慢说道,“你是说我们南方的那位红色邻居?但是他们现在也算是西方世界的一位朋友,真的愿意跟我们合作吗?”
亚纳耶夫没有直接回答雷日科夫的问题,而是说起另外一件事,“你知道我们国家和南方邻居的相似性在哪里吗?”
“呃?在哪里?”雷日科夫有些不解的问道。
“我们的相似性在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来都没有将我们真正的当做是朋友,苏联从建国开始,西方就一直对我们围追堵截,而他们也是一样。经济封锁,武器禁运,这些执掌世界已久的吸血鬼们认为他们才是世界的主宰,并对我们的崛起感到惊恐,想方设法扼杀在摇篮之中。”
“苏维埃没有朋友,也从来不需要这些所谓的西方世界朋友,我们只需要有着共同目标的坚定盟友,组接成牢不可破的经济联盟。”
“对于我们跟它边界之间的龃龉,最好的方式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我想他们也会赞同这样的做法。”
亚纳耶夫所讲的,也是那个国家领导人一直强调的政策。
这世界本来就不是为弱者准备的,只有综合国力强大的国家才能统御众生,美国二战之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奠定了他是经济霸主的地位,而走了十几年弯路的苏联终于扶上了正规,不再以军事实力争霸为主,而是以经济发展的模式追赶美国。
亚纳耶夫的计划跟其他的人并不相同,他从来不认为单独一个苏联能够在经济上根本不可能打败欧洲,而随着世界和平的发展,全球战争的模式再也不可能开启,那么苏联苦心孤诣缔造的强大军事力量就成为一堆的废铁。
一个以莫斯科东亚共和国为轴心的经济联盟在亚纳耶夫的脑海中形成,只要亚纳耶夫能撑过这一段经济危机引发的动乱,那么在未来他就可以放心的打通官贸口岸,将国外的资本引入极度渴望新鲜血液的苏联。
“哪怕让这个国家崛起也无所谓吗?当年我们可是严防死守着它……”
“顺应历史的走向吧,既然无法阻止,那么为何不引入一位有分量的盟友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呢……”亚纳耶夫笑着说道,起码这位盟友,还是同样意识形态,而不是煞费苦心提防的共产主义敌人。
他们得到了苏联的技术,还有需要大量进口的天然气和石油,而苏联得到了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互利共赢。
不过这一切都必须在战争结束之后,亚纳耶夫才有精力展开国事访问和外交斡旋,解决双方之间的一些分歧,达成一致意见。眼下的目光还是主要集中在平定内乱之中,只要国家稳定了,才能为之后展开的一系列经济合作做好铺垫。
亚纳耶夫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心里默念道,车臣,这场军事叛乱是时候该结束了。
第一百一十二章 血腥天谴
就在车臣国土上苏联车臣双方发生血腥的武装冲突的时候,一支人数大约在2800人左右的武装人员进入了达吉斯坦,准备突袭和骚扰达吉斯坦的边境。带领他们的是车臣武装卫队队长,素有“恐怖大师”和“高加索之狼”之称的沙米利·巴萨耶夫。
车臣战役日益激烈和白热化,刚刚稳固政权的杜达耶夫就想制造起别的事端,将达吉克斯坦从苏联分离出去,他一直梦想着建立一个车臣——印古什——达吉斯坦一体的,真正的北高加索原教旨主义政权。
但作为车臣非法武装总司令的巴萨耶夫有更深层次的想法,一旦新建立的车臣武装政权被扼杀在摇篮之中,那么巴萨耶夫带领的几千人武装力量依旧可以通过游击战的方式与苏联军队斡旋。流窜作案,制造袭击逼迫苏联政府进行独立谈判。
巴萨耶夫本来就是游击战和恐怖主义大师,历史上莫斯科剧院和别斯兰事件就是由他一手策划和精心布置的。而亚纳耶夫在苏联军队进攻之前也曾下达一道特殊的命令,他不需要沙米利·巴萨耶夫投降,也不需要他和谈,只需要见到他的尸体。为此,亚纳耶夫开出了一百万的高价悬赏,声明无论是谁只要能杀掉巴萨耶夫,他就能获得这笔巨额的悬赏。
巴萨耶夫的脑袋成为整个车臣最值钱的人头,一夜之间超越了杜达耶夫等高级官员,亚纳耶夫的这一出反间计不但让巴萨耶夫四面树敌,同时也加深了其他车臣领导人与巴萨耶夫之间的龃龉。巴萨耶夫选择在这个时间跳出格罗兹尼政治核心,也是一件明智之举,毕竟想取下他脑袋并取代他位置的人,举不胜数。
他敏锐的意识到原教旨主义派系和世俗化派系的矛盾只是暂时被外部压力所压制,总有一天两派之间会爆发冲突。这时选择离开观望,也是一种待价而沽的做法。
达吉斯坦山区的黑夜显得异常静寂,一支急行军队伍穿梭在这片崇山峻岭之中,除了枝头积雪掉落的声音之外,就只有靴子踩在雪地里发出的吱呀声音。这群只背负着卡拉什尼科夫步枪,RPG火箭筒和迫击炮的游击队正对驻守达吉斯坦的苏军来一次骚扰突袭,并给苏联军队造成一种烽烟四起的感觉。
“巴萨耶夫总司令,在翻过前面几座山就是达吉斯坦边区了,我们可以占据附近的几个村庄进行稍稍的休整,然后再向最靠近边境的城市出发。”根据探路哨兵的情报,巴萨耶夫的下属向他提出这个建议。
“把地图给我。”巴萨耶夫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让对方拿出地图给他进行参考,当确认了前方村庄附近的地势险峻程度之后,巴萨耶夫才命令自己的下属,“你先派遣哨兵占领村庄附近的制高点之后,再派一些人进入村庄勘察,确认里面没有苏联军队埋伏后再让部队进驻。”
“是的,总司令。”下属点点头,他吩咐下去让探路哨兵先去占领制高点,准备随时发动进攻或者掩护撤退。
多年来的游击战争生涯让巴萨耶夫养成了谨慎多疑的性格,越是平静的环境就越让他感到害怕,因为巴萨耶夫不清楚是否有什么陷阱在等待着自己。巴萨耶夫可是一头谨慎的老狐狸,所以才能在这么多年的战争生涯中相安无事。
不过巴萨耶夫还是低估了苏联军队的侦查能力,或者说败给了那位克里姆林宫穿越者的预测能力,早知道巴萨耶夫对达吉斯坦虎视眈眈的亚纳耶夫会在这个关键点有所疏忽?他早就布置好了军队等待巴萨耶夫的到来。
信号旗的成员埋伏在远处的群山之中,监视着这支队伍的一举一动,他们已经在寒冷中度过了三天两夜的漫长时光,靠数着星星打发无聊的时间。至于从车臣到达吉斯坦境内有多少的特种部队侦查成员监视着这支队伍,就只有莫斯科高层才知道了。
“报告总部,这支武装成员已经进入了我们的埋伏范围。”侦查队员向总部发送武装分子的位置,而执行这次行动的总部则安设在达吉斯坦境内的一处地下军事掩体之中。
鉴于达吉斯坦大多数人站在分裂分子这边,亚纳耶夫可不相信达吉斯坦政府或者军队之间没有内应,这次的行动完全是秘密的,除了部分忠实苏维埃的达吉斯坦军队高层参与进来之外,其他人都被蒙在鼓里。
与侦查队员通讯的是普京同志,亚纳耶夫将这次的达吉斯坦行动指挥权交给了他,为的就是历练普京,让他以后为接任苏联总书记的职位打下基础和准备。
当亚纳耶夫询问普京如何应对车臣危机的时候,他首次提出了调整车臣局势的一套计划:第一,在与车臣交界的所有地区实行严格的临时隔离办法。车臣仍为苏维埃的组成部分,任何损害俄罗斯领土完整的行为将被认为是非法行为;第二,彻底消灭达吉斯坦和车臣境内的武装匪徒,从新扶植亲俄强硬派的车臣领导人,并且在战争之后将在车臣境内的匪徒移交莫斯科方面,否则,苏联将越过车臣边境消灭这些武装;第三,建议由更有威信的车臣人组成车臣共和国在俄罗斯的合法代表机构。
最后,普京表示只有这一系列措施实施后,才能讨论车臣未来的政治经济地位问题。而普京的回答受到亚纳耶夫的赞扬,这是他一直想听到的答案。
通讯设备传来前线侦查人员反馈的情报,通讯员连忙回复道。“收到侦查队员,请用激光指示队伍的标志,好让我们的飞机进行精准定位。”
“好的,长官。”侦查队员回复他,在断了联系之后他对身边的战友小声说道,“你说为什么军队高层会知道这些恐怖分子会在这几天袭击达吉斯坦呢?莫非车臣里面有我们的内应?”
“这种高层的事情我怎么可能知道。”旁边的队员仿佛听腻了他的聒噪,语气有些不耐烦。打着夜色掩护的行军队伍就在相隔一公里之外的山背上,通过高倍望远镜就能看清他们的身影。
“哎,我就在想莫斯科的领导高层都是一群什么样的家伙,你看啊,我们监视的这条路线范围只有在几公里之内,也就是说莫斯科高层连他们的行军路线都预判出来了,除非这条队伍的领导人身边人有间谍,否则怎么可能达到这样的精准预测。”
同伴的话像一个大大的疑问号扎在侦查队员的心中,他越想也越觉得不对劲,是啊,除非一开始莫斯科就在里面安插了间谍,否则他们怎么可能知道精准的行军路线呢。但是车臣叛乱开始到现在才刚刚过去两个星期,莫斯科方面又是怎么将间谍安插在他们领导人身边的呢。
“该死的,我又不需要思考这些问题。”他摇摇头将脑袋里多余的想法排挤掉,然后将指引激光发射器摆好,对准了行军队伍,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在地面引导空袭的轰炸机,对这群恐怖分子进行精准的打击。
在肉眼不可见光的指引下,死神悄悄的标记下这两千多人的生命。
在作战总指挥室,普京向高加索军区的空军基地下达了执行轰炸的命令,塔台通讯员立刻忙碌了起来,早已等待最终命令的轰炸机向行军的山区飞去,执行代号为天谴的轰炸计划。
两架巨大的轰炸机如同隐匿在夜空中的巨大黑鹰,无声无息的在高空中接近这群车臣的叛军。
第一百一十三章 燃烧的火海
图95战略轰炸机就跟同北约代号为巨熊一样,庞大的身躯覆盖了在达吉斯坦接壤相连山脉的天空之上,如同一只庞大的哈斯特巨鹰,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打量着双翼之下的众生蝼蚁,他们的生死不过在驾驶员的动指,或者说是意念之间。
听到头顶上飞机的轰鸣巨响,行军的车臣武装部队停止了前进,纷纷躲藏在树干之下,虽然巴萨耶夫明知轰炸机上的人员无法侦察到他们的队伍,但还是谨慎的躲藏在草丛中,等待这两架轰炸机飞过去。
“奇怪了,巴萨耶夫总司令,为什么这两架战略轰炸机的方向是前往达吉斯坦,这有些蹊跷啊,按道理来讲他们不应该前往车臣进行轰炸吗?”
巴萨耶夫听到下属的质疑,也感到有些奇怪。但是他否决掉部队可能被发现的念头,毕竟这次的急行军是绝对保密的,一直保持着无线电静默的他们就连格罗兹尼的高层也摸不清他们现在的具体位置。
“报告指挥部,我们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