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苏联1991-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骚乱策划人科斯塔瓦和昌图利亚通过边境线进入土耳其的消息都被维克多给截获,直接呈现到亚纳耶夫的桌子上,这让他对克格勃部门情报收集有些微词和不满。
“亚佐夫同志,我在想一个问题。你觉得让帕季阿什维里重新担任格鲁吉亚的苏维埃中央第一书记,需要怎么做才能将来自格鲁吉亚民族势力派的阻力降到最低?”亚纳耶夫将报告合上,抬起头问了亚佐夫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正好利用这次的事件大肆的抓捕民族主义者,关闭报社,电台和电视,这样一来就可以从根本上杜绝民族主义的温床。”亚佐夫国防部长说道,他一直觉得跟苏维埃的敌人讲道理是一件很费解的事情,只要钢铁洪流继续前进,所有敌人都被碾碎在履带之下。没有例外。
亚纳耶夫说道,“我觉得这仅仅还不够,我们还需要从根本上让民主主义势力声名狼藉,让他们彻底变成格鲁吉亚的敌人。利用这次的第比利斯事件大肆宣传民众如何站在苏维埃的这边,还有格鲁吉亚叛乱者卑鄙的作为,这样一来没有任何宣传报道的格鲁吉亚极端主义势力终将会走向灭亡。”
经过亚纳耶夫的大力整顿,还有苏尔科夫的重新规划,苏宣部已经不是当初敌在宣传部的部门了,扭转了舆论阵地的劣势之后,他们真正的成为苏维埃最有杀伤性的宣传爪牙。抛去了那些空泛的口号与千篇一律的光辉形象之后,更多的关注底层人民细节的苏宣部成功的扭转了在民众心目中的不堪形象。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亚纳耶夫的指点。
“哦,对了,亚佐夫同志,这次将你召集过来还有一件事要交代一下。”突然想起正事的亚纳耶夫将维克多的情报摆放到亚佐夫的面前,“这是我们截获的情报,这次骚乱的策划者科斯塔瓦和昌图利亚准备从格鲁吉亚边境线逃离,前往土耳其。我想你可以调动最近的驻格鲁吉亚部队进行拦截。”
早就对这群叛乱分子憋着一口气的亚佐夫终于得到了亚纳耶夫的允许,这意味着苏联军队从1989年到现在的对格鲁吉亚民族主义势力的容忍终于可以在这一刻得到宣泄。要知道被谢瓦尔德纳泽放纵的格鲁吉亚民主主义势力游行示威居然还得到了莫斯科的同意,这才是苏联最悲哀的一件事。
与戈尔巴乔夫一心想要搞垮苏维埃的行为不同的是,亚纳耶夫所做的一切都在加强莫斯科的控制权,让这些分裂的加盟国重新认识到自己应该站在什么样的位置,说什么样的话。
亚佐夫朝着亚纳耶夫深深的一鞠躬,压制住激动的语气说道,“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亚纳耶夫总统,我保证分裂主义势力必将会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科斯塔瓦和昌图利亚的出逃倒是没有在兹维亚德的算计之内,这两位拿着美国外援并且将美国军火援助转手倒卖出去的家伙准备投向西欧的怀抱。就跟他们在内心编好的剧情一样,去忽悠那些外国人他们这些爱国主义者怎样与邪恶强大的苏联灰色牲口做最悲壮的斗争,又是怎样的被无情打倒,将自己塑造成伟大而又壮烈的角色。
当然至于这些伟大而壮烈的领导人如何丢下自己的队伍,夹裹着美元一个人逃跑,就不在悲壮剧情的诉说之内。科斯塔瓦和昌图利亚逃离的时候一切轻车从简,除了美国和北约提供的经费之外,还有盗卖直升机和悍马换来的美元也一起装进他们的口袋之中。
如果让那些骚乱的极端主义势力知道自己原本拥有悍马和直升机全部被运动领袖换成了美钞装进口袋,不知道他们会是怎样的表情。
“昌图利亚,我们快到边境了。”科斯塔瓦摇了摇昌图利亚的胳膊,试图叫醒他。接头的队伍在边境线等待着他们,带着他们逃离这边被压迫的土地。汽车停在边境线,就等着土耳其接头人的出现。
这是一片荒无人烟的丘陵,除了一些林木之外就是平整的草丛,视野开拓一览无余。当初是军火就是通过这条通道秘密的送入格鲁吉亚的境内,只是谁都没想到这才没过多久这两位人民运动的领导人就要逃离这片土地,申请所谓的政治避难,躲到欧洲去享福了。
“真没想到我们也沦落到这样的地步。”科斯塔瓦有些遗憾的说道,他最后回头望了一眼养育自己的故土,想到即将流亡他国就有些无奈。不过好在自己名义下的财产足够他下半辈子的挥霍,科斯塔瓦的眉头才稍稍有些舒展。
“谁会预料到这样的结局。要不是兹维亚德将我们当做替罪羔羊,我们可以拿到更多的美国援助,而格鲁吉亚的运动还能继续坚持下去。”昌图利亚有些大言不惭的说道,他抬起手朝远处望了一眼,喃喃自语,“奇怪了,怎么接头的土耳其人还没出现呢?按道理来讲他们应该快要出现了才对。”
“嗯,我也觉得好像有些不对劲。”隐约察觉到地面有些震动的科斯塔瓦爬上旁边的一个小土坡,却看见最不愿意见到的一幕场景。
“糟糕,是苏联军队。”科斯塔瓦瞪大了眼睛,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苏联部队为了抓捕他们,居然在这里埋伏已久。
两架米24武装直升机正朝着自己飞过来,旋翼旋转的巨大气流压弯了他脚边的草,吹得科斯塔瓦睁不开眼睛,连忙后退几步。见势不好的汽车司机刚想掉转头离开,一辆BMP2装甲车就从灌木丛中冲了出来,像一只身形庞大的巨熊,用身躯堵住了汽车后退的道路。装甲车上的机关炮对准了面前的两个人。
出动装甲部队实行夸张的抓捕并不是小题大做,而是警告边境线上的另一群打算动手的人,在苏维埃强大的装甲力量面前,任何人都是渺小的存在。
而草丛中早已埋伏好的内务部士兵一拥而上,卡拉什尼科夫的枪口对准了这两个卑鄙的小人。
“别开枪,我们投降。”昌图利亚和科斯塔瓦丢下行李双手抱头跪在地上,战战兢兢的模样哪里还有当初学生运动时候不可一世的模样。士兵直接将他们按压在地上,双手捆绑在背后,推搡上装甲车。
等待这两个人的,将是苏联法律的审判。
而科斯塔瓦和昌图利亚的落网,也标志着第比利斯骚乱的彻底终结。
第八十八章 舆论攻势
第比利斯事件极大的挑动了美国政府的神经,尤其是中情局局长罗伯特·盖茨,显得兴奋异常。苏联军队镇压人民游行的事件无疑会成为今年最轰动的一条新闻。而西方世界要做的,就是通过大肆的宣传报道将人民原本对苏联政府脆弱的信任彻底的瓦解和崩溃。
就算亚纳耶夫有着在高远的政治眼光和战略手段,一个失去了人民信任的政府将会在一片声讨中土崩瓦解。为此,罗伯特·盖茨特地去白宫找了一趟总统布什,恳求总统通过一向特别预算,为苏联臭名昭彰的邪恶帝国罪名压上最后一根稻草。
布什总统对罗伯特的计划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苏联政府在赫鲁晓夫时代之后,宣传部门官僚化的作风导致他们舆论阵地步步失守。而美国却在中情局的精心策划之下,全球范围内塑造出自由世界领导者的模样,并且将苏联贬斥为一个威胁世界和平的邪恶的帝国。
“光是在美国范围内宣传并没有多大的成效,因为在国民心中苏联的形象已经根深蒂固了。我们需要通过反对共产主义的秘密电台,报社和杂志,向苏维埃各大加盟国的人民知道苏联军队在第比利斯犯下的罪恶。这样一来原本就不得人心的苏联政府将会彻底滑向深渊。”
“我们还需要尽量的歪曲事实,哪怕用上造谣和恶意抹黑的方式也在所不惜。将苏联塑造成一个阻碍世界进步的绊脚石,并且用美金资助他们国内的知识分子帮助造势,塑造出一种苏联政府无论在内还是在外都不得人心的氛围。”
罗伯特呈现的报告可以说是字字诛心,布什总统当然非常欢迎这种形式。很快一向以和平演变宣传的行动在美国展开,通过扶植傀儡电台,向苏联进行了舆论战争。故意夸大第比利斯事件中死亡人数,同时歪曲了第比利斯事件的真正原因,并且将那些暴乱的人群伪造成反抗独裁压迫的自由斗士。而苏联国内的知识分子也在戒严之后,首次大规模的集中起来支持和同情格鲁吉亚人民。
整个西方世界都在大肆的宣传着苏联的残忍镇压和亚纳耶夫的血腥统治,有些报道甚至将亚纳耶夫和希特勒并列在一次,讽刺他是二十世纪阻碍世界和平的罪魁祸首之一。
就在美国所有报道都对苏联口诛笔伐的时候,只有哥伦比亚电台选择了沉默。与亚纳耶夫有过深入接触的华莱士不相信美国主流宣传的那一套。因为他很清楚这位领导人是怎么样的品格。不近人情理性是政治家的通病,但亚纳耶夫远远没有西方主流宣传的那么不堪。
就在所有人以为苏联会再一次在舆论阵地上遭受滑铁卢打击的时候,苏联宣传部在莫斯科精心策划之下展开了反击。
与报道切尔诺贝利事件不一样的是,这一次的第比利斯骚乱苏宣部没有采取堵而不疏的形式。谣言止于真相,那些宣传部控制的报社直截了当的播报了第比利斯事件的前因后果,并以头条的方式在报纸上展开了铺天盖地的报道。
在苏尔科夫的领导下,苏宣部摆脱了之前腐败官僚份子的统治,迸发出极大的活力,仿佛又重新回到伟大的十月革命和壮烈的卫国战争时期,苏宣部的笔尖成为子弹,无情的射入敌人的胸膛。
特地渲染成黑白颜色的照片里,有抱着小女孩脱离火海的英勇士兵,有白布掩盖的,露出一只手掌的平民尸体,还有捂着额头的流血群众,用悲观绝望的眼神对准了摄像师的镜头。当然同样有那些将枪口对准了平民的狰狞暴徒,还有反对派举着万字标志,做出纳粹手势的集体合照。
这一切仿佛都在诉说这群人追求所谓的民主和自由给却为他人带来的沉重伤痛。
宣传部长苏尔科夫在深谙舆论攻势的亚纳耶夫指点下,将白天的镇压事件轻描淡写的带过,重点放在了暴徒如何残忍的伤害民众这一点,没有重点突出的光鲜伟岸的苏联高层人物形象,只有小人物在大时代变迁面前的无能为力,不安与惶恐。
报道的发布很快扭转了苏联在舆论阵地上的劣势,那些对苏维埃政府心存厌恶的人民在经历了这些报道之后,虽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支持,但是厌恶感却降低了许多。
报道的标题还用上了法国大革命时期最著名的那一句话,《自由啊,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仿佛是对美国标榜的正义和自由的狠狠讽刺。尤其是报道最后一段话,由亚纳耶夫亲自撰写,作为舆论战争的开始。
“美国的政治家和媒体总是骄傲自豪的标榜自己是自由世界的领导人,而将我们的祖国称为邪恶的帝国,将我们的军队称为灰色的牲口。但是麦卡锡主义的盛行,大肆迫害有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麦克阿瑟将军镇压二战和平游行老兵。警察镇压反对越战学生,并且开枪打死了人。中央情报局在世界各地策动政变,支持那些地地道道的军事独裁和君主独裁政权,他们还把毒品运回国内引诱非裔美国人贩毒。你们口口声声说苏联用战争威胁世界的和平,那么由于美国的这些行为死的人有多少?我们不知道,肯定不是一个小数目。美国不是自称人权与自由的斗士吗?为什么你们一面骂我们独裁,一面又支持那些真正的独裁者屠杀他们本国的人民呢?在美国政府这样做时,美国媒体的正义感跑到哪儿去了呢?为什么你们全部选择了沉默?既然你们将我们污蔑成独裁的象征,那么自诩自由的你们又是怎样对待人民?”
苏联官方的报道一如斯拉夫民族钟爱的伏特加般辛辣和讽刺,用事实反击美国人歪曲夸张的报道。美国的舆论宣传很快不攻自破,而且这篇报道不单单在苏联大范围的转载,特地翻译成英文的篇幅更是被西方的记者转载到他们的报纸上,引发了西方舆论的一片震恐和哗然。尤其是那些崇拜纳粹的人民阵线,更是狠狠的扇了将苏联污蔑成纳粹的西方记者一个响亮的耳光。
这片报道标题的英文名称是《来自红色帝国的反击》。
没有之前迂腐的官僚宣传格式,一个全新的苏联宣传部跃然于报纸上。
那天,苏联人民感受到了来自红色北极熊的怒吼与咆哮。
那天,欧罗巴的天空再次响起了令人恐惧的红色警报。
你好,西方的自由世界,在经历了十几年的缺席之后,曾经令你们颤抖的苏联革命宣传部又回来了。
现在,你们准备好接受我们的反击了吗?
第八十九章 正义的审判
对昌图利亚和科斯塔瓦的审判没有在格鲁吉亚最高法院进行,他们被直接引渡到莫斯科的最高法院进行审判,虽然这有些不符合苏联的审判制度,但是鉴于案情的复杂性和敏感性,他们必须在莫斯科最高人民法院接受正义的判决。
与三年前的那次审判不同的是,昌图利亚和科斯塔瓦不再是三年前得志小人的面貌出现在审判法庭上,而是带上镣铐的阶下囚,垂头丧气的站在审判席接受判决。
法院外早已挤满了密切关注此事的群众,经过普天报道的宣传之后,没有人愿意相信他们是无辜的爱国者,而是沾满血腥的刽子手。
开庭的时候气氛变得紧张肃穆,审判员法官和陪审员相继入座,切尔诺夫作为莫斯科最高法院的院长,审判这桩案件的重任毫无疑问的落在了他的头上。正如那一句沙俄名言,审判员的左手是终结罪恶的长剑,右手是正义的天平。
而切尔诺夫将以最高苏维埃的名义,让这群动乱份子接受铁与血的惩罚。
与昌图利亚和科斯塔瓦同时送上法庭的还有那些被捕获的动乱份子,他们在内务部还没精心照顾的之前就吓得交代了所有事件的经过,并且将所有的责任推给了动乱的策划者和密谋者,企图让昌图利亚和科斯塔瓦两人担负了所有的责任。
当切尔诺夫宣判昌图利亚和科斯塔瓦谋杀罪,叛国罪和分裂加盟国名成立,并处以死刑的时候,两人几乎瘫倒在地上,部分所谓的民主派成员不服法院的判决企图起哄法庭,但是直接被警务人员拿着枪驱逐了出去。
咬着牙担负下所有的罪名,科斯塔瓦没敢说出兹维亚德才是真正的幕后主使,因为他一直记得那天晚上在餐桌下对他们说的话。
“你们可以选择在这场动乱之后逃离格鲁吉亚,带着美国援助你们的资金远走高飞。去西方世界开始新的生活。或是向苏维埃揭发我的罪行,向他们说明我猜是这一切的幕后黑手。但是我可以向你们保证,哪怕最后被送上绞刑台,也会有人继续追杀你们早已送往国外的家人,让你们的下半辈子都活在阴影之中。科斯塔瓦,你的小儿子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不是么?”
兹维亚德的态度表明了他要独吞格鲁吉亚所有的政治成果,如果这两位合作者不愿意接受他的条件,那么结果会比想象中要悲惨的多。
“是的,我认同所有的罪名,服从法院的判决。”别无选择的昌图利亚沉声说道,死他一个人保全自己家人,还是一起葬送在政治漩涡之中,昌图利亚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之前还想企图挣扎的科斯塔瓦现在也已经彻底的死心,接受了最高法院的判决。
之后被送上来的民主派成员可就没有这两位反对派领导人的淡定魄力,在法官的死刑宣判中瘫倒在地。其中一些大学生直接痛哭流涕,后悔自己听信他人的蛊惑,加入反抗苏维埃的政权的动乱之中,并且恳请国家再给他们一次机会。
法官切尔诺夫耐心的听完他们的辩解,将那些被害者的照片展现在所有人的面前,然后严厉的对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说道,“如果我原谅了你们,那我们怎么去面对这些照片在动乱中死去的人?你们再动手的时候考虑过那些无辜市民的感受吗?我想你们并没有,你们永远也不会有。所以我们也不需要原谅你们,原谅你们是牧师和上帝的事情,我们只需要送你们去见他们。”
所有人面如死灰,切尔诺夫当着他们的面,关上了最后一道希望的门。
“惩戒他们!”
“苏维埃不会放过敌人!”
“你们这群畜生,统统下地狱吧!”
当这些人被押送出法庭的时候,莫斯科法院外义愤填膺的人群冲着那些暴徒愤怒的喊道,如果不是现场有大量的警察维持着秩序,这些人说不定就会被冲上来的人群撕成碎片。
法庭在公正与秩序面前,没有人可以例外。
没有人破坏了苏维埃的秩序还能不受惩罚,亚纳耶夫用最严厉惩戒告诉所有蠢蠢欲动的叛乱分子,不要试图挑战苏联的底线。
我们不会畏惧。
1月7日,俄国东正教圣诞节,这一天零下十几度的莫斯科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所有人都团聚在家中欢度这个感恩耶和华的节日。信仰东正教的老人握着十字架,坐在餐桌前感谢主为他们带来的福音。包裹着白色头巾的小女孩趴在堆满积雪的窗台上,看着积雪压弯了青葱的针叶林,木屋外不远处的伏尔加河已经结上一层厚实的坚冰。
突然军用卡车从木屋外的泥路上呼啸而过,车上面载着一群面无血色的人,和这个冬天的继续一样惨白。军用卡车络绎不绝的穿梭而过。小女孩刚想叫家里人看看这一幕,却被脸色惊慌的老奶奶捂住眼睛说孩子别看,然后伸出一只手拉上窗帘,将她抱回餐桌前好好跟大人一起祷告。
老人在最后祷告词中加上了一句话,“愿上帝原谅他们的罪行。”
本来应该阖家团圆的日子,有一群人却冠以叛国罪的罪名送往伏尔加河旁边的刑场进行处决,凛冽的风吹干了他们后悔的眼泪,最后一段路程陪伴这些人的,只有悔恨,哽咽与无言。
脸色苍白的昌图利亚抬起头,最后望了一眼这片看过了无数次的湛蓝色天空,对身边沉默无语的科斯塔瓦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别一副哭丧的神情了,我们的结局不都是咎由自取的吗?学什么不好,学人家政变。可恨的最后栽在了自己所谓政治同盟的手中。”
卡拉什尼科夫步枪拉动枪栓的声音显得格外的刺耳,昌图利亚下意识的闭上眼睛,嘴里默默的念叨道,“兹维亚德,别得意的太早,我们会在地狱里等着你。”
静静的伏尔加河响起了一连串的枪声,惊起一群树上栖息的寒鸦,扯着嗓子飞往更深处的针叶森林。断断续续的枪声持续了十五分钟之后一切才重新归于平静。打扫现场的士兵们在法医检查过囚犯是否死亡之后,拖拉着尸体走向插好了十字架的墓地,流干的鲜血染红了纯白色的冰,在阳光下呈现出一片令人心寒的暗红色。
这场声势浩大的格鲁吉亚动乱的剧本就这样被苏维埃用子弹写上了全剧终的休止符号。
第九十章 算计与被算计
“格鲁吉亚的那帮人简直就是废物,之前我们花这么多前为他们提供武器和资金,得到的就是这样的效果!早知道我还不如剩下这笔钱给整个中情局的人发一笔奖金更实在!”罗伯特·盖茨将桌上的报纸狠狠的丢在地上,报纸上刊登的内容是中情局和格鲁吉亚民主阵线涉嫌交易的内幕,并且配上了动乱中被民主阵线打死的无辜平民的照片。《纳税人用资金支持了这样一群暴徒》的标题辛辣尖酸的讽刺了美国中情局的所作所为。
或许是看不惯头条上微笑的亚纳耶夫,罗伯特又抬起脚狠狠的踩了几下报纸。之前资金支持的美国之音电台也全部失去了作用,而美国本土甚至还被反渗透,出现了宣扬红色革命的秘密电台,当然被发现后美利坚果断采取了封禁的举措,但美国人还是忧心忡忡,担心苏联会不会通过别的手段来继续进行宣扬渗透。
原本想全面算计共产主义阵营的自由世界惨遭对方反击,所有的进攻手段都似乎被对方轻而易举的化解,并且重新整合后成为对付自由世界的武器。
“盖茨局长,总统打电话过来了。”
盖茨刚回到办公室,在办公室里握着话筒的秘书就小声的对他说道。罗伯特·盖茨赶紧放下手中的文件,接过秘书传递过来的文件,平复了一下心情后才开口问好。
不过布什总统并未表现出大发雷霆的趋势,甚至很关心的问起罗伯特·盖茨的身体状况,这让等待批评的盖茨心里有些紧张,不清楚布什总统到底在想什么。
最后,实在是等不下去盖茨问道,“关于格鲁吉亚的问题,总统难道没什么要说的吗?”
“哦?你是说格鲁吉亚问题?”布什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我说盖茨你怎么显得闷闷不乐的样子,原来是担心这件事被我责备啊。”
“是的,但是格鲁吉亚这个问题我搞糟了。”罗伯特·盖茨从不掩饰自己的错误,直接向布什总统道歉,“原本应该长时间持续的动乱变成一场仓促的起义,而且在舆论攻势上也被莫斯科的高层算计,说实话布什总统,我完全辜负了您对我的信任。”
“不不不,罗伯特,我的朋友,你干的很好。没有必要自责,我知道你已经尽力了。”
布什爽朗的笑声甚至让这位中情局局长有些怀疑自己的人生,难道今天苏联解体了吗总统为什么会表现得这么兴奋异常?他又谨慎的问了一句,“布什总统,我想知道你为什么会这么轻松?难道我们在对苏联别的方面的攻势中取得了重大胜利?”
“我的朋友,有些计划是连你这个位置的人也没法了解到的。”布什的语气变得冷静起来,“虽然在你看来格鲁吉亚危机是我们的失败,但在更大的计划中,格鲁吉亚事件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标志着我们打响了分裂苏联加盟国的第一枪。接下来还有更多的事件会等着莫斯科去头疼,你就看着好了。”
只有当初聚在一起讨论的白宫幕僚长和总统顾问才知道当初他们制订了一个怎样瓦解苏联加盟国势力的计划,而这个计划的庞大和复杂几乎涉及到了所有有着分裂念头的苏联加盟国。所以兹维亚德才会在打响分裂的第一枪失败之后已经有恃无恐的坐在格鲁吉亚总统的宝座上,因为他很清楚自己是谁的狗,也很清楚自己对自由世界的价值,所以他不会倒下。
哪怕此时坐在克里姆林宫面对莫斯科最高领导人亚纳耶夫,他也不会显得心虚和慌乱。
“不得不说,兹维亚德总统,你的确是我见过最有魄力的一位加盟国领导人。”亚纳耶夫说话的方式仿佛像两个老朋友之间随意的聊天,但在字句之间却充满了杀意,“总是能准确的找到一位可靠的主人,还能讨好自己主人的敌人,并在夹缝中谋求发展。你更像一只乔治亚的狐狸,狡黠,没有任何的破绽。”
科斯塔瓦和昌图利亚不过是他为了讨好莫斯科而丢下的筹码,格鲁吉亚只能有一位领导人,曾经的盟友和合作者现在反倒成为了他的绊脚石。
“承蒙赞誉,亚纳耶夫总统。”兹维亚德平静的点点头,说道,“这次将我召见到克里姆林宫想必也不是来喝茶的吧?兴师问罪吗?然而骚乱的首恶已经被枪决了,再多说什么也没用了吧。”
莫斯科方面的确没有证据证明兹维亚德直接参与此事,但心里明亮如镜的亚纳耶夫怎么会不知道兹维亚德的伎俩,他还在等,等待着兹维亚德幕后老板全面进攻的那一刻,再弹开自己手中的底牌。
“兴师问罪?兹维亚德总统想多了。”亚纳耶夫一边微笑着,一边将任命文件丢到兹维亚德的面前,慢慢说道,“我准备让帕季阿什维里重新担任格鲁吉亚第一总书记,来协助你这位总统主持日常工作。”
兹维亚德的眼皮跳动了一下,他没想到亚纳耶夫回来这一出。三年前的第比利斯事件就让他和帕季阿什维里结下了冤仇,莫斯科高层摆明了态度是要将拖住兹维亚德的后腿。
“如果我选择拒绝的话,那就显得我这位格鲁吉亚总统太不明智了。”兹维亚德呵呵笑着准备接过任命书,却被亚纳耶夫一把握住了手腕,他盯着兹维亚德的脸,语气有些强硬,“你不必将这次的任命看作是一次反击,当然对于我来讲格鲁吉亚还配不上接受莫斯科的要挟。我当然知道你在背后跟西方达成了什么样的协议,我也同样知道你在动乱中的消极表现意味着什么。真以为我们的幕僚团队看不出美国人的所作所为吗?”
“然后呢?”兹维亚德依旧保持着微笑说道,“看出来了又能怎样?”
“没怎样,莫斯科早已准备好了战争的雷霆手段,就等待这他们先动手。”亚纳耶夫放开兹维亚德的手,“当然为了不让你将消息泄露出去,只好委屈兹维亚德总统在克里姆林宫里待一段时间了。”
兹维亚德微微一愣,他没想到莫斯科方面居然会来一出戏码,他冷声问道,“这算是软禁吗?亚纳耶夫总统。”
“当然算了。”亚纳耶夫的回答直截了当。
第九十一章 公共知识分子的末日(1)
一九九二年一月中旬莫斯科政局再次带来一次小小的“地震”,被人民私底下称作亚纳耶夫接班人的弗拉基米尔同志担任起了内务部副部长的职位。作为曾经的苏联大清洗执行组织,阴气沉沉的内务部高层迎来了一位年轻富有活力的新人,让所有人都在期待普京会在这个岗位上有怎样的作为。毕竟谁都不会怀疑他的能力,因为这位年轻的内务部副部长之前的身份可是令人胆寒的克格勃。
这标志着亚纳耶夫重新扶植的势力将慢慢渗透进莫斯科高层,在舆论武器阵地上,他有了苏尔科夫作为先锋。在对内控制方面,他有了内务部的普京为最强力的盾牌,在苏联利润最大的摇钱树,军火销售方面,他有了切梅佐夫作为钱袋。就算在军队中,之前被打压现在重新提拔的一些将领,例如奥加尔科夫之类的也对亚纳耶夫感恩戴德。
亚纳耶夫内心的打算不过是想让普京多一些了解苏联的暴力机器是怎样维持对内的统治,以便他知道以后上台要是再遇到像索尔仁尼琴或者叶利钦这种反革命份子,是丢进喀山精神病院好还是丢到古拉格集中营好,亦或者两个地方轮流着流放。
1月14号注定不会是平凡的一天,因为在这一天亚纳耶夫紧急召见了弗拉基米尔·普京同志,鲍里斯·普戈同志,还有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同志。三位负责维持国内治安部门的同志在一起,里面的意味让人有些捉摸不透。
克里姆林宫外是风雪交加的天气,厚实的门将室内的温度和冰天雪地的寒冷与世隔绝,火炉中燃烧的木炭发出噼啪的声音,溅起的火星为密封的空间带来春天的温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