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苏联1991-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我还有一点想不明白的,如果美国要以一己之力搅乱欧洲局势,那么他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
“欧盟已经到了摇摇欲坠的边缘……”
“英国脱欧……?”
听到帕夫洛夫的回复,亚纳耶夫深吸了一口冷气。
是的,英国脱欧,他差点忘记了这一点。
之前只不过是纯粹的认为英国人不想跟着欧盟这条沉船而分道扬镳,现在看来,所有的一切远远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简单!英国脱欧是导致欧盟面临现在糟糕局面的重要因素,而决定性的因素是因为德国的再一次“分裂”。这两次历史性的事件,白宫都掺和了进来。
亚纳耶夫回过神来,眼神变得犀利而尖锐。像是醍醐灌顶之后的大彻大悟,看透了所有的谜团。
“我明白了……这真的是在走一步很大的棋……”
第八百零二章 邪恶轴心美利坚
“英国公投,德国分裂,东欧反导系统……”
克里姆林宫一片寂静,整座大楼似乎陷入了沉睡,寂静的走廊没有回声,有亚纳耶夫的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
亚纳耶夫坐在座位上,呼吸沉重。他为自己刚刚察觉到的某种秘密而雀跃不已。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秘密。
一切都像是一开始梳理不同的线,正在慢慢的变得清晰起来。从帕夫洛夫的莫斯科郊外别墅告别之后,亚纳耶夫就一个人在办公室开始整理现在已经有的线索。
兰利在欧洲的所有行动,尽收眼底。
美国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在背后做小动作,已经不是小打小闹了,而是支撑马里奥政府的幕后金融资本家们已经支撑不住,准备痛下杀手。当最后一块拼图拼接上时,亚纳耶夫终于明白了过来。
房地产泡沫和信贷危机不过是前奏,接下来爆发的还有周期性的产能过剩,加上马里奥这些年的错误政策,在任时期的九十年代美国经济并没有呈现应有的繁荣,反而畸形发展就像毒瘤,在全世界开始扩散。到目前为止已经是危机重重。失血过多的人需要补血,当自身无法达到需求的时候,高度发达的贸易全球化为他们带来了机会。让战争来转移自身的矛盾。
不过亚纳耶夫预测的是,巴尔干地区和东欧亲苏国家是重点照顾的对象。
如果按照历史的进程来推算,现在的加盟国应该也是硝烟弥漫的战场。
果真美帝忘我之心不死。
他才是最大的邪恶轴心。
罗斯福新政更像是缓解病痛的麻醉剂,而当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才是拯救美国的手术刀。
“美帝的所有行动都是预判在苏联不会崛起的情况之下,他们认为苏联已经衰落到无法与美国抗衡的地步了吗……这还真是令人伤心的消息……”
的确现在的苏联武装力量更像是苏联国防军,刚刚好的兵力驻守广大的边疆。至于剩下的装甲部队?不得不说化名为尤里·奥洛夫全世界行走的自由军火商帮了他一个很大的忙。他近乎天才式的推销手段消耗了将近苏联一半的库存。那些被运到非洲,中东和东欧的武器成为了畅销的抢手货。
以至于在1995年苏联发布白皮书声明的时候,美国人以为是子虚乌有的造谣。直到中情局发现全世界苏系武器的价格下降了百分之十之后,才恍然大悟过来,原来之前苏联一直在强行支撑着“军事大国”的。
也真是因为这个缘故,白宫解除了针对苏联的红色警报。虽然表面上还是做做样子强调红色威胁,找国会索要经费,但实际上他们已经将苏联与西欧国家一同视为“衰落的欧洲”。认为现在的莫斯科已经没有能力来进行一场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国防部给白宫的报告声明显示苏联已经不足为惧了。
亚纳耶夫松了一口气,但是他已经笑不出来了。一旦自己的设想成立,那么美国很有可能挑拨起一场混乱的东欧战争。
他拿起了电话,拨通了卢比扬卡办公室的号码。“克留奇科夫同志,是的,现在立刻来我办公室一趟,有重大的消息需要向你汇报。”
挂断了电话之后,他又拨通了弗拉基米尔的电话号码,将他温暖的大床上吵醒。
“抱歉将你吵醒了,弗拉基米尔,现在立刻前往一趟克里姆林宫,我有重要的事情,不,这并不是正式的会议,但是却比正式会议严重多了。”
弗拉基米尔挂断电话之后,立刻从衣柜里拿出白色衬衫,准备前往克里姆林宫。他知道亚纳耶夫从来不开玩笑,一旦他“认定”为严重的事件。那么非常有可能影响到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稳定。而这种可怕的第六感也反复的,在某些事件上得到了印证。
打好领带之后,他下意识地望向漆黑的窗外,不禁骤紧的眉头。
他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在心头。
当感到克里姆林宫的时候,停车位上还停留了另一辆车牌引人注目的汽车。他认出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的车牌,也就是说今夜邀请的客人除了自己之外,还有另外一位贵客。
一位是情报局位高权重的权贵头子。
一位是总书记身边的大红人。
看来今晚注定是有一场惊心动魄的谈话。
弗拉基米尔小心翼翼推开了门,克留奇科夫和亚纳耶夫已经在小声的讨论什么。见他走了进来,连忙招呼弗拉基米尔坐下,他有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在此时宣布。
亚纳耶夫抱着双臂,他看起来比任何时候都要严肃得多。稍稍有些昏暗的灯光映照着他的脸,神色严峻。
在这样庄严肃穆的氛围下,他挺直了腰板,等待亚纳耶夫开口。
“欧洲最近进入了多事之秋,从德国到东欧,都在经历着政变与内乱。布加勒斯特骚乱,东欧分裂,剑锋直接指向唯一的一个超级区域性组织,欧盟。只要那些领导人不是傻子,都能看出欧盟已经受到了极大地创伤,甚至时日无多。勉强靠着德法联盟的支撑,也躲不过即将到来的解体日子。”
欧盟解体?
弗拉基米尔对亚纳耶夫的这个判断有些不敢相信。
“一个耗费了将近半个多世纪才达成如此规模的区域性组织会解体?说实话,亚纳耶夫总书记,我不太相信这个观点。”
弗拉基米尔率先质疑,“人民都说英国是阻碍欧洲统一的最大因素,现在英国的退出对法国和德国来讲损失远远达不到会产生解体后果的程度。”
亚纳耶夫同志靠着办公桌,耐心的听完了弗拉基米尔所讲述的内容,然后一针见血的问道,“英国退出的确会对欧盟的贸易造成伤害,但远不至于瓦解掉一个庞大的联盟。然而糟糕就糟糕在,德国自己打了一场残酷的分裂战争。”
亚纳耶夫笑了,他已经思考到马里奥总统的下一步棋会走向哪里。
法国人这次恐怕又得被中情局当枪使了。
他正了正神色,对弗拉基米尔说道,“德国的分裂战争导致的后果就是他们已经无法支撑欧盟领导人的位置。之前欧洲的发展基本上就是‘一带·一路’,哦不对,欧洲版本的马歇尔计划。他们通过西欧高度发达的经济和贸易体系来促进东欧经济的发展,如果领导人的经济已经不行了,那么对接下来其他国家将会造成致命的影响。”
克留奇科夫举起了手,“但是现在东欧和中欧绝大多数国家都还没达到欧盟的门槛,怎么可能影响到欧盟的解体。”
“请先听我说完,克留奇科夫同志。”
亚纳耶夫示意他向听自己说下去,“东欧国家之后再说,现在我们的主要问题是欧盟。德国无力支撑,自然重任落到了法国的头上。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法国总统对‘地中海经济圈’的热衷程度远远比欧盟,当看到形势不对的时候,先撒手不管的肯定是法国人,留下德国一个去背锅。”
亚纳耶夫用黑笔在写字板上的德国和欧盟两个字上面画上醒目的叉,标志欧盟的证实完蛋。
“欧盟完蛋之后,接下来就是一场席卷大半个欧洲的经济崩溃。原本的贸易体系瞬间崩塌,所造成的劫难有多可怕,我们还不知道。但是中欧和东欧国家肯定支撑不下去。失业潮,经济低迷,更多的人承受比难民危机还要可怕的灾难。同样苏联也会承受一定的危机,我们也要做好准备。”
“右翼势力加剧扩张,将会导致极端主义的抬头。这样一来,美国制造危机的温床就达到了,他们会利用人民的失落与仇恨,煽动各国之间的战争。”
一箭双雕。
毁掉了崛起的欧洲联盟,摧毁了东欧国家的希望。
“战争?”
“我没有听错,刚才亚纳耶夫说的是东欧战争?”
弗拉基米尔已经觉得有些向魔幻现实主义的方向发展了,进入东欧混战?
亚纳耶夫在东欧上画了一个圈,并且在旁边批注了三个惊叹号,用来表示自己的重点关注。他回过头,看见身边两个人用表情给出的答复是,难以置信。
亚纳耶夫的心里苦笑了一下,他一开始也不敢相信这样的推论。但是却不得不做好最坏的打算。
“是的,东欧的战争,不需要那么惊讶的表情,弗拉基米尔同志。难道巴尔干火药桶发生的战役还不够多吗?科索沃战争,波黑内战,南斯拉夫解体,甚至是我们的车臣。战争就在我们身边,他们没有离开。”
“不单单是解体的南斯拉夫,罗曼尼亚方面也有可能陷入崩溃,以及之前的塞浦路斯岛屿冲突,这些都是中情局光顾的重点。国与国之间一旦开战,海量的订单将会养活饥肠辘辘的美国军工,他们可以靠着战争的财富摆脱经济下滑的局面。”
克留奇科夫聚精会神的听着亚纳耶夫的解析。
而弗拉基米尔则陷入了沉思。
“这个套路听起来非常熟悉,不是吗?”
亚纳耶夫半眯着眼睛,狭长的眼眸之下渗透出来的情绪正在不停的扩散,感染在场每一个人。那是一种隐约的兴奋,伴随着不可压抑的期望。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就是凭借着欧洲的战争,摆脱了自身的经济危机。现在的白宫还想试图故伎重演,不仅仅是想让西欧陷入战局,他还想着让东欧陷入成为经济复苏的垫脚石,甚至……”
他想起接下来那场席卷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危机,美国是想着进行一场算计欧洲和亚洲的庞大的阴谋。
用政治搞垮了西欧,用战争搞垮东欧,用金融搞垮亚太。最终苏联也经济危机中损失惨重。
美国的设想是利用经济和政治做一个全球性的掠夺者,即便苏联的战略防御八方不漏,也躲不过他的多种手段打击。
亚纳耶夫将照片和资料摆放在弗拉基米尔的面前,“这是在前三个月,法国的财政部长在访问英国和美国之间的记录,还有双方的谈话内容。还有罗马尼亚的反政府势力在美国总统马里奥发表了东欧声明之后就变得强硬了起来,虽然不能作为直接的证据,但是种种蛛丝马迹里依旧能够找到某种原因。”
虽然这一切只是推测,但是却是基于所有可靠线索上的推测,并不是空穴来风。
弗拉基米尔看着玛德琳在照片上政客化的标准笑容,却从后面读出了笑里藏刀的阴险。
“如果亚纳耶夫所说的是真的,那么这真的会成为一场无法避免的大灾难啊。”
“灾难?”
亚纳耶夫纠正了一下对方的说法,“这不是灾难,这对于我们来讲,是危机。危险与机遇并存。”
弗拉基米尔竖起了耳朵,很明显美国向将三方一起打压,为什么就是为危险与机遇并存的局面?
“打垮了欧洲意味着能够稍稍减缓北约东扩的压力,美国在打压欧美盟友的同时无意中也帮了我们一次。至于让欧洲陷入动乱,美国人是想着买卖军火,控制经济甚至是成为掠夺工业原料的原产地,不过也是苏联扩展东欧势力的绝佳机会。”
至于亚太金融危机,这是亚纳耶夫和雷日科夫之间的一个小秘密。等到那场大洗劫开始之后,苏联也同样能在那场危机中收益。
虽然亚纳耶夫这么保证,但未来的局势非常复杂,谁也不敢保证一定会按照所想的方向发展。
“来打个赌吧,接下来美国和法国之间的交流合作会日益的频繁,这是在分裂了德国之后的最重要的一步计划。”
“完成地中海联盟的计划。”
此时朝阳的第一抹光辉印刻在亚纳耶夫的侧脸上,显得熠熠生辉。经历过一夜的分析之后,他没有丝毫的倦意,反而越发的精神起来。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苏联新一轮的反击,才刚刚开始。”
第五卷 邪恶轴心
第八百零三章 轴心集团
“一个以美国和英国为首的邪恶轴心正在形成,他们试图利用金融和战争的手段来控制整个世界。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事实上他们已经在紧密的部署这项计划。通过对欧盟的打压,还有对东欧的掠夺,挽救日益衰退的局面。可怕的邪恶轴心正在形成,然而却没有人意识到事情的紧迫,这并不仅仅是简单的阶级斗争,而是控制这个世界的阴谋。”
亚纳耶夫举行了一次政治局的秘密讲话,他提到了关于“邪恶轴心”这样的概念。让其他人嗅出了不安的味道。此时的苏尔科夫已经是中央书记处书记,他从亚纳耶夫的讲话里听到了一种宣传舆论新的动向。会议室显得安静无声,大家都被亚纳耶夫的惊人结论所震慑。亚佐夫不安的敲打着沙发的扶手,而帕夫洛夫的脸色则是变得有些苍白,还在回味着亚纳耶夫的推测。
虽然这场非正式的政治局会议并没有召集自治州的各大书记,但是却汇聚了整个克里姆林宫最权势滔天的一小簇精英。
所有人的反应都在亚纳耶夫的预料之中。
将美国和英国渲染成破坏世界和平的血腥刽子手。所有的矛盾都集中到这两个国家的身上。自从美国将社会主义阵营指责成“集权的独裁”和“恐怖主义的温床”之后,亚纳耶夫也找到了抨击对方的策略和口号。
把美国渲染成侵略其他国家的邪恶轴心,击碎对方极力营造的自由世界美梦。
美国梦?
想起穿越之前,在总统就职演讲上手舞足蹈的共谍奥观海同志,亚纳耶夫就笑了,那不过是为了聚敛海外财富的手段而已,美国梦真正的“核心”却是人性面目之下的贪婪和欲望,他们试图通过繁荣的口号,虚假的自由主义宣传,吸引那些愚蠢的傻瓜前仆后继。至于那些试图在美国以金融手段挑战华尔街权威的外来者,最后不过是帝国大厦之下的一片被搅碎的水泥,红色的混凝土而已。
他们就是掠夺全世界人民的财富,来养活那一小部分的金融寄生虫。
苏联的存在不是为了打破自由世界的桎梏,而是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试图统治世界的邪恶轴心集团。
这将会很大程度的影响苏联接下来对美国的宣传作战。苏宣部的红色巨熊已经迫不及待的要进行一场,血腥的战斗了。
会议结束之后,苏尔科夫被亚纳耶夫单独的留了下来。在已经走完了政治局成员的三楼会议室里,他静静地等待着亚纳耶夫的开口。
“今后的工作重心会稍稍有所改变。我们的报纸和舆论的趋势要转移到把美国塑造成邪恶轴心这件事上,在国际舆论上制造分裂。不过我们的火力不应该扩大到整个欧美资本主义世界,而是单单集中在邪恶帝国和欧洲搅屎棍的身上,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苏尔科夫点点头,表示明白。不过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对了,亚纳耶夫总书记,我同样也有问题。虽然还没有任何的确凿证据支撑,但是如果你的推测是正确的,那么你觉得广大的自治州能夺得过美国人的虎视眈眈?他们也肯定会将分化苏联与自治州之间的关系纳入他们的战略计划之中。”
亚纳耶夫微微一愣,他没想到美国会从这一方面下手。
“虽然你修改了宪法,出台了反分裂法,禁止自治州从苏联的土地上分裂出去。但是你也看到了,越来越激进的颜色革命正在由北非,从中东到东欧地区蔓延。他们都试图逼迫不愿意向白宫低头的人低下高贵的头颅,包括我们。”
苏尔科夫深吸了一口气,将自己的顾虑全部说了出来。
“所以亚纳耶夫总书记,你的计划中还有漏洞。他们很可能将利用自治州来挑拨战争。”
亚纳耶夫只是微笑了一下,反问苏尔科夫同志,“所以?那又怎样?苏尔科夫同志。”
“别忘了宪法里规定的自治州还享有着充分的权利,如果我们连自治州的自治权利也回收,集权到中央部门的话,只需要一个借口,一个可以逐步回收权力的借口。”
苏尔科夫似乎想到了什么,他皱了皱眉头,正要开口的时候却被对方打断,“无穷无尽的镇压只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真正的斯拉夫各民族团结应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将地方特权回收中央,从此之后,他们就是苏联统治的一部分区域,没有任何的特权。”
苏尔科夫明白过来,如果美国人煽动波罗的海三国,勾结乌克兰的反叛势力的话,正好为亚纳耶夫找到了借口。
这一次非正式的会议带给他的震撼实在是无以复加,以至于他甚至有些怀疑,亚纳耶夫的背后是否还有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没有人敢质疑总书记的决定。
就如同没有人会怀疑他的“推断”一样。
一次又一次躲过了暗中礁石的苏维埃巨轮,终于以平稳的速度向着海面乘风破浪的前进。他们相信苏维埃的复兴不会遥远,他们将会一直幸运下去,再一次的成为真正的欧陆强国。
“但是这样一来,反扑是巨大的。”
苏尔科夫非常担心会造成民族之间矛盾的爆发,但是亚纳耶夫却看透了其中的一点。
“然而当初苏联为什么会解体,不就是我们错误的民族政策么?事实上我们只是在干一厢情愿的蠢事。原本通过经济发达地区反哺落后地区也要提倡一个度。过分的补助只不过养出了一群白眼狼。”
“而这帮白眼狼到现在,还试图通过美国那群蠢货实现独立。他们也不曾想想,是谁将乌克兰从落后的基辅,建立成工业最发达地区。又是谁让波罗的海的制造的轻工业产品成为最畅销品牌。”
斯大林给了他们工作,给了他们尊严,让他们不用对着资本主义的剥削者下跪。
然而在几十年之后,这些人却宁愿向西方下跪,也不愿意有尊严的活着。
“民主和自由并不能给他们施舍一口饭,而苏联却为他们提供了真正的面包,还有平等的权利。”
亚纳耶夫失望了,既然如此,那么就不要怪他手段残酷。
“我们给了这些人他们曾经渴求的一切,如果这帮蠢货给我们交代的答卷是要求独立的话。”
因为接下来亚纳耶夫所说的这句话,让苏尔科夫的脸色变得有些苍白。
“我们的坦克负重轮,第一个不会答应。”
亚纳耶夫的不详预言终于在四天之后得到了验证。
法国海外领土部长弗朗索瓦·巴鲁安在访问美国华盛顿的时候,就与美国国务卿进行了一次试探性的接触。议题当然是关于法国试图建立自己的经济贸易圈子的野心,地中海联盟。
早在1995年11月27日的巴塞罗那会议,就确立了所谓的巴塞罗那进程,即欧盟和地中海沿岸国家——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塞浦路斯、埃及、以色列、约旦、黎巴嫩、马耳他、叙利亚、土耳其这11个北非和中东国家,以及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建立在经济、能源、移民、民主制等方面的合作关系,并且在2010年前建立欧盟与地中海国家的自由贸易区为远期目标。法国是打算利用欧盟的顺风车来搭建自己的小圈子。毕竟地中海沿岸的国家曾经大部分都是他独立之后的殖民地。
当时的德国对法国提出的条件设置了极高的门槛,就是不想让这些人钻了空子。
不过现在看来,法国是时候可以甩开欧盟,自己进行单干了。
这次会议的内容是保密的,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暗中授意巴鲁安试探美国方面的态度,然后在给自己一个准确的音信。
虽然科尔希望法国能够承担起欧盟的顶梁柱,在他解决掉国内乱七八糟的局势之前度过“最危险的寒冬”,但是希拉克心知肚明,这一次欧盟可能时日无多。还不如趁此机会换一艘船,比如一直在进行谈判的地中海联盟。
当然也有非常头疼的问题,法国也不可能独自承担维持联盟运转庞大的经费,还得仰仗欧盟的财政支持,因此这个“地中海联盟”实为欧盟框架下的“盟中之盟”。在“巴塞罗那进程”下,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这三个欧洲南部大国是该机制的主要推动国,而在“地中海联盟”下,则为法国主导。
雅克·希拉克的小算盘在美国人眼中看的一清二楚。马里奥也曾与自己的国际顾问和财政部长商量过这一计划,是否要将自己介入到地中海联盟之中。
这也正是他们想要跟法国人谈判的原因,这一招釜底抽薪或许可以成为压垮欧盟的最后一根稻草。
法国在巴塞罗那进程的蓝本里有诸多设想,包括模仿欧洲投资银行的模式建立地中海投资银行,为地中海国家的发展项目提供贷款支持;组建一个核能机构,由法国提供核能方面的智力支持;成立“地中海大学”进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建立一个环保机构监控水质和其他资源的使用。
玛德琳翘着左腿,有恃无恐的在揭着美国的伤疤。
“地中海联盟的主导仅此法国一家。因此,地中海联盟一经提出的时候,不仅引起欧盟内其他成员国的反感,而且也并不讨好法国所看重的北非国家。”
欧盟内部对“地中海联盟”构想大泼冷水,认为这会给欧盟带来额外的财政负担,以及造成欧盟机构重叠臃肿。德国之前就质疑法国的地中海联盟有分裂欧盟的嫌疑,并且担心德国在中欧的影响力将会受到削弱。
总而言之,地中海联盟是法国和德国在背后的一次小较量。
不过德国运气不好,摊上了东德的分裂,导致元气大伤。又加上之前英国的背后捅刀,简直到了摇摇欲坠的局面。
“美国方面会有什么好处吗?”巴鲁安部长警惕的问道。和美国打交道无异于一场无声的战争。
“当然会有,我们可以提供法国你们所需要的财政支持,你们不是一直在担心法国无法承担庞大的负荷吗?”
玛德琳凑近了对方,“那么美国就为你们提供这个机会,欧洲投资银行和世界银行组织都是给你贷款,为前期工程打下基础。后续的情况良好的话,我们一样可以与法国分摊投入的资金。”
“条件?”巴鲁安直接了断的开口询问,他永远不会相信天底下有免费的午餐。
玛德琳的嘴角微微勾勒一下,笑着说道,“很简单。”
“条件就是,让美国加入你们的地中海俱乐部。”
“一同共享这个圈子。”
第八百零四章 陨落的荣光
“这个条件有些难以接受,因为这是法国的圈子,我们无法接受美国的介入。而且还是以法国为主导的圈子,让美国来成为资金的提供者,这不好吧?”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巴鲁安一下子就听出美国人背后的真实意图。
这本来就是法国政府的小算盘,换一种方式继续剥削地中海沿岸的一众殖民地,只不过美国人介入的话,等同于强行分一杯羹。这是法国方面无法容忍的事情。当初千辛万苦利用欧盟的资金来充实自己的小圈子,希拉克就做好了独食的准备。
现在美国人想要凭借着世界银行和国际基金组织来强行改变游戏规则,简直就是要他们的老命。在关于是否美国也要强行加入法国利益阵营的问题上,巴鲁安与玛德琳之间的谈话出现了分歧。
欧洲诸国中法国一向不待见美国的插足,他们秉持着欧陆大国的骄傲传统,认为法国的政策应该以自身的立场为主,而不是任凭美国和北约对自己指手画脚,也是因为如此,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后却感觉到处处受到了牵制。
这是他们所付出的代价,当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对美国臣服的时候,离心政策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巴鲁安有些为难,没想到一开头就遇到这样棘手的问题。但是玛德琳似乎并不在意法国人的为难,而是显得有些轻描淡写。
“没有关系,法国可以在考虑一下,或许你们会改变想法呢?美国人的耐心非常充足……”
“何况地中海联盟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谈妥的事情,这是一场长期的多边贸易合作对话,只不过资金问题是制约发展的首要问题而已。”
她没有说出口的话是,就怕你们法国人的耐性不足。
而美国人掐准了法国的命脉,因为他知道对方最在意的一件事,资金。
之前马里奥总统就与玛德琳在白宫商量过这件事,他们认为想要拿到法国俱乐部的入场券,就必须怂恿英国和德国对其进行施压,两个国家是坚决的反对法国地中海同盟。顶不住压力的希拉克自然会屈服于对方的要求,让美国加入他们的俱乐部。
“作为法国的忠实盟友,美国完全有能力说服来自第三方的阻碍。这就是我们的实力保障。”
玛德琳表现的优雅而得体,她非常冷静的表态,“同样我们也能够怂恿第三方加强对法国的反对。”
“所以法国方面还想要强行将美国排挤在外吗?”
巴鲁安明白过来了,原来美国早就做好了两手准备。如果不让他们参与的话,那么对方宁可搅黄了法国的野心,也不愿意想眼睁睁的在欧盟之后再次出现一个有实力和野心的地区性组织。再加上他们一向喜欢采用保险性的双面措施:利诱和威逼。
希拉克作为继承戴高乐遗产的总统,当然也继承了贯彻法国为主的离心政策。他不可能屈服于美国人威胁,但是也不会任由美国人来控制他们千辛万苦想要建立的组织。
第一次的会面以不欢而散的形式结束。
双方无法在组织的实际控人上达成一致的协议。
在会议结束之后,巴鲁安拨通了法国总统的座机,告诉他这个不幸的消息。
“希拉克总统,非常抱歉,美国人不愿意在关于实际控制人的问题上达成妥协。虽然我们进行了意见的交换,不过傲慢粗鲁的美国还是拒绝了我们的要求。而且美国还提出利用国际性金融组织,来为他们自己做打算。”
“我知道了。”
希拉克没有给巴鲁安下达任何的指示,就只是默默地挂断了电话。
他回过头,对身边的若斯潘总理说道,“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美国人绝对不能掺和进来,这是我们的底线。一个由法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