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苏联1991-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苏联已经不行了,那么美国将继续加大施压的力度,马里奥跟历史上的克林顿可不一样,他在干涉某些内政方面,远远要比后者坚决的多。起码历史上克林顿反复强调美国将不会以官方身份接见岩里政男,但是马里奥连一句话都没有回复,虽然没有官方接见台湾代表,但是对此中方还是表示了强烈的抗议。
改变的历史时间线中强大的苏联还没有覆灭,又为这场海台危机增添了微妙的筹码,历史线的改变而产生的蝴蝶效应已经越来越明显了。起码不像当初一边碾压的局势,中方被压制的抬不起头来。
考虑到这个缘故,马里奥总统终于做出了一步非常错误的决定。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马里奥强调将会帮助中国海湾维持秩序,避免发生大规模的激烈冲突,同时希望北京政府能够采取克制的行为,保持双方冷静态度。
莫斯科方面听到马里奥发表的声明,表示非常遗憾。而亚纳耶夫在知道马里奥的态度之后,更是非常不屑的说了一句蠢货。美国政府的行为简直是要挑起事端冲突的节奏。一旦爆发了国际冲突,舆论和局势都会站在中方这边,中方可不是能任人欺负的伊拉克,到时候看马里奥怎么收尾。
起码中国身边还站着一个苏联,坚定的利益一致的同盟。而欧盟那些看热闹的家伙指不定等着谁输了之后落井下石。美国靠他们还不如想着多加几个航母战斗群在南太平洋施压。
听到美国白宫新闻发言人的发话之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提出了强烈的抗议,甚至用上了严厉的外交辞令,“由此引起的后果将由美国负责。”
这句话另一层意思是,可能的话,我国将诉诸武力。
亚太地区的阴云又密布了一层,甚至还有暴风雨来临前的不安味道。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接连好几天都没有露出过笑容,如果亚太地区真的爆发了大规模的军事冲突,那么第一个倒霉的一定是日本。所以第一个希望保持各方冷静的也一定是日本。
而在海参崴,中方和苏方已经完成了军舰的最后交接工作。军舰在军港经过测试之后,将由太平洋舰队的护航之下驶往中国海域,然后迅速投入到舰队编制中,似乎连磨合期的机会也没有,因为所有人都不知道,充满火药味的亚太海域会在什么时候爆发。越早做好准备,在冲突爆发的时候越能占据有利的位置。
同时最后一艘基辅级也从黑海造船厂驶出,苏联海军甚至已经帮助完成了作战状态的准备,甚至铺设了反舰导弹和防空导弹,可以随时准备应对来自尼米兹级航母战斗群的威胁,本着饱和进攻的原则,苏联贩售给中国的每一艘舰艇,对于不知情的美国来讲,都是武装到牙齿的可怕威胁。
一场冲突在即。
第四百三十七章 永远的利益,暂时的朋友
危机往往伴是危险和机遇相伴随,就在东亚诸国人心惶惶的时候,苏联却嗅到了军售的商机。从4月13号开始,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就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避免发生冲突。同时南韩总统金泳三也同样与中国进行紧急磋商,希望海峡两岸之间能够通过和平对话解决问题,暴力不是唯一的途径。在中国周边瑟瑟发抖的小国都生怕这个国际影响力正在逐步飙升的国家会突然不顾一切发动战争。到时候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南韩和日本的经济肯定会遭受一定的影响。
即使双方现在都在提倡中日友好,但是反过来背后捅刀子的事例是屡见不鲜。
面对东亚地区日益紧张的局势,苏联国防部提出了一个胆大的设想,不需要让诸多国家保持棱镜克制,而是对亚太诸国进行军售,利用海台危机掀起东亚小国之间军备竞赛的热潮。
“向日本出售我们的岸舰导弹系统?”亚纳耶夫的第一个反应是,这个计划好像不怎么靠谱啊。
亚纳耶夫说出了自己的忧虑,“现在我们和日本之间还存在着岛屿争端,而日本海上自卫队也将苏联红海军太平洋舰队当做假想的敌人,如果我们现在向日本出售岸舰导弹系统的话,确定不会搬起石头砸到自己的脚?”
但是一心想要创造更多预算的国防部早就想好了应对的方法,亚佐夫直截了当的回复他,“对日本的军售,要出售最新的棱堡系统才能引起日本的兴趣。”
刚刚进入服役期的棱堡系统的表现的确让苏联红海军倍感满意,北海舰队在科拉半岛部署了两组配备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的K…300P“棱堡”海岸导弹系统。就可以保卫苏联将近1500公里的海岸不受海军陆战队可能的侵袭,并在巴伦支海为北约军舰划出300公里的“死亡地带”。
黑海舰队是率先获得“棱堡”导弹系统的。它们被部署在克里米亚,使苏联能够得以控制整个黑海水域,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出海口。现在,棱堡系统又覆盖了巴伦支海,而在近期该系统就会部署在堪察加半岛和波罗的海舰队。
“威胁苏军的同时也能够威胁美军航母,离间日美关系以便苏联渗透日本。“棱堡”系统里可以留后门,而且导弹射程缩水出售品性能缩水,导弹射程也同样的缩水,不具备口径发射能力,宝石的射程压缩到300公里。即便是300公里,对于日本来讲,依旧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探测手段采用日本国产产品,作战系统为苏军留下后门,这样既可以提升海自的打击能力又不用担心核心技术泄露,同时还可以引起美国的猜忌,便于苏联渗透。”
苏联系统一方面出于保密,不可能出售给日本,另一方面也不太兼容,这更类似于一种合作研发,和日本合作研发棱堡系统也可以增加潜在的国际客户,苏联的导弹加上日本的雷达,可以卖给其他的使用西方系统的国家。苏联势力渗透到日本国内,这是我们苏联介入亚太争端的便捷途径之一。
在共同的利益面前,国家与国家之间可以放下之前的所有恩怨。
“如果光明正大的进行出售,势必会引起美国人的怀疑,或许项目刚刚成立就惨遭阻拦,但是假如打着苏日合作研发的旗号呢?毕竟他们的海上自卫队也需要采购本国的产品,这样苏联的武器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进入日本市场。”国防部长亚佐夫同志说道。
“我们还需要中国朋友的拉拢,现在这个紧张而微妙的时期,谁都不希望自己的领土上第二天就莫名其妙的多了其他国家的旗帜。即便我们高价出售,日本方面非但没有怨言,反而会更加的感恩戴德,感谢苏联挽救日本。”
“那么南千岛群岛问题呢?”亚纳耶夫说道,“他们完全可以将这些武器部署在北方四岛,应对我们的舰艇威胁。这样一来苏联简直就是帮助自己的敌人打造了锋利的长剑。”
“所以我们的计划需要留一条后路,在棱堡系统中取消自行辨别并按重要性对目标进行分类,选择打击战术和实施计划的功能,我们可不是为自己的敌人献上刺破我们心脏的长剑,而是为他们送上一柄生锈的钝刀。”
“不单单是日本,重新设置的缩水版本棱堡系统还可以出售给东南亚的国家,然后再将攻击性舰艇出售给他们的敌人,苏联则通过他们之间的军备竞赛而源源不断的获得资金。不过我们这么做等于抢夺美国人的生意,所以出售棱堡系统从一开始就不会是一场轻而易举的交易。”
亚佐夫部长的提议让亚纳耶夫有了兴趣,现在正是藤蔓系统建造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将缩水版本的棱堡系统打开销路,那么对于藤蔓系统建设来讲,将会是一次里程碑式的跨越,或许还能更早完成十颗藤蔓系统卫星监控全球的目标。
“亚纳耶夫总书记,这就是我们的设想。难道你不需要过目一下吗?”亚佐夫见亚纳耶夫将计划书直接合了起来,还以为对方对自己的军售计划感到不满意。
“不,我并没有感到不满意,亚佐夫同志,我现在对这个计划非常感兴趣而已。近期苏联将会访问可能席卷到这场海台危机中的所有国家,所以我们也会借此兜售我们的反舰系统。”亚纳耶夫说道,既然国防部有这个心,那么他和帕夫洛夫也就推波助澜一下,为藤蔓系统的最后建设增添一份资金支持。
“南韩,朝鲜,日本,这些利益与海洋以及亚太大国息息相关的国家往往是最担忧战争发生的,所以棱堡系统作为优秀的反舰武器,将能拓展我们的岸基导弹在亚太市场的销路。”亚纳耶夫喃喃自语的说道,“果然用军火来改善两国之间的关系,比谈双赢和共同利益来的更加直接啊。”
第四百三十八章 亚太军备竞赛
最近的局势紧张导致日本外务大臣池田行彦开始频繁的访问中国,希望双方之间能够维持局势平稳,避免波及到他们这个已经经济迟缓加困难的岛国。当然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也在考虑另外一条出路,毕竟凭借现在的日本上海自卫队的军事实力,他真担心一旦发起战争,日本会遭到灭顶之灾。
此时担任日本自卫厅厅长的久间章生提出向中方购买导弹的计划,但是遭到了桥本龙太郎的否决,现在的美国的洛克希德和通用等一系列军事巨头们正在磨刀霍霍的掏空日本的军费预算,如果桥本龙太郎公然向中国购买军备,势必会遭到美国势力的反对。要知道日本脖子上的绳索依旧被美国牢牢控制着。
不过池田行彦的北京之旅还是有所收获的。或许是为了答谢苏联半卖半送的慷慨军售,北京方面进行了牵线搭桥,将负责联系军售的苏联代理人介绍给池田行彦,双方之间就两国的军售问题展开了简短的讨论。
日本需要一种牢靠的岸舰防卫武器,来防止敌人登岛作战,而苏联方面早有预谋的准备好了新式的棱堡系统,别称猴版棱堡。
“苏联出售这种岸基导弹给日本?”池田行彦摇摇头,“那么日本方面肯定不会如愿以偿,你想想,现在有多少准备向日本出售战斗机和坦克的美国军工巨头正在眼红自卫队的预算?苏联方面想要横插一脚,注定会因为各方面的压力而取消了掉交易。”
“谁说我们准备直接跟你们的自卫队交易了?”苏联方面的答复让池田行彦大吃一惊,“我们准备和日本政府联合起来,建立一个合作机构,双方合作研发一种新型的岸基导弹,当然大家都知道这个合作研发只不过是掩人耳目的幌子,实际上是打着合作的旗号来贩售我们的岸基导弹。这样一来美国方面自然无话可说了,当然如果那些军工巨头想用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哼哼。”
考虑到苏联的岸基系统物美价廉的缘故,池田行彦的确有些心动,而且号称能在方圆300公里划出死亡地带的棱堡系统也非常符合日本的国防需求。
“我们考虑一下。”池田行彦说道,“而且我们回去得先说服海军自卫队接受这种防卫武器才行,如果连久间章生也不接受的话,那么我们很难在这一方面进行合作。”
苏联代表人没有说话,但是他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池田行彦已经心动了,接下来只要让对方跟桥本龙太郎汇报这个消息就行了。而且最近苏联和日本在经济合作上也是越走越近,除了电子技术产业之外,苏联还透露出想在其他产业与日本展开更加深层次的合作,这也意味着桥本龙太郎有着至少超过百分之六十的机会,会答应这笔军售。
饵钩已经抛出去了,接下来只要静静等待着对方上钩就行了。
果然在池田行彦回到日本之后,第一时间向桥本龙太郎汇报了关于苏联有意对日本进行军售的计划,而且提供的还是最新型的岸基武器棱堡系统,这对于桥本龙太郎来讲是一件好事,比起那些整天只会忽悠日本买一些F…15或者爱国者导弹的军火说客来讲,简单实用的棱堡系统更符合日本防卫策略的需要。
在这种局势敏感的时期,跟苏联进行军售是一件小心谨慎的事情,一旦没有处理好的话,将有可能成为冲突的导火索。但是日本此举也充满了无奈,谁不希望在战争打响之前抢夺有利的先机。
“苏联方面怎么说?”桥本龙太郎问了一下。
“他们希望在亚纳耶夫访问日本之前,作出决定。”池田行彦回复道,“苏联访问的目的很明显了,就是为了促成这笔高达几个亿的交易。至于什么经济合作都只不过是幌子而已,现在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抵住来自美国的压力?他们会放过这个出售爱国者导弹的绝佳时机?”
“美国人又不傻,他们肯定不会放弃。但是苏联已经给出了方案,这次的棱堡系统出售表面上是苏联和日本之间的一次军事共同研发,实际上是打着共同研发的旗号进行军售,所有的岸基导弹都会被拆散成零件,然后通过大型船只运输到日本再进行组装。只要不露出马脚,美国方面即使是察觉到了也无可奈何。”池田行彦说道。
在一旁闷不啃声的防卫厅厅长久间章生问道,“难道这不会是一个陷阱吗?苏联跟我国在北方四岛的问题上还存在着争端,现在又说向我们出售棱堡系统,除非他们还有别的目的,否则苏联绝对不会这么好心。”
“别的目的么?”桥本龙太郎思忖了一下,他问道,“苏联应该不会向我们出售原版本的棱堡系统吧?”
这个问题让池田行彦愣一下,他回顾了一下苏联的军售历史,的确没有出售原版武器的记录,顶多将一些二手淘汰的原版出售给三流国家,坑一笔军费。
“果然想借助这场海峡危机来发战争财的国家不止美国一个啊。”
桥本龙太郎算是想明白为什么苏联突然变得如此慷慨,“怪不得苏联急匆匆的淘汰了一批现役的军舰,甚至是基辅级航母也匆匆以较低的价格卖了出去,原来就是为了继续加深这场冲突,好达到出售军备赚取一大笔外汇的效果。现在中国组建起自己的航母舰队,同时也让苏联为东南亚诸国出售苏联的淘汰舰艇提供了机会。同样的,这场危机的爆发同时也加深了朝鲜半岛的局势,那么苏联也趁机向朝韩双方出售军火,武装各自的国防力量。看来亚纳耶夫的目标不仅仅只是日本一个。”
在久间章生惊慌的眼神和池田行彦有些抽搐的表情中,桥本龙太郎道破了一个非常残酷的事实。
“整个亚太地区可能卷入这场风波中的国家,都是苏联的军售对象!他们这是要掀起亚太地区的军备竞赛啊!”
第四百三十九章 棱堡系统
即使桥本龙太郎知道苏联的阴谋也无法做出相应的对策,因为苏联的这一招实在是无懈可击。在亚太地区局势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各大流氓非但没有采取缓和的策略,反而有意无意的充当了局势恶化的催化剂。从苏联大规模贩售舰艇和导弹就可以看得出来,置身事外的苏联将这次的亚太危机当做是军售的绝佳机会。
棱堡系统的确能让那些海防能力不足的国家产生心动的想法,何况就算日本不买,还会有周围的国家争相竞购,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日本也没有摆脱的机会。而且与其选择价格高昂的爱国者,倒不如苏联的棱堡来得实在。在这种思维模式下,桥本龙太郎在准备访问苏联之前,做好了掏腰包的准备。为了摆脱国内那些军火巨头控制的议员们不停地吹枕边风,桥本龙太郎选择直接到克里姆林宫进行谈判。
收到日本政府访问邀请的时候,亚纳耶夫终于松了一口气,一开始他还担心最终日本首相选择了美国武器,毕竟洛克希德公司的代表已经嗅到了商机,前往东京准备游说议员,但是桥本龙太郎却先一步发表声明,这次的日本自卫队将会采购国产武器,为苏联和日本之间的谈判抢占了先机。
莫斯科的天气非常好,在桥本龙太郎一下飞机的时候就能感受到耀眼的阳光,与日本阴晴不定的天气和亚太地区疑云密布的紧张感相比,这里就是海外度假的天堂。
亚纳耶夫在圣乔治厅亲自接见了访问的桥本龙太郎,还有随行的防务厅厅长久间章生,这是亚纳耶夫第一次在隆重的外交场合接见日本首相,一开始双方就对两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对彼此之间贸易合作伙伴的肯定,并且达成了一致的意见。抛开这些有的没有政治寒暄之后,双方终于进入了正题,关于棱堡系统,关于军售。
当然在进行军售之前,日本方面提出要求,要先参观一下棱堡导弹系统的真正威力之后,才会考虑是否购买。秉着长久合作的原则,苏联方面答应了日本的请求。
原本以为苏联会答应日本代表团参观发射录像,没有想到苏联直接表示他们最近正在准备使用棱堡系统发射一枚口径巡航导弹,如果日本代表团有兴趣的话,可以进行直接的参观。
苏联方面的慷慨和豪迈简直让日本大吃一惊,为了对于习惯了粗犷作风的苏联来讲,这不过是一场顺带的卖家秀而已。
苏联方面特地向日本展示了口径巡航导弹,但是实际上出售的却是射程已经被压缩了宝石反舰导弹,因为国际导弹控制技术文件的限制,射程被缩减为300公里。
当口径从棱堡导弹系统的垂直竖井中发射的时候,虽然为了保证安全在远处观摩,但是日本防务厅的代表团还是能够从导弹的上升中切实的感受到这种武器带来的可怕压力,尤其是混在参观团里的久间章生心里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假如苏联在北方四岛部署这样的武器,那么日本夺回那些岛屿将永无可能。
从大屏幕中可以看到导弹精准了击中了在140公里以外的靶船目标,爆炸掀起的火球让整艘靶船扭曲变形,最终吞没在黑海的海浪之中。
久间章生突然意识到,比起美国那些不符合国情又华而不实的爱国者,这才是日本真正急需的防卫武器。
“美苏中程导弹限制条约销毁的各型导弹,直接导致苏联武装力量,尤其是苏联火箭炮兵部队的远程突击火力被整体削弱。从1989年起苏联陆军已经没有能够对敌人在两百到五百公里纵深进行常规火力突击的导弹武器。看来口径和宝石就是为了应付这种情况的存在而退出的新型产品。”久间章生思考了一下,口径,宝石还有棱堡,如果从苏联购买一套这样的设备,那么可以保证日本的海岸线不会轻易受到敌人的骚扰。而且再某些岛屿争端中,棱堡系统在搭配上宝石或者口径,也能形成强大的威慑力,使得对方不敢轻举妄动。
有了这种念头之后,久间章生就突然希望桥本龙太郎能够促成这笔生意,虽然防卫厅内部也传来不少关于采购美国军备的消息,但是都被久间章生给压制了下来。他认为苏联制造才是目前为止,最符合日本国情需要的武器。
桥本龙太郎在莫斯科国际酒店的总统套房下榻,接来的时间都被可有可无的参观所占据,目的就是为了等到久间章生的回复,然后再考虑要不要进行这一场军售谈判。
“勘察的结果怎样?他们的武器有没有我们值得花钱购买的价值。”在久间章生参观回来之后,桥本龙太郎首相连忙将他召到下榻的总统套房中。
“非常有价值,虽然因为中程导弹条约的协议而被限制了射程,但是对于日本的海岸防卫来讲,依旧是不可多得的武器。”久间章生对于这次的军火展览感到非常的满意,如果日本不采购的话,绝对是非常错误的选择。
“苏联的口径和宝石巡航导弹都是多用途的常规巡航导弹,可以满足日本海岸防卫的各种战略需要,不单单可以依靠棱堡系统发射,同样也可以使用驱逐舰发射,还有就是岸基的棱堡系统配合上这些多用途的巡航导弹,即便亚太的事态已经达到了无法回避战争的程度,我们也可以在战争中后发制人。”这位防务厅的大臣甚至考虑到了有可能爆发的亚太战争。
久间章生的肯定回复让桥本龙太郎松了一口气,同时也对接下来的苏日之间谈判抱着一定的兴趣,假如真的能够购买到这种物廉价美的武器的话,那么无疑将会对日本的格局打开一扇新大门。
拉拢苏联制衡美国?
一个非常危险却又让人兴奋异常的想法在桥本龙太郎脑海中诞生,原本就希望从经济大国转变成政治大国的日本,怎么可能放过这样的机会。
第四百四十章 宝石导弹军售
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想拉拢苏联以制衡美国,而苏联则希望可以通过对日本的军售,慢慢将自己的势力渗透进日本的政治内部,形成一个亲苏的派系。双方除了表面上的合作之外,还有就是各自打着的小算盘。
所以在谈判桌上,作为苏联代表的国防部部长亚佐夫同志和日本的防卫厅厅长久间章生两人之间就展开了语言上的较量,目的都是围绕着关于棱堡系统的细节问题进行商谈。
“苏联可以提供棱堡系统,还有宝石巡航导弹,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苏联不会出售自己的雷达系统和火控系统,必须由苏日两国之间共同研发出一套新的电子系统。”亚佐夫说道。他这样做也是由准备的,一来是防止棱堡系统的核心技术被泄露出去,二是因为苏联系统不太兼容,所以合作研发的话就可以堵住美国人的嘴巴。
防卫厅厅长久间章生皱了一下眉头,但是很快就释然了,如果真的能够开发出一套日本的新型电子系统,那么将来棱堡系统转售出去的话,日本也可以从中获取一份利润,这对于日本来讲是有利的。
想到这里,久间章生点点头,“可以,这个条件日本能够接受。”
“接下来是巡航导弹的问题。”亚佐夫抬起头,对久间章生说道,“苏联愿意出售宝石反舰导弹给日本,但是有一个条件,那就是采购的数量必须由十枚起,每一枚宝石巡航导弹的价格是200万美元。”
“不是口径巡航导弹吗?”久间章生对于这个意外的变故感到惊讶,他还以为苏联会将口径和宝石一起出售给日本,当时参观棱堡系统的岸基导弹作战的时候,口径对他留下的映像实在是太深刻了。
“口径因为受到条约的限制,无法对外出口。”亚佐夫非常断然的拒绝了久间章生的请求,其实口径巡航导弹已经有了外贸版本,但是出于某些战略考虑,苏联只愿意出售宝石巡航导弹。
久间章生没有说话,苏联可以因为限制条约问题而拒绝掉日本的请求,但这样一来也将日本收购棱堡的兴趣直接降低了一半。虽然亚佐夫强调所有的武器射程都限制在300公里内才符合国际法案。
“如果这样的话,我们不能接受200万美元一枚的宝石巡航导弹,太贵了。”久间章生摇摇头,“而且日本一次性采购的数量肯定会高于10枚,假如没有折扣的话,防卫厅不会批准这笔预算。”
久间章生假装叹气的摇摇头,但是他的一举一动又能瞒过亚佐夫的眼睛?他早就看穿对方没有买到口径,想用宝石的采购数量来跟苏联万价格战。亚佐夫可不傻,只要他坚持一口咬定价格,最后日本肯定会屈服。
想到这里,亚佐夫决定用迂回的战术让对方开口,日本不是一直担心会爆发亚太冲突吗?那么苏联就在这方面做文章,让你知道这些宝石巡航导弹的重要性。
“恕我直言,久间章生阁下,关于宝石巡航导弹的价格问题,这已经是苏联给出的优惠,如果你执意认为200万美元太过昂贵的话,那么我来向日本算一笔账,你们就会知道200万一枚其实已经很便宜了。”
久间章生摆出一副悉听尊便的表情,想听听亚佐夫同志有什么高见。反正他是的心里预算绝对时低于200万美元的,无论对方从哪个角度吹捧他们家的武器。不过他显然没有想到,苏联说服对方从来不是通过夸耀方式的。
“首先是亚太局势的问题,所有人都知道近来苔湾和中国之间的冲突吧?在美国推波助澜的煽动下,有着往局部战争发展的趋势。在这样的趋势之下,日本还能保持独善其身的局面?苏联近期出售了一艘驱逐舰,一艘巡洋舰还有一艘航母给中方,就算面对美国两个航母战斗群还有差距,但是并不代表中方没有鱼死网破的决心,而且冲突一旦开始,苏联会坚定的站在中国这一边,那么日本会如何站队?”
亚佐夫漫不经心的说道,“虽然日本和中国方面宣称友谊长存,但是最后你们肯定因为利益关系而站在美国那边,这样一来,日本就有可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敌人了。”
亚佐夫的最后一句可以看做是恫吓和威胁,亚太地区的社会主义国家?离日本最近的就有中国和朝鲜,还有一个在边上虎视眈眈的苏联。一旦开战的话,在局势不利的情况下美国肯定会率先出卖韩国,然后出卖朝鲜。
亚纳耶夫之前分析的已经非常清楚了,苔湾问题是中方的底线,而美国只是在试探中方的底线,并不企图真正挑起战争。而知晓这一点的苏联就是希望通过这场人心惶惶的冲突,来发一笔战争财。
久间章生的脸色渐渐的变了。然而秉持着恫吓原则的亚佐夫继续吓唬对方,“听说桥本龙太郎首相已经好几天眉头没有舒展过了,想必是因为这场冲突的缘故吧。试想一下,假如日本突然面对一支强大的舰队威胁,那么没有这些宝石巡航导弹,你们还能硬气的谴责对方,甚至是还击吗?”
日本防卫厅厅长的表情已经变得非常难堪了。但是亚佐夫才不在乎这些,“让我想想,需要多少枚宝石才能拦截一支舰队的进攻?40?50?我想这一定是一个庞大的数额,如果苏联拒绝出售宝石的话,那么日本能撑下去吗?”
“可能日本对于苏联武器有一种错误的判断,那就是我们这些看似简单粗糙的武器们不值得日本自卫队花费这么多预算去买。当然你们可以购买你们认为值得的美国武器,但是我可以保证的是,美国的武器永远不如苏联的直接和高效。久经考验的苏联制造才是真正的武器大师和战争之王。”
望着久间章生已经苍白的说不出话的脸色,亚佐夫给他来一个最后的致命一击。
“所以现在你会不会觉得,两百万一枚的宝石是不是太过便宜了?”
第四百四十一章 从中作梗
日本防卫厅厅长久间章生宣布的结果让所有准备在日本赚一笔的美国军工企业大跌眼镜,他宣布海上自卫队将会采购苏联和日本政府共同研发的岸舰导弹系统以及巡航导弹,将不再接受其他企业的项目申报。
此言一出舆论哗然,头脑稍稍清楚的都知道这次的结果肯定是苏联在背后插了一脚,想从中获取这笔利润。
心有不甘的美国军工巨头自然不会放弃这块令人心动的肥肉,就在久间章生宣布海上自卫队的招标结果之后,有利益勾结的日本众议院议员就开始向日本自卫队施压,包括久间章生,甚至是桥本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