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苏联1991-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东尼奥喜极而泣,因为接近绝望的他终于等到了救援。
“祖国没有抛弃我们!”
安东尼跪在地上,朝着缓缓升起的朝阳欢呼大喊,金色的阳光映照在他流满泪水的脸上,光彩动人。
靠在墙角的马泽尔科夫松开紧握的双手,将那颗没有引爆手雷丢在地上,他紧紧闭上眼睛,因为太过激动而嘴唇在颤抖。心情从来没向这样劫后余生般的轻松过。紧闭的大门外响起了敲门声,马泽尔科夫听到了熟悉的俄语。
“我们是格鲁乌的支援队伍。”
“开门吧,一切都结束了。”
第四百一十七章 新圣女公墓的国葬
班加西事件发生之后莫斯科方面的动作远远比中情局预料的迅速的多,从解救人质到从班加西贝尼纳国际机场撤离仅仅花了不到连个小时的时间,现在灰头土脸的别连科大使没机会继续享受利比亚温暖的阳光了,随行的格鲁乌士兵带着一部分机密文件返回莫斯科,剩下的全部在撤离的时候连同整座建筑,付之一炬。
每个人的脸上都是黯淡无光,刚刚经历了战火和失去了战友的格鲁乌士兵情绪低落,即使是劫后余生的喜悦也完全无法弥补在这场战役中的失利。虽然中情局没有达到刺杀别连科大使的目标,但是最起码他们阻遏住了苏联势力在利比亚蔓延的势头。
莫斯科的行动也同样的干脆利落,负责援救的那支队伍回到莫斯科之后就立刻遭到克格勃的逮捕,克留奇科夫同志在发言中强调这次是格鲁乌士兵挟持了利比亚的运输机,他们的所作所为与莫斯科当局完全没有关系。
仅仅过了几天,莫斯科方面就传出这些擅自行动的队伍在监牢中自杀的消息,甚至没有来得及仔细调查,所有的尸体就被火化,一切都变得死无对证。正好堵住了美国的责难。
那些注定不会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士兵并没有死,莫斯科方面给了他们新的身份,新的生活,做了妥善的保密安排,按照亚纳耶夫的话来讲,这群背负着骂名和使命的无名英雄,不该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而在班加西牺牲的十三名士兵,将安排在东正教圣诞节之后第二个星期天,下葬在新圣女公墓。一开始这条提议提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是震惊和哗然。要知道新圣女公墓是俄罗斯著名知识分子和各界名流的最后归宿,包括了前几任的苏联总统。将这样十三位甚至没有人能记住名字的士兵埋葬在这里,有些人认为这并不合适。
但亚纳耶夫一意孤行,并且以最强硬的态度命令中央将这次的葬礼提高到国葬的待遇,这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绝无仅有的。
“他们为国捐躯,死得其所,他们值得以最崇高的方式,长眠于此地。”
一支戒备森严的车队从莫斯科出发,前往新圣女公墓,亚纳耶夫正坐在驾驶座的后方,望着窗外的风景发愣。莫斯科的严寒总是让人难以适应,这个在冰天雪地发展起来的民族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和痛苦。
“阿克列谢曾说过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是在废墟和苦难中挣扎爬起。或许这就是苏维埃的命运吧。”亚纳耶夫有些自嘲的说道,“不过寒冷才是苏联最大的敌人,毕竟当初勃列日列夫的直接死因就是冬天啊。”
这次的无名烈士国葬在莫斯科政治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些固执的老人认为为这些人采取国葬的待遇并不合适,而亚纳耶夫却执意要这么做,他甚至摆出了不可说理的态势强硬让所有人屈服。
尽管很多人不理解,但亚纳耶夫就是要全国所有人看到,苏维埃没有忘记那些为祖国奉献一切的人民。
苏维埃来自人民,也忠于人民。
那些成为财富奴隶的华尔街金融家们不会理解,那些颐指气使的官僚们也同样不会理解亚纳耶夫的感受。
就在亚纳耶夫怔怔出神的时候,汽车停了下来,司机小声的提醒身后的总书记,“亚纳耶夫总书记,我们到了。”
“恩。”回过神来的亚纳耶夫应答了一声,他将风衣裹得更加严实了一些,以抵御住车外零下几十度的寒冷。
“我们经历了数百年的苦难岁月,也曾昙花一现的风光了一个世纪。现在,这个饱经苦难的民族,是时候再次崛起了。”
说完,车门被打开,亚纳耶夫眼前一亮。
一月的莫斯科阴郁且寒冷,新圣女公墓墓园的青松被枝头的积雪压弯了腰,却依旧不改那一片夺目的青绿。墓园的内部人头攒动,前来参加葬礼的大多是莫斯科政界的政要,他们将手插在口袋里,望着一群身穿黑色风衣的人群,心情复杂。因为政治局名单上绝大多数政要都站在这里,等待着葬礼的开始。
新圣女公墓长眠的名流们将迎来他们新的邻居,一群甚至没有在历史上刻下自己名字的无名英雄。
熙攘的人群让出了一条通道,十三具棺椁从墓园的大门口抬到了这里,每一具棺椁上都铺盖着一面红旗,长眠于里面的人再也感受不到他们死后的这份殊荣。
“该死的,这么冷的天,风沙有点大。”亚佐夫擦了擦眼角渗出的泪水,鼻尖变得通红。
或许是被此时这一刻的庄严肃穆感染,原本有些嘈杂的人群慢慢地安静下来,大家默默地注视着棺椁从身边经过,然后脱帽致敬,向这些为国家牺牲的烈士们致以崇高的敬礼。
“他们的姓名无人知晓,但是他们的功绩与世长存。安息吧,苏维埃的英雄们。”帕夫洛夫总理默默的注视着从身边经过的棺椁,小声的说道。
亚纳耶夫站在讲台上,情绪有些复杂,他要在这里做一个简短的演讲,关于逝去的烈士,关于这些苏维埃的英雄。
“我怀着深深的谦卑和无比的自豪感站在这一座演讲台上——谦卑是因为面对在我面前的那些伟大国家和民族过去的建设者们,自豪是因为那些为整个名族奋斗的代表皆长眠于这座同样伟大的墓园。整个人类的希望、抱负、信念都集中于此。”
所有人安静了下来,除了积雪落下砸在地上的声音,就只有亚纳耶夫的声音伴随着风声在这座墓园里回荡。
“总有人为我们的事业,我们的建设,我们的希望前仆后继。五十二年前,一群同样勇敢的人保护了我们的斯大林格勒,他们死在了那座城市的废墟里,毫无怨言的扑向法西斯的炮火。五十二年后的今天,在所有人都快遗忘那些老兵英勇事迹的时候,有十三个人在异国他乡,用同样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信念和忠诚。”
“他们很普通,不过是某个孩子的父亲,某位母亲的孩子,一位妻子的丈夫。甚至不会有人记住这些人的名字,他们只知道在班加西大使馆最危险的时刻,有几个人牺牲了生命而已。但是就是在这样最紧要的关头,这些人站了出来,他们没有逃走,也没有退缩,与敌人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站在台下的幸存者马泽尔科夫和安东尼奥已经捂着嘴巴泣不成声,这些被炮火掀翻在地也没有哼过一声的男人,却在此时哭得悲痛欲绝。
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此时隔了一道墓碑,阴阳两绝。
“俄罗斯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从中世纪开始到现在,波兰,法兰西,德国纳粹,他们都曾试图让我们低下高贵的头颅,让我们屈服于他们的铁蹄之下。我们所享受的今天就是昨日死去的烈士们所奢求的明天,在这个寒冷的冰雪之国,每一个苏联的人民,都感到了生存的严峻和痛苦,饱经灾难的磨砺。今天他们下葬在新圣女公墓,是对这些无名英雄的肯定,对那些在保卫苏维埃伟大建设中失去生命的苏联英雄最崇高的敬意。他们所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而是这个时代的无名英雄。他们不该被遗忘的历史的长河,他们应该被世人铭记,直到永远。”
热烈的掌声从寂静无声的人群中爆发,被亚纳耶夫演讲所感染的人群已经热泪盈眶,就连莫斯科最寒冷的冬天,也输给了那份忠诚的热情和执着。
“我们的信念不会死去,共产主义信仰和虔诚的灵魂,将与世长存。”
第四百一十八章 全面报复
一大早中情局局长特尼特就被马里奥总统从兰利叫到了白宫,不过这次等待他们的终于不再是无休止的责备,而是非常罕见的赞扬。说明一直被克格勃压着的中情局终于做出了一点成绩。
“非常漂亮的反击,特尼特局长。”马里奥总统一边看着特尼特提供的情报报告,一边微笑着点点头,“这次的行动完美的打击了苏联势力想要在利比亚扩张的姿势,尤其是苏联大使遭到袭击之后更是让他们被迫从班加西撤离出去,现在中情局和国土安全局的人可以进入这座动荡不安的城市了。”
“班加西的氛围越乱,对我们越有利。将苏联大使挤出班加西不过是我们计划的第一步而已。”特尼特局长顺手整理了一下领带,颇为得意的向马里奥总统讲出自己的计划,“接下来是让中情局好好经营亲美的利比亚自由营派系。之前就曾许诺只要他们攻下了苏联驻利比亚大使馆,美国就会提供更多的军火援助。”
听到这里马里奥总统明白了特尼特局长的弦外之音,现在中情局正变着法子要钱,自从上次的不光彩泄密事件后,总统索性连中情局的预算也一律大砍特砍,现在中情局光是维持规模就有些捉襟见肘了。不过马里奥总统也欣赏特尼特的艺高人胆大,居然敢再中情局拿不出钱来的情况下向武装人员许下空头支票,却做到了空手套白狼的一本万利。
“好,只要你们能做出成绩,我会追加中情局的经费预算。”马里奥总统说道。
总统的爽快让特尼特非常满意,他想了想还有没有什么需要补充的,然后继续说道,“哦对了,还有一件事。关于中情局特工的家属慰问金也顺带一并发下来吧。我是认真的,接下来班加西派驻的特工将会遭到克格勃或者格鲁乌的疯狂打击报复。”
“为什么不让他们撤回来?”马里奥总统抬起头,有些疑惑的问道。
特尼特局长推了一下眼镜,语气不急不缓的说出让马里奥总统震惊的话,“不是撤回来的问题,使他们必须死在那里。”
“为什么……?”马里奥总统微微一愣。
“我已经将中情局驻班加西特工的规模压缩到最精简,让损失最小化。同时也是为了借助苏联的手,顺路清理掉反对派内部那些不怎么愿意跟我们合作的反对派领导人和自由营领袖,而班加西特工存在的意义,就是引导克格勃和格鲁乌将矛头指向那些人,克格勃帮助我们清理掉碍手碍脚的家伙,顺便还吸引了他们的仇恨。实际上这盘棋怎么下,赢得都是我们。”
“所以他们就必须被克格勃的特工抓住,然后交代出所有的参与者吗?”沉默了一会儿,马里奥总统问道。
“是的,只要他们一死,我们就会在班加西疯狂的扩张规模,与接下来中情局的动作相比,死几个特工我们完全可以接受,而且他们非死不可。”特尼特局长平静的说道。
卢比扬卡同样也在谋划着关于班加西的报复事件,这不仅仅在向他们示威,更是在羞辱苏联整个情报系统,就像之前的无数次交手一样,作为党的剑与盾牌,克格勃绝对不会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现。
因为他们代表了祖国的正义。
特尼特局长的预算非常精准,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同志与经验丰富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博布科夫开始设计一场动向庞大的复仇计划。并不仅仅针对这场班加西大使遭受袭击的打击报复,而是要将美国中情局势力连根拔起。
博布科夫听取了现有的情报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分析,“美国人不是蠢材,他们一定会意识到中情局将在班加西展开报复行动。说不定他们会做出一个局中局,借助克格勃的除去潜藏在亲美势力内部不愿意合作的家伙们,到时候非但没有起到打击中情局的效果,反而为他们扫清了扩张的障碍。”
克留奇科夫同志说道,“针对性打击报复?这样一来的话我们还需要自己派遣特工进行秘密侦查,搞清背后到底是那一派的势力进行的吗?”
“有时候我们考虑的事情太多了,反而忽略了最简单的方式。”博布科夫微笑着说道,“为什么克格勃不将反对我们的势力连根拔起,而是要大费周章的去甄别敌人呢?解决一场燃烧的大火只需要往火堆里丢下一颗核弹,而现在,克格勃就要丢出彻底打破班加西局势平衡的‘核弹’。”
克留奇科夫深吸了一口冷气,如果是特尼特局长听到这句话,一定会大骂一声克格勃都是不按常理出牌的疯子。
拔起所有反对克格勃的势力,该是要怎样的底蕴才能说出这样霸气的话来。
“不要忘了在班加西,我们还有两张与亲美势力一直不待见的底牌,红色新月旅和联合革命阵线,其中红色新月旅的手段是所有武装派系中最激进的一个,他们的信念就是通过武装斗争,在利比亚建立起类似共产主义的世界。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在这群家伙身上做文章。扶植他们发展壮大,承诺的条件是,消灭利比亚自由派系。”
“这样一来他们会成为整个班加西的众矢之的?”克留奇科夫问道,“到时候被联合剿灭该怎么办?”
“这时候我们就要巧妙的运用上另外一颗棋子了,我们在利比亚临时政府内部的代理人,教唆和激化班加西各大势力之间的矛盾,然后从中浑水摸鱼。”博布科夫可以说是艺高人胆大,他的计谋远远在特尼特局长的小打小闹之上。如果成功的话,班加西的局势很可能变成另外一幅更加复杂的模样。任何想要渗入利比亚局势的人都变得小心翼翼,唯恐招惹上苏联的克格勃疯子。
“即使是美国也好,欧盟也罢,苏联从来不会输给任何一方想要打到我们的势力。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同样没有。”博布科夫肯定的说道,“这就是我们的大国底蕴。”
第四百一十九章 可怕的怪物
“班加西今日当地时间上午九时,自由营武装派系领导人阿卜杜勒·费塔哈遭遇汽车炸弹袭击身亡,此次袭击案伤亡人数高达十五人,目前尚未有组织声明对此次爆炸袭击事件负责。”
“班加西近日多处建筑遭遇汽车炸弹袭击,袭击地点全部位于利比亚自由营武装力量地盘上,据悉,在1月16日,自由营新领导人白哈艾丁发表申明,这是班加西和平的挑衅,利比亚自由营绝对不会允许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1月18日,利比亚自由营新领导人白哈艾丁在自杀式袭击中身亡,红色新月旅宣布对此次事件以及之前发生的一系列爆炸袭击事件负责。”
“1月19日,红色新月旅展开了对利比亚自由营进攻,冲突日趋严重,利比亚班加西临时政府呼吁各方克制达成一致谅解,但红色新月旅领导人表示将不会与自由营达成谅解,并且呼吁将革命进行到底。”
从半岛电视台主持人的官方式语气中,大家能够感受到愈演愈烈的冲突,班加西局势在苏联大使馆遇袭之后迅速的恶化,而稍稍了解内情的人都会知道,这是克格勃向美国代理人的报复。特尼特局长是第一次体会到苏联人做事的直接粗暴的思维,既然对方敢光明正大的袭击美国大使馆,那么克格勃可不会去甄别那些是袭击大使馆的势力,那些是没有袭击大使馆的家伙,在苏联代理人绝对的优势面前,直接将美国代理人连根拔起,一个不留。
这就是克格勃最直接的做事方式,冲突不一定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但绝对是最有效直接的方式。而被克格勃提供枪支,炮弹还有军事人员训练的红色新月旅就像武装到牙齿的怪物,朝着自由营的地盘发起了猛烈地进攻。
特尼特局长的脸色变得难看,他没想到苏联的反应居然这么激烈,那些小算盘在绝对的优势面前变得毫无胜算。而现在也有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摆在自己面前,那就是中情局需不需要援助自己的代理人。
特尼特不想放弃一颗经营已久的棋子,但是现在中情局紧张的预算根本不可能再给他们提供大规模的援助,就像马里奥总统之前所说的,中情局想要获得额外的经费,就必须拿出足够的成绩。
现在成绩还没有达到,就想着从总统手中批下新的经费,真当国会看管钱袋的议员是一群傻子吗?
“给我接通白宫,我要跟马里奥总统直接联系。”特尼特局长吩咐道,尽管此时向总统开口要钱可不是最好时机,但是再不寻求援助的话,中情局之前的布局将会被打乱。
“特尼特局长,希望你在百忙之中打电话过来,是向我汇报好消息。利比亚的进展如何,这可是关系到美国在北非的利益呢。”马里奥总统这几天也在注意着利比亚动向,因为国会好些议员已经将目光投放到了这个动乱的国家,他们的背后分别站着美国能源产业的几位巨头,想也不用想,美国又准备去利比亚收割作为黑金的石油产业了。
“不,马里奥局长,并不算好消息,反而有些糟糕。现在中情局急需一笔专项经费,用来支援利比亚的美国代理人。”
原本一边签署文件,一边讲电话的马里奥总统搁下笔,握着电话说道,“怎么回事?你再说一遍,国会之前不是才批过一笔经费给你们中情局吗?”
特尼特的喉结滚动了一下,他鼓起勇气,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中情局需要一笔专项经费,用来支援利比亚的美国代理人,现在经费不充裕的中情局已经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支持我们的盟友了,而获得苏联大力支援的苏联代理人正在进一步的压缩我们的武装力量,所以我想……”
“然而你当初可不是这样跟我保证的,特尼特局长。当初你怎么说来着。中情局一定会打出漂亮的一仗,让苏联势力在利比亚永远抬不起头来。”马里奥总统不满的说道,“为什么这么快就变卦了。”
“因为我们也没有预料到苏联的反击居然这么快,简直超乎想象。或者说他们的效率实在是高的可怕。”特尼特局长非常坦诚的说道,言外之意就是现在的中情局必须要增加经费,否则他不可能是克格勃的对手。
“但是这并不能让我说服国会,我需要一个更加令人信服的理由,这样吧,特尼特局长,你回去给我一份详细的报告。之后我再去视情况批准这份提案,时间和日期都不确定。因为之前的调查中,中情局可是有一笔不菲的小金库,再向国会要钱,显得有些不适合,所以国会这边,情况难说。”
马里奥总统相当于变相的提出了婉拒的条件,让中情局自己去想办法。
特尼特还想说些什么,马里奥总统直接回绝掉他,“我现在还需要处理一些事物,失陪了,特尼特局长。”
说完这句话,马里奥总统直接挂断了电话,留给特尼特局长一段尴尬的忙音。等他抬起头来,看见专门负责利比亚的情报科科长布兰迪正站在门外等着自己。
特尼特局长挥了挥手,示意他进来。
布兰迪火急火燎的推开门,还没坐下就直接询问道,“向国会追加经费的情况怎样了,他们最终答应了没有?现在利比亚自由营可是被红色新月旅全面压制,就连之前与自由营不和的武装派系也开始朝自由营发起进攻,再这样下去的话,我们长期经营的这颗棋子就会彻底的覆灭。”
特尼特沮丧的摇摇头,他挠了挠头发,却想不出任何的破解方案,“马里奥总统拒绝了我的建议,他还说中情局原本就有自己的小金库,为什么不动用那些资金,而非得要国会掏钱。”
“狗屎。”一向沉稳的布兰迪科长直接骂了一句,“谁不知道当初FBI那群家伙以调查组的名义冻结了我们那笔资金,到现在还无法挪动,一直处于政府的监管之下。我们除了向国会伸手要钱之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马里奥总统已经表明他不会向国会再贷出一笔经费,之前的那笔经费呢?”特尼特局长询问道。
“分摊下去了,已经所剩无几。因为中情局刚振作起来,现在很多地方都缺钱和缺人,所以我们也拿不出多余的钱来。”
“那就放弃了自由营,撤回利比亚的特工。”特尼特局长做出果断的回应,“就算拿剩下的经费去填补这些无底洞,也无济于事。索性抛弃了自由营这枚棋子,重新选择新的合适的代理人。”
听到要放弃自由营,布兰迪的心里非常不是滋味,“但是我们之前的经营?”
“功亏一篑吗?”特尼特局长苦笑道,“没办法,谁叫我们遇上的对手克格勃在各个方面都全面压制着中情局,而且之前的中情局也太过不争气,让一直想朝它下手的联邦调查局找到了机会。”
这是加入中情局以来,信心满满的特尼特局长第一次遭遇到这样的打击,之前他以为伍尔西和多伊奇两个人输给克格勃是因为能力的问题,现在看来不是他们不行,而是对手真的是近乎妖孽的存在。
想到这里,他就有些不寒而栗,同时摇了摇头,自言自语的说道,“克格勃,真是可怕的怪物啊。”
第四百二十章 破冰之旅
苏联的重新崛起不但让西欧感受到了来自东方的压力,更是让某个焦头烂额的岛国感受到了同样强大的压迫感。毕竟八十年代初期到九十年代初期整整十年,日本都处于经济迅速腾飞的时期,而日渐迟暮的苏维埃红色帝国却走向了下坡路。政治上一直想要在亚太地区谋取大国地位的日本肯定避不开中国和苏联这两个政治大国带来的亚太压力。
1996年日本的经济已经非常糟糕了,经历了七八十年代的飞速崛起,还有九十年代初开始的滞缓之后,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日本的经济每年的增长率维持在百分之二左右,经济泡沫粉碎之后造成的恶性的通货膨胀让日本保守停滞期的痛苦折磨。日本首相从海部俊树换到了桥本龙太郎,中间经历了四任首相,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解决日本现在的经济问题。
就在这样一个尴尬的环境下,曾经担任过财政部长的雷日科夫部长会议主席近期准备访问日本,中间由中日友好的中国牵线搭桥,这时代的中日关系依旧处于如胶似漆的蜜月期,还不是后来水火不相容的翻脸时代。
雷日科夫踏上东京成田机场,此时他的心境相比也跟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一样心绪复杂,倒不是因为经济关系,而是关于日本和苏联之间的岛屿争执,从一开始被美国挑拨的海上自卫队与苏联太平洋舰队之间的龃龉,到现在日本首相跟苏联之间的亲切会晤,雷日科夫感慨果然两国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敌人。
桥本龙太郎在官邸与雷日科夫会晤,双方进行了友好的寒暄,在会晤一开始,雷日科夫就强调日本与苏联之间是经济合作盟友关系,同时也在积极谋求进一步的双方对话关系。在南千岛群岛的问题上,希望双方之间能够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早日实现更进一步的合作对话。
雷日科夫的回答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上来就强调南千岛群岛与日本的关系,先是表明了苏联的立场,只有在立场明确的情况下双方之间才能进一步交流。搁置争议是苏联不首先武力解决的大前提,而且雷日科夫很明白桥本龙太郎的个性,在担任通产大臣的时候,能够在美日汽车贸易时以强硬态度逼迫对方屈服的人,往往都是吃软不吃硬的角色。
雷日科夫一上来先缓和气氛的发言分外受用,桥本龙太郎首相也同样宣称,双方之间能够理解万岁是最大的进步。过去五年虽然日本在岛礁问题上与苏联屡起冲突,但是他希望双方之间能在这次的会晤掀起新的篇章。
尽管双方都摆出一副说的比唱的还要好听的模样,但是谋求两国之间的经济发展关系也是重要的话题。苏联方面电子产业落后于西方,尽管有一两个让人耳目一新的设计,但总体质量来讲,还有待加强。至于日本新型电子产业也在迅速发展,不可能从美国获取技术的苏联想要在日本身上打开新的突破口。
至于日本也野心勃勃的想要打开苏联这一块处女地市场,这就好像是一片从未被人开发的财富大陆,等待着他们去开采。
双方都有需求的情况下,促进了日本和苏联之间的经济贸易发展。所以雷日科夫一上来就单刀直入,肯定了日本的电子产业发展的成绩。
“作为新型产业的崛起,日本在电子产业这一块做得非常出色,可以说走在整个亚太地区的最前端,作为新兴产业的领导人,我想苏联和日本之间有必要加强这一方面的经济交流与合作。”雷日科夫望了这位“剑客首相”一眼,继续一点一滴的抛出自己的筹码。
“如果能看到日本的电子产品进入苏联市场,我想对于双方而言,都是双赢的局面吧。正好填补了苏联的市场的空白,而日本的电子产品找到新市场,同时也能缓解因为经济滞缓而带来的各种问题,不是吗?”雷日科夫说道。
桥本龙太郎首相眯起了眼睛,显然他对雷日科夫的话动心了,这可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俄罗斯加上十几个大大小小的自治州,简直就是为日本抢占电子市场而特地准备的厚礼,还是对方拱手送上门来的。
面对这样让人心动的礼物,桥本龙太郎怎么可能会拒绝呢。不过作为一个优秀的政客,他当然不仅仅满足于让日本商品独占苏联市场这样的情况,他还希望能从雷日科夫手中获得苏联政府的优惠政策,将利益最大化。
听到对方提出的要求之后,雷日科夫并没有说话,贪得无厌吗?不,追求利益最大化不过是人类的私心而已。
“当然,日本进口的电子产品苏联会适当的降低关税,还有其他的一些优惠政策,我想到时候会有专门的讲解,假如日本愿意接受的话。”雷日科夫说道,“而且苏联也希望日本能在苏联境内设立合资企业,同时能够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
“你是说,合资企业还有政策优惠吗……”
桥本龙太郎瞪大了眼睛,雷日科夫简直就是为了拯救日本经济而来的,不但降低关税还对合资企业给予政策优惠,一时之间桥本龙太郎不知道说什么好。
当然备受经济困扰太久的桥本龙太郎忘记了一件事,那就是摆放到自己面前的可口蛋糕往往是有着不可告人目的的陷阱,不过很可惜,被喜悦冲昏了头脑的桥本龙太郎现在已经没有时间去思考苏联在背后谋划些什么。
雷日科夫访问日本的目的可不是带来两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互助,而是为了苏联的电子产业做基础,至于为什么要选择日本?谁叫此时只有这个国家备受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的困扰呢?
雷日科夫也不清楚,亚纳耶夫带来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