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苏联1991-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动必须报告塞尔维亚政府,我们不能让你们在南斯拉夫乱来。”
铁托当年费尽心思想要摆脱苏联的控制,却没想到在几十年后塞尔维亚自愿自觉的接受了苏联的控制。
看着米洛舍维奇与之前完全不同的爽快,亚纳耶夫知道故意利用西方国家挑拨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的关系已经达到了,他非常满意的点点头,“很好,那么我想接下来我们也可以谈谈关于军事援助的问题了。之前德国支持的克罗地亚接受了前东德人民武装力量的部分重型武器,包括米格21战斗机,T72M坦克和米24直升飞机,既然如此,我们也同样可以提供塞尔维亚米格23战斗机,T72M坦克和米8,米24直升飞机,不但如此,我们还愿意出售石咯勒河自行高炮,针式防空导弹,还有AT4反坦克导弹,不但让你们拥有和克罗地亚同样的武器,还拥有比他们更多数量的反坦克和防空武器。”
重型武器是卖人情的半卖半送,防御武器则是实打实的军火交易,米洛舍维奇惊讶亚纳耶夫的慷慨,是因为苏联并不打算在武器上先割下塞尔维亚一大块肉,而是细水长流的从附加弹药,重要零部件的更换慢慢抽空塞尔维亚财政的钱包。现在的苏联可不是当年打肿脸充胖子也要无偿援助第三国家的狗大户,在亚纳耶夫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出了联合国五常的流氓气质,千方百计从对方的手里获取最大的利益。
“只要塞尔维亚愿意跟苏联合作,我们的军事援助比克罗地亚更加慷慨,我发誓。”亚纳耶夫对着乖乖钻入圈套的米洛舍维奇微笑着说道。
第三百八十四章 法德龃龉
虽然法国和德国处在同一个政治圈内,但这并不代表两个国家结束了彼此之间的世仇关系。六七十年代两个国家走到一起,一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带动着他们的从对抗走向合作,而是来自东欧红色阵营的威胁让他们意识到必须团结在一起,现在东欧的外部压力削弱之后,法德之间潜藏的龃龉自然就显露了出来。
除了玩转离岸平衡手的英国之外,法德两国之间都想成为欧洲的统领,所以他们在欧盟的框架内互相使绊子,这次部署战略轰炸机不过是两国之间一次不成功的合作,尤其是当他们听到塞尔维亚同意了苏联弹道导弹基地的方案之后,为了谋求自身的安全两个国家又再度坐在了一起商量应对亚纳耶夫的威胁。
希拉克在会见科尔总理的时候,两个人的脸色明显有些不自然,前些日子还在因为谁为战略轰炸机机场付出更多的资金,现在又因为苏联和塞尔维亚的合作走到了一起。即使是在谈判桌上,两人依旧在内心里盘算着如何让对方付出更大的份额。
希拉克总统说道,“我认为必须在克罗地亚战略轰炸机基地,以应对来自塞尔维亚的威胁,克罗地亚是北约在东欧的第一个前哨和跳板,塞尔维亚则是苏联的在东欧最后一块根据地。如果能在苏联的弹道导弹部署完毕之前再次挑动起一场代理人战争,我想苏联将会失去最后一块根据地。”
“挑动一场战争所花费的代价是多少你知道吗?希拉克总理,而且克罗地亚民族上下普遍充斥着反战的情绪。对于他们而言民族独立的目的达到之后,他们就不希望继续与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发生冲突,所以想要让克罗地亚挑动战争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科尔总理反驳了希拉克观点的荒谬性,实际上不但克罗地亚不想再与塞尔维亚起冲突,就连德国也不希望再度耗在一场战争之中,南斯拉夫内战时一向支持克罗地亚族,波黑塞族独立的科尔发现最后吃力不讨好,不但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还白白的送出一大堆的武器和资金,而法国除了发动了几场轰炸之后,其他事件完全在坐享其成。
这让科尔心里极度不平衡,凭什么德国在南斯拉夫出钱出力没讨到半点的好处,而法国却在坐享其成?所以这次的战略轰炸机部署计划必须让抠门的法国佬从他们的腰包里掏出一笔资金,才能让科尔心里平衡一些。
“那么凭什么要法国支付最大的份额,而德国只是在坐享其成?”谈判桌上的火药味越来越浓烈,希拉克非但没有退步,反而进一步的咄咄逼人,他只有拿出强硬的态度来胁迫德国,才能让这次的谈判对两国之间公平一些。
“德国的态度真让人扫兴,如果没有诚意的话,我们干脆就放弃这次在克罗地亚境内部署战略轰炸机的计划,当然你们德国人完全可以单干啊。只要你们有战略轰炸机,没有?大不了我们整天都在共产主义的威胁和阴影下过日子嘛。”
希拉克总算说到了让科尔顾忌的重点,那就是德国没有战略轰炸机,想要完成这项计划必须求助法国或者英国,所以希拉克总统才敢这样光明正大的要挟德国,因为这件事德国一个国家完成不了。
“所以要么我们一人一半平摊了所有的费用,要么就这样继续耗下去,你看着办吧,科尔总理。”希拉克继续在科尔身上添加压垮骆驼的稻草,因为北约的新成员国。
而德国已经援助了这么多的武器给克罗地亚,此时终止援助的话意味着德国之前的投资全部打水漂,这对于克尔来讲,是绝对无法容忍的一件事,精于算计的德国人怎么可能因为这件事而导致东欧部署的失败,他还想将克罗地亚吸纳进北约体系,成为对抗苏联的新成员。
“德国愿意支付四分之一的费用,而法国将要支付四分之三的费用,否则我们不会同意这次的项目合作。”科尔总理沉思之后,给出了德国的报价。
“但是我们法国的底线是二分之一,双方平摊,所以你看着办吧,如果德国不愿意的话那么我想我们也没有必要继续再谈下去了,恕我先失陪一下,德国总理。”
希拉克起身离开了会议室,这不过是他向对手施加心理压力的一种手段,等到科尔开始慌张的时候,希拉克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果然在他准备离开的时候,科尔突然站起身,对着希拉克说道,“德国的底线是三分之一,我们愿意支付三分之一的费用。如果法国连这个条件也不答应的话,那么我们已经没有继续合作的必要了。”
希拉克回过头,望着科尔那张略带慌张的脸,终于露出了一个胜利的微笑。果然法国才是坚持到最后的人生赢家。
“成交。”
希拉克说道,当然为了防止德国继续在背后阴人,法国还推出了一系列的条条框框,比如德国想要动用战略轰炸机以及其他战斗机只能得到法国当局的认同之后才能进行,当然德国可以部署自己的战斗机,但是需要得到双方的同意之后才能使用。
虽然有些不爽,但是在克罗地亚部署战略轰炸机的目的还是达到了,被人占了便宜总比分文未得要好得多,接下来巴尔干半岛将会在长时间内处于战略平衡的状态,北约有战略轰炸机,苏联有能够轰炸欧洲任何一个角落的弹道导弹,政治较量在兜兜转转一圈之后似乎又回到了原地。但是谁都知道,这场看似平手的较量,却是苏联迈出的征服东欧第一步。
因为苏联的攻势并没有就此终止,如果说塞尔维亚只是为了保住最后一块红色根据地,那么亚纳耶夫就利用塞尔维亚为支点向四周辐射扩散,重返东欧的势力范围。
第三百八十五章 格洛纳斯
法德这边还在协调着如何在克罗地亚设立空军基地,苏联已经妥善的解决了在东欧保留住最后一块前哨战的任务。苏联的经济的确面临着困难,但这并不代表苏联在国际战略环境上的斗争就会松懈,假如自己都已经是四面楚歌的环境,还提什么为自身的发展创造稳定和谐的外部国际环境。
前战略欺骗总局局长奥加尔科夫元帅最近就向亚纳耶夫提出了关于继续完成格洛纳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计划,格洛纳斯项目是苏联在1976年启动的项目,格洛纳斯系统将使用24颗卫星实现全球定位服务,可提供高精度的三维空间和速度信息,也提供授时服务。按照设计,格洛纳斯星座卫星由中轨道的24颗卫星组成,包括21颗工作星和3颗备份星,分布于3个圆形轨道面上,格洛纳斯和GPS系统不同,格洛纳斯系统使用频分多址的方式,每颗格洛纳斯卫星广播两种信号,L1和L2信号。
“1982年至1985年间,我们在拜科努尔发射了3颗模拟星和18颗原型卫星用作测试。由于我们的卫星和电子设计水平和美国有很大差距,所以这些测试卫星设计寿命只有一年。格洛纳斯系统1985年开始正式建设,1985到1986年,6颗真正的格洛纳斯卫星被发射升空,这些卫星对比原型卫星改进了授时和频率标准,增强了频率的稳定性此后又发射了继续改进的12颗卫星,不过一半的卫星由于发射事故损失了。”
“到了1987年,格洛纳斯系统共计发射了包括早期原型卫星在内的30颗卫星,在轨可用卫星9颗,前景可以说是一片光明。1988年开始发射的卫星是进一步改进的版本,这个版本在现在一般称为格洛纳斯卫星。采用三轴稳定技术和精密铯原子钟,设计寿命进一步提高到3年,在1988年到2000年间这个版本的格洛纳斯卫星发射了54颗之多。这些卫星都是在拜科努尔发射中心使用质子火箭以一箭三星的方式发射入轨的。现在是时候再进一步完善关于格洛纳斯系统的计划了,亚纳耶夫总书记。”
奥加尔科夫元帅长达十五页的报告阐述了格洛纳斯卫星系统的重要性,不过在亚纳耶夫看来这十五页的报告凝聚成简短的一句话就是,他们需要钱,而且还是需要非常多的钱。
完成24颗卫星的组网行动起码需要30亿美金,这对于苏联财政来讲无疑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当他抬起头望向奥加尔科夫原帅的时候丝毫不怀疑这个老头子是美利坚派来拖垮苏联经济的间谍。
“亚纳耶夫总书记,我希望你能看到格洛纳斯系统为苏联军队今后发展所奠定的重要作用,在电子信息技术日益重要的今天,我们的苏联军队也需要自己的战略卫星系统,来应美国人的全球定位系统。”奥加尔科夫元帅言之凿凿的说道,“在海湾战争中,美国人的全球定位系统就发挥出不可小觑的作用,从呼叫空中支援到提供战斧导弹的精准定位,这基本上都是战略卫星的功劳。”
奥加尔科夫元帅有些着急,当初亚纳耶夫可是答应过自己无论如何都会支持军队的信息化改造,那么完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就是首要任务。
“我并没有拒绝你的计划,奥加尔科夫元帅。但是我需要时间考虑一下,还有,你觉得这次的卫星组网计划需要多少的预算?”
奥加尔科夫元帅沉默了一下,报出了自己的价格,“可能最少需要三十六个亿美元的资金,包括用来升级和替换一些已经老化的卫星。这已经算是最保守的估价了,我们还需要解决格洛纳斯卫星寿命短暂的问题。这样算起来,三十六个亿也只是勉勉强强而已。”
三十六亿美元的资金,连亚纳耶夫听到这个报价之后都深吸了一口气,倘若还是苏联经济突飞猛进的那个时代,三十六亿的美金的确不算不什么,但是现在让苏联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来分拨给苏联航天部门,预算明显不够了。难怪说星球大战计划拖垮了苏联的经济。
“我们会为格洛纳斯新一轮的升级计划拨款资金,在这个问题上奥加尔科夫元帅可以不用担心,但是我们现在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为这项计划准备资金。而且完成这项卫星组网工作和老旧卫星的更替,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行动,不是吗?”亚纳耶夫说道,尽管有些不怎么情愿,但是亚纳耶夫很清楚现在重启格洛纳斯项目的重要性,等到苏联经济真正完全好转后再来完成,就已经晚了。
如果是总预算需要三十六亿美金,那么亚纳耶夫还可以考虑分批拨款给苏联航天部门。
“是的。”奥加尔科夫元帅承认道,“三十六亿的美金的确是总计划的预算。”
“好的,我想我们总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不是吗?不过就算三十六亿分成两三年来支付,也是一笔巨大的负担啊。”表面上这么说,实际上亚纳耶夫又在琢磨着新一轮的军售了,军火收益永远是一个填饱一个国家财政最直接的方式。比如苏联海军退役的基辅级航母现在还剩下两艘待售,亚纳耶夫又在思考该寻找哪位冤大头来为自己的计划买单了。
印度显然是不可能了,刚刚改装了戈尔什科夫号航母已经让印度海军的经费吃紧,没有空虚的闲钱购买新型的航母。而世界上买得起航母的国家都基本上看不起苏联的基辅级,买不起航母的国家也不会对基辅级航母抱有兴趣。
显然这是亚纳耶夫面临的一大难题,不过为了给格洛纳斯计划筹措经费,减轻中央的财政负担,亚纳耶夫已经不打算继续等待哪位冤大头上钩了,而是直接让苏联黑海造船厂贴出了出售剩余基辅级航母的消息,看看会有哪些家伙上钩。
第三百八十六章 人傻钱多好商量
想到要让剩余的基辅级发光发热的确是一件难事,所以亚纳耶夫第一个想到的是印度阿三。作为被戈尔什科夫号坑的大出血的印度海军,将这艘航母拉回去之后才发现这艘航母并没有苏联描绘的那样美好,只能自我安慰基辅级目前为止是最适合印度海军发展的航母。
原本已经不打算在近几年不继续添购舰艇的印度却被最近一件事给深深刺激到了,法国向印度的夙敌巴基斯坦出售三艘阿戈斯塔型潜艇,虽然印度为了报复法国,取消了从法国购买战斗机的一系列后续合同,不过这件事也导致印度将领开始紧张了起来,一直野心勃勃想要保持印度洋优势的印度海军又在考虑是不是还要在进一步壮大海军力量。
在印度看来现代海军装备中,只有航母具备他们所需的远洋和海上威慑能力,而想要挤压外来势力、维持对印度洋周边国家的绝对海上优势,印度海军必须拥有两艘以上航母,一艘控制东面的孟加拉湾,一艘控制西面的阿拉伯海,如果条件允许,还应增加一艘作为机动。维克兰特号与维克拉玛蒂亚号已经实现了掌控印度洋的命运,但是因为巴基斯坦新购入的潜艇,又让印度海军高层有机会向国防部伸手要钱了。
买谁家的舰艇,买什么样的舰艇这是一个问题,但是一直野心勃勃想要打造印度洋第一海军位置的印度海军副参谋长拉克希米纳拉延·拉姆达斯从苏联的基辅级航母抛售中嗅到了机会,他认为这是壮大印度海军的绝佳时机,也是成为印度洋霸主的最佳机会。
于是他找到了国防部的卡普尔部长,准备说服国防部长拨款为印度海军再添一艘航母,形成三个航母战斗群的作战能力。一口气拥有三艘航母,也就只有阿三哥有这样人傻钱多,死要面子充门面的魄力。
但是拉姆达斯的想法却将卡普尔吓了一跳,尤其是打造印度洋第一霸主的想法在他看来简直就是不切实际的天方夜谭,卡普尔部长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有些疑惑的问道,“那么拉姆达斯上将,你知道现在印度两艘航母的资金占了印度每年军费总支出的多少吗?你知道培养两个航母战斗群,我们每年要多拨款多少经费吗?你知道我们,被苏联坑的有多惨吗?而你现在居然还要在添加一艘基辅级航母,恕我直言,难道拉姆达斯上将就这么希望我们的海军建设破产吗?”
面对卡普尔部长指责,拉姆达斯上将冷静的回答道,“我想卡普尔部长是误会我的想法了,我并不是要继续购买一艘基辅级航母,毕竟多买一艘这种迟早会淘汰的航母明显不划算,我的意思是我们不需要购买基辅级,但是我们却可以租用基辅级航母,不是吗?就像我们租用苏联的核潜艇那样,这样一来既节省了经费,又保障了印度海军三艘航母掌控印度洋的长远计划,我个人认为这种做法值得一试。”
“而且别忘了我们的对手,巴基斯坦,最近刚从法国购买了三艘潜艇,如果印度海军不试图做出什么举动的话,迟早会被巴基斯坦压在头上。”
拉姆达斯上将的说法让卡普尔陷入了沉思,说实话他也没想到印度海军可以租用别人的航母,反正苏联的基辅级现在也只是在造船厂附近的海域风吹雨淋,而苏联政府每个月还要支付一笔维护费用,但是如果印度租用过来的话,想必卖不出基辅级的苏联政府一定非常欢迎印度的做法。
最重要的是,基辅级这种航母拥有航母打击力量的国家看不上阉割版本的基辅级,而没有航母战斗群的国家却没有足够的经费去维持一艘航母的运转,所以苏联的买家只能是印度,因为出了印度,根本不可能有其他国家会去收购苏联的航母。想到这里,卡普尔部长也逐渐觉得拉姆达斯上将的方法值得一试。
“如果只有一个客户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压低租用苏联航母的价格,顺便将我们在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上的损失弥补回来,当年苏联的现代化改造让印度损失了一大笔的经费,我们怎么可能放过这次反咬一口的机会。”拉姆达斯兴奋地说道,能把苏联也坑一回绝对是拉姆达斯梦寐以求的事情。
想到当初的航母购买计划,卡普尔部长就觉得心在滴血。对比一下乌里扬诺夫斯克和瓦良格,印度的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简直就是一堆被实验改造的惨不忍睹的海上废铁。当然卡普尔是不会用海上废铁来形容这个大家伙,毕竟他还要照顾印度海军日益膨胀的自信。
在深思熟虑之后,卡普尔松了一口气,这代表着他已经基本上答应了拉姆达斯的请求。
“拉姆达斯上将,这次租用苏联基辅级的话,海军方面我会派你为代表与苏联方面进行谈判,我希望你能先准备一下。”卡普尔说道,毕竟这个计划是拉姆达斯先提出来的,所以整个海军也就属他是最适合的人选。
“好的,卡普尔部长,我这就回去准备商谈租用航母的相关事宜,还有我希望卡普尔部长能给那群管钱袋子的家伙们吹吹风,免得到时候海军手讨要军费的时候百般刁难。”拉姆达斯压抑着内心的激动,这次绝对是让他立功的机会,如果这次租用航母的事情谈妥了,那么以后离海军总参谋长的位置又进了一步。
“这些我都知道,但是你千万不要让我们失望了,拉姆达斯部长。”卡普尔语重心长的说道,“如果成功的话,我们便能从苏联身上将当初付出的代价全部讨回来。”
第三百八十七章 比印度更阴损的毛熊
“你说印度海军想要跟我们商谈租用一艘基辅级航母作为他们的海军备用航母?亚佐夫同志,这种事情你们国防部就可以搞定了,不必上报到中央这边来吧?”亚纳耶夫随意的翻着一本书,他从厚重的书本里抬起头望了一眼亚佐夫有些不自然的那张脸,轻声问道,“难道你还有其他的事情向我汇报吗?”
亚佐夫摘下帽子,挠了挠头,有些不知道怎么开口,“还是关于航母的问题,亚纳耶夫同志,虽然我们发布了要抛售两艘航母的消息,但是除了印度海军之外,其他国家都并没有什么兴趣,所以我想这次跟印度的谈判不会那么轻松,至少不会像我们想象中那样的轻松。”
亚纳耶夫合上书本,他总算知道亚佐夫前来找自己商议的原因了。因为他很清楚亚佐夫所说的不轻松指的就是上次在出售苏联在戈尔什科夫号的时候苏联国防部狠狠的戏耍了对方一次,印度付出了一条新航母的价格去改装戈尔什科夫号。前战略欺骗局的奥加尔科夫元帅之前就说过,印度从苏联手中买过去的那艘航母能航行,不出问题就不错了,别到时候出了大问题,苏联可不负责保修。
“这次印度做足了功课,有备而来,你觉得我们还能忽悠到对方吗?”亚纳耶夫笑了一下,人从来不会再同一个地方失误两次,想要成功坑到阿三,就必须想方设法在其他的地方布局忽悠对方一次。
他突然想起一件事,抬起头问道,“还有亚佐夫同志,这次印度海军方面准备派遣过来与我们谈判的代表是谁?”
“是拉姆达斯上将,印度海军的副参谋长。”亚佐夫不明白为什么亚纳耶夫会突然问起这件事,但是从对方嘴角勾起的微笑亚佐夫明白过来,亚纳耶夫总书记已经想到了坑对方一次的阴谋了。
“没想到拉姆达斯现在都已经成为印度海军的副参谋长了,时间线真是变得越来越脱离原有的历史发展轨迹了。”听到这个名字,亚纳耶夫不由自主的感慨了一句。
“亚纳耶夫总书记,你没事吧?”等到亚纳耶夫回过神来的时候,亚佐夫正疑惑的望着自己。亚纳耶夫咳嗽了一下,向亚佐夫挥了挥手,表示自己没什么事。
亚纳耶夫提醒了一下这位国防部长,“或许亚佐夫同志还不了解一件事,那就是拉姆达斯上将是印度海军中罕见的东正教教徒,也是印度海军中第一位东正教高级将领。我想接下来的行程安排,亚佐夫同志应该心里有数了吧?”
“东正教,东正教……”亚佐夫一开始还楞了一下,不知道亚纳耶夫为什么提起这件事,但是他随即明白了过来字面下隐藏的意思,有些兴奋的说道,“你是说等到拉姆达斯参观基辅级航母的时候,让我们的东正教大牧首作为陪同?”
“是的,没有什么比一个东正教教徒得到大牧首阿列克谢二世的陪同更能感到无限光荣的事迹,光是这一点想必拉姆达斯上将就应该对苏联心存感激了。”亚纳耶夫冷笑着说道,虽然苏联对于宗教依旧是一如既往不留余力的打击,但是在某些问题上也会很慷慨的网开一面,东正教在苏联政府的统治下丧失了道德权威,但这并不代表东正教大牧首在全世界教徒心目中的影响力。
“这样一来我们先是拔高了对方对苏联的好感,从而进一步的拔高了对戈尔什科夫号的好感,共同合作的基础有了,还会担心找不到机会让印度在租赁航母的问题上吃不了亏?”亚纳耶夫笑着说道。
“印度之所以有恃无恐,不就是因为在客户的问题上独一无二吗?既然如此我们也要为他们制造一点紧张感,好让自己知道在这次的租赁谈判中双方位于什么样的位置。”
“紧张感?”亚佐夫部长对亚纳耶夫一连串眼花缭乱的手段搞得有些莫名其妙,当然要想在坑过一次的印度海军上再坑对方一次,这就是斗智斗勇并且加上奥斯卡影帝的演技了。
“对,在答应了印度海军副参谋的请求之后,立刻将苏联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求合作买家的消息发布出去,然后在印度海军面前吹吹耳边风,像阿根廷,泰国,埃及甚至是印度的老对手巴基斯坦,都对苏联剩余的基辅级航母非常感兴趣,甚至派遣了秘密代表团前往列宁格勒商谈关于购买航母的事项,这样一来你说印度人会不会开始先慌乱起来?竞争对手多了,他们的报价自然就得水涨船高,这是套路。”
“当谈判陷入僵局的时候我们也同样可以释放一些假消息用来敲山震虎,比如我们将出售一些二手的现代级驱逐舰给巴基斯坦,尤其是经过改装之后专门用来对付活跃在印度洋上的航母,印度会慌张吗?他们肯定会的,这等同于是苏联手把手教巴基斯坦如何对付印度的航母。这就是我们的第三枚烟雾弹。接下来再跟印度代表团谈判租赁航母相关事宜的时候,相信我绝对不会有之前的趾高气扬了。”
“如果实在不行的话,我们的克格勃不是还有燕子吗?虽然手段有些不那么光明正大,但是为了基辅级航母的租赁,一切都可以原谅。”
亚纳耶夫双手交叉靠在下巴上,向亚佐夫同志平静的说道,“现在的格洛纳斯系统更新计划缺钱,我们不可能将原有的海军波塞冬计划的预算拨给航天部门,所以只能从基辅级航母中回笼一些预算。这几年海军方面的预算也略有些紧张啊,下水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和瓦良格简直就是吸金怪物,再加上波塞冬计划中八艘光荣级巡洋舰和五艘基洛夫级巡洋舰,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是无法真正的打造一支钢铁巨浪的。”
“亚佐夫同志,接下来还要麻烦你们准备一下,这次的布局一定要谨慎,航天部门格洛纳斯的预算就靠这次的价格谈判了,亚佐夫同志。”
亚纳耶夫拍了拍亚佐夫的臂膀,严肃的说道。
第三百八十八章 基辅级的卖家秀
这次达姆拉斯上将访问苏联所受到的待遇比国防部长卡普尔访问苏联的时候还要高级,苏联方面几乎拿出了仅次于接待国家元首的规格来接待达姆拉斯上将。在他从乌克兰的国际机场下飞机的那一刻起,国防部部长亚佐夫和东正教大牧首阿列克谢二世就站在停机位上,静静等待达姆拉斯上将从飞机舱门之后现身。
“接下来就交给你了,阿列克谢大牧首。”亚佐夫部长对身边模样慈祥的牧师点点头,示意一切按照计划进行,就连他也没想到苏联的军火项目谈判居然牵涉到了一位爱好和平的俄罗斯东正教的领袖,想想还真是有些莫名的讽刺。
阿列克谢二世微微颔首,望着缓缓打开的舱门,嘴角勾勒出一丝的微笑。只要他站在这里,哪怕不说一句话,也是苏联胜利的开始。
当大牧首阿列克谢二世出现在自己视野中的时候,达姆拉斯上将的激动溢于言表,他没想到莫斯科方面居然准备了这么隆重的接待规格,让他第一次体验到亲面聆听圣徒的教会是一种何等荣幸的光荣。
“阿列克谢大牧首,你好。”达姆拉斯上将尽量让自己糟糕的俄语显得不那么糟糕,他望着眼前的东正教精神领袖,一时之间就像手足无措的孩子,居然不知道说什么好。
“我只是太激动了,真的,居然没想到让您来亲自接待我,这真是我莫大的荣幸。”
“主对每一位虔诚的信徒都平等相待,达姆拉斯将军,虽然你是远道而来的客人,但你同样也是主虔诚的信徒。”阿列克谢二世平静的回答道,“无论是富有还有平穷,无论是健康还是疾病,主都会一视同仁。并不会因为你的肤色,你的出身而区别的对待。”
阿列克谢的忽悠对于信仰东正教的达姆拉斯来讲非常受用,他满意的点点头,微笑着说道,“我非常荣幸能够聆听神父的教诲。”
接下来神父陪同着阿列克谢参观了基辅号和明斯克号,之前的新罗西斯克号和戈尔什科夫号已经出售给了韩国和印度,现在就谨慎其余的两艘还停留在黑海造船厂内静静的等待着他们黯淡的前途和悲惨的命运。
当然为了做出这两艘航母还具备退役之前的作战能力,苏联官方高层特地将航母开驶到近海海域进行航行,而达姆拉斯上将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