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代魏成蜀(咖啡)-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骞看着许褚和张飞慢慢地说出一席话来,不仅张飞愣住了,边上的哥几个也愣住了……
  刘骞到底说了什么?到底是张飞还是许褚前去镇守上庸?此时刘骞身边只剩下许褚、张飞和赵云三人,要是二人再走一个,这么早就兄弟分开似乎有些过早!据史书介绍,刘备当时与关张二人居同室、睡同眠、吃同席;与外人议事,刘备坐于前,关张册立其后。故三兄弟情深意浓。刘骞虽与众兄弟已经有了几年的同席餐饮,是否此时又会派出身边这几位呢?还请各位继续往下看。


 第104章 霸心天下,部署边疆

  第104章霸心天下,
  话说刘骞在府内宴请许褚、张飞和赵云。四兄弟酒喝到浓处,刘骞谈起派谁到上庸镇守。许褚、张飞二人本是满心欢喜。可是到头来,刘骞没有让他们两个人中任何一个去。
  “云长三人所去经日,为兄甚是想念。你二人若有人离开为兄,岂不是让为兄更为牵挂?”刘骞看了看三人说道,“为兄不再打算给上庸郡设置郡尉。上庸乃是中原进军川蜀的一条要道枢纽,我将在那里设置十个营的义勇军镇守。因此,在上庸关设置宁朔将军一名,俸禄领从四品;绥边将军一名,俸禄领正五品;和戎护军六名,俸禄领从六品。” 
  “大哥将如何安排呢?”许褚问道。
  “明天为兄就加封伯阳兄为宁朔将军镇守上庸关。你们看如何?”刘骞问道。
  许褚想了一下,没有说话。毕竟许定是他的哥哥,说行不好,说不行也不好。倒是张飞嘴直心快,说道:“行!伯阳兄文武全才,一定可以胜任。”
  “大哥让伯阳大哥到那去不单单是为了镇守这里吧!”小赵云看着刘骞问道。
  看来年不及二十的赵云跟随刘骞这几年也不是白过的,真是慧颖聪明很多。许伯阳在辽东几年别的没有学会,他学会了一件事——养马。在从荆州地境到上庸的地方有一个近千亩的山谷盆地,如果用来养马倒是一个好地方。
  “不错,子龙能够看到这一步。大哥我很欣慰呀!”刘骞举起酒杯向着赵云微微示意,哥俩庆祝一下。
  “当今圣上不明,宠爱内侍,偏信皇后。内受困于十常侍,外受制于国舅大将军何进。”刘骞满是愁容的举起酒杯,邀三位义弟共饮而下,“京城快报,言曰宫内圣上宠妃王美人被人毒死于后宫。传言乃何皇后所为。如此一来,皇帝宗兄最好在不要有个三长两短;否则,宫廷内外必然大乱。”
  “大哥此言怎讲?”许褚不明白问道。
  “你等试想一下,现如今王美人有皇子协尚在,养于太后身边,而圣上亦喜之。一旦圣上有碍,董太后必引十常侍劝说圣上。依圣上为人,你们认为会如何?”刘骞一边解释一边诱导。
  “恐怕陛下要废太子辩而立皇子协!”赵云接话说道。
  “不错。”刘骞真是越来越喜欢这个老兄弟了,这是聪明。他眼中满是欣赏的笑意,“如此一来,十常侍和大将军何进势必会造成一场战争。何进与那何皇后都是寡断之人,孰胜孰败都会造成边军自立,天下大乱之势。为兄派遣伯阳兄把守上庸关,一来是防止那是有人乘虚而入,攻我西川;二来是在房陵那个盆地中圈养战马,以备战乱发生。我大汉天下容不得,这些乱臣贼子霍乱。但是如今圣上尚在,朝中之事大体之上尚在他的手中。我等却不得勤王,只有在这里养精蓄锐,以图时机。”
  “我等兄弟皆以大哥马首是瞻。”三人闻言,立刻举起酒杯,一干二净,信誓旦旦的说道。
  “我军现在有近二十万人,再加上过段时间的兵役征召,现役士兵势必会在增长二十万。屯田、训练之事还有待你们三个人。”刘骞也把酒一干而尽,接着说道。
  兄弟几个一边畅饮,一边谈着将来的可能发生的一些事情。这是刘骞再一次裸露野心的表白,只不过他的野心掩盖在了复兴汉室的光辉背景下。
  次日,刘骞召集益州的大小文武官员议事。
  “诸位,前不久上庸郡在我军围剿之下已经光复。我决定在上庸关设立坚守府,负责上庸郡的治安管理。”刘骞看着王累、黄权等一众益州老臣说道。
  “刺史大人打算以武治州?”黄权小心翼翼的问道。
  “公衡欲知某意?”刘骞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走到了黄权近前,笑着问道。
  这一出,黄权看的是有些不知所措。这个新来刺史时常做出一些让人费解的事情,不知此番又要何为?他看到刘骞的笑容中带着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但是还是点了点头。
  “那好。想必诸公都想知道我心中所想。”刘骞又从王累身边走过,“那我就给大家好好讲讲。”
  回到座位上坐下,他开始说道:“现如今黄巾叛乱已定,可是我州郡之内尚有张鲁、张修之乱;幽州尚有张纯、张燕之乱;徐州更有管亥等黄巾余孽之乱。你等认为如今大汉天下如何?”
  他现在说话很直接,因为他需要这些人效忠自己,那就要让他们看到希望,看到跟着自己的曙光。
  许褚、张飞、赵云三人依然在刘骞两侧看着堂下诸人,管宁等人也是一副宠辱不惊的样子。只有王累、黄权等人在下面议论纷纷。
  刘骞把手一摆,说道:“当今圣上不明,宠爱内侍,偏信皇后。内受困于十常侍,外受制于国舅大将军何进。昨日收到京城快报,言曰宫内圣上宠妃王美人被人毒死于后宫。传言乃何皇后所为。如此一来,皇帝宗兄最好在不要有个三长两短;否则,宫廷内外必然大乱。现如今王美人有皇子协尚在,养于太后身边,而圣上亦喜之。一旦圣上有碍,董太后必引十常侍劝说圣上。圣上向来耳软,势必要废太子辩而立皇子协!十常侍与何进不和,肯定会进言害那何进。然何进手下现在有袁绍、曹操等人,二者之间孰胜孰败尚且不知。但是势必会造成一场动乱。那是外军顶多有自立,我汉室江山恐怕危矣!然我刘骞乃是太祖后人,自是不甘太祖基业毁于一旦。这就是我派军镇守川蜀入口咽喉的原因。”
  他的一席话,确实把堂下众人说愣了。一个个都惊呆了。此人年纪轻轻,有如此目光,深谋远虑之极。
  黄权和王累二人相互对视一眼,便上前一步,撩衣跪倒:“权(累)闻听主公一席话,茅塞顿开。”
  后面数十个官员一看这两个老家伙倒是挺快,也急忙跪倒拜见主公。
  刘骞见状甚喜,说声免礼,让众人起来。他接着安排人员的事宜:“偏将军许定,近加封你为宁朔将军,领从四品俸禄;偏将军金盾,封你为绥边将军,领正五品俸禄;你二人统领骑兵十二营,步兵弓兵三十一、三十二营,步兵刀盾兵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五十营,步兵枪兵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营、四十九、五十营明日赶往上庸镇守。另外,给你二人派两名戎护军与四名和戎护军为副将。”
  刘骞说完递给许定一封提兵手札。
  这两名戎护军与四名和戎护军是谁?前文书中提到过。在上卷书中张飞救刘备时的重甲骑统领张客李顺,攻打汝南时的杜安和齐邵,另外两人也是从义勇军统领晋升上来的分别唤作代霜、宁狄。
  在前文书中只是介绍了,曾经提到一些人的册封,把这一段给忘了。其实在黄巾之后,皇帝册封刘骞为征西大将军之后,刘骞还提拔了一些在战斗中作战勇敢的营统领为正六品的戎护军和从六品的和戎护军。
  这些人都有:
  原重甲骑兵营的五名统领:张继、张俊、李顺、孟桐、元白,晋升为戎护军,领正六品俸禄。十五名副统领:张宏、张勇、李立、李强、尹放、方明、方夜、童勇、童强、童蒙、元强、元清、刘毅、拓拔云、荆羽为和戎护军,领从六品俸禄。
  原轻骑营统领:何铮、狄山、昊韵晋升为和戎护军,领从六品俸禄。
  原骑射营统领:蒙楠、鲁迪、孙英、战鹰晋升为和戎护军,领从六品俸禄。
  原九宫军统领:戴玉、丹青、何陆、萧雨、圣坤、墨印、韩孙、孟凡、冯骥、张宽、董奎(字有货)、姚栋,十二人为和戎护军,领从六品俸禄。
  原义勇军一营统领李扬、二营统领王纯、四营统领吉冈、五营统领郭明、六营统领魏习、七营统领齐顺,八营统领代霜、十一营统领宁狄、十二营统领柳旷、十三营统领木啸、十四营统领鹫义、十五营统领白柏、十六营统领紫鹤、十七营统领吴辰、十八营统领张成、十九营统领章祖,二十营统领李学,二十一营统领李穆,二十二营统领阳朔,二十三营统领方夜,十九人为和戎护军,领从六品俸禄。
  此番共从统领级别晋升为正六品戎护军者共五人,从统领级别晋升从六品和戎护军者宫三十八人,从副统领级别晋升为从六品和戎护军者共十五人。
  此五十八人之中大多数都习惯了之前的战斗方式。重甲骑出来的张继等二十人把马匹的重甲撤了,但是身上的铠甲依然穿戴着,所用兵器还是那把长柄砍刀,头上依旧带着护住整个面部的面具铁盔;轻骑出来的何铮三人依旧是白马、长枪,就连身上的甲胄还是那身;戴玉十二人的左手上依旧配置那柄二连射的手弩,右手则配备了四尺长刀。义勇军出来的众人倒是没有什么变化,不过都把身上的皮甲换成了铁质盔甲。
  次日清早,刘骞带着益州一众文武在刺史衙门前给许定等人送行。许定带着土轰和六位护军谢过众人,便从东城门而出,朝着上庸关而去。
  此番刘骞派兵守关,养马、招兵,霸心初显,但不知他的宗弟刘玄德此时若知又有如何感想?刘玄德和张俊乂已经取下上庸,朝着汉中而进;但不知此时二爷关云长巴郡一线的战斗如何?


 第105章 兵阻涪陵关,关公战严颜(上)

  第105章兵阻涪陵关,关公战严颜(上)
  自樊城兵分两路,刘备统军西去讨汉中;关云长和典子满兵发夷陵取巴郡。这一路上,过荆山、经长坂坡,绝大多数的时间依山而行。然,刘玄德已经打败张徽,攻占上庸。关云长才带领所部三万之众通过宜都郡,朝着巴郡的门户——涪陵进发。
  直到许定、土轰二人统领万人前去上庸镇守时,他们才到达了涪陵城外的关隘——涪陵关。 
  涪陵关中守将唤作严颜,字希伯,年方三十四五,善开硬弓,手持大刀,有万夫不当之勇。原本在五斗米教内跟随张修,是为奸令。此番巴郡一众汉朝官员营私舞弊、欺压百姓,搞得巴郡民不聊生,使得诸多百姓流离失所。张修伙同张鲁在巴郡与汉中一同造反。益州刺史统兵至此,围剿张修于江阳镇。张修使严颜统兵出战。严颜上阵斩杀刺史,使得官军打败而归。张修趁势收服降兵三万余,分兵又占据了德阳郡。
  闻听朝廷新派刺史出兵三万前来攻打,张修便派严颜据守巴郡门户涪陵,屯兵三万,麾下大将进去三分之二。
  关羽部众来到涪陵关外,并没有着急攻打关隘。而是听从了田丰的建议,屯兵关外,查探敌情,了解地形地势。
  义勇军大营。
  中军大帐内,主将游击将军关羽,副将游击将军许褚,军师偏将军田丰,偏将军刘鞭、杨怀,俾将军裴安裴元绍,护军赵宏、刘辟,戎护军李顺、孟桐、元白,和戎护军狄山、战鹰、墨印、韩孙、孟凡、冯骥,一众人等正在探讨出战方案。
  “二将军,此城守将名叫严颜,善用强弓,手中一把大刀,据说有万夫不当之勇。前任刺史就是这厮一刀斩杀的,武力非凡。”裴安裴元绍说道。
  “无妨!有我兄弟二人在此,何惧之有?此匹夫可有三英之勇?”关羽手捋长髯,嘴角上翘,毫不在意的说道。看来,这多次战斗还是把他的傲气养了起来。
  “不错!有我和二哥在此,即便是三英也无妨!”典韦在一旁附和道。
  这真是:
  常胜将军真武艺,一胜一荣傲气生。
  真主担忧多教诲,奈何不曾露败绩。
  傲然之气亦凛然,真主自有知晓时。
  乱世尚未到来时,苦心只为弟兄亲。
  田丰闻听二人话语,心中感叹不已。主公在出征之前多次叮嘱自己,二位将军皆是万人不敌之将,常胜之后自然会滋生傲气,要时常提醒二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得因傲气失去理智。看来主公识人之道深厚,人未至、时未到,却早已知晓。
  他微微一笑说道:“二位将军所说的不错。丰跟随主公时日不多,但主公有句话说得非常好。‘狮子搏兔需尽全力’,意思是说草原上有一种比老虎还要厉害的动物在捕杀像兔子一样弱小的动物时也需要出全力而为。”
  “嗯!”关羽闻听有些不高兴,但见他收起笑容,双目眼帘下垂,说道:“偶,军师所言极是。然某现在就带兵前去挑着严颜。”看来,田丰这个直人一句话就把关羽给惹了。只不过关羽本身就是大红脸,是否因为田丰的话脸红了倒是看不出来。倒是典韦两只大牛眼瞪的很圆,脸色微红。
  “二将军出战,丰与众将给将军压阵。”田丰可不管你高兴不高兴。主公交待的事情就一定要做。这就是一个直筒子的玩意,要不他上辈子怎么会死在袁绍的手里呢?
  关羽起身出帐,提刀上马。早有冯骥点起三营兵马,虽关羽一众将领出营。
  涪陵关内。
  身穿青素战袍的严颜,正在和十余名将领围着地图研究着如何作战。突然,外面跑进一名城防士兵。
  “禀报大人,关前有敌军讨阵。”
  “来人,备马抬刀。”严颜闻听,立刻决定亲自出战。
  点起三千兵马,从关内出来,摆好阵势,严颜来到两军阵前。
  见到严颜出阵,关羽交待典韦、田丰众人在后压阵,便拍马持刀来到阵前,要会一会这个传说中勇武非凡的大将。
  他来到两军阵前,点指严颜,喝道:“呀呔!对面主将可是严颜?你等为何不好好的守教布施,倒做了与那太平道妖道张角一样的叛国逆贼?”
  此番关羽倒是一反常态,没有依仗马快刀快,连招呼都不打,上了就是交手。原来,他们自夷陵至巴东,然后到涪陵这里,到没有看到像黄巾军那等*现象。倒是听说巴郡官员上自郡府太守,下到县衙县令一个个都贪脏枉法、搜刮民脂民膏颇为厉害。五斗米教首张修、奸令严颜等人不堪忍受,便伙同汉中的张鲁等人揭竿起义,先后在巴郡、汉中斩杀朝廷命官,占据郡府县衙。
  五斗米教占取郡府、县衙之后,张修、严颜等人便出榜安民、清楚民治、严惩恶霸豪强,倒是把巴郡之地治理的井然有条。
  关羽闻听此事,心中早已有了收服严颜和张修等人的想法。是故,他上阵来,一方面要试试严颜是否如同民间传言一般;另一方面要向严颜传递一个信息,一个关于新任刺史大人刘骞的信息。
  敌方阵中出来一人,身高九尺,丹凤眼、卧蚕眉,面色赤紫,二尺长髯垂胸前的魁梧大汉,头戴绿色纶巾,身穿镔铁战甲外罩绿色英雄氅,坐下炽焰青鬃兽,手中一把九尺青龙偃月刀。严颜一看便猜到这位就应该是前不久探马传报的新任刺史刘骞之义弟关羽关云长了。他打马来到关羽对面,大刀一横,说道:“想必这位就是此番征讨我等的义勇军主将关羽关云长了?”
  但不知关二爷战严颜,胜负如何?罗本之中并未提及关二爷与严颜之间的孰强孰弱,但张蛮子和严颜对阵之时,严颜已经年过五十,而张飞则是当打之年……


 第106章 兵阻涪陵关,关公战严颜(下)

  第106章兵阻涪陵关,关公战严颜(下)
  且说严颜来到两军阵前点指关羽,说出关二爷的名讳。
  “偶?你识得某家?”关羽一听到是有些纳闷。
  “你这二尺长髯、赤紫面色倒是一个标志!”严颜一捋胸前半尺须髯,笑道,“某便是这关口的守将严颜。你问某家为何叛国?好,某家告诉你,你大汉朝**暂且不提。单说这些*的家伙送出了大笔钱财礼物,怎会在为官之后不大笔大笔的搜刮百姓呢?” 
  “那倒也是!现如今,我大哥原本在辽东郡就广施仁政,颇有贤名。此番入川,大军更是秋毫无犯,沿途广纳民情,尽理冤案,绥定、成都一线的百姓皆闻名而携众傍道相迎。初入川蜀便得到百姓的爱戴,你等因何还不投降?”关羽眯着丹凤眼,手捋长髯,沉声问道。
  “试问关将军,你若是我可有不战而降之理?”严颜反问道。
  “既然如此,某家就陪你大战三百回合。让某家也挑战一下川蜀第一猛将。”关羽说罢,提刀来战严颜。
  严颜摆刀相迎,二人就战在一起。
  二人马走连环,两刀交错。一团刀光将二人笼罩其中,但见刀光之下,一团青色和一团蓝色相互交错。二人位置变换的非常快,出刀速度更是快如闪电。
  此番严颜正值当打巅峰之年,其武力或许和关羽相当,但是其经验和对作战的理解要远高于关羽。而关二爷年不过二十几岁,和严颜差上了十余岁,虽武艺、刀法可能胜于严颜,但是受限于他没有把这次比试作为战场厮杀来看待,而是作为一场比试。是故,他没有用出所学。再者来说,他对阵作战的经验比之严颜还是相差一些。不过,他的刀法远胜于严颜。如此一来,二人倒是打得难解难分,一时间数百合过去不分上下。
  不仅交手是不知道,这一交手,关羽才发现这严颜真不是盖的,比传说中只有还厉害。人家现在正是当打之年,这柄大刀那是舞得风雨不透、泼水不入。真是进攻有制、防守有序;刀快、眼快。
  “军师,为何二哥所施刀法全无杀意呢?”典韦在后面看了半天,见二哥和严颜打了半天,大哥所传致杀刀法一招没用,满腹疑问的说道。
  “四将军所观甚是!二将军此番意在严颜身上。常言:二将军乃是文武全才之人。这一路上,我军所过之处秋毫无犯,更是多有布施,深得民心。然,巴郡自张修起义之后,修在严颜等人的辅佐之下,政令严明、清楚民治,倒是把这巴郡治理的不错。”田丰闻言分析道,“二将军此番恐怕是要收降严颜。”
  “他们若是真得得民心,只要他们肯降,二哥自会向大哥禀报的。到时候,张修依旧还可以在这里当这个太守呀!为何还要和二哥交战呢?”典韦属于那种稍微比张飞强上一根头发丝的家伙,换句话说张飞考倒数第一,他就是倒数第二。脑袋瓜子不会转个的猛人。
  “二将军之所以与其交战,也是给其一个名声。哪有武将不战而降的道理?”田丰解释道。
  典韦也不知道明白没明白,见田丰放眼观看阵上交战情况,便也不再说话。
  此时,关羽和严颜已经打斗了三百多个回合。二人刀法依旧牟利、快速。场上不是传出大刀碰撞的声音,就听见“嘡、叮、啪……”。
  眼看就要日过三杆,晌午要到。田丰对许褚说道:“二将军与那严颜如此打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呀!四将军,我军还是鸣金吧!”
  典韦嘿嘿一笑,说道:“怕是军师要饿了吧?”
  田丰的小白脸一红,反驳道:“四将军取消了!哪有的事情呀?”
  典韦见罢,笑意更浓。但是他还是回头告诉了传令兵鸣金。
  这个剧情之所以这样安排,主要是在罗本中张修、张鲁二人最后都投诚了。因此,咖啡就把他们给设计成走投诚路线的一波战将。而严颜呢,则作为张修的部将,成为最开始投诚的一员。如果哪位亲友有意见,可以在书评区中留言。


 第107章 阵前定归途,演武涪陵归(一)

  第107章阵前定归途,演武涪陵归(一)
  单说典韦在阵后鸣金,招唤关羽回阵。
  关羽虚晃一刀,拨马跳出战圈,说道:“希伯,不知我军何事唤我回阵。且现在时日不早,不如待我等用过午饭之后再战不迟。”
  “关将军,莫急。”严颜把刀在马鞍桥上一横,笑着说道,“颜在就听说刺史大人政令严明,厚爱百姓。其入川之后更是任用原有官员,广施仁政,深得百姓爱戴。我等与将军所战不过是想投诚之后谋得一个不错的出身。不如这样,午饭之后,我等还在这里交战。你我分别派遣将领交战。若颜手下将领取胜,希望将军到时给美言几句,能够谋得一个差不多的出身?” 
  “希伯如此有心,关羽自当记下。”关羽应了下来,接着说道:“眼下某家麾下偏将军两名,俾将军一名,护军、戎护军三名,和戎护军六名。等晌午之后,我就先派和戎护军出战。”
  说罢,他打马回到本阵,和典韦、田丰等人稍微诉说,便带着一众兵将返回大营。
  回到大营中军大帐之中,关羽对众人说道:“我欲收降此人。然,此人也是明事理之人。若不战而降,那岂不坏了其一世名声?”
  “不知将军同那严颜如何商议的?”田丰问道。
  “我二人商定,午后统兵再战,各自遣将上阵。若他手下的将领能够胜过我方将领,自然想在大哥那里谋取一个好的出身。”关羽卧蚕眉微扬,瞧着诸位将军说道,“四弟你就不要上阵了,他们那里除却严颜以外没有人是你的对手。午后的比试点到为止,切不可伤其性命。狄山你等六位和戎护军先行上阵,若和戎护军败阵,就由李顺你等三位戎护军上阵。你等都不能够敌,就由偏将军刘鞭刘长生出战。某认为严颜手下应该没有人是长生的对手。长生,你上阵之后,务必记住以大哥所授的鞭法败敌先手。”
  众人各自领命,下去吃饭。
  等到接近未时,双方都休息够了。这才来到两军阵前。
  但见严颜身后十几员大将,穿盔戴甲,长枪大刀亮戟明锤。一个个斗志昂扬,精神抖擞。再看关羽身后李顺、孟桐、元白,一式的身穿重铠、头戴面具盔甲,手中长刀柄长二尺五、刀身长三尺、刀背后半寸,坐下一匹面具马。边上的六位——
  狄山,一身牛皮铁块镶嵌甲,坐下白马,手中一柄九尺长枪。
  战鹰,一身牛皮铁块镶嵌甲,坐下黄骠马,背后背弓,手中一柄长枪。(枪法得自主公刘骞所授,和狄山等轻骑统领晋升的护军一样,全部从刘骞那里学会了一种枪法。)
  墨印、韩孙、孟凡、冯骥,四人也是一式的左手带弩,右手持刀(刀把长一尺,刀身长三尺五,背儿后半寸),坐下马匹倒是五颜六色,什么样都有。
  这些个人更是雄赳赳、气昂昂,满腹信心。
  阵前,关羽和严颜遥遥施礼过后。狄山便从关羽身后打马来到阵前,高声报名:“某和戎护军狄山是也。哪个与某交战?”
  话音未落,自打严颜身后冲出一员大将,手中大刀一指,喊道:“涪陵雷洛前来会你!”
  狄山摆长枪相迎,用力向旁一挑,把雷洛的大刀挑到一旁。二马错蹬,他拨转马头,再次驱马过来,长枪一抖,四五个虚抖枪花向雷洛迎面扑去。
  雷洛急忙身子后仰,大刀挑挡。可惜还是慢了一步,顶上缨盔被狄山的长枪挑走。
  这一枪可把雷洛吓坏了!不过还好躲了过去。
  狄山转过身来,一勒马缰,伸手摘下雷洛的头盔,给雷洛扔了回去,说道:“嗨S着!”
  雷洛接住头盔,一束发髻,把头盔戴上,双手抱拳,说道:“感谢狄将军手下留情。”说罢,打马回归本队。
  关羽见狄山首战得胜,便派出战鹰出阵换回他,稍作休息。
  与战鹰对战的这位叫做吴熊。吴熊掌中一柄九环大砍刀,厚不及一成(十分之一寸)、宽三寸、柄长五寸、刀身长三尺三,乃是一柄短兵器。
  战鹰与其对战可谓占足了优势,刀厚重而狭窄,刀法走快速猛烈一道。而吴熊则更多的是走劈砍对杀的笨拙之路。是故,二人交手不过十余合,两刀相碰就听见“咔、咔……”的声音。
  吴熊趁着二马错蹬的时间一瞧自己的大刀,妈呀!就见自己的大刀刀刃之上十余个口子卷了刃。这是怎么打的呀?
  拨转马头,他再次朝着战鹰冲了过来。战鹰亦是策马迎来,两刀又一次相碰。就听见“咔嚓”一声,二人勒住马儿丝缰,赏目观看。但见吴熊的九环大刀齐腰而断,而战鹰的长刀却完好无损。
  鹰战熊本来就有空中的优势,也注定了熊的失败。因此这段比试,咖啡就加了进来。还望各位体谅。下面的比试中,咖啡将提前引出川军中除去严颜之外又一名将。(不过现在年纪尚小哟)


 第108章 阵前定归途,演武涪陵归(二)

  第108章阵前定归途,演武涪陵归(二)
  话说战鹰和吴熊交战,十数刀对战之后,吴熊刀断。
  吴熊也是一个磊落的汉子,本是陈留人士。由于黄巾叛乱,他带着妻儿老小便迁到了涪陵这个地方。哪知道这里的朝廷官员更加黑暗,欺压百姓比之中原更甚。因此,这才加入了五斗米教,参加了造反。这次又听严颜之言,遇到了清官,准备投诚。他倒不含糊,也想混个还一点的出身,为老百姓出一份力。 
  哪知道,这个对手的兵器真是厉害,不到二十回合就把自己的大刀斩断。他扔下手中短刃,双手抱拳,说道:“熊兵器不如人,自甘服输。”
  战鹰倒是也不做作,双手微抬,还施一礼,便打马回阵。
  严颜一看心中暗想,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吴熊、雷洛二人皆是百余人不可近身的猛将,却双双被人战败。而且这还是人家最弱的将领。
  他哪里知道,关羽所派遣上阵的将领全部都是刘骞用那些后世多番精化后的技艺训练出来的。哪里是他手下这些乡野将领所能够比拟的。最少,也要具备多次战郴锋的经验和精力才可以一战。
  此时,严颜身后有人说话:“叔父不要发愁,待小侄上去讨回一阵!”
  严颜回头一看,身后一员蝎,年不过二十,身高八尺,面色红润,唇红齿白,星眉朗目。这酗乍一看,就让人喜欢,长得那就叫喜人。严颜记得这蝎唤作张任,乃是自己至交也是自己的部将张度之子,手中一柄长枪,曾轮番力战自己麾下八员战将,只要成长起来,必定会成为一名上将。
  他又看了看一旁的张度,见那张度点头同意,便说道:“任郎尽管前去,此番你要是取胜归了。叔父为你取字!”张任尚不到十八岁,还没有取字。
  “多谢叔父。”张任说完,打马来到阵上。
  关羽一看,嗬9派上了一个娃娃?莫非严颜还要给这个娃娃求个一官半职不成?难道这个娃娃有不一般的本领?
  想罢,他高声喊道:“希伯兄,因何唤出一个娃娃上阵?”
  严颜一听,脸上一红。是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