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代魏成蜀(咖啡)-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见,他策马疾驰,带着那千名护卫在那悍步狼兵周围游动,不时地用长枪刺激敌人。
  悍步狼兵行动缓慢,根本追不上,也堵不上这些骑兵。一个个越来越急躁,却也无奈。
  远处的曹彰看到如此情况,勃然大怒,喝令一声:“重逢!”
  范青一看,上钩了!
  等到曹彰等人靠近他们还有不足百步的时候,他高声喊道:“撤!”
  此言一出,他当先策马朝着西面奔去。
  虽然是在逃命,他带着麾下护卫还不时地返回去骚扰那些悍步狼兵。使得曹彰不得不引兵追赶。
  曹彰引兵在后面紧紧追逐。
  这千余骑兵竟然在一兵未损的情况下,将曹彰的悍步狼兵引到了河西这一片草地之上。
  仗着没有九宫军的出现,曹彰根本就不怕其他兵马埋伏,所以一直没有注意这一片草地有什么异常。
  猛然,他发现那一千名骑兵在前面又停了下来,意外的没有过来骚扰前面的悍步狼兵。
  怎么回事儿?
  他刚刚有些怀疑,就听见四下里鼓声如雷。
  他往四下里观瞧,却看到一阵火雨从四面八方袭来。
  “啊?!”他大叫一声,正欲撤退,又发现自己脚下的青草都燃烧起来了!
  他可搞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儿了?!
  原来,刘瑾派范青出去后,就派人来到这里撒上了桐油,使人埋伏在这里。桐油遇火便燃,青草在这个油中燃烧,岂有不冒烟之理?
  一时间,烟熏火燎将曹彰这两万多悍步狼兵围在了当中。
  曹彰、曹烁、曹熊三兄弟此刻再也没有心疼那些士兵的心思了,慌忙带着乃数百名骑在马上的护卫创出了这火阵。
  可怜那两万多悍步狼兵因为那些铠甲的笨拙,哪一个脱得下甲胄,又有哪一个可以逃生?
  他们不知道哪一个聪明一些,相互之间开始解下对方的甲胄。
  就在这时,汉朝大军从天而降,纷纷挥舞着铁锹将燃烧的草皮铲到了一旁,清出了一条道路。
  只听到一声大喝:“尔等此时不降,更待何时?我军在此清出出路,还不出来?”
  那些悍步狼兵早已没有了那股子生龙活虎的样子,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向着这个声音传来的方向奔来。
  可惜的是那些在内部的悍步狼兵,还是躲不开火魔和烟魔的侵蚀,纷纷倒在了那片青草地上。
  这片大火足足少了一天。
  只有不足三千名悍步狼兵从那个小口子上逃了出来,大部分悍步狼兵都死在了这一片火海之中。
  曹彰三人逃回魏都,面见曹昂。
  曹昂说道:“刘瑾乃是诸葛亮之徒,颇善谋略。看来,我军终非其敌手也!”
  曹彰悲切的说道:“没想到,此人竟然如此狠毒。一把火烧死了我麾下两万余人!”
  曹烁亦是悲痛不已,话音中带着一些哭腔说道:“难道真的是天亡我大魏不成?陛下,我们还是快走吧!再不走来不及了!”
  曹昂摇摇头,说道:“你三人走吧!朕不会走的。明日,朕要与那刘瑾一决高下。”
  或许曹昂已经认命,只是在寻找一个他认为体面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罢了。
  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曹昂其实是对曹丕死心了!


 第434章 吕星邀战三大将,终败魏国复中原

  第434章吕星邀战三大将,终败魏国复中原
  虽然曹昂已经对曹丕失去了信心,但是他却忘记了自己这位兄弟考虑事情的周密性远在自己之上。
  曹丕虽然带着司马懿等人及数十万大军远避辽东,但是其内心之处深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道理。所以,得知汉军三十万精兵入境击破四路边防之时,他便派遣司马懿统兵二十万前去救援魏都。 
  司马懿使大将吕星为先锋,引骑兵万人。
  话说魏帝曹昂带着三个兄弟曹彰、曹烁、曹熊引兵出城,于城外讨战汉朝淳王刘瑾,欲决一胜负。
  刘瑾得知曹昂亲自统兵讨战,遂与董渊等人引兵出营。
  两军对峙在魏都城外。
  刘瑾跃马提枪来到两军阵前,高声喝道:“曹昂,时至今日,汝还不投降,更待何时?”
  “可笑!江山有能者居之。难道只有你刘家可以做那天子之位不成?”曹昂冷笑一声,接着说道,“你家先祖刘邦不过一泼赖小人,得机缘成就大事。朕得先父之根基,称帝封天又有何不可?”
  刘瑾出人意料的点点头说道:“汝所言不错。然而,汝可知‘天至民归,人心所向’的道理否?天下百姓的民心所向才是决定这个天下的归属,而非哪一个拳头硬哪一个就可以占有这个天下。”
  曹昂冷冷的笑道:“早闻汉朝淳王殿下倡导‘仁义天下’之说。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呀!”
  “过奖过奖。”
  “闲话少说,刘天生,不如你我一战如何?”曹昂一看刘瑾一副十分受用的样子,非常气恼。
  刘瑾大枪一抖,笑着说道:“如此也好。孤便试试你久居高位,身子骨是否已经变得虚弱不堪?”
  言毕,他便要挥枪攻击。
  就在此时,却听见远处一个声音传来:“淳王殿下,杀鸡焉用牛刀?末将来也!”
  刘瑾回头观看,却见不远处黑压压的一片。
  援军?!
  不错,正是援军。
  汉朝天子、兵马大元帅刘罡派来的二路军,车骑将军张绣统领的二路军。
  喊话者不是旁人,正是左将军典满。
  典满倒提着三尖两刃刀,纵马冲了过来。
  来到淳王面前,他将三尖两刃刀挂在得胜钩上,一抱拳行礼说道:“淳王殿下,末将典满见驾。”
  “欧?!左将军,你等如何前来?”刘瑾不解的问道。
  “回殿下,陛下得知魏国大都督司马懿引领大军二十万出辽东来救魏帝曹昂。因此差遣车骑将军张绣为元帅,前将军、我、东将军为副元帅,前来援助殿下。”典满说道。
  刘瑾这才往后观瞧,可不是?张绣、关平、许仪等人已经赶到阵前。
  “也好!孤这边回阵,这里交给你了!”刘瑾说了一声,便打马回到阵中,与诸人相见。
  却说典满晃动三尖两刃刀,便欲向曹昂攻去。
  你说这个事情咋就那么巧?
  就在他刚刚举起三尖两刃刀的那一刻,曹昂军的后面也传来了一声大喝:“呜呀!大胆狂徒竟敢对我家万岁动武!休要猖狂,少要得意。某家来也!”
  典满抬头一看,只见一匹火红色的战马从曹昂军的后面冲杀过来。
  那战马上的骑士纵马来到曹昂近前,翻身下马,撩衣跪倒,高呼万岁:“吾皇万岁万万岁!臣吕星受大都督之命前来救驾。”
  “吕爱卿,莫非文昭王派大都督前来救朕不成?”曹昂万万没有想到曹丕会派人前来救自己,顿时眼圈变得通红。
  吕星说道:“陛下,此人定是典满典达成。汉朝太上皇的结拜兄弟典韦之子。臣与此人有杀父之仇,还望陛下恩准!”
  “好!朕准你所请。”曹昂答应一声,拨马返回阵中。
  吕星拨马来到典满面前,冷冷的说道:“汝可是典满典达成?”
  “正是!’”
  “汝可记得温侯吕布否?”
  温侯吕布?此人莫非是其后人?怎的长得如此的相像?
  乍一见吕星,典满自己也下了一跳,还以为是温侯复生了呢。
  “你是温侯吕布的什么人?”典满盯着吕星的眼睛,谨慎的问道。
  “我乃温侯之子吕星是也!”吕星大喝一声挥戟便刺。
  典满忙摆三尖两刃刀相迎,便与吕星战在一起。
  正在与淳王刘瑾说话的关平猛然发现战场之上的吕星,急忙说:“那人怎么这么像温侯吕奉先?莫非是被琼王殿下击败的吕星不成?”
  许仪这才抬起头来观看。
  “坦之兄长,你猜得不错!此人正是吕布之子,怕是达成兄长不是其对手呀!”刘瑾可是与吕星有过交集的,一眼便认出了吕星。
  “殿下,我兄弟这便上去帮忙!”关平说完,招呼许仪,提枪纵马直取吕星。
  许仪,亦是挥刀而上。
  曹昂、曹彰等人只顾着看吕星与典满交手,根本没有注意到关平、许仪二人上来。
  等到看到这个情况,他们再往上冲已经晚了。
  曹彰、曹烁、曹熊三人纷纷抢出。
  汉军营中刘瑾、张绣、董渊等人时刻注意着战场上的动静,见他三人冲出。
  刘瑾吩咐道:“马季常、庞令明、范元义,你三人将曹彰兄弟拦住。吕布之子断然不可留存!”
  “诺!”马良、庞德、范玮三人应声答道,策马而出,分别迎上曹彰三人。
  再说典满。
  单打独斗,他还真不是吕星的对手。
  这一交手,他就开始叫苦,这小子可比他爹那老家伙厉害呀!
  毕竟,当时吕布已经年迈,而且又有当初天子刘罡重创其留下的旧伤;而此时的吕星正当年,岂能同日而语?
  不过,就算是不敌,吕星要是想一招半式拿下他典满也不是那样容易的事情。
  典满的武艺可是刘骞亲手所教,那柄三尖两刃刀结合了枪法和刀法,和一套诡异的招式也不是吕星一时半会儿可以破解的。
  然而,二人交手不过二十多个回合,关平、许仪冲了上来。
  “达成,为兄来也!”关平、许仪同时喊道。
  “二位兄长,你们来的可真是时候!这厮是在难打,比他爹厉害多了!”典满叫道。
  ?“关平、许仪?好,你们来的太好了。这下子我可以为父报仇了!”吕星见到三人,就像吃了兴奋剂一样,大戟犹如速度徒然增加,忽忽挂风,朝着三人急刺而下。
  三人这些年的功夫可没有放下,尤其是关平。
  这几年,二爷关羽把一门心思都放在了长子关索身上;反倒是嫡长子关平被冷落了。不过,关平修习的武艺是枪术,而且是从赵云、张颌那里学的。
  这几年,刘骞看到关羽一门心思放到了关索身上,知道这是关羽想要弥补当年留下的遗憾。所以,他便将关平召到身边,传授了关平一套长枪破戟的枪术。
  不再多说他们的情况,且来看三人战吕星的情况。
  却见关平三人犹如三颗游星一般,在吕星周围转圈攻打。
  那吕星果然艺高人胆大,丝毫不惧,一柄长戟上下翻飞,犹如神助一般,将三人的兵刃不时地磕飞出去。
  四人一时间打得是难解难分。
  后面观战的张绣端坐在战马上,猛然看到魏军后面又有援军到来,急忙对刘瑾说道:“殿下,敌军援军又到!不如发动总攻,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刘瑾顺着张绣的手看去,果然发现敌军又有援兵赶到,果断的下令:“传令三军,准备发动总攻!”
  他身后的传令兵接到命令,策马朝着西面大营奔去,向薛立传达淳王的命令。
  此时,战场之上。
  关平三人已经将吕星逼迫的破绽连出。
  吕星猛然破开关平的大枪,抽了一个空子,策马便逃。
  刘瑾就在等这个机会。
  “击鼓,进兵!”他大喝一声,一马当先冲了出去。
  他身侧的护卫队长仅仅跟在身后。
  董渊等人纷纷纵马向前,紧追淳王身后。
  交战中的曹彰三人见到汉军大军压上,纷纷甩开对手,拨马便逃。
  庞德哪里肯放,擎刀朝着自己的对手曹熊追去。
  曹熊坐下战马,只不过是区区一匹普通的大宛马,又如何比得过庞德青鬃白龙驹?
  庞德紧追不舍,很快就赶上了曹熊,长刀挥起,便要斩杀曹熊。
  哪知道曹熊早有准备,猛然回头,一刀横砍,竟然将老将军坐下战马的马首砍下。
  庞德老将军坐下战马顿时失去动力,将老将军甩了出去。
  若不是,曹熊着急逃跑,怕是老将军此番必死无疑;饶是如此,老将军的伤势也不会太轻!
  汉军阵中鼓声如雷,在汉淳王刘瑾的带领下,汉军兵将如潮水一般朝着魏军涌了过去。一场蔓延了数十里的战役就在这里展开了。
  这是东汉末年最大的一场战役之一。
  参加兵力超过了五十万,双方兵力几乎全部上阵。
  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役,交战不久,战场上就呈现出了几乎是一面倒的局面。汉朝投入了近五十万人的兵力,而且他们的士兵通过了系统的军事训练,精通战场上的阵法协作的战法;而魏军只有不过三十万左右的兵力,而且他们的士兵的个人素质都不如汉军。
  这是一个互无悬念的战役。
  这场战役一直打到了黄昏时分。
  当太阳将落的时候,要说整个数十里的地境变成了一个修罗地狱也不为过。刘瑾亲手击杀了魏帝曹昂,带着亲卫大队冲进了魏都,正式占领了这中原的核心城市。
  魏军只余下不足三万人,随着大都督司马懿朝着辽东方向逃窜。


 第435章 赴辽东追杀司马,文昭王抉择难下

  第435章赴辽东追杀司马,文昭王抉择难下
  魏帝曹昂被诛杀,魏军军心大乱。
  汉军七十万大军如同破堤的洪水一般汹涌的冲向那无力抵抗的草本庄稼,势如破竹。
  三十万魏军惊慌失措,一个个如无头的苍蝇一般乱闯乱撞。
  吕星当先冲入了士兵之中,朝着后方闯去。 
  那些挡着他逃跑的魏军士兵被他全部挑开。看来,他也被汉军的气势吓怕了。父仇未报,他就此死去,岂肯甘心?
  他破开前面挡路的士兵,穿梭在奔逃的士兵之中,很快就把关平三人甩了下去。毕竟坐下宝马良驹的神速,远胜过三人的坐骑。
  按下吕星,暂且不谈。
  单说曹彰三兄弟。
  曹熊将庞德坐下马斩杀,并没有来得及再次攻击庞德,而是朝着魏军大军行去。
  魏主曹昂一心死战,挥枪带着身后兵马冲了上来,接应了曹彰三人。
  兄弟四人这才引兵与汉朝大军展开了殊死的搏斗。
  数十万大军的交锋,很快就显现出了汉朝军队的优势。
  小型的方形阵呈现九宫阵型,攻防有序,协作攻击致密,是汉军主要的小型攻击阵型。
  六个人的三角形阵呈现尖刀阵型,锋利狠辣,在魏军群中骁勇攻击,不断斩杀着、收割魏军的生命。
  很快,汉军便形成了一个对魏军的半包围的圈子。前面有序的攻击,后面及时的补充兵力,成为汉军不断推进的动力。
  魏军不断损伤的士兵,接连后退的将领,使得魏军阵型不断向后缩减。
  魏帝曹昂被汉朝淳王刘瑾敌住。
  刘瑾言道:“汝私自称帝,乃我汉朝之叛逆也!然,孤还是很佩服汝之勇气的。称霸一方,铸成数年的霸业,汝与汝父可以算的一方枭雄!”
  “汝何必惺惺作态?今日,朕守于此地,便是要与此城共存亡!”曹昂慷慨的说道。
  “也罢!孤便遂汝之愿!”刘瑾十分认真的点点头。他看的出来,这个比自己大上十几岁的男人心中充满了故事。
  把长枪一摆,他做了一个请字,说道:“魏国国主有请了。”
  曹昂也不推辞,挥枪而上,直取刘瑾。
  刘瑾摆枪相迎,便于曹昂战在一起。
  曹昂已经数年没有动过刀兵,又有死志在心,只不过与刘瑾交战三五回合,猛然迎上了刘瑾的长枪。
  刘瑾本想活捉他,哪知道他死志决绝,竟然自己往枪上撞。
  就这样魏帝曹昂死于非命。
  魏军也因此迅速败退下来。
  曹彰三兄弟一见大哥死于非命,也都拼了性命欲抢其尸体。
  却被走失吕星的关平、典满、许仪三人拦住,一阵厮杀将三人斩杀于乱军之中。
  魏军之中,逃走的不只是悍将吕星,还有就是大都督司马懿。
  司马懿见势不好,带着麾下兵马便逃。
  然而汉军兵马实在是多,几乎包围了魏军。他们能够逃出去的只有司马懿这一部分。
  信都城外,一片修罗战场,充满了血腥的气味,透露出一种无奈的凄凉。
  映入眼帘尽是满目疮痍,伤残的士兵哼哼唧唧、各种姿势惨死的烈士、潺潺流动的血浆沾满了草木的根茎……
  不时有汉军士兵将那些受伤的士兵拖到担架上,也不管是汉军还是魏军,一律抬走,进行治疗。倒是让那些魏军士兵感激不尽。
  接下来又有不少的汉军士兵开始分散开,将那些战死的士兵分别集中到了数十个地点。
  这一战战死的双方士兵超过了二十万。
  淳王站在高处,说道:“一将功成万骨枯!当年父皇便告知我们兄弟三人,战争的代价太大,如果能够和平演变一个国家,万万不得妄兴刀兵!如今,曹昂自知不敌,竟引大兵于此,与我决一死战!不知,此为孤之误,亦是其之误?”
  关平在后面说道:“殿下,此乃天意。非人之所为也!魏国国力贫寒,却屡动刀兵,实乃祸国殃民。”
  刘瑾摇摇头:“非也。此乃我等之误也!”
  说完,他转过身,从高处走了下来,对身边的张绣、关平、典满、许仪等人说道:“魏国久不臣服,先祖之业旁落别家。乃是我等后人之罪也,而非百姓之罪也!是故,皇兄屡次遣兵征讨吴魏。”
  “今魏国中原尽数复归我大汉王朝,接下来,我们便当东进辽东,夺回父皇昔日起家的根基所在!季常将军听令。”
  “末将在!””马良答应一声。
  “司马懿一部残兵败将已经逃脱。汝引本部兵马为前部,直入辽东!”刘瑾这是一定要把魏国余孽斩杀遗尽。
  “诺!”马良领命,转身离开。
  马良统领本部骁骑师当日出发,直奔幽州地境。
  突击将军唐咨带着英骑团为前部,参谋将军李扬统领第五团为右翼,游击将军董奎引第四团为左翼,马良统领第一、二、三团为中军。
  唐咨的前部骑兵紧追司马懿的后军。
  两军在河间地境发生了第一场战斗。
  司马懿使大将程武、董胄、蒋秀三人引兵拦截。
  汉军英骑团团练将军吴宏斩杀了蒋秀。
  唐咨独战程武、董胄,击伤了董胄,刺死了程武,大败魏军。
  不过有三人的拦截,司马懿已经带着麾下兵马逃到了范阳地境。
  唐咨、吴宏带着骑兵孤军深入。
  在任丘地境,司马懿设下圈套,伏击了唐咨带领的吴宏英骑团。
  此役,英骑团将士死伤三千多人,吴宏战死,唐咨负伤。
  余下三千余兵士,在团副将的带领下浴血奋战,苦苦抵挡,知道马良大军主力赶到时,才被救下。
  马良安排了随军郎中为唐咨疗伤,使人将唐咨和受伤的士兵送到后营修养,接着是游击将军董奎左翼军为前部,继续追击敌军。
  司马懿大军这是已经撤退到了虚无山一带。
  马良大军追击到了虚无山,便不敢再进一步。
  马良对这一带可是不熟悉,故不敢再进一步。文武学院曾经讲过,辽东虚无山非一般地境。若是有兵在那里,千万不要前去试探。那里可是一夫把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形。
  在虚无山前,马良使队伍安扎下营盘,守在了敌人出入的山口。
  两日后,汉淳王刘瑾因五十万大军来到山前。
  在中军大帐中,马良向刘瑾汇报了一路上的情况。
  刘瑾笑着说道:“敌军退守虚无山,乃是困兽犹斗而已!汝等只管安排麾下士兵小心提防那山中的动静。若是有风吹草动的,马上汇报。”
  中军大仗中,全部是骁骑将军以上的将领。
  正当中端坐的正是北部边防军大元帅、淳王刘瑾。
  其下垂手坐着的是车骑将军张绣,接下来便是关平、典满、许仪,在下来便是两大都护使徐漠、薛立。其他人都是站在两侧,并没有座位。
  这些人中却没有发现徐州都护使董渊。
  这董渊到哪里去了呢?
  原来,在淳王攻下魏都之后,董渊便接受了淳王的命令,带着本部兵马十余万大军,从临淄出发,穿越大海,直奔辽西。
  第一次出海,海上的浪头激起了很高,使得他们的船只行进十分艰难,更有不少士兵在船边上被掀入海中,而大多数士兵在河上行船时没有什么感觉,到了这里却是晕船晕得厉害。
  董渊拿着那张太上皇给的地图,在船室内观看着,不是盯着罗盘观察着方向,然后与身边的夏侯霸、周伟等人商议着。
  靠着海边,无数大船乘风破浪行驶着,使得刚刚从战乱中安定下来的人们再次赶到惊慌。幸亏董渊使人在这些地方发放了榜文,不然,这些百姓们的动荡将会是刚刚平静的社会再次造成混乱。
  经过月余的航行,董渊终于带着麾下大军在长兴岛登陆。
  在岛上短暂休息之后,大军再次登船。
  经过不到一天的时间,他们到达了辽东郡的长丰县。
  忽然又十余万的大军在海边登陆,当地的土著民们全都躲进了自己的家中。
  早已料到了这些事情的发生,董渊使人将当初刘骞在辽东时的旗帜打了出来。
  那个旗帜乃是勇安亭侯的旗帜。
  据说,刘骞带兵离开辽东的时候,葛坡和赵家庄的百姓组成的勇安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小城。这个小城始终悬挂勇安亭侯的旗帜,这是辽东各地广为流传的一个佳话。
  董渊带着兵马直逼魏文昭王曹丕所在的城池右北平。
  十万名大军突然兵临城下,将一个文昭王吓得半死。
  司马懿引兵二十万前去救援曹昂,曹丕留在右北平的兵马不过十余万,可战将领却也有不少。
  但是对这突如其来的汉朝大军,他还是真的毛了!
  就连那些将领中也出现了一些投降派,可见投降派并不是那些文职官员的专利。有些怕死的将领也是投降派中的顽固者,他们或许比那些文职官员更加怕死。
  曹丕看着身前这数十名将军,竟然有超过了一半的人建议投降;而且所有的文臣都说大势已去,当识时务!
  曹丕左右为难,到底该何去何从?到底是否一战?


 第436章 集重兵封杀孙吴,统天下南柯一梦

  第436章集重兵封杀孙吴,统天下南柯一梦
  魏文昭王曹丕本是一个十分沉着的人。他懂得藏拙,懂得利用时机,也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在这个混乱的年代,他更清楚如何掌控自己的命运。
  看到麾下大将邓艾二人不断请战,他不得不照顾这些主战派的情绪。
  “士载,孤许汝精兵五万,出城与敌军一战吧。”他还是要依从这些将军的意图。 
  “诺!”此时可以一战的也只有邓艾了。
  从中原战败以后,他便带着麾下败军投辽东来了。
  魏军中主战的大将还有十余人,也都随同邓艾大军出城,直奔城外汉军。
  然而曹昂犹豫之际,已经葬送了出兵拦截汉军的最佳时机。
  在城外,邓艾与董渊形成对峙。
  明显的劣势之下,邓艾等人并没有胆怯和退缩。
  看出了这些人的决绝,董渊没有依仗兵力的优势,没有立刻挥军而上。
  他在等待,在等待邓艾的进攻。
  邓艾部将仲长统向邓艾问道:“将军,敌军势大,我军当如何以对呀?”
  “传令三军,果断出击。昔日受丞相大恩,我等当以性命相报。此战虽败,我等亦可名留青史。”邓艾这是抱了必死之心。
  “诺!”
  邓艾大军在三通鼓声之后,发动了攻击,朝向比他们多出了一倍还多的汉军发动了攻击。这五万魏军一个个都将生命抛到了脑后,奋不顾身的朝着汉军攻杀过去。
  这一战,董渊可谓是付出了十分沉重的代价。
  四品中将夏侯霸、周伟都受到了轻重不等的伤;从四品上将方夜、夏侯威、庞会、李学全部受伤;卓安被邓艾击杀,战死疆场。
  董渊亲手斩杀了敌将邓艾。
  麾下数万将士血洒疆场,魂落异乡。
  又一个修罗战场呈现在了右北平城外。
  此战,魏军主战派将领全部阵亡,惊吓之中北平城内的魏文昭王曹丕几欲投降。
  然而“福不双至,祸不单行”,曹丕还没有从惊吓中缓过劲来,又一个消息从虚无山方向传来。
  “大都督司马懿带着三万大军和一众将领投奔北方大漠而去。汉朝淳王刘瑾引大将军五十万并进右北平。”
  曹丕一个失神,“啪嗒”一声坐在了地上,口中喃喃的说道:“完了!完了!”
  ……
  洪武十二年秋,汉淳王刘瑾统兵七十余万征讨中原,连灭魏国四大门户,兵进魏都斩获魏帝曹昂。不出两个月,俘虏魏国残余兵力魏文昭王曹丕递交降书。
  自此,北方中原再次回到了汉朝的统治之下。
  洪武十二年冬,汉天子、总领兵马大元帅刘罡发布征讨诏书,责令南部边防军大元帅、琼王刘慎引南部边防军出兵讨伐东吴;又使得胜归来的北部边防军大元帅、淳王刘瑾引北部边防军主力从徐州出发攻打东吴广陵军。
  南部边防军四十万大军压境已经使得东吴吴主孙权备受压力。在得知广陵方向的消息,孙权果断下令,广陵守军退往建邺。
  汉军势头正盛,一路上势如破竹。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汉军先是攻克了江夏的水上城防,三十万大军登陆,在长江流域平原地带,纵横驰谴如入无人之地。
  东吴军队在汉军的攻势之下犹如草芥,脆弱无比。
  刘瑾统领大军五十多万从广陵入境。
  那些城守闻得汉军抵达,纷纷开城投降,倒戈而向。
  吴主孙权看到大势已去,遂引领麾下亲近之人,于会稽登上早已准备好的大船,扬帆出海。
  有人要问孙权这是要往哪里去呀?
  琉球!
  原来,孙权早就知道汉朝的强大是不允许自己在这里称霸一方的。所以,洪武十一年,他派遣大将卫温因水军出海寻求日后的安居之地。
  卫温引兵回来,便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孙权。
  从此,孙权便不再害怕刘汉王朝的征讨。
  洪武十三年春,汉朝吞并东吴,天下终于一统。
  汉天子刘罡带着两个弟弟刘瑾、刘慎二人前往华山拜见父亲刘骞。
  此时,刘骞卧在床上,床前站着刘备、关羽、许褚、典韦、张飞、张颌、赵云。
  他示意三子跪在床前,说道:“天下一统?!只不过是高祖的基业又得到了一统而已。天下很大;是你们无法想象得到的。”
  “孙权去了哪里?你们不知道吧。他去了琉球。就在会稽东面的一个小岛上,那个地方叫做琉球。北边的草原以北还有广袤的冰川,大海的彼岸也有别的人在生存。罡儿,我大汉朝兵力强盛,当属今天下的王者之师。可使瑾儿、慎儿引领自己的属兵去开创他们的天地了。记住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说着,刘骞的眼慢慢地合上了。
  刘骞就感觉到自己还看见他们自己的身旁哭泣,七位贤弟和三个皇儿都围着自己身边不停的哭泣。
  “兄弟同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