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代魏成蜀(咖啡)-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诺!”众将领命。
  次日,董渊留下庞元守城,然后尽起大军分三路出城。按下李强、何般早早出城埋伏不说。
  单说董渊带着霍戈、周伟、尹齐、方夜、庞会、方明等大将,引兵十个雄步团在下坯城外摆开阵势。
  数万大军那真是黑压压的一片,一眼望去蔓延数里,无边无沿;旌旗飘摆,战鼓咚咚,一阵阵肃杀之气在下邳城外开始蔓延。
  魏军大营之中,司马懿问询了一番,心中捉摸到:汉军援兵刚到便要展开决战?难道下邳城中真的有如此多的兵力,还是他们自认为有能力以少胜多!?
  天生谨慎的他,猜不透其中的玄机,所以并没有召集众将,也没有出兵迎战的意思。只是坐在榻前,独自捉摸着。
  他不发话,可是他麾下的众将在帐外等得不耐烦了。其子司马师、大将程喜双双从帐外进来请令,异口同声的说:“敌军在外讨战,末将愿引兵迎敌!”
  他缓缓抬起头,盯着二人,半晌忽然开口问道:“敌军数万大军在营外严阵以待,你二人欲引兵几何出战?”
  二人被问的一愣。
  却见司马懿哈哈一笑,说道:“董子薄忽得援军,故以汉军之骁勇而陈大兵与我军决战。我有吕明仇,何惧其哉?子元,你兄弟二人留守营寨。其余诸将遂本都督一同会一会这位徐州的都护使。”
  他似乎想明白了董渊出兵决战的意图。
  司马懿留下三万兵马给司马师兄弟,带着十万大军出营寨,列于阵前。
  却见那魏军漫山遍野,到处都是;刀剑林立,旌旗飘展,气势比那汉军一点不差。
  一顶伞罗缀立在三军正中,伞罗之下便是魏军大都督司马懿。
  司马懿身后紧随其身边的便是新提的偏将军吕星吕明仇,然后是征北将军程喜、安东将军陈褰、四中郎将、十大偏将军。
  司马懿往汉军营寨中望去,却见黑压压的一片,三军当正中一簇马上骑将,硕大帅旗之下为首大将正是徐州都护使董渊。其身后几员大将都是那几个能征善战的将军,看那个与周伟周毕云并肩立马、披着同样的大红色披风的悍将应该就是新到援军的骁骑将军霍戈了吧。
  再往四下里,他竟然发现少了一样兵种!
  骑兵?汉军的骑兵去了哪里?
  发现如此异样,他的心猛然揪到了一起。
  不好!
  “程喜、陈褰,你二人马上往两翼去,敌军骑兵要突袭我军两翼!”好一个司马懿,如此布局竟然被他一眼看出!真乃神人呀!
  “诺!”程喜、陈褰二人得令,策马往两翼而去。
  董渊在对面并没有看到这个细节。
  他对霍戈、周伟、尹齐点点头。
  三人遂策马出阵,齐声高声喝道:“吕明仇,你自持武艺高强,悍勇善战可敢与我等一战?”
  三人就好像是合战人家吕星,乃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说的是那样的理直气壮!
  吕星看了看三人,其中一个是自己手下败将,另外两人都是用枪的看来是两个好手。那周伟虽然是自己手下败将,但是也是一上将之选呀!也好,三员上将合击之力是否可以扛下来呢?试试,也为了日后报仇增加一些经验!
  想罢,他纵马上前,想司马懿请战:“都督,区区三个跳梁小丑何足挂齿?待末将拿下便是。”
  司马懿似乎是看出来董渊的意图,本意不愿吕星出战,可是人家自己请战也只好作罢,遂点点头。
  吕星纵马出阵,高声喝道:“有何不敢?汝等泼皮小辈尽管放马过来便是。爷爷若说个不字,便是懦夫!”
  霍戈长枪往马鞍桥上一横,双手抱拳微施一礼:“某乃扬州骁骑将军霍戈是也,将军强悍,我等只好合力一战了!”
  尹齐施礼,亦是言道:“扬州突击将军尹齐有理了,还望将军海涵!”
  好嘛!脸够厚的呀!
  周伟喊了一声:“吕将军看刀!”言毕,他挥刀便朝着吕星砍去。
  霍戈、尹齐二人一看,亦是拨马挥枪攻了上去。
  四人一交战,董渊点点头,回头喝令道:“击鼓,出击!”
  “咚咚、咚咚咚、咚咚……”
  一阵进攻的鼓声响起,董渊当先纵马而出,直奔魏军大阵冲去。
  其身后,四支护卫营紧随其后,冲杀上去;方夜、方明、庞会各领部下朝着魏军冲去。
  妈的,真的要决战了!
  司马懿没办法了,只好使四中郎将、十大偏将引兵迎上去。
  他乃是秀才出身,岂能上阵冲杀?
  却见他在护卫的掩护下退回了营寨。
  他及时退回营寨,才使得这一仗没有败的太惨。
  回到营中,他慌忙登上瞭望台,向阵上望去。
  十数万大军的混战,那叫激烈呀!
  喊杀声、呐喊声、惨叫声、马嘶声交织成了一道地狱交响乐。
  汉军兵马相对少,却有战阵相助;魏军兵力虽然多,却是缺少了汉军那种协作战法。所以两军倒也相持下去。
  忽然,大营左侧、右侧竟然出现了两支近万人的骑兵出现在战场上,骑兵的冲锋竟然将有所准备的程喜、陈褰二人的兵马打得狼狈不堪。
  司马懿大惊,慌忙对司马师、司马昭二人说道:“快!你二人各领精兵五千持长枪前去增援程喜、陈褰。”
  “诺!”司马师二人应声而去。
  李强统领着骑兵犹如下山猛虎一般朝着敌军后阵冲杀,竟然发现敌军大将陈褰引兵相候。只可惜的是虽然有所准备,却是一些刀盾兵,根本就无法阻击骑兵的冲锋,很快就被李强这七千多骑兵冲的东倒西歪,溃不成军。
  李强正与陈褰相持,忽然有近卫赶来喊道:“将军,敌军援军出营。大概有五千多长枪兵!”
  长枪兵?
  那可不行,这长枪兵正是克制自己轻骑兵的兵种!撤退。
  却见他连出数枪迫开陈褰,从怀中拿出一个牛角小号,“呜、呜……”的吹了几声,接着就舍弃了陈褰,朝着混战的战场冲去。
  其身后的骑兵听到号声,也都纷纷紧随其朝着混战的战场冲去。
  而何般所部此时已经冲到了战场的中间。原来,何般击杀了程喜的副将国渊,便发现魏军大营中冲出了无数的长枪兵,于是便带着麾下骑兵朝着战场中间冲去。
  战场上的战斗,最为激烈的还是要数周伟、霍戈、尹齐三人与吕星的战斗。四人的战圈占据了一个方圆二十余丈的地方,混战的士兵没有人靠近他们,生怕被他们伤及到自己。
  吕星对付三人似乎是有些游刃有余,但是却很难取胜;三人若想一时半会拿下吕星或者伤害吕星,怕是真的很难。
  因为吕星有能力从三人围攻之下顺利脱身,所以他们想伤害或者拿下吕星,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吕星想要取胜,也相当难!因为三个人的合击显然练过,开始虽然不是很熟练,但是后来三人的攻击显得十分有序,倒是叫吕星有些郁闷。
  再看司马懿麾下的四员中郎将、十员偏将,其中李通被方夜所斩杀、弓遵被董渊一刀劈于马下是死是活尚不得知!
  李堪被方明追杀的满场乱跑。
  ……
  这一场大战一直持续了半日。
  随着魏军四员中郎将和十员偏将的死伤、逃离,魏军士兵纷纷朝着大营方向逃窜。
  吕星久战不下,遂迫开三人,拨马朝着大营方向撤去。
  所谓穷寇莫追,只是到了最后,董渊才发现如大地一场战役,根本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涉及的场所很大,涉及的兵将很多,他使诸将各自收拢自己的兵马,缓缓回城。
  最后查点损失,他才发现先这一战竟然损失兵马超过了两万余人,不过万幸的是战将没有损失,哪怕是统领一级的也没有阵亡。
  战场清理,他得知在自己这边死去的敌军士兵竟然也有一万五千多人的阵亡。看来魏军的损失也不少呀!
  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呀!
  再说司马懿见到诸将各引兵马回营,查点损失,此战损失大将三员:国渊、李通、弓遵;损失士兵近三万人。
  这一次被敌军骑兵在后面突袭了!否则,不会有如此多的损失的。
  司马懿心中十分自责。毕竟,在一开始的时候,他就发现了敌军骑兵将会突袭,但是没有交代好如何防备这些骑兵!
  他愿意,也必须承担这个责任。


 第423章 强中更有强中手,计走连环败司马

  第423章强中更有强中手,计走连环败司马
  上文书讲到董渊得到霍戈援军,果断出击,与司马懿决战于下邳城外。他以霍戈、周伟、尹齐三员大将吸引住魏军无敌大将吕星,驱使麾下十个雄步团的步兵与司马懿十万大军战于下邳城外,又使副将李强、何般二人以骑兵从两翼冲杀。
  司马懿虽然察觉汉军骑兵的异常,但是由于没有交代清楚程喜、陈褰二人,使得两翼士兵被突如其来的汉军骑兵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还好,他及时反应过来,派遣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各引长枪兵五千冲出营来,救下了陈褰、程喜二人。
  这一战其实算是战成了平手。双方损失士兵都有上万人,以汉军之彪悍,协作之密切,伤亡打成了近一比二的程度,也算是一个正常的水平。
  只不过接下来的战事,更加对魏军不利了。
  经过此番决战,双方都不得不静下来修养一番。不管是汉军还是魏军,受伤的士兵都有不少,都需要一段时间的静养。
  可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汉军的援军又有一批赶到下邳。
  下邳城外,董渊带着霍戈、周伟等大将在城外摆开阵势,迎接这来增援的大人物。
  不错,绝对的大人物。
  北部边防军大元帅、淳王刘瑾,南部边防军大元帅、琼王刘慎。这两位铁帽子王带着麾下两个劲骑护卫旅,四万骑兵铁骑踏过,在大道上扬起一阵烟尘,惊得徐州百姓一个个躲在家中不敢出来。
  行至下邳城前,两位铁帽子王遥遥停下队伍,缓缓前行,来到董渊等人近前。
  二人翻身下马。
  董渊慌忙带着诸将前来向二位王爷行礼:“二位王家千岁,你们可来了!前几日,我军与司马懿进行了一场决战,损失了一万多兵马!尤其是那个吕星,武艺高强,神力无敌,某麾下诸将无人能够与之抗衡!”
  刘瑾扶起董渊,遂说道:“我兄弟前来便是为了对付吕星,收复我徐州之地。走,我们进城再说!”
  言毕,刘瑾、刘慎便在董渊等人的陪同下进入下邳城。
  下邳府衙大厅,刘瑾听完董渊将以往经过讲完,稍作沉思,便讲到:“我汉朝自父皇开天府,至皇兄承大业,一向政清而令明。而夏侯稚权枉顾亲情,拖延时间,此罪当罚也!孤今战前以此誓军,行功者得赏;带罪者若得战功,可免于罪也!”
  说完,他转身看向夏侯霸,微微一笑,说道:“仲权,汝守卫下邳有功!今,孤加封你为徐州骁骑二师骁骑将军,接替汝弟夏侯和,除卓安为游击将军,除李学为参谋将军,夏侯季权遂你三人明日往徐州就任,守住徐州,严防司马懿派人突袭徐州;遣夏侯和为下邳劲骑旅劲骑将军,遣夏侯称为游骑将军,遣夏侯荣为参骑将军,令其三人明日到此就职,以有罪之身,戴罪立功!”
  刘瑾一向是手段铁血,十分严厉。刚刚从董渊口中得知夏侯和的一番表现,他立刻便把脸沉了下来。
  区区一个夏侯家,在他的眼中还算不得什么!
  交代完夏侯和的事情,他又问道:“那温侯之子自然厉害,鹰扬已经将他的事情告诉了我。其实,他这次出山不过是为了给温侯报仇!昔日温侯吕奉先被皇兄一镗击成内伤,后来又被张锦从、坦之、达成、标行四人联手诛杀。当时吕星便在一旁,真是一个隐忍负重之人呀!”
  “皇兄,明日弟便出城与之一战!”刘慎说道。
  “也好!比较一番也好!”刘瑾点点头,答应道。
  次日,用过早餐之后,刘慎便带着自己的劲骑护卫旅出城,来到魏军的营寨前,叩营讨阵,转叫吕星来迎。
  早有魏军守卫跑到里面通报。
  吕星一听,好嘛!还知名道姓的要自己出战,看来汉军中一定是来了厉害人物!
  他整理好衣甲、兵刃,便来到中军大帐,向司马懿请战。
  司马懿遂使征北将军程喜引兵万人,出营相迎。
  吕星来到两军阵前一看,对面一员大将手持一对硕大个的金光闪闪的大锤,那锤头那个夸张竟然比马臀还宽!
  往那人身上观瞧,金盔金甲,坐下一匹赤炎火龙驹,再配上他那九尺多高的身材,犹如上天巨灵神下凡一般。
  吕星打量刘慎的同时,刘慎也在观察吕星。
  他一看吕星,英眉朗目,宽额头国字脸,身高九尺,头系束发紫金冠,身着雁翎黄金甲,一斗披风大红色,掌中一柄方天画戟,坐下同样是一匹赤兔宝马驹。
  果真一个仪表堂堂,威风凛凛的战将!
  看罢多时,刘慎拍马而出,来到两军阵前,朗声喝到:“对面这位可是温侯之后吕星不成?”
  “正是某也!”吕星见到人家出阵,亦是拍马来到阵前,高声问道,“汝是何人?”
  “哈哈!”琼王闻言,哈哈大笑,对着吕星说道:“要问孤是何人?你且把耳朵洗净了,坐稳了。孤便是当今圣上的三皇弟,琼王刘慎是也!”
  什么?刘慎,竟然是他?传言曹彪便是死在了他的手上。
  要知道,皇家贵胄亲自上阵厮杀,在汉朝的近几年还真是不多!
  吕星倒也对这位汉朝贵胄了解不是很清楚,只是道听途说曹彪便是死在这位琼王的锤下。如今看到这位皇家铁帽子王活生生的站在自己面前,他倒真的有一种冲动,一种与之一战的冲动。
  他想知道,到底自己与这位铁帽子王孰胜孰负?毕竟当初父亲被汉天子刘罡一镗击败,留下了内伤,那些年一直在痛苦之中备受煎熬。如果连这位琼王都打不过,自己又如何为父亲报仇呢?
  想罢多时,他喝道:“琼王?!很好,冤有头债有主。家父当初便是被你的皇帝哥哥所伤,不然岂会被张绣等人所杀?今日,某便先将你斩杀以祭亡父在天之灵!”
  言毕,他晃大戟,直取刘慎。
  刘慎何人?那也是大汉朝顶天立地的英雄,洪武帝之下的第一勇士呀!
  看到吕星的大戟扫来,他只有兴奋,那些紧张、慌张等负面情绪岂会在他身上出现?他将右手中的大锤猛然抡起,照着吕星的方天画戟就砸了过去。
  这一锤,他是铆足了劲儿要与吕星一较高下的。
  所以他使出了十足的力气。
  就听见“嘡……”的一声,两人的战马齐声嘶鸣“咻咻……”起来。
  再看那方天画戟和瓮鼓擂金锤竟然弹开数尺。
  吕星就感觉到自己的膀臂一阵麻酥酥的感觉;而刘慎竟然两眼冒光,将右手锤交到了左手,甩了甩手腕子,说道:“好小子,好大的手劲儿呀!震得孤手腕发麻,好悬没将大锤给丢了!有意思,来,我们再对第二锤!这锤,孤吃了暗亏,不能算!再来!”
  他叫嚣着,挥舞着双锤就上来了。
  吕星以为他只会一些蛮力而已,便将大戟施展开来。
  可是,刘慎岂是只有蛮力的猛将不成?他自幼受到父亲的亲自指点,一对瓮鼓擂金锤那是用的神出鬼没,变化多端。别看这对大锤沉,但是在他手上可是犹如玩物一般。
  一看吕星大戟挑、砍、挂、扫、刺,一招快似一招,一招狠似一招;他丝毫不慌张,左一锤挡开方天画戟的挑刺,,右一锤趁势击打吕星的腰际。
  吕星先是格挡刘慎的大锤,只要有机会,就会不失时宜的攻击着刘慎。
  这一战打起来了。
  这个精彩劲儿,可就别提了!
  却见方天画戟快如电,犹如巨蟒飞腾,闹海翻浪声势如虹;再看瓮鼓金锤猛如虎,变化莫测如神助,左一锤右一锤,锤锤建功。
  二人都是快攻,转眼间便打上了二百余回合。
  吕星是越打越心惊,越打越着急,一着急就开始出汗,一出汗体力消耗就开始下降。他就开始捉摸如何摆脱刘慎的攻击。
  这样下去,自己迟早要败!
  吕星心中十分清楚,现在他已经清楚地了解到这位汉朝的琼王可不是一般的厉害,怕是父亲全盛时期可以与之有的一拼,也只能说是有的一拼罢了!
  猛然,他瞅准了一个机会,拨马便逃。
  刘慎一看,想逃?没门!
  他将大锤一挥,高声喝道:“儿郎们,给我冲!”
  接着,他一马当先,带着两万余骁骑护卫旅的骑兵径直追了过去。
  与吕星一同出来的魏军不过是程喜所带万余步兵,面对两万余骑兵的掩杀,哪里还有战意?一个个紧跟在吕星身后,撒腿便逃!
  刘慎带着骁骑护卫旅的士兵在后面收割着这些魏军的生命。
  ……
  而此时,魏军营寨也受到了汉军的攻击。
  原来,淳王刘瑾昨夜悄悄派遣霍戈、周伟两部从下邳两个侧面绕出城去,潜伏在魏军大营之外,就等着刘慎击败吕星之时袭击司马懿的魏军营寨。
  吕星带着败兵撤退下来,正好遇到霍戈、周伟两部以火箭袭击魏军营寨。
  霍戈使部将尹齐、李强二人拦截吕星;周伟则使部将何般、方夜二人拦截程喜。
  程喜、吕星的兵马被三方围住,形势十分危急。
  吕星死命冲杀,救下程喜。二人在数十名亲卫的护卫下冲出了重围……
  然而,魏军大营受到突如其来的袭击,火光大起,魏军士兵顿时大乱起来!


 第424章 败司马双王复徐州,春乍寒诸葛破天机

  第424章败司马双王复徐州,春乍寒诸葛破天机
  且说刘瑾以诱敌之计为初,使琼王刘慎从正面击溃了小温侯吕星;又使大将霍戈、周伟二人各引本部兵马夹击了司马懿的大营。
  吕星、程喜所部万人几乎全军覆没,只余下数十人跟随二人闯出重围,落荒而逃。
  司马懿发现敌军伏于两翼的伏兵时,霍戈、周伟的先头部队已经赶到了魏军的营前。那燃烧着火焰的火箭密密麻麻的犹如一场火雨从空中倾泻而下,顷刻间便将魏军外围的营帐点燃。 
  那火势在干燥而寒冷的早春沾染而着,火势一发不可收拾。
  魏军士兵刚刚形成的一点防御,被这凶猛的火势一下子击溃了。
  大都督司马懿使副将安东将军陈褰引部将刘茂、柳风二人在偏将军董衡、董超的协助下引兵向周伟一部迎来。
  周伟先头部队乃是参谋将军庞会所部两个雄步团的步兵。
  庞会,庞德之子,文武双全,是汉军中儒将之一,善步兵阵地战,远攻而近守,是其最拿手的作战方式。
  他将两个雄步团的步兵分别布于自己护卫营的左、右两个前方,以方阵推进,以什长、伍长为先锋统领士兵在前,统领、团练等将领居后策令指挥。
  近两万步兵的火箭突射,便是远攻的第一手段。
  在团练将军的号令下,统一的、协调一致的动作,一轮箭雨同时抛射出去。
  躲在营寨里还没有来得及集合,准备迎战的魏军便被这一轮箭雨打乱了。
  陈褰五人带着士兵们格挡着迎面而来的火箭,冲了出来。
  庞会冷冷一笑,对身边的传令兵说道:“吹进攻号角!进攻!”
  他身后的那名贴身传令兵从马鞍桥上摘下牛角号,“呜!呜……”的吹了起来。
  只见那两个团队的士兵纷纷收起长弓劲弩,各持刀枪,在什长、伍长的带领下跨着整齐的步子朝着敌军营门口出来的敌军部队逼近。
  眼看着越来越靠近陈褰所部,庞会知道是冲锋的时候了,遂传令道:“吹冲锋号角!冲锋!”
  “呜呜!呜……呜……”号角声徒然而变。
  正在前进的什长猛然分开,带着士兵们让开了一条丈余宽的道路来。那后面的团练将军、团副将、团参将和一众统领、副统领骤然策马而出,其后是诸多护卫士兵骑马紧随冲锋。
  “杀!冲呀!”那团练将军、团副将、团参将一面向前冲着,一面喊道。
  那后面紧随的士兵立刻响应,皆高呼:“杀!”
  一时间汉军犹如下山的猛虎,入海的蛟龙,勇往直前的冲入了敌军大阵。
  与此同时,参谋将军庞会一抖丝缰,一马当先迎向了魏国安东将军陈褰。
  陈褰当初独败张温,可谓是勇猛之极,悍勇不可方言也!
  如今面对庞会,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文质彬彬的书生竟然如此厉害!区区一柄看似轻薄的绣花小片刀,怎地在他的手中如此厉害呢?
  其实,庞会的武艺在汉军之中也只能说是一般般而已;若是以其父的评论来讲,他的武艺难登大雅之堂!只是他天资聪颖,善于排兵布阵之法,故其综合评定足堪参谋将军一职。
  他掌中这柄刀,长九尺,刀杆取自南方蛮荒之地所产的白蜡杆浸制而成;刀头以精钢打造,重约十五斤。所以,这是一柄轻刀。幼年时(庞德初归汉朝),偶见太上皇,颇为镇定,举止大方,行礼答言从容不迫。太上甚喜之,遂召身边,而赐轻刀技九式。
  轻刀技九式,乃是刀中的快击之技,比之清风刀法要快,比之狂风刀法要狠。
  陈褰不明白其中的奥妙,欺其刀小,故而轻视了庞会。
  其实不单单他轻视了庞会,就连一般不熟悉庞会的汉军将领都会有些疑惑。
  二人交手不过三五个照面,庞会竟然攻出了十几刀。
  陈褰如何招招抵挡?十分不幸的被庞会在背上、肩上、腰部、肋部砍中了好几处,幸亏有铠甲罩身,才得幸免。
  饶是如此,陈褰也被吓得,一阵阵恶寒,扛着挨上几刀的危险,拨马便逃。
  前文书多次讲到庞会乃一儒将。
  看到陈褰夺路奔逃,他微微一笑,高声喝道:“魏军等听好,你家主将已经逃跑,尔等在此因何溺战于此?”
  是呀!你们的主将都跑了,你们还在这里溺战什么呀?
  好吗!他这一句话竟然将那些魏军唬得磨头便跑。
  陈褰听到此言,本欲回头再战。
  可是,覆水难收,败兵难止呀!
  这个时候再想着收拾阵型继续与庞会交战,他是无能为力了!事到如今,他只好带着士兵们落荒而逃了。
  因为他就是不想逃,士兵们已经不再听从他的指挥,纷纷逃窜;而后面庞会引领大军正在往这里赶来来……
  庞会并没有过分的追逐他们,只是在后面紧紧吊着,使他们没有停下来整顿阵型的机会,以防他们回头反扑罢了。
  而此时周伟会合了何般、方夜,与琼王刘慎、霍戈三方夹击,狠狠地重创了司马懿所率的魏军主力。
  而在这次战役之后,司马懿深深地患上了忧郁症。
  他实在是想不明白,为何汉朝的这位年轻的淳王竟然如此厉害?其智计百出,而且一环连着一环。
  还有就是那位用锤的琼王刘慎,竟然将吕星击败,其麾下两万余骑兵之悍勇令人咂舌!
  司马懿十几万大军死伤无数!幸亏撤退及时,司马懿才得已逃生。
  在一众副将的掩护下撤退到了鲁国,司马懿不得不将新得到任城、昌卢等地再次拱手让出。
  于此同时,兖州方向也传来了战败的噩耗曹休被兖州都护使薛立击败,退守东平。
  刘瑾、刘慎兄弟引兵直逼鲁国城下,设下品字营寨,欲困司马懿。
  用刘瑾的话讲,此番出征不在乎夺得魏国多少城池,只要斩杀了司马懿,便是最大的胜利。可见司马懿这厮在汉朝当权者心中的地位!
  然而天公不作美,在这个初春的季节竟然下起了雪。
  华山北麓,八名老者围坐在一团炉火之前,烤着火,聊着天。
  映红的炉火照亮了几个人的面目,六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和两个须发花白的老者,从他们年迈的容貌上依稀可以看到岁月留下的痕迹。
  这八人不是旁人,正式昔日的镇国将军、今日的太上皇刘骞和他的六位结义兄弟,还有刘备刘玄德。
  “诸位王弟,今年怕是一个灾荒之年呀!”须发已经皆白的刘骞伸手从炉火上取下水壶,将面前的茶杯中到满水,缓缓地说道。
  “是呀!大哥所言极是。春冻大地,万物皆衰。只是不知道,陛下如何对待这次战争?”一旁须发花白,显得最为硬朗的,乃是赵云赵子龙。
  “七弟所虑,正是为兄担心之事呀!罡儿这些年做的不错,尤其是对瑾儿的提点。看来,他是想让瑾儿将他手中的担子接过去呀!如果,这一次瑾儿成功将司马懿擒获或斩杀,罡儿便会向我来请命了!”刘骞满是担心的说道。
  “皇兄,陛下为何不在寻找一后妃,生个儿子,传位于他不是更好?”刘备一直对这件事搞不明白,因此问道。
  “玄德,这么多年来,你一直对此耿耿于怀!你可知高祖江山因何屡遭涂炭?”刘骞还是没有明确告诉刘备。
  关羽在一旁打岔说道:“大哥,我们是否下山,回朝看看!”
  “不必了,罡儿会处理好的!”刘骞端起茶来,慢慢地品尝起来。
  长安城内,洪武大帝高居金銮殿上朝会群臣。
  “诸卿,初春大雪,寒冻大地!怎会有如此天气?”洪武大帝向朝堂上的一众文武问道。
  丞相诸葛亮出班禀奏:“启奏陛下,此乃不祥之兆呀!春冻大地,万物复苏之际,岂不将不百姓的夏粮早种全部冻坏?”
  少府贾穆出班奏道:“陛下,丞相所言极是。我朝连年征战,本当休养生息。奈何魏国兴不义之兵犯我徐州,大兵行下,粮草消耗甚重!若是今年夏粮难收,我朝中储备难当百姓救济也!”
  春冻大地!?当真是一个不祥之兆呀!难道此番又要兵溃一窥不成?父皇呀,我当如何呢?上天真的要考验我不成?
  洪武大帝不由得有些迟疑,毕竟刚刚派遣自己的两个兄弟到了前线。
  贾穆看到天子迟疑,继续说道:“陛下,我朝府库虽然尚有余粮,但是一旦收成不强,百姓税收不足,再惹起民患,怕是顾此失彼呀!”
  御史大夫法/正亦是出班禀奏:“陛下,臣以为某国者非动以刀兵。故使淳王与琼王引兵还朝,并没有什么不可!”
  洪武大帝转头看向诸葛亮,问道:“丞相,莫非你昨夜观看星象,有什么预兆不成?”
  “陛下,百姓所求甚少,不过是安定与温饱而已!连年征战,吴魏都国库空虚,自不比我朝。若是今年夏粮欠收,北国定然出现民患。”诸葛亮说道。
  夏粮欠收,出现民患!?
  看来诸葛亮心中已经有了对策。也好,便召回双王,再布边防吧!
  洪武大帝想通了,遂点点头说道:“诸卿所言极是。传朕旨意,告知淳王刘瑾、琼王刘慎:‘战事瑾而慎之,莫要大动干戈。择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