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代魏成蜀(咖啡)-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孙策年近四十三岁,膝下只有二女。长女年方二十,嫁于韩汉为妻。次女年方十六。
  后人有诗赞曰:“独战东南地,人称小霸王。运筹如虎踞,决策似鹰扬。威镇三江靖,名闻四海香。临终遗大事,专意属周郎。”
  孙策既死,孙权哭倒于床前。
  周瑜、张昭上前谏言道:“此非将军哭时也。当一面治丧事,一面理军国大事。”
  孙权方才收泪止邹声。
  周瑜令孙静理会丧事,遂请孙权出堂,受众文武谒贺。
  孙权即位之后,周瑜并未在吴郡过多流连,告辞新主孙权,起身欲赶往江夏。
  孙权对周瑜言道:“将军此去当使三军受命,举哀以告长兄在天之灵-东士兵多为长兄昔日老兵,甚受长兄之关爱。若是得知长兄身故,无不骁勇效命。如是江夏可保,南乡可胜也!”
  周瑜闻听孙权此言,心中甚为孙策宽慰。孙权之见识果然远胜其兄,一语中的。
  周瑜答应了一声,拨马而去。
  东吴江东大营,诸将在营外迎接周瑜。
  见其身着素裹,头系白绫,鲁肃、太史慈急忙上前闻讯:“都督,莫非主公?”
  “哎!”周瑜口打唉声,叹了口气,说道:“主公救治不及,已经驾崩。今文昌侯上位,总领江东吴国政军之事。主公生前谓瑜,要幸相文昌侯。诸公当与瑜一同辅佐文昌侯,共同振兴江东!”
  “愿与都督同甘共苦!”诸将皆言道。
  周瑜遂带众将入内,传令降下旗帜,悬挂白幡,三军将士皆着素裹孝服,为主公守丧三日。
  西岸汉军营寨之中早有信报禀报到了陈宫耳中。
  “什么?孙策死了!”陈宫乍闻此事,颇为震惊。
  黄叙兄弟也得知此事,前来向陈宫求证。
  “御史大人,吴主孙策亡故,我军可是发兵攻打之!”黄叙问道。
  陈宫亦是以为这是一个机会,决定趁着敌军为主发丧之时过黄河以攻敌军。遂使人召集众将,商议出兵之事。
  众将到齐之后,陈宫便提出准备出兵攻打江夏。
  陆军都督许仪言道:“大人,此时不可出兵!某初时也想使大船运送陆军兵马过河,遂遣鹰扬探马前去打探。发现敌军虽然举哀,却是比当初更现精神。据说,周瑜送走孙策之时,将江夏兵马交个了鲁肃。鲁肃竟然沿江设下哨所并与险要之处设下箭塔,我军贸然进攻恐难取胜!”
  “啊?竟有此事?标行,汝何时得知此事?”黄叙急忙问道。
  “刚刚!某正欲前来禀报御史大人,却闻大人召集,便匆匆赶来!”许仪说道。
  陈宫闻言,急忙传来鹰扬探马,使其马上前去打探!
  荆州战事暂时因为鲁肃的防御阵势使得陈宫将出兵之事搁浅。
  倒是南方兵马竟有征战。
  却说田丰、张任一部。
  交州副都督刘善统领麾下骁骑将军乐綝(乐进之子),攻下衡阳,而后统领大军直逼庐陵;副都督许洋统领麾下骁骑将军李祯(李典之子),攻下耒阳,而后统领大军往庐陵与刘乐大军会合;大都督张任和左光禄卿田丰统领魏源(魏续之子)、成雄(成廉之子)、郝放(郝荫之子)三个师部直逼陆逊镇守的延平一带。
  庐陵守将额、垛兄弟得知耒阳、衡阳陷落,赶忙征召募兵。
  衡阳败兵万余在副将韦召的带领下投奔额。
  额以协防为由使其屯兵城外西面,设下营寨,以作接应;又使城中主簿兜带着酒食等物前去慰问士兵。
  不久,耒阳兵马也败退下来,统军将领乃是耒阳守将步惊风。
  额遂使其屯军庐陵城东面,设下营寨,以作接应;再次使城中主簿兜带着酒食等物前去慰问士兵。
  汉军士兵很快就追了过来。
  次日中午,先是西南面出现一哨兵马,约有三四万之多。旌旗招展,战马嘶鸣,径直往庐陵城正南五里外安营扎寨。
  两个时辰后,再次出现一哨兵马,亦是三四万,在其侧按下营寨。
  这两路军马,前一路便是交州军马副都督刘善刘安乐所部,后一路便是交州军马副都督许洋许平原所部。
  二人兵合一处,将打一家。只是将大寨左右分开,一旦有事,相互之间有个照应。
  许洋赶到之后,便带着亲兵来到左大营找刘善。
  “安乐哥哥,我军初到,不知此时敌情如何?”许洋见到刘善后问道。
  “为兄倒是前去查看了一番。敌军守将定然是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将,那衡阳、耒阳败退下来的兵马全部利用了起来,却没有放他们入城!两支败军和他的城内守军互为犄角之势,攻防得当,攻之不宜也!”刘善早来了两个时辰,早已将敌军情况打探一番。
  不清楚敌军情况,可如何下手?
  许仪刚刚打了胜仗,一心再想进功,却被堵在了这里,心中十分着急,遂问道:“这如何是好?不如我等遣将出战,一试敌军战力如何?”
  “也好,只是我军到城前讨战,怕是其两翼营寨出兵攻之!我等当寻一个计策方可!”刘善言道。
  “依兄长之意如何?”许洋问道。
  刘善低头沉思片刻,言道:“依为兄之见,来日为兄统兵往西寨讨敌一试;汝统兵往东寨讨敌一试。如此一来,若是城中出兵,可使李祯、乐綝二人统兵迎击。定可一败敌军!”
  “兄长所言甚是。我等今夜便早做休息,养足精神明日与敌交战!”许洋合计一下,感觉刘善此计甚好,遂告辞下去准备。
  再说庐陵城中,额、垛兄弟正拿着一封书信,面面相觑,目中闪烁着晶莹的泪珠,欲滴而下。
  原来孙策的死讯传来,额兄弟久随其侧,乍闻主公驾崩,岂有不难过之理?
  “大哥,主公驾崩,真的要公告全军乎?”垛问道。
  额点点头言道:“文昌侯自然有他的意图。主公之事对我军士兵来说好坏掺半,也许我军士兵的士气因此而激发也不为过。”
  哀兵必胜,这便是哀兵之策!
  垛见兄长如此言道,遂找来传令兵,使其准备白绫素布,明日清晨全军尽着白裹素,为主公守丧。
  连夜中,兜竟然征集了足够三军所用的白布白绫,就连城外步惊风、韦召部下都人人头上裹素布,腰上扎麻绳,丧哀之意尽现于军中。
  次日,额兄弟在城内设下桌案,焚香祷告上天,带领全军大蝎领为孙策守丧。
  仪式刚刚行事完成,却闻守城士兵来报:“启禀将军,汉军向两侧营寨同时出兵讨战!”
  “我军治丧,他们竟然趁此机会出兵!欺人太甚!”额大怒,遂起精兵两万出城救援。
  攻往西营寨的乃是汉都督刘善统领的两个团的步兵;而攻往东营寨的则是汉都督许洋统领的两个团的步兵。
  西营寨中吴将韦召也是正在香案前为主公孙策哀悼,乍闻汉军来战,亦是大怒,遂起兵出寨,前来迎战。
  韦召出寨一看,竟然是那日偷袭了自己衡阳的大将,不由得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晃动掌中狼牙槊泰山压顶直接拍击刘善头顶。
  刘善摆方天戟相迎,二人便战在一起。
  再看那吴军士兵一个个像是吃了兴奋剂一样,呜哇乱叫,不要命一样的和汉军士兵打在一起。
  哀兵不可欺也!
  不只是刘善这里遭受到了汉军出征一来第一次被压着打的局面,许洋同样也受到了这样的打击。
  幸亏李祯、乐綝二人出兵及时。
  李祯引兵拦住了疯狂的额;乐綝则使副将乐寒、卫钦带着骑兵团和两个亲卫兵营前往西面营救刘善,自己与乐余带着步兵往东面救援许洋。
  这一绸战一直持续到了中午。
  刘善、许洋感觉到这些吴兵好像发生了什么变化。
  后来还是刘善先发现了那些白绫、白布,心中忽然明白了这些吴军中定然有什么人去世了,而且还是受士兵爱戴的大人物。
  想到这里,刘善真的很后悔出兵讨战,然而此时发现也许为时不晚。
  他拨马冲出战团,四下打探,却见士兵们已经混战成一团。不过还好若是此时鸣金,还可以分开。
  想罢,他令身边亲卫火速赶往寨中,鸣金收兵。
  —
  在此希望能够得到各位的继续支持。另外,咖啡在此要感谢hellozss、丶襙蛋de爱情、修罗滅世、阚虓、斗气刃、看书晓仔、刀削黄瓜等诸位书友的支持。众多书友给咖啡的留言,咖啡时常欣赏。咖啡感谢大家能够提出令咖啡茅塞顿开的建议;但是咖啡希望个别书友能够理解咖啡……


 第352章 夜袭营刘善斩将,失二寨独守孤城

  第352章夜袭营刘善斩将,失二寨独守孤城
  上文书讲到因为孙策的死讯,东吴士兵上阵杀敌简直像是吃了兴奋剂一样,完全没有了以前那种怯懦。
  真的是哀兵之战,更有勇力。
  刘善、许洋二人带着兵马回寨清点,发现竟然损失了进两千兵马,受伤者过半。
  “安乐哥哥,今日吴军士兵和往常不一样!”回到大帐,许洋对刘善说道。 
  “不错!吴军之中定然是那个将领过世!不知汝等可有看到,吴军士兵尽着素裹,将士无不甲外罩着白绫!如此哀兵岂有不勇猛超常之理?”刘善讲道。
  许洋、李祯、乐綝三人都是面露不解。
  许洋问道:“吴军之中老将黄盖、韩当、程普等早已过世,会是何人呢?”
  “此事我等如何可知?今日不防使探马前去打探一番,或许会有新的突破!”刘善遂找来鹰扬探马,嘱咐其尽快查到东吴国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到底何人过世。
  探马领命而去。
  半日之后,探马回来禀报,吴主孙策过世,吴文昌侯孙权即位。吴军三军都在为孙策守丧。
  “怪不得!原来孙策过世,怪不得那些吴兵反映如此之大啊!也没有想到,孙策在士兵之中竟然有如此的影响!”刘善听完探马的汇报,心中立时明白了吴军的异常的原因。
  再说额回到带着士兵们回到城中,一查点人数,发现兵马损失超过了千人,心中颇为悲伤。
  安排众将带着士兵们下去修整,他又使垛带着士兵到城外将那些敌我双方阵亡士兵们的尸体全部堆积到一起,然后进行掩埋,以防尸体腐烂传染疾病。
  步惊风回到自己营寨之中,也对士兵进行了清点,发现原本一万五千人的士兵竟然折损了近一成的兵力。
  而韦召士兵损失的要相对少一些,不足千人。
  额使人告知二人夜里谨防汉军偷袭,又将特制的用来应付一旦出现状况时候的应急响箭分别带给了步惊风和韦召二人。
  额人老成精,所虑皆在情理之中。
  然而,刘善得知孙策亡故,不由得大喜,遂使人召集许洋、李祯、乐綝等人商议攻打庐陵城外的那两座营寨。
  许洋感觉额身为老将虽然名不经传,但是从这次哀兵之战中可以看出此人对于战斗有着非同一般的知晓能力。因此,他不赞成如此贸然出兵。
  他说道:“弟以为敌将定然知晓我军有可能夜间突袭其营,而有所防备!”
  “平原所虑甚是!”刘善见许洋有不同意见,仔细思考,感觉甚是合理。这也是刘善在年轻将领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为将者善纳同坐者言,广闻而思活,使其决策得当而免入歧途!
  看了看李祯、乐綝二人,他又接着说道:“汝二人先行安排士兵做好准备,等到鹰扬探马取来敌军情报,我军便火速出击,去掉敌军一个营寨,则使得庐陵早一日孤立,也给我军早日攻克庐陵多一些机会。”
  “喏!”李祯、乐綝二人领命,下去安排。
  之后,许洋、刘善二人开始研究到底何时出兵,又该先拔下哪一个营寨?
  是夜,探马回来禀报,吴军两寨一城全部戒备森严。
  刘善朝着许洋一笑,说道:“多亏贤弟提醒,今夜委实不是袭营的最佳时机!还是再等一等吧。”
  许洋急忙说道:“哥哥谬赞。”
  刘善又说道:“如何使得敌军能够放松,这倒需要好好寻思寻思!”
  许洋似乎已经想到办法,微微一笑,说道:“敌军戒备森严,虽然失去了突袭的机会,但是强袭依旧会使敌军措手不及!”
  强袭?那与强攻有何区别!?当然有区别了,一个是袭,一个是攻!这就有了很大的差别!
  “强袭?汝因何有了这个想法?”刘善甚是好奇的问道。
  许洋起身,来到沙盘边上一指,说道:“步惊风一部所设营寨北接山林,而且探马言说其粮草皆在寨北。那不是说,这两处都在一起!我军今夜使大军压上,再以劲弩射火箭于此。一旦粮草燃烧,敌军定然自乱,届时我军便可以趁势夺取此寨。”
  不错,果然是一个妙计,如此一来,条件便具备了!真是没有机会,还可以创造机会。编外话:人真的是一个具有创造能力的动物!)
  刘善起身看了看,随言道:“此计可行!只是敌军三部相互呼应,不如我等假以虚实而动!先以骑兵带劲弩火箭攻击步惊风的粮草,若是额遣兵来援,则撤兵;待额兵马撤退之后,再以袭之。若是其紧追不舍,则引其绕着行,缠住其兵,则是我军攻打步惊风营寨之时!届时将步兵营伏于步惊风寨外,我军便可一举拿下步惊风营寨。”
  刘善进一步完善了许洋的计划,一环套一环,先以虚攻疲敌之兵,再以兵攻打敌军营寨,不可谓不毒也!
  众人皆言计善。
  接着刘善又低声交代了攻下步惊风营寨之后,许洋、乐綝所部如此这般、如此这般……
  刘善遂使众人回去准备,约定三更天骑兵出袭。
  三更时分,李祯带着麾下骑兵团带着油性火石,马匹用皮革裹好,趁着夜色前往步惊风的营寨。
  绕到距离步惊风营寨屯粮之地,李祯低声吩咐道:“点火,上箭。”
  八千骑兵纷纷点起火箭,在李祯一声令下,八千支火箭形成了一片火雨径直落入了步惊风的营寨。
  火遇干草,迎风而燃。
  一时间步惊风的大营人声鼎沸,乱做一锅粥。将领们大声呵斥着驱赶着士兵们救活的声音夹杂在士兵们慌乱的叫声中,显得更加混乱。
  然而第二片火雨再次袭来,兵士们哪里还有心思救火,相互奔走,躲避着那空中飞来的火箭。
  庐陵城内,额得到信报,急忙使垛带着万余兵马赶来救援。
  可是等到他们赶到的时候,那些放箭的敌人早已逃之夭夭。
  垛只好带着士兵们帮助步惊风救火。
  可是当他们刚刚赶到步惊风营寨之中,那火箭又一次出现在空中,火雨再次降临在了步惊风的营寨之中。
  接连三波火雨袭来,刚刚得到控制的火势再次升起。
  垛急忙带着部下,再次朝着那个地方赶去;亦是再次落空。
  这次,他们没有马上离去,而是在四下里举着火把查找那些人的踪迹。
  然而火箭却在另一个地方升起,依旧是朝着步惊风的粮草袭去。
  垛见状大怒,遂引兵再追。
  于是两支兵马就开始你追我躲,你停我射的局势。
  垛被李祯完全缠住,给汉军攻打步惊风的营寨创造了硕大的机会。
  刘善亲领李祯麾下步兵四团数万人,趁着步惊风营寨中忙着救火,攻破寨门,杀将进去。
  步惊风得知营寨被攻破,只好放弃救火,急匆匆组织起来千余兵马,开始突围。
  刘善手持方天画戟直奔步惊风而来,大喝一声:“呀呔!步惊风,汝欲何从,还不纳命来!”
  步惊风闻言,慌忙回头,却见刘善画戟攻来,只得硬着头皮举兵刃格挡。
  已是惊弓之鸟的他,没有抵挡两个回合,便被刘善一个钩挂连环把蟠甲丝绦挂住,摔落到地上。
  刘善本想留个活口,哪知步惊风竟然自己把咽喉撞在了方天画戟的小枝上,一命呜呼了。
  步惊风一死,刘善很快就控制了步惊风的营寨。
  与此同时,韦召营寨外面来了一名小校,自称太守额派遣来的。其传额之令道:汉军正在攻打步惊风营寨,韦召所部趁此机会攻取汉军营寨。
  韦召早见步惊风营寨火光大起,不疑其中有诈,遂尽起大军出营,朝着汉军营寨攻来。
  大军出营不久,却不见了送信的小校。
  韦召心中感到不妙,刚要询问副将。
  却听见前面一阵炮声响起,四下里火光乍起。
  他抬头一看,不由一愣——不知不觉中竟被敌军包围。
  对面火把之下,一员大将手中提着大刀,高声喝道:“韦召将军,此时不降更待何时?”
  韦召把脖子一梗,喝道:“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当忠君之事;岂可朝思暮想、变意思迁乎?汝休要劝说,拒一战!”
  “非也!将军本是汉将,今随叛逆,而不从王化,岂可谈论忠君之事乎?今某劝将军弃暗投明,使将军复归汉室,又岂是置将军于变意思迁之不义乎?”那大将非是旁人,正是许洋许平原。
  “这……?”韦召一时语塞,说不出话来了。
  “或许将军受了孙氏的恩典,可以为孙氏尽忠。如是,某便不再劝说将军。只是将军何不替身后万余士兵着想一番?”许洋继续游说韦召。
  韦召回头看看身后万余吴兵,看着一个个充满了期待的眼神,心中有了一些动摇。
  思索半晌,他甩蹬离鞍,将兵器挂在了马鞍桥上,来到许洋面前,单膝跪地,言道:“召愿带领万余士兵归降,请将军保证他们的安全!”
  许洋大喜,遂下马扶起韦召。
  垛追赶了半夜的李祯都没有追上,等到返回步惊风的营寨时,却发现营寨之上尽是汉军旗帜,只得引兵返回庐陵。
  额得知两寨尽失,心中懊悔莫急,只好敦守空城,实属无奈之举,遂传下命令任何人不得私自出城。
  他这是要死守此城。
  ———
  在此希望能够得到各位的继续支持。另外,咖啡在此要感谢hellozss、丶襙蛋de爱情、修罗滅世、阚虓、斗气刃、看书晓仔、刀削黄瓜等诸位书友的支持。众多书友给咖啡的留言,咖啡时常欣赏。咖啡感谢大家能够提出令咖啡茅塞顿开的建议;但是咖啡希望个别书友能够理解咖啡……


 第353章 闻败绩陆逊用兵,遭陷害兽骑逞威

  第353章闻败绩陆逊用兵,遭陷害兽骑逞威
  上文书讲到额得知步惊风战败身亡,韦召引兵投降,心中知道镇守此关只有靠自己了。
  他早得信报,延平统军的大将、南路军都督陆逊正在与汉朝并州军马大都督交战,虽然麾下十余万兵马,但是却不敢发兵前来救援。
  因此,他清楚若想保住这条进攻东吴的要道,只有靠自己这些人了。 
  接下来的安排,着实显示出他这名老将的睿智和丰富的作战经验。
  他急锣密鼓的组织城内百姓参与城防,更是使人前往庐陵东北的东吴地境征集粮饷,以备持久之战。
  然而,庐陵一战的消息还是很快就被前来打探消息的探马传到了陆逊等人的耳朵中。
  陆逊听闻,耒阳、衡阳战败,倒是并没有显现出来太大的担忧;可是一听说庐陵再次战败,他竟然情急的大叫了起来。
  “什么庐陵战败?庐陵可是已经失守?”陆逊急忙问道。
  “回禀将军,只是庐陵城外步惊风将军和韦召将军的两个营寨失陷。步惊风将军战死沙场,韦召将军带兵投降了汉军!庐陵城内额将军死守城池,正在与汉军对峙!”探马急忙禀报。
  “这下可就危险了!但愿丁老将军能够守住庐陵,否则我军必败也!”陆逊闻言感叹道,遂使探马下去,又交代其多多关注庐陵战况。
  探马应声下去,他又使人召集了众将前来议事。
  见众将到齐,他言道:“汉交州军马大都督张任和汉光禄卿田丰分兵攻打我军边境,先后攻下了衡阳、耒阳,现在又使其副都督刘善、许洋二人统领大军攻打庐陵。不知诸位将军有何妙计?”
  副将濮阳兴进言道:“都督,我延平城外尚有汉军近二十万兵马,岂有兵力考虑增援庐陵?”
  参军陆绩言道:“庐陵城一时半刻尚不需要我等顾及,反而是这城外的十数万大军,倒是我军迫在眉急的事情。”
  陆绩,陆逊族叔,年弱于陆逊四年。自幼颇为聪颖,偏好儒学。
  “都督莫急,末将明日引兵出马与敌讨战!”偏将张梁上前请战。
  张梁,非黄巾时期的张梁,乃是江东潘阳人氏,掌中一柄铁枪,作战十分英勇,堪比年轻时候的周泰。
  陆逊看了看张梁,笑着言道:“将军出战倒也可是,如何打,还要容某想上一想!”
  说着,他来到地图边上观看起地图来。
  众将在一旁皆不敢言语,只是静静的看着他。
  半晌,他回过身来,指着地图上的一个位置,对张梁言道:“张将军,明日汝出战,只须败不许胜。汝只须将敌人引到这里来,便是大功一件!”
  那个地方是一个三面环水的地方,只有入口处有树林一片,并不是一个很好做伏击的地方呀!
  参军顾邵说道:“都督,引敌军到此有何用意?”
  顾邵,年少时与陆逊、张敦、卜静四人,合称江东四才子。自从陆逊被周瑜发现,进入了东吴军界,三人也紧跟着做了陆逊的幕僚。
  “此处三面环水,汝等却不知这水中有何物?”陆逊笑着问道。
  “水中有何物?”诸人皆好奇的问道。
  陆逊神秘兮兮的说道:“这水中有五条腰粗的巨蟒。届时,张将军只须将敌军引到此处,某设小舟一叶,可渡将军离开。然后,将军上岸之后,待敌军赶到河边之时,将船上袋中的雄黄等物遥遥投入水中,马上离开。”
  “都督欲使雄黄逼迫那蟒蛇献身?”张敦问道。
  陆逊言道:“何止是献身?蟒蛇被雄黄一逼,定然性急而上岸,若是看到岸上无数兵士相临,一定感受到危机,岂有不先下手攻击?届时,我军磕伏兵一支在于入口之处,往攻之,定可歼灭敌军!”
  众将闻言大喜。
  次日,张梁引兵千人来到汉军营寨外讨敌骂阵。
  张任、田丰二人正在寨中商议如何攻打延平,却闻外面小校跑来禀报:营外有敌军将领引领千余兵马讨战。
  张任正欲召集诸部将领,却见蛮强军四团将领杨平、兀秃达达、孟羟、木朗四人各自带着几个亲近前来请战。
  杨平,南蛮二十八洞洞主杨峰之子,引领蛮妇艳刀兵万人服役于张任军中;兀秃达达,乌戈国国主兀突骨的弟弟,引领藤甲兵万人服役于张任军中;孟羟,孟获弟孟优之子,引领毒箭弩手万人服役于张任军中;木朗,木鹿大王之子,引领兽骑兵万人服役于张任军中。
  此四支军兵在张任军中称之为蛮强军,直接受张任、刘善、许洋三人统领。
  张任见四人到来,微微一笑,言道:“敌军区区千人讨战,岂可使汝等出战?中原有句古语叫做:杀鸡焉用牛刀!不知四位将军可知何意?”
  兀秃达达是个粗人,见张任如此说道,一卜楞脑袋,说道:“不知道!”
  杨平久随杨峰颇懂中土文化,遂言道:“看来今日,我等四人又无战可打了!”说完看了看木朗和孟羟,耸耸肩,表示无奈。
  张任自然看到了他的携作,笑着言道:“杨将军不要以为无仗可打,你等稍安勿躁!今日出兵,只须派遣一营将士便可,何须大将出战?”
  木朗上前一步,言道:“都督,末将愿遣部将出战!”
  话音刚落,从其背后闪出一人,撩袍跪倒,出声请战:“末将兽骑团营统领木南特向都督请战!”
  木南,木朗麾下一营兽骑兵统领,身高九尺三,膀阔腰圆,坐下一只班额猛虎,掌中一对七尺狼牙棒,作战勇猛,厮杀之时全然不顾伤痛,乃是拼命三郎一样的人物,见血疯狂。
  张任放眼看去,看着木南,点点头:“木南统领,本都督准汝所请!”言毕,遂使木南起身。
  木南谢过张任,遂起身下去。
  张任遂带着田丰和杨平等人来到寨中瞭望哨上观敌瞭阵。
  单说木南一虎当先,带着千骑狼虎骑,直奔两军阵上。
  乍见敌营寨中冲出一队虎豹豺狼,张梁委实吓得够呛,心中暗骂:这是什么东西?怎么尽是一些野兽?
  等到看清楚那些野兽上面端坐着一个个彪形大汉,脸上画着图腾,**着上身,显得十分诡异。
  张梁一拍战马,来到两军阵前,高声喝道:“对方敌将报上名来!爷爷张梁枪下不死无名之鬼!”
  木南摸摸猛虎的头顶,轻轻拍了拍。
  那猛虎十分灵通的晃晃头,然后两条前腿往前一纵,三纵两纵便来到张梁战马前面,吓得张梁坐下马儿连连后退。
  木南见状,哈哈直笑,左手狼牙棒一指张梁:“尔等听好,某家乃是交州军马兽骑团第一营的统领木南是也!”
  言毕,木南晃动手中的两条狼牙棒便趋虎冲向张梁。
  那张梁和木南打了不过数合,便再也打不下去了,拨马便逃。
  木南首次上阵打仗,见敌人跑了,哪里肯放?趋虎就追。
  他麾下的千名兽骑兵怕他有失,顿时千兽齐奔,径直追逐张梁而去。
  张任在那瞭望哨上看得清楚,感觉不对劲,便问田丰:“张梁未显败绩,此中怕是有诈!”
  “老朽以为当先遣兵马前去援助!”田丰亦是感觉到了不对劲。
  木朗遂请战。
  张任看了看四人,言道:“木朗先行统领兽骑兵追击,汝三人统领所部人马随后增援。蛮强军乃是我交州的王牌,切记不得损伤一名士兵!”
  四人闻言甚是感激,遂谢别二位大人,前往救援。
  木南一心想着建功,根本就没有择路,就在张梁后面紧追不舍。
  可是张梁的马匹还是比他的老虎爬得快,很快就到了那个三角洲地带,夹着小舟渡到了河的那一边。
  等到木南等人到了河边,只能眼巴巴望着张梁。
  张梁见到时机成熟,遂将那舟中雄黄之物,借助陆逊教的方法,投入到了那河水之中。
  不多时,水中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还算平静的水面,竟然像开锅一样沸腾起来。
  木南等人还在盯着那水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时,张梁竟骑着马逃之夭夭了。
  猛然,木南等人发现坐下众兽十分暴躁,似乎有什么东西使得他们害怕一样。
  作为驯兽师,他们都十分清楚自己坐骑兽的反应。
  一名副统领对木南说道:“统领大人,水中肯定有什么怪物,不然虎狼不会有如此反应!”
  其话音刚落,水中竟然窜出五条巨蟒,径直朝着他们扑来。
  “啊!巨蟒!”兽骑兵中有人大叫。
  木南猛然从虎身上跳下来,拍了拍虎头,径直朝着那当中的巨蟒扑去。那头猛虎并没有按照木南的意思离去,反而跟在木南身后,朝着巨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