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铁血军阀-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不敢相信。辽东军竟做到了!好,打得好,打出了我们中国人的威风!走了辽东军这一仗,我相信,对我大清虎视眈眈的列强,再也不敢小嘘我大清军队的战斗力!”
谋士一脸认同的说道:”大人你说的对。这场战斗如果传来,所有列强都会为此感到震惊,并且重新认识我大清的军事实力……”
“不过可惜的是,朝廷不敢承认辽东军的存在,要不,朝廷一定会多上一支让列强感到害怕的虎狼之师……”
作为朝廷的封疆大吏,对朝廷一些事情张之洞还是非常清楚的。
对谋士摇摇自己脑袋后回答:“朝廷也有朝廷的难处……对于这些,我们就不多说了……”
“不过,辽东军消灭日军第二师团,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都是好事……”
“朝廷没有办法重赏辽东军,给辽东军提供帮助。作为朝廷的封疆大吏,老夫不能袖手旁观,无动于衷……”
张之洞虽愚忠于大清朝廷,但是,不可否认,张之洞是一个非常爱过的民族主义者。
日俄两大列强在大清的土地上作战,这在张之洞看来,是对中国人的最大侮辱。
如果朝廷允许,张之洞一定会带着军队第一个杀入关在,将日俄两国的军队从中国土地上赶出去。
可是,因为朝廷的种种原因,他没有办法去完成这个心愿。
而现如今,在辽东一步一步展起来的辽东军,正在一步一步完成自己的心愿。
作为一个爱国的民族主义者,张之洞怎么可能不高兴和激动呢。
所以,想到这些的张之洞,下意识就做出决定,尽自己一切可能支持辽东军,让辽东军代替自己完成自己无法去完成的梦想。
在谋士注视下,仅仅经过短暂沉思,张之洞就命令道。
“马上恢复辽东军杨兴国,他手里的武器弹药有多少我们买多少,至于价格,比上次的多两成,就当做我们两湖总督府对辽东军的支持……”
“还有,马上建议我们能联系道的所有商行和西药店,西医院,大量采购西药,从辽东军手里购买重型武器。至于交易价格,同样比平时多两成。”
“老夫管辖的两湖境内,还是有不少爱国商人和士绅。马上以老夫的名义邀请他们,老夫要从这些商人和地主士绅手里,给几千里外的辽东军募捐,支持辽东军急需打日本人,打老毛子,把他们赶出辽东……”
第二百九十三章 举国振奋
随着夜幕慢慢笼罩两湖大地,总督府后院则变得灯通明起来。?文???
几十个圆桌,非常整齐的摆在院子里。
就在这时,被张之洞邀请的宾客,开始66续续进场。
虽大家还不知道张之洞忽搞这场宴会的目的是什么?但是,凭借大家对张之洞的了解,这些宾客还是义无反顾的来了。
很快,几十个大圆桌就坐满了士绅和商人,好不热闹。
宴会开始时,张之洞没有多说一句话,只是不停得招呼大家吃菜,喝酒。
当整个宴会进行到一半,已经达到**时。张之洞直接让贴身侍卫宣布了辽东军在关在消灭日军第二师团,大涨国人士气的好消息。
同当初的张之洞一样,刚开始,所有人都不相信这个消息是真的。
大家虽知道关在有个辽东军,但是,大家更知道日本是一个列强,到现在为止,朝廷每年都还需要向日本陪银子。
就这样一个连朝廷都害怕,都要赔银子的列强,会摆在一支连正规军都不是的辽东军手里,这不是笑话吗?
所以,所有人都不相信日本人会战败,不相信辽东军能消灭日军一个主力师团一万多精锐。
就在这时,张之洞开口了,用自己非常肯定的回答告诉宴会上的所有人。大家听到的消息是真的,辽东军真的消灭日军一个主力师团一万六千多精锐。
这时,诺大的院子里,马上就响起阵阵叫好声。所有人都在讨论这个再次给国人创造奇迹,狠狠打了日本人一个耳光的辽东军。
而在张之洞特意交代下,这种好气氛足足持续了五分钟才停下来。
就在大家目光再次集中到自己身上后,张之洞话风忽一转,继续说道:“辽东军打了一场大胜仗,大涨国人士气,让列强再也不敢小看我们。但是,因为各种无奈。朝廷不仅不能重赏辽东军,甚至连给辽东军提供一些帮助都做不到……”
“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我不想看到辽东军因为没有支援而被日本人和老毛子消灭,所以。我决定以个人的名义支援辽东军……让辽东军在关在,继续同日本人和老毛子做斗争,争取有一天,将日本人和老毛子赶出关外,收复辽东……”
“为了支持辽东军。老夫决定私人拿出一万两白银作为军费,支持辽东军……同时,老夫还会从自己护卫队中根据自愿原则,挑出五十个护卫,送到辽东军,让他们打日本人,打老毛子……”
“而老夫今天以自己名义宴请大家,就是希望大家能和老夫一样,一起支持辽东军……”
张之洞把话说到这里,来参加宴会的商人和士绅如果还不明白张之洞的用意。那他们上半辈子就白混了。
再加上张之洞给大家带了一个头,大家又相信张之洞的人品,而且支持辽东军也是爱国之举,还能在张之洞面前好好表现一下。
张之洞话一说出口,前来参加宴会的几百嘉宾,马上就争先恐后的向张之洞说了自己认捐的银两数字。
当宴会结束,数百嘉宾先后离开总督府后。
谋士已经把所有嘉宾的认捐银两数目给统计出来。
看着张之洞,谋士直接用自己激动的声音报告道:“大人,今天晚上,我们一共给辽东军筹集了五十八万四千五百两白银。另外,还有过两千人的家丁和护院,会跟着银子一起来总督府,去关外加入辽东军。打日本人,打老毛子……”
“好,很好……你马上安排人,把银子和两千多将士,全部用船送到关外,交给辽东军……”
让张之洞没有想到的是。他今天晚上的宴会,除了给辽东军募捐几十万两白银,而且还给辽东军送去两千多新兵以外,还给辽东军带来一个非常巨大的好处。
能被张之洞宴请的人,无一不是在两湖境内有些很大影响的人。
在这些人的传播下,辽东军消灭日军一个野战师团一万六千多日军精锐的消息,就好像瘟疫,迅在两湖境内传来,并且迅向周围其他省份扩散。
一时间,所有人都在讨论辽东军。
而在这其中,一些有识之士,或者是对朝廷表现出来的懦弱越来越不满的青年人,马上就把自己对未来的希望寄托在辽东军身上。
特别是当他们听说,在辽东打了大胜仗的辽东军,急需要各种增援以后。
很多人都背上行李,踏上前往关外的征途,准备支援辽东军,加入辽东军。
紫禁城,大清帝国真正的统治中心。
随着慈禧太后的年纪越来越来,每天可以用来处理国家大事的时间,也就变得越来越短。
刚刚批了一个多小时奏折,坐在椅子上的慈禧就变疲惫起来。
一旁侍候的太监,赶紧把慈禧太后扶到一旁去休息,端茶的端茶,捏肩膀的捏肩膀,好不热闹。
就在这时,眯着一双眼睛的慈禧忽开口道:“莲英,最近宫外有没有什么趣事,跟哀家说说,让哀家也跟着乐乐。天天对着这些奏折,哀家都倦了……“
“老佛爷,宫外还真有一件大事生,而且还是好事……”李莲英赶紧回答。
“额……那说来听听。”慈禧的眼睛一亮,赶紧问道。
李莲英笑着回答:“老佛爷,是这样。现在宫外都在传,妄想占领我们辽东的东洋日本人,在辽东吃了一场大败仗。”
“不知道老佛爷还记不记得辽东军,日本人就是败在辽东军手里的。整整一个野战师团一万六千多日军精锐,全部被辽东军杀了……”
“现在外面都在传老佛爷你当初慧眼识人,让杨兴国在辽东组建辽东军是非常英明的决定……”
“还有些人说,是老天再保佑大清,让日本人也在大清手里吃一吃苦头,让列强知道,我大清也有可战之兵,不是他们想欺负就能欺负得了的……”
“好事,这果是好事……”脸上已经被浓浓笑容给笼罩的慈禧,一脸高兴说道。
“这个杨兴国,哀家还记得……哀家早就想重赏他了,可是,为了避免引起外交冲突,哀家就一直没有下旨。现在看来,这个杨兴国果没有让自己失望,又给哀家送来这么大一个惊喜……”
说完后,慈禧对着李莲英继续问道:“下面那些朝臣是怎么看这件事的……”
“朝臣们都在佩服老佛爷当初的英明决定……”
“不过,为了避免引起外交冲突,就没有上奏折给辽东军报功。但是,为了支持辽东军,各位大人商量后,允许百姓们自前往辽东,支援辽东军……”
“很好……告诉各地官府,对前往辽东得百姓,不能有任何为难……只要日俄两国不站出来反对,朝廷就用这种办法,继续支援辽东军……”
“至于辽东军的功劳,哀家会给他记住。等有机会,哀家一定重赏他。”
第二百九十四章 袁世凯怕了
天津城北洋新军总理衙门,辽东军消灭日军一个野战师团的消息,也传到了袁世凯耳朵。 ??
和张之洞这个愚忠于朝廷的民族主义者所不同的是,袁世凯对朝廷,就没有那么多敬畏之心。
不仅如此,袁世凯还是一个充满野心的枭雄。
在自己成为枭雄的路上,任何可能会阻碍他的人,都会被列为自己潜在的敌人。
辽东军司令杨兴国,从自己安排人进去辽东军开始,就被袁世凯列为自己潜在的敌人。
所以,听到辽东军消灭日军一个野战师团的消息后,袁世凯并没有像大家那样高兴,而是一脸凝重。
作为一个曾经和日军交战过的将领,袁世凯非常清楚日军第二师团的战斗力。
就这样一支战斗力强悍的部队竟被辽东军给消灭了,可见辽东军实力已经强悍到多么强大的地步。
作为北洋新军统帅,袁世凯自问,就是给自己北洋新军两个镇的兵力,也没有办法在战场上消灭日军第二师团。
而杨兴国的辽东军却做到了。
虽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但能消灭日军第二师团,就证明辽东军在战斗力上已经过了北洋新军的两个镇。
要知道,北洋新军展了好几年时间才达到六个镇的规模。
其中真正拥有战斗力的只有四个镇,剩下两个镇因为装备不齐整,还在训练之中。
而辽东军呢,从成立到现在也就一年半时间,而且还一直处于战争之中。
如此短的时间,如此恶劣的展环境,就现出如此强大的实力。
如果再给辽东军两年时间,那辽东军不是要展成一个军事实力比北洋新军还要强大的势力。
想到这里,眉头紧锁的袁世凯忍不住一阵心惊。
看到部下和谋士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把目光全部聚集到自己身上,深吸一口气的袁世凯,直接冒出一句所有人都听不懂的话:“东北要变天了?”
“东北变天?”一个谋士带着满脸不解反问道。
另一个谋士似乎想到了什么。对着袁世凯一脸若有所思问道:“大人你是指辽东军……”
“因为辽东军的存在,东北要变天了……”
“可是,辽东军有这个实力吗?就算辽东军有消灭日军一个师团的实力,可是辽东的日军整整有五六个师团。而且还有几十万的老毛子。就辽东军那点实力,能起到多少作用?”
这个谋士的话,马上引起大堂内大部分人的赞同。
可是,袁世凯并不同意这个观点。
摇摇自己脑袋后回答:“你们都小看了辽东军,小看了杨兴国……”
“论实力。在日本和老毛子两大列强面前,辽东军的确算不了什么?”
“但是,你们不要忽视了辽东现如今的局面……”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只要杨兴国操纵好了,就可以当渔翁,在日俄战争中获取对于自己来说的最大利益。到时,日俄两国不管谁赢了,那都会损失惨重。而辽东军,则会成为最后的赢家,到时候。对于获取大量利益的辽东军来说,拿下整个辽东也许都不是问题?”
作为一个充满野心的枭雄,袁世凯手下这帮谋士当也不是吃素的。
在袁世凯提醒下,仅仅经过非常短时间的推断,他们就得出结论,袁世凯的担心是对的。
这时,一个心腹忽开口提议道:”大人,为了北洋新军的未来,我们绝不能眼睁睁看着辽东军控制辽东,不断展壮大……“
“否则。未来某一天,辽东军一定会变成我北洋新军的最大敌人……”
话刚说完,另一个谋士接跟着提议道:“我们可以上奏朝廷,把辽东军的野心给讲出来。让朝廷帮我们去制衡辽东军,控制辽东军展……”
“这个办法不行,没有用的……”袁世凯想没想就否决了依靠朝廷制衡辽东军的想法。
“朝廷现在需要辽东军来平息百姓对朝廷不作为的怒,就算辽东军真有所为,朝廷也会无所谓。毕竟,辽东军在关外。影响不到他们。”
“还有就是,就算朝廷感觉到了辽东军的威胁,对辽东军的展壮大也没有任何办法。因为,朝廷的手还伸不到关外。而且辽东军从一开始,就是杨兴国自己组建的,朝廷根本插不了手。”
刚刚说话的谋士,马上就带着满脸不甘心说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看着辽东军不断展壮大,最后威胁我北洋新军,成为我们北洋新军的敌人……”
“辽东军距离我们太远了,再加上辽东还是老毛子的势力范围,我们的确没有办法阻碍辽东军展……”袁世凯阴沉着一张脸肯定道。
说到这里,袁世凯似乎想到了什么,继续说道:“你们应该都听说了,在朝廷默许下,为了支援辽东军,全国上下的商人和士绅,都在给辽东军募捐……”
“再加上短时间内,无论是日本人还是老毛子,都不可能抽调重兵去围剿辽东军。让我们鞭长莫及的辽东军,在大量募捐到的财力支持下,一定会迎来一段迅猛的展时期……”
“现在我只希望已经打入辽东军,并且成为辽东军炮兵团团长的张绍曾,到时候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好消息……“
看到袁世凯脸上的无奈表情,其中一个部下的眼睛却亮了起来。
对着袁世凯提醒道:”大人,您的话让我想到一个办法……既张绍曾大人能打入辽东军并且成为炮兵团团长。我们完全可以从军中再抽调一些忠心于大人的将领,接着全国上下都在支持辽东军的机会,加入辽东军,协助张绍曾张大人,扩大我们在辽东军的实力……“
毫无疑问,在没有其他办法情况下,为了制衡辽东军展,将辽东军这个潜伏的敌人消灭在萌芽之中,袁世凯只能同意这种见不得光的办法。
可是,让袁世凯没有想到的是,他给予厚望的张绍曾,此时此刻正面临着他人生中一个非常大的决定。
随着医生和药品问题被解决,阵亡将士和伤残将士也交给自己二叔和参谋长去处理。
杨兴国直接就把精力集中到已经被打残的辽东军上。
这时候,辽东军大大小小十几个团中,建制最全的就要数野炮团了。
而经过这一仗,特别是缴获日军第二师团榴弹炮大队十二门榴弹炮后,野炮团扩军成重炮团已经势在必得。
在杨兴国心里,扩军后的重炮团一共包括一个榴弹炮营十二门1o5毫米榴弹炮,两个野炮营三十六门75毫米野炮,成为辽东军唯一的重炮部队。
第二百九十五章 抉择
要知道,这样的炮配置并不是杨兴国心中想象中的重炮团。
在杨兴国看来,真正的重炮团应该全部装备口径过一百毫米的炮。
只是因为辽东军没有那么多重炮,不得不拿野炮来凑数。
可是,就算如此,这种炮配置的重炮团在整个中国的军队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这样一支拥有战略意义的炮兵部队,在辽东军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很多时候都远一个步兵师。
所以,对于这个重炮团,杨兴国非常重视。
现在的野炮团团长张绍曾,无论从能力还是学识,都是未来辽东军重炮团团长的最佳人选。
可是,到现在为止,这个张绍曾仍开口闭口北洋新军,一个心全在北洋新军身上。
如此情况下,杨兴国就是有再打胆子,也不敢把这么多重炮交到一个对自己有二心的人身上。
不过,放着这么一个有才能的人不用,杨兴国又觉得太浪费。
想来想去,杨兴国还是决定,再给张绍曾最后一个原则机会。
看着面前正襟危坐,一脸严肃的张绍曾。
杨兴国虽越看越喜欢,但还是不得不开口道:“张团长,你能跟我说说,你是怎么加入北洋新军的吗?”
张绍曾虽不清楚杨兴国为什么会有此一问,但作为下属,他还是爽快回答:“末将从日本留学回来时,争执朝廷大败八国联军的时候。”
“那时候,朝廷很多军队都排斥末将这种留学回来的军官。”
“于是,末将回国半年时间,都没有一支朝廷军队接受我。”
“正是这个时候,袁大人奉命组建北洋新军,我就过去了。而且恰好在北洋新军招兵处碰到了袁大人,大人在得知末将的情况和遭遇后,马上邀请我加入北洋新军担任炮营队正一职,而且还让我提前预支了两个月军饷。让我渡过了回国后最困难时期……”
“加入北洋新军后,仅仅几年十年,我就被袁大人提拔为炮兵营管带。如果不是北洋新军没有更大的炮兵编制,我的职位也许还会更好……”
听到这里。杨兴国点头回答:“原来袁世凯对你有知遇之恩,怪不得你对袁世凯,对北洋新军如此忠心,如此念念不忘……”
听到这里,张绍曾猛一惊。迅反应过来。
对着杨兴国赶紧解释道:“司令你误会了,袁大人虽对末将有知遇之恩。但是袁大人派我加入辽东军时一惊对末将再三交待,从末将加入辽东军开始,末将就是辽东军的一员,代表着北洋新军,不能给北洋新军丢脸……”
杨兴国摇摇头回答:“解释就不用了……”
“张团长,你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军人,但是,你不是一个合格的情报人员……在这里你敢当着我的面说,你从未向袁世凯透露过我辽东军的真实实力。透露过我辽东军的作战计划……”
这时,张绍曾脸色已经变得一片惨白。
足足过了五分钟,他才从震惊中反应过来,对着杨兴国一脸惨白的回答:“司令……你都知道了……”
“袁大人对我有知遇之恩,没有袁大人,末将就走不到今天,所以,袁大人的命令,末将无法拒绝,请司令见谅……”
“不过。末将可以肯定,末将给袁大人送去的情报,绝不会影响到辽东军的安全……”
杨兴国点头回答:“如果不是因为这个,你早就不是辽东军野炮团团长了……”
说到这里。杨兴国也不再犹豫,直接说道:“今天让你来,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做一个抉择……”
“你知道,这次消灭日军第二师团,我辽东军又缴获了不少炮。其中还有十二门重炮。我决定,以这些重炮为底子,改辽东军野炮团为重炮团。下辖一个榴弹炮营,两个野炮营,总共48门炮……”
“这样一支炮兵部队,至少在国内是绝无仅有的……”
“为了保证重炮团战斗力和稳定,重炮团团长既要有能力,又要对辽东军忠心……”
“本来,你是重炮团团长的最佳人选。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我犹豫了。具体什么原因,你比任何人都要清楚……现在,我给你三个选择,我给你一天时间考虑,一天以后,给我一个答复。”
“第一,彻底断了同北洋新军和袁世凯的联系,一心一意加入辽东军,忠心于辽东军……那么,辽东军重炮团团长的位置还是你的……”
“只要不出意外,将来辽东军成立重炮旅以后,旅长的位置仍是你的……”
“第二条路,如果你还不能忘了袁世凯对你的知遇之恩。那么,为了重炮团的稳定,我只能把你调离重炮团到司令部,到司令部担任炮兵参谋兼教导团炮兵营营长一职……”
“当,如果你觉得第二条路对于你来说太屈才了,不想在辽东军继续呆下去。那么,你还有第三条路可走:我会给你一千两白银,让你离开辽东军,重新回到你的北洋新军。”
让杨兴国感到意外的是,自己话刚刚说完五分钟不到,一脸沉默的张绍曾就已经做出决定。
对着杨兴国一脸坚定的回答:“司令末将选择第二条……”
“袁大人对末将有知遇之恩,让末将忘恩负义,断了同袁大人得联系,末将做不到。”
“但是,让末将离开辽东军,末将也做不到……”
“末将之所以留学日本学习军事,目的就是想成为军人,杀敌报国,消灭所有想要侵略自己国家的敌人……”
“放眼整个大清朝只有在辽东军,末将才能实现自己报复……”
“回到北洋新军,末将的职位也许会越来越高。但是,那样的军事生涯对于末将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只要司令同意把末将就在辽东军,哪怕让末将当一个普通炮兵也行……”
张绍曾的回答对于杨兴国来说,还是有点失望的。
但是,杨兴国却非常佩服他的直爽和有情有义。
既对方已经做出决定,那杨兴国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
拍了拍对方肩膀后鼓励道:“让你当炮兵也太屈才可……先到司令部来,平时帮我训练炮兵,战时改参加战斗的还是要参加战斗。”
“不要忘了,教导团野炮营营长的位置也是你的,我可不会让野炮营的十八门野炮闲着。”
第二百九十六章 整军
张绍曾离开重炮团,跟着张绍曾学了半年时间的钟虎,也就顺势而为,成为辽东军重炮团团长。?文??
解决完最让自己不放心的重炮团后,杨兴国随即就把精力转移到步兵身上。
张绍曾一离开自己办公室,等在外面的孙列臣就走了进来。
对着孙列臣,杨兴国直接就问道:”参谋长,你把三个师现在的情况跟我说一下。这次战斗,我们虽赢了,但三个师都表现出了不同问题。所以,我决定趁着这次机会,对三个师进行一次大得调整和整编……”
早就知道杨兴国这个想法的孙列臣,没有丝毫异样的回答:“是,司令……”
“在对付日军第二师团的战斗中,我们损失最大的就要数各团山炮连和三个师的山炮营,一百多门山炮,最后还剩36门,损失了三分之二还要多……”
“其次就是重机枪,战场上,很多重机枪都因为转移不及时而被鬼子用炮炸毁了……”
在孙列臣一点一点介绍下,杨兴国终于知道,三个主力师现在的严峻情况,远远过自己预估。
如果不是辽东军底子厚,并且在战场缴获不少重武器。
辽东军有限的重武器已经在战场损失殆尽。
亲眼目睹整个战斗经过的杨兴国知道,在力上,辽东军已经可以压制住同等兵力的日军和老毛子。
但是,重机枪却有一个不足之处,那就是太重了,转移起来非常麻烦。
而这也就造成了辽东军每次在躲避日军炮打击时,都会有那么几挺重机枪因为躲避不及时而被日军的炮打击给摧毁。
既这一次要对部队进行整编,那杨兴国最先要解决得就是这个问题。
保证部队力不变,甚至有所加强的同时,尽可能减轻这些武器的重量,方便部队转移。
说得更加直接一点就是,未来的辽东军。要多装备一些重量轻,但力却非常猛的自动武器。
还有一个就是,在未来几年时间,随着大量新式武器的出现并且大量装备部队。各个国家的部队编制和作战模式,也开始生变化。
作为一个重生者,杨兴国非常清楚里面变化。
既这一次的整编对辽东军来说不可避免,那么,要整编就一次性整编到位。保证辽东军在未来几年时间仍可以适应不断生变化的战争。
想到这些,一个未来几年,甚至是几十年时间,各国通用的部队编制方就出现在杨兴国脑海。
“就这么定了……”杨兴国在自己心中暗暗决定道。
参谋长孙列臣也看除出了杨兴国忽变化的脸色。
对着杨兴国下意识问道:“司令,你是不是已经有决定了?”
“嗯……”杨兴国点头回答。
“我的初步想法是,部队完成整编后,重机枪装备到连。每个连下属一个重机枪班,两挺重机枪。”
“这样的话,每个主力团的重机枪力就没有变化,战场上。仍可以用重机枪力压制住同等兵力的日军和老毛子。”
“除重机枪外,每个步兵排增加一个轻机枪组西挺一挺轻机枪,归排长直接进行调动。”
“这样一来,每个步兵连就装备了两挺重机枪,炮挺轻机枪。无论是远程力压制,还是近程力扫射,都可以做到。”
孙列臣一脸目瞪口呆的反问道:“司令,你可想好了,装备这么多轻重机枪,先不说我们的轻重机枪够不够。就弹药消耗,都是一个庞大的压力,我们能承受得起吗?”
“据我所知,这样的轻重机枪配置。不仅过了日本和老毛子两大列强,就连欧美那些列强都比不上我们。我们一个小小的地方势力,需要这么多轻重机枪吗?”
杨兴国知道,即使自己不给孙列臣一个解释,只要自己做出决定,孙列臣就会同意。
但是。这样一来,自己和孙列臣之间就会出现隔阂。
所以,面对孙列臣看向自己的不解和担忧目光,杨兴国还是决定给他一个解释。
“为什么要装备这么多轻重机枪,原因有两个:第一,弥补我们的训练不足……第二,弥补我们的兵力不足……”
看到孙列臣点头表示认可,杨兴国继续解释道。
“至于装备和弹药这两个问题,刚开始也许是问题。但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