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铁血军阀-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后,非常狡猾得要求杨兴国把俘虏和野炮团还给俄罗斯辽东驻军,并且承诺,从今以后,俄罗斯辽东驻军再不会向辽东军动进攻。

    老毛子狡猾,杨兴国也不是吃素的。

    已经到嘴的肥肉,杨兴国就算是傻子,他也不会吐出来,还给老毛子。

    所以,听了老毛子话后,杨兴国没有说一句话,只是静静得坐在自己位置上,品着茶水。

    杨兴国自信,老毛子这么快找到自己谈判,一定是有原因的。

    自己虽不清楚,但猜还是能猜到的。

    此时此刻的老毛子一定急于想和自己谈判,安定自己大后方,集中精力同日本人进行作战。

    既老毛子这么着急,只要自己拖一拖,那着急得不是自己,而是老毛子谈判代表。

    果如此,看到自己不说话,刚刚还是一脸自信的老毛子,直接就急了。

    老毛子虽拼命压制住自己心中想法,不让它表现到自己脸上。

    但是,杨兴国还是从对方脸上的丝丝变化中察觉到了什么?

 第二百三十二章 再妥协

    一分钟,两分钟……

    转眼间,五分钟就过去了。???

    看到杨兴国仍悠闲的品着茶水,没有丝毫说话的意思。

    面前的老毛子终于忍不住开口道。

    “杨司令,不知道你有什么条件,才同意我刚刚的提议……”

    “只要你的条件不过分,我可以代表俄罗斯辽东驻军答应你。同时,也可以向你保证,这一次,绝对不会生任何意外,我们旅顺6防司令是带着诚意派我过来的。”

    “野炮团你们想也不要想?”杨兴国斩钉截铁的说道。

    “不管怎么样,这场意外都是你们造成的。既错在你们,那你们就要为自己错误付出一些代价。而这个野炮团,就是我要你们付出的代价……

    “那三千多俘虏兵呢……”老毛子下意识问道。

    杨兴国摇摇头回答:“不是三千多人……加上刚刚俘虏的野炮团数百炮兵,一共四千一百五十六人。包括十五个校级军官,218个尉级军官。“

    “对于这些人,为了你们能更好的抗击日军进攻,我可以还给你们……”

    “但是,这么多俘虏,我不可能白给你们……你们必须用东西从我手里换回去。”

    老毛子长松一口气的同时,赶紧追问道:“什么东西?”

    “和上次的条件差不多,只是,一万山炮炮弹换成一万野炮炮弹。”

    “嘶……”老毛子倒吸一口凉气的同时,下意识惊呼道。

    “杨司令,你这是狮子大开口……”

    “上次给你们的弹药,已经把旅顺军库全部抽调一空。现在你又要这么多,不是让我们司令从作战部队收集弹药吗?”

    “太多了,杨司令,你要的物资实在是太多了……”

    这时,杨兴国一脸意味深长得反问道:“那你认为,你们这么多俘虏值多少东西……”

    “最多五千炮弹,十万重机枪子弹。二十万步枪子弹……”老毛子看着杨兴国,一脸心虚的回答。

    就在老毛子认为,接下来时间,自己要和杨兴国进行一场艰难的讨价还价时。

    杨兴国竟非常爽快得肯定道:“可以。就这么多弹药。我只给你们三天时间,三天以后,还是在老地方交易。”

    “为了避免大声意外,双方都只能出动一个营的兵力。”

    “还有,为了表示诚意。从明天开始,贵军同我们对峙的所有军队都要主动后撤十公里。”

    老毛子针锋相对的回答:“可以……”

    “但我们也有一个要求,我军撤退后,贵军也不能向外推进一步。贵军必须在五个县城范围内活动,绝不能离开活动区域……”

    “可以……”杨兴国想没想就肯定道。

    如果不是为了让老毛子实力强一点,在即将爆的日俄战争中给日本人造成更大损失。杨兴国绝对不会这么好说话,把四千多俘虏卖的如此便宜。

    这一次,老毛子绝对是抱着诚意而来。

    整个交易没有生任何意外,辽东军带着弹药匆匆回到辽中。老毛子则呆着四千多俘虏,一路护送回到旅顺。

    一句话说得好。世界没有不透风的墙。

    尽管杨兴国把日本人插在辽东军的钉子全部拔了,老毛子在辽东军手里损兵折将,而且还损失唯一一个野炮团的消息,还是传了出去。

    虽不知道辽东军是怎么办到的,也不知道自己安插在辽东军的教官为什没有传出消息。

    但是,消息一确认,日本军部就敏锐察觉到,眼前是日本军队向辽东动进攻,打败老毛子辽东驻军的最佳时机。

    于是,仅仅经过两天时间准备。日本人的进攻就开始了。

    历史上,面对日本人忽如其来的雷霆进攻,老毛子布置在鸭绿江防线上的一万多人,因为没有准备。仅仅坚持一天时间就被日本人突破,全线崩溃。

    日本进攻部队仅仅以微乎其微的伤亡就杀入辽东。

    但是,这一次却不一样了。

    因为老毛子早有准备,并且加强了部队力。

    进攻开始以后,日本人足足打了两天时间都没有任何进展。

    一直到日军调来数量庞大的炮以后,日军才在炮掩护下。在老毛子防线打开一个突破口。

    而就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老毛子旅顺6防司令部一组建完成就增援过来的一个主力师,直接挡住日本人攻势,避免了老毛子鸭绿江防线的全面崩溃。

    但是,这种局面并没有保持太长时间。

    因为没有野炮团压制日本人炮兵。

    整个鸭绿江防线,坚持十天后,最终没能逃过被日本人占领的结局。

    十多万日本人,一杀入辽东就兵分两路。

    一路直接杀向老毛子辽东驻军司令部所在地旅顺,在海军舰队配合下,拿下旅顺,消灭老毛子驻防旅顺的所有6军和海军。

    一路日军则直接杀向驻扎有老毛子重兵的辽东腹地,彻底消灭老毛子辽东驻军,将辽东据为己有。

    日俄战争提前爆,而且还跟历史展方向有所不同。

    杨兴国一得到消息就笑了,而且还笑得非常开心。

    因为,自己期盼已久的日俄战争,在不久将来,一定会成为辽东军进一步展壮大的巨大战机。

    于是,战斗一开始,杨兴国就把辽东军所有情报员,侦察兵,甚至是完成训练的骑兵,都撒了出去,随时关注战场局面,寻找战机。

    转眼间,日俄战争就爆一个月之久。

    因为杨兴国到来后,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搅乱了辽东的历史展方向。

    信心满满的十多万日军,除了一开始拿下老毛子鸭绿江防线,消灭并且俘虏上万老毛子外,再也没有取得什么太大战果。

    不仅如此,有着更加强大国力的老毛子,也许是跟着辽东军学得,竟在辽东战场上,打了日本人两次伏击,前后消灭四五千人,给了日本人一个狠狠得教训。

    如此一来,日本人的进攻势头就被老毛子给压了下来。

    无法在短时间内结束战斗,日本人就只能不断积累实力,等待战机的到来。

 第二百三十三章 没粮了?

    此时此刻,日本人的战争目的很简单。????

    第一军北上,将老毛子辽东驻军主力拖在辽阳一带。

    第二军则携带大量攻城炮,南下旅顺,准备在海军舰队配合下,拿下旅顺要塞,避免俄罗斯海军从旅顺沿鸭绿江北上,从水路切断自己后路。

    因为杨兴国横空出世,老毛子旅顺要塞的驻军兵力,已经从历史上的四万人增加到六万人。

    更重要的是,老毛子布置在旅顺要塞外围的防御阵地,多多少少都经过加固。

    历史上,日军杀入旅顺要塞后,虽没有直接拿下他。

    但是,旅顺要塞的外围防线,日本人还是在几个月时间中,相继占领。

    可是,现在六没有那么好运了。

    因为突袭的可能性已经失去,日军只能对老毛子旅顺要塞的外围防线进行强攻。

    正面作战,老毛子也不是吃素的。

    再加上老毛子还有要塞和防线进行掩护。

    整个强攻,除了碰上一鼻子灰,没有其它丝毫作用。

    很快,日军第二军的损失就达到两万人。

    而老毛子旅顺要塞守军,满打满算才损失一万余人。

    再加上老毛子可以通过海军从水路得到源源不断支援,老毛子旅顺要塞驻军的士气,竟出人意料得越打越勇。

    如此一来,日本满洲军司令部不得不改变自己攻占辽东的战术战法。

    改短时间内强攻旅顺要塞为长时间围困旅顺要塞,先把战争重心转移到辽阳一带。

    日本人,俄罗斯人,开始源源不断向辽阳调兵,积累战争物资的时候。

    受到战争影响,辽东境内的很多百姓都因为失去家园而变成难民。

    战争年代,人口就是最大资源,杨兴国非常清楚这个道理。

    所以,日俄战争一开始,杨兴国派出去的上千人就开始在辽东境内。大肆宣扬辽东军和辽东军驻地辽中。

    “什么辽中无限接受因为战争而失去家园的难民,不仅给大家分房子,分田,还给大家分粮食……”

    “辽东军实力强大。有能力暴露大家,避免大家遭到战洗礼……”

    “只要进入辽中五县,大家就可以远离战争,不饿肚子……”

    在各种各样充满诱惑的宣传下。

    随着日俄战争范围不断扩大,战争时间越来越长。越来越多失去家园的难民。开始进入辽中五县,寻求庇佑。

    两个月不到,进入辽中五县的难民就达到十万人。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战争规模越来越大,不断涌入辽中五县的难民,还在不断增加之中。

    按照眼前这个势头,等战争结束,涌入这五县的难民数量,过五十万都有可能。

    境内人口多了,对辽东军未来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事情。

    可是。负责收拢这些难民的周中举,刚刚高兴没多久就高兴不起来了。

    因为,这些携家带口进入辽中的难民,除了一身衣服,就连口粮也没有多少。

    可见战争爆后,这些难民离开家园时候的匆忙。

    难民没有将士,也就意味着辽东军要给他们提供大半年粮食,才能迎来今年秋收,吃上自己收获的粮食。

    可是,辽东军的粮食也不多。

    为了开垦辽中几十万亩良田。辽东军几乎用掉了自己所有库存。

    刚刚占领的辽中四县,因为老毛子撤退得太彻底,辽东军几乎没有缴获到粮食。

    所以,辽东军库存的粮食。除了养活近万辽东军,几乎没有什么剩余。

    而眼前进入辽中的难民,因为身无分文,为了能让他们活到秋收,每个人都要分值钱一百五十斤粮食出去。

    一个难民一百五十斤粮食,一万难民就是一百五十万斤粮食。

    而眼前。短短两个月时间,辽中就来了十万难民。

    按照一百五十斤每人的标准,周中举就算把整个辽中的粮食全部掏空,也一次性拿不出一千五百万斤粮食。

    为了不引起恐慌,也为了履行承诺,周中举不得不每人只三十斤粮食应急。

    可就算如此,周中举也是动用了辽东军三个月的粮食储备,才把十万难民给安排下来。

    要知道,这才是三十斤粮食。就算再怎么省吃俭用,也只能坚持两个月时间。

    两个月后,如果自己还拿不出粮食让这些难民饱肚子。

    这些连饭都没有吃的难民,不仅不会成为辽东军不断展壮大的助力,反而还会成为辽东军进一步展的巨大隐患。

    当,这些都还是这一两个月后的事情。

    就在眼前,因为没有粮食,已经有上千难民停在难民接收点,没有分散下去。

    如果还没有粮食给他们,接收点的难民数量,一定会在短时间内达到一万人,甚至是数万人。

    这个时候,也有人提出,是不是再抽出一些军粮,把眼前的困难解决了再说。

    对于这个提议,周中举想也没有想就拒绝了。

    军队是辽东军在这里立足的根本,没有军队,这里的一切都会化为乌有。

    而军粮则是一支部队能否保证战斗力和士气的基础。

    现在,辽东军的军粮储备已经只剩九个月时间,为了保证辽东军战斗力和士气,这九个月的军粮,说什么都不能动。

    唯一的办法被否决后,周中举只能找到杨兴国,想要看看杨兴国是否有解决办法。

    “仅凭我们辽东军,觉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眉头紧锁的杨兴国,摇摇自己脑袋后说道。

    随后,杨兴国的脸色一变,果断决定道:“问朝廷要,我们没有粮食,盛京将军府有……”

    “我们也不全要细粮,只要能让难民吃饱肚子,什么粮食我们都要。”

    周中举摇头否定道:“我要过……盛京将军府也给了……但是,他只给了五万斤粗粮,多得就没有了……”

    “不是没有,是盛京将军府不想白给我们。”杨兴国一眼就看穿了盛京将军府目的,并且一脸嘲讽的说道。

    周中举的眼睛一亮,接口道:“司令,那我们要不要直接拿银子向盛京将军府买粮食……”

    “司令部的银子还有不少,几万十几万两银子还是拿得出来的。”

    “不,银子留着我们自己用……”杨兴国再次开口否决道。

 第二百三十日章 袁世凯的困境

    “那司令你打算用什么东西向盛京将军府买粮?”周中举紧随其后追问道。  ?????。?

    杨兴国一脸若有所思得反问道:“你认为,在这个战乱年代,什么东西最值钱,最可以让人心动。”

    “武器!”周中举想没想就脱口而出。

    “战乱年代,只有有了武器,才会有安身立命的本钱。没有武器,你就是有再多银子,也可能随时变得一无所有。”

    杨兴国点头认可道:“就是武器……”

    武器对于盛京将军府来说,是安身立命的资本。

    但是,对于辽东军来说,同样是安身立命的资本。

    所以,杨兴国话一说出口,周中举脸上就流露出一副不敢相信的表情。

    楞楞的看着杨兴国,足足过了两分钟才对杨兴国问道:“司令,武器拿去换了粮食,那我们辽东军将来扩军不是没有武器了……”

    杨兴国摇摇头回答:“对于普通人来说,想要获得武器,非常困难……”

    “但是,对我辽东军,这绝对是很简单的事情。”

    “只要日俄战争一天不结束,你就一天不需要为武器弹药愁……”

    虽不清楚杨兴国脸上的自信是从哪里来的。

    但是,有一件事周中举非常清楚:站在自己面前的杨兴国从不说大话……

    他既有如此强烈的自信,那就说明他真有办法解决辽东军将来扩军的武器弹药问题。

    所以,话说道这里,周中举已经认可了杨兴国用武器换粮食,安置难民的提议。

    短暂沉思后,周中举直接对杨兴国问道:“司令,我们武器仓库现在还囤积了一万六千余支步枪,不知道你打算拿多少去换粮食……”

    “按照市场价格,一支步枪可以换回来多少粮食……”

    “精粮的话,一支步枪可以换回来两万斤。粗粮的话,一支步枪可以换回四万斤……”短暂思考后。周中举回答道。

    “那就按照一支步枪三万斤精粮,或者一支步枪六万斤粗粮的价格,拿出一万支步枪出去换粮食……”杨兴国马上决定道。

    “嘶……”周中举倒吸一口凉气问道。

    “这么贵,盛京将军府会同意吗?”

    “他一定会同意。就算他不同意,关内也有人会同意……”杨兴国自信的回答。

    看到周中举脸上的不解表情,杨兴国赶紧解释道:“二叔,你刚刚算的粮食价格,都是关外的。”

    “在关内。特别是江南地区,粮食价格能达到关外五成,就算是很高的了。”

    “再加上武器是有价无市的东西,我卖这样的价钱,还算便宜的了……”

    说到这里,杨兴国似乎想到了什么,继续说道:“除了盛京将军府,我们的武器还可以卖给那些地主士绅,全部按照我说的那个价格去卖……”

    “据我所知,关外有很多拥有大量土地的旗人。对于他们而言。只要能获得步枪,付出再多的粮食也在所不惜。”

    “不出意外得话,仅仅辽中周边的那些地主士绅,都能消化掉上千支步枪,给我们换回四五千万斤粮食……”

    杨兴国没有说错,在辽东军可以用将士买到步枪的消息一传出,辽中周围一些有势力的地主士绅,就拉着成车成车的粮食进入辽中。

    虽盛京将军府还没有消息传回来。

    但是,短短五天时间,光辽中周边的地主士绅。就给辽东军送来了差不多两千万斤各种粮食。

    更重要的是,随着消息越传越远,距离辽中很远的地主士绅再得到消息后,都开始向辽中送将士。从辽东军手里换回可以保命的步枪和子弹。

    手中有粮,遇事不慌。

    看着仓库堆积如山的粮食,周中举马上改变辽东军对待难民的政策。

    同当初的辽中百姓一样,通过开垦荒地,从辽东军手里换回可以坚持到秋收的口粮。

    盛京将军府,曾琪还在犹豫。是否用粮食从辽东军手里换步枪时。

    远在天津的袁世凯,竟也得到了辽东军为了筹集粮食,大规模贩卖步枪的消息。

    一万支步枪,对于北洋新军来说,只要再加上一些配套武器,就可以组建两个镇。

    随着日俄战争爆,军市场上,武器的价格已经变得越来越高。

    更加重要的是,因为日俄两国的武器需求量大增,大清朝廷可以买到武器的途径,已经变得越来越少。

    在朝廷允许下,此刻的北洋新军应该在进行大规模扩军。

    但是,因为朝廷下拨的扩军军费不足,再加上朝廷没有渠道买到扩军所需的武器。

    北洋新军刚刚扩充的几个镇,新式步枪连两个人都平均不到一把。

    作为北洋新军统帅,袁世凯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是却没有任何办法。

    就在这时,辽东军有一万支步枪准备出售的消息一传到袁世凯耳朵,袁世凯就把目光盯在了这批武器上。

    “大人,如果我们能拿到这批步枪。最多三个月时间,我北洋新军的两个镇就可以形成战斗力……到时候,整个朝廷,就在没有人敢小看我北洋新军了……”

    “另外,最近朝廷出了不少对大人不利的传闻,在下官看来,我北洋新军只有早日扩军完成,这些不利的声音才会消失……”

    话刚刚说完,另一个谋士进跟着说道:“还有一件事大人您必须重视……”

    朝廷除了允许我北洋新军继续扩充,还给了两湖两广组建新军的权利。朝廷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这些新军,制衡我北洋新军,避免我北洋新军一家独大……“

    ”下官听闻,两湖两广也分别组建了一个镇的新军……“

    ”目前,这两个镇的新军同样因为缺少武器而没有组建完成……和山东相比,两湖和两广的粮食更加便宜。下官担心,如果我们不抓紧时间联系辽东军,到时会让两湖两广抢先一步,从辽东军手里买下这批步枪……“

    听到这里,袁世凯脸色马上就变得阴沉起来。

    没过多久,一副坚定表情,进跟着就浮现到袁世凯脸上。

    毫无疑问,此时此刻的袁世凯已经做出决定。

 第二百三十五章 张之洞横插一脚

    湖广总督府,湖广总督张之洞正在满世界筹银子,买武器,组建新军。????

    对于富裕的江南来说,银子很好解决。

    没用多长时间,张之洞就筹集了几十万两白银。

    但是,当张之洞拿着银子到外国公使面前,提出买武器的要求后。

    几国公使就好像商量好了的一样,同时表示拒绝。

    就算有人同意卖给自己武器,那也只有少量的数百支。

    对于自己即将组建的新军,这些屈指可数的步枪,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

    当时,张之洞并不知道这些国家为什么不卖给自己武器。

    细细打听以后,张之洞才知道:从日俄战争办法以后,为了取得战争胜利,两个国家都在拼命的扩军。如此一来,军市场上的很多武器,都被这两个国家给

    包圆了。

    不仅如此,日俄战争的

    办法,也让很多国家感觉到,这个世界似乎并不怎么平静。

    为了保证自己国家安全,很多国家都开始限制军外流,扩军备战。

    买不到武器,刚刚组建的新军,也就没办法进行训练,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

    “大人,下官刚刚得到消息,关外辽东军有一批武器出售,而且只能用粮食购买。”一个谋士一冲进总督府大堂,就对张之洞报告道。

    “你确认消息是真的?一万条步枪,这可不是什么小数目。”张之洞的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对着参谋反问道。

    “下官确认!”幕僚想没想就肯定道。

    “消息是从北洋新军传出来的,袁世凯也想得到这批步枪。不过,因为山东粮价太高,而且缺少粮食。袁世凯还在从各地抽调粮食……”

    “我们估计,袁世凯至少需要半个月时间,才能把购买一万条步枪的粮食全部凑齐。”

    “如果大人想要拿下这批步枪,以湖广的实力,最多五天时间。就能把粮食全部凑齐,抢在袁世凯之前,从辽东军手里买下这批步枪。”

    一万条步枪,在张之洞看来。用好了,不仅可以让已经组建的新军全部装备上新式步枪,还能再组建一个协的新军。

    到时候,湖广总督府下属的新军数量就会达到一镇又一协。只要时机成熟,这一阵又一协的新军。马上就可以扩充到三个镇,甚至是更多。

    经济条件远远过袁世凯的张之洞,仅仅经过短暂沉思就决定道。

    “一万条步枪,全部都要买回来……”

    “不过,我们必须要分两条路一起走,否则,袁世凯一旦得到消息,他就会抢在我们面前,拿下这一万条步枪。甚至还会想办法破坏我们同辽东军的交易,毕竟。袁世凯的北洋新军现在也缺少武器。”

    谋士赶紧追问道:“大人,不知道您所说的两条路是指?”

    “第一,马上开始筹集粮食,通过水运,向关外运输……”

    “第二,马上派人,快马加鞭赶往辽东军,同辽东军进行谈判和交易……”

    关内朝廷各大实力派都在想方设法得到这一万条枪时。

    短短几天时间,辽中五县再次涌入两三万难民。

    辽东军司令部,周中举正带着满脸激动。向杨兴国汇报难民情况。

    当他得知,十多万难民在粮食刺激下,已经于辽中五县开垦出大规模良田后。

    杨兴国笑了,而且笑得非常开心。

    因为。有这些良田和难民作为支撑,辽东军的未来展之路上,就再不需要为粮食而愁。

    更加重要的是,辽东军控制下的辽中五县,有了人口,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兵力补充。进一步扩大辽东军兵力和实力。

    想到这里,杨兴国直接问道:“难民中的青壮多不多……”

    “多……”周中举肯定道……

    “十个里面至少有三个青壮。要不十多万难民也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开垦出这么多良田……”

    说到这里,周中举的眼睛一亮,下意识追问道:“司令……你是要……”

    杨兴国没有隐瞒,直接回答:“日俄战争爆,我们作为渔翁,早晚都要参战。”

    “而只要打仗,就会有伤亡。所以,我打算在参战前,再对辽东军进行一次扩充。提前招一些新兵加入辽东军进行训练……”

    “这样的话,我们就会有足够的实力,在日俄战争中当好渔翁……”

    “扩军……司令,你打算怎么扩?”周中举猛地一愣,先是露出一副震惊表情。而后,一反应过来就满脸赞同的问道。

    杨兴国想了想后,马上把自己早就计划好的方案给说了出来。

    “现在全军有五个步兵团,我打算再组建四个步兵团,其它部队也进行一定程度扩军。成立三个野战步兵师,一个师级特战支队,一个野炮团,一个警卫团,一个骑兵团,一个工兵营,一个司令部通讯营……”

    周中举再次被镇住了,对着杨兴国一脸不可思议得反问道。

    “司令,这样一来,我辽东军不是要扩充一倍多……”

    “一次给部队扩充这么多新兵,您就不担心部队战斗力受到影响?”

    “只要几只拳头部队战斗力不受影响就行了……”杨兴国回答道。

    “我的想法是,一二三三个团不变,直接改编成一二三三个师的一团,四团,七团。”

    “四五两个团,全部打散,以营为单位,扩充成六个团……“

    ”当,部队扩充以后,几十个团营长,全部由司令部进行统一安排和调动……“

    周中举点点头后继续问道:“那那个什么特战支队呢?我活了这么长时间,可从来没有听过什么特战支队。”

    杨兴国没有隐瞒,继续说道:“所谓的特战支队,就是由军中精锐组成的一支部队,专门执行普通部队无法完成的特殊任务……“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侦查营。但是,这个特战支队的战斗力,比侦查营更加强悍,执行的任务,也比侦查营更加凶险。”

    周中举一脸不可思议的反问道:“司令……真有这么厉害的军队……”

    “还有,组建这个特战支队,真的有意义吗?”

 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动干戈

    “只要有时间训练,我能让特战支队的战斗力比你想象中的还要强悍!”杨兴国肯定道。??文?

    这时,周中举再次问道:“既如此,那我同意……”

    “扩军中的新兵没有问题,已经进入辽中五县的十几万难民,随随便便就可以招上来一万人……”

    “只是,这几个师长的人选……”

    “我们现在有五个团长,而扩军后只有三个师三个师长,僧多肉少,不好分啊……”

    杨兴国摇摇自己脑袋回答:“不,我还嫌僧少了……”

    “他们五个团长我打算这么安排:周强生,王虎,赵志刚……三个人分别担任一二三三个师的师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