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铁血军阀-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根据副司令送过来的情报显示,我们拿下奉天的消息已经穿开。现在两省已经开始人心惶惶了,正是我们进军两省的最佳时间。”

    “那就开始进攻!”一番犹豫后的杨兴国果断命令道。

    “告诉两个军长,进入两省以后不要急,稳扎稳打。两省剩下的朝廷官军已经不多了,而且退路已经被我们堵死,他们没有必要着急,只要能全歼两省所有朝廷官军,保证两省稳定,他们就赢了!”

    “另外还要提醒他们,进入两省后,先各自抽调至少一个团的兵力直插蒙古骑兵和俄军可能入侵两省的交通要道,别到时候被蒙古骑兵和俄军占便宜。”

    两个军带着俘虏离开后,正如载涛当初推断的一样。杨兴国手里一下子就无兵可派了。

    到最后,就连偌大的奉天城都要辽东军警卫师剩下两个警卫团进行防守。

    此刻,辽东军在山海关和营口一带,分别只剩下一个主力团。

    尽管司令部从当地抽调可不少守备部队补充他们,准备把两个团扩编成两个师。但短时间内,根本没办法完成,而且就算完成了,部队战斗力也会大大下降。

    同旅顺十多万日军进行对峙的辽东军第四军,两个主力师的兵力尽管没有什么调动。但是在十多万日军面前,无论是兵力还是力都被压的死死的。

    如果不是日军军部从满洲军抽调大量老兵回国内组建新部队,后又从国内抽调大量新兵补充进入满洲军,严重削弱了满洲军战斗力。

    满洲军总司令大山岩一定不会放过这个进攻辽东军,洗刷耻辱的机会。

    这种情况下,朝廷忽找到日本,以东三省丰富的铁矿资源为报仇,邀请满洲军出兵拖住旅顺方向的两万辽东军。想要找辽东军报仇,又担心手下战斗力的大山岩,一得到消息就怂恿国内同意朝廷请求。

    用大山岩的话来说,如果不是满洲军补充大量新军,趁着辽东军主力离开辽东,光凭满洲军自己就能拿下辽东。现在有了大清国朝廷的帮助,大山岩最后一点担心也没有了。

    信心满满的大山岩为了让国内同意大清国提议,甚至对军部叫嚣,只要军部同意和大清国合作,满洲军就有能力控制整个辽东,把辽东变成帝国的殖民地。

    日本政府一同意和自己合作进攻辽东军,载涛就在慈禧授权下开始调动部队。

    从江南北上的五镇新军,除了两镇继续北上,往通辽方向进攻前进外。剩下三镇陆军一个镇直扑山海关,在山海关守军配合下,从山海关进攻辽东军。

    剩下两镇新军则在载涛亲自统领下,直扑天津,从天津登船,在北洋水师配合下,从海路进攻营口,掩护陆军从营口登陆辽东。

    决战最先打响的是通辽方向两镇新军。

    因为知道辽东军在通辽城外通过各个击破连续消灭朝廷三路大军。两个镇的朝廷新军,从进入通辽境内开始就抱成一团。

    两万陆军精锐,保护着一百多门炮和大量辎重,浩浩荡荡杀向通辽城。

    除了屈指可数的几次偷袭,几乎没有遭到什么袭击的两万多朝廷新军,轻轻松松就冲到通辽城外。后架起炮就对着通辽城开炮,掩护步兵进攻。

    因为知道辽东军缴获了禁卫军大量炮,其中还有十几门重炮。拥有一百多门野炮的两镇新军一次只动用一个营十八门野炮,吊着通辽城打!”

    重生抗战老书《重生之铁血战将》,被封两年后终于解封,在,腾讯文学,移动文学同时上传,四百多万字,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

 第六百七十八章 十二师的胃口

    尽管不清楚城外官军这么做的目的,兵力有限的王虎却不敢怠慢,毕竟,通辽城外的官军总兵力超过两万人,而且装备大量野炮。

    两镇来自南方的两镇新军,到了通辽城后就开始攻城,始终给守城一定的攻城压力,但却不决战,只要损失稍微有点大,进攻部队就退下来,换上一支新的进攻部队继续攻城。

    连续打了一整天后,防守山海关的朝廷官军也等来一镇南方新军。

    总计一万五千大军,浩浩荡荡杀出山海关,向几里外辽东军阵地杀过去。

    为了堵住山海关,在山海关仍控制在朝廷手里的情况下,辽东军直接在距离山海关不到十里的一个关卡修建了一道防线。不管什么时候都有一个营的兵力常驻防线,防止朝廷官军入侵。

    特别是辽东军进攻东三省的战斗打响以后,留守山海关的十二师师长,原来的二师一团团长康杰,专门加强了阵地上的防守力,而且派出侦查部队一天二十四小时盯着山海关。只要官军从山海关出来,第一时间报告道康杰手里。

    一万多官军带着炮,浩浩荡荡杀出山海关时,康杰已经知道他们的兵力和装备情况。

    刚升任上来的参谋长皱着眉头说道:“师长,这些官军明显是要趁打劫!我们虽是一个师的兵力,但无论是兵力还是装备都没有达到主力师的标准,”

    “兵力方面,老师长只给我们留了不到三千老兵,剩下都是从各县城补充上来的守备团,而且这些守备团加起来也才四千人。”

    “装备就更不用说了,老师长只给我们留了一个野炮营和我们扩编前的一个山炮营,还有几十门迫击炮,不管是数量还是炮威力,都不是官军对手。”

    “刚才我还没算轻重机枪,除了老师长给我们留下的三千人平胸几声全部配齐,剩下四个守备团,几乎没有装备。就这样的力,怎么顶得住官军一个镇的进攻。”

    参谋长说这么多,最终的意思就一个,以十二师现在的实力,想要挡住朝廷一万多精锐的进攻,很困难。

    和参谋长相比,刚升任师长,而且一上来就碰到这种大战的康杰,平静脸上不仅流露出了截相反的激动表情,而且还对这场即将打响的攻防战充满期望。

    看到参谋长盯着自己,康杰一脸自信回答:“当年跟着司令员面对俄军重兵围剿时情况和装备比现在还要恶劣。但最后我们却打赢了俄军重兵围剿,而且还从俄军手里缴获大量武器装备我们自己。”

    “我不相信官军的战斗力会比俄军强。只要我们能打败这些官军,那官军带来的五十多门野炮和大量轻重机枪就是我们的。到时候,仅凭这些缴获,我们十二师就能齐装满员。”

    参谋长不知道康杰的自信是从哪里来的,但康杰是师长,既康杰这么有把握,作为副手,参谋长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

    对着康杰追问道:“守备团想要成为主力,最简单而且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战斗。所以,接下来守阵地就让四个守备团上,每个团坚持半天时间。为了增加他们力,战斗中,我们给每个守备团提供六门迫击炮,三挺重机枪和六挺轻机枪进行力支援。”

    “关键时刻,山炮营和野炮营也可以开炮支援他们。但是,他们也不要对山野炮营抱太大希望,官军整整装备了五十四门野炮,打炮战我们绝对不是对手,我们两个炮营最多只能一击就走。”

    “那主力团呢?”参谋长先是认可的点点头,后继续追问道。

    “先用守备团拖住他们,杀掉他们的锐气和进攻势头。至于主力团,任务就一个,养精蓄锐,关键时刻主动出击,给对手以致命攻击,打败他们。”

    “这时司令以前惯用的战术,今天我们就学以致用,用到这些官军身上。”

    一个多小时后,日军前锋部队就杀到辽东军阵地前。

    尽管没有同辽东军交过手,但辽东军的威名他们都听到过。这些来自南方的军队没有一上来就进攻,而是等炮兵到了后,在炮兵掩护下,才出动一个营向辽东军发动进攻。

    守在阵地上的辽东军尽管都是守备部队,但平时的训练和野战部队相比一点没少,唯一缺的就是实战经验。

    面对官军射来的炮弹和轻重机枪子弹,守备部队大部分将士脸上都流露出一副恐慌表情,还有几十个反应慢的士兵连辽东军影子没看到就变成尸体。

    但剩下的士兵还是下意识做出反应,第一时间冲进距离自己最近的防炮洞。要知道,这种训练对于他们来说,已经训练近半年时间,很多动作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了他们的下意识动作。

    炮击一结束,官军就摆出十几挺重机枪对着辽东军阵地扫射,一个营的官军随后端着步枪开始进攻。

    主力出身的守备团团长,听着头顶重机枪子弹飞过去的嗖嗖声,马上意识到,不解决官军的重机枪,自己部队连抬头的机会都没有。

    看到一个营的官军已经快速向自己冲过来,团长果断命令后面支援自己的迫击炮对着官军重机枪阵地开炮,就算不能摧毁那些重机枪,也要骚扰的官军重机枪不能正常给步兵提供力掩护。

    密集的迫击炮炮弹,就像下雨一样,不断砸在官军重机枪阵地,而且一下子就把两挺重机枪炸成零件。

    面对从天而降的炮弹,一直都被重点保护的重机枪手什么时候遇到过这种危险局面。没等哨官下命令,四个机枪手一组,抬着重机枪就开始转移阵地。

    重新把重机枪架起来后,继续对着辽东军阵地开枪扫射。

    可没几秒钟,他们刚避开的炮弹再次从天而降,砸在他们身边爆炸,顺便把一挺重机枪炸成零件。

    如此一来,官军给自己进攻部队提供力掩护的十几挺重机枪只能在一个地方射出一梭子子弹后,马上转移阵地,继续给进攻部队提供力掩护。

    断断续续的力,终于给了守备团进行反击的机会。

    康杰加强给守备团的三挺重机枪,六挺轻机枪,马上抓住机会开枪,而且专门盯着官军进攻部队打。

    为了躲过官军射来的一阵又一阵掩护力,守备团的机枪力也只能趁着炮击空荡开枪,向官军进攻部队射出一阵阵子弹。

    重生抗战老书《重生之铁血战将》,被封两年后终于解封,在,腾讯文学,移动文学同时上传,四百多万字,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

 第六百七十九章 僵持

    进攻中的官军可没有刚加入十二师的守备团将士那么好运,不仅有战壕可以藏住大半个身子,还可以在危险时刻直接蹲到战壕里,让官军子弹射个空。

    所以,四五百人的官军就好像靶子一样,不断靠近十二师阵地。

    尽管九挺轻重机枪在官军重机枪力压制下,只能趁着己方炮击抓紧时间射出一串子弹。后在官军重机枪开始射击后马上蹲回战壕,当缩头乌龟。

    但因为官军太明显了,而且进攻队形又密集。只有十二师阵地有枪声响起来,官军进攻部队一定会有人被子弹打翻在进攻路上。

    一个营的兵力,还没有冲到十二师阵前一百五十米就损失近百人。

    后面指挥这场进攻的协统,也不是吃素的,作为留学归来的军官,协统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命令统制配属给自己的一个炮营开炮。

    先用炮压制住辽东军炮兵,前面十几挺重机枪才能没有顾及给步兵提供力掩护,压制住守军反击力,掩护步兵进攻。

    这时协统解决眼前困难能想到的唯一办法。

    训练有素的炮兵没有让他失望,一分钟不到,沉闷的炮声就在他身后响起,紧跟着,炮弹划过天空的尖啸声就传到他耳朵。

    几秒钟后,剧烈的爆炸就在辽东军阵地后面响起。

    举着望远镜的协统亲眼看到,十几团夹杂了大量黑烟的球从地面腾空而起。

    这时,带着尖啸声不断飞到自己重机枪阵地的炮弹,直接停了下来。

    “炮兵干的不错,就算没有摧毁辽东军炮兵阵地,也重创了他们,不,辽东军炮兵不可能这么快认怂。”协统一脸满意感慨道。

    完了后马上命令道:“告诉进攻部队,抓紧时间马上进攻,趁着辽东军还没有反应过来,杀进辽东军阵地。他们兵力不多,只要我们杀上阵地,凭借兵力优势,最后胜利的一定是我们。到时候所有人都会被朝廷加官进爵!”

    和巡防营相比,不管是袁世凯的北洋军,还是南方各大总督自己组建的新军,各级军官不是留学归来的军校生,就是地方巡防营中真正有本事的军官。

    所以,这些新军军官无论是战场指挥能力还是战场应变能力,都非常不错。

    协统的命令还没传到进攻部队,带队营管带就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后下意识命令损失百多人的部下开始拼命,用最快速度杀上辽东军阵地。

    一个重机枪队还剩下的十二挺重机枪也停下来不再转移,盯着辽东军阵地刚暴露出来的力点进行反击。

    密集力,一下子就压得阵地辽东军抬不起脑袋。

    似乎看到胜利曙光的步兵,也抓住机会,一下子往前冲了三四十米,冲进步枪有效射程。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胜利天平正一点一点偏向官军时,炮弹划过天空的尖啸声再次传到战场所有人耳朵。

    十二师被死死压在战壕里的几百辽东军,眼前一亮,下意识握紧手里的武器。只要几百米外官军提供力掩护的重机枪一停,他们就从战壕站起来,用自己最快速度向百米外官军进攻部队射击,尽可能杀伤他们。

    官军进攻部队则是脸色一变,后就开始祈求身后的重机枪能坚持时间长一点。

    现在自己完全暴露在守军轻重机枪和步枪力下,一旦身后掩护自己的重机枪力停了。可以肯定,只需要几分钟时间,一个营还剩下的四五百人就会损失惨重,遭到致命打击。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剧烈的炮弹爆炸声刚在身后响起,头顶嗖嗖飞舞的重机枪子弹就没了。

    进攻部队几百人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惨白。

    很多人下意识看向身边军官,用眼神询问他们到底是继续进攻还是马上后退。

    让他们失望的是,军官脸色和他们一样都非常惨白,惨白的脸色下,还隐藏了一丝让人很难察觉到的迷茫。

    因为,和普通士兵相比,他们更加清楚此时此刻自己所面临的危险局面。

    一招不慎,自己和麾下将士就会全部倒在这里。

    时间不等人,在官军十多挺重机枪力压制下,憋了一肚子气的几百将士,好不容易等到一个宣泄的机会,当不会放过。

    官军的重机枪一停,他们就从战壕站起来,端着武器往外射击。

    阵地马上响起爆豆一样的密集枪声,密集的子弹迅速在阵前形成一道钢铁风暴向官军飞过去。

    步枪,轻机枪,再加上重机枪,短短一两秒时间就向官军射出一千多发子弹。

    在这么多子弹射击下,冲在最前面一百多官军,根本连反应机会都没有就被子弹打翻在进攻路上。

    看到辽东军力这么猛,剩下官军在震惊之余,马上趴在地上,想要躲过辽东军射出的下一轮子弹。

    即使如此。仍有不少官军先后中弹。

    毕竟辽东军阵地配备了九挺可以连续射击的轻重机枪。

    等阵地前再也看不到一个站着的官军时,本来就不多的官军再次损失三四十人。

    这时,经过六门迫击炮炮急袭,并且转移到新阵地的官军重机枪再次开枪了。

    仍占着力优势的官军一下子就把守军力压了下去。

    刚射出几轮子弹的十二师步枪手这时也只能带着满脸不甘,再次蹲回战壕。几十个反应慢了半拍的步枪手,毫无疑问被打成马蜂窝,倒在战壕里。

    趴在阵前百多米的三百多官军,尽管对接下来的进攻充满怀疑,仍第一时间从地上站起来,端着步枪,嗷嗷叫着往辽东军阵地冲,争取在辽东军下一轮炮声响起前!冲上阵地,同辽东军绞杀在一起。只有这样,他们才有活命的机会。

    可辽东军并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

    官军转移重机枪的时候,阵地后面的辽东军炮手也迅速转移阵地,不给官军炮兵炮击他们的机会。

    重生抗战老书《重生之铁血战将》,被封两年后终于解封,在,腾讯文学,移动文学同时上传,四百多万字,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

 第六百八十章 海军来袭

    几乎同时转移到新的阵地后,官军提供力掩护的重机枪首先开枪。

    可没过多久,辽东军的六门迫击炮也开炮了,尽管官军一个野炮营仍不断往阻击阵地后面不断变化的炮兵阵地发射炮弹。

    迫击炮一开炮,官军的重机枪力就停了。

    冲到阵前五六十米的三百多进攻部队,再次成为守军重点打击目标。

    因为射击距离越来越近,不管轻重机枪还是步枪,准头都更好。

    所以,一轮射击下来,官军损失直接接近一百五十人。

    再加上后面的零星损失,带队官军营管带非常痛苦的发现,自己一个营还能动的已经不足两百人。

    这点兵力想要冲到辽东军阵地至少还要承受对方一轮力打击,这还没有考虑到辽东军装备的手榴弹。全部考虑进去后,身边这点兵力还没有冲到辽东军阵地就会被杀地一干二净。

    想到这里,营管带下意识就想到了撤退。

    为了活命,他也只这么做的。身后给自己提供力掩护的重机枪再次开枪后,管带马上下达了撤退命令。

    尽管他们在撤退路上再次遭到守军一轮力打击,但因为他们距离守军防线越来越远,最后仍有七八十人成功逃了回去。

    进攻失败了,但官军也不是一无所获。

    不管是前面指挥战斗的协统还是后面坐镇的统制,都明白一件事,辽东军果跟朝廷通报的一样难打,即使自己占了兵力优势和力优势。

    既如此,那自己只能放弃想要在这里突破辽东军防线,立下一个大功的想法。

    就算心有不甘,统制也只能命令协统暂停这种几乎没有太多意义的强攻,改为佯攻,把挡在面前的辽东军拖在这里。

    对于军中高级军官而言,他们知道这是佯攻。但为了保密,计划并没有向底层军官和普通粮食透露。

    这就意味着他们并不知道部队是在佯攻,这时,一个问题就来了。

    部队连续进攻辽东军阵地,而且久攻不下,还不断出现伤亡。时间长了,对部队士气而言绝对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

    康杰利用刚加入主力的四个守备团轮番上阵,一点一点消磨官军兵力和士气时。

    保护着两万多新军的北洋水师已经赶到距离营口不到二十里的海面上。

    因为雾气影响,防守营口码头的辽东军并没有看到这支规模庞大的舰队。

    一直等到担任掩护的军舰冲到码头外十里海面,刺耳的警报声才在码头响起。

    营口一线的主力虽撤退了,仅仅留下一个还没有扩编成师的主力团布防在绵延几百里的海岸线上。但是,作为辽东军控制的唯一一个码头,杨兴国专门在这里加强了一个岸防炮团个一个加强守备团。

    特别是岸防炮团,不仅装备了六门一年前从日军缴获的重型攻城炮,还装备了十二门野炮和十二门榴弹炮,就威力而言,不亚于一个重炮团。

    守备团的兵力和其他守备团相差不大,但为了保证营口安全,杨兴国专门给营口守备团增加了一个重机枪连个一个迫击炮连。

    刺耳的报警声刚在码头响起,布置在码头周围几座山头上的岸防炮团就动了。

    近千官兵迅速冲进自己炮位,操纵炮,准备开炮。

    一分多钟后,沉闷的炮声就在各个炮兵阵地先后响起。

    首轮三十枚炮弹尽管没有一枚命中目标,但却在舰队正前面打出几十条粗大的水柱。

    被吓了一大跳的水师官兵,迅速做出反应,操纵舰船躲避可能继续飞过来的炮弹。当,舰队上的炮手也没有闲着,马上操纵舰炮进行反击。

    这时,岸防炮团射出的第二轮炮弹来了,尽舰船已经开始做一些规避动作。但庞大的舰船仍在惯性作用下,冲进炮覆盖区。

    这一次,直接有五六枚炮弹命中目标,其中还有一枚攻城炮炮弹。

    炮弹爆炸,舰船甲板马上就腾起一团团夹杂了大量黑烟的球。很多官兵都在爆炸中被炸死炸伤,特别是被攻城炮炮弹命中的一艘舰船,前主舰炮炮塔直接被炸烂,甲板也被炸出一个大窟窿,特别吓人。

    舰船失去主舰炮也就失去了反击能力,尽管舰船上的舰长很不甘心,但为了避免自己成为岸防炮的靶子,不得不带着不甘撤出战斗,指挥舰船一点点退出岸防炮射程。

    这时,舰船也射出了第一轮反击炮弹。

    炮弹数量和岸防炮团射出的炮弹数量相差不到,但因为官军开炮反击的都是舰船主舰炮。口径最少都有一百五十毫米,最大的三百毫米都有,一枚炮弹爆炸的威力太大。

    仅仅第一轮齐射,就让岸防炮团损失四五门炮。

    看着不远处直接被炸成零件的炮和被炸成碎肉的炮手,团长意识到自己今天是遇上硬茬了,一个不好,整个岸防炮团全军覆灭在这里都有可能。

    命令炮团射出第三轮炮弹后,马上对参谋长问道:“还没有搞清楚我们的对手是谁吗?”

    参谋长一放下望远镜就皱着眉头回答:“清楚了,是朝廷,朝廷把北洋水师派过来了。团长,军舰舰炮的威力实在是太大了,我们根本不是对手。继续这么打下去,我们顶天坚持十分钟就会全军覆灭。”

    “我看得到!”团长皱着眉头回答。

    “司令员一直以来给我们灌输的一个作战思路就是以己之长克敌之短,现在我们完全反过来了。这样的打法,就算我们全军覆灭也没有任何意义!”

    参谋长赶紧追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办,要不要马上给司令发电报,问一问司令怎么办?”

    “时间上来不及!”团长想没想就否决道。

    后脸上就露出一副坚定表情,对着参谋长命令道:“通知部队,放弃阵地,马上撤退,我不能让兄弟们白白死在这里,岸防炮团的兄弟都是全军最精锐的炮手。”

    “马上去下命令,出了事我担着。让部队撤退到码头,掩护码头守备部队也往后退。我们没有海水,和朝廷水师打,我们必败无疑。只有把他们引到岸边,我们才有打赢朝廷官军的可能。

 第六百八十一章 日军也动了

    参谋长一离开,团长就开始口述电报,给远在奉天的杨兴国发电报。

    二十分钟后,团长带着警卫最后撤离岸防炮阵地时,整个阵地已经被炸成一片海。

    让团长庆幸的是,整个岸防炮团超过七成的炮手都撤了回来。

    虽很痛心炮中没有被带出来的炮,但团长很清楚,自己必须带着这些几乎没有太多战斗力的炮手尽快和守备团汇合,离开这里。

    朝廷连北洋水师都出动了,绝不可能仅仅为了来营口乱炸一番。

    从水师舰船后面跟着的大量运输船,团长肯定水师后面一定有陆军,而且还是一支兵力不小的陆军精锐。北洋水师到来的目的,很可能就是为了掩护陆军从营口登陆,直接杀入辽东。

    如果这些陆军在营口码头成功登陆,那刚从死神面前逃过一劫的岸防炮团,一招不慎就有可能再被登陆的朝廷陆军给包饺子。

    两个团近两千人好不容易跑出舰炮射程后,岸防炮团团长李杰就命令部队停下来,同守备团一起利用地形修建阻击阵地。

    就手头两千多人,还有一半是炮兵,挡住朝廷登陆部队肯定不可能。

    当迟缓卡门进攻速度,给司令员调兵争取时间,他们还是能做到的。

    作为可以直接联系到杨兴国少数几个团长,李杰对辽东军目前所面临的机遇和具体形式比很多人都要清楚。

    可以这么说,现在的辽东,除了十几个守备团,能拿得出手的战斗部队就司令部留守海岸线的一个主力团和司令部警卫团。

    如果让朝廷登陆部队长驱直入杀进辽东,那辽东境内还没有完成集结的部队一定会各个击破,后被打得溃不成军。

    所以,自己必须要在这里拖住朝廷登陆部队,给留守司令部的副司令争取时间,集结部队。最起码也要给司令部争取一些转移时间,别被朝廷登陆部队包饺子。

    营口再没有射出一枚炮弹后,北洋水师十几艘舰船掩护着运输船继续靠近营口码头。

    距离码头还有三四百米时,这些舰船终于停下来,开始用舰船甲板上的机关炮向码头扫射,掩护步兵登陆码头。

    因为两个镇携带了大量重武器,整整用了一天时间,两个镇的陆军才全部登陆营口码头。

    陆军在海上漂泊了整整两天时间,就算这些陆军都来自南方,很多人都会水。下船登陆后,大部分将士的脸色仍一片惨白。如果没有一晚上时间休息,基本没有太多战斗力而言,更不用说进攻辽东军司令部了。而一天一夜时间,手头握着两千多人的李杰,整整在官军必经之路修了三道防线。

    尽管还是挡不住官军进攻,但拖住官军一天时间还是没有问题的。

    当,李杰也不是什么底气都没有。

    修了一天阵地后,距离这里最近的一个守备团刚刚赶到这里,不出意外,后续还有两个守备团先后赶到这里。

    到时候,李杰手里就有近五千守备部队,用他们骚扰官军进攻部队,拖住他们至少两天时间。

    而两天时间,足够副司令集结至少两个主力团,一个炮兵团在后面布置好阵地,等着官军登陆部队。

    官军从大海登陆营口,战斗还没有打响,驻防旅顺的日军就动了起来。

    四个师团的日军,一分为二,分别向辽东军第四军剩下两个师的防线杀过去。

    刚收到电报时,李志龙被日军忽如其来的军事行军给吓了一大跳,甚至有过怀疑日军是不是要报复辽东军,趁着辽东兵力空虚,重新占领辽东。

    让李志龙长松一口气的是,来势汹汹的日军并没有一上来就摆出一副决战的架势,而是以大队为单位,不断向自己麾下两个师发动试探性进攻。

    按照日军这种打法,自己完全可能趁着日军进攻时不断加固防线,甚至还有可能从其他地方抽调增援部队。就算没有主力,抽调几个守备团还是没有问题的。

    就在李志龙不明白日军为什么会摆出这样一个架势时,十二师康杰发来的求援电报来了。

    两个镇朝廷官军从营口登陆,直接杀向辽东军司令部。再加上日军这种模棱两可的进攻,李志龙一下子就明白,进攻自己的日军不是为了配合朝廷官军,把自己两个主力师吸引在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