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铁血军阀-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就算如此,仍有不少的消息被商人从辽中带回关内,其中就包离婚生要大婚的消息。

    用过早膳,已经有点行动迟缓的慈禧,仍像平时那样,在几个宫女太监伺候下,躺在御花园躺椅上,一边听着曲子,一边听大太监李莲英给自己讲宫里宫外发生的一些趣事。

    刚刚传到京城杨兴国大婚的消息,毫无疑问在李莲英今天的趣事范畴。

    “杨兴国大婚,就是那个在关外多次打败日俄两军的辽东军司令?他要大婚了!”慈禧想想后反问道。

    得到李莲英肯定后,慈禧笑道:“好长时间没有听到有关辽东军和杨兴国的消息了,哀家还以为它们已经被日俄两大列强给消灭了!”

    “原来他还活着,而且就要大婚了。”

    “看来这个杨兴国在辽东打得不错,不不会在这个时候大婚!“

    收了辽东军不少银子的李莲英赶紧接口道:”是打得不错,我听关在过来的商人说,辽东军不久前又打了大胜仗,消灭了好几万日俄军队。要不,这个杨兴国也不敢在日俄两军的包围下进行大婚!“

    ”好,打得好!朝廷在关外的颜面,也许就靠辽东军在关在打得这几场胜仗了。”慈禧一脸感慨说道。

    “虽杨兴国不是朝廷任命的官员,但杨兴国给哀家挣了不少脸面,让哀家很高兴。所以,他的大婚,哀家一定要表示表示……”

    “你到库房选一些贵重的礼物,让人给杨兴国送过去,就当做哀家给他杨兴国大婚的贺礼!”

 第四百九十二章 震惊来客

    人老了,最容易健忘。

    这时候的慈禧,完全忘了几个月前他在大臣怂恿下对辽东军的顾及。

    一旁的李莲英,因为收了辽东军银子,这时候也不好多说些什么,直接恭维道:“还是老佛爷您想的周到!奴才肯定,杨兴国收到老佛爷您的贺礼后,一定会对老佛爷您感恩戴德。”

    慈禧脸上马上被笑容给覆盖,对着李莲英说道:“能这样那是最好的!”

    这句话一说要,慈禧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了,并且被严肃给覆盖。对着李莲英继续说道。

    “辽东军杨兴国,哀家没见过,但他时不时给哀家一个惊喜,哀家重赏他那是他应得的。只是,朝廷上,哀家才几天不上朝,有些人就开始不把哀家放在眼里了。”

    “关在辽东军消灭数万日俄联军,这么大的事,竟没有人来告诉哀家!”

    说到这里,慈禧一双眼睛迅速向外射出两道锋芒。

    李莲英猛一愣的同时,马上意识到,旁边这个老人又对朝廷的某些人不满了。一个不好,这个老人又会在朝廷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对于这些,远在辽东的杨兴国并不怎么关心。

    但是,对于杨兴国而言,朝廷乱与不乱,对自己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朝廷不乱,就会有人关注自己。朝廷上对自己有敌意的袁世凯,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在朝廷上给自己穿小鞋,一个不好,就有可能把自己推到朝廷对立一面去。

    朝廷乱,那朝廷上下一众文武官员的心思就是怎么保住自己官位,或者是怎么利用这场混乱,让自己更进一步。

    到时候,朝廷上下就不会有人来关注自己。

    仅仅凭借袁世凯一个人在朝廷上串下跳,绝对奈何不了自己。

    所以,慈禧这一怒在无形之中竟帮了辽东军,给辽东军更长的平稳发展时间。

    此时此刻,远在辽中的杨兴国正在为大婚做准备。

    作为辽东军组建以来的最大喜事,不管是杨兴国本人还是周中举,都想把它办的热热闹闹。

    不进如此,杨兴国还想通过这场大婚,让麾下数万大军好好放松一下。

    对于来自后世的杨兴国而言,自己大婚无疑是部下送礼的最好机会。

    为了杜绝这种事情,杨兴国专门要求,来参加自己大婚的,只能来人,不能带任何礼物和礼金。

    当,辽东军上下七八万人不可能全部都来参加大婚,为了让辽东军上下都感受到这种喜庆,杨兴国私人拿出十万两白银。先给辽东军每个人发一两白银的喜银,省下全部用来买肉买酒,让辽东军上下也吃上一顿丰盛的喜宴。

    而,让杨兴国没有想到的是,预想中的一场大婚,竟在大婚战场引起了轩大波。

    大婚当天,辽东军只要没有任务的团级以上军官都来了,再加上十多个县城县长以上文官,光辽东军自己人就坐了二十多桌。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几个月前带着发财梦从武昌来辽东的商人,竟也来了,而且每个人都带了不菲的厚礼。

    杨兴国大婚不收礼的命令,辽东军上下必须要执行。但对于这些商人而言,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

    虽它们才来辽东几个月时间,但就这几个月,已经让它们赚到大笔的信息。

    特别是几大粮商,每家都赚到十几到几十万两不等的银子,可谓是收获颇丰。

    得到杨兴国要大婚的消息后,这些人一商量,直接就决定带着厚礼来拜访,表示自己感谢。

    杨兴国得到汇报来到门口时,一队队抬着礼品的商人正在同门口警卫争执着。

    警卫不让它们带礼品进去,而商人却坚持要带礼品才进入。

    看到几十个商人个个都是态度坚决,为了避免混乱,杨兴国只能同意收下贺礼。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几十个商人刚带着满意笑容走进去,两辆装满箱子的马车就停在门口。

    随后就看到一个商人打扮的中年人向门口走来。

    警卫刚刚拦在两人中间,这个中年人就扯着一副公鸭嗓子说道。

    “杨大人,太后老佛爷知道您大婚的消息后,非常高兴,特意命我带着这些贺礼赶过来表示祝贺,请杨大人收下这些贺礼,一共有玉如意两对,珍珠……”

    治下商人的贺礼都收了,更何况慈禧送来的。

    杨兴国想没想就让人把贺礼接下来。

    慈禧送贺礼的马车刚离开,又一架马车跟着就出现了!

    “内阁大臣祝贺杨大人大婚,特送上……”

    原来,慈禧给杨兴国大婚送贺礼的消息一从宫里传出来,那些看着派慈禧马屁而一步步走上来的文武官员,马上跟着给杨兴国送贺礼,身怕自己晚送一步而引起慈禧的不满

    面对几十个自己根本不认识文武官员给自己送来的贺礼。

    抱着不要白不要想法的杨兴国,连犹豫都没有,直接就收下贺礼。

    不仅仅朝廷重臣,就连太后老佛爷都给不远千里来给杨兴国送礼,可见辽东军在朝廷有多么高的地位。

    旁边围观的一些商人,听完警卫报出送礼清单和送礼人后,对杨兴国和整个辽东军的实力,又走了一个新的认识。

    既朝廷上下如此重视辽东军,那跟着辽东军一定不会吃亏。

    这时,看到这一幕的很多商人已经开始思考,回去以后是不是劝自己家人进一步加大对辽东军控制区的投资。

    毕竟,投资越大收益也就越大,特别是最开始的投资。

    朝廷重臣送来的贺礼全部收下后,忙了半个多小时的杨兴国忍不住长松一口气。

    本来以为,大婚迎客到这里就结束了。

    可就在他刚转身时,又有几辆大车过来了。

    “两湖总督张大人特派人前来贺喜,送上贺礼有白银五千两!”

    完了后,又一个车队过来了,这个车队整整由五粮大车组成,而且每辆大车上面都装满了箱子。

    当,这还不是最引人注意的。

    最让大家意外的是,护送在这些大车周围的人,十多个竟全部都是身穿武士服的日本人。

 第四百九十三章 一起打脸

    “是日本人,日本人怎么来了?”人群中马上发出一声惊呼。

    杨兴国眉头也跟着皱了起来,想要看看这些日本人到底耍什么花样。

    站在杨兴国旁边的警卫,眉头一皱提醒道:“司令小心,我担心这些马车有危险!”

    杨兴国摇摇头说道:“外面警卫师不是吃素的,如果有危险,这些大车连周围五百米都靠近不了!再说,这么多人看着,我也不能走!”很快,几辆大车就走到正门口。

    带头一个日本人直接向门口走了过来。

    看到杨兴国后,一副不情愿得对杨兴国弯腰行礼后说道。

    “杨司令,鄙人大日本帝国满洲军总司令部少佐参谋,我们总司令听闻杨司令你大婚,专门派我带着厚礼来表示祝贺。贺礼包括白银一万两,黄金一千两……”

    看着面前一脸笑容的日军少佐,杨兴国杀了他的心都有了。

    杨兴国很清楚,日军总司令大山岩派人来给自己道喜,并不是简简单单的送贺礼而是把自己和整个辽东军的名声搞臭。

    自己收下这份大礼,在很多有心人看来,自己就会变成日本人的走狗。

    到时候,无论是对辽东军军心,还是对辽东军在整个关外的民心和声威,都会造成很大打击。

    自己去过不收这个礼,首先一条,自己很不甘心。这么多金银,都送到自己嘴边了,自己如果不吃掉,那不是自己的风格。

    就在杨兴国一言不发,思考一个两全办法时,耳边忽响起了警卫的提醒声。

    “司令,外面又来人了,好像是老毛子,也拉了好几辆大车。”

    “老毛子也来了!”杨兴国眼睛一亮,赶紧看向街道。

    很快,老毛子拖着的五辆大车就和日本人的并排停在门口。一个老毛子上校军官快步走到杨兴国面前,说了一通和日军少佐几乎一样的一番话。

    完了后,这个老毛子上校就好像看到仇人一样,既愤怒而又警惕得看着身边日军少佐。

    旁边的日军少佐也不甘示弱,一副天不怕地不怕,随时可以拔刀出手的架势。

    这时老毛子一来就已经想到解决办法的杨兴国开口了。

    “气势都挺凶的吗!不过,要凶不要到我的地盘上凶,把我惹了,跟上次一样,再吃掉你们几万人!”

    “至于这些贺礼,既已经送上门了,那我就收下。至于你们,不好意思,杨某我大婚好像没有请你们,院子里也没有你们的位置。所以,你们哪里来就回哪里去……”

    “警卫员,让人把它们送来的贺全部拉回仓库。至于它们,抽调两个排,分别礼送它们离开我辽东军防区!”

    这时候,不管是日本人还是老毛子,都对杨兴国的决定充满了怒。但在这里,不管它们如何愤怒,都没有任何办法发泄出来。最后,不得不按照杨兴国要求,留下贺礼老实离开。

    面对这个结果,宾客中的有心人虽很不甘心,但也没有其他任何办法。

    因为,杨兴国对待日俄两大列强的态度一模一样,而日俄两大列强现在又是最强的敌手,说杨兴国偏向其中任何一个方那都说不过去。

    因为,日俄两大列强都不是傻子,没有人会愿意同敌人的朋友交朋友,也没有人会允许自己朋友和敌人交朋友。

    于是,那些想拿这个做文章,污蔑辽东军是日俄两大列强中一方走狗的人,只能带着无奈和不甘心,匆匆离开这里。

    没有人不请自来后,大婚接下来就变得异常顺利。

    一直忙到晚上九点多钟,最后一批宾客,也是跟着杨兴国一起打江山的几个师长,才在周中举的埋怨声中离开。

    当杨兴国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婚房时,一身红色礼服的颜冰,仍盖着盖头,坐在床头。

    作为军人,杨兴国清楚感觉到,自己进房间那一刻开始,颜冰的身体,正不受控制得开始微微颤抖。

    这一世,杨兴国还没有真正同女人亲密接触过。

    而上一世,杨兴国虽没有结过婚,但却经历了前后两个女朋友。

    所以,在对待女人上,杨兴国一点也不生疏。

    看到颜冰越来越紧张,杨兴国一笑,直接走到床头!

    一番云雨过后,颜冰脸上少了一丝羞红,但却多了那么一丝红晕。

    躺在杨兴国怀里,已经没有了刚开始的不好意思。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颜冰忽开口道:“兴国,既我们已经成婚了,那我明天就辞去辽东军经济部部长的位置,留在家里照顾里!”

    感受到颜冰话里的无奈和不舍后,杨兴国装作一副严肃表情说道:“在我们大清朝,的确没有结了婚还在外面做事的女人!”

    感觉到怀里佳人的情绪越来越低落,杨兴国话风一转,继续说道:“但我杨兴国偏偏要破这个例。我杨兴国一个大男人,白天都在司令部,用不了你照顾!”

    “另外,你现在是经济部部长,以后还是经济部部长!”

    “只要你愿意,你努力,以后当辽东军副司令都有可能!”

    “我杨兴国尽管没有留过学,真正接触国外新思想。但我的思想一点也不愚昧,甚至比很多留过学的人还要前卫!”

    ”所以,你尽管放心,结婚后,你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但是,我们之间要有一个约定,除了意外,我们早饭和晚饭必须要在一起吃,当,晚上也要在一起睡觉。“

    说到这里,杨兴国下意识把怀里的佳人抱得更紧了。

    至于颜冰,直接转过身子,一脸感激得看着杨兴国。

    “兴国,谢谢你!”说完以后,非常主动向杨兴国吻了过去……

    第二天一大早,生物钟非常准时的杨兴国,并没有因为昨晚的劳累而在床上多睡一分钟。

    一直到杨兴国锻炼造成,一脸通红的颜冰才从睡梦中醒过来!

    两个人按照大婚后的各种规矩,还是完成各种礼仪时,日俄两大列强派来的祝贺代表,先后回到自己司令部。

    杨兴国在自己大婚上的行为,虽打了日俄两大列强一个响亮的嘴巴,但也告诉它们,对于它们即将爆发的战斗,辽东军只会当第三者,谁的忙都不会帮。

    这么好的机会,日俄两军当不会放过。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辽东军中间又改决定,日俄两军几乎同时决定,在杨兴国大婚期间,趁着辽东军不可能有大的行动,迅速结束辽河会战,分出一个输赢!

 第四百九十四章 辽河会战

    因为双方为这场会战积累了大量兵力和物资,辽东军也没有从中捣乱,战斗从一开始就陷入对峙和焦灼。

    为了胜利,日俄两军都在拼命往辽河一线增加兵力和物资。

    五六天下来,日俄两军先后损失三四万人之多。

    更重要的是,辽河一线日俄两军十多万精锐,经过几天战斗,每个人都变得异常疲惫。

    就在这时,从辽东军手里赎回来的三万俄军精锐动了。

    因为几天来一直养精蓄锐,三万俄军一动,马上给防线上的俄军以巨大压力。

    三万俄军进攻半小时后,日军防线就被撕开一个口子。

    随后,这几万俄军就好像决堤的洪水,迅速杀入缺口,扩大突破口。

    前线变故没有逃过大山岩的一双眼睛。

    作为总司令,大山岩迅速做出反应。

    虽手里的兵力都被送到了一线战场,但总司令部周围还有不少警卫部队和后勤兵。

    匆匆集结了五千警卫和杂兵后,大山岩二话不说,亲自带着这些人往缺口处杀过去。

    因为总司令大山岩以身作则,和普通士兵一样,始终战斗在一线阵地。

    五千多人,硬是挡住了几万俄军半个小时。

    等参谋长聪其他防线抽调的援军到了后,五千军队打得只剩一千多人,就连大山岩本人的胳膊都被子弹咬了一口,鲜红的血液,直接把大山岩绑在胳膊上的纱布给染得通红。

    “总司令,你受伤了!”参谋长一脸紧张对大山岩问道。

    “没问题,只要守住防线,挡住俄军进攻,受点伤一点问题也没有!参谋长,防线都稳住了吗?”大山岩摆摆手,一脸不在乎回答。

    “已经挡住了,杀入缺口的俄军至少损失一万人,省下俄军已经在我们反击下节节败退,用不了多久,被俄军撕开的突破口就会重新回到我们手里!”参谋长赶紧报告道。

    “这就好!”大山岩长松一口气说道。

    可没过多久,大山岩脸上就浮现出一丝杀气,对着参谋长继续问道:“你一共带了多少兵过来!”

    参谋长想没想就回答:”最先跟我来的有三个联队,后续还有五个联队会过来,总兵力超过三万人。现在,这些部队全都过来了!“

    说到这里,参谋长眼睛一亮,赶紧问道:“总司令,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当!”大山岩一脸杀气回答。

    “俄军给我们来了这么一手,就连我自己都受伤了,如果不反击一下,那大日本帝国的颜面不是要被我们在这里丢尽了。”

    参谋长继续追问道:“那总司令你打算怎么做!“

    ”马上集中两万精锐,跟在俄军溃兵身后,直接对俄军发动进攻!“大山岩果断决定道,话语中充满了杀气。

    看到参谋长还没反应过来,大山岩马上解释道:”俄军一定想不到,我们刚刚经历一场大败就敢进攻他们,所以,此刻发动反击,一定是他们最没有警惕的时候。“

    “一个不好,这场反击就可能演变成一场大胜仗。所以,于公于私,我们都不能放过这个机会!“

    参谋长点头回答:”如果能变成一场大胜仗,那最好不过!总司令,这场决战已经打了好几天了,是时候该结束了。要不,部队损失一定会越来越大!“

    “好,那就这么定了,参谋长你马上安排部队!”两人意见一统一,大山岩就命令道。

    两万日军,在夜色掩护下,悄无声息跟在俄军溃兵身后。

    为了增加突袭的成功性,其他阵地上的日军也没有闲着,以俄军突袭为由头,一次又一次向俄军阵地发动试探性进攻。

    在枪炮声掩护下,一心想要回到自己阵地的俄军溃兵,还真没有发现身后已经变成饿狼的日军偷袭部队。

    很快,俄军溃兵就在自己防线守军的接应下,成群结队回到阵地。

    当最后一个溃兵跳进阵地,守军准备堵住为了接应溃兵而在防线上打开的缺口时,意外发生了。

    两万日军猛从它们阵前几十米位置一跃而起打头的几百日军,几乎一人一挺轻机枪。

    人站起来的同时,几百挺重机枪也跟着开枪。

    俄军防线上,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的俄军,马上就被打倒一大片。

    这时候,对俄军来说,伤亡都是次要的。

    对他们而言,最致命的是混乱。

    几十米外忽出现这么多日本人,俄军的第一反应就是恐慌。

    所以,一瞬间,很多没有被轻机枪打死的俄军都因为恐慌而陷入混乱。

    军官的叫骂声中,混乱尽管之持续几秒钟时间,但足够日军往前冲几十米。

    这时,跟在机枪手后面的步枪手,猛向日军阵地投出一阵密集的手榴弹雨。

    黑乎乎一大片的手榴弹,尽管只有不到三成落进俄军阵地。但已经足够了。

    手榴弹爆炸,日军前面一段两百多米长的阵地,瞬间就被手榴弹爆炸所产生硝烟给笼罩。

    守在阵地上的数百俄军,爆炸过后,几乎没有什么活口。

    一轮手榴弹爆炸声还没有结束,第二轮,第三轮手榴弹,先后呀在这片已经被硝烟笼罩的阵地上。

    不管是两翼还是后面的俄军,凡是想要靠近这段阵地的,不是被直接炸死就是被炸得狼狈往后撤退,根本不敢接近日军突击的这段阵地。

    很快,抱着轻机枪的几百日军就冲到阵地边缘。

    这么多轻机枪一起扫射,阵地仅存的一些俄军也遭到毁灭性打击。

    很快,一个宽度超过两百米的缺口就出现在俄军防线上。

    打开突破口,训练有素的日军并没有一味得杀入缺口,继续向俄军腹地进攻。

    而是一分为三,一部分继续往前进攻,挡住想要进行反扑,夺回缺口的俄军。

    另外两部分则在轻机枪掩护下,向缺口两侧进攻,扩大缺口的同时,彻底击溃阵地上的俄军。

    对比战场意志力,两个俄军都比不上一个日军。

    面对日军打头几十挺轻机枪射出的密集力,很多阵地上的俄军,刚损失三成的兵力就开始溃败,军官挡都挡不住。

 第四百九十五章 提前准备

    当越来越多的俄军因为挡不住日军进攻而战场溃败后,俄军防线上,宽两百多米的缺口,一下子就扩大到一两公里。

    日军其他阵地上的部队,趁机就把试探性进攻变成总攻,把突破口撕得更大。

    先不说这个时候俄军手里已经没有底牌,就算它们有底牌,也不可能从日军手里夺回这个缺口。

    俄军总司令部,得到防线被突破的消息后,总司令还能表现出来的表情,也就震惊和不可思议。

    一旁的参谋长,尽管还保持着一丝冷静。但面对越来越大的缺口,他也没有解决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局面进一步恶化下去。

    就这样,两个人足足沉默了半分钟,参谋长才一脸绝望说道:“完了,总司令,我们的辽河防线完了!本来以为今天晚上会是一场大胜仗,没有想到却是一场惨败,彻底的惨败!”

    说完后,参谋长慢慢恢复冷静,对着总司令继续说道:“总司令,辽河防线我们的军队已经败了,一支日军精锐正向我们腹地杀过来,准备堵住我们防线上十多万将士的后路。”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我建议,部队马上撤退。”

    “只要有部队在手,我们就还有反击的机会!”

    命令下达是需要时间的,尽管俄军总司令第一时间下达了撤退命令,最后撤出战场的俄军,仍不到五万人。

    省下近十万俄军,不是被消灭就是成了日军俘虏。

    辽东军司令部,周中举一冲进指挥部就焦急说道:”司令,辽河会战结束了!和你推断的一样,日军完胜。俄军陈兵在辽河一线的十多万精锐,退到奉天周边的连五万人都不到。至于日军方面,前后损失约五万人,远低于俄军部队!”

    杨兴国的眉头一皱回答:“看来围绕奉天城,日俄两军又会有一场新的会战!”

    旁边的参谋长孙列臣,沮丧着脸回答:“这么快就结束了!我还想着日俄两军在辽河会战上多死一些人,这样我们以后的压力也会小一些!”

    杨兴国笑着回答:“那是因为我们辽东军没有参与进去!”

    “我们去过参与进去了,日俄两军多死上十万人,那都有可能!”

    把杨兴国脸上的狂妄看在眼里后,孙列臣赶紧提醒道:“司令你可不要冲动……现在一师和四师都是新兵过半,训练也没完成,就这样把它们送上战场,简直就是让它们送死!”

    杨兴国摇头苦笑道:”你们放心,我没有那么冲动!“

    “好了!言归正传!”这时,杨兴国果断结束了这个讨论。

    对着两人一脸严肃说道:“俄军撤退但奉天的有近五万人,再加上奉天周围本来就有的十万多人,那又是十五万大军!反观日军,除去这场会战的损失,还有十万人上下!”

    “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一个问题,辽河一线俄军不管怎么撤退,它们装备的大部分重武器最后都落到日军手里!所以,日军尽管人少,力却很强大,有可能是俄军的两倍都不止!”

    “再加上日军不怕死,战斗力强悍!我判断,俄军用来反败为胜的奉天会战也打不了太长时间,最后很可能还是以日军打赢而结束!”

    参谋长皱着眉头回答:“不是很有可能,是一定!”

    “在这种进攻和防御战斗中,炮兵很大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战争的输赢!”

    一旁周中举苦笑一下后说道:“司令你说得不错,辽河会战,日军光缴获的各种炮就有两百多门,再加上日军炮兵装备重炮的比例本来就比俄军要高,现在又得了这么多炮。我们推断,奉天周围的俄军炮兵部队,战斗一开始就会遭到日军炮兵的毁灭性打击!”

    “失去炮兵,俄军在奉天周边布置再多兵力,那也只有被日军炮兵屠杀的命运。”

    周中举猛一愣说道:“奉天的俄军如果完了,那整个辽东不就只省下旅顺的俄军了!”

    杨兴国一脸肯定回答:“旅顺的俄军孤军奋战,也坚持不了太长时间!所以,几个月后,整个辽东很可能就会变成日本人的天下!”

    说到这里,杨兴国似乎想到了什么,赶紧否定道:“不,不是日本人的天下,是我们和日本人的天下!”

    “只是,日本人有几十万大军,实力强大。我们连十万人都不到,实力非常弱!”

    孙列臣先是一愣,后一脸凝重说道:“也就是说,我们想要浑水摸鱼,坐收渔翁之利的局面快要结束了!接下来,就是我们和日军在辽东争锋的局面!”

    周中举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语气沉重说道:”独自面对日军几十万精锐!司令,那我们辽东军不是又到了生死忧关的时候!”

    “所以这段时间我才想尽任何办法,不断增加我们实力。只有有了足够实力,我们才能独自扛住日军进攻,守住现有的地盘!”杨兴国回答道,武器充满了坚定!

    周中举赶紧接口道:“那司令,我们必须要现在就准备!”

    “嗯!”杨兴国点头肯定道:“一师,四师,加强训练,尽快恢复战斗力。二师和警卫师,同样要加强训练,让战斗力变得更强。”

    “至于三师,尽快把几个守备团组建起来并且形成战斗力。只要守备团有了战斗力,三师就可以从北面解放出来,随时投入战斗!“

    ”至于五师,野战医院最近会恢复一些伤病,给他抽五百人过去。三个月内,五师必须形成战斗力!“

    ”还有就是新兵部队,补充了一师和二师的损失,再加上组建五师,我们的新兵又锐减到几千人。副司令,这段时间,四川方向一共来了多少移民!“

    ”已经有近三十万移民了!”周中举想想后回答。

    “暂时是够了!参谋长,继续进行招兵!移民至少招兵一万人,辽阳和新民几个县,再招兵一万人,凑足两万新兵进行训练!”

    “三个月新兵训练完了后,马上补充到各守备团,给每个守备团增加一到两个营的编制。战斗一旦打响,守备团就会成为主力兵源的最好补充点!”

 第四百九十六章 危机和机会

    在军队上最有发言权的孙列臣,想想后回答:“这样的话,司令,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