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铁血军阀-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里我邀请你们跟我去关外,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只有这样,你们才能放心的把女儿嫁给我侄儿。至于它们的婚礼,我尊重你们意见,你们想怎么操办就怎么操办。“
”只要你们开口,我甚至可以把两湖总督张大人请过来给它们当主婚人。”
既是为了女儿未来,也是为了让自己放心,颜父仅仅想了不到半分钟就决定道:“那我们就去一趟关外,麻烦周大哥你安排一下,我们大概去十个人!”
“没问题,到时候你们跟我一起回辽东!”周中举非常高兴说道。
“冰儿不跟着我一起回辽东吗?”敏锐的颜父马上发现周中举话里隐藏的含义,直接问道。
周中举还没开口,颜冰就回答:“爹,我现在可是辽东军经济部部长,哪有那么多时间陪你们。我还要去四川一趟,不出意外,明天我就走!”
“你一个女人,孤身一身去四川办什么事,出了事怎么办?”颜父马上不满说道。
颜冰赶紧解释道:“不是我一个人,还有几百人跟着我一起去,他们都是负责保护我的辽东军最精锐将士。有他们在,我一定很安全,你们尽管跟着二叔去辽东,用不了多久,我就回辽东找你们。”
看到颜父脸上仍带着担忧表情,周中举赶紧安慰道。
“颜老弟还不放心的话,明天可以跟我一起去码头送送颜冰。他是我侄儿喜欢的人,我侄儿就是再糊涂,也不会让颜冰干什么危险的事情。”
还是不怎么放心的颜父,第二天一大早就在码头早早等着。
既都是自己人,周中举也没有隐瞒,直接把颜父请上最大的货轮。
当一个个全副武装的辽东军将士进入颜父视野后,颜父震惊之余终于放心了。
颜冰带着两万条步枪,沿长江逆流而上,直奔四川时。
经过两天准备的颜父和颜母,也在周中举带领下,开始了自己前往辽东的旅途。
这时候,辽东军四个师的团营一级军官,在杨兴国和孙列臣的亲自监督下,已经轮换了个遍。
不仅如此,还有很多军官直接被调出这四个师没有安排位置。其中有表现好的,也有表现差的。
就在军中开始出现各种留言,猜测这些人的最终去向时。
司令部果断下达了组建辽东军第五师的命令。
辽东军司令部,袁磊和****两个人,既激动而又期待的站在杨兴国和孙列臣面前,接受训话。
杨兴国一句废话没有,直接对袁磊说道:“第五师的装备,兵力,军官,我和参谋长都会给你们配齐。但是,一万多将士中间,我只会从四个主力师抽调四个营的老兵给你,其他全部都是新兵。”
“我给你们两个的任务既简单又很难。三个月内,你们不会有任何战斗任务,只需要进行练兵。三个月后,我要你们给我一个可以拉出去战斗的主力师。”
“我不要求这个主力师能达到其他几个师那样的战斗力。但战场不崩溃,能做到令行禁止,熟悉各种战术动作……是我给你们的最基本要求。”
“袁磊你一直都呆在主力部队,是凭借战功,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
“训练新兵,你应该有自己的办法?说说,你打算怎么办?”
袁磊想想后回答:“司令,既部队短时间内没有战斗任务,那就不需要留一支专门的老兵部队以备不时之需。”
“我的想法是,三个营的老兵全部分散下去,用一带三,甚至是一带四的方式,让新兵迅速学会各种战术动作,并且从老兵身上学一些战场上的保命技巧。”
“学习过程中穿插一些最基本的队列训练,让新兵学会战场纪律,军队纪律,增加它们的团队意识……当,新兵的思想工作也不能放松。”
“司令,我是从团长位置上上来的,和军中的营连教导员接触过,也看过它们动员部队的过程。非常带劲,而且很有作用。我希望司令您能给五师所有连都配上指导员。我相信,有他们在,部队训练的进度一定能加快不少。”
“可以,我会让黄主任给你配齐,不够得从其他几个主力师抽调。”杨兴国一脸满意回答。
第四百六十章 日军在行动(二更)
袁磊的反应和表现让杨兴国很满意。
交待完所有事后,杨兴国就把目光转移到旁边****身上。
“****,把你从特战支队调出来,而且只给你安排一个参谋长位置,你没有意见吧!”
“没有,我一直呆在特战支队,不熟悉主力作战风格。能当参谋长就已经很好了。而且,特战支队副队长和主力师参谋长本来就是平级,最多算是平调,没有任何不满!”
杨兴国点头回答:“你能这么想,很好。”
“既把你调到了主力部队当参谋长,你就要在参谋长位置上,尽快熟悉主力部队的作战方式。在这方面,你要多和袁师长交流交流。你从袁师长身上学习主力作战方式,袁师长从你身上学习特种作战方式,互相配合,争取带出一支不一样的主力师。”
“在这我给你一个保证,我辽东军未来肯定不止这五个主力师,只要你在参谋长位置上干得好,将来一定会有一个主力师的位置是你的。”
日军总司令大山岩,从听到参谋长希望同俄军合作一起消灭辽东军的建议开始,这种想法就没有消失过。
同辽东军的交易结束后,前线一稳定下来,大山岩的心就活泛起来。
一边继续催促国内援兵尽快赶到前线,一边思考怎么把参谋长的建议付诸于行动。
就在这时,参谋长来了,对着大山岩一脸高兴说道:“总司令,从国内来的第一批增援部队两个师团已经到了,是否马上把它们安排到前线。”
“有这两个师团加入,我们在前线的总兵力就达到五万人,至少在短时间内不需要担心俄军发动反攻。”
“马上把它们安排到一线阵地,越快越好。”长松一口气的大山岩果断决定道。
参谋长把命令下达下去后,大山岩继续问道:“俄军呢?俄军的增援部队到了吗,辽河一线现在有多少俄军……”
参谋长想了想后回答:”俄军增援还在路上,因为俄军在辽阳一线本来就布置了不少兵力。加上辽阳撤下去的,俄军在辽阳一线的总兵力和我们差不多,不低于五万人。“
“五万人,我们兵力差不多吗?”大山岩笑着说道。
参谋长接口道:“不仅兵力,装备和力也都差不多。另外,我们还有六个师团总计十万新兵在路上,俄军也有十多个师的兵力在路上。所以,接下来的辽阳会战,只要不出意外,一定是一场硬对硬的碰撞!”
“只要有辽东军在,那就不可能不出意外!”大山岩忽插口道。
“辽东军?”听到这三个字参谋长也变得沉默起来。
一分钟后,两人就好像商量好了的一样,同时说道:“一定要在辽阳会战开始之前,消灭辽东军……”
“哈哈……参谋长,看来我们是英雄所见略同啊?”同参谋长对视一眼后,大山岩大笑一声后说道。
“你还记得半个月前你提出来的那个建议吗?联合俄军一起,进攻辽东军,消灭辽东军。只要灭了辽东军,接下来的决战我们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再也不怕出什么意外!”
参谋长猛一愣回答:“总司令,你那天不是说,我们和俄军之间缺乏信任,就算一起进攻辽东军,也很难取得胜利吗?”
“的确如此!”大山岩肯定道。
“但现在却有一个机会让我们有可能同俄军进行合作,一起进攻辽东军!“
“什么机会?”参谋长下意识追问道。
“不管什么合作,都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现在我们和俄军兵力相当,装备和力也相当。这种情况下,两军进行合作,信任度肯定是最高的。”
“我的想法是,同俄军进行合作,等后援部队到达后,我们暂时休战。各出五万精锐对辽东军发动进攻,争取一战消灭他们。就算不能把他们全歼,也要重创它们。”
参谋长想想后回答:“现在的确是我们同俄军进行合作的最佳时机!”
说完后,直接对大山岩问道:“总司令,你打算怎么办。在我看来,我们同俄军进行合作,最重要的就是保密。要不,辽东军一定会想办法从中破坏。”
“的确如此!”大山岩肯定道。
这时,大山岩足足想了一分钟才决定道:“为了保密,也为了向俄军表示出我们的诚意。参谋长,你亲自去一趟奉天,亲自和俄军司令谈这件事,当着他的面分析消灭辽东军的利与弊。”
“另外,我们还可以把辽阳会战中俘虏的三四千俄军俘虏还给它们!”
“这么大的诚意,我肯定,俄军一定会同意和我们合作。因为,对辽东军,俄军同样是恨之入骨。”
两天后,一身便衣打扮的日军参谋长,仅仅带着十几个便衣护卫就出现在奉天城内的俄军司令部。面对司令部不断进进出出的参谋和警卫,为了保密,参谋长并没有贸现身,而是守再不远出一个茶馆,静静等着什么?
当一个肩扛中将军衔的俄军军官走出司令部,进入参谋长视野后,参谋长终于动了。
很快,参谋长留在街道上拦住了俄军中将一行。
参谋长说出自己身份后,中将的第一反应就是震惊,下意识命令警卫部队把参谋长一行给包围。
完了后,反应过来的中将才放下心来询问参谋长此行的目的。
对一个自己并不清楚身份的俄军中将,参谋长当不会傻到把自己目的给说出去。
但为了见到俄军总司令,参谋长还是捡了一些不重要的目的说了出来。
当俄军中将听到对方前来是为了交还辽阳会战中的俘虏后,想没想就带着日军参谋长重新进入司令部。
见到俄军总司令后,参谋长不再隐瞒,直接把自己此行的真实目的给说了出来。
刚开始,俄军总司令很震惊,并且下意识就开口拒绝了。
但是,随着参谋长把临时合作消灭辽东军的好处一天一天列举出来。
再加上日军主动交还数千俘虏和把参谋长派过来的诚意。
俄军总司令终于心动了。
不过,心动归心动,俄军总司令并没有马上回复而是给了日军参谋长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随后就让日军参谋长住在司令部等着。
等日军参谋长一离开,俄军总司令就把自己心腹召集到了一起,讨论日军的提议是否可行!
第四百六十一章 轰动
不得不说,大山岩的提议对俄军来说很心动。
已经结束的辽阳会战中,为了让辽东军保持中立,因为各种原因,俄军在辽东军身上花费的各种代价,如果折合成白银,绝对不低于一千万两。
眼前即将爆发的辽河会战,如果不能提前消灭辽东军,谁也不知道,为了保证辽东军在会战中保持中立,俄军还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还有一个就是,辽阳会战中,辽东军从俄军手里得到大量好处。
如果自己能把辽东军消灭,那辽东军手里的这些好处不就成自己的了。
那可不是几十万两白银的好处,而是数百上千万两白银的好处。
就算司令部所有人均分这些好处,每个人也能分到一辈子都挣不到的几十万两白银。
所以,光消灭辽东军后可能给它们带来的巨大利益都诱使着这些人,支持日军提议,联合日军一起,出兵辽中,消灭辽东军。
但是,动辄十万大军的军事行动不是说开始就能开始。
而且这十万大军还分属两部,中间有大量事情需要协调。
所以,就算日俄两军敲定了整个行动计划,那也需要至少一个月时间准备,日俄两军才能做好进攻准备。
整训扩军后的辽东军开始进行大练兵,积累实力。
日俄两军也不甘落后,积累实力。
一方面是为了随时可能爆发的辽阳会战,一方面是为了一个多月后两军联合进攻辽中,消灭辽东军。
不大的辽东,也因此而陷入短暂平静。
但明白人都清楚,这种平静是在为更加激烈的爆发积累实力。
而此时此刻,颜冰带着三艘货轮已经在重庆码头靠岸。
作为内陆码头,就算长江航线很繁华,也很难看到辽东军从德国租借的这么大货轮。
所以,三艘巨轮靠岸时,直接引起整个重庆的轰动,就连官府都惊动了。
但是,当它们看到货轮上面悬挂的德意志国旗和德国船员后,很多想打这三艘货轮主意的人都偃旗息鼓了。
这个时候,包括官府在内,所有中国人都有一个共识。
在大清的土地上,只要你有权势,谁都可以惹,但唯独不能热洋人。
到达重庆后的颜冰并没有直接闯衙门,闯官府。
而是带着几个警卫在重庆街头搜集信息,寻找商铺,先把辽东外贸公司给开起来。
因为有货轮上的德国人帮忙,颜冰没花费多大力气就从衙门拿到了来外贸公司的所有许可。
在还算热闹的街上买了几间商铺后,从重庆码头靠岸开始计算,颜冰只用了不到三天时间,就把辽东外贸公司给来了起来。
公司开业当天,并不热闹。但是,颜冰一把辽东外贸公司销售的各种武器摆出来,外贸公司马上就在重庆城内引起轰动。
因为,颜冰摆出来的都是在重庆买不到,但很多人又想买的步枪。
更重要的是,颜冰把顺道带来的重机枪,山炮,野炮,全部摆在了公司大堂,供顾客参观。
对于步枪,普通百姓也许还见过。
但是,对于重机枪,山野炮等重型武器,百姓中的地主士绅都没有见过,更何况其他人。
辽东外贸公司把大炮都架出来展览的消息一穿出去,重庆城内的百姓,争着抢着到辽东外贸公司一睹大炮的风采。
就这样,一夜之间,辽东外贸公司的名号就传遍整个辽阳城,其中也包括官府衙门。
最先知道辽东外贸公司的,毫无疑问,是重庆的父母官,重庆知府衙门。
“还没有搞清楚,这个联动外贸公司背后是什么势力吗?竟敢当街售卖朝廷明文规定的气,甚至连重机枪和炮都有,难道就不怕本府封了它吗?”
“大人喜怒!”一个幕僚下意识劝道。
“据我了解,武昌,也就是两湖总督府所在地也有一个外贸公司,同样销售武器。但这么久过去了,这个外贸公司仍开着,甚至还卖给两湖总督府不少的武器。”
“既两湖总督府都没有对这个辽东外贸公司怎么样,甚至还和辽东外贸公司做生意,买武器。想必这个公司背后的势力一定很强。”
这时,一个部下忽冲了进来,一见到支府就大声报告道:“大人,查到了,辽东外贸公司的背后势力查到了!”
“这间公司是以德国人身份开办的。按照大清律法,只要经过官府许可,洋人开办的洋行,可以销售武器弹药。我查了一下,辽东外贸公司销售的单位就包括武器弹药!”
“洋人,以洋人的性格,在本府地盘上开洋行,一定回来知府衙门走一遭,这些德国人怎么没有来,太不懂规矩了。”
一个幕僚再次出言劝道:“大人还是消消的好,就连朝廷拿这帮洋人都没有办法!更何况我们一个小小的知府衙门,反正他们在这里开什么外贸公司对我们没有任何影响。更重要的是,他影响不到大人您的前途,甚至还能帮一帮大人您?”
“帮我?怎么帮我?”支府赶紧追问道。
“大人,总督大人最近在忙些什么?您不是不知道!”幕僚小声提醒道。
知府下意识回答:“总督大人正在奉朝廷命令组建新军。现在各地都组建了新军,川陕两省这么大,不可能一镇新兵都没有。”
说到这里,知府猛一愣,忽想到了什么?
很快,知府就一脸恍大悟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是武器,组建新军需要大量武器,我几天钱见过总督大人,这段时间,总督大人为了筹集到足够的武器,头发都急白了,可仍没有任何办法!”
“如果这时候我给总督大人送几百条枪,那绝对比送几万两银子作用还大。到时,总督大人一定会记得我的好,年终考核时,大人也会因此而大力提拔我。”
想到这些,心情大好的知府果断命令道:“你们马上找到辽东外贸公司的幕后老板,就说本官要见他,从他手里购买武器,让她来知府衙门一趟。”
颜冰没有想到,辽东外贸公司刚挂牌两天时间就引起知府衙门注意。
因为自己背后的辽东外贸公司是以德国人身份开的,有德国背景。再加上大量辽东军的保护,颜冰想没想就同意了知府的邀请。
在颜冰看来,这一次的知府衙门之行,一定是自己打开用武器换移民这扇大门的钥匙。
第四百六十二章 四川总督
辽东外贸公司的幕后老板竟是个女人,而且还是个年轻的美女。
毫无疑问,看到颜冰的第一眼,知府就被震住了。
不过,震惊之余,知府心中也产生了那么一丝窃喜。
对付那种经验老道的伤人,知府自认为不是对手。
但是,对付一个女人,知府还是很有信心的。
互相都抱着小心思的两个人,很快就进入正题。
常年都是高高在上的知府,对着颜冰,直接一副盛气凌人的语气问道:“官府要买至少五白条步枪,不知道你们是不是徒有其表,有这么多货?”
颜冰一脸自信回答:”大人太小看我们实力了。不说五百条步枪,只要大人您能出的起价,我们五千条步枪都有?“
”具体什么价格?”看到颜冰不像说假话,知府跟着追问道。
颜冰想没想就语出惊人的回答:“对于大人您来说,这个价格一点不贵。”
“具体是二十个青壮和它们家人换一条步枪和五十发子弹,说的更直接一点就是大人管辖范围内的百姓,大约七十个人就能换一条步枪和五十发子弹。”
“只要大人把这些百姓送到码头,我们就会按照百姓数量付给大人一定数量的步枪和子弹!”
“这不是买卖人口吗?这可是触犯朝廷律法,本管绝不会同意!”颜冰一说完,知府就下意识拒绝道。
而后,直接对颜冰质问道:“你们想要干什么?难道不知道贩卖人口是触犯律法吗?”
颜冰一脸平静回答:“不,大人,你好错了,我们并没有贩卖人口……”
看到知府脸上仍一副不相信的表情,颜冰继续解释道:“大人也许还不知道我们辽东外贸公司的另外一重身份?”
“表面上看,我们是德国开在重庆的洋行。实际上,这个外贸公司是辽东军在关内筹集各种物质的据点!”
“辽东军大人应该听说过吧,数万辽东军在关外同日俄两大列强的军队孤军作战,所有补给都要自己解决。”
“而关外又是苦寒之地,什么都没有。”
“为了养活辽东军数万大军,辽东军不得不在关内开外贸公司,把缴获日俄两军的武器弹药换成自己急需的各种其他物资。”
“可是,因为战场缴获的武器弹药有限,换回去的无疑根本没办法满足辽东军需求。不得已情况下,辽东军才想到这个办法,用武器换人,从关内往辽东军控制区移民。只要有了百姓,辽东军至少能在粮食方面自给自足。”
“你们都是辽东军的人?”知府的眉头一皱,对着颜冰问道。
颜冰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继续说道:“用移民换银子,对大人而言也是百利而无一害。”
“据我所知,大人治下的人口超过八十万,其中在册有户籍的只有六七十万。也就是说,大人治下有十几万黑户。”
“大人完全可以用这些黑户来换步枪。如此,大人就可以用很小的代价买到有价无市的武器。”
“再说了,几年前朝廷颁布过旨意,为了充实关外人口,号召各省百姓主动迁往关外。因为关外突发变故,这件事才中断。”
“但是,朝廷向关外移民的旨意并没有废除,也没有手回去。”
“大人把治下百姓移民到关外辽东,我辽东军作为补偿,给大人一些武器弹药。这说出去,最多只能算大人响应朝廷旨意,跟触犯朝廷律法根本沾不到边。”
知府没有马上回复颜冰。但是,对于这场交易,颜冰却是充满了信心。
因为,颜冰已经感觉到,知府离开时,脸上已经露出心动的表情。
果不其,颜冰在会客厅等了不到半小时,知府就重新回到会客厅。
在颜冰注视下,语气平静的回答:“本官原则上同意用移民换辽东军手里的步枪!不,不仅仅步枪,你们既把重机枪和炮全部展览出来,那就证明你们也卖这些武器。所以,我还要买重机枪和炮,只是,你们开出来的价格实在是太高了。”
“价格合适的话,我可以命令各县一共动员十万百姓移民辽东。”
颜冰心里很高兴,但为了谈判不吃亏,尽可能一脸平静回答:“价格我们可以商量。但大人也要知道,我们买出来的武器弹药,都是辽东军在战场上从日俄两大列强手里缴获的,非常不容易!”
“更重要的是,武器弹药再四川这里本来就有价无市,平均价格要比其他地方高很多。至于重机枪和炮等重武器,那就不用说了,就算有银子也买不到。”
一番讨价还价后,两个人最终把价格定在了颜冰一开始就想好的价位上。
五十个百姓一支步枪和五十发子弹。
至于重机枪,颜冰直接开出了五千百姓换一挺重机枪和五百发子弹的价格。
至于山炮这种很多洋行都买不到的稀缺武器,颜冰一点没客气,直接狮子大开口,开出了两万百姓换一门山炮和二十枚炮弹的价格。
最后,颜冰以两门山炮,四挺重机枪,四百支步枪的超低价格,从面前知府手里换到十万移民,几乎相当于关外两个县的人口。
川陕总督府同样位于重庆城内,因为筹集武器组建新军的事,总督锡良已经好长时间没有笑过。
因为曾经救驾有功,锡良直接被提拔为山西巡府。为了保证朝廷后路,锡良在山西多次挫败联军对山西的入侵,并且同联军交过手,见识过装备新式器军队的强大战斗力。
正因为如此,重新被朝廷启用的锡良,一到四川总督任上,就开始按照朝廷旨意,组建新军,给朝廷练出一支可以对抗列强联军的军队。
但是,事与愿违。
新军的兵力是齐整了,而且已经开始进行训练,但新兵的装备,却还有很大缺口。
在求助朝廷无国后,锡良考虑过自己购买武器。
虽也买回来不少,但这些武器根本无法满足几万新军所需,而且买回来的武器还非常杂乱。
处理完一天的政务后,锡良再次把幕僚召集起来,皱着眉头和大家讨论怎么解决新军武器的问题。
一个小时过去了,讨论来讨论去,除了废话,没有解决任何问题。
留在锡良带着满脸失望,准备结束今天讨论时,一个侍卫忽闯了进来。
第四百六十三章 开始进攻
“大人,重庆府知府求见,说有要事禀报,是关于新军武器的?”侍卫赶紧报告道。
听到新军武器这几个字,总督锡良想没有就命令道:“快快有情……还有你们几个也留下,看看一个五品知府能不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良策。”
很快,知府就进来了。
在好几双目光注视下,迅速把自己给锡良准备的大礼给说了出来。
锡良震惊之余,赶紧对知府追问道:“王大人,如此多的武器弹药,你从哪里搞到的。”
面对锡良的质问,知府不敢隐瞒,迅速把自己用移民从辽东军手里换武器弹药的事情说了出来。
锡良一听就明白辽东军的想法。
但是,对于部下擅自做主往辽东移民的事,锡良并没有发。
因为,锡良也是朝廷位数不多的主战派官员,对于辽东军这支还没被朝廷完全承认的军队,他是打心底佩服的。
因为,关外的辽东军做了他想做但却没办法去做的事情。
所以,对于移民辽东,支持辽东军在关外打俄军,打日军,锡良从心底表示赞同。
再说了,通过移民,自己还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武器弹药,甚至连国外洋行都买不到的炮也有,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锡良在没有同幕僚商量这件事的情况下就做出决定:“继续往关外辽东移民,换回更多的武器装备,组建新军!”
回到公司的颜冰,一收到总督锡良让自己去一趟总督府的邀请函,马上明白,自己用武器换移民这件事很了能已经进入锡良视野。
只要不出意外,锡良一定会同意用移民从自己手里购买武器。
如此一来,自己打算从四川移民百万百姓到辽东就会轻松实现。
为保证日俄十万联军围剿辽东军的行动万无一失,两军直接以参谋长为首,组建联合指挥部。
而一个月的准备后,日俄两军已经在鞍山和辽阳一线,各自抽调五万大军和至少三个团的炮兵。等进攻命令一到,这十万日俄精锐就回向鞍山和辽阳发动猛烈进攻。
而这时候,远在辽中的杨兴国仍被不知道这个消息。
周中举的情报局尽管收到不少日俄两军进行调动的情报。
但它们都认为,这些调动是日俄两军在为决战做准备,也就没有太过于重视。
鞍山防线同日军直接接触的前沿阵地,四师一团一连一百多人,同平时一样,除了少量警戒哨仍持枪守在阵地,省下官兵全部在连长指挥下,与阵地后面不到二十米的空地上进行训练。
就在这时,几百米外日军阵地上,忽冲出黑压压一大片日军。
端着步枪的日军,就好像一阵黄色的浪潮,迅速向自己涌了过来。
向阵地冲过来的日军尽管没有开枪,但只要不是啥子就看得出,日军一定来者不善。要不,平静了一个多月的日军也不会忽冒出这么多部队向自己冲来。
一连留在阵地上的十几个警戒哨,震惊之余,下意识跳进战壕躲起来。并且对着天空就打出一发子弹,给后面的连主力预警。
“砰!”一连阵地上枪声一响,正向前进攻的日军就跟着扣动扳机。
马上,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