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建隋大业(涛涛)-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厮站在门前,双目骨碌碌转着,向四周扫视一圈,见无人注意自己,便飞速贴在门上,抓起门环,极有节奏地敲了几下。
“吱呀”一声,门扉洞开了一条细缝,露出一张中年人的脸庞来。此人先是向外张望了一圈,这才冲敲门的小厮说道:“小六子,没有人跟踪吧!”
“张叔,我小六子办事,您就放心吧!”小六子咧嘴一笑,低声说道。
“好,快进来!”那张姓中年人将小六子一把扯进门内,然后再次向外张望一阵,直到确定没有人跟踪小六子后才迅速将大门关闭。
“张叔,高鑫已经出城了!”小六子待张叔关上门,然后压低了声音说道。
“好,快随我前去禀报陈管家!”张叔眼中闪过一抹喜色,说着便扯了小六子的衣袖迅速向院中走去。
这院子从外看陈旧普通,内里却是别有洞天。随着这院子占地不大,但环境清幽,布置精致奢华,绝不是普通人家可以拥有。
此时院中花圃中百花争艳,香气四溢,小六子和张叔却顾不上赏玩,行色匆匆地向着内院走去。
“陈管家,小六子回来了!”张叔带着小六子来到最里面的一座房舍前,一脸恭敬地说道。
“进来!”禁闭的门扉内传出一个低沉的声音。
张叔向小六子打了个眼色,然后便轻轻推开房门,进入房中。
小六子进屋后迅速扫视一圈,就见屋中正坐着七八个人,年纪都在三十开外。而坐在上位的一人是个年约五旬的老者,两鬓虽然已经花白,但微胖的身子却挺得笔直。方正的面容上双目深邃有神,狮鼻阔口,自有一番不怒自威的气度。
“小的见过陈管家!”小六子只是看了为首老者一眼便迅速垂下头,恭敬地行礼。
那老者轻嗯了一声,然后语音低沉地说道:“小六子,让你打探的消息如何了?”
小六子迅速答道:“回陈管家的话,高鑫已经带着数万的百姓出了青州城,前往兴华书院!”
“出城了,好,好啊!”陈管家闻言脸上顿时浮上一抹惊喜,眼中闪过一抹精光,大声说道。
其他几人闻言也是喜形于色,一脸激动地看着陈管家说道:“陈管家!”
陈管家点点头,然后长身而起,目光灼灼地扫视众人一圈,然后说道:“诸位,高鑫狗贼贪婪成性,而且咄咄逼人,让人忍无可忍!今天,高鑫离开青州城,我等筹谋近月的大事终于有了付诸实践的机会,成败在此一举,希望诸位同心协力,共同剿灭高鑫这等乱臣贼子,报效朝廷!”
“我等一定以陈管家马首是瞻,势必将高鑫狗贼千刀万剐!”其他众人纷纷起身抱拳大声保证道。
“好,如此,我们这就按计划行事!”陈管家一脸速杀地说道。
“是,我等定不辱命!”众人齐声答道,眼中的兴奋与激动毫不掩饰。
“好,老夫就在此静候诸位佳音。事成之后,除了各位家主的赏赐,我陈家还有一份大礼相送!”陈管家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多谢陈管家!”众人道谢后便匆匆离去。
待其他人里开后,陈管家这才将目光落在小六子身上:“小六子,你这就去军营寻你兄弟,让他按计划行事。今日我们孤注一掷,能否颠覆高鑫就看你兄弟的了。家主说了,倘若此事成功,就赏你二人黄金千两,良田百亩。”
小六子闻言,脸上顿时浮上激动的潮红,眼睛闪烁着红光,粗喘着气颤声答道:“多谢陈管家,小的一定完成任务,好报答家主的恩德!”
“好样的,去吧!”陈管家笑着勉励一句,然后挥手道。
小六子立时如同打了鸡血一般,精神百倍,腿上更是生了风般迅速蹿出屋去想着城中的军营奔去。
“高鑫,纵使你武功高强,但也不过是匹夫之用,如何敌得过数万大军?今日就是你的死期,看你还如何嚣张跋扈!”陈管家看着门外空旷的地面,脸上闪过一抹厉色,嘴角浮现出残忍的杀意。
此时的高兴却是不知道背后正有人算计着他,高兴刚刚带着数万百姓来到兴华书院,正准备开学典礼的开始。
兴华书院修建有些仓促,虽然地理位置也是依山傍水,颇为幽静。但房舍建设还是有些简陋,难免有些不美。不过这对于即将进入书院学习的一千五百学子来说却算不了什么,比起他们曾经居住的房舍,这书院的一切不知好了多少倍。
对于富家子弟,高兴本就没有抱有希望。果然,此番招收的一千五百学生中,十之**都是出生贫寒的子弟,还有些则是落魄的小地主家庭,希望籍此重振门楣。
兴华书院的大门高达宽阔,甚是大气,门楣上披着红色的锦缎,透着喜气。而在书院门前的空地上,则矗立着一座临时的高台。高台同样被仔细的装扮过,处处透着喜庆的意味。
“大人,时间到了!”待随行的护卫就位后,张顺之来到高兴身边低声说道。
“好,开始吧!”高兴点点头,然后吩咐道。
张顺子得令,然后吐气开声,大声喝道:“诸位请静一静,静一静!”
如今张顺之得高兴指导,内力小有成就,这一嗓子喊下去,立即将场上的杂音压了下去,颇有气势。
众人纷纷闭口不言,争相向高台看去,就见高兴在杨三万,裴念千二人的陪同下缓缓登上高台。
高兴站在高台上,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胸中没来由涌上一股自豪的情绪。
如今,高兴坐拥四州之地,治下百姓数以十万计,他们的喜怒哀乐几乎都随自己而变化,这种拥有一切,掌控天地的感觉当真妙不可言。
“乡亲们,今天是兴华书院开学典礼的日子,你们能够前来观礼,高某表示热烈的欢迎!”高兴微笑着看着台下,不疾不徐地说着,清朗宏亮的声音传至每一个人的耳中。
众百姓纷纷鼓掌呐喊起来,气氛甚是热烈。尤其是被安排集合在高台左侧,入选的一千五百学子更是兴奋异常。今日他们就将迈入学府,命运从此改变,升官发财,光宗耀祖指日可待,这如何不叫他们欣喜?
“乡亲们,自西晋八王之乱开始,北方蛮族便屡屡纵马南下,我汉民族积弱数百年之久,大好河山沦丧胡人之手,百姓在胡人的铁蹄下悲痛哀鸣,而我华夏数千年的文化,祖宗留下的精粹更是被鄙贱的胡人所百般践踏,几乎就要遗失殆尽!”
“虽然齐神武皇帝高欢雄才大略,自六镇起家,推翻了昏聩的鲜卑政权,但高氏皇族久与鲜卑杂居,虽是汉家男儿身,但却早已抛却了汉文化的荣耀。尤其是如今当政的高纬,贪生怕死,昏庸无能,对突厥等胡人畏之如虎,却对我汉民族百般蹂躏压迫!”
第三卷大风起兮云飞扬第二百六十四章刺杀与火烧云
“我高鑫虽然只是一介武夫,但却也知道,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根本便是文化,这是我们的根本。然而,自古以来,因为身份地位等因素,许多普通人家的孩子根本就没有机会读书习字,一生也只能浑浑噩噩,不知所以。这不仅是对生命的浪费,更是对祖宗的不敬!”
说到这里,高兴微微顿了顿,静静地打量着台下百姓的反应。
什么种族的延续,文化的传承,对于广大徘徊在温饱线上的贫民来说都是浮云。他们只记得胡人铁蹄肆意在身上的痛苦,只知道当场统治者对他们剥削压榨的狠厉,对于高兴所言“浪费生命,不敬祖宗”则是震撼而疑惑。
一时间,台下的百姓再次纷纷议论起来。
“荒谬!”
王铭距离高台并不太远,自然对高兴的话听得十分清楚。起初见高兴贬斥胡人,褒扬祖先的文化,心中尚对他有些改观。但高兴大肆诋毁君主,更是扬言普通百姓也可以接受教育,就让他嗤之以鼻,很是不忿。
在王铭看来,人天生就有贵贱。君臣父子,这些人伦纲常不能轻毁。而高鑫举起反齐的大旗就是大逆不道,如今更是说普通百姓不学习是对祖宗的不敬,这无疑是荒谬的看法。圣人之道,若是什么人都可学习,那无疑是对圣人最大的侮辱!
古时百姓虽愚昧,但却极其重孝道。此时听高兴说不学习是对祖宗的不敬,不由都惊骇地看着他,心下惴惴。
“乡亲们,高鑫不才,没有满腹经纶,更不敢妄言学富五车,我成立兴华书院,只是希望可以给广大向学之人提供一个机会,可以让天下万民将汉文化传承下去,不让祖宗千百年的心血埋没,仅此而已!”
台下百姓安静地看着高兴,脸上神色各异。顽固如王铭等学究一脸不屑;朝气如李广康等出身贫寒哦学子则是激动不已,看着高兴的目光满是尊敬与仰慕;愚昧怯懦的广大百姓则十分迷茫。
众人的反应高兴尽收眼底,他不由暗暗叹息一声:愚昧的人和愚昧的时代,总是那么的悲哀。儒家思想被奉为国之经典,到底是拯救了国家,还是阉割了国家。
仔细想来,任何学说都是对真实的与虚幻世界的阐述,哪里又有什么优劣真假,区别只是在于是否适应这社会的发展与统治者的需要。
佛道儒以及早已落寞的其他学派思想,出发点都是好的,但真正实行起来却是不尽如人意。汉武抛弃刘氏皇族休养生息采取的黄老之学,采用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打败了匈奴,让汉王朝的威风一时无两。但汉武穷兵黩武,却造成国库空虚,国力衰颓。
而自汉朝以后,儒家思想对华夏大地的影响愈发深重。纵使大字不识的贩夫走卒,对于那一套君臣父子的纲常也铭记在心,不敢忘却。
数百年来,中原大地葬身在胡人的铁蹄之下,本土文化在佛教和胡人的侵蚀下节节败退,几乎消失殆尽。在这些年来,民间发生了多少场反抗残暴统治,反抗胡人的起义,但其结果无一不是被血腥镇压,留下的只是尸山血海。
农民起义的失败,表面上看是因为组织松散,没有目的,实际上却是缺少系统的思想的指引。被土地禁锢的农民,先天缺少前瞻的目光。
因而在封建时代,农民起义固然能够动摇统治者的根本,但他们却永远不会获得胜利的果实。想汉末张角带领的黄巾起义,一呼百应,天下震动,声势何其浩大,然而最终却落了个失败的结果,成为群雄割据的契机。
高兴不敢自诩救世主,只是单纯的想要终结乱世,希望塑造起一个强盛而坚强的华夏民族,让疾苦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然而想要实现这个理想却是极为困难的,只是单纯的统一天下还远远不够。
要想根除社会的黑暗,实现天下太平这无疑是不现实的,但最大程度地改变当前的环境,尽可能延长百姓和平安乐的日子,却不是不可能。而想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无敌的精兵悍将,更需要让百姓从思想上有新的看法。
一个人如果把自己当作奴隶,那纵使别人给与他荣华富贵,骨子里却依旧是个奴隶。
历史上,汉民族之所以愈发积弱,备受欺凌,这些除了统治者刻意地教化,各种学术思想的影响也是绝对不能忽视的,这其中首推佛教和儒教。
高兴成立兴华书院,不只是为自己培养班底,更是希望以此将不同的思想传递给他人,让愚昧的百姓得以开化,不再是浑浑度日。只是可惜,高兴说了半晌,十之**的百姓依旧不知其所云。在他们的眼中,谁是君主都无所谓,重要的是家中有闲田,炕上有女人,仅此而已。
高兴扫了台下众人一眼,暗暗长叹一声,想要达成所愿,任重而道远啊!
轻轻摇摇头,高兴抛开心中的思绪,没有再慷慨激昂地发表言论,那不过是对牛弹琴,还是说些实质的东西才好。
接下来,高兴便在裴念千和杨三万的陪伴下祭祀天地,祷告诸神,然后掀下兴华书院大门匾额上的红缎。当“兴华书院”四个铁画银钩,苍穹有力的烫金大字展现在众人面前时,再次引发一片呼声。
尤其是王铭等对高兴不屑一顾的学究们都睁大了眼睛,一脸不可思议。只因那四个大字乃是当下极其流行的瘦金体所书写,而落款人则是在他们眼中粗鄙的武夫高鑫。
接下匾额上的红缎后,高兴再次回到高台上。此时,高台上已经多了十几口沉甸甸的大箱子,不知道装着什么。
裴念千大声说道:“乡亲们,为了庆祝兴华书院开学,也为了表达对入学的学子们的祝贺与鼓励,刺史大人准备些礼物,现在请入学的学生们依照次序上台来!”
百姓再次骚动起来,纷纷议论着刺史将要送出的礼物。
在张顺之的安排下,第一批约莫三十名少年一脸激动地向台上走来,有个别胆小怯懦者一时不甚竟摔倒在地,惹得众人一阵大笑。不过能得到刺史的接见,并赠送礼物是莫大的荣幸,旁人羡慕嫉妒者多,嘲笑者却少。
高兴送的东西不多,只是一套同样颜色制式的新衣服,布料并不是多么华贵,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几年都穿不上一件新衣,这礼物不算薄。
分发完衣服,高兴并未让这三十名激动万分的少年下去,而是自一个箱子中取出一枚巴掌大小的菱形铜牌。这铜牌一面刻着“兴华”二字,一面则刻着一串阿拉伯数字。
“乡亲们,此物乃是兴华书院独有的令牌,乃是证明兴华书院学生身份的标志。持有此牌者,不仅可以自由借阅图书馆内任何书籍,在书院食堂进餐一律免费!”高兴一手高举令牌,大声说道。
台下百姓顿时哗然,一脸惊愕地看着高兴。兴华书院虽然收了报名费,但并不贵。如今高兴又说可以免费食宿,这对于广大学子来说绝对是天大的好消息。
在很多人看来,高兴举办这书院实在是赔本的买卖,但聪明如王铭却是知道高兴如此做法的深远意义。孩子学习不会给自家带来负担,学成之后又可以升官发财,如此好事,在底层挣扎的百姓如何会拒绝?
一时间,高兴在众人心中的名望再次攀升到一个高度。所谓忠诚,对于饥寒交迫的人来说只是无稽之谈。吃饱穿暖,才是正经。原本对高兴抱有怀疑心里的百姓,在实打实的利益诱惑下立时倒向了高兴。
一批一批的学生上台,再一批批地下去。高兴亲自颁发兴华令,并简单地鼓励每一个少年,虽然有些枯燥乏味,但他却不得不耐着性子做。这一千五百名少年是兴华书院的希望,也是未来发展的根基。今日费些功夫,将来收获绝对是极其客观的。
看着面前的少年,高兴突然愣了愣。这少年约莫十四、五岁,虽然身上的灰色的衣衫浆洗得有些发白,但身上的补丁却不多,显然家庭还算不错。然而最吸引高兴的却不是他的衣着,而是少年的眼神。
这少年虽然脸上带着笑容,但眼神却很冷静,与周围同伴们激动不已,情难自禁格格不入。
高兴心中奇怪,但却没有多想,顺手拿过秦琼手中托盘上的一枚铜牌递给这少年,温和地说道:“恭喜你!希望今后你能够认真学习,出人头地!”
高兴拍了拍少年的肩膀,再次笑笑便迈步向下一个学生走去。
就在高兴拿着令牌刚刚递给身前的少年,开口想要说话时,张顺之突然一脸慌乱地急速奔上台来,压低声音急促地说道:“大人,青州城可能出事了!”
高兴心下一惊,连忙向青州城方向看去。不知什么时候,青州城西方的天空已是红彤彤一片,大团的火烧云泛着靓丽的光泽,甚是漂亮。但高兴却知道那不是云朵本来的颜色,而是大火燃烧映照的结果。
高兴正要说话,却突然感觉腰间传来一阵森寒之气,耳边同时响起秦琼的惊呼声:“大人小心!”
高兴是暗夜中的舞者,对于杀气的感应十分敏锐。甫一感觉到那森冷的杀气他便迅速做出了反应,迅速扭动身体,身子向前扑去。
第三卷大风起兮云飞扬第二百六十五章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然而,偷袭者的强大却是出乎了高兴的预料。
尽管高兴躲避得十分及时,让开了腰间的要害部位,但后背上还是被利刃划开了一条半尺长的口子。伴随着火辣辣的疼痛,高兴清楚地感觉到体内鲜血迅速自创口处流出,伤口上更是传来酥麻之意。
有毒!
高兴低喝一声,头也不回,凌空一脚向后踹出。“砰”的一声,高兴虽然踹中了偷袭者,但却只是踹在那人的手臂上,并未造成多大的杀伤。
瓦解了偷袭者的二次进攻,高兴得以转过身来,这才看清了偷袭者的面目,正是那目光冷静的少年。
“贼子,纳命来!”
秦琼原本也是因为听见张顺之说青州出事,心神为之所夺,一时间失去了警惕。如今见恩公被宵小偷袭得手,鲜血横流,胸中顿时又急又怒。
是以秦琼猛然扔了手中之物,大声厉吼着,如同发狂的猛兽一般扑向那偷袭高兴的少年。虽然秦琼手中没有兵刃,但他身高腿长,力大无穷,气势惊人,穷追猛打下也将那偷袭的少年逼得节节败退,愈发远离高兴。
突发的变故震惊了所有人,而高兴身上那触目惊心的鲜血更是让人胆寒。反应快的,一边大声呼喊着“有刺客”一边向旁边逃去,反应慢者则呆愣愣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而台下的百姓几乎是同样的反应,人们争相奔逃,你推我搡,惊叫声,哭喊声交织在一起,场面变得十分混乱。
就在这混乱之中个,却有数十名身形健硕的汉子趁乱攀上了高台,挥舞着短刀、匕首之类的小巧兵刃,脸上露出凌厉残忍的杀意,口中如同野兽般嘶吼着向高兴扑来。
“保护大人!”
青州城突然燃起大火本就叫张顺之心急如焚,六神无主,高兴又突然遇刺,更是让他心神大乱。好容易压下心中的震惊时,正看见数十名大汉气势汹汹地向高兴扑来。张顺之顿时一个机灵,失声惊呼道。
与此同时,张顺之一个箭步蹿到高兴身前,将他挡在身后,双目犹如喷火一般地瞪视着越来越近的刺客,口中厉声咆哮道:“你们这帮该死的畜生,休想伤害大人!”
“滚开,你这狗奴才!”一个奔跑的最快的大汉眼中闪过一道嗜血的光芒,口中斥骂着,脚下不停,手中的短刀更是凌厉地斩向张顺之的面门。
被人藐视的屈辱远远比不上张顺之心中的愧疚与愤怒。想高兴对他是多么信任,如今可好,因为自己的出现害得高兴一时不察受了伤。张顺之心中惭愧不已的同时,对这些突然出现的刺客更是痛恨不已。
面对着劈来的短刀,他龇牙咧嘴地怒吼一声,不闪不避,右脚飞速抬起直奔大汉的下身而去。在高兴的影响下,在此生死关头,张顺之自然不会去考虑所谓的无德,他要做的就是对敌人一击必杀,最大限度地打击敌人。
大汉虽然可以保证自己可以一刀斩开张顺之的头颅,但却不敢保证自己的子孙根比张顺之的脚硬。因此,大汉只能低喝一声,脚下一顿,短刀变换了个角度向着张顺之的腿上斩去。
“好胆!”高兴大怒,厉斥一声,身形便如一阵狂风一般绕过张顺之,急速冲向那些想要他性命的歹人。
从来只有自己刺杀别人,哪里能允许别人刺杀自己?这一段时间,不说萧凌的刺杀,高兴隔三差五的也总能遇到不法之徒的袭击。每次,高兴都是轻描淡写地粉碎刺客的袭杀,但却没有深究幕后的指使者。
高兴很清楚刺杀他的只能是陈潜等大族富户之人,他不追究到底只是因为不想引发更大的动荡。高兴希望杀鸡儆猴,敲山震虎。然而这些人却很不识趣,屡次三番地挑衅自己。如今青州城怕是已经有了战事,自己更是疏忽间受了伤。
这实在是奇耻大辱,纵使佛祖也忍不得,何况笑佛魔手乎?
得了张顺之的招呼,负责维持持续的两个团兵力迅速行动起来,口中呐喊着向高台奔来。然而台下惊惶失措,如同无头苍蝇一般四散奔走的百姓却严重阻碍了士卒们的前行。
虽然他们很想将手中的兵刃招呼在这些愚昧不堪的百姓身上,但却不敢违背高兴曾下达的“不准欺压、伤害任何百姓”的命令。因此,这些人只能怒骂着,推搡着前进。速度甚是缓慢。
兴华学院开学典礼本是喜事一件,如今却因为高兴遇刺而向着悲剧演绎,场面混乱不堪。而与之相比,青州城的情况却更加糟糕。
小六子有个哥哥,名叫小五子,因为身强力健,被任命为青州军中的一个连长。
小六子兄弟俩本姓胡,乃是陈潜家的佃户出身。家中除了一个年迈的母亲,就只剩下一个小五子刚娶回家的女人。
高兴接管青州城,重新整编了军队后,军队的待遇上升了好几个台阶,但要求也同样严格了几倍。
半月前,小五子刚领了丰厚军饷,心中不免兴奋,便趁着休假时间买了酒菜回家看望老娘和弟弟。一家人生活稍有改善,欢声笑语间,小五子便多喝了几杯,最后竟醉酒将邻居的女儿**。
在青州军军规中,**民女可是大罪。若是被受害者报到军中,小五子别说继续呆在军中享乐,后半辈子怕是都要在地牢中渡过了。
天无绝人之路。就在小五子茫然无措,惶惶不可终日时,陈潜的管家找上门来,并且带来了三百两银子。在陈管家的斡旋下,小五子**民女的事情未被揭发,家中的炕头反而多了个娇滴滴的娘子。
授人把柄自然要听人之命。
昨日队列操演时。小五子不幸崴了脚,行动不便,所以今日得以在军营中歇息。
高兴在兴华书院慷慨陈词时,小六子便偷偷摸摸来到了军营,向他传达了陈管家的命令。
接下来,小六子便与一干陈家所控制的青州士卒倒戈相向,先是点燃了军营中存放粮饷辎重的库房,然后率众杀出,直奔刺史府而去。
军营失火,鲁智深顿时惊骇欲绝,他迅速部署了城墙上的驻防力量,便率领一个十的兵力急速奔往军营。
而就在鲁智深离去后,突然有一千多武*装暴*乱分子杀奔西城门。城内突然出现的敌人让青州军措手不及。青州军虽然经过月余的正规训练,但前身只是普通的农民,没有战场交锋的经验。
然而暴*乱分子却是身手敏捷,出手狠辣。短时间内竟将青州军逼得节节败退,手忙脚乱。
而城中,更有无数人在街头仓皇奔走,口中疾呼:朝廷大军来了,赶快投降!剿杀叛贼高兴,建功立业就在此时!
城中人虽然没有见到朝廷的讨逆大军,但城中军营方向那将半片天空都映红的大火,如雷般的喊杀声还是让他们慌乱不已。一些胆小怕事者拿了细软便向城门处逃去,口中尖叫惊呼不断。更有不明所以的人人云亦云,场面顿时变得极其混乱,一发不可收拾。
鲁智深心忧军营事务,但街道上百姓四散奔走,间或有想要建功立业者偷袭,一时间举步维艰,疲于应付。而受到百姓的影响,本来就没有多少凝聚力的军队士气顿时大跌,战斗力更是极速下降。
……
易风在血煞寨时,吆五喝六,威风八面,如今却沦落为阶下之囚,忍受着高兴的鞭笞,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强烈的落差让易风甚是难受,他本想泼皮耍赖对抗高兴,最后却在高兴稀奇古怪的手段下屈服,老实了一阵。
易风本以为此生再也没有希望,想要自暴自弃时,陈潜的管家却突然找上门来。陈管家只是问了一个问题:你是愿意吃糠咽菜,还是吃香喝辣。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易风便与陈管家达成了秘密协议。
就在满城混乱之时,青州城的奴隶营中,原血煞寨二当家此时正提着一柄染血钢刀,站在一处高地,面目狰狞地看着台下集结的近万奴隶。
“弟兄们,我们本来在山上逍遥快活,吃香喝来,但千杀的高鑫却卑鄙地洗劫了我们的山寨,抢走了我们的财物,更是残酷地奴役着我们。这些日子以来,我们不仅忍饥挨饿,还要在高鑫这畜生的皮鞭下从事繁重肮脏的劳动。长此以往,我们不是被饿死,就是被高鑫活活打死!横竖都是死,咱们何不反了高鑫,抢了刺史府的财物,继续回山寨快活,岂不美哉?”
易风一边挥舞着手中的钢刀,一边大声咆哮着,那愤怒委屈的神色似是在向上天控诉着命运的不公。方才发现城中军营起火,易风便当机立断夺了一名监督士卒的兵刃,斩杀了两名士兵,举起了反抗高兴“暴政”的旗帜。
“二当家说的对,与其被高鑫折磨死,不如反了他娘的!”
“对对,脑袋掉了不过碗大个疤,怕个球!”
“杀了高鑫,继续做山大王!”
“杀了高鑫,杀了高鑫!”
……
有人带头,这些为非作歹惯了的土匪们骨子里的戾气便统统爆发出来,群情激奋地挥舞着手臂冲天呐喊着,声势极为浩荡。
“好!不愿做奴隶的兄弟们,跟我一起杀出去,端了高鑫的鸟窝,抢了刺史府的钱粮,杀啊!”
“不做奴隶,杀了高鑫!”众人再次齐发一声喊,抄起干活的工具,或者锤子斧头,或者扁担木棍便气势汹汹地跟随在易风身后向着刺史府冲去。
第三卷大风起兮云飞扬第二百六十六章济州出兵
背后的伤口并不致命,高兴可以不用考虑,但其上未知的毒素却让高兴不得不小心应对。**如今情势紧急,青州城状况犹未可知,高兴必须速战速决。丢了城池钱粮事小,若是城中那一千精锐的盱眙铁骑损失殆尽,绝对是让高兴肉疼的事情。
高兴掉用少许真气封住创口的血液,身子却如狸猫般迅捷灵敏地冲入战圈。拳打脚踢,招招都是势大力沉,不仅角度刁钻,出手更是狠毒,无一不是冲着人身上诸如眼睛,太阳穴,下阴等要害而去。
高兴与惠轮,罂粟花等武功高手比武或许会吃亏,甚至落在下风。但真要论及杀人的本事,这世间能够与他相比拟者实在少之又少。
此时场面虽然异常混乱,但高兴脑海中却是一片清明。刺客们虽然竭尽全力,怒喝连连,但高兴却在刀光剑影中游刃有余,而且不是便有人闷哼着退出战圈,非死即伤。
高兴并不是孤军奋战,力大无穷的秦琼,状若疯虎的张顺之,灵巧机智的孙立,三人此时心中都憋着一团火,而这些袭击高兴的刺客便是最佳的发泄对象。
秦琼本就力大无匹,昨夜与高兴一番争斗更是获益匪浅,此时在怒气的激发下,整个人更是威风凛凛,士气逼人。
尽管那袭击高兴的少年乃是训练有素的死士,武功不凡。但无论是气势,还是力量,他都差上秦琼一筹。尤其是先前挨了高兴一脚,那巨大的力量让他手臂一阵酸痛。
在秦琼的穷追猛打,狂风暴雨般的攻击下,手持短刀的瘦弱少年顿时左支右拙,败相已露。再五招,秦琼猛然一拳砸将那少年砸的一个趔趄,胸前空门大开。
如此机会,秦琼怎会放过?秦琼怒目圆睁,暴喝一声,凌空跃起,狠狠地一脚踹在那少年的胸腹上。
“砰!”
“咔嚓!”
“啊!”
少年惨叫一声,胸前的肋骨已经在秦琼这一脚下断裂了五根之多。而他的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