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建隋大业(涛涛)-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丽华说完,便住口不言,静静地看着章蓉。
“盱眙?”章蓉紧蹙着秀眉,喃喃念叨了一声。
盱眙有谁,整个北齐上到百官,下至黎民没有人会不知道。兰陵王高长恭,不仅因为勇武过人,能征善战,更是貌美如花,羡煞了无数美人。当吴明彻率领着十万陈*军北伐,攻城略地,势如破竹时,是高长恭和王琳站出来,横亘在吴明彻的面前将他挫退,保得一方平安,是北齐民众心中名副其实的英雄。
当英雄的际遇悲惨时,会出现什么事情?人们在更加同情崇敬英雄的同时,对于给与英雄伤害的人无疑会更加痛恨。
纵观整个北齐,若是揭竿举事,推翻高纬能够成功,高长恭绝对是不二人选。这不仅是因为他是神武皇帝高欢的直系子孙,血脉高贵,更是因为他宽厚仁和,能征惯战,比之整个禽兽家族,人品和威望都是杠杠的。
在章蓉看来,高长恭起事的可能并不大。曾今他手握重兵之时都没有流露出一丝这样的意思,在受到了被高纬逐出家族的莫大耻辱后,他都没有乘机爆发,可见他对于北齐是极为忠诚的。
“对呀,我怎么忘了他?”突然,章蓉想起一个人来。她那双美丽的眼睛中突然绽放出更为夺目的精光来,让张丽华一时间不敢直视。
章蓉一下子便想起了高兴,这个浑身透着神秘的男人,高长恭的独子。自从与高兴发生交集后,章蓉对高兴便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前几日,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从盱眙传回一个消息:将吴明彻打得大败亏输的两千黑甲骑军,真正的教官不是高长恭,而是年仅十三岁的高兴。
一个能够训练出一支威武军队的人,会是表面看上去浮夸奢靡的纨绔公子吗?一个身具深厚内力,煞气惊人的人,会是一个表面看起来弱不禁风,娇柔如女子的酒色之徒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这一刻,章蓉隐隐猜出,高兴做这一切的真实目的之所在。若是只为高长恭的安全,那卸甲归田,不问政事显然是最好的选择。但高兴擅长练兵,又经商敛财,似乎都在隐隐释放一个信号。
若高兴果真有问鼎天下之意,凭他父亲如今在整个北齐无两的声望,只需登高一呼,天下必然云集响应,以北齐如今这般昏聩的朝政和动荡的民心,绝对有超过六成的希望推翻高纬。
见师父本来紧拧着的眉头舒展开来,眼中流露出极其兴奋的神采,张丽华不禁疑惑地问道:“师父,你想到了什么?”
章蓉轻“啊”了一声,道:“没什么,没什么。”顿了顿她又继续说道:“既然袁天罡曾今踏足盱眙,那就绝对是有原因的,吩咐下去,让暗部仔细注意淮州动向,尤其是盱眙城。但也警告他们,一定不能开罪淮州刺史!”
章蓉最后一句话说得十分严厉,张丽华虽奇怪,但却不敢多问,恭敬地领命。虽然她自幼便是由章蓉抚养长大,名为师徒,实际上关系却亲如母女。但拜月教教规森严,身为教主的章蓉更是有着莫大的权利,她的命令,张丽华必须严格执行。
高兴就在身后,章蓉可不能明着说出自己的猜测,否则可能会引来祸患。
而高兴听章蓉要派人去查盱眙,不由皱起了眉头。虽然他是自心底喜欢上了章蓉,但他却不希望自己的秘密提前暴露出来,从而影响他的计划。
因为心中不满,高兴便将手从被子下滑了出去。章蓉本坐在床榻边上,在烛光的照耀下,她的影子打在薄薄的帷幔上,高兴很准确地将魔爪放在了章蓉那丰润的臀部。虽然隔着好几层布料,但高兴还是感觉到其上惊人的弹性与滑腻,先前压下的**刹那间便剧烈燃烧起来。
“丽华,咱们有没有派人与杨坚接触一下,探探他的想法?若是有机会与他合作,我教也就不必再躲躲藏藏了!”章蓉问道,声音中透着希冀,还有淡淡的落寞与无奈。
“嗯,”张丽华正要回答,却听见章蓉鼻腔中发出一声酥麻的轻哼,而她的脸也霎时变得通红如血,双眸竟然有些羞涩的迷离。
“师父,您怎么了?”张丽华担忧而急切地问道。
“没什么。”章蓉深吸口气,强自抵抗着来自臀部不断传来的酥麻感。
章蓉虽然知道是高兴在作怪,但此时徒弟就在身侧,她又哪里好意思乱动,万一将床上的高兴暴露出来,定会惹来很多事端,尤其是长老会的发难。
======================================================================
筒子们,涛涛马上要远行了,五六天的车,为了保证路上不断更,所以最近几天也许不能保证一天两更了,在这里涛涛向大家道歉!
第一卷我的穿越我的梦第九十二章儒家的背叛
“那师父你的脸怎么这么红呢?”张丽华疑惑地看着章蓉那红扑扑的面容和水水的眸子,心中很是奇怪。
体内剧烈燃烧起来的**,手中充满弹性的滑腻绵软,让高兴爱不释手,他手上不由加了一分力气,缓缓移动抚摸起来。
“屋子里太热了吧!”章蓉飞速答了一句,刚想要再说什么,从臀部传来的酥麻快感猛然自脊椎袭上心头,让她不由自主地又呻吟了一声,身子霎时变得酸软无力。若不是用手撑住床榻,怕是一下子就要栽下去。
“很热吗?”张丽华奇怪地看看墙角处燃烧正旺的碳盆,却是觉得屋中还有着丝丝凉意。
如今已是十月末的天气,邺城已下了几场雪,气温已是颇有些低。
“嗯,为师近来功夫精进,已不惧寒冷,所以感觉有些热。”章蓉强忍着身体中的快感说了一句,不待张丽华说话便接着道:“丽华,你一路赶路也辛苦了,就早些下去休息吧!”
“师父,您真没事?”张丽华迟疑地看着章蓉,她隐隐觉得师父有些不正常。
“没事,你下去吧!”章蓉真想回过身去将高兴作怪的爪子拍开,但她却又害怕曝光与高兴的情事,内心深处却又很享受守着徒弟偷情的刺激,还有那阵阵让她浑身颤栗的快感。
看师父突然一脸不耐烦的样子,秀眉轻蹙微微有些痛苦的样子,张丽华虽然心中担忧,但却不敢再问,乖巧地应了声是便告辞离去。
“啪”,关门声刚响,高兴再也忍不住,身手环住章蓉的纤细的腰肢,猛地一拽便将她拉进怀里。
“啊!”章蓉猝不及防,口中不由发出一声轻呼。
“师父,您没事吧!”张丽华刚出门,正奇怪师父为何与往常不同,便听见师父的惊呼声传来,心中一惊,一边关切地问道,一边就要推门进来。
“别进来!”章蓉吓得声音都有些失真,接着尽量用缓和的口气说道:“丽华,师父没事,只是突然看见了一只老鼠罢了,你快去休息吧!”
“好的,师父晚安!”
“呜——”伴随着一声奇怪的呜咽声,章蓉屋内的火烛熄灭。
张丽华心中大是奇怪,一边向着侧面的客房走去,一边想:师父的武功在教中即便比起一些年老的长老都不遑多让,那高绝的功夫怎么会怕毛茸茸的老鼠,难道是女人的天性?
“呼——”
“夫君,你,嘤咛。”
一个法国湿吻后,直到两人都透不过气来,章蓉温软的小嘴才逃离了高兴的狼吻。她刚想责问高兴先前挑逗的作为,高兴的安禄山之爪却是已经袭上了她胸前的堡垒,将她责问的话语化作了诱人的呻吟声。
屋外北风呼啸,透着刺骨的寒意,屋内却是春意盎然,火热非常。
当高兴与章蓉的贴身肉搏终于结束时,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时辰。两人相拥在一起剧烈地喘息着,嗅着彼此的气息享受着**后的余韵。
章蓉侧着身子,纤细的手指在高兴胸膛上无规则划着圆圈,胸前的饱满紧紧压在高兴的胸膛上,形成一个诱人的弧度。
“蓉儿,有什么想和我说的吗?”高兴淡淡的声音响起,打破了
章蓉圆圈的动作一僵,轻抬螓首,定定地望着高兴。即便此时屋中的光线很暗,但她依然能看见高兴那深邃而明亮的眸子。
“如果为难的话就算了吧!”高兴半晌不见章蓉回答,不知为何,心底突然有些失落和烦躁。即便二人如今已是亲密犹如夫妻,但对于彼此的了解却少得可怜,这种如同隔着迷雾的交往,让高兴感觉十分难受。
“我知道,你曾派人去淮州盱眙城调查过我,我还知道,每天跟在我身后的尾巴中,就有来自醉月楼的人。”高兴的语气很平淡,让人听不出他内心的情绪。
“夫君,我——”
章蓉想要说什么,却被高兴打断,“蓉儿,你是我高兴的救命恩人,这一点毋庸置疑,你要求我什么,我一定会尽力而为。虽然你我并未拜堂,但你却实实在在是我高兴的女人,我希望‘夫君’二字并不仅仅是来自你的口,你明白吗?”高兴说完,有些惆怅地叹了口气,轻轻闭上了眼睛,不再说话。
实话说,高兴自从穿越后,他生活得一直很压抑。他其实不是个喜欢耍弄阴谋诡计的人,做事喜欢直来直去,干净利落。但为了心中的梦想,他不得不压抑自己,将自己隐藏在层层伪装下。
说起来,高兴也是个可悲的人,他的前世今生,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朋友。即便是和王衍的友谊,那也是存在着伪装自己的目的,高兴在骂自己卑鄙时,心中也透着无奈与悲哀。即便是他没有想要争霸天下的梦想,他的出身也决定了他不可能交到什么真心的朋友。
占有欲,动物本能**之中的一个,而雄性生物,这种**则更加强烈。女人因爱而性,男人则因性而爱。男人是下半身思考的动物,这一观点似乎便得自于此。
高兴对章蓉的感情便是始于两人之间的结合,对章蓉救命之恩的感激,对占有章蓉的愧疚与责任心,还有源自血脉的占有欲。这些融合起来,便成为了高兴心中对章蓉的复杂情感。
因为前世的遭遇,所以高兴对情感是极其渴望而敏感的。他可以清楚地感觉到章蓉对自己的爱恋,但同时也有一些不单纯的想法。
章蓉的身子轻轻一颤,她突然感觉心中有些发冷,一种失去心中最宝贵东西的恐惧涌上心头,肌肤轻微地抖动起来。不自觉地,章蓉又向着高兴的身上靠了靠,想要去触摸高兴那从未让她真正把握的内心。
感受着章蓉轻轻颤栗的肌肤和身上传来的淡淡恐惧无助感,高兴心中不由有些心疼,他紧了紧揽着章蓉纤细腰肢的手臂,让身体上火热的温度无声的安慰着她。
“唉;事情要从一千三百年前说起。”
一声悠长的叹息声响起,其中透着无限的落寞与孤独,还有深深的疲惫。
一千三百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那个诸侯并起,战乱频生的时代,在奴隶制向着封建制度转变的时代,社会矛盾加剧,政治冲突异常激烈,人类面临着变革的局面。各种思想流派便如雨后春笋一般应运而生,如儒、法、道、墨、阴阳、纵横、名、杂、兵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乱战,认为各自的思想才是治国救世的最好思想。这种现象,历史上称之为“百家争鸣”。
秦始皇雄才大略,他信奉法家思想。在继承前人事业的情况下,他励精图治,大肆改革,使得秦国国力突飞猛进。终于,秦始皇统一了六国,结束乱世,创立了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度的国家,秦朝。国家的统一,对于社会的稳定和文化的发展无疑是非常有利的,他的功绩更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秦始皇为了自己的统治,他大肆打击除法家之外的学派。无数珍贵的经史典籍被焚毁,无数有才华的先辈被残杀。尤其是儒家,因为李斯的建议,血型而残酷的“焚书坑儒”策略下,更是受到了空前的打击,差点就此灭绝。无数经史典籍,贤者大能,在这种残暴的政策下被无情的毁灭,使得春秋战国蓬勃发展的文化思想霎时间迎来了置身于寒冬腊月,对于文化的传承是极其不利的。
为了不使先辈们的心血得以保存流传下来,除法家之外的各派不得不联合起来,组建了以太阳为图腾信仰的圣教。圣教之人蛰伏在暗处,秘密的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以图东山再起。
起初,为了共同的敌人,圣教各家尚能团结一致。但时间不长,因为以前就有罅隙,本身观点不同,在利益纠缠下,各家又开始纷战不休。
秦朝因为其苛政和暴虐的统治,终于二世而亡。刘邦和项羽,乃是秦末最大的枭雄,他们便成为了各学派想要扶植拉拢的人。最终,得到道家支持的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道家也因此得以发展壮大。但道家崇尚无为而治,对于其他学派的发展来说还是有利的。
然而,好景不长,汉景帝刘彻在儒家的运作下,从皇子成为太子,成为大汉朝的主人。在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的帮助下,刘彻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这对于他各家来说,无疑是再一次毁灭性的打击。原本就不是多么团结,明争暗斗不断的圣教,因为儒家的背叛,霎时分崩离析,从此一蹶不振。
第一卷我的穿越我的梦第九十三章三教九流
儒家学派在两汉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壮大,它与道家的思想一样,得到了皇权的支持与认可,慢慢渗透融合到华夏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一种与生俱来的信仰。
自三国开始,整个中原大陆便烽烟四起,战祸不断。长命的司马懿熬死了曹操,刘备和孙权,窃取了魏国江山,统一了天下,这理应说是百姓的福音。但司马家族天生人品卑劣无耻,他们残暴荒淫的统治,使得国家并不多么稳定。
西晋末年,可怕的“八王之乱”爆发了。为了争夺权利的巅峰,司马氏皇族成员争相开始攻伐残杀,将原本正逐渐稳定下来的中原大陆和广大黎民百姓再次卷入战火之中。
就在司马氏的众位王爷们打得不可开胶,两败俱伤时,北方的游牧民族大举南侵。
汉民族因为占据了黄河流域,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因此中原百姓比之生在苦寒之地,逐草而居的少数族来说要殷实稳定得多,而且也拥有非常丰富而先进的文化。
趋吉避凶乃是动物的本能,更何况是万物灵长的人类。没有人愿意忍受饥寒交迫,而不渴望安居乐业。正因如此,一种叫做羡慕嫉妒恨的东西产生了。在野心家的可以利用和挑拨下,战争爆发了,无所谓正义对错与否,只是争夺生存资源与空间的战争,在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族之间爆发。
虽然说,在两晋之前,汉民族和少数族之间的关系不和睦,也是有仇恨的,但远没有多么激烈。毕竟,中原大地还是地广人稀,划一片土地给那些渴望安定的少数族来说并不是难事。汉武帝打垮了匈奴后,一些怀柔政策对于缓和民族矛盾是非常有帮助的,三国时曹操统一北方,对北方的少数族也一直很好。
但司马家族的统治者,不只因为什么,也许是屁股被猪拱了,他们对于少数族只是一味地欺压剥削,迫使他们不得不回到草原,愈发仇视起汉民族来。
当西晋爆发“八王之乱”,国力衰颓,民心动荡之时,北方的游牧民族大举南侵,势如破竹地便将西晋瓦解,使其不得不龟缩在长江以南,在当地大贵族王家(王羲之家)的支持下才建立起东晋王朝。北方游牧民族以匈奴、鲜卑、羯、羌、氐联盟乘西晋王朝空虚之际的南侵行为,史称“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对于汉民族来说是极其屈辱的,中原最为富贵之地为蛮夷占领,而曾今最为高贵的汉民族却沦为了最下等的奴隶。最为可怕的是,汉文化因此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甚至停滞不前。
如果仅将五胡乱华的错误归结在南侵的胡人身上,这显然是不公平的。渴望生活得更好是人类最本质的追求,也是人类之所以发展壮大,成为世界之主的原因。
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曹魏政权时,汉民族与少数族正处于彼此接触,缓慢融合的阶段。但司马氏昏聩残暴的政治策略却使得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引发了差点使汉民族沦丧的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大概持续了一百年,直到鲜卑建立北魏始才算是告一段落。
若要真正征服一个民族,仅仅是依靠武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先进的文化。
生长在蛮荒之地的少数族在文化方面比之汉民族来说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他们在汉民族眼中无疑便成了蛮夷。骄傲的汉民族怎会允许眼中粗鄙之人在头上作威作福,冲突自然而然发生了。
少数族的统治者,因为生长环境与教育的因素,天生就带有一股子剽悍与野蛮劲,他们妄想用统治管理草原部落那种落后的方式来统治富饶的中原,这样只会愈发激起汉民族的反抗,简直就是大错特错。在面对叛乱之时,他们想到的唯一办法便是血腥的镇压与残酷的杀戮,使得民族矛盾愈发地加深,几乎再没有缓和的余地。
历史上常说东晋十六国,实际上与东晋南北相望的国家远不止十六这么少。历史上有记载,在区区百多年时间里,记录在册的皇帝便有超过百人,其他独霸一方,自立为帝者就不知凡几。在当时那个混乱的年代,国家走马灯一般更迭变换,民生凋敝这一词完全无法形容当时的状况。
没有哪个皇帝不希望自己能够久享太平,自己的国家稳定安宁,永远握住手中的权利。在那个皇帝多如狗的年代,能够称雄一方者,明显都不是弱智儿童。他们中自然有人知道国家混乱的根源,但他们却很无奈。
学习汉民族的文化从而统治汉民族,缓解民族之间的矛盾,这无疑是最正确的方法。然而,他们却不敢采用这样的方法。当本民族接受了汉文化而被同化时,真正被征服的是谁呢?
就在众统治者苦恼时,一个新兴的教派出现在了众人眼前,那便是佛教。
在这个人命贱如草芥的年代,普通百姓的生活简直就是苦不堪言。而佛家讲求的因果轮回,来世之说,无疑给了这些对生活绝望的百姓继续生活下去的希望。许多人开始信奉佛教,对于今生所受到的苦楚与灾难,他们认为理所应当,他们学会了忍耐与退让,这对于统治者来说无疑是极其有利的。
有了外来佛教的加入,将原本尖锐的民族矛盾转嫁,使得民族矛盾,成为了东土道教和儒家与佛教这个外来户的矛盾。
鲜卑族的拓跋氏建立了北魏(又称后魏,拓拔魏,元魏),统一了混乱百余年的北方。说到北魏,就不得不说起一个女人,那便是北魏的冯太后,一个对北魏的发展做出举足轻重贡献的汉族人,历史上称她为文明太后。
北魏之前的国家被称为是野蛮国家,那是因为国家自上而下的统治阶级都很野蛮粗暴,完全不明白什么是文明。北魏之所以不同,冯太后功高至伟。在她的强势改革下,北魏的鲜卑开始学习汉族文化,生活采用汉族风俗习惯,将以往的陋习全部禁止,使他们逐渐走上了文明。她的孙子拓拔宏(元宏,北魏孝文帝)完全继承并发扬了她的政治策略,使得北魏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
冯太后与拓拔宏的改革,在历史上是极其重要的,它不仅加速了中华民族之间的融合,更是对于汉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北魏为了防止更北方其他民族的侵扰,在北地边境设置了六镇,由国家十分精锐的部队镇守。中央贵族们逐渐汉化,而边境苦寒之地的鲜贵族们却还是保留着原有的习俗,更因为他们的待遇并不怎么样。
北魏的统治阶层在接受汉文化的同时,却是更多地学会了汉族士族阶层腐朽的生活方式,骄奢淫逸,荒淫残暴,对其治下之人残酷的剥削,这就导致了北魏政权的最终走向灭亡。拥有精悍兵马的六镇贵族们,远远比中央还强大,所以战乱爆发了,北魏最终还是走向了灭亡,将大好的江山送给了高欢与宇文泰。
在这个战乱频生的年代,与其说是民族与民族的征战,不若说是民族融合因文化的不同而导致的冲突。透过烽火,我们不难看见三教九流的影子。
所谓三教,便是道、儒、佛三家。相比起佛道两教,儒家的组织倒是比较松散,不像是一个教派。所谓的“九流”,则是泛指其他的思想学派,比如圣教。
这些教派,掌握着最为先进的文化与思想,同时它们之间的争斗,也可以说是引发战争的祸根。每当乱世之时,便是它们最为活跃之时,胜利者便拥有最佳的发展资源和最广泛的信徒。
圣教瓦解后,杂家的先辈为了继续生存与传承,不得不继续潜伏隐忍,为此,他们创建了拜月教,以月亮为图腾,虽然不弱太阳可以普照大地,但却也是永恒的存在。
杂家,以“兼儒墨,合名法”为特点,就是博采各家之所长。换句话说就是:门门都懂,却无一门精通。
不过经过这近千年的发展,各家各派也都在相互融合,如今的界限远没有当初那般明显。比如统治阶级治国,虽说用的是儒家思想,但他们同样确立了律法而不是礼法,虽然这些是他们压迫平民百姓的工具,但却有着法家的影子。
如今,眼看着北齐,北周和南陈三国就要再次发生大的争战,天下可能复归一统的时间,各教各派便又开始活跃起来,明面上的依然是获得最大胜利的道儒佛三教,至于拜月教却是没有明目张胆的实力。只能期盼能够寻找到那应征天象之人,好在将来争夺发展的气运。
在泱泱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上,南北朝这个只占据了不到十分之一的年代里,人们生活的困苦实在让人难以想象。据统计,在这几百年的时间里,中原大陆平均每隔两年就会爆发一场大的战争,这个数据是多么的惊人。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根本不是稀奇的事情。章蓉便是这个苦难世界的见证者与承受者。
第一卷我的穿越我的梦第九十四章夫君,抱紧我,
也许在这个人命贱如猪狗的年代,太多生命的消亡与悲剧的演绎,使得这片空间中的怨气太过浓重,浓重到让天地都变色的地步。原本还有些晴朗的夜空,不知为何,突然又变得阴霾起来,时间不长,鹅毛般的大雪又在呼啸的北风中翩翩起舞。
章蓉的居室,可以说是醉月楼最好的房间,不但布置典雅精致,而且密封性是非常不错的。当屋外飘起雪花,北风更加张狂之时,章蓉还是感觉到了寒冷,发自内心的寒冷。
“夫君,好冷,不要离开我,抱紧我好吗?”章蓉柔软的身子再次往高兴的怀中贴了贴,她的声音中充满了哀求。此时的她,不再是那个武艺高强,可以坦然与无数达官贵人斡旋的拜月教主,醉月楼老板,她只是一个柔弱的,需要人小心呵护的小女人。
高兴侧了侧身子,双手紧紧搂着章蓉那纤细的腰肢,让她充分感受到自己身上火热的温度,一边还用修长温软的手掌轻柔地抚摸着她那光滑如玉的背脊,轻轻安慰道:“蓉儿,乖,睡吧,夫君会一直陪着你的!”
“真的吗?”章蓉的语气中夹杂着喜悦和不确信的惶恐。
说着,高兴轻柔地在章蓉光洁的额头上亲吻了一下,语气愈发柔和,“乖,夫君怎么会骗你呢?睡吧!”
虽然黑夜中几乎什么都看不见,但章蓉却分明感觉到高兴注视着自己的目光如同春天里阳光般的温暖,充满了心疼与爱怜。他身上的气息让自己心中的恐惧慢慢淡去,心底那彻骨的寒意也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如同浸泡在温泉中的温暖熨帖,安详平和。
章蓉乖巧地闭上眼睛,嘴角挂上甜蜜而满足的笑容,倾听着高兴那强有力的心跳声渐渐睡去。
听着耳边传来的平缓而悠长的呼吸声,高兴无声地长叹一声。
自三国开始,大陆就没有真正地平静下来过,在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年代,易子相食都不稀罕,何况是合法化的人口买卖。章蓉,就是无数悲剧之中的一个主角。
章蓉的父亲原本是个有学问的书生,一个芝麻小官,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妻子。乱世红颜多薄命,这句话就应证在章蓉的母亲身上。
人类太过聪明使得人类做事不再单纯,为了目的,他们可以不择手段。比如,为了晋升,他们可以付出任何代价,比如妻子。权色交易,权钱交易这种事情,在文明如此发达的当代都不少见,何况是在那个只有生存下去才是王道的时代。
章蓉貌美的母亲和秀气可爱的自己,被他的父亲一并无情地给一个大贵族,只为能够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源。
地位如同货物一般的人,会被别人重视吗?答案很显然是不会的。章蓉的母亲在承受着被丈夫抛弃的屈辱时,还要忍受着来自大贵族家里的**。
章蓉不会忘记,自己的母亲,在别人眼里只是一个发泄的工具,她亲眼目睹,超过五个男人将她母亲压在身下任意欺凌,而母亲却只能无声地哭泣以保护好她的生命。
然而,即便是如此,章蓉还是遇到了一生中最恐怖与不堪回首的事。
那大贵族一次醉酒后的夜晚,在疯狂地蹂躏过章蓉的母亲后,他看见了眼中露出恐惧之色,生得粉雕玉琢的章蓉。
为了保护自己幼小的女儿不被欺凌,章蓉的母亲爆发了,她用原本想要自杀来逃避悲惨生活的剪刀,杀死了那个满身肥肉的大贵族。趁夜,章蓉的母亲带着她从大贵族家院墙上的狗洞逃了出去。
当时外面下着鹅毛大雪,呼啸的北风如同刀子一般吹在脸上,让章蓉不只是冷,更是疼。章蓉的母亲身心饱受摧残,生命正飞速枯萎,如今更是敌不过严酷的寒冬,就这样,在带着章蓉躲在一个破落的茅屋后撒手人寰。
就在章蓉忍受不住饥寒交迫,以为要去陪着亡故的母亲时,拜月教第九代教主出现,带走了她,挽救了她脆弱的生命,也改变了她的命运。那一年,章蓉年仅八岁。
在拜月教主悉心教授下,章蓉玩命地修炼武功,学习文化知识,只想忘记自己悲惨的遭遇。十八岁那年,章蓉武功便小有成就,成为拜月教年轻弟子第一人。
章蓉从未忘记父亲施加给她的伤痛,她的姓氏也是随着亡故的母亲。十八岁那年,章蓉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仇恨,亲手终结了那个罪恶无耻的男人。
十五年前,章蓉终于通过了众长老的考验,成为了拜月教第十代教主,从此沉重的使命落在她柔弱的肩膀上。她收获了权利和威严的同时,也就注定孤独寂寞会常伴她左右。
小时候的遭遇,章蓉一直深深地埋在心底从未对人说起过,包括亲密的师父和徒弟张丽华。但躺在高兴的怀中,她再也忍不住心中的凄苦与悲伤,将压抑在心中二十多年的秘密一腔道出。
章蓉表面看上去风情万种,风骚无限,谁能想到在她的童年,竟然有如此凄惨的遭遇。高兴虽然幼年丧失双亲,但那是因为恐怖分子的残害,远远比不上章蓉被至亲之人所出卖受到的伤害和痛苦。
一想到在那个寒冷的冬季,一个年仅八岁的小姑娘瑟缩在墙角,满眼的无助与绝望;二十多年来,她独自咀嚼着内心的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