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建隋大业(涛涛)-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愤怒,不甘,却又无奈,多少次他想过去抗争,但这不只是嘴上说一说那么简单。毛伟人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拳头才是硬道理。虽然高长恭文武双全,在几个兄弟之中名列前茅,但他却因为出生而得不到重用,手中并无实权,他又如何抗争?贸然行事,不过是傻逼的送死行为。
所以他只能将这份不甘与愤怒深深藏在心底,低调行事,宽厚待人。可即便如此,高纬还是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想要除之而后心安。
“兴儿,为父知道城外那些屯田的数万壮汉每日都接受着你严格的军事训练,他们也是上得战场的好手。你一直都在积蓄着力量,是想要替为父抗争,还是想要问鼎中原呢?”高长恭的语气十分平和。
高兴却是惊了一惊,想要辩驳,高长恭却是摆手道:“你究竟有什么打算,为父不想知道。自从你一场大病后,你整个人都变了许多,人变得更加聪慧敏锐,性格也开朗了许多。你杀伐果断,处事不惊不乱,很多时候,我都有种感觉,在我面前的不是我那十三岁的孩子,而是一个久经风雨成年人。”
虽然明知道高长恭不可能知道自己是穿越人士,但高兴心中不禁有些紧张起来。
只听高长恭继续说道:“你开始有了许多秘密,莫名的拥有了高超的武功,即便是颇有名望的萧摩诃都败在你手,即便你赢的有些取巧,但这也证明你本身实力确实不俗。你训练士卒的方法,为父闻所未闻,但却极为高明,一个没有上过战场的人是决不会创造出如此编制,如此训练之法的。”
“对于你的秘密,为父虽然好奇,但更感到骄傲。你虽然平日里待人温顺和善,但骨子里却极为高傲,是个不愿屈服的人。对于穷苦百姓,你是怜悯同情,对于那些尸位素餐高官贵族,你却尤为痛恨,收拾起他们来从不留情。城中大户数次遭窃,想必都是出自你手吧!”
“可你越是有才华,性子越是高傲,为父就愈发恐惧。生怕有一天你会生出谋逆之心,从而不得善终啊!你两次前去援助王琳将军,可是在为今后铺路?而你今日这番话便是试探我的吧!”
高长恭双目平静如水,眼中没有丝毫责备,满是慈祥,一个父亲看着儿子的眼神,骄傲中夹杂着欣慰。
高兴想要辩解,但看着高长恭那温润的眼神,却发觉有什么堵在嗓子中发不出声来。此时他才发现这个从来都是温和示人,不显山不露水的父亲是多么厉害。仅凭自己今日的几句话,便猜测出了自己的真实意图。
高兴想想高长恭几十年的遭遇出境便释然了,高长恭能够在权力倾轧的皇室中活到现在,没有点过人的本事怎么可能。
既然高长恭已经猜到,高兴也不打算遮掩,这是迟早的事情,若有高长恭帮助,他在北齐将会有更多的助力。
回到椅子上做好,高兴先是替高长恭满上茶,自己喝了口茶水润润嗓子后才开口说道:“爹爹,请原谅,孩儿隐瞒了您那么多事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高长恭温和地笑着,端起茶慢慢喝起来。
“不是我想要隐瞒爹爹,而是事情实在是太过诡异。”高兴眉头微皱,凑近了一些。
高长恭看了高兴一眼,示意他继续。高兴道:“孩儿要说孩儿所学会的这一切都来自梦中,您信吗?”
“梦中?”高长恭奇怪地重复了一句。
“是的,一个很长的梦。那是一个很长的梦,梦中的人和我们很像,他们似乎是我们后世的子孙,但在穿着,食物等方面却也有很大的不同。我们这个时代被他们称为南北朝,大齐被称为北齐,周国则是北周。梦中,父亲是在五月被高纬鸩杀,而在数年之后,天下将会为北周一统,但皇帝却不是宇文氏一族,而是杨氏。”
高兴脸上带着些疑惑,缓缓说道。是否是梦,谁又能说的清呢?
高长恭脸色一僵,突然想起高兴大病初愈时便说自己有难,在清明节自主求罪正是二人以退为进的策略。此时再听高兴说一切来自梦中,这也将高兴身上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解释清楚。
但高长恭还是觉得匪夷所思,古往今来,还从未曾听说有人做过高兴这般的梦。
但很快高长恭就皱起了眉头,在高兴的梦中,北齐将在几年后覆灭,这让高长恭不由担忧起来。对于祖父高欢打下的这片基业,他是非常热爱的,虽然后主高纬屡次为难他,但他却从未真正生出过叛逆之心,就是因为他对大齐的忠贞。
“父亲,纵观我高氏皇族,就只有您才是德才兼备之人,也唯有您才能担负起兴复齐国江山的重任!”高兴双目灼灼地看着高长恭,眼中充满了期盼与希冀。
但高兴失望了,高长恭的严重虽然闪过一丝精芒,但也只是一闪即逝,恢复了平静。最终,高长恭长叹了口气道:“兴儿,今日之事就此作罢,以后也休要再提!”
高兴一急,还想再说什么,但看高长恭已经一脸疲惫地闭上了双眼,只得住口。高长恭如今三十出头,但他的两鬓却出现了一抹花白,刺痛了高兴的双眼。
“爹爹,您歇着,孩儿还有些事情,便出去了!”高兴说完便转身而去,出门之前,他轻轻的声音再次传入高长恭的耳中,“爹爹,你若去了,娘亲也不会独活,孩儿不想孤零零的一个人活在世上。”
高长恭浑身一颤,睁开双眼,有些朦胧地看着高兴那还有些瘦弱的背影,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兴儿,你不仅是为父的希望,更是大齐的希望啊!但愿为父能够看着你走上人生的巅峰吧!”
高兴的心情有些阴郁,高长恭果然如他所料不同意谋反,只凭如今的几万士卒,并无多少威望,在外敌虎视眈眈之时举事胜算无限接近于零。只是如今时间紧迫,突然多出三个对手,让高兴莫名有些危机。
“少爷,门外有个自称赵构的少年找您。”高兴正准备回房,高福却来禀报。
“哦,知道了,福伯。”高兴点头示意后,径自向外走去。
高兴来到内史府门房中,赵构已经等在了那里,他的气息还未有些紊乱,脸上还挂着汗珠。
“帮主!”赵构立即行礼。
高兴轻嗯了一声,道:“有情况了?”
赵构兴奋地点点头道:“是的,圣上派出了两名使者南下,一名直奔阳平,另一名的目标正是咱们盱眙。”
“所为何事,有消息吗?”高兴心中微沉,接着问道。
赵构摇了摇头,道:“传闻是阳平大捷,圣上龙颜大悦,派使者来宣读嘉奖的旨意,同时也是来探望一下侯爷。”
高兴心中猛然一沉,轻轻叹了口气道:“该来的还是要来么?”
第一卷我的穿越我的梦第三十八章昌黎王韩长鸾
“帮主?”看着高兴脸色沉凝,赵构不由有些奇怪和担心,低声道。
高兴看了赵构一眼,脸上的沉凝之色隐去。看着赵构那还挂满汗水,被火热的天气闷烤得通红的憨厚的脸,高兴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用力拍拍赵构的肩膀,赞道:“好样的!来坐下来,给我仔细说说,帝都来的使者现下到哪了?”说着,高兴将身上的手帕递给赵构,示意后者擦擦汗。
听到高兴赞赏,赵构一脸兴奋,接过高兴的手帕胡乱地在脸上摸了一把,始才坐下来道:“按照他们的脚程,应该已经到了南兖州,要到咱们盱眙,大概还需要五日时间。”
“五天?够做很多事情了,希望来的是个聪明人,不然我的准备岂不是白费?”高兴微微皱眉自语道。
“帮主,您可是还有什么任务,尽管交给属下,属下定不会辜负你之所托!”赵构见高兴这模样,眼中一亮,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连忙凑近了点。
看赵构那如同闻见了腥味的猫一般,高兴莞尔一笑,道:“每天吃饱喝足那是多么快乐的事情,你却惦记着东奔西跑的,真是不知道享受生活的人啊!”高兴感叹了一句,有些怀疑地看着赵构道:“瞧你这一趟,昼夜不息奔波劳顿的,累了个够呛,还行么?”
赵构一听,猛然站起身来,将胸脯拍得“砰砰”直响,认真而坚决地看着高兴道:“帮主,您看,属下这身板,策马奔驰几日又怎么会累呢?属下可是跟随你修练武功三月有余,若是就这么不经事,不是给您丢脸么?”
“呦嗬!行啊,赵构,这都学会激将法啦!我要是说你不行,就是说我自己不行,不错,不错嘛!”高兴瞪大了眼睛,有些不敢置信地看着赵构,似乎是第一次认识他一般,口中啧啧有声。
赵构被高兴那充满探索的目光看得浑身不自在,本就红着脸颊更红了,如同烧红的铁胚,呵呵讪讪地笑着,一边挠头,一边东张西望。
高兴哈哈一笑道:“既然你这么愿意,我自然很高兴。”赵构一听,立即兴奋地看着高兴,眼中跳动着迫不及待的火焰。
“附耳过来。”赵构忙将耳朵凑上前,高兴将声音压得级低,赵构一边听一边点着头,只是越到后来,脸上的表情越困惑。
“都记清楚了吗?”
赵构认真地点头,高兴笑道:“那就好,去吧,速度越快越好!”
“是,帮主,保证完成任务!”赵构身体一正,也不向高兴告别,转身就跑,却是因为速度太急,身子擦在了房门上,将房门撞得哐啷直响,速度却是不减分毫。
看着还不住震颤的房门,高兴不由一阵苦笑。这赵构,看来真是憋得久了啊,不过看来需要加强他的养气功夫了,这么沉不住气,怎能写好字呢?高兴如是想道。
公元573年八月八日,城中传出一个喜讯:帝都邺城的使者即将抵达盱眙,目的自然是要嘉奖援救阳平,抗击陈*军的兰陵王,如今的盱眙侯郑长恭了。
一大早,自盱眙城北门到内史府的主干道两边便站满了百姓。所有人脸上都堆满了诚挚的笑容,他们想要见证他们可亲可爱的侯爷受到皇上的褒奖,想要与他一同分享这分荣耀与兴奋。
虽然高长恭来盱眙不过三月余,但整个盱眙却是政通人和。至于曾今那些被高兴压榨过的大地主们,也早已将心中的怨气抛诸脑后,坚定地团结在高长恭的身边。
盱眙郡本隶属淮州,辖下四县,分别为考城、盱眙、阳城、直渎。五天前,高兴将四县的富商地主们悉数请至内史府。
众人进入内史府前,一个个是胆战心惊,面如土色。为何?这侯爷太过“贪婪”呐。平民对他推崇备至,礼敬爱戴,却是不知道高长恭此人之阴险腹黑啊!
想想自己等人没进内史府一回,便要割肉放血,还是大出血,你让他们如何不感到恐惧?他们也想过反抗,只是望着城外军营中那些杀气腾腾的士卒们,就腿肚子打软。
对于高长恭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就训练出如次一支气势不凡的军队,他们在佩服的同时,也更感恐惧。最重要的是,君不见,那些曾今桀骜不驯的,“革命”的先驱者们,被扣上了谋反的罪名,如今正在城外没命地修着路么?那些先辈们,连计划都不曾真正发动,便被高长恭连锅端了。盱眙郡中的事情他了若指掌,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让他们不得不屈服下来,准确的说是潜伏下来,寻机报复。
但五天前,几乎所有人都彻底抛弃了报仇的念头,一切都是因为钱。高兴和叶瑾同意和所有人合作做生意了。
这个消息就如同一个威力强悍的C4炸药,众人震惊,几乎都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接着便是狂喜。整个盱眙,叶瑾乃是当之无愧的首富,当然,高兴不被算在其中,盱眙郡都是他家的。
数月前,所有人都不看好叶瑾与高兴合作,认为这不过是高兴压榨钱财的手段。
然而如今,他们却是后悔不迭,恨不得将自己抽回娘胎里重新塑造一番。高兴很厚道,曾今那些大富们捐的数千两白银,他都记在了账上,换算成了股份,每个月,高兴都会将他们的份额发放。看着到手的十倍回报,所有人却是欲哭无泪。当时他们若是拿出五万两黄金,如今将会收入多少?
这盱眙城的布匹和木制家具,短短三个月时间便风靡了整个齐国,无数达官贵人都争相购买。这还得感谢无愁天子高纬哩,皇上都喜欢的东西,底下的人还需要挑拣吗?
如今,高兴再次抛出了橄榄枝,他们又怎么会不震惊激动欣喜呢?结果自不必说,大部分地主富商都站在了高兴的身后。只要不侵害他们的既得利益,谁是刺史,谁是内史对他们来说无所谓。相比于以后将要赚取的利润,曾今的付出不过只是牛毛细雨,不值一提,众人都将那些钱当作了前期投资。
日上三竿时分,视野之内终于出现了使者姗姗来迟的身影。
一辆较为豪华的马车,打着官府的旗号,在数十士卒的护卫下,缓缓向着盱眙城驶来。
很快,马车便来到北城门前二十米处。
“爹爹。”站在城门下的高兴看了身边的高长恭一眼,轻轻呼唤了一句。
“嗯?什么事,兴儿?”失神的高长恭转过头来,疑惑地问道。
看着高长恭有些深陷的眼窝,眸子中那浓的化不开的忧色,只是短短数天时间,他又苍老了许多,才三十岁出头的人,两鬓的华发却是快赶上五十岁的人了。高兴紧了紧藏在袖中的拳头,默默道:我决不允许有人破坏我的家庭,绝不!
“使者到了,咱们快去迎接吧!”高兴用眼神示意。
“哦,对,走!”高长恭神色一紧,深吸口气,整理了下衣衫便迈着大步向那马车走去。身后,盱眙郡的官员们不敢怠慢,都收摄心神,一同前往。
马车上走下一个人来,三十许岁,身形不高,未着官服,却是穿着一身做工考究,布料昂贵的胡服。他皮肤白皙干净,容貌英俊,留着两撇乌黑浓密的八字胡,一双眼睛开合之间精光闪烁,身上带着久居上位的气势,不怒自威。
看着马车走下的人,高长恭浑身一震,脸上闪过一抹惊色,更多的却是苦涩与无奈,但却是一闪而逝,很快便恢复了平静,嘴角扯出意思欢愉的笑容。
车上下来的使者看了一眼围在道路两旁的百姓,眉头不由皱了皱,当看到高长恭后,本来面无表情的脸上,猛然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紧走了几步。
“原来是昌黎王驾到,郑长恭有失远迎,还望恕罪,恕罪!”离那使者尚有三米距离,高长恭便行礼道,一脸歉然。
“侯爷太客气了,阳平之胜你功不可没,圣上龙颜大悦,所以才特派长鸾前来看望你的!”那使者连忙还了一礼,笑眯眯地说道。
高兴已经明白这使者的身份,他便是当今高纬身前的红人,北齐散贵之一的昌黎王韩长鸾。
第一卷我的穿越我的梦第三十九章一壶御酒
韩凤,字长鸾,昌黎人。他小时候就很聪明富有观察力,力气过人且弓马娴熟。高纬还是小太子时,他便被派去与之相伴,感情颇深。后来高纬即为,韩长鸾多次升官任侍中,领军,总管内省大事。
北齐军国大事全部经韩长鸾处理,和高阿那肱,穆提婆共同执掌大权,虽被称为三贵,实际上却是三大祸害,贪污**,卖官弼爵,无恶不作。
韩凤此人,民族歧视的典型分子,尤其敌视汉人。朝中大臣向他请示事情,根本不敢看他,却依然会被他无故呵斥。他常说,“狗汉人实在可恶,只有杀了才行。”
对于此人,高兴那是相当的看不上眼,更准确的说是痛恨。若是这里不是盱眙郡,没有那么多百姓在侧,高兴一定会将此人灭杀,好为世间除去一大祸患。
齐国之所以那么快就败亡在北周手中,与韩长鸾等人的胡作非为有着莫大的关系。奸臣嫉妒贤能,陷害忠良,这个可以理解。但让高兴赶到不可思议,震惊万分的是,此僚给家丁仆役封官封爵也就罢了,居然给家中的飞禽走兽都授予了爵位官职,这是多么荒谬,让人抓狂的事情。
历史上,王琳身死,寿阳陷落,陈国大军几乎就要渡过淮水湎水,此僚竟然和穆提婆开心的玩着握槊的游戏,毫不在意。后来高纬派他防守黄河沿岸,这厮居然劝皇上说,“人生苦短,当及时行乐”,那无德无能,只爱玩乐的高纬自然附和。就这样,本来十分强大的北齐,就这样被这草包的君臣给祸害殆尽。
“王爷过奖了,长恭身为齐臣,守卫边疆,抗击敌人,乃是本分,岂敢居功?”高长恭一脸郑重,没有丝毫被人夸奖的得意。
韩长鸾哈哈大笑几声,道:“侯爷还是依然如故,谦虚的紧呐!”只是他的眼神很奇怪,没有丝毫的夸赞,反而透着一丝淡淡的幸灾乐祸和一丝怜悯,藏在眼眸最深处,除了六识敏锐的,自韩长鸾下车,注意力都集中在其身上的高兴,再没有其他任何人发现。
高长恭笑笑,抱拳道:“王爷远道而来,一路奔波,怕是累了,不若就此随长恭前去陋室,容我为王爷接风洗尘。”
韩长鸾神色一肃,道:“多谢侯爷的美意,只是长鸾身负圣上重任,不敢懈怠。”
高兴神色一紧,暗道一声“来了”。
高兴的双眼瞬间眯了一下,眼中寒芒一闪而逝,却是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只是因为高兴一直一副恭敬的样子,微低着头,没有人注意到他的神色,更没有人注意到高兴笼在袖中的手不知何时伸了出来,并且立掌如刀,很随意地向后挥了一下。
高长恭脸色一沉,眼中闪过一抹挣扎,眉梢剧烈地挑了挑,微低下头,用尽量和缓平静的口吻道:“王爷说的是,不知可是有长恭配合之处,但请说来,长恭定会鼎力协助王爷,以报皇恩!”
韩长鸾轻轻笑了一声,道:“郑内史果然是圣上最忠贞的臣子,本王此来却是因为你。”
高长恭脸上的肌肉抖了抖,低垂的眼中闪过一丝愤怒。他本身拥有这个国家最高贵的姓氏,却被无故剥夺,贯上了妻子的姓氏,这无疑是莫大的耻辱,是他心中最大的痛苦。
在盱眙城三月,虽然所有人都知道此时他叫郑长恭,但却没有人用郑姓去称呼过他。原来是因为高长恭统管盱眙军政,有张生杀予夺之权,二来是民众对他的遭遇的同情,更是对他功绩品性的肯定。
先前,韩长鸾还口称侯爷,此时却是称呼“郑内史”,高长恭不是傻子,自然知道其是来者不善,自己大难临头。若是好事,虽然自己不再拥有高姓,但身上依然流淌着皇室的血脉,韩长鸾就算再狂妄,也不敢随意开罪一位有着赫赫声望的皇室子弟的。
自己就要死了么?高长恭嘴角扯出一个苦涩而落寞的笑容。尽管他早就料到了这一天的到来,只是当这一刻真正降临时,他的心中除了苦涩落寞,浓浓的愤恨不甘,还有不舍,对生命的留恋,更是对温柔的妻子聪明的儿子留恋。
“请说!”高长恭淡淡地说道,神色有些木然,也没有先前的恭敬。再对其恭敬,也没有意义,不会改变结果,何必要强迫自己?
“盱眙侯郑长恭接旨!”韩长鸾长声大喝,声音远远传了开去。
“这厮声音蛮大,倒是真像是个练武之人,只是武人只淇凌弱下,却不知勇猛杀敌,就是狗屎不如!如果不是你还有用,小爷今天就送你去见马克思!哦,NO,马克思还没出生呢!”高兴嘴角轻扯,眼神冰冷,心中冷笑道。
周围围观的民众以为高长恭即将受到皇上的嘉奖,一个个兴奋而有期盼急切地看着韩长鸾。
高长恭浑身一震,漠然地看了韩长鸾一眼,双膝一软,就那般跪了下去。
高长恭跪下,高兴和其身后的官员们自然也不会站着,齐刷刷地跪了下去,神情甚是恭敬,一个个低眉顺目,大气都不敢出,面前的可是权倾朝野的昌黎王,若是惹怒了他,莫说头顶乌纱,即便是全家老小的生命都不一定能保住。
路边围观的百姓也都悉数跪了下去,原本有些喧闹的北城门,霎时间便安静下来。
看着跪伏在自己身前的成千上万人,韩长鸾不禁有些得意满足。面前这个曾今高高在上,位高权重的王爷,神武皇帝的嫡亲血脉,此时却是跪在自己面前,这是多么有成就的事情。而这一切,不过是他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说了几句话而已。
韩长鸾脸上笑意浓浓,但眸子中却透着不屑与冰冷,他转身自马车中取出一卷圣旨,展开来,清了清嗓子,大声宣读起来。
圣旨不长,对高长恭援手阳平好一番赞扬,赏赐了高长恭一壶御酒,升任高长恭为淮州刺史。只是皇上想念高长恭,更想念侄儿高兴,但路途遥远,身份不便,只能请高长恭一家随同韩长鸾前往邺城。至于淮州军政,则由王琳代管一些时日。
所有跪在地上的盱眙百姓以及官员都愕然不已,如此大胜,却只是这么少的赏赐,都认为皇上过于小气,但高兴父子却是心如明镜。
堂堂昌黎王,三贵之一,不远千里前来,难道仅仅是送一壶酒么,这显然是不可能的!熟读历史的高兴更是知道,那酒一定就是历史上鸩杀高长恭的毒酒无疑。
高长恭有些呆滞,本以为只有自己蒙难,不想还要带着高兴母子同赴邺城,此后危机难料,他的耳中似乎又响起高兴的话语,“爹爹,你若去了,娘亲也不会独活,孩儿不想孤零零的一个人活在世上。”
“郑内史,接旨吧!”韩长鸾嘴角浮现出一丝畅快的笑容,声调拖长。
高长恭迷茫地看着韩长鸾,心中有些挣扎起来,数十年的屈辱与愤怒在胸中激荡,但他却竭力压制着,生怕因为一时的血勇而连累了高兴母子。
就在韩长鸾眼中厉芒闪动,想要说什么时,“轰“,一声响彻天际的巨响自盱眙城传来,声音沉闷而响亮,震耳欲聋。大地瞬时震颤起来,韩长鸾没留神一下被震了个趔趄,手上的圣旨直接落在了地上。
跪在地上的百姓们也受此波及,被震得东倒西歪,一时间骚乱的尖叫声响起。
第一卷我的穿越我的梦第四十章佛像碎裂
马的听觉是异常敏锐的,对于过大过强的声音尤甚,因此那载着韩长鸾前来的马霎时受了惊,惊恐地嘶鸣着扭头就向后奔去。**泡!*本来侍立在马车周围的两个护卫一时不察,竟被马车给撞翻在地。
巨响轰隆,持续了约莫半刻钟方才停止下来,地面也不再晃动。
“发生了什么事?”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所有人都将惊奇疑惑的目光投向盱眙城,高长恭眉头一皱,迅速从地上站起来,看向身后的众人,目光尤其是在高兴的脸上多停留了一下。
场上的人有都十分诧异困惑,又如何回答他的问题呢?高兴倒是知道,只是他此时也从地上站起来,眉头深深皱着,一脸愕然。
韩长鸾站着,重心必跪着的人高,因此受到地震的影响也是最大。他本来一心都想着看高长恭那灰白颓唐的脸色,腆着肚子站在那里,哪曾想,此时却是场上最为狼狈的一人,不但圣旨掉在了地上,人也是踉跄着退了几步方才站稳,头上的帽子却是跌落在地。若非他曾经练过,绝对会摔倒在地,啃上一嘴泥。
“郑内史,怎么回事?”自感万分丢人的韩长鸾脸色十分难看,慌忙将圣旨捡起来,他稍微整理了下衣衫,紧紧盯着高长恭问道。
高长恭忙一拱手,歉然道:“抱歉,王爷,让您受惊了,具体何事下官也是不知,待我仔细查问一番。”
“那就好,本王倒要看看,是谁有如此大的胆子,对皇上如此不敬!”韩长鸾怒哼一声,在这么多“低贱的汉人”面前失了威仪,让他很是恼怒。
高长恭看着韩长鸾一脸气愤,帽子上还有些尘土,心中暗笑,脸上却是挂着歉意的笑容,吩咐高兴道:“兴儿,快去看看城中发生了何事?”
高兴应一声是,正要前去查探,却看见尚不弃一脸兴奋地向着此处奔来,他激动的声音远远传来:“侯爷,喜事,喜事啊!”很快,尚不弃便从城内奔出,来到了高长恭身前。
“喜事?”高长恭更是诧异,这尚不弃想来沉稳冷静,此时却是如此这般,可见这喜事不小。
“大喜,侯爷,大喜啊!”尚不弃激动地说道,却是有些语无伦次。
“冷静,当着王爷大呼小叫,成何体统!难道还有比圣上的嘉奖能更让人惊喜的么?”高长恭脸色一沉,怀疑地看着尚不弃。
“侯爷息怒!”尚不弃浑身一震,猛然拜倒在地,但眼中却依然是激动和兴奋,偷偷瞟了一眼高长恭身后的高兴,后者露出一个深深的微笑。
高长恭哼了一声道:“起来回话,城中发生何事?”
尚不弃站起身来,吞咽了口唾沫,稍微缓和了一下激荡的心绪,一脸惊叹地看着高长恭道:“侯爷,佛祖显灵了,大齐将兴!”
“什么?”包括韩长鸾在内的所有人都惊诧地看着尚不弃。本来骚乱议论的人群也迅速安静下来,数万双眼睛全部集中在尚不弃身上,让这个铁汉一阵不自在。
高长恭率先清醒过来,沉声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你给本侯如实道来!”
“是,侯爷。”尚不弃应一声,缓缓道:“就在方才,城中所有寺庙中的佛像突然悉数碎裂!”
“什么!”高长恭脸色大变,声音拔了一个高度,有些失真。
“啊!”所有人都惊呼起来。
“尚不弃!佛寺宝刹,乃有佛祖法力加持,怎会无故碎裂?你胡言乱语,扰乱民心,是何居心?左右,速与我拿下此僚,就地斩杀!”高长恭脸色阴沉,浑身上下散发出一股澎湃的杀气。
自东汉覆灭,整个神州大地陷入数百年的纷乱征战之中,王朝更迭频繁,人命贱如猪狗,百姓生活困苦之极,朝不保夕。如此环境,佛教便成为了无助绝望的人们的信仰与寄托。
佛教教导人们向善,学会忍耐,将希望寄托在来世。而为了使辖地安稳平静,统治者自然不会放弃这个可以帮助他们巩固政权的宗教,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在当权者的扶持下,佛教大兴,很快便赶上了华夏本土的道教与儒教。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异常兴盛,有不少皇帝都十分信仰,比如说高纬,这个荒淫无道,暴戾恣睢的昏君。一个变态的暴力杀人狂,居然天天嚷着“阿弥陀佛”,这是多么滑稽可笑的事情。
对于信佛的人来说,佛祖的像碎裂可绝不是什么吉兆,反而莫大的是凶兆!
高长恭很愤怒,相当的愤怒,心中还有那么一丝不解。本来韩长鸾来宣旨,就注定了不是什么好事,他仿佛都感觉到了架在脖颈上的钢刀的凉意。尚不弃再这么一说,对佛教颇是信仰的高纬那是绝对不会放过自己一家三口的,说不定连邺城都不用去。只是让他疑惑的是,这尚不弃乃是一个十分合格的军人,做事沉稳,绝不会如此冒失。
城门处的士卒一愣,尚不弃可是他们的训练教官,一时间有些不敢下手。
“还愣着干什么?”高长恭见士卒发呆,不由大怒,脸色更是阴沉,浑身杀气暴涨,让他身边一些文弱的官员浑身一抖,不自禁地退后了一些,更是大气都不敢出。
那些士卒心中恐慌,哪里还敢怠慢,迅速奔上前来,就要缉拿尚不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