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残唐重生李世民-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上!”薛平清啸一声,拍马飞纵而上。李光颜一声沉吼,也紧跟着杀了上来。二人一刀一枪,一钢一柔,同时向论颊热招呼而去。

论颊热则是早已陷入了狂暴一般的境地,毫不畏惧的哈哈大笑道:“两个手下败将,一起来吧!让我一次杀个痛快!”

可是他刚吼完,就有一点后悔了。

这一刀一枪,来得实在是快、准、狠!他努力挥刀去阻挡,好不容易格去了李光颜势大力沉地砍劈。薛平地枪头又如同水蛇一般的从他腰腹间刺了进来。论颊热浑身出了一层冷汗,急急一收腹、一扭腰,好不容易才避过锋芒。可是他披在身上地皮袄却被挑破了。肚皮上也被划了一记浅浅地血痕。生生的撕疼。

李、薛二将胜了一招,急忙抽身而回再战。论颊热再不敢大意。奋起十二分气力力战二将。这时,论颊热的几名副将眼看主将被围,都想杀进来解困。飞龙骑将士不声不响的凑了过来,几名将士弓起弦落,将论颊热的几名副将射翻在地,杀了个干净。然后,十余名飞龙骑将士自发的在三人战团外围了一个圈,挡住了所有想冲杀进来救论颊热的人。

远远看去,三个人就像是在一个角斗场里拼杀。若没个胜负死活之分,绝不会结束!

论颊热也知道,自己现在是已经死了九成了。就算能战胜李、薛二人,外围的这一圈飞龙将士,乱箭下来也能轻松取他性命。那些飞龙骑一直安静地凑在外面,就如同欣赏校场比武一般。安静,而又有秩序。

论颊热好不恼火。他感觉自己现在就像是笼中的狮子,在供人玩赏。

“杀!老子跟你们拼了!”论颊热全力贯力身上的筋肉尽皆暴起,呼啦啦的砍出了几刀,一阵罡风四下斩落。

围观的一名飞龙骑将士啧啧的道:“凶猛,真凶猛!”

另一人冷笑:“就像被剁了尾巴的驴,凶猛,真凶猛!”

论颊热地肺都要气炸了,奋力一刀挡开李光颜的劈砍,冲阵外大怒吼道:“你们鬼扯什么?!”

“论颊热,小心!”薛平一声清啸,一个八卦连环枪朝论颊热飞快刺来。这种招数,是药师枪法中顶尖的绝杀招术。一连刺出八枪,将马上敌人的进退之路和生死罩门尽数笼罩于其中。若不是练习千百遍,是绝对无法熟练使出来地………若不熟悉,自己则是破绽百出,给敌人一击必杀的机会!

论颊热心头一震,手中急忙挥刀迎上。薛平的枪头就如同快速飞舞的彩蝶,间不容发之间已经刺过了论颊热的眉心、咽喉、左右耳与胸口、膻中几处要害。论颊热一时大骇,手忙脚乱左支右绌勉强挡住了六枪。

第七枪…………薛平以枪化棍,凌空怒劈而下,论颊热的刀势已慢,仓皇挺起刀梁来迎。不料,薛平那枪就如同灵蛇一般轻巧诡异,劈到半路突然缩回半截,然后如同闪电一般朝论颊热张大的嘴里猛然刺来。

嗤啦一声奇怪的刺响,薛平的枪头已经从论颊热的嘴里穿透,枪头已经出现在了他地后脑勺。

红的血、白的脑浆,顺着薛平地枪头缓缓流下来。论颊热举刀地动作也瞬间定格,手中的刀也咣啷一声掉到了地上。

阵外地那两个将士齐声道:“清脆,真清脆!”

论颊热仍然睁大了眼睛,嘴里一股鲜血如同泉涌不停流出。他至死都还不相信,自己居然会是这样一个死法!薛平一抖腕,那杆枪如同手臂一般伸缩自如的抽了回来。论颊热的尸体沉重的摔到了地上,发出一声闷响。

李光颜静静的骑在马上,低头看着论颊热的尸体,自言自语道:“好凌厉的枪法!当今世上,我只见过两人有如此枪法………其一是已故大将军李晟,第二个,就是你薛平。”

薛平的表情略变轻松了一起,微微一笑,说道:“山外有山。末将比起李良器,实在差太远了。说到用枪,我认为当世第一高手,数李无疑!”

李光颜惊讶的转头看了薛平一眼,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说道:“薛将军,请割下论颊热的首级传遍阵中。吐蕃人见了这东西,就死了一半了!”

“好!”

较远处的一处高坡上,马燧抚着胡须哈哈的笑道:“伯苍,看来这里根本不需要我们来帮忙。连李光颜都来了,陛下肯定是早已做下了安排。刚刚你看到没有,薛平那小子,枪法………厉害!”

武元衡舒心的呵呵一笑,说道:“在下不懂武功。在下只知道,长安守住了,我军得胜了。

第三卷 九鼎

第427章 捷报频传

岐州,西征大军御前军帐里。

李世民拿一块鹿皮不急不徐的擦拭着自己的承影剑,表情平静,眼神却有些凝重。李吉甫和韩愈在下座整理军中文书和料理一些公务,时时抬眼看一下皇帝。他们发现,这几天来皇帝出奇的沉默。大多数的时候,都是这样一副冷漠而又深沉的样子,与以前意气风发、霸气凛然的那个皇帝判若两人。

等待的日子最难熬。李世民在努力的调整着自己的心绪,平静内心的冲动与不安。

这一次西征,可谓是出师不利。先是折戟兰州,然后又被人抄袭身后。这对他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抛开皇帝的身份不说,作为一名统率,接连遭受这样两个沉重的打击,他心里的滋味还真是挺不好受。

帅帐外传来一串马蹄响,李世民骤然的抬了一下眼瞪,眼角精光毕露。

是哨探快马!因为除了他们有帅令特赦,无人敢在军营里纵马狂奔!

“报!”一名小卒翻身落马,跪到了帅帐前。

李世民将宝剑咣啷一声归鞘,大步走到帐前。一把掀开了帐闱:“讲!”

“报陛下!”小卒单膝拜地,手捧一份军情急报,大声说道,“鄣县大将李光进,今日辰时与论莽热再度交手。鏖战一个半时辰,斩敌四千,我军阵亡三千余人,重伤六百,轻伤三千余众。城池未失,论莽热领兵已退回兰州。李光进上请吾皇陛下,请拨粮草相助!”

李世民皱着眉头拿过奏报,略略看了一眼,摆摆手说道:“朕知道了。你快马回去报知李光进,紧守城池不得有失。粮草,朕会想办法。”

“是!小人告退!”小卒飞快的跳上马。一溜烟跑了。

李世民回到帐中,随手将奏折甩给了韩愈,又坐回了帅位上闷不吭声。

韩愈与李吉甫对视了一眼,然后一齐走了出来对皇帝拱手而拜。

李世民瞟了他们一眼:“有事就说吧。”

“陛下……”李吉甫犹豫了一下。说道,“前军屡战不胜,敌军来势汹涌。眼下我归路、粮道又被截断。此情此境,不如……”

李世民眉毛一扬:“不如什么?”

李吉甫顿了一顿,下定决心拱手拜道:“不如退兵!”

李世民表情冷峻的看着李吉甫,并不说话。

一旁韩愈上前半步说道:“陛下。微臣以为,眼下我军的确是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大军粮草只能供给十天,后方退路与粮道都被掐断。更何况……长安被袭安危未卜。陛下何不挥军回师先解长安之危。然后再徐图西进?”

李世民目光冷冽的盯着二人看了半晌,闷不做声。韩愈和李吉甫身上一阵阵发寒,胆气尽失,都低下头来不敢直视皇帝。

过了片刻,李世民自己吁了一口气,说道:“朕知道,你们是忠心谋国。公心谋事。但行军打仗,不是你们从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你们身为行军长史、司马,也应该知道一次调动十五万大军会有多大消耗。朕既然出来了,哪有那么容易回去的道理。粮道被截。自会有疏通的时候;前军受阻,也会有转机地时刻。往往最艰难、最辛苦的时候,就是转机到来的契机。若不坚持,就会与胜利失之交臂。我军如此困窘,他吐蕃人就好受吗?论莽热八万大军坐守兰州,粮草接济也是十分的困难。他命一旅孤师袭我身后,也是狗急跳墙地打法。因为他们知道,想撼动我西征大军极其困难。我们有压力,吐蕃人的压力更大!这个时候,比的就是耐心和坚持。谁先放弃。谁就是大输家!”

“可是陛下……”李吉甫说道,“兰州易守难攻,吐蕃人随时还可增兵来援。后方战势不明。粮草迟迟未到。长此下去……如之奈何啊?”

“别心急。再等两天。”李世民又拔出了剑来。细细的擦拭。然后瞟了二人一眼,说道:“朕都不急。你们急什么。”

韩、李二人沉默无言的退了下去。李世民心中暗道:连他们都有退走的意思了,相信军中有这样想法的,也不在少数。军心,浮动了……我坐守岐州,当真是有些进退两难。若回援鄣县,恐后方危急长安失陷;我若挥军回救长安,李光进就成一旅孤师,就算不败给实力强劲的论莽热,也要活活饿死在鄣县。为今之计,唯有长安得守、援军得胜,我军方才有转机!马燧、武元衡、李光颜、薛平,你们四人身上,可是担着千万干系,切不能让我失望!

时间过得极其缓慢。好不容易夜幕降临。军中响起一阵梆哨和喊声…………“掌灯!”

军营里地火把亮起,军帐中也有了亮光。李世民走出帅帐来透透气,放眼望去,延绵数十里的大军营,四处炊烟袅袅。

李世民长叹了一口气,心中暗自愠怒:数万大军进退两难,真是窝囊!赤松德赞,我今天受的这个窝囊气,他日必当百倍奉还!

晚膳送来,李世民全无胃口。经不过李吉甫与韩愈的苦劝,也只好随意吃一点。刚刚拿起筷子,帐外又传来一阵马蹄声响。听那声音,还不止一匹。

李世民心中微微一动,但马上又没了激情。心想大概又是李光进派人来催要什么东西了。

“报!”、“报!”、“报!”

帐外接连响起三声。

李世民微微惊疑,说道:“韩愈,就让他们进来说话吧。”

韩愈犹豫了一下:“陛下正在用膳,不如稍后?”

“军情如火,让他们进来。”李世民将筷子一扔,差李吉甫将饭膳拿到了一边。

三名小卒一齐走了进来,拜倒在前。

李世民看了他们一眼,说道:“一次来三个快使,倒也新鲜。从左到右。一个个说来。”

“报吾皇陛下!”第一个小卒说道,“右神策卫大将军马燧、左龙武卫大将军李光进与飞龙骑将军薛平,联合上表送来急报:景兴四年二月初七,吐蕃大将论颊热率一师三万余奇袭我长安。神策卫大将军马燧亲临城头指挥长安保卫战。四位皇妃积极鼓动,长安市民踊跃参预守城战。羽林卫大将军乌重胤与金吾卫大将军郭钢各率一师出战,苦战半日各有死伤。后,李光颜与薛平大军及时赶到,在长安城下与渭水河畔阻击吐蕃大将论颊热。各方人激战三个时辰,我军大胜长安得守。论颊热败走渭水,被李、薛二将前后夹击,完败。薛平阵斩论颊热。送首级在此。经此一战,我军全歼吐蕃顽敌三万,斩获马匹军器无数,奏捷!”

李世民顿时一拍桌子嚯然站起,哈哈大笑道:“好、好极了!”

“报吾皇陛下!”第二名小卒报道,“回鹘奉城可汗阿啜、北伐军将军房慈、石演芬,联名上表送来急报:大唐景兴四年正月二十三。北漠强寇黠嘎斯人挥师五万南下,叩关攻打回鹘都播行宫,意欲武力强夺文安公主并谋夺草原。回鹘金帐奉城可汗亲率大军与黠嘎斯世子阿热奴大战三场,皆墨。大将房慈请战。获准。房慈亲率一万飞龙骑铁骑,阻敌于剑河奇袭获胜。后又夜渡剑水劫掠阿热奴营寨。黠嘎斯大败,阿热奴趁夜败走。房慈亲率飞龙骑辗转追击八百余里,历经大小三十余战,斩敌二万六千余,并生擒阿热奴回到行宫。黠嘎斯大军败走,阿热氏谴使到金帐乞和。请吾皇示下!”

一旁的韩愈和李吉甫早已听得目瞪手呆,听完后都齐齐拍手大笑:“神啊!奇啊!区区万余人马,击溃五万铁军还生擒敌军主帅!陛下,我大唐真是神明庇估啊!不仅长安有惊无险高奏凯歌。北漠那里也有惊喜报来!”

李世民也是异常的高兴,哈哈大笑道:“长安得守、援军大胜,解了朕的燃眉之急;房慈获胜。实在朕地意料之外。朕原本还以为。李怀光的北伐大军会受阻于黠嘎斯人。没想到,区区一个小子房慈。就将不可一世的黠嘎斯人打得丢盔卸甲闻风丧胆了!哈哈,真是天佑大唐!”

第三个小卒跪在地上,四下看了几眼,半晌没出声。

李世民笑了一阵,看向那个小卒:“他们都说了,你怎么还不说啊?”

小卒尴尬的拜道:“这……回陛下。小人地消息无足轻重。比起这二位地来……小人都不好意思现在说了。”

众人哈哈大笑,李世民的心情也是大好,说道:“说吧。既然是快使,必然也是有重要事情。”

“是!”小卒拜了一拜,说道,“尚书左丞平军国章事武元衡上表请奏吾皇陛下:长安保卫战中,长安的百姓商旅出力颇多,更有许多因此而负伤、损失财物者。臣等与阁部及三省六部大员商议,认为应该由国家府库补偿他们的损失。微臣大体估算,应花费三百六十余万贯。另,朝廷科举礼部春闱已告结束,殿试也已举行。微臣奉陛下之命,送上殿试优胜者考卷与诸考官评审意见,请吾皇陛下钦点状元、榜眼、探花。”

李世民拿起这份奏表,是一筒厚厚地卷轴式奏表,里面包了挺厚的一叠东西。他笑道:“武元衡果然是聪明人。朝廷春闱与殿试怕是早就结束了。他却只在这时候给朕送来试卷让朕钦点三甲。他肯定是知道,朕近日的心情应该不错,这才会有心情坐下来品诗论文呀!好了,你们三个都辛苦了,到后军伙房好吃好喝的歇息去吧,朕会有赏赐。另外,将论颊热的首级悬于北面辕门,遍示众军鼓舞士气!”

“谢陛下!”在个小卒都站了起来朝外走去,个个地神情都很轻松愉悦。因为皇帝这一高兴,出手可就阔绰了。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这些在军中当哨探斥候的,都只喜欢送好消息的原因。

李世民感觉,压在身上地千斤巨石瞬间就被搬走了,浑身上下一阵轻松舒爽。李吉甫和韩愈二人也纷纷喜笑颜开,神情放松。

李世民拿着武元衡送来地试卷坐回了帅位,颇有闲心的一份一份慢慢品读,还时不时地诵吟几句,并发表一些评语。

“不错,有文采,有意境。”

“这个更有见解,立意颇具匠心。”

“咦,这个……有胆识,这不是指桑骂槐挖苦朕施政有失吗?”

韩愈和李吉甫发现,皇帝的表情一直都是春风得意笑意浓浓,就算是看到骂他的文章的时候,也没有丝毫地变化。

过了许久,夜色已深。李世民才从浑然忘我的境界里回来。抬头看了一眼韩愈和李吉甫,惊道:“你们两个,为何还不回帐歇着?”

二人起身拱手笑道:“陛下看试卷入了神,未尝命我等退下。”

“哈哈,是朕一进高兴入了神。”李世民笑道,“既然如此,让伙房煮点东西来吃,朕饿了。你们也就陪朕一起用膳吧。叮嘱一句,多煮一些羊肉。朕这几天搜肠刮肚的想事儿,委实将肚子里的一点油水都掏空了。”

“是,微臣马上就去。”韩愈笑呵呵地快步走了出去。

第三卷 九鼎

第428章 风云再起

李吉甫也长长的吁了一口气,笑道:“陛下终于心情轻松也有胃口了。臣等,也就放心了。对了陛下,刚刚臣等见陛下看试卷看得如此入迷,不知是哪些大儒鸿生的著作啊?”

李世民轻松的说道:“这一期入闱殿试的,大儒鸿生倒不是太多。因为朕给武元衡等人交待过,那些只会吟风弄月的酸儒,没必要收录太多。这样的人在民间打响名头自娱娱人就可以了,朝堂上更需要有治国经邦之策的人。殿试入闱,朕要他们挑几个有实干能力的人进来。试卷全在这里,朕已经钦点三甲了,你们若有兴趣现在大可以看看。”

“谢陛下!”李吉甫欢喜的拿过了试卷一份份翻看。不久以后他惊讶的道:“陛下,好巧呀!这一期的三甲: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而且,他们都是宰相武伯苍的高足!”

李世民微微笑了一笑,并不说话。李吉甫自己愣了一愣,也不敢再说什么了,只在心中暗道:皇帝有意钦点武元衡的门生当三甲,看来用意也颇深。假以时日,武氏一脉在朝堂上的势力可就要大了去了。现在,武元衡虽然受皇帝重用,但几乎是孤身一人没什么朋羽。他身为德妃兄长与二皇子国舅,也是外戚。皇帝却如此栽培他,莫非……

想到此上,李吉甫小心的瞟了皇帝一眼,发现他正直直的看着自己,急忙又挪开了眼睛。

李世民说道:“你在想什么?”

“回陛下,微臣没有想什么。”李吉甫倒也还沉着,回道:“这柳宗元倒是个有见地的人。他这篇文章借古讽今,说出了当下时政的弊处,的确有高人一等之处。也难怪陛下将他钦点为状元了。”

李世民见李吉甫岔开话题也懒得去追问,说道:“朕就是要通过这一次的科考,向天下的读书人说明一件事情。读书。不要死读书,寻章摘句吟风弄月是成不了大器的。读书人是朕治理天下地智囊群和衡量治世的标尺。他们若是不懂关心时政,也书读着也就没什么意义了。像柳宗元这样的年轻人,文辞飘洒自然不必说。可是文章之中言之有物,对时政有利,这就是朕需要的人才。”

“陛下所言极是……”李吉甫始终有些心不正蔫,还在脑海里寻思着皇帝钦点三甲地事情。

不久,韩愈差人取来了饭食,李世民让他二人陪同用了膳然后各自回帐歇息。

李世民躺倒下来,终于睡了这几天以来最舒坦的一个好觉。上榻前还忍不住想起了苏菲儿:要是这小姑娘在这里多好,让她给捏捏脚。那才叫舒服……

第二天,春雨停歇天色放晴。清早,李世民就被军中的鼓声叫醒,每天必须的操练开始了。

大校场上,骑兵往来奔驰大声喝斥的练习着刺杀、骑射。步兵整齐划一操练战阵。后方的伙房正升起炊烟,隐约有了饭米的清香味。

李世民心情不错,徒步走到了辕门边。仰头一看。一颗人头悬在那里,左右摇晃。李世民细看了几眼,不由得笑道:“头已断,血已干。朕看你还如何叫嚣。”

身后的李吉甫不失时机地说道:“陛下,微臣还曾记得。当日在鄣县城头时,论颊热这厮前来骂阵,嘴里吐出的话极是难听。陛下就曾说,他日若砍下他的头来,便不会如此嚣张了。今日果应此言!”

李世民微微笑了一笑:“论颊热一介匹夫,微不足道。朕,更想要论莽热和赤松德赞的头。”说罢,抬起脚来施施然的走到了战阵点将台前。

皇帝驾到,众军孰视无睹继续操练。这样的事情。在其他地方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军营里却是另外一番天地。在军队里,有一道严令就是:大军在操练之时。若无令旗禁止。出现任何状况都不许停。这跟上了阵以后擂鼓进、鸣金退差不多一个意思。就算是皇帝驾到,众军也不必理会。只管操练就是。

李世民站在台上看了一阵,心中暗自满意。看来,昨天地捷报传来、论颊热的头胪悬到辕门以后,军中士气已经大受振奋。稍等几日待粮草运来,又可以重振旗鼓卷土重来了!

正在这时,一匹信哨快马从西门奔入,直往中军辕门而来。李世民让韩愈上前接住,是李光进送来的急报。

李世民急忙展信一看,原来昨天夜间论莽热又来滋扰。他亲率五千弓骑手和一万死士,大肆攻城。战斗持续到了快天亮的时候,双方死伤人马都非常多,论莽热才愤恨离去。李光进地信中说,鄣县的将士伤亡比较严重,目前大副减员。再加上粮草、医药不济,十分吃力。李光进最后说,人在城在,人亡城亡。

李世民吁了一口气,对身边的人说道:“李光进,真是一员良将。他驻守鄣县那样薄弱的城池,面临猛将论莽热的狂攻,纹丝不动泰然处之。他没有辜负朕的期望。不过,朕也不会让他太难做…………既然后方已经无虞,朕也是时候杀回去收拾那个狂妄的论莽热了!”

话刚说完,李世民就唤来了几名指挥操练的小将,对他说道:“吃过饭后,歇息半个时辰,然后大军集结整军布阵,准备行军。”

众将闻言都是一喜,大声道:“得令!”

韩愈问道:“陛下,不等李光颜和郭钢了吗?还有粮草。”

“不等了。”李世民说道,“他们来回奔袭近千里,很累。稍晚两天来也是情有可原的。粮道既然已通,粮草不日就会送来,这一点朕也不必担心。马燧办事,朕放心。现在的重点,在于兰州。论颊热被杀,就相当于论莽热被砍去了一条胳膊,也神气不起来了。与此同时,我军士气暴涨。兵锋正盛。这一回朕就用正兵与他对战,看他能奈我何!”

一两个时辰以后,数万西征军整装待命,齐结校场。

李世民亲手提着论颊热地人头走上了点将台。高高举起大声说道:“众将士!这就是吐蕃大将论颊热的人头!”

“吼、吼吼!…………”唐军将士兴奋的高声欢呼。

李世民将人头扔到一边,说道:“此次西征,我军虽然初战不利,但现在已经完全扭转了战局。我堂堂大唐王师,不能因为一时之败而失去了血性!现在,就是我们卷土重来报仇血恨地时候到了!朕,依旧亲自率领着你们西进征伐,打败吐蕃收复河陇!”

“万岁、万岁!”众将士高声呼喊。士气如虹。

李世民拔出剑来悍然西指:“大军开拔,直指渭州!”

此时地鄣县,李光进手执刀柄叉腰站在城头,遥向西北眺望。他的眼睛中,已布满血丝。城头上四下都是残箭血污,还有一些伤员在被救治,时时发出低声地哀号。一些士兵在处理着城头的尸体。沉默不言的往城下拖去。就在城南的一处废窑里,已经堆满了唐军将士地尸首。几个人在往窑下加柴火,表情冷漠而又凄怆。

一名腿脚不方便的老兵拿着一个军用大瓷碗,小心翼翼的躲避着过往的人。走近了李光进身边。

“将军,吃饭了。”老兵将大碗递到李光进面前。一碗汤,里面居然还有几块肉,飘着一些油星。

李光进偏头看了一眼,情不自禁的喉头滑动了一下。他惊疑的看向老兵,说道:“四叔,军中还有肉食?”

“杀了一匹马。老马,走不动了的。”四叔脸上皱纹就像龟裂的土地,眼神却神清澈,他说道。“将军肯定饿了,快吃吧!”

李光进拿过碗来,大口大口宛如饕餮地将肉吃完了。汤也喝得不剩。四叔站在一旁。脸上浮起了笑意。

“马肉吗?味道好怪。”李光进将碗递给四叔,不经意的说了一句。四叔微微惊颤了一下。拿着碗就准备走。李光进心中生疑,眼眼一瞟看到了四叔的裤管上有血迹溢出,拉住他问道:“四叔,你在伙房也能负伤?”

“我……”四叔惊慌,无言以对。

李光进警觉的一瞪眼:“说!”

不料,四叔双膝一跪拜倒了下来,激动的说道:“将军恕罪!”

李光进细下声来奇道:“怎么了?你跟随我十多年,我从来不责怪你什么,你有什么事情也从来不瞒我。”

“可是这一次……”四叔突然老泪纵横,低声说道,“我给将军吃的,是人肉!”

“啊?!”李光进大惊,急惊声道:“你……削了自己的腿肉?!”

四叔平静地点头:“是的。城中粮草早已尽绝,连树皮都剥光了。皇帝陛下要急行军,马匹已然全部带走,城中何来马匹?现在这城里,除了死人,就是活人。死人的肉不能吃……小人虽然身份低微,但这肉还是干净的!”

李光进顿时感觉一阵反胃,就要扑到城边呕吐。四叔急忙扯住他,泣声道:“将军!你身负重责,不能不吃东西,吃了地就更不能吐!小人跟随将军多年,深蒙将军照顾,虽百死无以报万一!如今莫说是割下一块肉来……就是将小人煮了,也毫无怨言哪!”

李光进既愤怒又伤感,忿然的指着四叔:“你……你老糊涂了!来人,带他去治伤!”他努力的忍着强烈的恶心感,死死的闭上了眼睛。

几个小卒上前来,将四叔拖走。四叔一边走一边在后面喊道:“将军,你已经两天两夜没合眼了,快点歇息片刻啊!”

李光进的脸上,已经有了两滴泪水。他昂然的站在城头,感受着鼓鼓的东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傍晚,打不死的论莽热又来了。这一回他依旧凶狠,足足带来了二万人马,备足了器械强力攻城。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黑压压的一片全是吐蕃人。无数地云梯被搭上了城头,骑射飞箭更是宛如狂风骤雨呼啸而来。

李光进亲自站在城头指挥迎战。饿着肚皮的唐军将士殊死抗敌,誓不退缩。吐蕃人来势汹汹毫不畏死的猛攻城池,时常有一两拨人冲上城头。李光进手提大刀亲自上前斩杀,身上也负了几处小伤,还中了两箭,所幸没有伤到要害。

城下,论莽热地脸色十分严峻,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城头。这已经是他第七次前来攻城了。起初还只是为了围城打援,给奇袭身后的论颊热制造机会。可后来他发现,守备鄣县地唐军并不多,似乎可以强攻硬取拿下来。同时,他心里也异常的担忧:唐军大部撤走,莫非是回攻论颊热的奇袭部队了?

每逢想到这个,论莽热是非常的不安。如果能拿下鄣县,就能长驱直入和论颊热汇合。就算奇袭不成功,还有可能形成正兵攻拔长安的态势,或者是对论颊热施出援手。

所以,论莽热对鄣县,势在必得!

李光进也受了皇帝明旨:死守城池!

两方人马,厮杀得十分激烈。战斗中的人员伤亡数字,也十分巨大。吐蕃人是攻城方,比唐军的伤亡更大。但唐军没了粮草,一直在咬牙坚持,随时可能一溃千里。

战斗的局势,十分严峻。

这一场战斗,又持续了近两个时辰。直到日落西山,论莽热才扔下了两三千具尸首,愤然撤兵。

李光进累得浑身虚脱,拄着剑坐到了城墙上,大口的喘粗气。打退了吐蕃人的一波进攻,唐军却没有丝毫高兴的模样,相反士气一跌再跌。城头上没有一个人说话。剩下几个有力气的,又在沉默的拖着尸首打理战场。

“下一波攻击,什么时候来……”李光时低着头,让汗水沿着下巴一滴滴落到了地上,砸得粉碎。

第三卷 九鼎

第429章 九宫天罗

李世民亲率大军,日夜兼程。终于在连赶了十四个时辰的路以后,终于到达了鄣县。

这时候的鄣县,城内一片死气沉沉。东风吹过,城头的旗帜孤独的飘扬,将士们又累又饿,大部分都缩坐到了墙阙下,昏昏睡去。

直到千军万马的动静传来,城头上的将士才幡然惊醒。举目一看,西北方向一片空茫,什么也没有,并不是论莽热又来攻城。相反,在东南方向,漫山遍野的兵马整齐有序的开挺而来。

李光进手扶城厥几乎把持不住,险些激动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