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残唐重生李世民-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不是清楚来的兵马是大唐飞龙骑,一些回鹘将士恐怕都要认为这是天兵天将下凡了。
李怀光骑在一匹油黑发亮的宝马上,走在大军最前。一名帅旗使打着李字旗号跟在他身后。二人格外的醒目。…李和石演芬快马迎了上来,齐齐拱手一拜:“末将李、石演芬恭迎大元帅!”
李怀光目色深沉地看了二人一眼,然后看了看他们身后仅存的几百残卒,轻轻的点了点头:“辛苦你们了。欢迎你们活着回来。”
石演芬微微一笑:“我倒是没什么,少将军地确是九死一生了。”李也笑道:“命大。哈哈!”
李怀光眼神中流露出许多的爱怜和欣赏,大声说道:“李、石演芬,归阵!李掌军旗。石演芬掌帅旗,紧随本帅身后。”
“是!”二将精神大振,率领着那几百名出生入死的将士一起归了大阵。然后,李掌起唐字龙旗,石演芬掌起李字帅旗,走出了军阵跟在李怀光之后。
颉干迦斯驻马站在一处小坡上。喉节轻轻滑动了一下。低声说道:“强将手下无弱兵……大唐皇帝,居然又启用李怀光了。这头出闸的野兽,率领着一群虎狼之将前来……草原之上。再无宁日。”
旁边的副将没听清楚。疑惑的道:“大相有何指示?”
“站着别动,目视前方不可交头结耳!”颉干迦斯没好气地说道。“别在唐军地面前失了礼数和气势。”
“哦、哦哦!”副将碰了一个大钉子,连忙站得标直。心中忿忿道:大相今天的脾气真怪……我又没犯什么错。
颉干迦斯又看了一眼自己身后的兵将,感觉他们就像是一群难民或是乞儿,不由得暗自叹道:大唐这几年,实在是强盛太多了。我回鹘什么时候才能组建起这样地军队?就在几年前他们长安都被朱占了地时候,连护驾的兵勇都是在市井里临时招募地乌合之众。谁能想到,现在居然就能派出这样的威武之师北上草原了……真是今非昔比啊!幸好幸好,我没有动那个心思……
“大相,那就是唐军的元帅李怀光。”一名回鹘使臣认得李怀光,急忙上前来指着他看。
“哦,来了是吗?”颉干迦斯干咽了一口唾沫,一挥手,“将士们,随我上前迎接。”
李怀光远远看到,前面的小土坡上跑来二十余骑,都是骑着彪壮的大马,身穿皮裘大氅,头上的毡帽边穗随风一阵飘扬。
李怀光轻扬嘴角略微一笑,对李说道:“那就是回鹘大相颉干迦斯吧?”
“正是。”
李怀光轻扬了一下手:“走,迎上去吧。他与本帅也算是身份相当,主人出迎,我们做客人的也要懂礼数。”
说罢,李怀光仅带着李和石演芬迎了上来。他身后的飞龙骑大军已然停住,在大草原上布成了一个巨大的方阵。远远望去,刀戈成林旌旗遍野,茫茫的一片墨黑色几乎连到了天际。
两拨人跑到一起各自停住。颉干迦斯率先抚胸行礼:“远方来的客人,请接受颉干迦斯的祝福。我谨代表少主人,表示对大唐贵客的欢迎与尊敬。”
李怀光抱拳回了一礼:“感谢大相亲自迎接。李怀光惶恐感激之至。大唐皇帝陛下也托我问候少主与大相,望一切安好。”
“多谢,多谢!”颉干迦斯小心翼翼地应对,不经意的抬眼看了一下李怀光。只见他生得虽然粗莽,可是一双眼睛却如同千年古井波澜不惊,看不出丝毫的情感波动,也体味不到他内心的想法。颉干迦斯心中暗自惊愕:早就听闻朔方之王李怀光的大名,今日得见,发现果然高深莫测……素闻此人是行军打仗的不世天才,没想到为人也是这样的沉稳内敛。
其实李怀光生性粗逛放荡不羁。绝非颉干迦斯想像中的样子。只不过他这人有个奇怪的一面。就是一旦骑上战马行军打仗,马上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每逢这个时候,他就会变得异常的冷静与沉稳,与平常判若两人。
颉干迦斯说道:“李元帅远来辛苦,请快随我到金帐歇息。少主人已经在金帐安排了盛大地酒宴,欢迎李元帅一行与麾下诸多将士。如果不嫌弃的话,就请李元帅将大军驻扎在乌德犍山的南麓,与我亲率的大军驻扎在一起。这样,也方便我为李元帅的军队派送物资劳军犒赏。”
“多谢少主与大相的美意。”李怀光拱手回礼,说道。“少主既然安排了酒宴,本帅自当前往赴宴。只不过,飞龙骑是一只比较特殊的军队。不能与其他的军队混扎在一起。本帅想将飞龙骑驻扎在金帐以东五十里的平原上,不知大相意下如何?至于其他的兵马,可以按大相地要求驻扎在乌德犍山山麓。”
“如此……也好。”颉干迦斯无奈,只得答应。心中细细一寻思,发现在这个李怀光果然老谋深算。他不愿意将飞龙骑驻扎在自己所安排的乌德犍山军寨,是怕自己暗中受人监控或是挟制吧?金帐以东五十里。是一片荒野的无人区。连牧民也没有几个。在那样空阔地地方,正好可以发挥骑兵最大的机动优势。
李怀光哈哈一笑:“大相勿怪,并非本帅要喧宾夺主。飞龙骑每日都要进行特殊的训练。如果没有空阔的场地是不行的。还请见谅。”
“哦。原来如此。”颉干迦斯作出一副恍然大悟状,心中却道:你未免也太过小心了吧?
“好了。走吧!”李怀光大声道,“别让少主等得太久了。大相,待本帅回去安排众将屯扎军队,马上就来金帐拜见少主。”
“也好。我先回去报知少主,催促酒宴的安顿。”颉干迦斯回了一礼,带着众人回去了。
李怀光看着颉干迦斯地背影,微眯眼睛轻笑道:“这只老狐狸,我早年在朔方就久闻他地大名了。此人行军打仗很有一手,而且深通权术很有机谋,更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权臣。和他共事,要处处小心。不然就容易坠入他的圈套。”
石演芬在一旁轻笑道:“父帅自然也不比他差。他想让我们将飞龙骑屯扎在乌德犍山,时刻在他地监视与控制之下,这种如意算盘自然瞒不过父帅。”
“看来,你小子也还没蠢到底。”李怀光笑道,“不管局势如何,我们地军队是绝对不能受任何人的控制与制约地。颉干迦斯一来就给我设了个套子,我看他究竟想耍什么把戏。”
李接道:“颉干迦斯野心勃勃,只不过他永远逃不出皇帝陛下的野心。大帅,皇帝陛下的锦囊妙计,你可曾知晓?”
李怀光感兴趣的看着李:“说来听听。”
李笑道:“大帅就不必明知故问了吧?想必,皇帝陛下的圣旨,早就在大帅怀里捂了许久了。那锦囊妙计,大帅又如何能不知道?”
“哈哈哈!”李怀光抚着胡须大笑,说道,“皇帝陛下在临行时,早就将这些事情都告之予我了。要不然,我怎么能做出这样周密长远的安排?颉干迦斯就是再有野心、再有实力,也是逃不出皇帝陛下的掌握的。稍后本帅就在金帐中宣读圣旨,到时候一切就能尘埃落定了。李,传下军令。飞龙骑往东走五十里下寨。石演芬,你率领朔方军驻扎在乌德犍山。”
“是!”二将接过军令,快马奔走。李怀光身后的数万大军马上行动,兵分两路开拔而去。
李怀光不急不忙,慢慢考察着乌德犍山的地形。他发现,这里果然驻扎着颉干迦斯的六万大军,就在离朔方军军寨不到十里处。他心中暗自冷笑,又拍马去了一趟飞龙骑军寨。等他到达的时候,手脚麻利的飞龙骑将士已经建起了巨大的军寨,只等入住了。左出右入门户井然的军寨,退可紧守宛如磐石,进可速攻如急风烈火。倘若乌德犍山或是金帐有变,龙飞骑将士可在瞬间杀奔而至。
李怀光心中十分的满意。这才带着众将前往金帐赴宴。
药罗葛;阿啜率领颉干迦斯等人,在金帐门口亲自迎接。李怀光和众将大方的走上前去,行过了军礼。阿啜也是少年老成,欢喜而有礼的迎接到了李怀光等人,将他们请进了宫殿之中。
隆重的酒宴铺展了开来,歌舞升平酒肉飘香。入席之前,李怀光拿出圣旨,当众说道:“本帅奉大唐皇帝陛下之命,前来颁旨…………回鹘少主药罗葛;阿啜与大相颉干迦斯,接旨!”
第三卷 九鼎
第403章 释兵权
回鹘金帐的宫殿里,顿时跪倒了一片,人人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怀光大步走到正北位,双手展开圣旨,大声念道:“朕上奉天喻,下合人心,钦封回鹘忠贞可汗之子药罗葛•;阿啜为金帐奉城可汗。颉干迦斯为回鹘大相兼兵马大元帅,加大唐检校千牛卫大将军三品。至今往后,回鹘汗国概由奉城可汗为尊独立罔治,大相颉干迦斯及其以下官吏竭力辅助。朕不胜欣慰。钦此!”
“万岁、万岁、万万岁!”阿啜激动万分,高喊的时候声音都有一点变调了。颉干迦斯和那些臣子们也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全都谦恭之极。
李怀光合上圣旨,面带微笑的说道:“可汗,大相,接旨吧!”
阿啜激动得浑身发抖,站身浑身标直的伸起双手,大声说道:“儿臣……接旨!”
众人惶然一惊:儿臣?!
阿啜也不顾旁人愕然的眼光,接过圣旨转过身来,正色说道:“父汗与母亲给了我第一次生命。大唐皇帝则是拯救了药罗葛家族与我的性命。皇帝陛下,就是我的再生父母。从今往后,我药罗葛•;阿啜,尊大唐皇帝为父。凡我回鹘子民,奉大唐为宗主神圣国。每家每户,为大唐皇帝陛下建立生伺,与狼神齐位共受贡奉!”
颉干迦斯等人心中虽然愕然,但也无话可说,只得领命奉行。
李怀光则是郑重的抱拳行了一记军礼,正色说道:“可汗诚意可嘉,皇帝陛下知道了定然非常之高兴。大唐与回鹘历来友好,如今可汗又如此深铭大义,真乃两国之幸、万民之幸!末将祝贺可汗荣登宝鼎。祝愿回鹘汗国能够风调雨顺昌盛繁荣!”
“多谢李元帅!”少年老成的阿啜将圣旨交给了侍从请了下去,然后亲手执着李怀光的手请他坐到了自己身边,伸出双手来大声道,“来吧!一起享用和平的盛宴,欢迎远道而来的贵客!将我们最珍贵的美酒、最香嫩地烤肉都取来。姑娘们,跳起你们美妙的舞蹈,为大唐的恩人贵客们助兴!”
宫殿里发出一声欢呼的哨响,琵琶琴音乐奏起,无数的美酒牛羊都搬了进来。一队漂亮妖艳的回鹘女郎,踩着炫丽的舞步飘入了殿中。跳起了动感活泼的胡舞。
李怀光最是喜欢这种景象,乐得哈哈大笑,一杯杯的痛饮回鹘特有的羊奶酒。阿啜也算是个有心人,他也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李怀光酷爱吃猪肉。于是特意请了最好地两名厨师,当众烤起了一只半大乳猪。回鹘人烧烤肉食的本事可是一流,肥嫩的乳猪被烤得金黄油亮,香飘四座。阿啜甚至还亲自为李怀光割来最嫩的一块肚皮肉给他吃。李怀光连声称赞大呼过瘾。
颉干迦斯和一班儿将校们虽然有点看不过眼,但也无话可说。他们都知道,眼下的大唐,就连一举吞没回鹘的实力也具备。历年来。虽然回鹘一直都有习惯请大唐皇帝钦封回鹘的可汗,可顶多不过是一种走过场般的习惯。往常,都是回鹘金帐自己确定了人选。然后请大唐皇帝发一道象征意义的圣旨了事。
可是这一回不同了。
说得不好听一点,现在的奉城可汗药罗葛阿啜,简直就是个儿皇帝,是大唐皇帝扶植地傀儡。回鹘这些年来江河日下,在对外战争中屡次败给彪悍的吐蕃人,连西北的黠嘎斯人也有些镇不住了。与此同时。大唐却是一日千里地在兴盛和强大。此消彼涨。本来就富饶辽阔的中原,很快就具备了镇劾统辖草原的实力。颉干迦斯等人也清楚,阿啜之所以这样谦恭的对大唐俯首帖耳。也是没办法了的事情。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很明显,巍巍大唐的屋檐。已经足够将千里草原都遮蔽起来了。
颉干迦斯暗自叹了一口气,闷自喝下了好几杯羊奶酒李心细如发,早早就注意到了颉干迦斯地反应。他心中暗道:李怀光生性狂放,酒一沾口就难免做出轻狂之态。我们毕竟远来是客,也不好喧宾夺主……
于是,李举着个杯子借故向阿啜与李怀光敬酒,然后将李怀光请到了一边。
“大帅,末将发现,颉干迦斯好像有些不高兴。我们是不是……应该收敛客气一点?”李但也直言不讳。
李怀光微微笑了一笑:“我早就注意到了。多谢你地提醒。其实,老夫也是特意如此。个中隐情,稍后便知,不必多言。”
李半懂半不懂的点了点头,不再多言。李怀光回到座位,依旧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与阿啜打成一片玩得不亦乐乎。
颉干迦斯等人越发的感觉到一丝失落与愤懑。
酒宴过半,李怀光摇摇晃晃地举着一杯酒到了颉干迦斯面前:“大相,待李怀光与你共饮一杯!”
颉干迦斯急忙站起身来:“多谢李无帅!”
二人饮下一杯,李怀光放声大笑道:“大相与我年岁相当。我在朔方,也是久闻大相英名,如雷贯耳。今日有幸得见……不如我们结拜兄弟如何?”
颉干迦斯惶然一愣:“啊?”
“怎么,你却是看不起我?”李怀光借酒撒疯,把眼一瞪说道,“你我年岁相当,品轶相当,老夫也未尝高攀于你!我等都是战场厮杀地血性汉子,有话就直来直去的讲!”
“既然元帅如此盛情,在下自当从命!”颉干迦斯也只好将打碎地牙齿将肚子里咽,硬着头皮应了李怀光。
李怀光爽朗的大笑,拉着颉干迦斯就到了帐外,祭拜天地磕头烧纸,当真就结拜成兄弟了。李怀光略长两岁,成了大哥。
颉干迦斯拱手拜道:“从今往后。我颉干迦斯也就有了兄长了。兄长,请受小弟一拜!”
李怀光哈哈大笑的接过,说道:“兄弟,从今往后咱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金帐平定了叛党,也算是太平了。你不妨随我到大唐帝都一行如何?一来去看看大哥生活的长安,感受一下那里的繁荣与富庶,顺道问候我的家人;二来,陛下册封了奉城可汗,回鹘也理当派人回礼致谢。你可能还不知道吧?几年前陛下精简官制以后。你就是现今唯一地检校官,而且是三品!足以见得皇帝陛下对你的器重。怎么样,去吧?”
颉干迦斯的眼神顿时千变万化,心中暗道:怎么,想把我撵出金帐,软禁到长安?
李怀光故作糊涂的捅了他一下,粗声说道:“怎么了,兄弟?你莫非还有别的想法?难道,你还信不过你自己的兄弟?”
“哦,不是!”颉干迦斯急忙说道。“回鹘男儿,向来重信重义,怎么可能信不过自己的兄弟?只是。我现在统率数万大军,身负重担,不太方便离开呀!”
“这有何妨?莫非还有人敢夺你兵权不成?”李怀光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故意将话挑明了说道,“你的兵权就暂且交给可汗吧!你是大唐皇帝钦封的大相和兵马大元帅,这是天下皆知的。等你回来。兵权依旧在你手上。不会旁落他人。你就算不相信我,也该相信皇帝陛下吧?他可不从来不失信于人。再说了……回鹘地东西,本来就都是可汗的。你将兵权暂寄于他处。也是顺理成章啊!”
“这!……”颉干迦斯心里突突的跳:好狠!李怀光。你好狠!你想过河就要拆桥吗?你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当众说的,我该如何是好?不交兵权吧。旁人肯定以为我有异心,李怀光大军大此,皇帝的赦令在此,我哪敢造次?若是交了兵权,我从此便是一个百无一用的糟老头子。天哪!我颉干迦斯没有败在千军万马的战场之上,莫非还要被大唐皇帝的软刀子杀死?被这个看似蛮不讲理的李怀光收服?
“兄弟,你莫非真有别地想法?”李怀光面色一变,直直的瞪着颉干迦斯,“你可别忘了,我们都是社稷之臣!若是皇帝陛下要我李怀光现在就放下兵马回家种田,我可是二话不说脱下铠甲就走人。你身为回鹘大相和兵马大元帅,应该首先考虑到可汗的威信与权威。只有自己以身作责,才能让可汗地汗位稳固,让汗国竖立起威恩。你可别为了一时的贪念而干出一些后悔的事情啊!”
颉干迦斯浑身一颤,流了一背脊的冷汗。这个时候,他隐约就感觉出来了:整件事情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巨大的圈套。是大唐皇帝,为了扶植阿啜为可汗而针对自己设下的圈套。如果不拔除阿啜身边最大地威胁,大唐皇帝是不会安心地!所以,就有了李半夜传旨问路,李怀光威逼利诱卸他兵权!
好狠的招数!…………颉干迦斯心中已然明了,可是敢怒不敢言。
他的脑海里,始终回荡着今天看到飞龙骑时地情景;还有前不久,李单枪匹马平定金帐、与阿啜义结金兰地情景。
他完全明白了。大唐皇帝的意图相当明确:扶植阿啜,铲除一切敌对和有可能敌对地势力。这其中,就包括他颉干迦斯!
颉干迦斯几乎就要当场石化了,心中苦成了一团,而且有团团怒火在不停的燃烧。李怀光却依旧是那副无所谓吊儿郎当的样子,悠哉游哉的等着他的回信。
“好,我去。大唐皇帝对回鹘有再造之恩,对在下更是恩重如山。”颉干迦斯拱手朝南方拜了一拜,说道,“于公于私,在下都应该往长安一行,叩谢皇恩。”
说罢,他走到阿啜面前,从怀里拿出几枚金牌印信,郑重的拱手拜上,说道:“可汗。这是三只兵符,分别可以调动驻扎在圣山的六万狼师、都播行宫的三万虎师和色楞格河的三万鹰师。现在,微臣将兵符悉数交给可汗,让所有回鹘的兵马听从可汗调谴。微臣受李元帅之邀,将赴长安一行。微臣不在的日子里,可汗还请自行尊重!”
宫殿里顿时安静得鸦雀无声,阿啜更是愕然的看了看颉干迦斯和李怀光,一时愣住了。
李怀光走上前来,从颉干迦斯手中轻轻拿过兵符,塞到了阿啜的手中,然后拜道:“可汗,请多多珍重!”
阿啜这才回过神来,将兵符紧紧拽在手中,拉住颉干迦斯的手关切的说道:“大相,请早去早回。我在金帐等着你回来。回鹘不能缺了大相的辅助呀!”
“微臣知道了。”颉干迦斯的眼神变得有些黯淡,行礼拜了一拜,然后坐回了座位。
他清楚。自己作为回鹘大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日子,已经结束了。或许他仍然可以在名义上享受这种待遇,可是真正的实权,已经离他而去。他并不是害怕这个无礼而又霸道的李怀光,也并没有被那几万飞龙骑吓破胆。他隐约只感觉到,在千里之外的长安,有一双眼睛正直直插进自己的心脏,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其实他大可以不就范,强占着兵权不放手,甚至铤而走险夺下金帐,然后和李怀光的大军决一死战。但他的头脑仍然是清醒的。他知道,这样做不会有好结果。就算他真的能杀了阿啜和李怀光,自己也必将落得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
追根朔源,都是因为大唐现在太强大了。那个中原的九五之尊,心术手段太过厉害!
此时此刻,颉干迦斯已然心灰意冷。他只希望,自己到了长安以后能够获得优待,能够善终。毕竟,他还没有干出什么祸国殃民的事情。
从这一刻起,所有人心中都清楚了一件事情:颉干迦斯权倾回鹘的时代结束了。从今往后,大唐将主宰草原的一切!
第三卷 九鼎
第404章 强敌阻挡
景兴四年春,正月十一。天气晴朗,春寒乍暖。
李世民亲率的十五万大军,已经渡过了渭水,离岐州(前凤翔府)不过数里之遥。泾州郝和岐州浑,一起结队前来迎驾,摆开了阵势列成了军阵。
浑见了皇帝,自然是异常的开心。他早就盼着有朝一日,能够西击吐蕃收复望眼欲穿的河陇之地了。大将郝也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青年将才,如今坐领泾州,也算是独挡一面的封疆大吏。泾、岐二州共计五万人马,已经整点完毕,只等皇帝一声令下就可随时开赴疆场。
李世民抽了一天的时间检视浑麾下的大军,感觉还是挺满意。这批长年驻扎在边疆的健儿,每天勤于操练个个身强体健。而且,西线向来多战事,这里的军士远比内地的军人更有危机感和实战经验,算得上是沙场老手。
李世民将大军驻扎在岐山北麓,略作修整。浑麾下的五万大军,一起编入了西征军的编制之中。李世民将二十万大军做了一个调停。先是步、骑分开,然后是中军护驾和后军粮草转运监督也指派了专门的人手。
那弥足珍贵的一万飞龙骑,可是西征军压箱底的王牌,李世民自然没有将它分散开来编制的道理。这批人马,由薛平率领专司在中军护驾,时刻追随在皇帝身边。另外的二十万大军中,共有骑兵七万,全部交给了先锋李光颜率领。郝则是率领大部份步军,作为主战部队。粮草之事责任重大,交给了马燧总督管理,专门与长安军机处的马燧调停安排。
二十万大军划分得很简单,可是责任很鲜明。按照唐军的作战习惯。是以步军为主战,骑兵掠阵与冲击。而且这一次西击吐蕃,免不了要摧城拔寨。这样的事情,自然是步兵比较利索一些。倘若遭遇了野战,七万铁骑和一万飞龙骑,也足以应付得过来了。李世民很早就做出了这样的军队编制构想,也算是很有针对性了。
二十万人马何其庞大,简单的重组编制一下也费了很大地工夫。岐山北麓忙碌不休折腾了几天,才算是完毕。然后,李世民让李光颜在前开道。大军开拔朝前方重镇…………渭州挺进。
上一次西川大战时,浑与李晟等人配合作战,一举收复了河西的三个军镇。渭州,如今就成了矗立在西线身前的第一道防线与门户。渭州在天宝时又称为陇西郡,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诸葛亮与司马懿就曾在这里多次鏖战。诸葛亮更是在这里收了天水异材姜维。渭州人口不多土地贫瘠,目前基本上只作为屯扎兵马的军镇,所需的军资需要完全从外面输入供给。
李世民将大军屯扎在渭州陇西县,并让先锋李光颜屯骑兵于鄣县,作为大军前哨,并不断派出斥候刺探前方军情消息。
李世民心里清楚。自己这么大的动作,吐蕃人没理由不知道。这一次出兵,虽然从战略上讲是出奇不意。但实际上也与正兵无疑。那是明正言顺、明目张胆的来征伐的。现在,他还不知道吐蕃人在河西一带究竟布置了多少兵力。在弄清楚敌方动向与虚实之前,他是不会轻举妄动的。
几日以后,前方李光颜通过斥候了解到一些情况,迅速回报给了李世民。李世民接到线报后,迅速将浑等人召集前来议事。
议事厅里。悬挂起一幅刚刚由李吉甫精心绘制的行军地图。上面山川河流、城镇荒野一一标志。十分详尽。李世民将李光颜送来地线报给众人看过,然后说道:“看来,赤松德赞也是早有准备了。他在攻击北庭之前。就做好了河陇一带的防御。李光颜回报。仅在兰州一镇,就有吐蕃大军七八万大军在驻守。全部是精锐铁骑。这将是阻挡我军的第一个对手。据说,领军大将是论莽热。浑,你对此人有何了解?”
“论莽热?”浑眉头一凛,说道,“看来,是刚刚调来的人物。之前微臣坐镇岐州时,兰州不过三五万人马,统军人物也是无名之小卒。这个论莽热可就不是等闲之辈了。据说,此人是论悉诺战死之后,吐蕃新近倔起的挑梁大将,是论家仕族出类拔萃的青年俊才。此人大约三十出头年纪,曾经师从论悉诺学了一身的本事。传闻,论莽热极其高大威猛之极,马上使一杆泼风大刀,有万夫不当之勇。还曾听人夸说,如若万人敌李晟仍在河陇,他也要煞其威风砍他于马下!”
“好大的口气!”李世民冷哼一声,说道,“如此说来,不过是匹夫之勇?”
“非也!”浑大摇其头,说道,“据说此人深通汉学,四书五经无所不通,韬略文章也很有过人之处。因此,才迅速的在吐蕃诸多仕族中脱口而出,深受赤松德赞的器重与信任。要不然,他也不会将如此重要地兰州城交给一个年方三十岁的年轻人了。陛下,微臣觉得,此人不容小视!”
李世民眉头轻锁的点了点头,说道:“朕从来就不会小看任何敌人。能得你浑如此称赞地敌手,看来也绝非泛泛之辈。万夫不挡之勇又深通韬略,那岂不是文武全才…………不知比李晟当年如何,哼!”
浑脸上微微一红,惭愧道:“末将惭愧,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
“不。在战场上,就是要充分的尊重和重视我们的敌人。悼以轻心,就会换来意想不到的失败。”李世民说道,“既然赤松德赞早有准备,朕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看来这场大战势必是持久苦战了。浑,粮草的事情你要多费点心,和马燧搭挡好了办事。不能让前军将士少吃一顿。朕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打赢这场仗!”
“末将遵旨!”浑重重一抱拳应诺。
李世民寻思了片刻。说道:“李吉甫,你深黯地理以为三军向导。这两天你再带人把兰州一带的地形摸熟、摸透了,朕要时刻找你问话。”
“微臣领旨。”李吉甫上前领命。年纪尚轻地李吉甫,也是当今朝廷难得地人才。工部尚书贾耽也是深通地理,不过年岁已高无法随军出征。所以李世民特意将他这个工部侍郎带了出来。一来可以作为地理向导,二来也为是为了方便他开展地理研究。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治国水利,大唐都需要这样的人才。这也是为了战争之后的安抚民生早早打下伏笔。河陇一带民生凋敝,很大地一个原因是因为地形复杂、水利失修和交通不便。如果能顺利收复,重建这里地水利和农田马场将是首要任务。这就离不开详尽的地理知识了。
众人正在议事,一名马卒进来送上了一封书笺。说是前方李光颜地消息。
李世民接过来一看,不由得笑道:“这个李光颜,比我们还心急。看,急忙忙的请战来了。说是论莽热那厮太过嚣张,居然每天带上几百骑在鄣县城防外转悠挑战,让城中的李光颜出城与他分个高下。”
浑面色微变,摇了摇头说道:“李光颜素来也有武勇之名,在河北一带名声极响,隐约也有人称他为勇冠三军的万人敌。在听说了论莽热的名头后,心中难免会有些不服气。再加上论莽热无理挑衅。坐不住了想出战也是情理之中的。只不过,末将以为大军未动,不宜逞这种匹人之勇。倘若有失。则会大伤士气。”
“怎么,你担心李光颜不是那论莽热的对手?”李世民微微一笑,说道,“说实话,朕心里也没有底。论莽热如何厉害,是听你说地;李光颜如何神通。也只听过传闻。朕倒还真是想让他们二人分个高下试试。”
“陛下。请三思!”浑顿时有些紧张了。
“哈哈!别紧张。朕也只是说说而已。数十万大军在征伐,犯不着因为图一人之痛快而坏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