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耽美]秘婚-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你知道是什么吗?他刚刚专业没半年,就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气得他捶胸顿足,现在说起来都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卫青城听到这神转折也忍不住笑了,“是有点。”
  “部队是个好地方,但是进去的人不一定都能得到自己设想的结果,人生也一样,设想得再好,总是会因为横生枝节而变得叉叉拐拐,计划赶不上变化。”
  最后这句总结,徐墨衍的笑意收敛了一些,讲起人生哲理来的青年仿若换了一个人。
  卫青城看着,神色有些晦涩不明,眼角淡淡的笑意有些悠远。
  徐墨衍转过头来正想开口的时候,正好看到卫青城脸上这莫名的神色,嘴边的话顿时一滞,这个卫先生好像心思很重的样子……
  看着再笑,可是那笑怎么看怎么晦涩,有种青年边缘靠近中年的侵蚀感。不说他老,而是那种感觉。
  多年前,他的年纪看上去就不像十几岁的毛头小子,现在怎么也应该是靠边不惑的岁数了。
  不管皮囊看上去有多年轻,身上那种岁月沉淀下来的东西骗不了人,那种不虚张声势也不疾言厉色的沉稳是二三十岁的小伙子身上永远也具备不了的。
  看他的举止也能大概的猜测到,这人应该经历过很多,那种像他们这种普通人永远也不会经历的东西。至少他家老头儿五十来岁了,眉目间都还没这种‘经历’的痕迹。
  气氛有些莫名的静谧,徐墨衍有些不忍打断他的深思,正好午饭做好了,他乐呵乐呵的起身去帮忙,蒙混过关抹掉自己无意间的探视。
  这种事情,他一个外人还是别掺和的好……
  徐妈妈在家里做了饭,自然没道理又去大姑子家里吃。
  午饭的氛围有些奇怪,徐妈妈吃得有些消化不良,这在同一张桌子吃饭,还真的像徐玉霞说的,怵心怵胃。
  这时候,她是真的打心底里佩服自家儿子这没心没肺的德行。至少吃个饭吃得挺爽快!
  午睡起来,雨渐渐小了下来。
  徐妈妈待着浑身不对劲,吃完饭收拾好就带着孙女去了村里找徐玉霞。
  徐墨衍起来的时候,屋里就卫青城一个人,方劲同的屋子门大开着,整整齐齐的就是没瞅见人,徐墨衍还以为他是出门去钓鱼去了。
  卫青城看见他起来,主动解释了一声,“小方帮我去处理一些事去了。”
  “他怎么没开车走?”徐墨衍指了指院子里的车。
  院儿里的越野车还停在那里,这交通算不上方便的犄角旮旯,那方先生走怎么没开车走?
  “有人来接的他。”
  “哦哦。”听到这话,徐墨衍也就没有再多问什么。
  要是这两人无声无息的窝在他这儿没任何动静才应该是奇怪事,现在这样感觉正常多了。
  手握大权的大老板完全不管事儿这好像说不过去吧?
  “你要出门?”卫青城指了指他一身的行头。
  “嗯,去镇上买点东西。”
  徐墨衍扬了扬手上的伞。
  卫青城指指他的腿,“你这样怎么走?”
  徐墨衍无所谓的摆摆手,“反正是走到对面的马路上坐车。”
  卫青城看了看他的膝盖,没说话。
  *
  “往左边那条路走。”徐墨衍指了指左边的岔路口。
  “嗯。”
  路面有些颠簸,以往每次坐车经过这一段路的时候,徐墨衍都要做好准备被颠得胃液翻滚,这次换了一个高等待遇,一路走来最破的路段也就一点轻微的震动,优良的内设配置还将车身消减过后的震动直接减轻到最低。
  他对车子研究不多,一开始他还觉得这就是一辆不大起眼的越野车,车身线条粗狂棱角分明,内里的配置看着也简单,上来切身感受了一把,他才算知道,这车估计不是什么便宜货。
  这个年代,就算是大城市,一般家庭也都还没有那个能力购置家庭用车,家里有车的一般都是家庭条件相当优越的,有那个闲钱去消耗的。
  徐家的条件在村里算是不错,可是在南兴市也就凑合算个一般,自然没那个闲钱去奢侈。家族里唯一一个有私家车的是徐爸爸的二叔,也就是徐墨衍的二爷爷。
  他是村里截至目前为止条件最好的,早在二十多年就迁到了南兴市,十年前更是搬到了省城荣城去买了房子,每次回来村里,走起路来都仿佛带了风一样。
  他年轻时会钻营,脑子也够滑膛,很早就开始搞建筑生意,东奔西跑折腾了几十年,确实也赚了不少钱,这一生唯一的硬伤就是没儿子只有三个女儿,所以赚钱卖力花钱也卖力,村里刚刚家家普及两轮时,他家里就换了四轮的。
  开回来的时候,简直把整个青龙镇都轰动了。
  可惜有钱的人眼睛都长得有点高。
  徐爸爸徐妈妈夫妻俩都是拧性子,从来不像徐墨衍小叔家一样上赶着去巴结,为此徐墨衍爷爷和小叔没少挤兑徐爸爸不会做人。
  徐爸爸也不计较,该干什么干什么,凭着自己的一双手,还是撑起了一家人。
  徐家这一本破经比什么都破,认真说起来十天十夜都说不完,这是徐妈妈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徐墨衍对这些事从来就不想掺和。
  老一辈儿的事儿,他搅合不清楚,也没他什么立场去搅合,每次徐妈妈开始念叨时,他就乖乖的听,听到一半就溜。
  “前面又往哪边?”卫青城看着前面又来的岔路,转头问一旁有些走神的青年。
  徐墨衍坐直身体望了望,指向左边,“还是左边。”
  “你们镇上怎么比你们村还不当道?”来的时候虽然不是他开的车,但是明显没有经过这么偏的地方。
  “乡镇建得早,省道是后来才建的,乡镇有很多年了,据我姥爷说,他小的时候就在了,这太悠久了,简直即使历史遗迹啊,要迁址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费用也高,后来上面就决定直接修路还划算些,就直接修了路没有迁乡镇位置。”
  卫青城点头,“原来是这样。”
  “可不,说起来历史悠久,其实就是老破旧,不过这四邻八乡的人都认准了这位置,上面没有想要做政绩的狠人下狠手,这事儿估计再搁置个十几二十年也不是问题。”
  “前面就是了么?”卫青城指了指不远处房屋密集的地方。
  “嗯,前面开慢一点,水泥路面压坏了是泥路,小心打滑。”尽管这一路,男人的车开得相当稳,徐墨衍还是忍不住提醒道。
  “我是好多年没开车了,得小心点。”卫青城听着点了点头。
  徐墨衍,“……”


☆、第二十八章  啃树皮

  第二十八章
  车子在种子公司的大门前停稳时,徐墨衍很不给面子的松了一口气。
  他现在最听不得关于驾驶技术好坏生疏这种话,不提还好,一旦说了,他就会莫名惦记着,想些有的没的。
  这都是那见鬼的创伤后遗症啊!都是当年给吓的!
  他本来就觉得这人一大老板,自己开车的时候能有多少?技术什么的,他真的不是非常信任。
  可是对这人那种近乎命令的话,他拒绝起来莫名其妙的觉得没底气。
  于是,他就这样坐上了这人的车,一开始他还只是觉得让这大老板亲自来开车送他,他有些不自在,结果被他一句‘多年没有开车’搞得浑身毛都竖起来了。
  这事儿要是放在别人身上,他根本就没有这么大的反应,可是这人正好是当年的当事人之一,可能是心理作用,对着他,他胡想瞎想得拉都拉不住!
  “怎么不下车?”卫青城自然没有漏掉青年这大大松了一口气的模样。
  明明这么害怕坐他开的车,现在怎么到不急着下车了?
  “等我缓口气。”徐墨衍摆摆手,还真的像模像样的靠着椅子缓气。
  “这么怕?”
  当年的事,卫青城几乎没有记忆,对于徐墨衍当年经历的缘由,他更是不清楚,看到徐墨衍这反应,他更多的是打趣。
  “是啊,手软脚软呢。”徐墨衍笑道。
  等了一会儿,徐墨衍才推开车门下车,刚刚挤挤攘攘的大厅已经留下稀稀疏疏的几个人,吵杂声也小下去了。
  两个满头大汗的售货员都是女的,刚刚忙的时候,嗓门没少嚷嚷,这会儿忙空了,乍然看见这么一个帅小伙进来问蔬菜种子,再一看他的穿着,言谈也不像一般的农村人,态度自然好。
  询问了他的需求,仔细的给他推销了几种卖得好的品种。
  全程好声好气,没嚷嚷一句。
  再听到徐墨衍言语间以后估计所需不小的时候,更是脸都笑开花了。
  因为是第一次种,徐墨衍也不敢胡吃海吞,他准备先一样弄块试验田先一下看情况,如果情况好,在扩大种植面积。
  他现在没有专业的指导,自己更是第一次干,一切都小心谨慎的好,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盲目糟蹋真的不是好行为。
  西红柿、黄瓜、青椒、苦瓜、豇豆,这些比较常见的,本地销量也大的品种,他一样挑了一些,如果效果不错,等天凉之后,他就准备试试大棚种植,销路他一点也不愁。
  徐爸爸专门跑省内省外蔬菜这条线跑了多年,跟本地外地很多大的菜商关系都不错,一声招呼的事儿就能搞定。
  先不说外地,本地的菜商肯定更愿意选择就近,只要不是傻子,这笔账谁都会算。
  买好蔬菜种子之后,徐墨衍还是还是硬着头皮坐上了那辆舒适的越野车,即使他是真的有点不想上车。
  外面还在下雨,卫青城也没有下车,一直等在车上,看着青年一脸不情不愿还是爬上了车,他很好的掩饰住了唇边的笑意。
  “还有什么事要办么?”等青年上车做好,卫青城边发燃车边问。
  “去看看还有没有买猪肉的吧。”徐墨衍想了想,说了之后才想起,“对了,卫先生,你想吃什么?”
  青龙镇地势有些偏,一般使用的肉类都是常见家禽和水产,至于其他的,这地区情况限制,还真满足不了。
  “什么都可以。”卫青城笑了笑,对于饮食,他对青年的厨艺很满意,吃什么都可以,并没有多少要求。
  “那行,回去给你挖树根剥树皮吃。”当真什么都可以?那他节约一点好了。
  “你决定就行。”卫青城面不改色的点点头。
  “那咱们回?”
  卫青城点点头,将车子掉了一个头,真的就往乡镇街口开。
 

☆、第二十九章  要致富先修路

  第二十九章
  回去的时候,雨已经小了,不同于城市,被大雨清洗过后的乡村,带着一股子泥土和草的混合腥味,相当清肺。
  唯一不大方便的就是地方满是泥泞,走起来粘得满鞋底都是泥。
  “要致富先修路这话还真没说错。”看着汽车轮子碾压过的泥泞路面,徐墨衍摇头。
  他之前还在考虑是不是等一段,等手边在宽松一些再说这修路的事儿,看来还是不能等了,不管做什么,这路都是头等大事。
  不出意外的话,年底前,大棚蔬菜这事儿他就会做起来,到时候出产的时候,车子进不来,靠人工的搬运太耗力了。
  “要准备修路?”听到他说,卫青城自然而然的接过话题。
  “嗯,你看这路,下点雨就成这样,这样的车虽然进出没问题,可是再大一些的车估计就没办法了。”徐墨衍认真的指着车前通至这一整片土地的泥路,“也算一劳永逸吧,反正路迟早都是要修的,到时候车子直接开到田边装载,省下请工人的费用不正好吗?小本经营,要开源节流。”
  “种菜么?”卫青城对这个不大懂行,民生这一块他接触得很少,了解的自然也少。
  “对,种菜,本来想种花的,可是我这一粗人实在折腾不了,而且技术含量太大了,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这种菜简单,而且不用愁销路,资金回笼得也快,不拉长战线,多好,一举数得。”说着青年眨眨眼,有些小狡黠,“我之前特地去了解过,南兴市周围这个大棚种植根本就没有兴起来。”
  卫青城听到他说,认同的点了点头,“刚刚起步的时候,确实应该挑选个风险成本小的项目。”
  “卫先生你也觉得这主意不错?”徐墨衍有些惊喜。
  这人是做生意的,对项目的投资和选择肯定有他自己的看法和认知,经验和眼光自然不会太差。
  他觉得不错的,那应该是真的不错吧?
  “我虽然没有接触这一块,不过就像你说的,技术含量低,不愁销路,这两个条件本身就已经占了成功的三分之二比重,再加上本地方没有兴起这个产业群,已经占了先机。”
  这青年远比他想象的要踏实,年纪轻轻能这么稳固踏实的计划,没有好高骛远的激进,没有夸夸其谈的虚浮,更没有现在年轻人那种端着不肯下身放面子的陋习。
  这种人的性格已经决定他人生的成功,只是他正好遇上这个青年人生大展宏图的第一步。也有幸见证了这个青年这么踏实的起步。
  他不清楚能有多少人在这个年纪能达到这种心态的程度,至少他当年在这个年纪达到这个程度的时候,中间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过程。
  那么……
  这个青年又经历了什么?
  “哈哈……我也觉得不错,而且吧,我觉得种菜比种花实际,种花就能看看,我一个粗老爷们儿也欣赏不了,种菜的话,能把全家上下整年的菜钱给省下了,民生实际嘛。”他之前是真的准备种花的,南兴市这几年的经济渐渐起来了,花市也在逐渐抬头起步。
  可是种花的前期投入大不说,技术含量也相当高,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不敢保证这东西也不愁销路。
  没有稳定的市场销路,他不可能冒险,他这点小身家也经不起他现在胡乱的折腾。
  “慢慢摸索吧,这是创业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卫青城笑了笑,认真的提点了一句。
  “实际么?”徐墨衍兴致盎然的转头,有些惊喜的看向卫青城。
  “刚开始创业的第一步,一定要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因地制宜的选择投资方向,懂得所谓胖子都不是一口吃出来就证明你已经有足够成熟的创业根基。”
  卫老板难得开班收徒,还耐心这么好的讲这么详细。
  徐墨衍似懂非懂的点头。
  看他的模样,卫青城没打算再继续说了。这个青年并不是不懂,他只是缺乏时间的沉积和实践。
  等他真正挖到第一桶金,感受到了自己所做的决定到来的收益,他会自己摸索到这其中的道理,也会明白自己的天赋和优势。
  他相信,假以时日,这个青年会成长得令人惊讶。
  现在嘛?
  这个青年应该想的是怎么把他的试验田摆弄出来,然后进行他的种菜大业。
  第二天一早,徐墨衍早早就爬起来,给卫青城准备了早饭,自己粗粗的扒了几口,就跑到村里把徐妈妈和大姑徐玉霞给拖到了田间地里。
  让两个有种菜经验的从旁指导,热火朝天的开始干起来了。
  地早之前就已经翻好了,只需要稍稍在整理一下就能用。因为是准备做大棚种植,徐墨衍就直接把划分出来的试验田分成一拢一拢的分块儿,中间隔出道,方便进出观察松土施肥。
  估计是在兴头上,一条腿瘸着,他也完全不在意,忙着整地起垄,干得热火朝天的。
  徐妈妈看着儿子忙活了小半天,终是不忍心,挽起袖子帮着儿子一起刨土挖坑,多年没有从事田间地头的活儿,徐妈妈边动手锄土边摇头,她这都是养儿子养的啊。
  徐玉霞也是个闲不住的,帮着侄子一起弄。
  播种浇水,徐墨衍还按照书上教的步骤给蒙上了塑料薄膜。
  “这大夏天的还弄这个蒙上啊?”徐玉霞不大懂,她只是知道在春冬种植的时候,要蒙上这个塑料薄膜,没想到这夏天也有?
  “嗯,等到出苗就及时开洞就行。”徐墨衍灰头土脸的笑道。
  “现在种地也不像原来了……”徐玉霞摇头。
  村里,家家都是自留菜地,种点自家吃,种得多的家里吃不过来,就到镇上去买点,但是都是小打小闹,谁家也没指望种菜发家致富。
  因为谁也没有那个概念把种菜当做一样事业来做,老一辈儿的概念里,现在这个年头,靠天吃饭都没什么出息,有出息的都去做其他的了。
  徐墨衍回乡下来承包土地这事儿在村里和家族里闹得沸沸扬扬的。
  徐家老爷子也专门打了电话来数落徐爸爸,说他一天越活越回去,好好的一个儿子给弄到乡下去种地,他不管不说还跟着一起胡闹。
  徐爸爸犟不过儿子,更不好去顶撞老父亲,这气只得撒在儿子头上,这么长时间愣是一声都没有问过。
  徐爸爸挨了批,徐墨衍这个当事人自然也没跑掉。
  不过,跟这个偏心偏到太平洋去的爷爷,徐墨衍向来就没什么可说的,干脆闷着自己折腾自己的,反正天高皇帝远,叨叨也听不见。
  徐妈妈在水渠里洗了手,对于大姑子说的话也是眉头微微一皱,“我倒想看看,你到底能折腾出什么幺蛾子来。”
  阻止不了,徐妈妈也没辙,除了由着他,能做的就剩下不管。
  反正年轻,愿意折腾就折腾吧。
  折腾累了,自己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
  “孩子大了不由娘,不是说了不管了么?”看着徐妈妈这一脸无奈的模样,徐玉霞笑道。
  徐妈妈对打趣自己的大姑子笑了笑,“等着吧,等你家那三个大了,有你操心的,看到时候你能不能说不管就不管。”
  徐玉霞拍拍裤腿上的泥灰,“嫂子,你快别许愿了,我还指望过几年安生日子呢。”
  “养了这群讨债的你还指望过安生日子?”徐妈妈摆摆手,一脸的力不从心。
  这些年,孩子一个个的大了,她觉得生活好像还没有那些年的苦日子过得舒坦了,操心完这个操心那个,没一个省心消停。
  那些年累,是因为生活条件艰苦,现在生活条件好些了,这个闹心的又大了。
  “怎么没有?你看我那嫂子,人不是过得舒坦顺心么?”徐玉霞挑挑眉,话语有些挤兑的意味儿在里面。
  徐墨衍在一旁听着,这样的话题他是打死也不想掺和的。大姑和她那娘家亲嫂子之间的矛盾一两句话说不清楚,但是说上天这都不管他什么事儿。
  家长里短的长辈叨叨些女人家的话,他还是闪远点吧,这不适合他掺和。
  在田里捣鼓了一上午,他一身都是泥,家里还有个等着做饭的,他收拾收拾,准备往家里走。徐妈妈看他腿好得差不多了,也就没跟着回去。
  刚走到村口,就看见卫青城漫步行来。
  一身的闲适,跟整个乡村环境格格不入,确实是个度假的,不像他,一下乡来就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了啊。
  这就是差距?


☆、第三十章   遥控指挥的日子结束了?

  第三十章
  徐墨衍把试验田给捣腾出来后,全部的心思都扑在了那上面。
  今年有些晚了,菱角的种植只能等来年了,荸荠倒是赶上了今年最后一批晚水,今年还能看到一批收成。
  不过今年刚刚整了地,很多事情都没有理顺,想要面面俱到也不可能,他一个人捣腾,能做的毕竟有限。
  他也没有那么大的心思,今年能在年底前把大棚扯起来就不错了,其他的计划等来年在慢慢说。
  承包的土地面积宽,能计划的东西多,而且灌溉条件不错,适合本地气候的他能想到,他都尽量捣腾齐整。
  他没打算搞什么大规模化的单一种植,他是打算尝尝鲜,什么都试试,弄一个多元化的种植产业园,赚钱是一方面,更多的还是兴趣,要不然他根本不可能跑回村里来承包土地种地。
  记不清是什么时候有的这个念头,估计是小时候被姥爷灌输那种舒逸闲适的山水蓝图开始,也可能是高中时被教历史那老头儿给催燃了心里那点小心思,反正就是莫名其妙的对那种两亩果园,挖个鱼塘,守着一方山水,一辈子惬意自由的生活生出了念想。
  人生百态,他唯独就对这一种生了念想。
  短短几十年,何况要把自己逼得那么累呢?
  人生在世,混吃等死?嗯,好像差不多就是这样。
  反正他这辈子没什么空前伟大的追求,随心到老去那一天就算是诠释了活这一世的意义了,至于中途做点什么,该做点什么,唯心就行。
  “墨衍,出苗了啊?”看着徐墨衍在地里给塑料薄膜开洞,正在菜地里摘菜的徐玉霞提高了声音问道。
  徐墨衍直起腰,抹了一把脸上滑下的汗,笑嘻嘻的点头,“是啊,出苗了,趁着天早,先把这洞开了,免得烤苗。”他天天来田间地头转悠,守着这地里的苗。
  “对对,早点开,免得百忙一场,小心真给你妈给说准了。”徐玉霞打趣的笑道。
  “所以坚决不能让她笑话。”
  徐妈妈回来住了几天,就回南兴市去了,家里虽然没什么离不开人的,只是徐爸爸最近心里不痛快,加上大儿子和大儿媳那糟心的两口子,徐妈妈不放心,徐墨衍这里也没什么需要她做的,她也就放心回去了。
  “怕笑话怎么还坚决跑来种地?”这孩子也算大半个城里长大的,城里有房子有工作的,却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跑到这乡下来?可不是让人笑话么?
  “修身养性啊。”对于这个问题,徐墨衍也没打算在掰扯。
  反正这件事,怎么说别人都觉得他傻不溜丢的,他就算浑身是嘴估计也说不清楚,说了也是白说。
  “你这孩子。”徐玉霞知道,这事儿早已经板上钉钉,说也没用,就是忍不住想要叨叨这侄子两句。
  “对了,墨衍啊,你家那个大老板还打算住下去啊?”摘好了菜,徐玉霞绕下了田埂去水渠里洗手,其实她就是想问问侄子家住着的那个大老板。
  徐墨衍挠挠头,“他没说要走,我也不能撵人啊。”
  对于家里住着的那位,徐墨衍也不知道该说点啥。
  人悠闲的住着,也没说走,除了三餐什么也不用他管,不摆谱不搞特殊也不讲究,给什么吃什么,好养得很。
  每天的生活固定规律,生活习性什么的好得不能再好了,每天散散步看看书钓钓鱼,完全一休闲范儿的过着。
  他从来不提自己的只字片语,也不指手画脚他的事情,偶尔主动询问一声他田间地头的活儿,也会在偶尔提点一两句他关于创业投资方面的话。
  在一个屋檐下也没有打扰到他,性格什么的也不讨人厌,家里多个人他也没觉得别扭不自在,明明彼此都只能算是陌生,可是却犹如朋友一样,相处起来相当的自在随意。
  他压根儿就没觉得家里多了一个客人,倒像是多了一个共同生活的同居人。
  “他不是大老板么?怎么感觉什么事儿都不干啊?”徐玉霞咂咂嘴。
  “大姑,人现在大老板都是翘脚老板,管事的都是下面的人,他只需要坐镇指挥就行。”
  可不是就这样?方劲同那天离开之后,中途回来了一次,待了一顿饭的功夫又走了,说是有事儿要忙着去处理。
  下属忙得鸡飞狗跳,大老板悠闲度日,这日子好像是不错的样子。
  “那他就坐在这里指挥啊?指挥啥啊指挥?”
  徐墨衍摸摸鼻尖,“他电话里指挥。”虽然那人什么都没做,不过那电话每天都有,虽然不算频繁,但是每天都没有断过,至少一至两通。
  “啧啧,打电话指挥啊?可真烧钱呢。”这个年头,电话也还没普及,有移动电话更是稀奇。
  “大老板肯定不缺这点钱的。”
  “也是……”
  把试验田的地垄上都开了洞,日头也升高了,徐墨衍洗了手就往回走,还没走到家,远远的就看见两辆车开进了自家院前的小路,车头一转直接转进了院儿里去。
  这是来找卫先生的吧?
  看来大老板的遥控指挥要结束了?
  徐墨衍想着,边摇头边放慢了脚步,慢摇慢晃的往家里走。


☆、第三十一章  竹心败火

  第三十一章
  徐家老屋坐落在村头,屋后有一片竹林,地势平坦空旷,有小路直通村里。
  屋子的方向有些略略偏左,院子在前面,敞对着屋前空旷的田野山水,视野极远,厨房后面之前修了一块两米见宽的平台,翻修老屋的时候,徐墨衍专门整修过这块小平台子,平台下去有一块自留菜地,旁边就是水井。
  水井是徐爸爸徐妈妈结婚之后修这房子的时候打的,就自己家里用,徐墨衍干脆就把水井和自留地这一块建了一个小围墙圈了起来。
  估计卫青城他们在前院儿里说话,徐墨衍就直接从后院墙进屋。
  在厨房里洗了手,在厨房的窗子边瞄了瞄外面,看见院儿的情形时微愣了一下。
  坐在树下藤椅上看书的高大男人安静的翻着书,手边茶几上的茶杯里泛着一条浅细的热气,阳光静静的投射下来,有两束散落在他的身上,泛着璀璨的光。
  男人休整得整齐的鬓角泛出了浅浅的一些青黛色,光洁的额头饱满挺拔,五官分明的棱角仿佛浸着刀锋的削刮感,在这样闲适的微光下,仿佛透出光来。
  如果前提是他身前没有杵着五根铁路墩子,估计是真的要透出光来了,还是佛光!
  明明只是静坐着,一言不发一动不动,可是男人身上那大开的气势却有些骇人,隔得老远他都仿佛嗅到了男人身上那迫人的刀锋感。
  这是在他家住了小半个月的那个男人吧?怎么感觉不怎么像啊。
  跟他一天话家常吃粗茶淡饭从泥沟里捞他的那个男人,怎么看怎么像个雍容的世家子弟。至于眼前这个简直就是个吃人的‘麻老虎’啊!
  他怎么感觉他好像还听到了那杵着的五条桥墩子紧张吞咽口水的声音?是他幻听了吧!?
  这是发生了什么事?
  这些人是把他的家产败光了?还是把他的老婆孩子给弄丢了?
  徐墨衍眨眨眼,在五条桥墩子的末尾看到了熟脸,这方劲同也被台风尾给扫了?他不是这人的特助么?一点情面都不讲啊?
  摇摇头,徐墨衍决定这趟浑水他还是别趟的好,毕竟,跟这人根本就谈不上什么所谓的交情,充其量就是屋主和住宿客人间的关系。
  闲事什么的不适合管太宽。
  特别是现在这人看就是一炸药桶,就差一根火折子就完事儿,他何必把自己送上去搞得血肉横飞的?
  看了看时间还早,徐墨衍悄悄的摸回屋里去看书。
  在屋里悄悄看了半个小时,院子里依然悄无声息的,连声咳嗽都没听到。
  徐墨衍有些诧异,悄悄透过窗子往外看了一看,看到院子里杵着的那五条桥墩子一动不动,昂首挺胸的,连手都是规规矩矩的贴着裤缝放着,这些人的定力还真不是一般的好啊?
  这些人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