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人卷珠帘-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蓝惜月


第一折 (第一场) 花朝

元大都,中统三年,花朝之夕。

皇城西北角的清远坊,一户人家大门紧闭,门楣上挂着防雨的牛角灯笼,照见一方小小的匾额,上书一个隶体红字:朱。

朱家门内,宽敞的客厅里,正面供奉着一副慈眉善目的千手观音。下面的供桌上,除了鲜花鲜果外,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左右两边各点了一支龙凤呈祥的大红喜烛。

客厅靠墙放着一排椅子,椅子上坐着几个女孩,一个个正眼巴巴地看着里屋。

过了一会儿后,一个七、八岁,梳着一对螺髻的小女孩终于忍不住了,趴在身旁的女孩膝上问:“四姐,他们怎么还不出来呀?”

约摸十四、五岁的四姐爱怜地摩挲着妹妹粉嫩的小脸:“八妹乖,别急,爹娘很快就出来了。”

“是啊八妹,爸娘早就说了,今日要来真格的。要化妆,要穿上全副行头,那肯定得费不少功夫了。”说话的是五姐。

“你们说,爹娘今日会演什么呢?”这位是五姐的双胞胎妹妹,晚生了那么一点点,只好委屈做了六姐。

“不知道耶,今天是他们大喜的日子。你们看,连喜烛都点起来了,只怕要拜堂。所以我猜,今日要唱《赵匡义智娶符金锭》。”

五姐听到这里噗哧一笑:“七妹你脑子清楚不?今天是他们大喜日子的纪念日,不是今天才大喜的。爹娘孩子都生了一窝了,还拜什么堂呀。”

七妹抢白道:“你才脑子不清楚,又不是猪,一窝一窝的!”说完了还觉得不解气,又用手指着六姐道:“她才跟你一窝呢,你们俩一胎的。”

一句话,把两个姐姐都得罪了,笑骂着扑过来,说要撕了她的嘴。

七妹慌了,躲到四姐后面嚷:“四姐救我,那两个一窝的欺负我!”

“你还说,看我的白骨爪抓不死你!”六姐做张牙舞爪的白骨精状。

几个人围着四姐,追的追,躲的躲,四姐的手捉了这个,跑了那个,最后气喘吁吁地告饶:“你们别打了。爹娘没来,我先给你们唱一段吧,就唱七妹刚刚说的,《赵匡义智娶符金锭》,好不好?”

“好耶!我最喜欢听四姐唱了,比爹娘唱得好多了。”七妹兴奋地拍手。

五姐忙“嘘”了一声说:“老七你小声点,被娘听到可就惨了。她平生最恨别人说她唱得不好了。谁要说她唱得好,谁就是她的恩人;谁要说她唱得不好,谁就是她的仇人,请问你是要当娘的恩人呢还是仇人呢?”

七妹送了她一个大白眼:“一窝的就是一窝的,笨猪!她是我的娘,说她唱得好不可能是恩人,说她唱得不好也不能是仇人,那是对外人的好不好?”

六姐的“白骨爪”已经伸到了她身上:“我又没说你,干嘛惹上我?”

小八妹见姐姐们打成一团,小脸皱得跟包子似的:“你们不要打了,我要听四姐唱戏啦,四姐快唱快唱。”

大家这才住了手。四姐走到客厅中央,手绢一甩,正要开唱,后堂已经传来了脚步声。

“爹娘来了!”四姐赶紧回座,大家也各就各位。

只见一个扮相十分俊美的男人,穿着很正式的戏服走出来念道:“小生是工部尚书舍人裴少俊。自三岁能言,五岁识字,七岁草字如云,十岁吟诗应口,才貌两全,京师人每呼俺为‘少俊’。如今年当弱冠,未曾娶妻,惟亲诗书,不通女色……”

“原来爹娘今天要唱《墙头马上》”,六姐在五姐耳边轻声嘀咕。

“别吵,娘就快出场了。搅了她的兴致,小心你的耳朵。”五姐一把推开六姐,顺势拧了拧她的耳朵。

“爹都不通女色了,请问你哪有娘?”六姐搓着耳朵问。

“爹果然不通女色,请问你哪有爹?”五姐伶牙俐齿地反诘。

四姐正色道:“你们两个嘴里说的都是些什么话?姑娘家,要知道一点忌讳,不该说的话就不要说。”

“我们只是在评论唱词而已。”双胞胎姐妹委屈地“申诉”。

爹念完了大段的台词,该唱的也唱了,可后面还是没人闪出来,只得暂时回归现实身份,朝后面喊:“娘子,该你上场啦。”

“来……了……”,长长的拖音,水袖甩得满场飞,头上环佩叮当,再配上一张好看的鹅蛋脸,倒也赏心悦目。

只是,姐妹们等了半天,只看到娘亲耍,没听到娘亲唱。

话说,就算是皮影戏也要唱的吧?

爹只得再次忘掉自己是风流倜傥的“裴少俊”,回归现实身份,提醒只顾着甩袖子,兼挤眉弄眼的亲亲老婆:“娘子,该你唱了。”

“哦,咳咳,妾身,妾身李千金是也。今日是三月上巳,良辰佳节,是好春景啊!咦?瞧我这记性,忘了叫秀儿扮上了。秀儿,来,帮娘扮一下梅香。”

“四姐快上,李千金身边没梅香怎么行?千金小姐没丫环跟着,那还不丢死人了。”妹妹们笑着催促。

四姐,也就是秀儿,只好临时上场给娘亲搭角:“小姐,观此春天,真好景致也。”

“李千金”纤纤玉手往屋角一指,假装那里有仕女屏风:“梅香,你觑那围屏上,才子佳人,仕女王孙,好不华丽。”

小“梅香”娇憨地问:“小姐,那才子佳人,为甚都上围屏呢?”

“李千金”娇滴滴地唱道:“往日夫妻,夙缘仙契。多才艺,倩丹青写入屏围,真乃是画出个蓬莱意。(念白)好不羡煞人也么哥!”

只见小“梅香”的眼珠子一通乱转,然后扯起手绢掩嘴笑道:“小姐看这围屏,那神采,啊,梅香猜着了也,原来是少了一个好女婿!”

几个妹妹乐了,齐声喊道:“爹,爹,娘少了个好女婿,该你上啦。”

“裴少俊”刚偷空塞了几片芝麻糕到嘴里,这会儿嘴巴鼓得跟青蛙没两样,听见女儿们的呼喊,只得含糊应道:“该我了啊?来了来了。(唱)我若还招得个风流女婿,怎肯教费工夫学画远山眉。呃?不对呀,我是男的,招什么风流女婿。你们几个少乱喊,还没到我呢。”

“哈哈哈哈”,客厅里笑成一团。

只有秀儿静静地看着爹娘身上的戏服,不笑,也不吭声。

没有人知道她此刻的感受,真是百味杂陈,又是开心,又是遗憾。爹娘有耐心化那么精致的戏妆,穿那么严整的戏服,为什么唱戏的时候不肯认真一点,每次都形同儿戏呢?

她承认爹娘是世上最好的爹娘,从来不像别家的父母那样板起脸来教训人。跟别人中规中矩的父母比,她“顽童”一样可爱的父母使家里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她也承认自己是幸福的,尤其跟隔壁那对姐妹比起来,她的家不啻天堂。那对可怜的姐妹,长到十几岁还没看过戏,因为她们的老古董爹,号称“孔夫子第七十三贤人”的王秀才,说戏里的唱词都是“淫词秽句”,严禁她们观看。连远远地听听锣鼓声都不让,说那些靡丽之音,同样会搅乱女孩儿家纯洁的心绪。

这样的古董家庭和朱家为邻,也就可以想见两家的关系了。那绝对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不过,那是大人。私底下,两家的女孩子偶尔在巷子里碰到了,还是会在十分友好的气氛下进行亲切会谈的——当然,是在王“贤人”没看到的情况下。不然,轻则吹胡子瞪眼,重则大吵大闹,鸡飞狗跳。

想到这里,秀儿在心里笑着对自己说:人不能太贪心,做朱家的孩子已经很幸福了。

不过呢,如果爹娘唱戏的时候能再认真一点,能好好地把一本戏唱完,那就更幸福了。她很乐意给他们搭除男女主角外的任何一个角色,哪怕是老苍头。

可能说出来都没人相信,她喜欢的那些剧本,她差不多都可以从头背到尾的。并不是刻意要背,而是那些对话,那些情节,总会自动出现在她的脑海里,一遍遍生动地上演,唱念作俱全。次数多了,自然而然地就记住了,

比如现在,如果爹娘不打诨取闹的话,这一段唱下来应该是:“我若还招得个风流女婿,怎肯教费工夫学画远山眉。宁可教银缸高照,锦帐低垂;菡萏花深鸳并宿,梧桐枝隐凤双栖。这千金良夜,一刻春宵,谁管我衾单枕独数更长,则这半床锦褥枉呼做鸳鸯被。”

其实呢,王“贤人”也并非全无道理,戏里的女子真是大胆啊。听听这些唱词,好像整天想的都是“风流夫婿”,“锦帐低垂”,“良夜春宵”,嘿嘿……

回头再看爹娘,还在那儿一边笑闹一边断断续续地唱着戏文,眼角眉梢都是喜悦。

她忽然想通了:爹娘这样唱戏有何不可呢?他们并非伶人,唱戏不过是自娱自乐,喜欢怎么唱就怎么唱了。也许,不正正经经地唱,中途胡乱打岔,加进一些戏里没有的东西,反而会让他们更快乐。

今天是他们成亲的二十周年,这对活宝一样的爹娘,在一起二十年了还能这样鹣鲽情深,也真是难得。可惜嫁出去的三个姐姐很少回来看望他们,她们的丈夫和公婆,大概也和隔壁的王“贤人”一样,认为和这样的父母搅在一起,只会把她们带坏吧。

(这是起点女频的签约小说,其他网站请勿转载,谢谢!)

第一折 (第二场) 十一

花朝又半月后就是春分。春分这天,照例是“玉京书会”的成员们聚首的日子。

先一天晚上,朱家就已经通过抓阄的方式选出了这次随朱父一起出席书会的幸运儿,那就是秀儿。

秀儿和爹坐着车子来到关府,关老爷笑眯眯地从台阶上走下来,一把拉住朱父的手说:“琼芝,正盼着你呢,你今日可是迟到了。兰谷,公辅,伯川,乐天他们早就来了,曲都填了好几首了。”

这还是秀儿第一次出席这样的场合,也是第一次听人喊爹“琼芝”。爹的大名不是叫朱惟君,字孝和的吗?怎么又跑出这么一个女性化十足的号来了?

“秀儿,快见过你关伯伯。”朱惟君笑着吩咐刚从车子里出来的女儿。

“关伯伯好”,秀儿屈膝行了一个万福礼。

关老爷眼睛都亮了:“天那,琼芝,这是令千金?尊夫人已经够美了,想不到女儿更美,真乃无瑕美玉也。”

一番赞叹后,他转身朝屋里喊:“十一,快出来,家里来了一个仙女儿一样的妹妹,你还不快点出来迎接!”

一阵脚步声响过,从后堂跑出来一大堆女人,围着秀儿上下打量,赞不绝口。

她们要是光动动口也就罢了,偏偏又喜欢动手。秀儿身上同时有好几只手在摩弄,脸上、手上更是被吃光了“豆腐”。又不好意思推开,只能尴尬地笑着,任由她们摸个够,脸儿跟门前的桃花红成了一色。

最后还是关老爷笑着发话:“要摸也请到里面去了再摸嘛,哪有站在大门口就拼命揩油的?让人家看了,会说我家没规矩。”

“老爷言之有理,要揩油也拉到屋里再揩。”

“老爷永远是正确的。”

“老爷的话就是圣旨。姐妹们,进去吧。”

秀儿纯粹傻掉了。原以为自己家里那对活宝爹娘就已经够罕见了,想不到关府的伯父伯母们更“可怕”。难怪爹跟隔壁的王秀才相看两厌,偶尔巷子里狭路相逢只会嗖地把脸转开,咻咻地从鼻孔里喷气,却偏偏跟书会的这帮人好得蜜里调油,原来,都是活宝级别的。

早就听说这关老爷有十一房妻妾,而且相处融洽,姐妹情深。关老爷也因此成了所有欲享齐人之福的男人们学习的榜样。

据说曾有男人专程上门求教“御妻之良方”。更有某位被妻妾争宠闹得焦头乱额的商人,索性把家里的几个“搅家精”送到关府来住一段时间,以便现场观摩、学习“妻妾相处之道”。

所以,关老爷名动京师,绝不仅仅因为他医术高明,又是“玉京书会”的会长,俗称班头(又称班主或班班,有些白字大王也叫他斑竹,斑斑)。而是因为他做到了许多男人一直渴望做到而没有做到的事。

一个男人一辈子娶一堆女人回家不难,难的是如何搞定这些女人;一个男人偶尔搞定一堆女人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搞定她们。做男人难,做女人的男人更难,做一堆女人的男人更是难上加难。能把这样的难事做好,这个男人的能力之强,手段之高妙,由此可见一斑。

关老爷有十一房妻妾,可是只有一个儿子,小名就叫十一。这个儿子是他最小的太太,也就是十一姨太生的。据说关老爷每娶一房姨太太都会事先托媒人跟人家说清楚:如果你能在两年内怀上我的孩子,你就是我这个花花公子的终结者,不然,就别怪俺继续娶下一个啰。诺大的关府,不能没有继承人,对吧?

姨太太们都觉得这样的要求很合理。认为不合理,希望独得夫宠的几个女人——自然也就临阵退缩,没有成为关府的姨太太。

先把丑话说在前头,让人家自由选择,这大概就是关老爷能搞定那些女人的一个重要因素吧。不管什么样的局面,事先有心理准备,就比较容易接受,不至于抱怨。

这位十一个娘奋斗了二十几年,好不容易才得来的十一少爷,在关府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十一少爷要星星,关府的人不敢给月亮,而且还会小心翼翼地问:“启禀少爷,您是要上弦月,还是要下弦月?”

据说这个时候十一少一般会懒洋洋地答:“要中弦月。”

负责跟少爷请示的倒霉蛋只好陪着笑解释:“少爷,从来只听说有上弦月和下弦月,没听说有中弦月。”

“有我还要它干嘛?本少爷就是喜欢要没有的东西。”

“可是,没有的东西,小的怎么变得出来嘛。”仆人的声音细如蚊子。

“变不出来也要变!我爹娘平日是怎么吩咐你们的?”少爷越发地中气十足。

“老爷和太太们说,只要是少爷要的,就一定要满足。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

“你说什么?”

“不好意思,少爷,小的是说,即使有困难,也要想尽办法解决。”

“那你还不快滚!菊香,去给厨房说;今日中午不吃饭,只喝莲花羹,被那个蠢才气都气饱了。”

“啊?少爷,不吃饭怎么行,您要是饿瘦了,老爷太太会扒了我的皮,呜呜……”

菊香是十一少的书童。据说这主仆俩出门的时候,常有小嫂子大姑娘躲在门后流着口水偷看。因为他们都够美,十一也好,菊香也好,都是齿白唇红的美少年。他们都能上台唱的,去年关老爷寿辰,十一少跟一个红伶搭戏,唱完了《鲁大夫秋胡戏妻》全场,菊香在戏里依然扮他的书童。

还别说,对这位迟迟不露面的十一少,秀儿还真的很感兴趣,想看看他知道到底有多美,有多跩,有多恶霸。

当秀儿在关家的小客厅里坐定,一盅茶快要喝完的时候,这位久闻其名未见其人的十一少爷终于打着呵欠、趿着拖鞋出场了。

他的十一个娘立刻忘了厅里的客人,扑上去嘘寒问暖。

这个说:“十一,早上吃点什么?”

秀儿在一边偷偷翻白眼:还早上呢,都快中午了。

另一个说:“昨日又那么晚回来,没睡好吧?等会吃了中饭,再回去好好补个午觉。”

只有大太太到底是一家之主,还知道笑着给他介绍秀儿:“十一,这是你朱叔叔的女儿秀儿妹妹。”

“唔”,那位大少懒懒地倒在一张太师椅里,正眼都没瞧秀儿一下,坐下来伸手抓起茶几上的杏仁就吃。吃了一大把后,看仆人抬来一桌子稀饭包子烧麦饺子,皱着眉头说:“看到就腻味,谁想吃这些啊。菊香,去给我拿冰镇燕窝。这杏仁吃多了上火,昨天我就上火上得狠,把那小桃红的眼睛都搞绿了。”

“啊!”一声尖叫,他的一个娘尖尖的指甲几乎戳到他脸上说:“你又逛窑子了!还敢当着我们的面嚷嚷,就不怕你爹知道?”

“知道了又如何?他不让我去行院,要我去太医院,我就天天逛妓院。”说话间,大少爷的腿已经翘到了茶几上。

“你个死倔孩子!你爹让你去太医院还不是为你好?好端端的大家少爷,天天去行院像什么。”那个娘在尖叫。

“十一妹,跟孩子说话要耐心点,你那样会吓着他的。”其他的娘纷纷劝解。

“是啊十一妹,孩子还小,慢慢来嘛。”

原来这位才是十一少的正宗娘亲。

这时只见菊香又跑了进来,伸着兰花指说:“启禀少爷,旺财叔说今日没有冰镇燕窝,只有刚刚煮好的,还在冒着热气呢。”菊香越说声音越小,似乎准备承接少爷的怒气。

果然,咣当!茶几上的东西一下子被风卷残云,全部扫到地上,杏仁核桃乱滚。十一少怒气冲冲地说:“行院不让去,妓院不让去,连口冰镇燕窝都不让喝,是不是打算逼死我?”

“祖宗,祖宗,你小声点啦,被你爹听到就惨了。”十一位娘同时站起来,一个个手足无措,花容失色。

“听见就听见,了不得我离开这个家!正好搬到行院去,天天看戏,唱戏,要多快活有多快活。”那位大少兀自嚣张地嚷着。

秀儿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家人。

今日算是开了眼界了,想不到戏文里的话都是真的。所谓慈母多败儿,这一位爹、十一位娘捧在手心里的宝贝疙瘩,果然够任性,够彪悍,十足的废物样子,还是傲慢的废物。这样的人,除了吃喝嫖赌,还会什么?

废物年年有,今年特别多,眼前的这位,就是其中最登峰造极的一个。

第一折 (第三场) 绣球

正嚷嚷间,一个绿衣丫环进来禀告:“太太,少爷,老爷说那边就快开场了,请你们过去看戏。”

十一少爷立刻生龙活虎地蹦达起来:“今日请了班子来家?这么大的事也不告诉我,害我在这里蘑菇半天。小绿,知不知道请的是哪个班子?”

绿衣丫环躬身道:“听老爷他们说,好像是芙蓉班吧。”

“那曹娥秀有没有来?”说到这个人名的时候,十一少激动得声音都有点变调了。

“这个,奴婢不知道耶。”小绿垂下眼,怯怯地答。

“算了,我自己去看。我的小娥儿嗳,今日可把你盼到了!”肉麻的嗟叹声中,某人已经跑得不见影儿了。

“我们也去吧。秀儿,去看戏了。”大太太率先站了起来。

于是秀儿跟她们一起来到关府后园。

远远的,就看见一片花海,父亲他们就在这片花海中逡巡觅句,一有所得,立刻回到亭子间的石桌上写下来。

花园正对着一处小小的戏台,戏台上已经摆好了各种道具。看样子,戏就要开场了。

刚坐下,耳朵里忽然听到吵闹声。循声一看,原来是十一少在跟他父亲吵着要上台跟曹娥秀搭戏。

这曹娥秀是芙蓉班的台柱子,近两年名气很大,据说是个全才,举凡生旦净末丑样样来得。可以这么说,如果她跑得过来的话,她可以一个人唱完一整本戏。都说她的长相宜男宜女,扮成男人就迷倒一大堆太太小姐,扮成女人又迷倒一堆男人。总之是个颠倒众生的家伙,也难怪十一少如此上心了。

让秀儿差点掉落下巴的是,她的父亲大人朱惟君,一个年过四十的男人,居然也颤声道:“十一要跟曹娥秀搭戏?天那,真是太幸运了。要是我能跟曹娥秀同台唱上几句,死亦何撼!”

秀儿见关家的太太们好笑地冲她打眼色,也只能尴尬地笑了笑。真是的,这样的话都说得出口,也不怕女儿听见了回去向娘告上一状,到时候管叫他吃不了兜着走。娘发起嗔来可是惊天地泣鬼神的。

这边爹还在憧憬着与曹娥秀同台的美妙时光,那边厢父子俩的争执已经有了结论。最后由关老爷当众宣布:“各位,今天会有一个抛绣球的节目,大家要注意接哦。”

“抛绣球?今天谁要招亲吗?”有人立即发问。

“不是啦,是抛绣球选出跟曹娥秀同台的幸运儿。对吧,班头?”说这话的正是朱惟君,他这会儿心里眼里只有曹娥秀,自然一下子就猜中了关老爷的意图。

关老爷乐呵呵地答:“对对,大家都坐好了,等会绣球抛下来不准乱抢,抛给谁就是谁的。”

“那是当然,班头放心,我们都是大大的良民。”大伙儿齐声保证。

一阵锣鼓声响过,一个皇帝打扮的人出来念道:“寡人自从得了杨妃,真所谓朝朝寒食,夜夜元宵也。”

台下一阵哄笑,那“皇帝”趁机问身边的“宫娥”:“是哪里这等喧笑?”

“宫娥”也是个鬼灵精,当即用手向下面的观众席一指:“是太真娘娘在长生殿乞巧排宴哩。”

“皇帝”听了一脸欣喜,特意放慢脚步道:“众宫娥,不要走得响,待寡人自去看。”

这时一个“太监”从后台抱出一个绣球问:“万岁,要不要拿绣球去砸杨娘娘?”

台下又是一阵哄笑。

“皇帝”一拍大腿:“是好主意也!(唱)报接驾的宫娥且慢行,亲自听,上瑶阶,挪步近前楹。”一边唱,一边把绣球高高举起。

台下众人屏住呼吸,眼睛都随着那个绣球滴溜溜地转,一时间,连空气里似乎都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

最紧张的当然还是那位十一少了,坐在他后面的秀儿看见他因激动而涨得通红的耳朵,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还有人一激动就把耳朵红成那样的。

当一个花花绿绿的球体撞到秀儿怀里的时候,她还在盯着前面那人的红耳朵发笑,但立刻就遭到了恶狠狠的一瞪。

干么?看看你的红耳朵也犯法呀?秀儿也给他瞪了回去。

朱惟君已经兴奋地站了起来,眉飞色舞地催着女儿:“秀儿,快上啊,唐明皇还在台上等着杨贵妃呢。”同时不忘向众人吹嘘:“我女儿什么都会唱,什么角都能搭,不信你们就等着听好了。”

大伙儿也来了兴致,纷纷说:“真的呀,那今日可要一饱耳福了。”

可惜众多善意的回应中,偏偏夹杂了那么一丝不和谐音:“唉,好好的一台戏,被个什么都不懂的破丫头给生生地搅了。我可怜的小娥儿哦,你那是啥眼力,现放着本少爷这样玉树临风的美男子不选,偏偏选个丑丫头。”

这话连关老爷都听不下去了,纠正儿子道:“十一,你到底有没有看清楚啊,你这位秀儿妹妹可是个美人胚子。”

“胚子?我呸,在我眼里,除了我心爱的小娥儿,个个都是丑女人。”

此时秀儿正抱着绣球从他身边走过,实在是被那个“我呸”气到了,忍不住回头问他:“那小桃红也是丑女人啰?”

十一没想到来家里做客的丫头还敢跟自己叫板,一下子愣住了,秀儿又低低说了一句:“丑女人你都要,不是我说,你的品味也太次了吧。”

“哇!”就见关老爷一蹦三丈高,嘴里大声嚷着:“琼芝,琼芝,我要跟你打亲家!你这个女儿我看上了!”

“什么?班头你看上了?”众人大惊。

“呃,不是你们想的那个意思,是我看上秀儿这个儿媳妇了。我这个儿子你们都是看着长大了,平日里多强狠,多拧巴,比牛还牛,比驴还驴。我一直担心没女人制得住他,想不到,琼芝家里就现放着一个!”

“我不同意!”

“我不同意!”

“哼!”

“哼!”

“哈哈!”关老爷越发乐不可支:“听听,听听,说出来的话都一模一样,连哼都哼得一样,天造地设的一对呀。”

“好啦,快让你的儿媳妇上台去吧,曹娥秀还等着呢。”有人不客气地打断了关老爷子的自我陶醉。

秀儿只来得及换件衣服,没有化妆,就匆匆上台道:“圣上来了!臣妾接驾。(唱)则见展翅忙呼万岁声,惊的那娉婷将銮驾迎。一个晕庞儿画不就,描不成。行的一步步娇,生的一件件撑,一声声似柳外莺。”

下面一阵喝彩声,比刚刚给曹娥秀的还热烈。曹娥秀到底是吃这碗饭的,唱得好理所当然,秀儿可是临时客串的。

第一折 (第四场) 后台

再唱一会儿就到吃中饭的时候了,锣鼓暂歇,客人们被邀请入席。

秀儿只少少地吃了几口就来到后园,悄悄地走进后台,想趁没人的时候再看看那些华丽的戏服和好玩的道具。

可是她刚进去就发现,已经有一个人捷足先登了,而且还在里面偷偷试穿戏服呢。

“你跟踪我?”那人冷冷地问。

在这种场合突然见到他,秀儿一开始也有点慌张。但他的话,还有那跩得要死的表情再次成功地激起了秀儿的怒气,当即用比他更冷的语调说:“少自以为是,谁有那闲情跟踪你。”你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

“那你来干嘛?”

“你来干嘛我就来干嘛。”

那人一窒,带着被人发现秘密的恼怒,冲着秀儿道:“这里是我家的地方,我爱来就来。你一个到别人家做客的女人,怎么这么没廉耻?到处钻,还偷看我换衣服。”

秀儿气得眼泪都出来了:“偷看你换衣服?我还怕长针眼呢。一个被家里惯得不成名堂,成天只会吃喝嫖赌的废物,值得我偷看么?我不过是想来看看戏班的行头而已。”我没嫌你碍眼,你还赖我偷看,什么人啊,真是!”

两人正斗鸡一样彼此互瞪着,一个千娇百媚的声音从门口响起:“你们俩怎么又跑到这里吵起来了?”

两人一起回头,逆着光,整个人像剪影一样站在那儿的,可不就是大名鼎鼎的曹娥秀?

卸了妆,她也不见得有多美,但就是气质超群,一举手一投足,风致宛然。

论年龄,她起码比吵架的这二位大了五岁以上吧,但十一看她的眼神依旧痴迷,一下子好像惊喜得呆掉了。

至于秀儿,此刻正委屈着呢。也许是刚刚才跟曹娥秀卿卿我我演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缘故,秀儿红着眼圈向她投告说:“曹娥秀姐姐,这个花花太岁欺负我!”

十一可不想在心上人面前破坏形象,急忙辩解道:“娥儿你刚刚也听到了,她都骂我些什么。我这辈子还没被人这样骂过呢,居然还倒打一耙,说我欺负她。”

曹娥秀对他们孩子似地吵嘴并不在意,只是笑了笑,就把秀儿连搂带抱地弄到镜前说:“我来給你化妆,等下,咱们让他们看到一个美艳不可方物的杨贵妃。”

这还是秀儿第一次上戏妆,自然很好奇,很兴奋,也有一点害羞,尤其是那个家伙又一直杵着不走。

真不地道,女孩子化妆也眼睛鼓鼓地盯着看,而且还一眨不眨地看完全程。直到秀儿戴上凤冠穿上霞披,他还生了根一样地站在那里,兴趣浓厚到不行。

要不是因为这里是他家的地盘,秀儿早就开口请他“回避”了。对不自觉的人,就是不能跟他讲客气。

装扮好了,曹娥秀把秀儿的身子转了个向,让她对着十一,然后得意地问:“怎么样,我的贵妃是不是艳冠群芳?”

带着一脸惊艳的表情,十一啧啧称赞道:“原来娥儿不仅会唱戏,连化妆都是最棒的,我现在终于领略到什么叫‘慧质兰心’了,真是化腐朽为神奇啊。”

秀儿一口气堵在胸口,差点没憋死。待要回他两句嘴,又怕别人说自己小气,一句话也计较。可是,真的憋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