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你怎么穿过来了-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妈的,还有没有天理了?最有魅力?中年?
然后照照镜子,就只好沉默了。
乔爹能生出乔一桥这样能当偶像明星的儿子,可想而知颜值多么过硬。他身材挺拔,没有发福,头发也没秃,就现在还时不时有小姑娘往身上扑呢,说句最有魅力的中年企业家,没错啊!
一个人过的幸福不幸福,舒心不舒心,眉宇间都刻画着呢,想伪装都伪装不出来。
乔一桥偶尔就会畅想一下,看他爸现在的样子,等他老了以后,一定也是个帅老头啊!
他跟叶无倾,两个帅老头在街上慢慢溜达……哈哈哈那样的画面想想也是很温馨的嘛。
那个世叔听乔爸说了,乔一桥还打算拍一部有关美食的半纪录片,当即就拍板下来,这一部也在他们平台播!
要知道,半纪录片,一般很难火的。
可就凭《王朝开发攻略》,赔本也上了!跟情谊无关,主要就是看好乔一桥的未来,他值得这份投资。
等这位世叔也接到凤栖楼的邀请,吃到这里的美食以后……
我特么真有眼光啊!他想。
第104章
刘云娘进门的时候; 仔细地将自己打理的干净整洁; 又略有些不安地扶了扶好好插在发髻上的银钗——这还是她来之前才买的,用来撑场面,免得被人看轻。
她原本是在洪武街上开了一家食铺; 祖传的手艺,只是她家人丁不旺,父母只得了她一个女儿; 宗族中人贪婪无度,数次想借“过继”之名,谋夺她家产业。刘云娘的父母看清了他们的嘴脸,抵死不从。幸好刘云娘从小性子泼辣; 是个能撑起事儿来的,一手厨艺比她爹还强些,将食铺经营的很是红火,引得无数老饕过来光顾。
可惜; 一块肥肉若引来饿狼的觊觎,是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被一口吞吃的命运的。
刘氏宗族勾结一群地痞、兵差; 先是闹事; 再是查封,仅仅半年的光景,一家百年老店就被迫关张了,家里的钱财赔了个精光,刘云娘的父母气的卧床不起,上门的赘婿又软弱无能; 当此光景,刘云娘百般无奈,只好托交给了牙人,想着凭手艺去给哪家大户做个厨娘什么的,好歹补贴家用。
前日,牙人突然传来一个好消息。
说天上人间的主事正招聘大厨,年龄不限,性别不限,只要有本事,别管擅长的是宫廷御膳,还是市井小吃,一经聘用,薪资可比给大户人家当厨娘强多了。而且据说,他们还会看情况,教给手下大厨一些新鲜的菜谱。
如今的开封府,谁不知道天上人间啊!听说那里不只是景好,吃食也独具匠心,别处再也买不到的。刘云娘这等易牙高手,要不是最近半年深陷麻烦之中,说不得也会狠一狠心,带着一家人去那里长长见识呢。
牙人见她犹豫,还举了实例来劝她,说某某某原本只是个小学徒,跟的师父忒不是东西,天天把他使唤的跟狗一样,还死压着不教他真本事。那小徒弟天分奇高,自己琢磨出来几道好菜,还被他师父抢了菜谱,再诬陷他偷钱,让东家把他乱棍打出去,差点给打死。这不,运气好,给天上人间收了去,如今房子也有了,媳妇也娶了,那个气派就别提了!
刘云娘本来就有几分心动,给牙人一劝,当天就横了心去面试了。
现场做了两个菜,一个是杏花鹅肉包,一个是香酥桂花鱼,刘家最擅长做花菜,以时令花朵经秘制完成,再加入其它相佐食材,保留花的香气和颜色形状,既好看又好吃。当初刘家老店还在的时候,好多文人才子吃过以后,都曾专门给几道招牌菜作诗。
她菜一做出来,面试官还没尝,就拍板给她通过了。
并交代她今天过来上工。
那面试官还挺好心,暗示她上工的第一天一定得表现好点,据说大老板会过来“视察”,很可能会看她做菜的,所以该准备的最好都准备起来,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刘云娘心里还挺犯嘀咕,那些大老爷不最爱说什么“君子远庖厨”吗?怎么这个大老板还有看人做菜的嗜好啊……
别管怎么嘀咕,刘云娘回家之后,还真好好做了准备——以花入菜说起来简单,但要想色香味兼顾,工序上就不能怕麻烦。该晒晒,该腌腌,每种花的处理方式都不一样,从采摘到入菜,哪一步差了味儿都不对,所以十分考验师傅的手艺。
刘云娘上工这天,换了身体面衣裳,坐着传说中的三轮车,一路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只觉得怪不得这里敢取“天上人间”这么嚣张的名字,人家的确配得上啊!
被人一路引到后厨,只觉得连这等地方都是窗明几净,一排大大小小的灶台,锅碗瓢盆,还有长长的水槽。刘云娘还敏锐地察觉到,在厨房做事的人都穿了一样的衣服,长衣长裤,外面系着一块青涩小碎花的围布,样式怪怪的,但整体看上去却又说不出的雅致整洁。
管事笑呵呵地告诉她:“这制服你也有两套,每天穿过的都有专门的人给洗熨好,一会儿会有人拿给你的。不过现在先不忙这些,你跟我来,公子有事吩咐你。”
刘云娘眼皮一跳,公子?公子又是哪个?找自己一个厨娘作甚?
跟着管事来到一间院子里,这院子看去上很古怪——不不不,不能说是古怪,事实上,相比天上人间到处都是高雅别致、造型独特的建筑,这间院子实在太普通,太市井了,以至于明明再寻常不过的东西,愣是因为画风违和,而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
那效果就跟见到一个天天珍馐玉食的大老爷,突然啃起糠面窝窝头似的。
院子里正站着一个玉面公子,手里拿着一个怪模怪样的黑色物件,低头认真摆弄。
刘玉娘还听到他小声的嘟囔道:“……竟然说我取景一般,糟蹋了好题材……混账啊,这回非让你们刮目相看不可……啧,我的调色太棒了,果然一分钱一分货……”
口音有点古怪,而且有些词以前听都没听过,刘云娘云里雾里,也不敢出声,低着头等管事先动,心里只划过一个念头:这小公子长得也太好看了。
乔一桥终于留意到要等的人来了,他拿着自己新入手的昂贵摄影机,先将其小心架在一个活动三脚架上,这才腾出功夫来仔细打量《舌尖上的古代美食》第四集 大女主。
他的偷拍之旅,进行的一点也不顺利。
作为一个母胎富二代,乔一桥论学习成绩,就是个典型学渣,但优点就是家里有钱能折腾,所以发展出挺多业余爱好来。比如会骑马,会滑雪,会几样乐器,会跳舞……摄影他玩的也不赖,算业余高手,按乔妈妈的话来说,就是蠢儿子长得好看,又是颜狗,有一双能欣赏美的毒眼,所以拍出来的东西就挺像那么回事。
有这么个拍照一点也不直男的儿子,乔妈妈一度称霸朋友圈,惹得不知道多少当妈的中老年妇女羡慕嫉妒恨。
乔一桥上了大学以后,自己专业祖国河山一片红,天天被打击,成就感极低,他没办法了,就另辟蹊径,狂蹭其他专业课程,然后厚着脸皮围着那些大师级教授左问右问,完了还找一群发烧友作“内部探讨”。
他愈发觉得自己的摄影水平突飞猛进,已经从业余高手进化成专业过硬了。
这样爆棚的自信心催使下,无怪乎他异想天开的打算自己主机,靠偷拍+补拍+剪辑,完成一部内容为美食与传统的半纪录片。
为了迎来一场开门红,乔一桥的第一集 内容,就选的原本就在“天上人间”供职的几位御厨传人来做主角。
不提口味问题,只说基本功炫技,中餐大厨们绝对是站在世界巅峰的。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刀工、投料、火候、摆盘,御厨传人们算“学院派”,做菜的过程极尽炫目,非常具有可看性。
而且他们比起普通厨子来,更能接触到一些高端食材,比如在后世鼎鼎有名的河豚,还有上八珍……当然,这个年代能吃的食材,放后世吃没准儿就犯法要去看守所喝茶了,乔一桥没想大书特书,干脆挑拣着用春秋笔法略略带过,让观众们知道有这回事就成了。
他把几位大厨分别请来,让他们自顾自做菜,自己就架着摄像机在旁边偷拍,仗着没人认识这稀奇古怪的装备,想怎么取景就怎么取景,别提多爽了。
那些古代土生土长的大厨打死也想不到世界上还有这种能录像的神器,所以无意中契合了“不染外物”的心境,在镜头里个个都是演技高手——完全没有表演痕迹啊!事后乔一桥拿着剪辑材料找高手帮看的时候,都在夸他找来的演员太牛逼了,有个跟乔一桥特别熟的,还毫不留情地吐槽说跟这些老戏骨比起来,乔一桥哪怕进步了些,也是渣渣……
嗯,对,他是渣渣,躺平任嘲!
乔一桥为了掩人耳目,很多实拍镜头中,都有古风庄园的影子,反正古代类似的建筑多得是,稍微布置一下,就能以假乱真,不会引人生疑的。有些画面比如说街面实拍、大周皇宫俯拍、各种古代深宅大院实拍……不好这么直接放,他就拉了一个特效团队,将这些画面改成了工笔画的风格。没想到这神来一笔不但没有将片子的格调降低,还多了几分趣味性,效果可以说是非常棒了。
乔一桥偷拍的第一集 ,搞得差不多了交给信得过的剪辑师剪辑,那剪辑师名叫孙胜,长得其貌不扬,瘦瘦小小跟猴子一样,但却是乔一桥的本校学长,专业特别牛逼,大家平时厮混熟了的,他的剪辑风格天马行空,最能化腐朽为神奇的了,来之前是听说现在正红透半边天的小学弟自己掌机拍了点东西,他是本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慈悲心肠过来续命的。
当然,亲兄弟明算账,他钱也没少收就是了。
还振振有词,说就当自己劫富济贫了,谁让小学弟是个狗大户呢。
然后接到小学弟的素材以后……
果然,挣钱真难啊!
这么好的题材,这么好的装备,拍出来的东西也太暴殄天物了?
乔一桥被他吐槽的想自爆,遂发愤图强,不行的就重拍,搞到现在花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拍到第四集 ,可他拍出来的质量,已经上升了好几个台阶,现在正打算憋个大招,让新集的大女主来糊师兄一脸!
第105章
这些衙内少爷的癖好真是太古怪了!
被钦点的大女主刘云娘麻木地想着。
若非自己已是徐娘半老; 肯定没有那个魅力惹得这样漂亮的小公子惦记; 她在被人亦步亦趋地围观自己采花、腌制、做菜时,就得怀疑“乔公子”的意图何在了。
没错,见过乔公子之后; 乔公子唯一的要求就是,让她将自己最擅长、成品最漂亮、工序最繁杂的几道菜肴做出来,不不不; 不能用她带来的这些半成品,而是要从头到尾,一个步骤不漏,务必做到详实有序、真实可靠。
也不用担心菜谱流失; 要是所有菜都看一遍就能掌握精髓,那大厨们也都别干了。
而且为了打消刘云娘的顾虑,乔公子还提前给了她几个菜谱,都是现代才发明出来的花肴菜; 有两个还是西餐,希望刘云娘看了之后能触类旁通; 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厨艺更上一层楼。
万事俱备,只欠开拍。
乔一桥跟在刘云娘身边拍了三天。
取景地包括野外、农户厨房、山溪旁、大周市井街道……
又因为正好赶上这边过寒食节,这节日在后世已经消失了,日期就在清明节前一两日,所有人都是禁烟火、吃冷食,国家的公务员们休沐; 带上家眷,除祭扫外,还会有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余兴节目,到处都是车马行人,热闹极了。
刘云娘有几样拿手菜还就得这时候做,比如嫩紫色的藤萝饼,嫩绿色的榆钱糕,爱吃的极爱吃、不爱吃的一口不能碰的香椿槐花蛋卷……
提前一天做出来,寒食这天就不能动火了,将这些点心装进篮子里,一边在野外欣赏萌芽勃发的春色,一边享受来自乡野的美食。这便是这个年代的百姓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光了。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乔一桥将所有他认为很棒的画面都拍了下来,传统与美食,复古与晨曦,伴随着古代特有的悠长歌谣,凝结在早上花瓣滚动的露珠上……
……
但这天下间,可不是什么地方都能跟开封一样岁月静好的。
朝廷再是昏聩,天子脚下,首善之地,整体看来还是比较安静祥和的。但在此之外,就是多事之秋了。
正所谓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按唯物辩证法来分析,就是内因和外因一起发生作用,才能短时间内覆灭一个王朝。
大周的朝廷本来就快把自己作死了,偏偏老天爷还不给脸,才发过大水,就又开始经年不下雨,闹开了旱灾。然后旱久必蝗,这种干燥暖热的环境催生出了大批的蝗虫卵,现在刚到清明,万物萌发的时候,就有了要闹蝗灾的苗头。
据叶无倾说,在他们这个年代,本来已经有一些基础的治蝗之法了,像是官方组织民众挖掘蝗虫虫卵,然后凭收获奖励粮食……这种办法肯定做不到根治蝗虫,但能有效减小蝗灾爆发的规模,降低损失。
但问题是吏治败坏以后,上来掌权的是一帮酒囊饭袋,干啥啥不行,光顾着大把捞钱,谁还管日后怎么样啊!那么多钱粮自己留下不是美滋滋,发给愚民换不值钱的虫卵这不有病吗?况且折腾半天,蝗灾该来还是来。
他们倒也不是啥都没做,而是征调了一些民夫,起了几个庄严肃穆的祭台,然后请些“名声在外”的神婆老道,在上边开坛做法,祭祀“蝗神娘娘”。再用流言给百姓洗脑,说有蝗灾是因为你们罪孽深重,只需要老老实实赎罪,等蝗神娘娘觉得消气了,施下来的惩罚自然就结束了。
在当今的愚民政策下,乡野百姓十个倒有九个半不识字,所以十分好忽悠,被那些良心被狗吃了的官吏这么一忽悠,一时间封建迷信之风大盛,家家户户都在烧香磕头,在田间见了蝗虫幼虫也不敢抓,全一幅听天由命的架势了。
至于叶无倾和乔一桥有没有察觉到这场天灾即将到来?
废话,当然察觉到了。
要论情报灵通,他们现在比大周任何一方势力都更灵通——是的,这些势力当然也包括如今愈发式微的朝廷。
情报人员均是由镖局镖师、快递员骨干构成。为了保证消息的及时传送,也降低传送成本、避免消息泄露,乔一桥专门在现代购买了一批无线电报设备——本来按照历史进程,无线电通信要到十九世纪才发明出来,可谁叫他们有这么逆天的金手指呢?
每次乔一桥往那边搞黑科技的时候,就会发散脑洞,想到那些最擅长危言耸听的厕所读物中写的,说米国人之所以这么牛逼,全靠某年找到了外星人坠毁飞碟,破译之后,手里黑科技层出不穷,稳坐地球霸主的宝座巴拉巴拉……
米国人有没有外星人黑科技他不知道,反正大周这边是相当于有了外星人黑科技,于是文明要跃迁了。
现在唯一的顾虑就是,怎么样有效地利用这些黑科技,不能学王莽,步子太大扯到蛋,也不能因噎废食,好东西在手偏放着不用,那也太暴殄天物了。
无线电通讯装备,是他们直接拿出来比较放心的黑科技成品之一。
虽然原理对古人来说比较复杂,但用起来却十分方便容易。
所有的信息都是由一长一短两个音响信号组成,0…9十个数字,以及在自己老窝推广开来的二十六个拼音字母,两边一翻译,就实现了信息的即时通传。
记得这神器刚拿出来的时候,百来个受训“信息兵”都懵了,当知道靠这么个书包大的金属盒,就能让千里之外的人接收到自己发出的信息时,他们的表情何止是敬畏啊,比看见神明都不差哪儿去了。
这不就是传说中千里眼顺风耳的弱化版吗?!
叶无倾何等精明的人,如何看不出自己在手下眼中的形象越来越神化了?可他再是觉得别扭无奈,也没有过多干预——这种时候,领导者被神化是有好处的,用最小的心力,就能换来最大的凝聚力。他太忙了,时不时还得去现代,在手下眼里这就是不翼而飞啊!行踪太不定了,肯定有人好奇老大消失后去哪儿了?
但高度个人崇拜之下,这些破绽都不叫事儿了。
去哪儿了?你说去哪儿了?这还用问吗?肯定是回仙界去了!没事千万别乱打听,不然惹得仙人不悦,一去不复返可怎么办?
——叶无倾和乔一桥私下讨论过,这段时间就这么糊弄过去,等天下平定了,就得想办法扭转舆论了,要不然封建迷行之风盛行,可能会引来无穷后患的。
总之,在无线电通信这样的大杀器下,无数混杂在快递小弟队伍中的优秀信息兵,如同鱼龙入海,分散到全国各地,庞大的信息流在叶无倾新拉起来的智囊团中交汇,让他们开始敏锐地感觉到——大周果真气数尽了。
在叶无倾“盘踞”的老巢,也就是现代的河北、山东、江苏安徽北部一带,原本历史上应该是蝗灾肆虐最严重的地区,现如今却一片欣欣向荣之景。有乔一桥偷渡过来的良种,还有各种灌溉工具、生物农药、牛马畜力保驾护航,农民们分到了自己的土地,迸发出来的热情简直吓人。
去年春耕种了小麦、土豆、甜菜、花生,收割完这一茬之后,秋耕又种了玉米和红薯,毫不夸张的说,到收获的时候,所有人看着那产量都疯了!
习惯了辛辛苦苦忙一年,每亩地收个两三百斤的粮食,交完税,如果是丰收之年,好歹能混个肚饱,要是赶上灾荒,就只能卖儿卖女卖地,甚至卖无可卖了,易子而食、全家饿死的惨剧时有发生。
要不然怎么现在田地都集中在大地主手里了呢?靠天吃饭,就是这么朝不保夕。
当初被迫种这些没见过的作物时,全都提心吊胆,生怕毁了一季的收成。
现在看了产量,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不用人催,全都干的热火朝天!
两季之后,叶无倾手里就有了数量堪称庞大的粮食储备!
以现在的人口来算,等其他地方蝗灾之后,他手里的粮食,就是替朝廷收拾烂摊子、聚拢民心的最佳法宝了。
毕竟中国的百姓说好忽悠也好忽悠,简直就是逆来顺受的最佳典范。但一旦他们饿肚子,没有活路了,那聚集起来的能量,天都能给你捅破一个大窟窿!
最晚就在今年入冬了……
乔一桥将自己辛辛苦苦拍出来的影像从摄影机中导出来,看着缩影中安静祥和的开封城,突然幽幽叹了口气。
这座堪称华丽的城池,可以类比一下当年歌舞升平的上海滩。
尽管外面满目疮痍,自己内部也是魑魅魍魉丛生,但也恰恰正因为此,才迸发出末日黄昏一般的靡靡美景来。在艺术上的美感无可挑剔,却只要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种病态美,大概是坚持不了多久了。
一场动乱以后,还能剩下多少余晖呢?
乔一桥砸砸嘴,颇有些假仁假义地说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小倾不仁,以万民为刍狗!奈何我人小力微,无力回天!所以我得加把劲把这些都定格在镜头里啊!斯人已逝,还有影像可供凭吊,惜哉!痛哉!”
刚抒发完这充沛的感情,就被旁边再也听不下去的小倾裹起来夹走了。
乔一桥:“……”
键盘侠就没有人权了吗?多说几句都要被鹰犬报复!啊啊啊救命啊!
第106章
在乔一桥紧锣密鼓靠偷拍来完成自己的第一部 纪录片大作时; 他之前投资拍摄; 并为之主演的穿越大剧《王朝开发攻略》,也慢慢播映到了尾声。
一共八十集,每集四十分钟; 剧情几乎没有一点灌水,观众们一脸麻木地看着剧中的乔一桥,凭借梦中穿越的金手指; 现代背靠有钱爹,古代牵手落魄军二代基友,一边自己赚了个盆满钵满,摘掉了不成器的纨绔子弟帽子; 一边搅动风云,皇图霸业笑谈中,正经古代彻底玩坏掉了。
你见过一群穿着古装绑着发髻的古代人,围在村口大树下; 老老实实坐着小马扎一起看电影吗?
你知道没有被现代西方影响、完全符合古代人审美观的校服究竟是什么款式什么颜色吗?
你想象得到一群原本地位低微,只能排士农工商第三位甚至最底层的医工、匠户突然摇身一变; 变成手握版权、身登国家科学院的大牛; 然后恍若梦中时究竟有多令人震撼吗?
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这片子还把一座城的修建给浓缩着拍出来了!
没错,那是在剧情发展到后期的时候。
彼时主角和他的基友已经造反成功了,打仗嘛,不可避免会死不少人,然后又赶上旱灾、蝗灾等等; 所以虽然说主角团胜利了,但还有的是烂摊子需要收拾,比如解决流民的吃饭问题,比如打烂的城市重建的问题,比如全民扫盲和移风易俗的问题……
说实话,反正吃瓜观众在看这部剧的时候,是万万没想到片方的野心能有这么大的!搞什么呀,至于吗?你一个傻逼网剧就别这么一本正经了好不好,评论区都有“专家”表示数据详实有理有据了啊!仿佛如果真有这么个金手指,然后照着“教科书”做的话,剧中的魔幻发展还真能实现了一样!
嗯,这片儿的官博也十分脸大,在大家一片疯魔中,淡定表示:没错,我们是靠谱的剧组,开拍之前许多剧情是请了各方面专家细心推敲过的,非常具有可行性。如果大家有机会穿越,尽可照此行事!出一点岔子,欢迎前来打脸!
此声明一出,下面评论又是一片哈哈哈的声音。
神特么有机会穿越,神特么出一点岔子欢迎前来打脸!这么逗比的官方还能不能好了?你当穿越是大白菜呢?还是说我现在报名,国家就能发给我一个跟主角一样的梦中穿越金手指?
那别忘了发金手指的时候,还得附赠一个牛逼基友啊!
……等等,光牛逼基友也不够,最好还得有个贼有钱的土豪爹。
一群人说的热闹,突然有个神评浮上来:“照照镜子诸位,你们有我乔的颜值吗?”
此神评一出,不啻于一盆冰水浇在火苗上,正在兴奋中的吃瓜群众们一下子就清醒了。纷纷冷漠地回“哦,打扰了。”、“没有,再见。”、“谢谢,我就知道我没有主角命,傻逼官博险些误我终身!”、“生气!剧特么不追了!”
当然,说说而已,这么魔性的剧,嘴上说的再狠,人家一更新,还是屁颠屁颠地去看了,不看觉都睡不着。
剧中,主角跟他基友在现代北京的位置修建都城,那场面,可是太壮观了。
跟后来打下来的地盘不同,主角和基友最先盘踞的老巢早发展几年,有钱有粮,又兴建了不少的学校,推行基础教育,算是有了相当丰富的人才储备。靠着这些资本,群策群力,不搞事则已,一搞就是大场面啊!
乔一桥拍这段的时候,绝对是花了很大心思的。
剧中的画面,是修路铺桥,构建城市下水道,功能区规划布局,材料机械替代,然后万幢楼房平地起……
剧外,他手下两个房地产开发小分队——现代一个,是他老爸赞助的,古代一个,是小倾辛苦挖来组建的。这俩小分队彼此见不到面,全靠乔一桥这个桥梁在中间来回传递消息,吸取双方所长,最后的成果包括一片巨大而精美的城市缩略模型,和电脑上更加华丽的三维数据建模。
搞这么大手笔,观众们看的目瞪口呆之余,个个都要给财大气粗的壕二代跪了!
每一帧,都是烧钱的声音啊……
不光吃瓜群众跪了,那一集播放的时候,乔一桥的手机就没闲下来过,全是他同属壕二代的同学、朋友打过来的,他们纷纷表示,自己真是落伍了,在满足于花个几百万买跑车、花个几千万购豪宅的时候,他们中间原本最为低调的小伙伴,却突然异军突起,跑车算啥,豪宅算啥,老子要建个城来爽一爽!
乔一桥半点不心虚,什么城?什么城?反正他们没办法穿到大周等着看,自己在这边清白无辜的很,不过就是投资个剧特效拍的逼真了一点,比他玩的大的多得是,根本算不上出格啊!
无形装逼最为致命,乔一桥把所有人噎回去以后,非常大方的没有拒绝他们来参观都城模型实体的要求——反正这个面积足有两百多个平方的都城模型,如今就摆在古风庄园的一个对外展示厅里,等回头古风庄园开放了,这也算一个招牌,可以吸引人气的。朋友们提前过来看看也好,就当宣传一波了。
乔一桥心里很清楚,别看《王朝开发攻略》官博声明发的那么皮,一幅我就是真理的样子,但其实他不惜投资这么多钱把这片子拍出来给大家看,目的还在于让观众给他找bug——
哪个环节做的不妥啦,哪里换个计策能做的更优秀啦,哪个地方做的太激进了容易引发什么不好的后果啦,哪个主意好是好就是时机不大对啦,还有什么好主意、骚操作、黑科技、物资交换编剧没想到啦……
这才是真正的集众家之所长呢!
把能避开的大坑都避开了,能抓住的机会都抓住了,回头他们在大周搞风搞雨的时候,还怕个屁啊!世界尽在我眼中好吗?!
说实话,这样天马行空的主意,能想出来的,除了天才,就是“白痴”了。
反正一般人不可能有这样的脑回路。
乔一桥跟小倾论述自己想法的时候,叶无倾是真对他刮目相看了的。男朋友明明不着调的很,就是个快乐的小傻子,可也正是这样的小傻子,搞起事来才更是不拘一格、天马行空……
那时候,他不禁想到,两只能穿越时空的陶碗,这样的机缘为什么偏偏就找到他们俩的身上呢?
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天作之合”。
乔一桥突然感觉到男朋友的目光变得诡异起来,不由问道:“小倾,小倾?想什么呢,回神了!”
叶无倾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话:“……怪不得我口味这样重啊!”
偏偏这时候,乔一桥的脑子分外灵光起来,马上意会了小倾这话中是何含义,当即气的炸了毛:“好啊!终于把实话说出来了!喜欢我怎么就口味重了?!我这样的阳光美少年落在你这恶贼手里,明明小清新的不得了,你还不感恩戴德,竟敢说自己重口味!”
他一个猛虎扑食,掐住小倾脖子就要谋杀亲夫。
小倾惊觉自己失言,不敢反抗,吐着舌头翻白眼,配合他作要死要死状。
心里好笑地想,美少年自然是有的,可小清新就不敢苟同了。好好回想下咱俩从相识到相许的全过程,我要不是口味重,能穿过来第一天就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