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良跃农门-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来关家真的是一大家子啊……如果真的当了他们家的媳妇儿,要做要忙的事情真的会很多。

“欣丫头,你给大娘一句话,要不要考虑考虑?你要是点头,大娘就往关家去一趟探探口风。你要是不想考虑呢,大娘也好帮你寻些其他的人家看看。”

刘氏在一边干瞪眼,奈何人家李大娘问的是闺女不是她,自己也不能给女儿做主。

李欣思索了片刻便似是释然地笑了,也没有被人说婚事的扭捏,很是平和地道:“大娘说的都是为我好的,那关文也定是个好人,谢大娘为我操劳了,那就麻烦大娘往关家去一趟探个口风吧,他们要是不满我这过往,那也没关系,您回来直接告诉我便好。”

李大娘答应一声,眼角笑出笑纹来,“欣丫头是个好的,他们关家要是真的娶了你,是他们的福气。错过你才真是他们命不好啊。”

李欣笑笑,也没答话。刘氏不满也没用,但也知道李大娘实诚不会坑人,想着女儿自己拿主意也好,以后过日子是她过,自己要是大包大揽反而不美了,便随她去了,自己跟李大娘唠起嗑来。

中午留李大娘在家吃了顿饭,那母鸡汤味道特别鲜。本来刘氏只是炖了只母鸡的,李欣却是想起那次吃团圆饭,一桌子上三个荤菜,炖鸡、红烧肉、炒蛋,都是油腻腻的,让她吃不下去,果断地去寻了菌类洗干净了放进去,还翻了两颗红枣丢进去,熬成鸡汤,味道确实比那光的母鸡炖汤好多了。

李大娘吃得啧啧称赞,午晌后便出了李家,往荷花村去了。

☆、第十五章 二杨上门

刘氏等消息等得忐忑。

关文的条件吧,说好也不好,说差也不差,端看人从哪处看了。李大娘说得不错,李欣虽然有模样也懂事知礼,但那五年过去到底是个烙在她身上的疤,时不时被人揭出来晒晒都能流脓了。要是嫁了个嘴巴毒的,去了个闲话多的地儿还不得被人挤兑死啊?

刘氏是不大满意,但也不希望李大娘回来说关家对她闺女不乐意,不想结这门亲。她心里还是想着这女婿得自己挑,没别人挑自家闺女儿的理。

就是这般左右不安着,刘氏一整个下晌都坐卧不宁。李厚仲说她,“瞎窜窜着干啥,你再急那桃子姐不也得明儿后日的才来得了?”

刘氏哼了声,有些不自在,“你管呢,编你的竹子去。”

李厚仲笑了声,厚实的大掌摸了摸自己的脑袋,心里乐着哩。老婆子跟他打呛不就是不跟他生气了?一高兴,李厚仲抱了大孙子山子玩飞飞,山子兴奋地尖声叫着爷爷。

刘氏拿了菜篓子打算去后院菜园子里拾几条黄瓜,黄瓜藤上几朵开得娇娇艳的黄花颤巍巍的。摘了黄瓜,刘氏正想着要不要再割把韭菜啥的,江氏提了木桶子从菜园子里过,往后面那条小溪去了。刘氏喊她,“老二媳妇儿,你干啥去?”

“打点溪水回来浇园子。”江氏掂了掂木桶,“姐说井水太渗人了,大热天的菜根子受不住,让等太阳落山了用溪水浇浇。”

“这丫头道理还一套一套的。”

刘氏嘟囔了一句,招手让她赶紧去,想了想还是决定不割韭菜了,单做个黄瓜再拌个红薯饭凑合着。今儿才吃了一只鸡,接下来又得等好些时候才能沾点儿油荤了。

江氏打了水回来放在菜园子旁边的空地上,李欣晾好了衣裳过来,见她手捶着腰,忙上前关心地问,“二弟妹,怎么了?”

“没事儿,腰有些酸,就捶捶。”说着不好意思地笑,“这几天有些不适应,不知道是不是气候要变了的关系。”

再过些日子也就要到立秋了,此时天气还热得很,闷着闷着的,江氏别是有些中暑吧?

李欣有些担心,架住她往西屋去,说去找孟郎中过来给她瞧瞧。

“别麻烦了,孟郎中在村西头呢,来咱们家也要走好长段路。”江氏摆摆手,捏了捏腰腹,“咱们家那头骡子年纪也老大了,拉着他去接孟郎中公爹也舍不得。我就是不怎么舒服,今儿晚上睡一觉,明儿起来就好了。”

“瞎说,不舒服就得看病,要是真有什么地方不爽利早治也早好,这病拖不得。”

江氏本身就腼腆,见李欣这样说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说最近家里事情多,先不提这茬,等抢了时间伺候好庄稼地再说。

李欣无奈,却也知道家里人都挺忙,江氏不舒服还得做家务活,也不想强出头给江氏找郎中来让人觉得江氏娇气。想了想也说是这个理,但嘱咐她晚晌睡觉的时候让二郎给她揉揉捏捏,缓解缓解酸痛。

江氏羞红了脸,也还是点了点头。

第二天刘氏又眼巴巴等了一天,李桃子没来。她也不好去打听,只能又闷了一日。再翻过了一天,桃子媒婆终于上李家来了。

同时来的还有杨梅氏。

李大娘先到,刘氏自然是热情欢迎。两个人还没说上几句,就听见院外边儿有人喊,“刘金花!刘金花!刘三在不?刘金花在家不!”

刘金花是刘氏的名字,在娘家她行三。一听到有人喊她名字刘氏立马就皱了眉头,让张氏去看看是谁。

张氏马上就看了回来了,小声说:“是杨家主母,还有……杨婆子。”

刘氏脸立马一垮,“出去撵她们走!当自己是知县老爷还是啥,想来就来?我还不让她们进呢!”

“别气,当心气坏身子。”李大娘心里也很堵得慌,她跟杨婆子算是附近几个村儿都知道的媒婆了,这里边也有行业竞争不是?她良心好,说媒得的媒婆礼也不厚,杨婆子可就不一样了,能有钱,就是昧着良心说媒也使得。近几年杨婆子名声臭了,又跟那欺负村里人的杨家勾搭在一起,越发没人找她说亲。

这当口眼看着欣丫头的婚事有眉目了,她是绝对不会让杨婆子来参一脚的!

“大嫂,请她们进来吧,官面功夫还是得做,明着撕破脸不好,她们都找上咱们家来了,拒之门外也不是个事儿。”

李欣端了碗茶从灶间出来,很平静地说道。张氏望向刘氏,刘氏气鼓鼓地,但她一向是极听女儿话的,摆了摆手,张氏便去给她们开门去了。

杨梅氏大咧咧地带着杨婆子登堂入室,嘴里一点儿都不客气。

“听说大侄女儿要说亲了,荷花村那个残废的关文是吧?”杨梅氏掩着嘴“咯咯”笑起来,“我说大侄女儿啊,那男的可不仅是个残的,那脸可也吓人得很啊,都二张多了还没娶亲,指不定身子上哪儿有毛病呢!”

说着惊呼一声,“哎呀,瞧婶子这记性,大侄女儿身子上也可能有毛病呢!这么说你跟那关家大郎倒是天生的一对儿来着……”

刘氏“啪”一声拍了桌子,蹭地一下站了起来怒瞪着杨梅氏。杨婆子趁她没开口之前上前插话道:“哟,桃子也在呢,给大侄女儿说婚事儿怎么不叫上我这老婆子啊!”

说着挨到李大娘身边坐了,从怀里掏了条帕子出来,正是李欣当日给她的那条。

那天她是被刘金花那要跟人拼命的样子给吓着了,后来李家大郎二郎也回来了,两个壮小伙子呢!她就是再有啥话也不敢说,再口齿伶俐也比不得男人的拳头不是?所以灰溜溜地跑了。今儿来可就是报那日的仇的,她可是跟着杨家太太来的呢!李家男人都出去了,也没啥好怕的。

杨婆子扬了扬手里的帕子,“呼”地一声丢到李欣面前,“大侄女儿,这帕子呢伯娘给你洗干净了,这就还给你。你瞧这帕子摸起来舒服又光光滑滑的,可不得多少钱吧?你自个儿留着啊,现在不脏了。”

李欣没动,静静站着,任由那帕子被丢到她身上又滑了下去落在地上。

“要我说啊,大侄女儿你也别嫌这帕子,再脏,那能有你待的那地方脏啊?那可是洗不掉的。瞧瞧这帕子,伯娘我还跟杨太太求了点儿猪苓洗的,那是真干净……”

李大娘忍不住插嘴,“我说你就积点儿口德吧,你自己不怕神明,难不成也不为你后世子孙想想?那么损阴德的话你也说得出口。”

“嘿,这不是事实吗?说实话神明也会怪罪?”

杨婆子嗤了声,李欣倒是笑了,“没事儿大娘,让她说,尽管说个够。我听着呢,听着还挺有趣儿的,专有人来咱们家说唱演戏的,免费当个乐子听听也很不错。”

说完悠闲地坐了条长板凳,双手支在上面笑看着杨婆子,“您请说啊,我洗耳恭听。”

杨婆子和杨梅氏对望了一眼,完全不明白李欣这唱的是哪出。

要杨梅氏说,李欣的招也该是当她们透明让她们说个够。而要杨婆子说,她就会想起那天刘氏打她,李欣后来吼了一声就把刘氏吼住了,然后是虚情假意夹枪带棒地把她给挤兑地没脸没皮,夹着尾巴跑了。

可今儿这李欣是要怎样,不发火居然还等着她们继续说?这丫头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啊?

☆、第十六章 刘氏发威

李欣想的却与她们想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她在窑子里待过不假,不是清白身子了也不假,甚至正说着亲事这也是事实,说亲对象关文脸被毁腿有些跛也是事实。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只是别人是懂得尊重人的,不会拿这事儿出来说叨——至少不会在她面前提。

可这杨梅氏和杨婆子却是满嘴喷粪不留一点儿情面地给人难堪。

既然她们都不要脸了,那她又何须顾忌。

李欣忽然觉得有句话说得很正确: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贱则无敌。她觉得自己脸皮够厚了,所以自尊什么的也够贱了,她就不怕她们,自然是刀枪不入。就把她们的话当放屁,爱怎样怎样,生活太平淡这两人要给她增添点儿乐趣,何乐而不为?

李欣坐在杨婆子对面,杨梅氏和杨婆子面面相觑,李欣催促道:“您二位可快着些说,说书的怎能没有职业道德,说一半儿就停了?”

“欣儿……”刘氏拉了拉她,“赶她们出去不就好了,和她们说那么多做啥。”

“别啊娘,婶子和伯娘可是特意来的,不让她们说个尽兴怎么对得起她们跑这一趟。”李欣笑眯眯地望向她俩,“你们说是吧?”

杨梅氏暗暗握了拳,知道现在又是这丫头占了上风。人家摆出不介意她们说的那些话她们可就真得没辙,这丫头看上去软绵绵的好拿捏,没成想竟然是个内里带刺儿的。

“大侄女儿既然叫我一声婶子……”

“您这话说的,叫您婶子您就腆着脸真以为是我婶子了?”李欣打断杨梅氏的话,嗤笑了声,“说句不好听的,我叫您婶子是表示尊重,是我懂礼知道敬重老辈。可您这个老辈要是真当自己是我婶子要拿婶子的款儿来说教我,不好意思,您还真没这个资格。”

杨梅氏噎住,李欣又望向杨婆子,“伯娘也是哦,别太拿自己当个人物了,说起来我有自个儿的亲伯娘和亲婶子,伯娘和婶子各有家室的,这……再说我大伯三叔也不会乐意不是。”

李大娘忍不住在心里叫了声好。欣丫头这人是个能挺得起来的,如果跟关家的事成了,过去就是当家的媳妇儿,那孙氏没多少脑子,压根不是她的对手,欣丫头在关家一定能站稳脚跟。关家是真的适合欣丫头啊……

杨梅氏恼羞成怒,却也明白了这李欣是不好惹的。不惹她,那就惹她那一点就着的炮仗娘。

杨梅氏手伸出来指着刘氏道:“刘金花,你看你教出了个什么女儿!不尊长辈还公然顶撞,还打断长辈说话!”

杨婆子也附和,一派心痛,“大妹子啊,这闺女你可得管管啊!”

刘氏气得嘴哆嗦,又是“啪”一声拍在桌上,“我女儿好得很,比起你那不成器的瘪三儿子好到哪儿去了!”

杨梅氏没想到她把话说到自己儿子头上,顿时也气得不行,“我儿子怎么了?哦我知道了,敢情那天给你闺女提亲你不乐意,是想着做妾没有做正头娘子威风吧?你还惦记着我儿子当你女婿呢?我呸!就你那闺女脏不拉叽的身子,倒贴我儿子我们还不要呢!”

“你说什么!”

“你耳朵聋了?我说你闺女不配!一个窑姐儿要当我儿子正头娘子……”

杨梅氏话没说完,刘氏就已经冲出去抓着她头发拉扯了,李桃子反应不及,拉都拉不住。

“我叫你胡说,叫你胡说!你个丧天良的粪嘴婆娘,满嘴都是臭不拉叽的混账话,我看你是几辈子没漱口专门来熏我这屋子的……”

杨梅氏连连惊叫,杨婆子不由想起前几天刘氏抄着扫帚打自个儿的样子,顿时惊愕在原地也不敢动。这刘金花胆子够大啊,连杨家太太都敢打……

比起杨梅氏这些年养尊处优,刘氏的力气可就大了去了。杨梅氏孤立无援,头上的发簪子、头花什么的都被刘氏给揪了下来,地上还散着一两撮头发。刘氏打得狠,边打还边骂。

李欣皱着眉在一边看,也没制止她娘的意思。张氏江氏见婆母又跟人干起架来了,本想去拉,可刘氏不管谁上来劝阻都一巴掌挥过去,“都别拦着!老娘今儿不打她一顿,她还真当我们李家好欺负!”

“婆母……”张氏和江氏异口同声地喊了句,刘氏不理,“老娘今儿就打她了怎么着?她杨家再横能把我们家怎么样?都甭怕!大不了老娘这条命不要了,跟她同归于尽!”

张氏没法子,只能看向李欣。李欣见江氏急得都要哭了,本不想劝的,还是站了起来,“娘,咱都在一个村里住着呢,留点儿体面,别打狠了。”言下之意就是,尽情打,不过别弄得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就行。

刘氏赤红着眼,把杨梅氏狠狠一推。

“梅小霞,今儿是你自己找上门的,再让我听到你说我闺女的坏话,老娘见你一次打你一次!有那闲工夫你还不如多管管你那瘪三儿子!我刘金花别的没有,这条命还是有的,惹恼了我,就是到死我也不会放过你!你要是不信,就尽管试试看!”

杨梅氏捂着头,一脸污脏地跌坐在地上。杨婆子这时候才想起要去扶她,被她一把给推开。

她怎么也没想到刘氏会真的动手。从小她跟刘氏性子就不合,当姑娘的时候两个人互看对方不顺眼,没少骂嘴。后来她嫁出去了,丈夫是个老实人,走了运搭上了贵人,这才有了今天的身家。她觉得自己小时被人欺负狠了,刘氏还占了其中的大头,所以回来后就可着劲儿地要折腾她家。

就是再脸红脖子粗的时候刘氏也没跟她动真格的,今儿却是因为她一句说她闺女儿的话跟她动手了。

“怎么着,还要我请你们出去?”刘氏站在杨梅氏面前,手指着大门,“发什么呆?还不快滚!”

杨婆子跌跌撞撞地要往外跑,杨梅氏扶着板凳脚站起来,晃悠了两下才站住。刘氏满脸冰霜,杨梅氏脸色也极其难看,终究是动了动嘴也不敢再撂狠话,怕刘氏再过来打她。

杨梅氏慢慢整了下衣裳,理了理头发,这才觉得头皮生疼。刘氏下手是用了十足的力气的。

杨梅氏走了,刘氏坐着喘了会儿气,让张氏给她端碗水来。张氏忙去了,江氏自动地跟着大嫂出了堂屋。一直置身事外的李大娘这才劝道:“你打舒爽了,就怕她为难你们家啊……”

李大娘不想管李家杨家的事,她不好管,也管不好。杨家不会卖她面子,可她要拉着刘氏她自己又不乐意。私心里李大娘还是想让刘氏给杨家的一点儿教训的。

“怕她做什么?她是能谋我的家财还是害我家人性命?”刘氏哼了声,擦了擦头上因为剧烈运动而冒出的汗,“说句不好听的,她自己嘴贱找打,还能怪我?这是她自找的!”

李大娘只是叹气,李欣却笑了笑,“大娘,没关系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世间还是有王法的,他们杨家也不过是一般富户,真要是坑害我们,他们也得不着好。以后提防着点儿就是了,既然都撕破脸了,也没必要装成乡邻一家亲。再说,我们都不想跟他们虚伪客套。”

张氏端了茶进来,搁下碗便识相地退了出去,刘氏大口喝了,长舒了一口气,不想再提杨梅氏和杨婆子二人上门的糟心事儿,转向李大娘问,“咱们接着说咱们的。那关家是个什么意思?对咱们欣儿还满意不?”

李大娘这才露了笑,点头道:“这事儿啊,我是直接跟关文说的。我也没夸张,欣丫头人长得好,性子也好,他们就是来李家村儿打听也不怕。我把欣丫头的情况跟关家大郎说了,他只问我欣丫头心地如何。我当然说丫头人好心善,对人都和和气气的,关键是欣丫头能主事儿。关家大郎就首肯了这门婚事。”

刘氏悬着的一颗心很快就松落了,胸脯都不自主地抬了抬。

李大娘又跟刘氏絮叨了些关家的事儿,看了看天色就说要家去了,她家姑娘今儿要带着娃儿回娘家来看她。

刘氏笑眯眯地给她塞了两个钱儿,并一小篮子鸡蛋让她带回去给外孙子吃,但对于和关家的婚事却是并没有松口答应。

李欣主动送李大娘出门,避开了她娘问,“大娘,你跟关文说了我以后可能怀不了孩子吗?”

李大娘微微愣了下才道:“说了,我把你跟我说的要找的夫家的那些条件都跟他说了的,也言明了这是你自己亲口说的,还告诉他你不要我瞒着你以后可能揣不上娃这事,问他能不能接受。关家大郎倒是没多少犹豫,只说有娃是幸运,没娃也不强求,以后从弟弟那儿过继一个过来养老送终也可以。”

说着小声道:“我没在你娘面前提这事儿,怕她伤心。今儿杨家的说那么一番话戳她心窝子,我要再说你以后……那她真的就,就,哎……”

李欣会意地点点头,笑着道了谢送走李大娘,这才回了家里腻到刘氏身边,夸她娘今儿打架勇猛,又说她娘肩膀铁定酸了,定要给她娘好好揉揉。

☆、第十七章 江氏有喜

求收求评求推荐,亲们给点儿力啊!

晚上李家男人们回来后,才知道了下晌时发生的事儿。李二郎抄起手里还没搁下的锄头就嚷嚷着要去杨家跟人算账,被刘氏喝斥住了。

“你娘我把人给打了一顿,你还找上门去,这道理就说不通了。”

刘氏抢过他手里的锄头交给江氏让她放好,瞪了二郎一眼,“岁数也不小了,还一天到晚喊打喊杀的,没点儿稳重样。没事儿多学学你哥,别一遇到事儿就用拳头说话。爹娘倒没啥,就怕你媳妇儿心疼你。”

江氏正好放了锄头回来,听到这话脸顿时红了,羞涩地站到李二郎身后。

李二郎嘿嘿笑了笑,回头望了自家媳妇儿一眼,搔了搔头笨嘴地说:“她疼我我也疼她不就成了。”

李欣“噗嗤”一声笑出来,李二郎不好意思地叫了声姐,把李欣逗得更乐。想想李家二郎李丘也不过是十八岁的半大小伙子,算起来还只是个青少年呢,却已经娶了妻了,跟媳妇儿关系还顶好。想着就有些感慨,自己二十的岁数搁在现在是剩得不能再剩的了,这回跟关家的婚事要是说定了,可就要嫁出去为人妻为人媳了。

等李铭回来,刘氏便招呼全家一起吃了晚饭,趁着张氏和江氏收拾碗筷的时候说了李大娘提的关家。

“这关家前两天我也说给你们听了的,今儿你们大娘来也说了,那关家大郎同意这门婚事。你们咋想的,都说说看。”

李二郎首先就皱了眉,“那关老二的媳妇儿嘴巴毒得很,姐要是过去了,又不如她在关家待了那么几年,得不得受她欺负啊?”

“关家那么多人,还在家里待着的也有两个姑娘,姑嫂关系不好处啊。而且上面虽然没婆母但也有公爹,还有爷爷辈,这要是过去,每天要做的事儿可多着。”李大郎也不是很满意,觉得自家妹子不应该嫁过去给人当牛做马地忙活。

李铭却轻轻插嘴道:“我觉得行。李大娘既然都说他们家是实诚人,也是他们同意了这门婚事的,以后姐姐嫁过去他们也不会说那些闲话。整个关家最可能与姐姐作对的就是那个关二郎的媳妇了。不过,我想凭姐姐的本事,降服住她也不是件难事。”

说着就朝着李欣俏皮地笑着,轻眨了眨眼睛。李欣暗骂他一句人小鬼大,咳了咳说道:“讲这些都太早了,李大娘虽说跟我们说明白了,但实际情况我们也得亲自看看去。荷花村隔我们村也近,抽个时间去打探打探比较好。”

刘氏望了望四个儿女,顿了顿朝向李厚仲,“他爹,你的意思呢?”

李厚仲搓了搓手,说得含糊,“你拿主意,听闺女的也不错,但儿子的话也对。”

刘氏骂他没个定性,想了想终究是道:“那就听欣儿的,找个时间去访访。”

于是说定了等大暑到了给庄稼地扬花灌浆,多蓄点儿水保证庄稼吃水,忙活过了就去荷花村访访。

前头下了几场雨,雨势不大不小,倒是缓解了点儿庄稼缺水的状况。但最近气温又有回升,雨也不怎么下了,这时节光、热、水都是最充沛的时候,李家村又不缺水,前头就有条大河过去,庄稼年年都不欠丰。伺候地好了,今年收成也该不错的。

李欣抿了抿头发,对于自己的婚事给家里人添的麻烦感到有些不安。全家人倒都沉浸在过个把月就要迈入冬天,这意味着即将秋收的喜悦里,倒是没注意她的情绪变化。而且在他们看来,给李欣找婚事是正儿八经的事,谈不上麻烦不麻烦。这事儿是李欣自己把自己当外人,想左了。

几下讨论好了,接下来的日子李家人便忙碌起来。张氏和江氏也开始去地里帮忙了,刘氏待在家做饭洗衣服喂猪喂鸡啥的,有时候忙不过来,山子和小兜就又成了李欣的跟班,忙前跑后地缠着她叫姑姑,又要她给讲故事,又要她教他们唱童谣唱儿歌。

李欣也乐得当个孩子王,小家伙不缠着她的时候就给刘氏帮忙,倒是让刘氏狠狠地教了她些灶间做饭的规矩和技巧。譬如怎么做事才能节省时间啦,什么配什么吃起来比较下饭啦,大锅子做饭做菜需要掌握的尺度啦……让她在厨房里上了好几节生动的“煮妇”课。

这是在为她嫁人打基础。刘氏下力气教,李欣也卯足了劲儿学。有技艺在身不吃亏,况且这些事情她嫁了人后也是得做的,现在学好了,以后才不会让人说叨。

大家伙儿都憋足了劲好好经营着这个家,由杨梅氏和杨婆子带来的糟心也顾不得理会了。好在最近杨家也没出什么动作,不知道这杨梅氏是被打了不好意思宣扬,知道自己惹不起刘氏所以偃旗息鼓了呢,还是这段时间养着伤,心里憋着坏等着好了再找机会使坏。

李家人没管杨家的事儿,因为李家有喜事儿了!

江氏怀上了!

其实这早就有预兆的。李欣还记得那日江氏说腰酸来着,她还以为这二弟妹是干活多了累着了呢,没成想竟然是有喜了!这可是件大喜事儿啊!

李家人虽然不算太穷,但也不富裕,平日里见不到什么荤腥。但苦谁都不苦了两个娃子和李欣。以前刘氏每天中午都会拿个蛋炖成蛋羹给两个娃吃,李欣回来后这蛋就归李欣了,两个小人也乖,不会吵着要。但李欣总不能从侄子嘴里抢食,以后都是自己吃一小口,其余的就拨给两个娃子。

那天江氏在饭桌上吃着饭,闻到蛋羹飘出来的香气就觉得闷得慌。实在憋不住了终于跑出去呕起来。李二郎忙追出去问她咋的了,刘氏看她那样顿时眼睛一亮,“是怀上了吧?”

全家人都停了筷子,李二郎扶着江氏回来,刘氏让她赶紧坐了先吃饭。等吃完饭,刘氏便让李二郎去村西头找孟郎中去了。

等男人都不在跟前儿了,刘氏才拉着江氏问,“上个月葵水来了没?”

江氏隐隐约约知道自己可能是揣上娃子了,听婆母这么问挺不好意思的,但也老老实实地摇头。刘氏又问,“那这个月呢?”

“没……”

刘氏立马高兴起来,拍着胸口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二小子也有后了!”

江氏羞着脸,手不由自主地搁在腹部慢慢摸着。张氏在一边笑道:“二弟妹这段日子还在地里忙活着呢,别动了胎气了,头三个月最危险呢。反正地里也没多少事儿了,你就在家好生歇着,给咱娘生个白白胖胖的小孙子。”

刘氏一听是这个理儿,“对对,你大嫂说得对!别累着,就在家里待着!”

江氏懂事地点头。

李二郎请了孟郎中来,确定了江氏的确怀孕了,两个多月。全家特别高兴,刘氏给了孟郎中五十文钱谢银,乐乐呵呵地让李大郎把人送回去——李二郎已经乐呵地迈不动道了。

刘氏想着要怎么给江氏补身子。张氏怀山子和小兜的时候她娘家兄弟拿了好多东西来。一来这张氏是张家独女,爹娘兄弟都宝贝着,二来嘛,张家家境不错,人也好,那时候张家能够让张氏嫁给李大郎,刘氏是十分感激的,所以对这个儿媳妇从来都是好的。

江氏的娘家境况却不好,李二郎娶她过门的时候她就没带多少嫁妆过来。当然刘氏对此也不看重,村里头的亲事基本都是聘礼比对嫁妆多那么一点儿就可以了的,所以娶江氏也没花多少钱。

江氏怀孕,她娘家是出不了力的。这就得仔细琢磨了,家里现在境况还好,再不济也能动用欣儿拿出来的钱。只是刘氏并不想动那笔款子。上次李厚仲拿去卖了铁犁,就花了一两多,如今他们还剩八两多。大郎二郎三郎各收了五两,两个儿媳妇都是懂事的,估计也没用,更何况还有那三样金饰玉饰的在三个儿子那儿留着,就是换钱也能换个大头。

刘氏一直以来就是想把那笔款子当做李欣的嫁妆的,那本来就是她的钱,有了嫁妆,在婆家也硬气儿些。

可这时候刘氏又想,要不要匀些出来,给二儿媳妇买点儿好的给她补身子呢?

☆、第十八章 访荷花村

最终刘氏也没动那笔钱。她悄悄找了李二郎,让他拿出点儿钱来给他媳妇儿买点儿好的补补身子。头三个月是最关键的,江氏是头一次怀胎,也没个经验,去抓点儿安胎药啥的给她温着身子,让胎儿坐实了,以后月份大了她才不吃亏。

要说刘氏也算是难得的好婆婆了,不像别人家的婆婆对媳妇儿是动辄打骂。两个儿媳妇对她也孝顺,她那河东狮的名头只在外边儿响亮,在家里,她那两个儿媳妇可不认为自己的婆母像外边儿传得一样。

其实刘氏之所以从来不给媳妇脸色看,多多少少还有因为李欣的关系。她就想着,自己女儿在那种地方受欺负,自己这个娘啥都做不了,但总能给她积积德。别人家的闺女到她家来,能对人好些就对人好些,只希望女儿在那种地方也能得人照顾一二。

李欣回家,刘氏隐隐还觉得是自己的诚心和对儿媳妇好积的德让老天爷把闺女还给她了。那么以后她对儿媳妇还要好点儿,福分积得更多些,让闺女也过上好日子。

李二郎自然是满脸高兴,不住地点头,拥着江氏傻呵呵笑。

大郎和张氏见他那样也想起他们有山子那会儿,不也跟二郎一般似个傻子一般乐呵吗?二人会心一笑,径自去忙活。现在江氏怀孕了,家里的家务负担在张氏身上更重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