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良跃农门-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小碧一副不自在的模样,李欣脸皮也薄,微微红了脸应了声,让小碧先去忙,她穿好衣裳就下来。
小碧忙应声下楼去了。
吃过早饭,李欣便托人去跟李二郎报信,让他准备准备往镇上去看铺子。
隔了一天关文回来,跟李欣说,铺子已经租下来了,签了三年的契,预付半年的租金。他用自己的名义租下来的,好歹在码头那一块儿他还是有些人脉,钱也是他垫付的。
李欣点点头,铺子是谁租的倒是不要紧,关键是得有人罩着。关文既然出面租了铺子,想必跟周围的人都打了招呼的。
第二日李欣跟关文一起去了镇上,李二郎和江氏也到了镇上关文的铺子里,等关文忙活完一些皮毛归库的事儿之后便带了他们往码头上去。
码头那边儿一直便是热闹非凡,三教九流的人都聚集在一块儿,市井繁荣自不必说。
李欣和李二郎看了看铺子。这边儿的热闹自然没有码头那边儿厉害,但也是人来人往,不愁没客源。且铺子左边儿是个熟食铺,右边儿是个麻油馆。香味阵阵飘来,卖的不是同一样东西,也不存在多少竞争的问题。一家生意好少不得也要带动另一家。
铺面的确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前边儿是铺面,后边儿是个小院子,相对着的两间屋子,院中还有一口水井。
江氏很喜欢,连声对李欣和关文道谢。李二郎搔着头说:“这地方挺好的。文哥,姐说你帮租下来的,租金多少?”
关文笑着拿了租赁契约出来,给李二郎看,道:“租金预付了半年。以我的名义租下来的,你只管做你的生意,三年内都没问题。租金的事儿等你赚了钱再给我,前期做生意势必要投钱进去,你先自个儿留着周转。”
李二郎看向李欣,见李欣点头,便也不客气,跟关文道了谢,便跟江氏开始商量怎么摆摊儿怎么做饭菜。
灶台还要找人砌起来。大锅还得去寻人打,铁拐子的手艺不错,李欣给李二郎推荐了他。
至于摆摊儿的摊子李欣跟江氏细说了一番,江氏频频点头,望着李欣的眼里满是崇敬。
李欣不大好意思,对江氏道:“既然是卖吃的东西。那卫生方面一定要注意,味道坏了的不新鲜的可千万不能给人吃。最近几天你多去附近打探打探,看看哪儿有卖肉啊菜啊的地方,最好能跟人说好按时按量供应。价钱方面你也自己去谈。”
江氏点头道:“知道了姐。”
李二郎和江氏便在这边儿住了下来,准备开铺子。九儿留在了李家村,毕竟这边儿他们也乱,没多余时间照顾小娃子。
李欣在镇上待了一天便回去了,临走前去种子铺子问了有些什么花种。
看种子的过程中,李欣发现了好些香料。
种子铺子的老板说这是从西域进来的,但搁在这儿也不好卖,大家也涂个新鲜,不知道是怎么用的。
价格有些高,李欣还是给买了下来,嘱咐老板要是还有帮她留着些。
这些东西添进麻辣烫里边儿,那味道绝对更香。
麻辣烫的配方李欣还没有交给江氏,要等到李二郎铺子的前期工作做完了以后才说到这一层。
回了荷花村,李欣一边看忙着让关武和冯德发捞鱼,一边开始大量起捞莲藕。
走前关文特意嘱咐了,还是要给薛记的食肆“小肆”运一批藕去,毕竟最初时藕种也是薛谦提供的。
这一场忙过后李欣数了数,藕和鱼加在一起,总共卖了两百一十六两银子。其中自然是藕占了大头,薛谦的小肆和其他酒楼合在一起便买了一百七十多两,再加上鱼的四十两,对她而言也算是大丰收了。
李欣留了一些藕没卖,仍旧在荷塘里养着,起了一些出来给自己娘家送去,一些给关文送去,让他给镇上的关氏、阿秀、阿妹还有关全夫妻捎去,也留了一部分托人捎去了平沙县的荷记面馆。剩下的还有许多,拿些自己家吃,拿些给李二郎送去。
麻辣烫中的菜品要是少了藕,那可就不好吃了。
李欣给长工们每人发了一两银子,说是谢他们这段时期的辛劳。冯德发和关武每人各得了十两银子,当然是暗地里给的。
六个长工都高兴地不行,其中有一个长工名叫二狗子的对李欣说:“主家还要不要请长工?俺家里还有个弟娃子,脑子不大灵光,但力气大得很,也听话……”
李欣给的待遇好,做她家的长工工钱不少,时时还有赏钱。二狗子的弟弟脑子是懵的,在家里也是白吃饭,要是能也做了长工,那以后他衣食也有个保证。
二狗子很忐忑地等着李欣的答复。
因他这话,李欣想要再多请几个长工的心思又活泛了起来。
☆、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棚
前段时间李欣就跟关文提过这事儿,只是关文说近段时间他们家动作大,不好再请长工,显得招摇。
但李欣不这么想。
家中有三十亩水田和二十亩的荷塘,秋收之后就要开始利用起来,家中总共才六个长工,真到春耕的时候大家都要忙地里的活计,到时候再去请长工可就不好请了,价钱说不定也会更高。
她对种田的事儿不熟悉,但“承包责任制”她还是了解一二的,三十亩水田她打算就给租佃出去,让别人去种,秋收的时候得的收成佃农拿去一部分,她坐等着粮食归仓就行。
约定好佃农能得产量的百分之多少,就为这个,佃农也一定会好好地侍弄庄稼地。
再加上有牛老爷子这种田好手在一边儿帮忙出谋划策,产量上的问题她根本不需要担心。
只要用对了人,她就坐等钱生钱就成。
李欣思索一番,对二狗子说:“成,把你弟弟叫来,我看看人再说。”
二狗子忙千恩万谢地点了头,瞅了个空就回了家去把事儿跟家人说了,第二天便带了他弟弟来。
二狗子的弟弟三狗子是个块头十足的大汉,二狗子倒是没说错,三狗子或许真的是有些“脑子懵”,明明是个长得彪悍的人物,立在李欣面前却像娃子似的扭手扭脚的,很是不好意思的样子,低垂着头不敢看人。
二狗子在一边赔笑道:“主家,俺弟小时候烧坏了脑子,人就跟七岁的小娃子似的……但是他懂事的很。让干啥干啥,力气也大,力气活交给他做准没错的!”
李欣笑了笑,说:“三狗子。你害羞啊?抬起头来让我看看?”
二狗子忙踹了三狗子一脚:“赶紧抬头给主家看你长啥模样,低头垂脑地跟姑娘家似的……”
三狗子抬了头,见李欣望着他。脸便刷一下红了,嗫嚅地说:“俺、俺娘说,让俺规矩听话,不要盯人看……”
李欣笑了声,二狗子在一边哈腰笑:“主家,俺弟就这样……主家不要见怪……”
李欣喝了口茶,笑道:“成。就让他也做了我家的长工吧,工钱跟你们也算一样的,待会儿让签个契,以后你弟就跟你一起做活,你负责教他要做些什么事儿。力气活他能干就成。”
二狗子忙要跪下给李欣磕头。李欣皱眉道:“家里没这样的规矩。带你弟弟下去做事儿吧。”
二狗子忙拉着三狗子出去了,李欣看着三狗子的背影叹了口气。
看到三狗子这样,她就不由自主地想起冯桠桠。
三狗子倒也罢了,好歹是个男人,也有力气,就算是心智不成熟,也能找到活做。那冯桠桠呢?长到了能出嫁的年纪,冯家人真的要把她给嫁出去?婆家的人会不会欺负她?
冯枝枝和赵昌生的亲事儿已经定下来了,就等着冯家人的孝期过了。就能把冯枝枝娶回去。冯枝枝也算是有了个好的归宿,赵昌生是个好的。相比之下,冯桠桠的未来才是难说。
聘了一个长工,李欣便加紧要聘另外的长工了。
这个消息传了出去,来应征的人倒也不少,还有一些人是以前孙家的长工。
孙家自从分了家后。内耗太多,裁了好些人。干长工出身的人也有他自身的优势,李欣挑了两个老实本分,没有偷奸耍滑名声的人留了下来,另外又选了六个长得结实,也知根知底的,一并聘了做长工。
这下家中就有十五个长工了。
李欣的大手笔让荷花村的人都震了一震,银环特意跑来问李欣说:“你们家这是散财啊?这秋收都过了,这时候招那么些长工做什么?”
李欣笑道:“备着来年用呀,反正这会儿都有活要做。”
银环皱眉道:“这会儿有什么活要做?你可不要胡来啊,现在村里说什么的都有……你们家这会儿搞得这么富,动作那么大,小心招贼。”
银环嘀咕了一下晌才回去,还很是高兴地提溜走了李欣几节藕回去。
送了银环,不送旁的与自己交好的便有些不妥。李欣和杏儿商量了一番,给悦哥家、孙鸿雁家等几个走得近的人家都送了藕去。
下了一场秋雨,秋老虎便也消失地无影无踪了。
天气冷了起来,李欣已经穿上了夹层的棉衣,看着石头地那边儿修好的粮仓和搭起来的大棚,脸上止不住地笑。
扬儿和小康在封了顶的大棚里边儿穿来穿去,绕了一圈儿回来后挨在了她和杏儿身边。
扬儿说:“这里也修了屋子。”
小康摇头道:“这是大棚,我爹说的。”
“里面要住人吗?”扬儿问。
“不住的。”小康又摇头:“我爹说了,里面要种花种菜,以后冬天也能吃绿油油的蔬菜了。”
扬儿和小康笑着又沿着大棚周边儿跑,几个长工正在关武的指挥下在大棚架子的根部给它固定。
“棚顶封得还成,能露光。”杏儿跟在李欣后边儿走近大棚里边儿,对李欣道:“只是这气温也不一定就比外边儿高多少。”
李欣应了一声,仔细想了想,找了关武过来问:“有试过下雨的时候,棚顶承受得住吗?”
关武摇了摇头:“雨小些倒没关系,雨要是大了,估计会漏。”关武说:“不过冬天儿下雨的时候少。”
石头地这边的大棚呈纵向长条形分布,总共有八个大棚,每个大棚宽大约二十步。唯一一个横向的,横在七个大棚顶端的大棚,终点位置是溶洞。
李欣对关武道:“你今儿去镇上买油布回来,能遮雨的那样。把大棚棚顶给封住。”
关武应了一声便赶紧去办,李欣取了银子给他,说:“要是不够,去你大哥铺子那儿支一些。”
关武点头。
花婆婆那边儿已经准备将自己在李家村的花给挖了移植过来,李欣指派了四个长工跟花婆婆一道去帮忙。小碧这段时间在坡上没下去过,这会儿也有些心痒痒,李欣见她这模样,也松口同意她跟花婆婆一起去办事儿。
当天下午关武就回来,着手准备将油布给搭上去。
还真别说,油布不透风不透雨,但却是透光的,即使是不下雨,这般遮着也无事,丝毫不妨碍光线进来。
花婆婆的花种在了溶洞末端,沿着两道依次给种了下来。李欣将自己在镇上买的花种都给了花婆婆,花婆婆郑重其事地保证不会将花种给废了。
同时间,李二郎在镇上的铺子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李欣抽空去了镇上一趟,身后跟了两个长工拉了半车的藕。到了码头那边儿,李二郎迎了李欣进来,帮着那两个长工将藕给搬进了铺子。
江氏给两个长工倒了茶,又给李欣端了茶来。
李欣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问江氏道:“菜谱子都做好了吧?一个菜谱一个木牌,每日有哪些大锅饭就给挂在门边上。”
江氏道:“做好了,正想让姐看一下。”
李二郎抱出江氏身后的木箱子,李欣打开了来一看,里边儿整齐地码着好些个木牌,上边已经刻了字。
“姐让爹做的竹签串子也都做好了,在那箱子里搁着。”李二郎指了指另外一边的木箱子:“只是现在还没煮了开水来烫。”
那是杀菌。
李欣点了点头,说:“这就差不多了。灶台呢?摊子呢?”
“都准备好了。”李二郎道。
江氏也道:“附近哪里有新鲜菜卖我也摸得差不多了,只是冬天儿可能就没那么多种类的蔬菜卖。”
“没事儿。”
李欣想说她哪儿有,但想想这事儿还没定呢,还是不要夸下海口。
况且若是冬季的时候她的温室蔬菜真能种植出来,卖的价钱恐怕要是平常时候的好几倍。拿来给二郎做大锅饭只能是有个噱头,真的这样给出去,她还觉得有些糟蹋。
李二郎这边儿都准备地差不多了,李欣便让两个长工守在门口,让李二郎和江氏稍等一会儿,自己去了上次去的那家种子铺子。
老板还记得她,见她真的来拿那些西域香料,忙把积攒起来的卖给她,笑说:“小娘子下次再来啊。”
“成,老板记得给我留着,每个月我都来一次,每次给我这些就够。”
李欣笑着跟老板告辞,回了李二郎的铺子,把李二郎和江氏拉进厨房的门,开始教他们秘制的麻辣烫锅底。
在此之前,李欣郑重地对江氏道:“二弟妹,赚了银子你想接济娘家人,我这个当大姑子的是没有意见的。只是以后你要接济娘家人之前,记得要跟二哥商量。我也知道你嫂子的人品……背后不说人是非,你自己以后要多掂量掂量,我娘对你一直很满意,你可不要在这些事情上惹了她不快。”
江氏到镇上来开铺子,经过这段时间跟附近的人磨合,也已经不是动不动就脸红的害羞小媳妇儿了。李欣的话她自然也能明白,当即就点头道:“姐姐放心,这是姐姐的方子,谁都不能知道的。”
李欣便欣慰地笑了笑,手把手教起李二郎和江氏来。
出了厨房门,李欣指着堆在一角的藕说:“藕你们可以洗干净了切成厚厚的一片片的给传起来,一串有个三四片的就差不多了,放到麻辣烫锅里也是一番美味。”
说着李欣就想流口水:“等你们开张了,姐来照顾你们生意。”
☆、第五百七十六章 海棠上门(上)
李二郎和江氏径自去忙碌去了,李欣打算在镇上逛一圈,买点儿好布回去。扬儿这般年纪正是费衣服的时候,李欣也喜欢看小娃子穿新衣裳,这会儿她空闲下来了,正好可以给扬儿多做几件衣裳搁着,也给关文做几件体面的,让他出去跑生意的时候穿。
两个长工跟在她后边儿也不大像回事儿,李欣便让他们留在李二郎这边儿帮忙,听李二郎的吩咐。
镇上的东西到底是要比村里边儿担货郎挑来卖的东西丰富得多,各种各样的吃的穿的用的琳琅满目,招徕生意的小贩热情地招呼着过往的人瞧一瞧看一看。
李欣心情很放松,钱袋子搁在她袖子里边儿,她这次来带了五两多银子,足够自己花销了。
逛到布店精挑细选了几种布,有夹棉的,有厚棉的,还有质地比较光滑上档次的绫罗布匹,卷了几捆抱在怀里,总共花了二两多银子。
搁在以前肯定会被人卖败家了。
李欣托布店的老板帮忙送到关文的皮货铺子,继续在街市上逛了起来,又买了些冰糖和白面,依旧是让伙计送到皮货铺子。
转了一圈下来,李欣还颇有兴致地尝了街边的各色摊点小吃,像个孩子一样放纵着自己玩了一圈。
等她走到皮货铺子的时候,肚子已经撑得不行了。
关文正在柜台上核对账册,听到伙计叫他,忙抬头往外望。见李欣这般模样顿时笑了出来。
“你这是吃了多少?东西一样一样地往我这边儿捣腾。”关文走了出去,扶着李欣往铺子里走。
李欣很是不好意思,轻声说:“扶我做什么,又不是七老八十了……”
关文便绷了脸。故作严肃地瞪着她。眼睛中却蕴含着笑意:“瞧你这样子就像是七老八十了,都那么大的人了,吃点儿东西还没个节制。”
李欣摸摸肚子,嘿嘿笑了两声道:“最近胃口好,吃什么都觉得香。”
关文和李欣去了后边儿屋子,李欣一一翻看自己买来的那些东西,检查一遍有没有被店家给耍心眼克扣了的。
关文瞧她那小气的模样便又笑:“要是信不过人家,就自己抱着东西回来。让人家给你送来你又担心人家缺斤短两。”
李欣轻哼了声,“我这是看这些店做生意实不实诚。要是实诚我下去还去。要是不实诚,我以后都不光顾了。”
李欣放下手里的布,搂住关文的脖子眯着眼说:“咱们如今也不缺那点儿钱。”
“瞧你那模样也不像大手大脚花钱的。”
关文笑了一声。走到李欣身边儿去帮她收拾东西,一边说:“这些都要带回去的?买那么多布做什么?”
“给你和扬儿做衣裳啊。”李欣理所当然地道:“这会儿天气冷下来,冬天立马就来了,扬儿又大了一岁,个子长高了些,觉得他裤脚都有些短了。”
李欣拿出一匹上好的夹棉棉布来,比在关文的肩上看了看,说:“这个料子给你做身衣裳成不?”
关文眼中蕴含着笑意,伸手搂住她的腰:“你说好就好。”
李欣忙挣开,伸手拍了下他的手:“大白天儿的。做什么呢。”
关文只是笑,坐到一边儿去看李欣收拾东西,听她絮絮叨叨说话也觉得是一种幸福。
两人正在屋里一个说一个听,门外却突然响起轻微的敲门声,许是听到屋里两人是在说话。门外的人也不是很顾忌。喊道:“东家,有人找。”
李欣忙丢下东西去开了门。门外是个十七八岁年纪的小伙计,见到李欣讪讪笑了笑,叫了声“东家夫人”。
“有人找你呢,赶紧去吧。”
李欣点了个头,回身对关文说道。
关文皱了下眉,问:“谁找我?”
“这……”小伙计有些迟疑地望了李欣一眼,顿了顿才道:“是那位顾嫂子……”
李欣一时之间还没明白过来这个顾嫂子是谁,关文便已经冷声道:“你收了她好处?我不是说过了,以后她要来照顾生意,你们接待就成。找我做什么?”
李欣顿时才明白过来,这个“顾嫂子”,应该就是顾海棠了。
当下李欣也不知道自己是该恼还是该笑,见那小伙子吃了排头灰溜溜地一边弓着腰一边出门去,再看关文一张黑了的脸,似笑非笑地说:“阿文,你这桃花运倒是走得俏啊。”
关文板着脸站起来去关了门,回身坐到了床上斜睨着李欣:“这都什么月份了,桃花早就开败了,结的果子都被人吃得一点儿不剩。”
李欣顿时“噗嗤”一声笑出来,关文说道:“开门做生意又不能不让人进门,我躲还来不及。今儿要不是知道你去二郎那边儿帮忙会过来,我也不在这边儿待着。”
“那你平时去哪儿?”李欣好奇问道。
关文说:“四处逛逛,再跟几个大商户联络联络,还要跑生意。”关文叹了口气道:“每天坐在铺子里边儿又不能生钱。”
关文在镇上的皮货铺子的生意李欣少有过问,但想来也知道,关文做这档子生意也不是很容易。要慢慢积累人脉、联系货源和客源,内里的掌控和外部的安排都要他一人统筹。
以前关文说让李欣来铺子里帮忙,她想都没想便拒绝了。现在想想,李欣也觉得自己不对,没有为关文多考虑几分。
李欣上前抱住他,嗫嚅了片刻后道:“阿文……你要是想我来镇上帮你分担……”
关文笑了笑说:“知道你喜欢过村里边儿闲逸的生活,没事儿,如今我也少有在铺子里待。你来我也不能整日陪着你。生意上了正轨,凡事都有例可循,比以往要简单多了。”
李欣摸了摸关文的耳朵,把他的头抱在怀里。两个人小意温存了片刻。李欣才离了关文,收拾整理好东西。
“今晚咱们早点儿回去吧。”李欣说道:“铺子里的账你核对完了吗?”
关文道:“还差些,你等我片刻。”
关文和李欣朝前边儿铺子里去,刚掀了帘子从后门进去,关文步子就顿住了。
李欣抬头一看,柜台旁边儿坐着的人不是顾海棠是谁?
顾海棠站起身笑盈盈地望向关文,见到李欣还很是“友好”地点了个头,但也没把李欣看在眼里,只顾着对关文道:“关大哥。你出来了?”
李欣抱了双臂在怀,微微歪着头看向顾海棠。
诚如村里边儿传言的一样,顾海棠能在沈府当丫鬟。还能混到二等丫鬟的位置,的确有她的一些优势。嫁了人后的顾海棠有了妇人独有的妩媚韵味,举手投足之间风情万种。再加上她本来日子就过得滋润,从前在沈府吃得好穿得好,嫁了人后又是在婆家里边儿作威作福的,肤白貌美自不比说。
看在李欣眼里,她说的话做的动作就有些勾引人的味道了。
关文冷着脸,硬邦邦地说:“小嫂子要买皮货,铺子中有专门为小嫂子推荐的伙计。”
言下之意就是:你找我没用,我不负责招待你。
顾海棠也不恼。盈盈福了福,装作千金小姐一般咬文嚼字:“听说关大哥新近做成了一笔生意,小妹特意来恭喜关大哥的。”
说着便伸手端了柜台上放置的篮子,李欣眼尖地看见她右手里还拽着一方手绢。
李欣忍不住轻笑一声,觉得顾海棠有一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滑稽。
就算是真正大家闺秀。也不会扭捏作态地随时握着手绢扮矫情。
关文不置可否。没有理会她,兀自找了铺子里的伙计交代事情。
顾海棠脸上便有些挂不住了。
她看向李欣。见李欣也正看着她,复又扬起嘴角,款款走向李欣,将篮子搁在李欣面前,轻声说:“李姐姐,这个你帮关大哥收下吧。他整日在外忙碌,肯定很费鞋子。这里两双鞋我做了好些天,鞋底纳得厚,穿起来会很舒服。”
李欣瞥了一眼顾海棠搁在一边儿的篮子,布盖着,隐隐露出一角来,的确是鞋子无疑。
关文走过来揽了李欣,隐忍着对顾海棠道:“小嫂子,上次我就说过了,我不缺鞋子……”
这话中透露出来的意思有两层,一是顾海棠已经来送过鞋子了;二是关文早就拒绝过了。
李欣还算满意,伸手拍拍关文的肩,知道铺子里的伙计都在望着自己,要是自己不拿出点儿态度来,恐怕他们还以为自己是个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自己在铺子里,也有伙计敢明目张胆地来找关文,说顾海棠来找他。当真是不把自己放在眼里。
都欺负到自己跟前来了,她要是还退让,岂非太过懦弱?
李欣提起篮子,掀开上面的布,提溜出两双鞋。
顾海棠有些兴奋地看向她。
怎么,以为她要把她辛苦做出来的鞋给扔出去?让大家都说她李欣是个悍妇,然后对她顾海棠报以同情?
她才没有那么傻。
李欣把鞋放到一边,提着篮子扬声道:“岑灏!”
岑灏便是岑哑巴,是从关全初来镇上打拼的时候便跟在他身边的。关全帮关文做事儿以后,岑哑巴也跟着来这边儿做事领工钱。他不会说话,但做事儿还算可靠,也用心,关文便把他个留了下来。
岑灏忙走到李欣跟前来,啊啊两声,望向李欣等着她吩咐。
李欣笑了笑,把篮子递给他,声音清脆地说:“白收小嫂子的礼这样的事儿我做不出来,好歹我也要点儿脸面。一双鞋铺子里大概卖个十几文钱,我也不亏了小嫂子,两双鞋算给小嫂子三十文钱,小嫂子还请别嫌弃。”
***
推荐好友的文——《田园酒香》
作者:暮朵
资深女酒鬼,重生为古代农家童养媳。
婆婆凶似虎,公公软如泥,丈夫病怏怏,大姑子……咳,咱就甭提她了成吗?
一屋子奇葩守着一间半死不活的酒坊,日子怎么过?
林初荷有云:对待婆婆,要像春天般温暖,剩下的事,您就看着办吧!
【下方直通车】
☆、第五百七十七章 海棠上门(下)
李欣笑盈盈地看着顾海棠,话说完便从自己袖子里拿出钱袋子开始往外掏钱。
“鞋呢我代我当家的收下的。”李欣一边数着铜钱,一边道:“家里还有好些厚底鞋子搁在那儿没穿,这两双鞋我就做个主,给这段时间一直跟我当家的身边儿跑腿的两个伙计。”
李欣拉了顾海棠的手,将三十文钱塞给她,轻翘起嘴角:“小嫂子以后还请多光顾咱们铺子,好歹咱们都是一个村儿里的,乡里乡亲的,少不得要给小嫂子算便宜些。你两个堂妹子跟我小姑子交好,再如何我和我当家的也要卖小嫂子两分面子。顾叔顾婶也一大把年纪了,回头我回村儿去,去他们跟前说叨说叨,劳烦小嫂子这般惦记着同乡。”
要是还顾着同乡的脸皮,顾着别让自己堂妹子难做,顾着自己老父老母,你顾海棠也该消停消停。
一席话堵得顾海棠说不出话来,脸色难看之极。
李欣还是一副言笑晏晏的模样,才不管她如何,伸手一边提了一双鞋,看那手工倒的确是极好,暗叹这顾海棠倒也真的花了心思。
李欣走到两个面熟些,对她一向恭敬的男人面前,一人给了一双鞋,笑说:“这段时间跟着我当家的出门儿跑腿,辛苦你俩了。这鞋我就借花献佛,送给二位。以后还望二位多帮衬着我当家的。”
两人也是看明白了这一场,忙顺势接过鞋,连连道谢。
顾海棠脸上就挂不住了。
她上前一步。声音微微提了提,显得有些尖利:“李姐姐,这是我做给关大哥的鞋子!”
李欣疑惑地回头:“小嫂子你好生奇怪,你既然叫我当家的关大哥。自然该唤我关大嫂。这是其一。其二,这鞋子我不是出钱给小嫂子买了么?我也知道小嫂子近端时间日子过得不如意,纳几双鞋子补贴家用……”
顾海棠气急败坏:“我说了这两双鞋子是我送给关大哥的!”
李欣也不恼。继续笑着说:“若是为了同乡情谊,这礼也太不合适了些。”
李欣声音清脆,虽然不大,却能让铺子里的伙计都能听见:“我这也是为了小嫂子的名誉好,以后小嫂子要还想嫁人,可不要传出些有的没的的,白白毁了自己的清誉。”
顾海棠是被休回家的。被休的理由还是很恶劣的“不侍翁姑”,但凡一个家中有老人,为人又是讲求孝道的男人都不可能再去把顾海棠聘回家。换句话说,顾海棠以后要想再嫁,也只能找那种没有爹娘了的男人。
皮货铺子里的都是伙计。这会儿铺子里还没有顾客来,但周边儿铺子的人和路过铺子的人都好奇地在门外探听观望。
顾海棠要是还想保全点儿名声,这时候就该离开。
但显然顾海棠这会儿有些恼羞成怒了。
“你自己生不出儿子就算了,你还想我把你那些个丑事儿都给抖露出来?要是大家都知道你是个窑姐儿……”
顾海棠也不再装温柔大方了,凑近李欣咬牙切齿地在她耳边低语。
她到底还是有几分顾忌,大庭广众之下要说李欣以前是个窑姐儿,她还真不大敢说。所以也就只能这样威胁。
李欣笑了声,也低声回她道:“人都说,笑贫不笑娼。更何况我这会儿还是从良了的。生不生儿子跟你没关系,你识相的,就赶紧走,我还能顾惜你是女人,给你两分面子。你要是不识相,尽管嚷嚷。这事儿你既然提了。早晚也会被你传得人尽皆知。我还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