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良跃农门-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欣立马就发现刘氏脸色不对劲,碍于关文在也不好问。刘氏推推李欣道:“和姑爷休息会儿,吃饭的时候叫你。今儿不回去吧?”
“嗯,歇一夜,明儿回。”
李欣笑着答应一声,将烤得香喷喷番薯递给关文,催促他吃。关文推了两下让李欣也吃,又向刘氏道了句谢,刘氏笑道:“姑爷别那么客气,大家都是一家人,欣儿平时性子温和,你俩以后过日子有商有量着过,我这心里啊,就踏实了。”
“娘……”
李欣略微不赞同地娇嗔一句,刘氏拍拍她的手径自出去了,还细心地阖上了门。
关文咬了两口番薯,脚还泡在热水里。李欣从窗口望出去,略有些忧愁地道:“娘好像有什么心事儿。”
关文对李欣家的情况只是一知半解,对刘氏也并不熟悉,自然看不出来刘氏有什么不对,只能在一边劝道:“等有空了你和岳母聊聊。”
李欣点点头,蹲下身去给他揉了揉脚底,按摩了几下,问他:“舒服不?”
“嗯。”关文微微眯眼,“别按了,起来歇会儿吧,一路上都看你打了个好几个哈欠了。”
“一会儿就好。”
李欣三下五除二地给关文擦干净了脚,收拾干净了才爬上床去,半合着眼依偎在关文怀里,想了想道:“阿文,你说我们回来,还要不要去跟我阿嬷他们打个招呼?”
“你阿嬷?”关文想了想,“你要是愿意,我们就去。不过……你前头没跟我提这茬,我没备足够的礼。”
“礼倒是没关系。”主要是,跟阿嬷和大伯那一家实在不算亲近。李欣有些烦躁地摇了摇头,“算了,还是不去了,阿嬷从来也没把我放在心上,上赶着去怕是也讨不到什么好脸子。”
“好,都听你的。”
关文收了收手臂,李欣窝在他怀里淡淡地笑了开,渐渐睡熟了。
等醒来的时候关文已经不在床上休息了,李欣整理了下衣裳,出去一看,便见关文正在帮着她爹忙活着,旁边还蹲着个粉雕玉琢的小人儿,不是山子是谁?
山子眼尖,看见李欣乐得叫道:“姑姑!姑姑!”
边叫着边朝李欣飞奔过来,一个猛子扎进李欣怀里。
将小娃娃抱起,李欣点了下他的鼻子逗他道:“想不想姑姑啊?”
“想!”山子大声答道,然后又问:“姑姑回家后不走了哦?”
李欣挑眉摇摇头,山子立马垮下脸,委委屈屈地说:“姑姑不在,三叔平时忙着念书也不理我,都没人教我认字了……”
山子今年才四岁年纪,入学太早,启蒙却是关键的。李欣一时之间也想不出法子,只能劝他道:“那姑姑去跟你三叔说,让他教我们山子认字,好不好?”
山子这才一副勉强满意的表情,眼睛又飘到李厚仲那边去了,赶紧拍着李欣让放他下来,拉着李欣的手往那边拽,说:“姑姑,姑父编的小蚱蜢可好看了!”
生拉硬拽地总算是把李欣拽了过来,山子从地上捡起一个编织地很细致的竹蚱蜢朝李欣炫耀,脸上笑得跟开了花似的。李欣望向关文,略有些意外地道:“你编的呀?”
“嗯,喜欢么?喜欢我也给你编一个。”
李欣一下子红了脸,一旁的李厚仲嘿嘿笑了起来,粗糙的大手忙活着,嘴上说道:“姑爷就给她做一个,我这闺女,轻易不会朝人开口要东西,她心里想要,嘴上也会说不要的,怕给人添麻烦。”
“爹!”
李欣抱着山子横了李厚仲一眼,见关文似笑非笑地望着她,更是不自在地别开头,问山子道:“弟弟呢?”
“喝药药。”
“弟弟病了呀?”
“唔……蜂蜂咬的……”
山子表达不清楚,李欣想了想才觉得应该是被蜜蜂蜇了的意思。跟李厚仲和关文说了声,便抱着山子去了东屋。果然见张氏正抱着小兜哄他喝药。
“大嫂。”李欣唤了声,凑过去看。张氏回了声,抱着小兜哄着,把碗凑到他嘴边,小兜却并不配合,左摇右摇地要避开。
张氏叹了口气,小兜转过头来,李欣这才看到他额头上确实肿着一个包,都有些泛红了。
“这怎么弄的?”
“就今儿下午他才醒,和山子去菜园子那儿玩儿,被蜂子给蜇了,闹得不行。”张氏搁下碗,抱着小兜颠了颠哄着,无奈地道:“让他喝药他也不喝。”
李欣端了碗凑在鼻子前闻了闻,顿时皱了眉头道:“这什么药?”
“虫草,”张氏奇道:“怎么了?”
“大嫂,你怎么给小兜喝这个……”小孩子喝这个,不拉肚子才怪。李欣放下山子,接过抽噎的小兜抱在怀里,试了试他额间温度,轻触了下他头上的包,“什么蜂子蜇的啊?蜜蜂还是黄蜂?”
张氏忙道:“蜜蜂,黄蜂怎么会绕到菜园子去。”见李欣抱着小兜,张氏又想继续喂他喝药,被李欣止住,“大嫂,这可不行,小兜喝不得这药,小孩子胃比大人的要脆弱多了,喝这个会拉肚子的。”
张氏一听连忙缩回手,“这怎么说的,老人家传的经验,都是喝这个啊。”
李欣摇摇头,想了想却转头问山子道:“山子想尿尿吗?”
山子困惑地点点头,“有点点想喔。”
“那山子尿尿拿一些出来给弟弟用好不好?”
山子不懂李欣的意思,但还是大方地说:“好。”
“妹妹,你这是……”张氏不解,李欣道:“先给小兜挑了额头上肿起来的地方里的蜜蜂尾针吧。”说着便让张氏去拿烧酒和银针,几下挑开了小兜的肿包,山子也拿一个小杯子盛了自己的尿尿递给李欣,眨巴着眼问:“尿尿可以治弟弟喔?”
“对呀,山子可了不得了!”
山子一听,立马昂起头乐呵呵地笑。张氏按着小兜的脑袋让李欣给小兜涂童子尿,还是忍不住问:“涂这个……真有用?”
“嗯,管用的。”李欣一边认真涂着一边说:“每天都给他涂尿,估计要几天才能消肿。”
“没见人用过这法子啊……”
“这法子最简便了,大嫂以后记着用。”李欣笑道,又哄小兜道:“小兜乖,姑姑给你带了小点心来吃,要是不快快好起来,可就要被哥哥全都吃了哦。”
小兜扯了扯李欣的衣裳,细声细气地叫了声“姑”,因为前头折腾地太厉害已经是累了,一会儿便模模糊糊地睡了。
李欣抱着他摇了会儿,又想起了个法子,对张氏道:“其实涂人乳也是可以的,就是不知道大嫂现在给小兜断奶了没,可还有乳汁?”
张氏摇摇头,“那倒是没有了。”
“那便只能每天涂尿了。”李欣道。
☆、第三十六章 堂兄来访
汹涌的点击从你们来,堆成的推荐票是一片海,火辣辣的评论是俺心里的期待,一路边逛边甩票才是最可爱,妹纸们你们才是最可爱~
抱了小兜放在床上,李欣和张氏闲聊了两句,说了说尿能消肿的事情,让张氏无比疑虑。李欣见她并不怎么信,想了想道:“大嫂过几天看看小兜消没消肿就知道了,这时候我说的什么,你没眼见为实,不信是自然的。”
张氏忙摆手道:“我不是不信你……只是这法子没见人用过,有些忐忑而已……”
李欣了解地笑笑,和着张氏一起去灶间帮刘氏忙活做晚饭。
江氏因为有孕嗜睡,一下午都在西屋躺着。这头一胎,她身子乏得厉害,白日黑夜都提不起什么精神。前两天开始孕吐了,更是整个人恹恹的,倒是把李二郎给吓得不行,几次说要请孟郎中来都被江氏都止了。
李二郎干着急,偏大嫂和他娘都跟他说这是正常的,让他不要担心太多。如今除了忙活田里的事情,李二郎便日日守在江氏身边,寸步不离的,比新婚那会儿还黏糊。
江氏正坐在灶间帮着看火,抬眼见李欣来了,立马要起身。
李欣笑道:“起来做什么,当心闪着腰了,我可是怕二郎,他那拳头可是硬着呢!”
江氏顿时一羞,不妨李欣还记着那会儿李二郎说的“拳头不是吃素的”这话,又想起近段日子李二郎的殷勤小心,心头更是暖烘烘的。咳了咳,江氏低声笑道:“姐,你别打趣我,婆母正说着呢,姐夫对姐也是好得不行的。”
李欣坦然接受了这打趣的话,竟还回应道:“那是,他要不对我好,我可就要去寻二郎的拳头了。”
张氏“扑哧”一声笑出来,对江氏道:“你还真别跟她斗嘴皮子,说不过她!”
江氏遂赶忙点头。
刘氏见两个儿媳妇和唯一的女儿相处地很好,不像别人家的媳妇小姑子明里暗里拌嘴吵闹,心里特别畅快,干起活来也特别带劲。揉着面团子,刘氏看了看外面,大郎和二郎一个在前院劈柴,一个在后院拾掇菜园子,关文这个新姑爷也正陪着当家的在编竹子,山子不知什么时候又跑到那边去了,想了想,刘氏还是低声问道:“关家今儿发生了啥事儿?”
李欣正在择菜的手一顿,本想不说的,可又觉得这事儿反正闹得挺大,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传到娘家这边来了,便也不隐瞒,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给说了,末了道:“孙家现在跟关家要么井水不犯河水,老死不相往来,要么就要斗个你死我活了。不管如何,这关系是绝对修不好的。”
刘氏恨恨地捏起个面团子砸在面盆里,骂道:“孙家那算是个什么东西,当初就是他们算计着把闺女嫁去关家的,杨婆子还在其中插了一脚,谁不知道啊?现在他们女儿出墙弄大了肚子,还偏生要拽出关家二郎的隐疾,真是损了阴德了!”
江氏也颇为不齿孙家的行径,道:“可不是吗,听说那关二郎也是个老实憨厚的,这下子想要再说合亲事,可就难啰……孙家断人姻缘,迟早要遭报应。”
“对!就是这个理儿!”刘氏揉着面团子,似是把面团子当做了孙家人,揉地相当用力,边揉边道:“尤其是他们什么日子不选,偏偏在欣儿要回门的时候上门找茬,还话里话外说欣儿的是非!”
说到这儿刘氏呆不住了,问李欣道:“那孙家妇人还说你老娘我是泼妇?等哪天我得了空,泼给她看看!”
李欣哭笑不得,“娘,人家都消停了,没找咱们麻烦咱们用不着上赶着去寻晦气。”
刘氏咽不下这口气,“那孙家妇人是哪家嫁过去的?等我空了去问问你李大娘。想拿我家的事儿当闲话乱说乱传?我刘金花也不是吃素的!”
李欣无奈地摇摇头,从水缸里舀了水出来洗菜,娘几个正絮叨着,门外突然有些嘈杂起来,紧接着听到一个男声喊道:“二婶娘在家的吧?我爹让我来寻二叔去一趟,您不拦着吧?”
刘氏手上动作一顿,立马麻利地洗了手走出去,正看到李厚伯家大儿子李金站在前院子里,笑着站在他二叔面前,见刘氏出来,立马堆了笑,唤道:“二婶娘。”
李欣也走了出来,叫了声“大堂兄”,便立在刘氏身后不说话。
李金、李银、李铜、李铁是李厚伯家的四子,李厚伯还有两个女儿,李珠、李宝,李珠嫁得远,好些年没回娘家了,李宝却是嫁在辉县镇上,日子过得还不错。李金和李银岁数比李斐都大,也都是逼三十去的人了。
李金扯着笑对李欣道:“欣妹妹这回门,去看你阿嬷不?”
李欣淡淡笑了笑,“就怕阿嬷又昏沉沉的,不想见人。”
李金面子上一下子尴尬起来。
李欣出嫁的时候李岳氏是一直懒在屋里不动弹的,她并不是人上了年纪脑子不灵光了,而是压根就不想出头来送孙女出嫁——这可是要给银子钱的!但压不过她是长辈总得做点儿面子,所以到了李厚仲家就懒在床上,装傻充愣地把这事儿混过去了。好在刘氏也懒得跟她计较,由着她懒在那儿,乐得不伺候她。
刘氏脸色有些不好看,知道李金来找当家的是为着老太太棺材的事儿,心里头有气,嘴上说话也不好听,“我说金娃子,今儿是你欣妹妹回门的日子,连顿饭都还没吃呢,啥事儿那么急找你二叔去?你就不能等明儿后儿再说?”
李金僵硬地搔了搔头,嘿嘿笑道:“二婶娘这话说得……”
“话说得不好听但就是这个理儿。”刘氏瞪他一眼道:“回去跟你爹说,有啥事儿等以后再说。”说着小声地,却用大家都得到的声嘀咕道:“节骨眼儿上添什么乱呢,横插一杠子……”
李金讪讪地点了点头,李厚仲觉得自己婆娘给侄儿脸色看,自己面子上过不去,微阴着脸打圆场,“金娃子,明儿叔去,跟你爹说声对不住啊。”
李金忙顺杆爬下来,连称不敢,与众人打了个招呼便急匆匆地返家去了。
李厚仲脸便拉了下来,对刘氏道:“啥话不能好好说?”
“你好好说,说呗!说着说着那副金丝楠木棺材就落你手上了!”
刘氏恨恨瞪他一眼,转身回灶间去,还招呼着儿媳妇和女儿一起进去,留李厚仲在原地站着生闷气。
“娘,什么金丝楠木棺材?”
李欣不知道昨天李银来家找她爹的事情,进了灶间就问刘氏。刘氏叹着气把昨儿的情况说了,道:“你大伯倒是打的好算盘,你爹要是真接了这活儿,花的钱和功夫不知道要比他们多多少!凭啥棺材就要我们出?说难听点儿,当年分家的时候你阿嬷偏着你大伯和你三叔,把你爹撂在一边,现在到她要死置办丧事了,居然要我们出大头?我脑子有毛病才给她出大头!”
张氏忙劝着刘氏消消气,她心里也不想公爹担了这档子事儿。
李家村这地界竹子树木倒是很多,金丝楠木也不是没有,但要弄到整棵金丝楠木的树也并不简单,更别说要打磨成一口棺材了。李岳氏的棺材其实老早就准备好了的,谁知道这老太太临老临老了起了别的心思,硬是觉得本来准备的杨木棺材不好,哭闹着一定要金丝楠木的上好棺材。听李银昨儿话里话外的意思,要不是金丝楠木的棺材,老太太就是死也瞑不了目了。
☆、第三十七章 金丝楠木(上)
李欣是嫁出去的女儿,对娘家的事儿也不好多插手,听听就算了。可刘氏却想让女儿说说看法,抱怨一通后问李欣道:“欣儿,你说,娘要怎么回了这事儿?”
李欣摸了摸头,又弯下腰去洗菜叶子,囫囵道:“娘问我我哪儿知道,我也久不跟大伯他们家打交道的……”
刘氏拍了下大腿,“说的就是,你出嫁他们也没啥表示,来吃喝一番又回去了。还是做老大哥的呢,做得那么惹人笑话!”
李欣笑笑,没接她娘的话头。
江氏一边往灶洞里添柴禾,一边道:“金丝楠木可不是一般的木料子,我记得我爹跟我说过,关于这金丝楠木啊,还有个传说呢!”
“哦?啥传说?”张氏感兴趣地问道。
“听说以前京师有个富贵人家,那家男主人平时乐善好施,有一日他做梦,梦到自己上了天界见到了天界一个仙童,仙童对他说,他一生做善事,积了功德,如果死后能有一副助他登天的好棺材,那么他就可以位列仙班,成为天界一员。”
江氏笑眯眯地说着,张氏一副让她继续的表情。李欣虽然不怎么信神佛,但权当听故事了,也听得津津有味的。
“那然后呢?”刘氏催促道。
“然后那人就醒了,醒来后就让人去打听什么棺材是好棺材。去找和尚算过,也找打算卜过卦,都没得到确切的说法。有人说要镶金嵌玉的,有人又说要带有香味的檀香木料的,还有人说用玉石打造的。那人渐渐有些死心了,想着可能就得不到好棺材了,谁知偶然见听说咱们益州特有的金丝楠木是天下最好的木材,便赶忙让人去益州买下一口金丝楠木打造的棺材,准备送上京师。”
“那可能那副金丝楠木打造的棺材就是仙童口里说的好棺材了。”刘氏点头道。
江氏笑笑,“这故事啊,奇就奇在后边儿。那善人派了自家府里一个管家来益州,买好金丝楠木的棺材后,放了碗烧好的肉到棺材里盖严实了,然后送上京师去。路上走了近一个月,到了京师,那善人看着棺材打开的,结果,你们猜怎么着?”
关键时候江氏居然卖起了关子,张氏笑骂道:“你倒是学精了,赶紧着说啊!”
江氏笑道:“棺材盖一打开,那碗烧好的肉还好端端地放在里边儿,善人端出肉来,还能闻到香味,拈一筷子吃,那肉还没坏呢!”
“哇,真的假的啊?”张氏微微睁大眼,“金丝楠木棺材真的像你说的那样?”
“我也是小时候听我爹说的,都说是传说了,也无从考据不是。”
江氏咂咂嘴,又添了柴禾,仰头看了看锅里,道:“婆母,水快涨了。”
“诶!”刘氏应了一声,还意犹未尽地道:“看来那善人后来肯定是用了那金丝楠木的棺材,然后就位列仙班成了神仙了!”
张氏道:“不知道阿嬷知道这故事不,要是她也知道这故事,说不准啊,也想位列仙班去咧!”
“她倒想得美,也没见她做什么善事,下辈子能投个好胎就是她造化了,还当神仙……”刘氏哼哧两声,搓着面团子下锅,见李欣在一边不语,奇道:“欣儿,想什么呐?”
“没……”李欣把菜叶子放在筲箕上沥水,“我就是想,金丝楠木也只在咱们益州有,村里树林里有那种木料,能砍一棵下来倒是无妨的。不过要打造口棺材的确是费时间也费力气。这眼看着马上要打谷子了,爹腰身不好又不能下场,铭儿岁数还小也要念书,倒也帮不上什么忙,全家壮劳力也只有大哥和二弟两个,这怎么忙得过来?”
“所以我说这事儿应不得!”刘氏说起李厚伯家打的如意算盘心头就有气,“到时候你阿嬷死,丧事倒是你大伯操办了,收的礼钱什么的也是在你大伯手里头捏着,能分给我们?棺材倒是让我们造,算来算去就你爹吃亏。”
想想还是气不过,“还不是看你爹实诚好欺负,事事都要踩你爹一头!”
李欣淡淡笑笑,道:“娘不如跟大伯说,这棺材咱家的确是抽不出人手来弄,砍棵金丝楠树倒不费啥功夫,打造棺材这事儿,不如还是让大伯家来做吧,好歹大伯家有四个堂兄弟呢,人多做事儿也快着些。”
刘氏眼睛一亮,“对啊!咋不能拿他们家人多堵他这个口?”说着欣喜地朝李欣道:“还是欣儿聪明!”
李欣低垂了头笑,一边小声道:“可不是我的主意,本来就是这个道理。”
“是,是这个道理!”
刘氏笑呵呵地,手上动作越发快了,几下子将面盆里的面团子下了锅,又去拌猪食,吩咐张氏看着点儿锅里头。
张氏挨着江氏坐下,听见外面院子里山子稚嫩的问声和关文的回答声,对李欣笑道:“妹夫看上去挺骇人的,倒是挺有耐心,山子那么烦人问这问那,他还能耐得住性子跟他周旋。”
“对啊,那日姐夫来迎亲,我见着他还很是吓了一跳。”江氏也道:“不过现在看熟了,倒也不觉得他有多吓人了,连山子都不怕他了。”
“他面冷心热,相处久了就知道了。”
李欣拿锅铲推了推锅底,怕面团子黏住了,又对江氏道:“柴放少一些,火候太大了怕煮散了。”
女眷在这边忙着晚上的饭食,说说笑笑很是融洽,男人那边的气氛却相对较为凝重。
李厚仲把李大郎李二郎叫了过来,跟两个儿子商量应下他大哥说的打棺材的事儿。李大郎一听就皱了眉头。
“爹,这马上就打谷子了,你要答应了大伯家说的事儿,我和二弟哪儿抽得出时间来啊?”
“就是说啊爹,他们人多不会自己打棺材啊?我们没承阿嬷多少恩惠,犯不着为她一副棺材还累死累活的。”
李二郎丢了挖菜的小锄头,叉着腰粗声粗气地说道。李厚仲瞪他一眼,“那是你阿嬷,是你爹我的老娘!她的要求爹怎么能推掉?你别搞得你爹我被人说是不孝!”
李二郎气鼓着眼,冷笑一声,“好啊,你应了就是,你应了你自己去砍树自己打棺材去,别拉我和大哥跟你一起受罪!”
“你!”
李厚仲被李二郎这么一激,情绪顿时激动起来,手颤巍巍地指着李二郎,“你就这么跟你爹我说话的?是不是以后等我老了你也要这么对我?”
“爹!这话说得严重了!”
李大郎把李二郎拉在自己身后,给眼眶子通红的李二郎使了个眼色,待他平静些了才开口道:“爹,娘说过家里有啥事儿要大家伙一起商量,你才答应了,难不成又要反悔?”
李厚仲顿时说不出话来,看了眼缩在关文身后的山子,又瞅瞅一直没出声的关文,却是问关文道:“姑爷咋说?”
关文怎好在这件事儿上出主意?但老丈人问到自己头上了又不能装没听见,想了想还是道:“我觉得……这事儿还是跟岳母商量商量比较好,岳父要是自己就这么应了,少不得要落埋怨。”
李大郎立马附和道:“爹你听,连阿文都这么说。”
李二郎偏过头去,眼帘子微微搭着,显示着他的不满。
李厚仲叹了声,默默坐下去继续忙活手上的活儿。山子听不懂大人之间在争论什么,但见爷爷不生气了,便又跑了出来拉着他爹的短衫衣角子:“爹爹,姑姑给我吃小点心。”
“嗯,吃去吧。”
李大郎心头有事儿,把儿子打发走,也把李二郎拉走了,对关文投了个感激的眼神。
关文微微点点头,又挨着他老丈人坐下来,倒也不言语,只默默给他打下手。
☆、第三十八章 金丝楠木(下)
晚上的饭局因为这金丝楠木的事儿而显得气氛有些沉闷,李厚仲心事重重地坐在主位,闷声不吭地夹菜,李二郎跟他吼了那么一句,爷俩儿也互不搭话。
临吃饭才回来的李铭自然察觉出了家里的气氛不对,但见到姐姐却是比什么都开心,放下褡裢子就挨近了李欣和她叙话。
李老二家只有李欣一个闺女,李铭跟她年岁相差还是有些大的,可以说,李铭也算是李欣一手拉扯到半大小子的,感情自然不同,吃晚饭也是挨着李欣坐。
见大家都闷着不怎么说话,李欣夹了筷子菜到李铭碗里,问他:“铭儿今秋要不要去考童生试?可跟先生说过了?”
成亲前李欣交待过刘氏这事儿,不过这几日家里还是挺忙的,也并没有把这件事情提上日程。
听李欣那么问,刘氏立马道:“还没呢,过几日再让他跟先生说说!”忽然想到关文家里也有个读书的,刘氏立刻转向关文道:“姑爷不是也有个弟弟在读书?可考了童生试了?”
这话问得关文有些尴尬,微窘迫地摇了摇头。
李铭忙道:“我才十二岁,就算先生肯推荐我去考取童生,我也不一定考得上的。”
刘氏不满道:“瞎说!你脑瓜子灵光,要去考哪有考不上的?送你去读书识字不是白送的。”
“娘,别给铭儿那么大的压力,考不上是很正常的,他还小着呢。”
李欣夹了口菜送到刘氏碗里堵了她的嘴,对李铭道:“不过趁着现在去试试也不错的,即使考不上,也能先混个经验,下次去就更有些准备的。做事情要慢慢来,一蹴而就有时候也并不好,很多读书读到几十岁还都只是个童生呢,你也别给自己太大担子了,姐姐看你平时念书很刻苦,也不呆板,考上了,是水到渠成,考不上,也是老天想要多磨砺你一下。”
李铭认真地点头,姐姐的话他一向是很能听进去的。
刘氏略微不满地嘟囔:“铭子有时候不听他爹娘哥哥的话,倒是你说的话他都听。人都说女生外向,他这小子倒是处处都向着他姐来着……”
李欣低低笑起来,对着李铭挤了挤眼,“娘吃醋了。”
“鬼丫头,说谁吃醋呢?吃饭吃饭!”
刘氏笑骂一句,舀了个汤团子到她碗里,又舀了个到关文碗里,笑眯眯地说:“好喽,夫妻圆满,日子可也要过得圆满,不然可对不起我做的这汤团子!”
李欣乐呵地叫了声娘,关文道了声谢,夫妻俩在刘氏目光下吃了起来。
吃完饭收拾妥当,天色也渐渐黑了。刘氏拉了李欣说悄悄话,很是隐晦地问到了她和关文之间的“夫妻之事”。李欣一边暗笑做娘的都喜欢打听儿女闺房,一边又有些羞赧,浅显地说“还行”。这要是往深了说,她可就真的词穷了。
刘氏见她一副娇滴滴的样子,甚为满意,想了想又叹了口气,道:“如今你是他们关家唯一的媳妇,前头那个还被休了,这担子可就重得多了。”
李欣不在意地点点头,“哪家媳妇不都这样过来的,熬一熬也就过去了。”不过说起来倒是让她想起阿秀的亲事,李欣忙道:“倒是我还真有件事儿拜托娘帮我探问探问。”
“啥事儿?”
“娘知道阿文他五妹妹,叫阿秀的那姑娘吧?”
“阿秀……”刘氏想了想,“啊,记得!他们关家下聘的时候跟着她二哥来了的,挺秀气腼腆的一个姑娘。咋了?”
“还能咋?阿秀十八了,早该说亲了。关家没女人,这事儿不好打听,娘要是得了闲,平时帮我看看咱们村有没有合适的小伙子和阿秀相配的。”
人老了就好做个媒,刘氏一口答应,想想又觉得不妥,“咋不找媒婆?李大娘不是刚促成你和姑爷的婚事儿?”
“关家才找了媒婆做成一门亲,得缓一缓,再说请媒婆也不是不花钱……”
李欣隐晦地点了原因,刘氏会意,立马不问了,连说让李欣放心,一定帮她好好打听村里适婚的小伙子。
全家人齐聚,便各人端了小板凳在前院子那儿纳凉。李厚仲独坐一角抽着旱烟,挨着顶屋顶的木柱子,有一搭没一搭地吐吐烟圈。
李欣坐到他旁边,抬头望天,耳边听得蝉鸣,只觉得乡村生活真是再惬意不过。可这惬意里还是包含了家长里短的鸡毛蒜皮小事,人和人之间的相处联系被这些事串联在一起,稍微一拧就是一团乱麻。
“爹还生娘的气呐?”
“生她啥气。”李厚仲砸吧下嘴,略微不自在,“你咋来了?不挨着姑爷坐去。”
“挨着爹爹还不乐意啊?”李欣假意生气道:“当真爹是觉得女儿嫁出去了,就成了泼出去的水,都不跟女儿亲近了。”
李厚仲摸了摸头,别扭道:“啥事儿都你说了,爹能说啥。”
李欣抱了李厚仲一只胳膊,枕着他的肩,闻了闻李厚仲周身散发的那种烟草气,嫌弃地吸了吸鼻子,“爹的功夫都拿来抽烟头了,哪还顾得上说话。”
“你爷俩说啥呢?”刘氏拿着几把蒲扇出来,一边递给儿媳妇一边看着李欣那边问道。李欣笑呵呵地回道:“说悄悄话,娘要听不?”
“去。”
刘氏笑骂了一句,招呼关文道:“姑爷要喝凉茶不?镇在后院子过去那条小溪里的,这会儿喝着肯定舒畅。”
“娘,弄来吧,我和二郎也喝点儿。”
李大郎朝关文道:“以前妹妹晚上就喜欢喝了再去睡,说是喝了通体舒泰的,咱们也就全都染上这毛病了。”
“那就麻烦岳母了。”关文有礼地应了声,对李大郎道:“我倒只知道她睡前喜欢喝点儿水。”
“那可不是真的凉茶。”李欣头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