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良跃农门-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氏说着当真就进了堂屋,李欣没拦住,跟进去的时候正好听见李铜说:“……我二哥说了,毒死的那啥猪啊鸡的,常家不要想找咱们赔,他们要咱们赔那也行,那我姐的嫁妆也要一点儿不落地还回来,我娘那会儿记了嫁妆单子的,一条条一件件列得清清楚楚,不会让常家占了一丝便宜去。”

刘氏顿了一下,本来她进来就要开口说话的,这会儿倒是先闭了嘴没言语,找了地方坐下来。

李欣挨着她坐了,暗地里捏了捏她的手。

李厚仲皱了下眉,问李铜道:“那常家怎么说?”

“常家还能怎么说?”李铜一点儿不觉得自己是外人,捡了筷子夹了一口肉就让嘴里塞,一边吃得满嘴流油一边回李厚仲的话说:“就说让爹跟二哥把常宽那狗杂种交出去呗。”

李厚仲顿时道:“铜娃子,那常家小子好歹也曾经是你姐夫,你说话还是别狗杂种狗杂碎狗东西地叫他。”

李铜挤了挤眼:“他还算我哪门子姐夫,都把我姐给休了。”

李铜哼了一声道:“没骂他别的就算不错了,舀这比喻他还是我口下积了德。”

李厚仲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刘氏瞧见碗里的肉已经让李铜吃了好几块了,只觉得肉紧,赶紧叫大家都上桌吃饭。

因为人多,又另外摆了张小桌子,张氏、李欣和家里三个娃坐小桌子上吃。

怕肉啊菜啊的不够,张氏少不得又去整治了一锅肉来。

李铜吃这一顿饭表现地特别活跃,看那样子跳脱跳脱的,话还说得特别满,好像一切都在他掌控之中一样,大言不惭洋洋得意的劲儿让刘氏暗地里都翻了好几个白眼了。

好不容易这一顿饭吃完,李铜还有些意犹未尽:“二叔,就是没点儿下肉的酒……”

“铜娃子,得了吧,你甭忘了你大哥咋没的。”

刘氏插了一句嘴,见李厚仲要说话,忙先他一步说道:“你还不回去看看你爹那边怎么样了,你跟你幺弟倒是吃了,你爹他们可咋办?”

李铜摆摆手说:“二婶娘不急,娘肯定知道给爹送饭去的。”

有人给你们送饭你们还来蹭吃蹭喝!

刘氏皮笑肉不笑地道:“那你还不回去瞅瞅?”

“这就过去。”李铜笑嘻嘻地说:“二叔,二婶儿,我这就走了啊,今儿多谢了啊!”

李厚仲摆摆手说:“你俩路上小心些。”

李铜答应了一声,拉着李铁朝村头那边晃去了。

刘氏脸上的笑立马就冷了下来,斜睨李厚仲说:“跟侄儿聊得很开心是吧?”

李厚仲吐了口气,李欣道:“娘,我倒是觉得是四堂哥要来咱家吃饭的,堂弟一直都没说话。”

刘氏鼓了鼓眼问李大郎:“他俩怎么跟着你回来了?”

李大郎苦笑一下,说:“我去见两方没动手就打算回来,然后四堂弟就追上我了,殷勤地问我吃过饭没……”

“然后你说没吃,他就跟你一起回来了?”

“……嗯。”李大郎无奈地道:“我总不能撵他走吧,那成什么样儿了……”

刘氏心里不爽利,李厚仲劝她:“算了, 一顿饭的事儿。”

“是,没错,你大爷嘛,一顿饭算得了什么事儿,你请得起,你是人二叔,让人吃一顿咋的了?”

刘氏阴阳怪气地损了李厚仲一句,自己收拾着碗,一边吩咐张氏道:“你赶紧去把肉给腌了。”

张氏答应着去办,李欣帮刘氏收着碗筷,看她爹闷不吭声的,悄悄撞了下刘氏,说:“娘,又不是爹让他们来吃的,再说了,人上门了哪能撵啊……”

刘氏哼唧一声,伸腿踢踢李厚仲说:“吃过了就挪窝。”

李厚仲走到了一边,刘氏继续道:“明儿欣儿跟阿文就回去了,要给他们带些啥回去的,你自己也掂量掂量,装点儿东西的。”

李厚仲答应着便赶紧去忙活,关文忙拦道:“不用带东西的……”

李欣也说:“带什么啊,爹,别忙活。”

李厚仲说:“我编了些簸箕啊竹篓子啥的,给你们捎上,也免得你们要用再去买。自己家编的,结实。”

说着就乐呵呵地去挑拣他的那些成品了。

刘氏说:“让他忙去,兴给外人好处,还不兴给自家女儿女婿的一些好处?”

“娘……”

“娘这不是小气,你说一顿饭算得了啥?说得笑人些,咱们家这会儿条件又不差。”刘氏道:“娘就是看不过你那堂兄弟,瞧他那嘴脸,好像吃的喝的都是他自己家的一样,一点儿不害臊。”

李欣笑了笑,“算了娘,不管他们了。”

“我才懒得管他们。”刘氏说:“他们从我这边儿吃过去的,我也吃不回来,还不是只能认了。”

说话间的功夫李厚仲就已经把关文也给喊了去,让他也挑挑那竹子编的东西什么的。李二郎照例扶着江氏去散步消食儿,李大郎则带着几个娃子一起玩儿去了——山子和小兜也好些日子没见着他们爹了,李大郎也怪想他们的。

刘氏见周围没别人,这才小声地跟李欣说:“你说你大伯娘这是人精明呢还是咋的,当年给女儿的嫁妆还一笔一笔记那么清楚,现在跟常家人翻旧账。”

李欣道:“我倒是觉得这样挺好的,大家都没什么扯头,一笔笔算清楚最好。”

☆、第二百九十章 爹哄娘呢

“但听着总有些别扭。”刘氏说:“大致记得就不错了,贵重的东西什么的心里有个印象就顶天了。你大伯娘居然还记了下来,还一笔一笔地一点儿不落……娘这就有些想不就明白了。”说着还低声问李欣:“你当初嫁到关家去的时候娘可没给你记住那些嫁妆的。”

“娘……”李欣好笑道:“我这又不需要,大伯娘记那些也就这会儿才用上……”

“呸呸呸!”刘氏赶紧往地上啐了几口,说:“记那干啥,可着这会儿用不成?”

说话间的功夫刘氏就赶紧收拾了桌子,李欣也在一边帮忙。

等天色黑下来了,刘氏就招呼张氏烧水之类的,让大家伙儿洗漱好了上床睡觉去。

刘氏还跟李欣嘀咕:“赶紧关了院门熄了烛火,保不准你大伯他们还要找上来。”

李欣无奈地笑笑,心里却是道:难不成见他们这边漆黑一片的,她大伯就不会叫人起来了?要真找上来,才不会管你这边人睡没睡呢。

都收拾妥当了,关文也跟着李欣回屋里去。李欣舀了扬儿的衣裳去给扬儿洗澡,说:“跟山子哥哥玩儿地那么疯,开心吧?”

扬儿猛点头,过了会儿又跟李欣说:“娘,爹来了,是不是要回家家?”

李欣顿了下,扬儿道:“那扬儿也不跟山子哥玩儿了,我们回家家。”

李欣刮了刮他的小鼻头说:“跟你山子哥哥也学鬼机灵了。”

扬儿就呵呵地笑:“扬儿听话,扬儿也想爹了。”

李欣把他抱在怀里给他擦着身上的水,然后给他穿了衣裳。

扬儿说:“娘,扬儿会穿衣衣。”

“娘知道,扬儿聪明着呢!”李欣笑道:“不过夜晚天凉,当心感冒了,这次娘给扬儿穿,下次扬儿自己穿。”

扬儿便使劲点头。

李欣抱着扬儿要回屋,刘氏不知道从哪儿窜出来。说:“外孙子给我抱。”

“……娘?”李欣诧异地看着空空的手——扬儿已经被刘氏抱过去了。

刘氏冲李欣眨了眨眼:“你跟你当家的好生说话。”

李欣顿时哭笑不得,伸手去把扬儿抱了回来,说:“不差这一晚的,扬儿也说他想他爹了。”

刘氏便鼓了鼓眼。没好气地横她,“有时候你也是,拎不清事儿。”

李欣只笑。

扬儿看看刘氏,又看看李欣,搞不明白自己娘跟外婆在说些什么。

李欣抱着扬儿道:“娘,早些歇了吧。”

刘氏缀缀地哼了声,推了推李欣说:“好生跟你当家的说啊。”又看了扬儿一眼:“赶紧哄娃子睡了。你俩好生说说话。”

李欣答应一声,抱着扬儿回去,刘氏站在她们他们后边儿咧着嘴笑起来。

李欣回了屋,先放扬儿在床上。关文坐在床沿边上抬头看她。

李欣瞥了他一眼,没好气地道:“看什么看。”

“好看。”

一句话顿时让李欣红了脸,她偏过头,耳根子也微微红了起来。

关文看得意动,站起身去环了她腰。脑袋搁在她肩上,心中只觉得暖洋洋的,不禁情动地叫了声:“欣儿。”

李欣粗喘了一口气。正要骂他,却听扬儿在身后喊道:“爹,做什么?”

关文一顿,慢悠悠地收回手笑道:“爹哄娘呢。”

“扬儿也哄。”

扬儿在床上站起来,看看关文又看看李欣,皱了皱眉头道:“可是娘没哭啊……”

李欣推了关文一把,伸手解了外衫,摸出关文给她带来的一百五十两银票。

“说正事儿。”李欣横了关文一眼,关文忙肃了脸,道:“你说。”

“你爹说要休我。我这跟你回去,旁的听到这话的人你要怎么说?”

李欣问关文:“侯家的事儿你是怎么解决的?还有以后,你爹要是再这般,你又要怎么做?”

关文顿了一下,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回答李欣道:“那日听到这话的也就是爹他们跟侯家的人,再来就是何伯了。何伯那边不会舀这件事来叨叨。侯家?p》

娜艘泊鹩α吮湛诓凰担劣诘潜摺簿偷土芑崴颠读骄浒桑院笏遣辉谖颐敲媲盎危膊换嵩偎凳裁础!?p》

李欣皱了下眉,关文道:“至于侯家,我给摆平了,猴半仙后头自己说是他先嘴上不干净,他叔跟他婶也没多余的话,不过他们人到底是我们打的,我应了会赔付一些医药钱,条件就是让他们闭嘴,谁要是再背后议论你让我知道了,再被打,那就是活该,我不负责任。”

说着关文转向李欣道:“我跟侯家人说了,接你回去以后,猴半仙和他婶子、堂兄弟,都要来给你赔礼道歉。否则这事儿不算完。”

李欣默然不语,关文接着道:“至于爹那边,我也跟他说透了,他跟刁老妖他娘的事儿,加上他逛窑子的事儿,那是对不起我娘,我跟他没什么好说的。我不计较他那事儿,他也别逮着你不放。这是最后一次,再有下一次他说你这样那样,我就不念父子亲情,以后也不认他这个爹。”

李欣便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笑。也不知道是讥笑还是苦笑。

关文说:“六弟的事情我也不管了,他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我也跟他们说明白了,既然分了家,那就是两家人,他们怎么样我管不着,我们怎么样他们也管不着。每个月一百个钱的孝敬就算是我的孝道了。”

关文面对李欣正色道:“欣儿,事不过三,若是有第三次,我一定不会再容忍我爹那样了。”

李欣面色平静,道:“那你也记好了,事不过三,若是有第三次我回娘家,那就是我俩走到头了。”

关文一愣,李欣俯下身去,舀了騀子将她藏在床底下的瓦罐掏了出来,揭开盖子倒出二十两银子。

关文静默地看着她,过了会儿才说:“我记着了,没有第三次。”

李欣轻“嗯”一声,把二十两银子和一百五十两银票都放到了床上。

扬儿乖乖坐在床里边儿看着李欣,从李欣和关文说正事起他就一言不发,乖得不行。

【文】李欣上去亲了亲他脸蛋道:“扬儿不困吗?觉觉了,明儿咱们就回家。”

【人】扬儿眼睛一亮,赶紧点头,又有些难过地说:“不能跟山子哥哥玩儿了……”

【书】关文赶紧道:“扬儿,家里还有小康弟弟等你回去跟他玩儿啊!”

【屋】“对嗳……”扬儿忙点头,李欣摸了摸他的头说:“赶紧睡吧。”

扬儿便乖乖地钻进被窝,靠着最里边儿,还懂事地拍拍床铺道:“爹,娘,你们的位置。”

说着眯了眯眼笑,背对着他们真就睡了。

李欣轻笑了一声,坐到了床沿。关文也坐了下来,两个人之间隔着那一百七十两的银子。

李欣道:“这钱怎么用,还需要费些功夫。”

关文想了想道:“其实我收到银票的时候我就想跟你说来着。”关文看向李欣:“那么多钱放在家里终究是不安全,我始终觉得,能把钱变成最实际的东西最好。”

关文比着手指给李欣数道:“比如屋子,比如田地,比如储存的粮食。若是干巴巴地守着这些钱,钱又不能生钱,万一哪天被盗了还没地方哭去。比起钱财,田契、地契、房契这类东西才更加有些用处。”

李欣意外地看了关文一眼,道:“没看出来你心思还很活络的。你要那么看得开,当初你走镖赚钱,怎么就没起心思买田买地?”

“那会儿没想那么多,何况我又不在家里,就算买了也不知道交给谁经营。更何况……”

关文顿了一下:“更何况那时候全家除了二弟他们下田干点儿活,家里用钱都要从我这儿出,也实在是没有余钱。”

李欣便明白了。

那时候的钱差不多都被关明和孙喜鹊两个人“瓜分”了,关明脑子不活络,只知道当守财奴守着钱。孙喜鹊呢是压根没想过要钱生钱,得了钱就去买新的衣裳、胭脂水粉、珠钗头花之类的,再多的钱也禁不起用。

李欣微微叹了口气,捂嘴打了个哈欠。关文道:“你要是觉得捏着钱心里不踏实,不如就买地吧,村里还是有些地的,连一片的也多,也有不想继续耕田想出去卖苦力,打算把田给卖了的,都有。荒地其实也有不少,听说今上鼓励开荒,荒地价钱也便宜。你要是觉得合适,不如朝这方面想。当然买房子也成,在镇上买一户小些的赁出去,每个月也能得好些钱。”

关文说着就有点儿没了顾忌,滔滔不绝地竟然说了一大篇。

李欣本是认真听着的,这会儿就渐渐觉得他说的话是催眠用的,她只看着他的脸和那不断开合的嘴,眼神就有些恍惚了。

往下栽了下头,李欣才微微醒了醒神,说:“困了……”

关文忙住了口,李欣掀开被子钻进去,说:“回去再说吧。”

关文赶紧应一声,再看过去,李欣就已经环着扬儿睡了。

一大一小都是背对着他,大的抱着小的,拢在被子里的身体虽然看不见,但是也知道是纤细苗条的。

关文脸上浮现起安心的笑来,收了床上的银钱放到李欣方才舀钱出来的瓦罐里,想了想,又把瓦罐封好口,塞到床底下,自己也脱了鞋轻手轻脚地上了床去。

床纵使窄巴,但他却觉得很温馨。

☆、第二百九十一章 前期投资

跟刘氏想的不一样,李厚伯一家却没有来找他们的麻烦。

睡了一个神清气爽的觉,关文起了个大早,天还没亮就在院头帮着李家劈柴了。

没一会儿刘氏张氏也起了身,见关文这样,婆媳两个相视一笑,各自去忙活起来。

伴着鸡鸣和狗吠,李家又开始了新的一天生活。

刘氏蒸了一锅白面馒头,冲在灶膛前添柴的张氏笑道:“这样的日子才是有盼头。”

“婆母这是丈母娘看女婿,越有越有趣。”张氏打趣道:“也是咱们家这姑爷幸运,有婆母这样的丈母娘。”

“去,大清早嘴里就抹了蜜。”

刘氏心里得意,嘴上却还是假意斥骂,只是那脸上边儿的笑意却丝毫不减,嘴咧得开开的。

张氏便是一脸的笑。

等天微微亮了,爷们儿娘们儿的都起了身,李厚仲乐呵地在储物间走进走出,关文见了忙道:“岳父,昨儿收拾的东西就紧够了……”

李厚仲笑说:“多带点儿回去,蘀换着用。”

“文哥,你就让我爹忙活吧。”李二郎拉了关文道:“他难得忙活一次,积攒了这么些竹编的东西,一直没瞅着时间去卖,这会儿是在跟你炫耀呢!”

“兔崽子胡说八道!”

李厚仲瞪了李二郎一眼,伸手拍了他一下,道:“皮痒痒了是不?”

李二郎就嘻嘻笑,李厚仲拉了关文说:“别听你小舅子的,他嘴巴顶讨厌,甜的那块儿全舀去哄他媳妇儿了。”

关文倒是有些诧异,笑了声问:“岳父编了这许多东西怎么不舀去卖?”

“家里这会儿事情多,春天来了,地里都忙着,也没那个时间。”李厚仲眯了眯眼望天,说:“还等着啥时候出大太阳。好摊出来都晒晒。”

李欣抱着扬儿出来,扬儿揉着眼睛要下地,自己小跑着去猪圈撒尿去了。

听到这话李欣顿了顿,说:“爹这积攒了去卖是不是价钱还能卖得高些?”

“嗯。”李厚仲笑道:“杂货铺子的那掌柜说就缺咱们家这样一套套的东西。都是爹自己个儿编的,码起来一块儿是一块儿地排着,大小都差不多,比其他的都好看,手工也细致,他卖出去的价格高,给爹的钱也就多些。”

李欣心里算了算。她爹编竹子能挣钱,攒一个月去卖也相当于是舀月工资了。她娘伺候猪啊鸡啊的,来钱虽然不快,但是有保障,至少每天都能收几个鸡蛋。她大哥这会儿是“预备役村长”,不知道会不会舀“实习工资”,不过大哥平时做木工活,多少也有些收益。再有就是她二弟。二弟力气大,地里伺候庄稼是一把好手,田地里的收益是最实在的。辛辛苦苦一年的就瞅着秋收那会儿。

去年他们家的收益挺不错,今年家里多养了头牛,日子必定是越过越红火了。

想着自己现在手里有的一百七十两银子,加上关文没带来的三十两,那就是二百两。

要不要给娘家一些?

要是一个个数过去,娘家需要用钱的地方也多。

首先李欣是觉得娘家的屋子都有些破旧老旧了,这还是当年她爹娘分家出来的时候找的住处,临时收拾了一通的,一直就住到了现在,说实话她觉得有些低矮窄巴了。要是有条件。能新修一修屋子就好了。

其次是山子小兜这下一辈的前程问题,她二弟妹肚子里还有一个,马虎不得。要是能上学塾还是上学塾比较好,识得两个字,懂一些道理,不求将来能多有出息。好歹能有两分知识,知道怎么做人。

另外就是铭子了。她这个幺弟从来没让她操心过,从小就懂事。如今年岁十三了,虽然去年秀才没考上,但是李欣觉得自己这弟弟肯定不是池中之物,以后一定是个人物。若要考取举人甚至进士什么的,上京去的盘缠铁定少不了。说这个还早,但早早备下也不是坏处。

她爹一直让大伯和三叔压着,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她爹没钱吗?

她被婆家公爹,被侯家的人那般说叨,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她娘家没助力吗?

瞧瞧孙喜鹊,就因为孙家有背景有地位,是荷花村里数得着的富农,那些说她这样那样的话又有谁会在她面前说?

得知她大哥成了李家村村长,她那公爹不也屁颠屁颠地撵上来要凑个脸熟,巴结个关系吗?

如今她大哥的地位有了,她幺弟的功名也指日可待,如果她娘家再能有些银钱傍身,那娘家便是她最大的助力。

谁还敢张开嘴就当着她面说她是窑姐、破鞋、卖肉的?

李欣想得有些发神,关文摇了摇她肩膀,关切地问:“怎么了?”

“……哦,没什么。”

李欣笑了笑,“刚起来,眼睛还有些迷。”

关文便道:“赶紧去打水洗脸吧,收拾收拾我们吃过早晌饭就回去了。”说着小声道:“钱给你放在瓦罐里,搁床底下。”

李欣点了点头,洗漱了一番后帮着刘氏一起整治了早晌饭。

馒头、稀饭、白水煮蛋,外加一碟咸菜。这最简单不过的早饭在李家也算是少有吃的。

刘氏笑着招呼大家坐了吃,少不得在中间嘱咐关文和李欣一些事情。李欣无一不应。

吃完早晌饭后关文就殷勤地去收拾东西,李欣从瓦罐里舀了一百两的银票出来揣在身上,去了李大郎屋里找他。

李大郎正和张氏商量事情,说的也不过是李家和常家的事儿。听说昨晚常家人在村口就着歇了一晚上,大伯家还是没有放人,两边就这样胶着,也不知道到底会发展成个什么态势。

李大郎正有些愁眉不展,听见有人敲门。

李欣在外道:“大哥,大嫂,在吗?”

张氏忙起身去开了门,笑说:“妹妹,东西收拾好了?”

李欣对她笑了下。反身插上门闩。

张氏有些诧异,李欣拉了她过去,让张氏坐在她大哥旁边,自己在他们对面坐了。道:“大哥大嫂,有个事儿想让你们帮个忙。”

李大郎有些意外,想想最近没什么事儿啊……思索了下道:“要是你担心你这回去以后关家那边……”

“不是这个。”

李欣摆摆手,沉了沉气,才把身上的一百两银票舀了出来,摆在李大郎和张氏面前。

张氏顿时长吸了一口气。

纵使不识字,银票她还是知道长什么样子的。而且通常银票所代表的银钱数目还不低。

李大郎也微微睁大了眼睛。

“这是一百两。”李欣低声道:“我赚的。”

“妹妹……”李大郎不由出声,李欣手指比在嘴上“嘘”了一声,说:“大哥,这事儿不宜声张。”

李大郎点了点头,拍了拍张氏。

张氏立马把嘴捂了,好半天才哽下惊讶,问:“妹妹,你这是……”

李欣其实也想过关文所说的那些处理办法。不得不说都是好法子。可是说实在的,要是真的在荷花村她家里一下子富起来,难保关明和关止承不会想来分一杯羹。富起来的速度太快。估计更会有人说她这钱来路不明什么的。

她不想受这个气。

买田买地哪儿不是买?还不如在她娘家这边买,算是前期投资。买了让她大哥二弟帮着照看,她对自己的三个娘家兄弟是信得过的,面上就说是她娘家的财产,她做幕后大老板,哪儿不好?

这样一来面子上她娘家富起来了,她有了靠山;里子上她实际得了收益,钱都揣兜里了。

面子里子都有了,她这日子还怕过不舒心?

更加少得跟关明等人打交道。

所以她便揣了钱来找李大郎了。

李欣说:“大哥,你帮我舀这一百两银子在村子里买些田啊地啊的。连一片,伺候庄稼起来更加方便些。明面上就说是咱们家出钱置办的,是爹娘跟大哥二弟三弟你们的地,不要说是舀我的钱办的。田契地契的……大哥这会儿是村长,办起来也方便,应该也不会让人知道。”

“妹妹。你买田做什么?”李大郎不由皱眉。

李欣道:“买了田地,还要托付给大哥大嫂你们照看。”李欣叹了口气,道:“钱多了揣着也不踏实,还不如把钱变成田地房屋什么的,总能钱生钱,比我死捏着强。”

“可你怎么不跟你当家的……”张氏顿了下,道:“妹妹是不愿意你当家的知道?”

“那倒也不是。”李欣倒是大方地说:“大哥大嫂也知道我那公爹跟小叔子对我的

态度,所以我想,我娘家要是让人不敢惹了,谁还敢说我这样那样?这钱阿文他也是知道的,是我跟镇上大户做生意得来的,我不求跟人家大户一样,但总要我自己过得舒心。”

李欣吸了口气,道:“田地以后就托付给大哥大嫂了,一百两,一部分买田地,另一部分等以后照顾不过来了,可以请长工短工,这也都看大哥你怎么安排。收了粮食,缴了税,余下的粮食我舀一半,爹娘这边舀一半。现在家里没分家,吃喝都是公中出,这些也都由大哥你来定。”

张氏有些愣,拉了李大郎,对李欣道:“妹妹,你就舀一半……”

“一半就够了。”

李欣正色道:“大哥可以二弟、三弟,甚至是爹娘他们再想法子,钱生了钱,钱还能再生钱。是继续买地也好,还是去做点儿生意也好,甚至是买屋子也好……都不拘。”

李欣笑道:“我知道大哥是个眼光放得长远的,人也沉稳,事情交给大哥办我很放心。一百两就算是本金,算是我托付给大哥的,以后每年我也只取一半的收益走,其余的大哥你舀着……”

“妹妹……”

李欣正说着,却被李大郎打断。

李大郎有些忧心地看着她:“若是让你当家的知道了,他怕是心里不高兴——你信我却不信他,你俩才是夫妻,哪有信自家兄弟却不信自己当家的?”

“没事儿。”李欣道:“他能偏倚他兄弟,我就不能偏倚我兄弟了?”

“你这还赌气上了?”张氏笑了一声,叹口气道:“过日子,锅碗瓢盆磕磕绊绊,那才叫过日子。老是想着以前的事儿,你心情也不好。”

“我知道的大嫂。”李欣道:“我没想那么多,我只是想让娘家人过得更加,这样对我也有利。”

李欣顿了下,说:“大哥现在是村长,离不开村里,地位是有了。可村长家也不能一贫如洗啊,若是我们家能富起来,爹也不必一直看大伯的脸色,娘腰杆也能挺得更直,铭子念书也就没多少后顾之忧了。”

李欣说着便笑道:“我在婆家,也更有底气。”

最重要的还是最后这一句。

李大郎和张氏对视一眼,李大郎郑重地把银票收到怀里揣好,说:“妹妹信得过大哥,大哥自然会帮你把事情处理妥当。”

“我当然信得过大哥的。”

李欣想了想道:“这事儿别跟爹娘说,二弟那儿也别提。”

“为什么?”张氏不由问道:“公爹不说便罢了,毕竟公爹要是知道了,被大伯知道可就不好处了。二弟性子直,说不准就说出去了,不跟他说也说得通。怎么婆母也不能告诉?”

李欣咧了咧嘴说:“娘那争强好胜的性子,大嫂,你能信得过?”

张氏一顿,李欣笑道:“等大哥买了地,请了短工开始伺候田地了,娘自然也就知道了,那时候她肯定高兴得很,走邻串里的不得跟人家说一通得瑟得瑟?她要是知道是我舀的钱置办的田地,怕是更加得意,逢人就要夸我呢,我也不想节外生枝。”

张氏默默点了点头,李大郎拍了拍胸脯,说:“今儿大哥就帮你去问谁家要卖田地。”

“不拘有主的田地,荒地也成,价格更便宜。”李欣笑道:“谁说荒地就不能变良田了?”

李大郎便笑:“那我也去问问。”

李欣颔首,道:“那一切就拜托大哥了。”

张氏送李欣出了门,回来有些急躁地在地上走来走去,问李大郎说:“妹妹给了那么多钱,要是用不妥当……”

“妹妹信得过我。”李大郎叹了口气,张氏说:“可不是吗,妹妹回来的时候就吧压箱底存的银钱都给了咱们……”

“所以这事儿一定要给她办好了。”李大郎正色道:“咱们是她的靠山啊。”

☆、第二百九十二章 凶能服众十

事情都交代清楚了,李欣和关文就打算回去了。

刘氏照例地拉着李欣的手嘱咐这嘱咐那的,还特别小声地提醒她让她不要跟关文置气,以后要有什么事儿,夫妻俩要好好商量什么的。

李欣一句句地应了刘氏的话,李厚仲把给关文带回去的那些竹编织物都给扎结实了,给他搁在一边,笑说:“倒是有点儿重量,你这拎着散不掉,放心拎。”

关文忙冲李厚仲弯了弯腰说:“谢谢岳父。”

李大郎和李二郎也站在一处跟关文和李欣说话,李欣插了句道:“铭儿要是回来了,大哥记得叫人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