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侯门庶女,特警王妃-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许从前你是这样的,但以后不用,你可以告诉我,不管那些记忆和经历有多重,我来陪你一起背,我都能陪着你。你可以对任何一个人都装作没事,没关系,但对我不用,甚至如果你想哭就哭,我会守着你,不让别人看到你哭。〃
独孤锦衣侧身看着近在身边的人,眉眼间是浓浓的晦涩和种种情绪的交替,半晌过后,他伸手将她拥入怀中,紧紧的揽住,将下颚抵在她额际,望着窗外的奉雨纷纷,他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小分割——————————
早在夏青城公布世袭的圣旨之后,夏青城就自己搬出了夏府住进一处别苑,本是处僻静的地儿,但当夜夏镜花去的时候,那里却是热闹非凡,红灯高挂,苑内有烟花和乐舞之声伴着女子的笑语。
夏镜花让人传话进去,她要见夏青城,但得到的却是夏青城的两个字:不见。
又件很进也。夏镜花从一更天一直在夏青城的别苑外站到三更天,才沿着空荡荡的街巷返回。
三日后,朝中传出消息,因当日东宫之时夏青城已公开了那一份圣旨,夏青城已然卷入到了大晋朝廷的政治权力的洪流之中。独孤宏政加封夏青城为一等侯,由原来的世袭定远侯之余再加封上将军衔,受命前往南方之地,统领南方十万驻军,而夏青城也没有任何的资格拒绝。
夏镜花在听到这则消息时,正端着一碗清粥打算喂给独孤锦衣,却停在当下出了神,久久的发呆。
夏青城那么喜爱风流惬意的一个人,他讲究享受,可南方之地的军营,听闻那里只有荒漠黄沙,连酒都难得有好的,他如何受得了?
小月进门来,向榻上的独孤锦衣行礼,随后提出了一个请求,她要随夏青城而去。独孤锦衣应允,小月对独孤锦衣三行大礼,起身离开。
夏镜花随小月之后出门,想说些什么,但小月回过头来看着她,先道:〃夏青城喜欢自由,但就是因为当初救你,他放弃了离开晋都城行走天下的机会,他把自由搭进去了。若你还有一点心,以后就好好活着,别让他失望。〃
言罢,也不待夏镜花多说什么,小月转身离开。
…………………………………………华丽的分割线……………………………………………
建安十四年,三月十四,微雨。
清晨,有身着青色衣棉布长裙,披细毛绒边披风的女子自晨曦中驰马从大晋城的街头跑过,她自大晋城的西门出城,一路沿官道向前追去,但最终还是没能追上想要追的人。
………………
这两天留言一下子多了起来,看到一直坚持追到现在的朋友的鼓励,很感动,真的很谢谢你们。
有同学问我其他的作品,呃……我有点犹豫怎么回答的,不知道亲看不看《花火》杂志,如果看……找找上面有一个写民 国文的,可能是我哦……嘻嘻……
第146章:打马南去
她自大晋城的西门出城,一路沿官道向前追去,但最终还是没能追上想要追的人。
又或者说,那人根本不想见她,所以没有留与她任何可以让她追上的机会。
最后,夏镜花只能驻马立在一处高坡上,远远地望着一队人马渐渐在坡下的官道之上越行越远,一直到阳光洒满整个大地,那个紫色的身影完全消失在自己的视线里。
有马车自身后的官道上行来,停在离她就近的地方,车下有身着月白长衫的男子走出来,立在晨风中望着她,许久之后,她才扯马跑回官道,与那前来接寻自己的男子一起回城。
夏青城是带着对她的恨意和失望离开的,这是此后的三年当中,夏镜花一直的一块心病,但这块病,她无从治起。
建安十四年五月,大晋新的一轮皇榜放下,今年的科考成绩出炉,状元叫夏寂。皇帝常识其学识过人,破格让他直接官至六品右司郎中,到十安十五年时,他已经官至御史中丞;与京卫都统赵长年,一文一武,成了皇帝最宠幸的年轻后起宠臣。9338849
同日,晋都城中最热闹的青玉楼同一条街上的铺子有数家易主,被改头换面,出现了各类新式的店面,其中最奇特的是一种叫信报的东西,每日上面都会列出并介绍当日朝廷和城中所有大事的报道,一经推出立刻成为各大府院主子们的喜爱,如此一来,就算足出不户也能知晓天下事,而朝中大臣的各府,也都相继参入了订阅。
信报的背后主人,正是夏镜花,在外人看来,这是她的一次创新之举,意在为大众提供更周全的消息,而她却有着自己的计划,她在让大众习惯她的机构所提供的信息,她要掌握舆 论。
五月底,晋都城外不远处悄然建成了一处新的大院落,普通的只以为是哪家富人想在城外有个宅子而已,但里面却是另一番模样。严格的周正式楼层建筑,各类从未见过的健身器械,夏镜花为这半年来由宋安主导的,从全国各地找来的一百多个孤儿孩子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将她在现代时的那套体训机制搬了过来,开始了秘密的训练。
以沿人见。六月,夏镜花亲自携重金远赴江南,开始拓展自己的生意,他挑了粮食和药材两大项,先让宋安亲自出马,以重金买通了大晋与南商之间的边界城府官职,打开暗门,随后自己亲自出面,以自己的方式开始了南北二国的暗线贸易之路,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走私。
又是一年七夕,夏镜花自江南匆匆赶回晋都城的独孤府,一进门就迎来了夏水月笑着叫五姐姐。
几月不见,夏水月又长高了些,蕊儿随在她身后,也一路随行出来迎接,笑道:〃五小姐回府了,六小姐都叨念了几天了,总算回来了。〃DbsB。
〃江南正值大雨,马车行的慢,小姐已经是赶着赶着要在今天回府了。〃夏镜花后面的妞子接话。
〃今日七夕,五小姐自然是要急着赶回来的,否则四皇子这节也没法儿过了。〃蕊儿捂口轻笑,旁边的夏水月也随着笑起来,
〃你们这些个嘴碎的,真是找打的。〃夏镜花笑骂了一句,也不多耽搁,吩咐了几句之后自己则径直朝独孤锦衣所居的院落去。
独孤锦衣自半年前的那次东宫事变之后,昔日的锦王府摘取匾额,大半的下人也被遣散,如今府院只是独孤府,府中也再不如从前奢华。为方便独孤锦衣修养,夏镜花让人将府院改建了一番,建了一处带有活水小溪的院子,石桥小溪,紫竹小林将他的寝卧室掩在之后,清幽而宁静,取名叫溪苑。
夏镜花入溪苑,过桥沿石子路入屋,见独孤锦衣一身月白单衣立在桌案后,正低头捉笔写着东西,就也没有主动出主打扰,自己走走屋在旁边的椅上悄然坐下,安静地看着被窗户照进来的阳光所衬托着的男子面目轮廓,这几个月在外的奔波劳累好像都舒解了,为了能让这个男子,能这个立于阳光之下安静的捉笔闲写,一身浩然,好像一切都值得。
等独孤锦衣将一封信笺写完,抬起头这才发现夏镜花不知何时已经坐在旁边,便在脸上露出温和笑意,道:〃何时回来的,怎么也不出声。〃
〃看你在忙,就不吵你,在写什么呢。〃夏镜花笑着起身,走近桌案。
独孤锦衣放下笔,伸手牵了夏镜花的手,拿起桌上的雪宣道:〃小月来信报平安,我回她一封,让她知道晋都城的事。〃
〃小月来信说什么了,青城可还好?〃
〃青城去接管南方十万驻军,那些可都是傲骨的精兵,不太顺利,但他也不是那么容易被难住的。军中发生了些事,不过最终他赢了,现如今已经将南方的大军接管下来,估计过不了多久,他也就能一切上手了。〃
〃青城他就没自己来封信给你我?〃
独孤锦衣摇摇头,夏镜花不禁的有点叹息,夏青城估摸着是真的生自己的气了。
〃青城打小就性子桀骜,不曾受过多少气,他若要真心记恨谁,除非他自己愿意放下,否则便是你跪着求他,他也不会原谅。〃
…………………场景分割——
入夜,大晋的街头热闹非凡。这半年以来,独孤锦衣极少出门,而今夜难得热闹,夏镜花想着总要让独孤锦衣出去走走,不至于落得太孤僻,便央求着要他陪自己出门逛逛。
更衣梳洗,夏镜花与独孤锦衣出门,并未坐马车,只是如普通的夫妻一样牵手上街,穿行于琳琅的灯火街头,走走看看,偶尔也停下来驻足猜上一两个花灯。直到有一辆马车自街头出现,引得众人侧目,夏镜花也好奇地随众人的目光看过去。
马车停下,有一身着藏青华服的男子自马车之上行下,乌纱冠带,周身锦绣,正是当今皇帝如今唯一成年且得势的皇子独孤燕,马车之上随后被牵引下来的,是一个容貌妍丽的红衣女子,气质非凡,颇为贵气,正是燕王妃岳红衣。两人自街心下车,也在这街上闲游观玩,一个风流潇洒,一个美貌如许,自然引得路人观望称赞。
看到立在街边的独孤锦衣和夏镜花,独孤燕领岳红衣上前,笑道:〃四弟,好些日子都不见你了,难得你今日有兴致出来逛玩,最近身子可好些了。〃
〃都还好,多谢燕王殿下挂心。〃独孤锦衣微笑着行礼。
〃四弟,就算父皇有那样的旨意,可你我到底还是兄弟,又何必如此客套疏远。〃
〃无规矩不成方圆,如今我是民,您是王,自当守礼。〃独孤锦衣说的不卑不亢,但语气里的生疏客套却十分明显。
独孤燕有些尴尬,毕竟造成独孤锦衣如今这般田地的人是自己同母的兄长,他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能客套了一句,随后领着岳红衣离开。
〃燕王其实是个好人,只是……他的生母是赵皇后,便注定如今不能与我们走太近。〃夏镜花有些感叹。
〃走吧,有些累了,回去吧。〃独孤锦衣并不多说什么,只温柔地牵了夏镜花的手离开。
………………………小分割线…………………………
建安十四年七月初九,丞相携众臣上书独孤宏政,太子乃国之要本,太子位悬空久月,实乃不安,请皇帝再立太子。面对这样的上书,许多人想起了独孤锦衣,有朝臣联名上书请皇帝召回独孤锦衣,封为太子。而在民间,这一呼声也接连响起。
但是,这样的上请也引起了赵氏一族的极力反对,赵松赵岭二兄弟为首,上阵独孤锦衣乃思过待罪之身,有损德行与朝中支持独孤锦衣的人展开唇枪舌战。同时,赵松领军驻守在北地的两兄弟也在此时上阵一封奏报,北地有鞑靼流军作乱,边关危急。
赵氏的势力,第一次如此明显地开始干涉皇帝的决策,北地军政被赵氏一族尽数掌握,令皇帝也不得不顾忌。
接连的,第二封,第三封,第四封……全国各地的官员纷纷上书,都声讨锦王昔日犯上之罪,称其无德,不可担为大任,甚至要求皇帝针对当日的闯宫之事重新彻查,对独孤锦衣再行定罪。
在一切有定论,尘埃落定前,独孤锦衣自己先行请奏上书,以自己身体欠佳,长年羸弱为由请皇帝允许自己迁离晋都城,暂赴南地修养。
两日后,独孤宏政下旨,着令独孤锦衣迁离晋都城,指往南地一个叫平城的地方修养,无旨意不得擅自回京。
平城地处岭南的偏僻之地,是一处山地小城,地方贫瘠,与晋都城的繁华相比,独孤锦衣此行,说起来是前去修养,但实际上乃是贬离,对于这样的结果,赵氏一族为首的官员,终于露出了比较满意的微笑。
夏水月对于这样的出行显得有些忧虑,几经犹豫之后才开口提出,自己并不想离开晋都城。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丽妃长年的召她进宫作伴,如今对他更是赏识,有意让她搬去宫中住一段时日,而她也享受于宫廷生活的感觉。
独孤璋听闻独孤锦衣要离开晋都城,自宫中赶来探望,一年多的光阴过去,独孤璋已经比夏镜花还要高出一些了,身量长高了,面容也少了当初的婴儿肥,有了少年的轮廓,一身青色锦袍,束着玉带,腰县玉件香囊,越发的有了夏青城的气质。
〃母妃喜欢月儿陪她说话赏花,即是她不愿意去外面奔波,要不夏镜花你就将她留下来吧,让人收拾收拾,我把她接近宫中去,反正承安宫里房子多,总有她住的。你陪四哥在外外修养,也可放心,我和母妃肯定不让她受委屈。〃独孤璋豪气地说。
〃看你这样子,现在倒也学会怜香惜玉了,莫不是在打我妹妹什么歪主意?〃夏镜花笑着打趣独孤璋。
〃夏镜花你瞎说什么呢。〃独孤璋脸上一红。
〃你和我六妹年纪一般,这两年六妹总被丽妃传进宫小住,你们这一来二去……莫不是……〃
〃五姐,你瞎说什么呢。〃夏水月红着脸打断了夏镜花。
面对这样一对少男少女,夏镜花左右一看,可真是十足的般配,若他们能有个青梅竹马之情,倒也真是不错,就也放下心来,把夏水月交给了独孤璋带进宫中暂,自己带独孤锦衣离开晋都城。
建安十五年七月初十,一个夏雨过后的夜晚,大晋城渐入了短暂的清凉,天色沉暗,有半轮阴晦不明的月亮映托着天际堆砌的乌云,城中的百姓还在享受这夏日难得的清凉夜晚,而夏镜花则与独孤锦衣则悄然离开了独孤府。
原本,作为皇子的独孤锦衣,有着尊贵的血纯和高贵的出身,是不应该如此遮遮掩掩行踪的,但夏镜花担心赵氏一族在知道独孤锦衣的具体离开日期时会有所为难,甚至是揽路截杀。而独孤锦衣目前的身体状态,和现在晋都城中的形势,她和独孤锦衣,都没有十足的把握应对赵氏,悄无声息的偷偷离开,让夏镜花替独孤锦衣觉得委屈,但他也别无选择。
站在马车前,夏镜花最后看了一眼独孤锦衣的府院,樊虎正将府门关上,府内的下人早已经在昨夜被遣散,昔日的锦王府,如今什么都没有了。
夏镜花将马车让给独孤锦衣一个人,自己骑马,带着众人沿街道朝城门而去。天明时分,离开大晋都城,在城外官道上的一处高于地平线的小坡上,夏镜花拉马回身,望着背后那繁华的都城,浩瀚而华丽,屋宇如云,起伏有章,而皇城中的圣安金殿就屹立在那里,在月光的映照下威严而神圣,散发着王者气息。
来到晋都城的这近一年里,她经历了夏远威的死亡,经历了宫廷的阴谋,她从昔日那个人人可欺的庶出五小姐的身份摆脱了,不再被大娘欺辱,她有了自己的生意事业,她杀了李青报仇,最终迎来一场宵日事变,但太子独孤承终于倒下,夏镜花却没有胜利。太子败了,她也败了,她输掉了夏妍这个三姐,输掉了夏府,甚至输掉了夏青城对自己的绝对信任,和独孤锦衣的一只手臂和王爷之尊,唯一留下的,就是在现自己身后马车里的这个男子。
〃夫人,你在看什么。〃驾着马车在一旁边等修的樊虎开口询问。
〃我在看我的目标。〃夏镜花冲着那远远的皇城眯起眼睛。
〃今天,我们如此偷偷摸摸的离开这里,是被赵皇后逼的,是赵氏一族逼的。但是,我以我的性命发誓,将来终有一天我们会再回来,一年,两年,三年,只要我还活着,终有一天,我会回到这个城池,到时候我会实现我曾经说过的话,让那些伤过我和锦王的人都付出代价。不管那人是皇后,是将军,是任何高官,我都会不会害怕,也不会放过。今日我走了,但我不倒停下计划复仇归来的脚步,当我们再次回来,我与锦王必然会带着让他们畏惧的力量,让他们伏倒在我们的脚下。〃
太阳自东方露出第一线曙光,如划破天地的剑,照上夏镜花的脸,她抿着唇线扯马转身,看向掀起帘子望着自己的独孤锦衣,微微颔首点头,然后领先扯马转身,向官道一路向南打马而去。
…………………………小分割………………………
建安十四年七月十一,在独孤锦衣离开大晋城后的一天,独孤宏政下旨,册封燕王独孤燕为太子,岳红衣为太子妃,随着独孤宏政的身体越来越差,独孤燕在册封为太子后第三日开始了代帝监国之职。
作为赵氏外戚集团,他们再一次迎来了继前太子独孤承废黜之后的第二个流着赵氏一族血脉的国之储君,赵氏外戚的气焰直逼独孤皇氏的诸位皇亲,亦将朝中另一大族李氏家族不放在眼中。
同夜,晋都皇城的另一边,一处青楼门前,有两帮人正在打架,一方是镇守晋都城西门的龙虎骑三营的李元会,也是已故大将军李青的胞弟,另一方是皇宫禁卫的九宫营的赵莆,当朝皇后的侄子,晋城卫宫都统的堂弟。
龙虎骑营负责皇城镇守,九宫营负责皇宫安全护卫,两支在京师地位位最高的军队,本来历来看对方鼻子不对眼睛,没少背着说对方的坏话,一个说对方是外戚脓包,一个说对方是看门狗腿,如今因上玉环楼头牌花魁争夺的事儿,终于是酒气上头打了起来。
一个衣着艳丽的女子站在楼上,看着楼下的一切,露出满意的微笑,走到窗前伸手放飞一只白鸽。
晋都城中,赵李二氏的摩擦斗争,由小事开始,随着双方势力的起伏,从前不曾平息,今后更不曾停止……
………
第147章:暴利敛财
建安十四年的,中秋节时,夏镜花与独孤锦衣正在平城一处叫河源的小地方驻足,这个小城位于南山,盛产桂花,正值秋季,满城飘香,所以夏镜花也就挑了这个地方,在一处清静的地方买了处宅院,让独孤锦衣停下来修养,而与此同时,夏镜花也倾万金之资,买下了平城南边的近千亩田原,开始兴建营地,暗中招兵。
建安十五年的时候,夏五已经成为闻名于全国的富商,已经是可以与江南洛家齐名于天下的富庶大家,但夏五的生意名声,却远不如她生意的成就成正比。夏五做走私生意,行走于南商和大晋之间,在各地纷纷设立米粮和药材铺子,渐渐又不止于这两个行业,开妓院,放高利贷,开赌场……做一切能赚钱的生意,但却并不计较这赚钱之道的来路。所以,渐渐的,夏五这个名字就成了商界里最大的黑歼商人的代表,但却又没人能真正摸清,这个夏五到底是谁。
夏镜花敛财,外界骂她的人有许多,信报那里收到的各种消息关于她的坏名声的,堆了一屋子,不过她也不气,依旧我行我素,但凡能赚到钱的事,她眨也不眨一下眼睛,全部出手。
夏镜花信奉一个道理,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也是万万不能的,巨大的财富支持起一支属于她的强大网络。
暴利行业所聚敛来的财富,成为夏镜花在平城的军队的军资,夏镜花的阵营中也汇集了大晋最好的冶炼师傅,按照她的设计理念打造兵器,最先进的连弩箭,具有最完美科学计算值比例的火药,都从夏镜花所组织的军营里一一出现,在这个时代来讲,已经是顶级的军事科研技术。
与此同时,每隔一段时间,夏镜花就会悄悄赶回晋都城外的城堡。对于她精心挑选出的一百人,亲自训练,格斗术,近身擒拿术,以及最先进的针对危急情况的应变思维训练,级成一支具有现代特警察素质的队伍。另外,夏镜花按现代特警的配制标准,以重金找人研究配比出最完美的钢铁铝比例,制作出高仿现代钢丝材质的威亚钢丝,暗中打造了一批带锯齿的双刃短刀匕首,再配以以三面倒棱角连驽箭,和七连袖箭,将她留在晋都城外城堡中的这一百人打造成了可以媲美于现代特警队伍的组织,为其取名夜鹰。
四月清明,夏镜花与宋安和阿东阿西四兄弟一起去晋都城外的照归山上为夏远威上坟,几个兄弟将坟头上的杂草除去,又多垅了些土上坟头,烧了纸和香,才一起下山。
〃小姐,已经三年了,现在夜鹰的实力估计连那江湖上的荧辉堂,和那个被传说得最诡异莫测的影子刺客团都要强。〃骑马随在夏镜花身后的阿西开口。
〃不要轻敌,当年的宵日之事,我与四殿下就是因为轻敌才会吃大亏,险些丢了性命。〃
〃说到四殿下,小姐你还是没有把夜鹰的事告诉他吗。〃
〃没有,继续不要让他知道吧。这是我最后的底牌,我不亮出来,是为了防万一,万一……万一将来我与锦衣行事失败,这一百人,会是我与他最后的希望。这一百人,是用来救他性命的,不是用来征战的,所以不要让他知道。〃
〃已经到了晋都城外,小姐这次还是不进城吗?〃
〃我说过,离开晋都城之后,我若再回去,就必要给赵氏一击,现在不是时候,不入城。宋安你们五兄弟继续留守在晋都,打理好生意,将晋都城中的一切撑握住。妓院和赌城的生意继续扩大,对那些朝中官员和官员的亲眷都盯着些,收集把柄。前几天李氏家族的李元会被升了禁军校头,现在他是李家的当家主人,赵氏外戚那边的人肯定不服气,回头你们动点手脚,让在赵家人的头上洒点油,添点火,这赵李二族肯定也就有一阵不能消停,这两家在京城争斗,将来对我们有好处。8〃
〃嗯,我们明白。〃宋安拱手行礼应下。
〃那就辛苦你们了。〃夏镜花扯马远远望一眼浩瀚繁华的皇城,扯马转身,急驰离开。
…………………………小分割线……………………
三年时光,荏苒而过,似乎是眨眼间的功夫,但也是漫长的等侍和煎熬。17199131
建安十六年的冬天格外沉长,晋都城中传来消息,独孤宏政病危,赵皇后着令晋都城卫都统赵长年带兵入宫驻守,以皇帝静修为名,谢绝任何人员觐见,所有政务交由太子独孤燕处理。赵氏的势力,明日张胆的将大晋皇宫控制。
同时,山西传来消息,民间干旱发生瘟疫,山西大大小小的山寨匪贼趁火打劫,百姓苦不堪言。有一直盘据于山西,素有天下第一寨之称的凌风寨为首,竟在当时自立旗号,杀了当地的官员,随后组成了一支队伍,长驱入主了山西的衙门。
由独孤燕下旨,着令远在南方的夏青城赴山西平乱。而谁都知道,山西匪徒之乱,已经历经数十年,盘踞根深,乃是恶战。夏青城作为统领大晋十万大军的侯爷,接下此战,就意味着将要从南方奔赴山西,会长久的被困于山西进行持久维和,而十万大军,按照规矩,镇守边关的军队,能调遣的不可超过三千。
以三千人马,从西北边关远赴山西进行平乱,是一场极不理智的安排,但独孤燕却坚持发下了这样的文书。又或者说,是赵皇后坚持要独孤燕发下了这样的文书旨意。明眼人都看出来,赵皇后是要削弱夏青城,将他从南方支走,以便赵氏之人有能力夺回在西北之地的占据优势。
冬天依旧继续,南方遇上数十年不见的大干旱,南方的寒风呼啸,饥饿和寒冷折磨着受灾的人们。朝廷征调十万石粮食入南方,但对于长达四个月的干旱,这不过是杯水车薪,朝廷再征调两次粮食入南方,但却都如泥牛入海,灾民越来越多,全国的粮食不约而同的开始涨价,而南方之地的粮食的价格更疯涨到一两银子一升,让普通百姓想都不想去想。
而作为时值南方之地最大的粮食大商号的拥有都夏镜花,她也悄然亲自去了南方最严重的灾区,带去了十万石粮食,但却不是振灾,而是让所有商号继续涨价,一直看着粮食的价格涨到了一两半一升;而全国各地的粮食,也被她迅速的收入仓中,然后开始涨价。
在所有人最绝望无助,官府急于无策之际,夏镜她知道机会来了。站在搭建起的高台之上,夏镜花临风而立,任由南方高原上的寒光自他的脸颊上如细刀一般细细划过,鬓角的青丝被吹得拂动,迷入她的眼睛,她眯了眯眼睛,将身上的白色狐袭大敞朝后撑挡了一下,望着高台之下那些因饥饿而无力地垂着脑袋靠近围站在台下的人们。
〃你们都听着,现在朝廷已经没有办法再帮助你们了,而远在晋都城中的皇上已经病得支不起身子,临朝的太子他根本不知道你们现在的痛苦,皇后和她的家族只想要在这个国家的顶端获得无上的地位。没有人是真正关心你们生死的,你们在那些达官显贵的眼中,不过就是蝼蚁一样的存在,根本就不重要,就算你们饿死了,渴死了,对那些远在晋都城的贵族老爷,夫人们来讲,不过就是一纸奏章上的数字,南方的灾难,只有你们在忍受着,你们想要活下去,就要靠自己。〃
〃怎么靠自己。〃人群之中有人发问。
〃相信一个人。〃
〃谁,什么人。〃
〃一个正真将你们放在心上,一个能真正为天下百姓主持公道,为你们谋取福址的人。〃
〃天下间,竟会有这样的人?〃
〃有的,我今日就是替他而来,为你们送来粮食,还有让你们活下去的机会。只要你们愿意,你们不仅都会得到粮食,还有自己的尊严。〃
夏镜花冲人打个眼色,旁边的随行侍卫立刻会意,自高台之上举起装满白面馒头的大竹筐朝下面的人群倒下。
高台之下的人群中发出各种争抢的声音,人们锋拥着抢食馒头,如闻到了血腥的鲨鱼,不到片刻所有的馒头被抢食一空,高台之下的人都眼睛放着亮光,如看到金子一般仰望高台之上的人,希望再有食物投下。
高台之下,有门打开,准备好的粥和馒头被抬出来摆上台,在侍卫的维持下开始排队的领取。那些终于在长久的寒冷饥饿后得到热食入口的人,有的竟嘤嘤的哭了起来。长长的队伍从街头排到街尾,不断有百姓前来,恢复了一些体力的百姓就围在高台之下竟然朝夏镜花跪下行礼。1aahl。
〃姑娘,你到底是谁,又是谁让你给我们送来了这些粮食,你们就是我们的大恩人呀。〃有老人在高台之下人询问,随后是许多人一起附和询问。
〃记住,救你们的人就是当今圣上的四皇子,独孤锦衣。四皇子虽被贬居于南地,但他一直没有忘记关怀天下百姓,朝廷不管你们,但四皇子没有放弃你们。〃
〃早就听说四皇子是大好人,他是真的是大好人呀……〃
〃四皇子是好人……〃
〃姑娘那你又是谁?〃
夏镜花抬起下巴,迎着凛冽的寒风眺目远望向南方,她看到浩瀚起伏的天地轮廓,绵延无际的四川起伏,半晌后慢慢微笑,一字一句地道:〃我是他的妻子,夏镜花。〃
建安十六年的冬季,夏镜花第一次以独孤锦衣的妻子的身份站到了人前,以一种有些奇怪的表现方式,但却真实的姿态,站在高台之上,向众人宣布自己是独孤锦衣的妻。
这是夏镜花第一次正式的登上大晋的政治舞台,开始介入并左右天下大局和历史走向,在后世的史官笔下,她的出现是依附于独孤锦衣的,但她也是个独体的出现,历史上从不缺少传奇女子,但对于夏镜花,她的传奇之处的起始点,在后人的记录中是独孤锦衣的妻,永久的留在了历史长河之中,于涔涔光阴之后,成为永刻在青史之上的身份。
短短的半个月内,夏镜花急调了全国近三十石粮食和数百军药材入南方,安抚民众,暂时稳定了南方之地的情况。而百姓们,感恩于受惠来自独孤锦衣,将独孤锦衣视为了这天底下最富有仁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