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倾天下之绝世悍将-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弓弩箭在他们那一身厚重的步人甲面前根本无法造成多大的损伤。

这支军队完全可以说是一支毫无破绽的劲旅,让人没有任何因对之法。

看着退回来的骑兵,完颜兀术突然灵机一动,想出了因对之策,心道:“既然骑兵无法利用他们的冲击力贯穿到底,自己有何必勉强他们贯穿到底?”

他哈哈大笑了起来,发现这铁甲军竟然如此的不堪一击。

“传令下去,将骑兵分为两百人一组,轮流冲击敌阵,打了就撤。”

完颜亮也在深思破折铁甲军的妙法。但听完颜兀术如此指挥,幡然醒悟,大叫:“妙计!”

骑兵的强大在于那冲击力,即便铁甲军守备能力再强一时也抵挡不住这股力量,他们是在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以后才将这股力量终结。

问题便在这里,完颜兀术如今没有必要一口气贯穿到底,只要不断的利用这股冲击力,一次又一次的对铁甲军的防线发动进攻,迫使铁甲军不断的损伤,以致最后防线溃败。

对于完颜兀术的这种战法,王俊毫无办法因对。

铁甲军之所以能够让完颜兀术头疼,便是在于他们拥有一身无法坚固的铠甲,一把神挡杀神,魔阻灭魔的人间凶器,这两样装备给了铁甲军无比强大的防御、力量,同时也限制了他们的速度,他们不可能追的上打了就撤的骑兵。只能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本来完颜兀术这种战术在战场上等于自杀,虽然铁甲军对于这种打法无解,但只要有一支骑兵部队配合,便可让完颜兀术攻来的这小股冲阵骑兵来得去不得。

可在此时此刻,在没有任何支援的情况之下,王俊只能被动的挨打。

完颜兀术见战术生效,铁甲军的伤亡不断的扩大,胜利的笑容在脸上显现。这一战若是能够除去这铁甲军,也是一大喜事。

正当他以为必胜之时异变突发。

急鼓作响,好似天上惊雷一般,连绵不绝,四周呼喝声,喊杀声也随即响起,无数旌旗在四周出现,密密麻麻的士卒从左右山林间出现。

数万支火箭划过天空,一瞬间,完颜兀术的命运以定。

这五龙坡四周却无罗家军准备的易燃物品,但是这里位于山套,四周野草丛生,且这时又是秋季,野草枯草一点即燃。

火势迅速蔓延开来。霎时间,整座山套便笼罩在火光之中。

“撤,撤,撤!”

完颜兀术惊骇的声音在山套中回荡,但金兵以乱,纵然完颜兀术有心指挥大军撤退也无能为力。

第四部 雄鹰展翅 第二十六章 马踏敌营

第二十六章 马踏敌营

大火弥漫整个五龙坡。罗腾飞有些郁闷的站在高处眺望,在他身后分别站着虞允文、薛弼:他们依照地形优势,几乎不费多少兵力便给金兵带来了惨重的损失,但与此同时也因为地利的缘故,失去了追击的机会。

不过若真有可以让他埋藏伏兵的地方,完颜兀术也不会如此轻易的中计了。

当初罗腾飞追赶完颜兀术,路经五龙坡的时候,便察觉此地险要,为了防止中伏,特地停下兵马上山搜索,但完颜兀术似乎知道这小小的伏击绝对瞒不过罗腾飞,所以压根没在五龙坡设伏。

当然这种伏击本来也瞒不过完颜兀术的,但罗腾飞胜在先知先觉,他比完颜兀术多了三天的准备。

罗腾飞知道完颜兀术是不可能无视五龙坡的地形,贸然进入的。所以他们伏兵藏身之处不是周边树林,而是两盘山头。

他知道完颜兀术此刻在追击紧要关头,是不可能整个山套的搜索的。

他们搜索的范围仅限于周边,因为在完颜兀术眼中罗腾飞他们刚刚从五龙坡撤退,所以没时间藏兵于山头。却不知罗腾飞早在三天前便得到了西夏援兵的情报,然后连夜将兵马埋伏在五龙坡的山头。

王俊铁甲军的存在也并非是为了给罗腾飞争取撤退的时间,而是给两盘山头的伏兵争取下山的时间。

这一把火烧的极其猛烈。虽然罗腾飞为了不让完颜兀术起疑,并没有额外的准备易燃物品,但是路边的野草荆棘也够金兵吃上一壶了。

尤其是完颜兀术带来的兵马皆是骑兵,这战马的鬃毛是最好的易燃物品,一但引火上身,战马将会因恐惧而四处乱窜。这五龙坡本就是山套,地处狭小。战马一但失控,势必造成自相践踏的可怕局面。

仅仅这一把火,六万金骑损失将近两万,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死于自相践踏,只有少部分兵马死在罗家军的弓箭以及烈火下。

一把大火成功的阻截了完颜兀术南下追击的步伐,罗腾飞立刻马不停蹄的领着兵马赶往黎阳。

黎阳的消息不断的通过义军在大名府路布置的眼线传到罗腾飞的耳中,在三日前,西夏的十数万骑兵已经将黎阳三面围困了起来,日夜不停的挥兵攻打,但到目前为止黎阳依旧在雷震的掌控之中。

这时他们当初选择黎阳立足的明智决定,在这个时候体现了出来。

这围城战之所以称之为“围城”,重点便在于这个“围”字,将对手围困起来,断绝他们的粮食,截断他们与外界的所有联系,让困在城里的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让城里的人陷入孤助无缘的绝地,从而轻取城池。

而黎阳三面陆地另一面一面环水,一条水流湍急的卫河是黎阳东面的天然屏障,根本无法四面合围。

另外。高瞻远瞩的罗腾飞等人在黎阳的东南方,卫河对岸的白马津安排了罗家军水军协助黎阳布防以及撤退,达到了理想中进可攻,退可守,守不成又可撤的理想局面。

经过两昼夜行军,罗腾飞以领着兵马抵达了卫河上游。

在白马津的张天鹏、杨瑛早已得到了罗腾飞的密信,杨瑛领着船队来此迎接。

“相公,你回来便好了!”杨瑛来到了罗腾飞的跟前道:“西夏的十数万兵马将黎阳,三面围困,昼夜不停的攻打。张统制跟我都急死了,只是我们人手不足,根本无力支援。”

罗腾飞自信一笑道:“我知道了,只要有我在,一切都会逆转。”他顿了顿道:“你速将选锋军、铁甲军、狂战军、霸王卒还有刘家军里的步卒由水路运至黎阳城内。”

杨瑛紧张的看着他,肃然道:“那你呢?”

罗腾飞笑道:“我由正门直接杀进去。”

杨瑛失声道:“可那里有十数万的骑兵呐!”

罗腾飞哈哈一笑,道:“十数万就十数万,我罗腾飞纵横沙场,所向无敌,何惧西夏这十数万兵马?你听命就是了。”

杨瑛那对冷冰冰的眼眸中透露着无尽的担忧,但命令以下,却也不得不遵从。低声道:“你……你小心点,你若死了,我也不活了。”

杨瑛的话是如此的轻,但却掷地有声,传入罗腾飞的耳中分量无异于是晴天霹雳。

罗腾飞此时此刻哪还不明白杨瑛的心思,张了张口,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杨瑛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掉头离去,指挥兵卒上船去了。

罗腾飞目光在杨瑛的身后略微停留,转过了身子对着虞允文、薛弼两人道:“二位先生,时间紧迫,你们也上船吧!”

虞允文、薛弼心思机警,他们跟随罗腾飞多年,焉能不知他的用意?

这一战他们是必败的,只有失败,才能够完成王庶、东方胜布下的大局,挟天子以令不臣,将天下大权握在手中。所以这一战的关键不在于胜利,而是在于如何以最小的伤亡,达到最理想的目的。

本来只有金国的十五万兵马,罗腾飞他们可以做到不费吹灰之力,但西夏的十数万骑兵加了进来,则打乱了他们的原定计划。

如今想要做到即达到目的,又将伤亡减至最小,难度大了许多。

当务之急是力保黎阳,然后实行原定计划。

他们的火攻虽然给完颜兀术造成了极大的伤亡,但完全可以肯定只要缓过气来,完颜兀术必将南下之追击。

而他们的船队是不足以将所有兵马一次性运往黎阳的,尤其是骑兵。那一匹匹高大的战马罗家军水军的战舰实难容纳。

虽然多运几次也能将兵马送至黎阳,可围困黎阳的西夏兵一个个的绝非傻蛋,面对他们向城中运送兵马而不闻不问。

只要他们发现如此情况,即便对付不了水上的罗家军,也会出骑兵来战。

罗腾飞并不惧怕西夏骑兵,而且有信心将来站的骑兵击退。但是在战场上损伤在所难免,即便武勇如他,也会在乱战中给不知名的小卒划伤,更加别说是其他人的。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并非是罗腾飞所想看到的。

他选择由正门直接杀进去,看似无谋逞勇之举,其实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西夏军却有十数万不假,但他们分兵围困黎阳,所以一门守兵绝不超过四五万,兵力跟他们相差不多,而且日夜攻城是疲乏之旅。

更加主要的是西夏兵以为他们会给完颜兀术缠住,不知他们的存在,由正门杀入反而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虞允文、薛弼均知自己手无缚鸡之力,只能道:“相公,多多保重!”

罗腾飞点了点头,随即点齐兵马,赶往黎阳。

沿途清理了西夏布置的斥候。历经三个时辰,罗腾飞已经领着兵马来到了西夏军二十里外的坡地里。

罗腾飞知道这已经是极限了,在这大白天里即便是神仙也不可能将四万骑兵在不被任何人发现的情况之下带到西夏军的身后。

他们也不能拖延至晚上,完颜兀术在追赶他们之余也一定会派流星探马将情况告诉西夏大将。他们多拖延一刻,便等于给西夏军多一刻察觉的时间。

此时此刻,唯一的办法也只有攻了。

罗腾飞高喝道:“兄弟们,我罗家军成立以来杀过不少金狗,但西夏狗却没有杀过几个。既然这老天给我们这个机会,我们岂能辜负老天爷的厚爱。告诉我,我们因该怎么做?”

“杀!杀!杀!”

伴随着罗腾飞的呼喝,罗家军上下一起高呼了起来。

金兵他们尚且不惧。西夏兵又有何可惧?

“杀!”

罗腾飞龙刀指处,正是西夏军军营。

马蹄震天作响,四万罗家军、刘家军的铁骑在罗腾飞的带领下汇聚成了一道洪流,直往黎阳杀去。

渐渐逼近。

战鼓声起,两批各约一千余人的西夏军从布在城外最近的两个营寨策马杀出,由两侧朝他们冲来。

一时蹄声震天,杀气腾空。

敌骑未到,劲箭破空射至。

罗腾飞以龙刀拨开了射来的箭羽,西夏骑兵擅于近距离冲杀,对于这骑射的功夫却不如女真人强劲,加上人数不足,并未给罗家军带来多大的伤亡。

他们军营有四万左右的兵马,却只杀出两千多人,可见罗腾飞预料的不错,他们将注意力都放在了攻城上,对于他们的突然杀到,临时间只能凑出两千多人前来迎击,拖延时间。

罗腾飞所在之处和黎阳城之间,是一片广阔达数里的旷地。

西夏军就在这旷地上立起连环营寨,围以木栅陷坑,箭壕等防御设施,为的就是防止城里的兵卒突围以及他们的支援。

黎阳城墙上守城的军士,见罗腾飞的到来登时爆起一阵直冲霄汉的喝采声,令人血液沸腾。

城上守兵要求出战迎击,配合罗腾飞杀敌,但却给闻讯而来的雷震制止。雷震的任务是守住黎阳,在任何情况下他都以黎阳的安全为第一要务。

西夏兵的弓箭对于罗腾飞根本造成不了任何伤害,拨开箭羽后,双腿轻夹马腹,心意相通的乌云踏雪速度骤然提升,似乎要腾空而起,手中的青龙偃月刀化作一道闪电似的黄芒,朝四、五枝朝他刺来的长矛劈砍过去。

借助马势,这一挥之下更添其不可抗御的声势。

领头的八名西夏兵,本是个个悍勇如虎,可是当青龙偃月刀往他们疾劈而至时,不但气势被夺。耳鼓更贯满了青龙刀破空而来的呼啸声,好似要将天地给撕裂开来一样。

接着手中一轻,还未反应过来已纷纷溅血堕地,死时连怎么死的,伤在什么地方都弄不清楚。

罗腾飞没有任何犹豫,似箭矢般笔直射进敌人阵中,青龙刀再度盘旋,四周十数名西夏兵又度一击毙命,身体分家,迸射出的鲜血如同水柱一般,使得这残酷的战场更添血腥。

西夏兵还是初次遇上罗腾飞,以往他们虽然身经百战,但哪里遇上过罗腾飞这种级别的煞星?

一时人仰马翻,原来气势如虹的雄师,登时乱作一团。

后方冲来的骑士撞上前方受惊狂跃的马儿,又有多匹战马失蹄翻跌,把背上的主人拋往地上。

罗腾飞几乎不费吹灰之力的杀穿了这两千人的部队。

城墙上的战士见见罗腾飞大发神威,士气大振,人人在抵抗西夏攻城兵之余,尽情的吶喊助威,声震黎阳城内外。

罗腾飞单骑冲至敌营口,将一排排栅栏阻挡着去路,龙刀插入栅栏空隙,以刀背顶着横栏,爆喝一声,一排长一丈,深深插入土中的栅栏被他从土里连根拔了起来,甩了出去,直将冲杀上来的百余骑砸的人仰马翻,溃不成军。

“哈哈!”罗腾飞高声咆哮:“狗崽子门,可知道你罗爷爷的厉害了!”

罗腾飞神勇至此,他们身后的罗家军表现自然不差。

朱奕跃马扬弓,例无虚发,游奕军在他的指挥下以轮轮箭羽让西夏兵止步跟前。

王胜双铁戟舞动如风,挥舞间带起片片血雾,好似典韦在世;王德三尖铁叉,连刺代打,不负夜叉之名;李显忠的巨型马槊刺穿一切,领着铁甲骑兵横冲直撞,无人可挡;马扩武艺稍逊,但他与麾下骑兵融为一体,同进同出,威力更胜于王胜、王德、李显忠。

就是这眨眼间的功夫,罗家军突破了西夏军的营盘。

雷震及时的放下了吊桥,让罗腾飞等越过护城河入城。

便在所有骑兵冲入城内后的人片刻,罗腾飞突然发现在二十丈外,尚有两百余刘家军的骑兵给西夏兵阻截了下来。他们在以千计的敌人围攻下,舍命死战。

没有任何犹豫,罗腾飞调转马身,回头冲杀了过去。

他将龙刀横于马背,拉出腰间铁丸,夹马冲前,两手连环掷出。敌人纷纷中招倒地。紧急间,罗腾飞至少掷出了近百枚铁丸,直到铁丸尽数投光。

前方伏满死尸,令人不忍卒睹。

刘家军的将校见罗腾飞来了,人人士气大增,随他一鼓作气,突破了敌人的围困。

敌人还待追来,却给城墙上发射的劲箭和投出的石头击得人仰马翻,硬生生被迫得退了回去。

罗腾飞领着百余人进了黎阳。

城门关闭。

第四部 雄鹰展翅 第二十七章 消息泄露

第二十七章 消息泄露

八百里加急是古达最快的通讯方式。在战时更是频频使用。

他们所到之处无人可以阻拦,情节严重者,马上骑士甚至可以以妨碍公务的罪名,将对方诛杀。

这天,柔和的秋日刚刚升起,正当百姓活动的时候,强而有力的马蹄声出现在了闹市中。

大宋律法严明,在闹市中是不允许纵马奔驰的,除了一些无法无天的二世祖以外,只有八百里加急的信使有这个特权。

这在闹市中飞奔的人正是八百里加急的信使。

见对方身份,百姓猜疑之余,人人避退。

在宋朝平民百姓是可以自主的商议国家大事的,罗腾飞的捷报频传,让这些百姓亢奋之余,也多了许多茶余饭后的闲话。

故而,这信使一出现,立刻引起了闹市中百姓的议论。

由于罗腾飞战无不胜,在百姓心中威望极高,人人都认为信使传来的是捷报,各自再猜罗腾飞又打了什么胜战。

正当那信使来到闹市中央人口密集之处,异变突发!

信使坐下的战马似乎不堪受力。双腿一软,跪倒在地,将信使远远的甩了出去,直飞三丈开外。

四周百姓惊呼了一声,不知所措。

这时,王庶领着十余护卫来到了信使身旁。

护卫扶起了“奄奄一息”的信使。

王庶道:“我乃枢密使王庶,你有何要事如此着急?”

信使喘了口气,叫道:“快,快通知官家,西夏出兵十数万支援金兵。我军行迹败露,被近三十万大军困在黎阳,请求支援……”一口气接不上来,晕了过去。

这消息由信使的口中传到四周百姓的耳中无疑是晴天霹雳。

三十万大军,三十万大军是什么概念?

将整个汴京城里的人加起来才三十万左右,围困罗腾飞的兵力达三十万?

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不过一刻,整个汴京都知道了这一事情。都知道为了对付罗腾飞,金、西夏两国一共出动了三十万大军,而且已经将罗腾飞围困了起来,情况危急,等待支援。

宋朝自古不缺爱国志士,在他们的宣传下,这消息还在不断的蔓延。

汴京皇宫大殿。

“怎么会这样?”赵构爆跳如雷,手指跪在地上的王庶骂道:“混账东西。你,你是怎么办事的?”

王庶战战兢兢的跪在赵构面前,不住的磕头,口中直呼死罪,哀叫着好像是一条受过主人狠狠“教训”的狗一样。

但若有人看见他的面容,却会发现王庶面向地上的脸庞露得却是冷笑,与他口中发出的声音完全不同。

也难怪赵构会如此暴怒,这一切皆是因为他们的计划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依照王庶原定的计划本是这样的:他们将罗腾飞的动向,确切情报告诉完颜兀术,然后罗腾飞受到金国的围攻,无粮无援,孤立无助,陷入绝地,最后借金人的手除去罗腾飞。

这是主要目的,也是计划的大纲。

还有一切细节王庶都为赵构拟订好了。

王庶心知事情一旦到了极其恶劣的地步,罗腾飞必然会派人来求援。若让百姓或者朝中大臣知道这一消息,他们若不派兵支援,便说不过去了。

所以,这隐瞒北方的战况是他们计划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只要将消息压住,即便事发后,他们也可以借口说不知道北方的战事。所以没有派出援兵,表示自己对于罗腾飞战死毫无干系,将消息推得一干二净。

王庶特命所有关于战事的八百里加急都秘传他一人,不给外人知晓。此举正是为了隐瞒战况,为他们不派发援兵寻找借口。

但今日一事,却让他们功亏一篑,整个汴京,整个中原,乃至整个天下都即将知道这一个消息,他们又如何隐瞒的下去。

“王大人也太不小心了,竟会犯下这种过错。”面对赵构的盛怒,王次翁的语气却有些幸灾乐祸。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人,人言宰相肚里能撑船,而王次翁的肚里却容不下一丝一毫的尘垢。

在王次翁的眼中王庶本是他提拔出来的人才,但是最近却因在对付罗腾飞一事中出了妙计,抢了他的风头,成为了赵构身旁的红人。

王次翁嫉恨在心,暗生不满,见王庶此刻犯错,自是少不了一番冷嘲热讽。

王庶苦笑道:“相公也别嘲笑我了,我哪里料到事有那么凑巧那信使正好摔在了我的面前,将消息禀报了出来。”

赵构虽恨王庶坏他好事,但也知此刻并非责怪王庶的时候,叫起了王庶,强压着怒气道:“事已至此,朕此刻也不想追究谁的责任,你们说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

王庶道:“一个字‘拖’,我们没有料到西夏人也会参上一脚,但是他们的加入对于我们来说有利而无害。他们将罗腾飞困在了黎阳。虽然兵力并未如传言一般有三十万。但二十四、五万却是有的。在二十五万大军的围困下,罗腾飞纵使有通天之能也插翅难飞。我们只需拖延支援的时间,在罗腾飞出事以后再行出兵,可堵天下悠悠之口。”

赵构叹道:“也只好如此了。”

“对了!”赵构想了又想,颇感羞愧的道:“金国、西夏皆是虎狼,切勿让杨副统制出现意外。”这一次决定,杨瑛存在的因素占据大头,若杨瑛出现意外,便得不偿失了。

王庶心底鄙夷,赵构已经不知几次要他保证杨瑛安全了。

王庶达道:“皇上放心,杨副统制所在的水军是不会跟金兵、西夏兵交战的,她的安全可以保证。”

赵构松了口气,正打算禀退二人,突然收到了岳飞的上疏。

赵构神色不由剧变。

让人将奏章呈上,赵构翻了翻大致的看了一眼,眼中已然给怒火覆盖。

“啪!”的一声,奏章给他丢出了好几丈远。

王次翁察言观色,试问道:“相公,这岳飞可又再提支援罗腾飞一事?”

赵构怒道:“那岳飞除了说这些,还会有什么好事!可恶……”

在十余日前,赵构便以收到岳飞的上疏,说明一切,表示西夏意指罗腾飞。请求出兵支援。当时赵构便觉骇然,心中充满了危机:他深知岳飞用兵如神,决胜千里。虽然名气不如罗腾飞响亮,但能力决不再罗腾飞之下。若他领岳家军支援,以罗腾飞、岳飞两人的本事,很有可能扭转乾坤,反败为胜。

对于岳飞生出了深深的忌惮,为了稳定他的心,赵构特地回信道:“卿之所奏,皆为假象,未必是真。商洛一带乃是中原门户。必不可失。卿驻守此地,不可妄动。否则商洛丢失,大事去矣。”

赵构说得好听,其实就是要岳飞按兵不动,恪守本分。

可岳飞便是岳飞,在这国家大事上绝对不容任何马虎。

好,既然赵构说他是假象,不实,他便广派人马探知确切的消息后,又度上疏摆出事实,恳请赵构让他出兵支援罗腾飞,合两军之力,一同对敌。

这一次事实俱在,赵构也不知应该如何回答岳飞。

王次翁捡起奏章,细细看后,怒道:“这该死的岳飞,处处跟相公作对。以前议和如是,现在依旧如是。持功自傲,可恨,可恨!”

这宋朝名将首推罗腾飞,其次岳飞、吴玠、韩世忠、吴璘等人。

但若论战功,罗腾飞稳居第一,其次是岳飞,再次是吴玠,至于韩世忠、吴璘等人便要远逊以上一个档次。

所以在宋朝威望最高的大将正是罗腾飞、岳飞、吴玠三人,这三人也是主和派的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如今吴玠已然病故,罗腾飞也不足为据,唯有岳飞依旧稳稳当当的在商洛手握重兵。

王次翁见赵构对岳飞已经是极度不满,趁机调拨了起来。

赵构这时也想起岳飞过往的种种,眼中透露着深深的杀机。

这时,王庶也看了岳飞的奏章,如以往一样,岳飞的奏章在表明事实以后,常常会写出他的计策战术,以定赵构之心。此次也不例外。岳飞已经瞧中了西夏兵的弱点。

西夏兵化整为零,瞒天过海将十数万大军藏于河内,意味着不能携带战略物资,一切后勤支援皆由金国负责。

他在奏章表示他意图截断西夏粮道,然后请北方义军袭扰金国粮道,让金、西夏有断粮之危。

再以韩世忠支援罗腾飞,跟金国打持久战。

金国农耕并不发达,时日一久,二十五万大军的消耗,将会拖垮金国国力,给了他们可趁之机。

种种细节分析,面面俱到,无不体现岳飞过人的军事水平,战略目光。

若依照岳飞之计来行,虽未必能够破金,但救出罗腾飞、让金国国力大幅度下降绝无问题。

但若真如此,他跟罗腾飞、东方胜定下的大计也便打水漂了。

王庶没有任何犹豫,斩钉截铁的道:“绝对不能依照岳飞的办法行事。既然岳飞想打,就让他去打潼关,打关中。就说是围魏救赵,攻西夏必救之地。至于罗腾飞处,自有援兵配合,无需他来劳心。”

赵构也拿秉性刚直的岳飞毫无办法,听王庶如此说来,点头道:“只好如此了!”他语气无奈,眼中却露着让人不寒而栗的光芒。

第四部 雄鹰展翅 第二十八章 撤退序曲

第二十八章 撤退序曲

当岳飞得到赵构的任命后。已经做好了支援罗腾飞的一切准备,见赵构命他攻打潼关,登时傻了。

围魏救赵!

恩!

历史上确实有过这么一出戏,谋战派领军人物之一的孙膑确确实实利用围魏救赵打了一个极其漂亮的战役,流芳千古。

但这一计的关键在于孙膑攻打的是魏国国都大梁,攻敌必救之处。

而赵构让他们打的却是潼关,这潼关乃是千古名关。东汉末年,著名权臣曹操为预防关西兵乱,于建安元年始设潼关,废除号为天下雄关的函谷关,可见潼关之防由在函谷关之上。

当年秦国以函谷关为屏障,抵御东方六国,六国雄兵望关而叹,关下伏尸百万,却无可奈何。

即便岳家军在怎么骁勇善战,面对潼关,面对更胜函谷关的潼关,面对号称“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逾”的潼关,怎么可能短时间攻下?

也许以岳家军强横的实力,以岳飞盖世无双的军事才华。确实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力克潼关,但需要多长时间?

一月,半年,还是一年?

等岳飞拿下潼关的时候,别说黄花菜凉了,罗腾飞的尸骸都要发臭了。

这算什么?

岳飞实在不知赵构走的是哪步棋,完全看不透这位大宋皇帝到底想干什么。

思前想后,还是决定暂拒赵构让他出兵的请求,再度上疏表示自己的看法,立表自己北上的意思。

但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赵构根本不理会岳飞的意见,以坚定不移的口气勒令岳飞听从指挥。

岳飞对于大宋赤胆忠心,平时虽颇为不满赵构偏软的处事风格,但对于赵构的知遇之恩,对于赵构将他由一介布衣百姓提拔成今日的镇边大帅,还是铭记在心的。

在岳飞的心中,赵构还算是中兴之主,并非史上的昏君。对于赵构,岳飞还是抱有丝丝的期望,他不可能猜到赵构会对罗腾飞下手,见赵构如此坚持,只以为赵构另有打算,虽然忧挂在心,但也不再坚持,领命出征去了。

岳飞攻略潼关,韩世忠远在山东路奋战。在宋朝能够支援罗腾飞的兵马只有杨沂中、张俊,但显然这两支军队是赵构的嫡系人马,是绝不可能支援罗腾飞的。

王庶、东方胜两位奇才所布下的局已经完成了一半,接下来就是突围,战死。

罗腾飞巡视着黎阳城墙,表情肃然,但心底却没有太多在意。

尽管城外有二十五万左右的大军,可对方的用意非常明显。他们知道宋朝是不可能给罗家军运送粮草物资的,只要耗上月余,粮草用尽以后黎阳自然不攻自破,城里近十万军队亦将束手就擒。

在这种情况下围困是最好的战术,完颜兀术精通兵法,自然不会舍易求难的攻打黎阳。

其他不知情的诸将却一个个的急在心头,见援兵、粮草久久不至,暗自不满之余,也有些不知所措。

转眼半月已过,黎阳城内的所有粮草已将用尽。

罗腾飞将诸将聚在了一起,神情严肃,对众人道:“半月间我派出了六拨信使南下求援,可至今时今日,毫无音讯。显然援兵无望。而我军粮草仅供三日之用。城外有二十五万的敌军,在如此消耗下去,一但粮草不济,我军将不战而溃。”

罗腾飞的话犹如钟鼓一般,敲打在了众人的心头。

王胜性子最为暴躁,怒道:“我们在前线拼杀,他们那些在后方享福的混账连粮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