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倾天下之绝世悍将-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弁醭删桶砸档耐踝糁牛目芍喂淠馨舶睿氨戎罡鹆痢⑼趺停幢阃跏馕焕鲜σ沧岳⒉蝗纭

虞允文本人也是雄心万丈,以此为目标而努力,以求一身所学,报效国家,成就一番大事。但王庶觉他经验不足,要求他在罗腾飞的麾下历练。

虞允文起初不愿,但后为罗腾飞折服,心甘情愿担任他的幕僚,但心中却始终存着安邦定国之心,希望有一日能够将一身所学卖于帝王家,封侯拜相。

可随着时间推移,虞允文渐渐发现朝堂昏暗,赵构无能,绝非理想中的明君圣主,莫说跟秦皇汉武比,即便比起罗腾飞也远远不如,心中迷茫,不知如何是好。

随着,赵构的作为越来越让人失望,而罗腾飞却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有王者风范,虞允文已经觉得于其在朝堂上报效国家,不如在罗腾飞麾下报效国家更有意义,罗腾飞才是他心中的明主,但因为长时间的信仰,虞允文心中始终有着赵宋王朝。

罗腾飞的一个个的胜利,意味着赵宋王朝一点一点的强大,本是富强之时,赵构的议和将他的心打入了万丈深渊,明明处于优势,却要自甘为奴。

虞允文实在想不明白,愤怒、伤心、失望、绝望各种一个智者不应该有的情绪,此刻却将他团团包围,让他几乎失去理智。

听罗腾飞如此一说,虞允文也意识道事已至此,无论自己如何死心也改不了这个事实,抹去了眼泪,努力的使自己平复下来。

罗腾飞问道:“这议和就是是怎么一回事?我在这里没有听到半点消息。”

赵翼作揖道:“议和一事在秘密中进行,因官家怕丢了颜面,一直秘而不宣,直到月余前得到金国回音才让少数人了解情况,看看群臣反应。十日前,金国第一批使臣兀林答赞谟抵达临安,议和一事这才宣扬开来。”

罗腾飞拍案而起怒道:“你家相公身为枢密副使,位列宰执大臣,此事怎会不知,这等大事,为何不事先通知?”

“相公息怒!”赵翼依旧不卑不亢的冷静说道:“此事官家以迎回梓宫及母、兄为由,以独夫之志,逆万众之心。我家老爷说了,若事先让相公得知,以相公的脾气只会坏事,故而迟迟未说。”

罗腾飞冷哼一声,也明白王庶心意,但心中却是不悦。

虞允文道:“宫廷发生了什么情况,对于官家此举,众臣反应如何。”

赵翼答道:“开始群情亢奋,反对成片。但官家一怒之下罢免了赵鼎、刘大中两位大臣,大理寺也收监了数位态度强硬的大臣,如今已无人敢在正面反对。”

赵鼎、刘大中他们一个是宰相,一个是参知政事也就是副相。

赵构将他们两人罢免,这议和之心,显然已经是坚定不移。

第四部 雄鹰展翅 第十一章 杖毙金国使者

第十一章 杖毙金国使者

对于赵构,罗腾飞、虞允文已经死心。面对他罢免赵鼎、刘大中的做法,没有感到任何的意外。

完全可以想象的出如今的朝堂是什么样的一个局势。

这一国不能无相,这为相的人选不用说也能猜到他是何人。

王次翁为相,何铸为御史中丞,罗汝楫为殿中侍御史,杨愿为监察御史。御史台官和谏官控制言路,可以纠劾百官,评议时政得失。但如今台、谏官在赵构巧妙的安排逐渐成为王次翁箝制舆论,排除异己的工具。

罗腾飞心中矛盾丛生,起伏不定,此刻他以存杀赵构之心,但种种迹象都表明时候未到。

首先,他不能确定虞允文、薛弼这些人是否跟他一条心,不知道自己在他们眼中跟宋朝比起来孰轻孰重,面临抉择的时候,他们会选择谁。

其次,罗家军实力很强不假,但暂时还没有自立的力量。罗腾飞可以不惧任何人,但不能不在乎岳飞以及他麾下的岳家军。

他此刻若反,第一个站在他敌对一方的必然是岳飞,接着是韩世忠、张俊。最后还有背后的金国。

虽然说经过数年发展,罗家军的实力早已今非昔比,称之为成为天下最为骁勇的部队也不为过,但时日太短,尚不足以在这种恶劣的形势下生存。

最关键的一点是粮草、军饷问题,这三军未动,钱粮为先。

打仗最关键的问题正是上阵杀敌的兵卒是不是饱着肚子,能不能得到赏赐,可不可以如期领到俸禄。

因为李俊的关系,罗家军的回易官王博开辟了多条海上渠道,有通往扶桑的,还有高句丽的,以刺绣、陶瓷等工艺品换取当地各类特产。

当时的交易是五五分账,罗腾飞如今一月能够坐收三万两的黄金,已经储蓄了相当惊人的财富。军饷无忧,但粮草一项,还是略有不足。

他所治下的淮南西路、南京南路都是经过大战不久的土地,虽然经过罗家军上下精心发展治理,开拓了万顷田地,可是还是不足以维持六万大军的运转。

种种的情况,无不证明,现在并非是跟赵构敌对的最佳时机,当前的情况已经够乱,在乱下去捡便宜的只会是金国。

思念至此,罗腾飞只有暂时放弃“弑君”的想法,沉声道:“对这议和,宋金双方有什么条件?”

虞允文、薛弼、金安节一个个竖着耳朵。既然势不可违,只能期待议和中不要吃上大亏。

赵翼道:“具体事情并未有定下,只是在被贬罚之前,赵相曾经问金使兀林答赞谟地界如何?兀林答赞谟立即对答说‘地不可求而得,但听我大金是否愿意还与你。’”

罗腾飞冷笑道:“好嚣张的口气。”

虞允文、薛弼、金安节三人更加是义愤填膺。

赵翼接着道:“兀林答赞谟此次前来是为了试探我宋朝的心意,真正签订合约,商议具体事宜,还需要第二批使者的抵达。”

罗腾飞心中一动,道:“你是说议和只是口头确定,还没有成为事实?真正商议合约的使者,并没有抵达?”

赵翼点头道:“不错,正是如此。”

罗腾飞沉吟片刻,让赵翼回去复命,叮嘱他道:“朝纲动乱,告诉你家先生,一有大事,立刻想方设法告之,不可延迟。”

赵翼告辞离去。

罗腾飞见虞允文、薛弼、金安节三人精神不振,显然受到了莫大的打击,沉默了半响,随即道:“金国能够在这种情况下议和。想必便如同东方先生说的一般。他们有着不可避免的三大难关,如今伪齐之祸已经被完颜兀术、完颜挞懒合力消灭,剩下的只有完颜兀术、完颜挞懒的敌对,以及金国内部义军,这两个问题。可以算死金国的这次议和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求和,而是为了争取和平的时间,消除内患,然后再全无顾忌的南下攻打我大宋。”

他见虞允文眉头微皱,心知他不曾得到刘豫被贬的消息,将薛弼带来的情况初略一说。

虞允文脸露吃重之色,他心思是何等机敏,转瞬间将情况分析的淋漓尽致,沉声道:“这是完颜兀术一举两得的举措,据我了解完颜兀术、完颜挞懒他们此刻正处于左右平衡的情况之下,完颜兀术军事威望高而朝堂威信低。完颜挞懒正好相反,他朝堂威信高而军事威望低。两人各有所长,互相牵制,想要扳倒对方,非花数年时间不可。但如今完颜挞懒、完颜兀术竟然一同出手对付刘豫,显然在他们之间已经有人服软,促使两人合力。完颜挞懒性子高傲,是不可能向完颜兀术低头的,唯一的可能只有重视大局的完颜兀术。但完颜兀术的性子也是刚烈无比,若非别有他图,绝不会向完颜挞懒低头。故而,属下认为完颜兀术这是在示弱,他们这是在用骄敌之计,让完颜挞懒认为完颜兀术已经不是对手,从而放松对他的警惕。最后在关键的时候给予完颜挞懒致命一击。一石二鸟,完颜兀术麾下也有了不得的人才。相公……”

虞允文望向罗腾飞道:“只要完颜挞懒一除,完颜兀术的下一步必然是北方义军,我们必须做些什么。不然,那些勇士可要遭殃了!”

北方义军数量确实极多,但面对真正的正规军,却有着无法弥补的力量上的差距,尤其是完颜兀术麾下的精锐。

薛弼先看了金安节一眼,随即对罗腾飞道:“情况愈发恶劣,我们必须做些什么,否则将永远陷入战略上的被动。这北方的义军,是我们足以信赖的一股力量,我们不能坐视这一步的发生。”

罗腾飞点头接话道:“所以我打算派一个人前往北方充当内应,助完颜挞懒对付完颜兀术,顺便为我军探取有用的情报,讯息。毫无疑问,此次任务凶险万分,随时都有丢命的危险。所以,这人选必须慎重,除了要拥有超凡才智以外,还要通晓人情世故,处事圆滑,能够洞察人心。在危机之际。还必须要有随机应变化解危机的本事。金先生……”他以少有的严肃语气说道:“我从薛先生那里听过你的一些事情,知你是当仁不让的唯一人选。我有意让你但当此任,不知你意下如何?我罗腾飞向来喜欢直来直往,先生若是不愿,也可以明说,就当我没有问过此事一样。”

金安节深深作揖,淡笑道:“相公这是哪里的话,你们冲锋陷阵,亲冒矢石,尚且不惧,安节不过是前往金国帮助完颜挞懒对付完颜兀术而已。又有何可距惧?只要相公信得过安节,安节定不负使命,竭尽全力的帮助完颜挞懒打压完颜兀术。”

罗腾飞喜道:“好!时间紧迫,今晚我为先生践行,明日一早立刻动身。”

议和一事,不仅仅只是罗腾飞的不满,此事在临安也引起了一阵罕见的风暴。

虽说投降派一党已经占据朝堂要职,诸多大臣敢怒不敢言,但也有个别义士敢于犯上直谏。

礼部侍郎曾开,兵部侍郎兼权吏部尚书张焘,吏部侍郎魏矼的奏章、三省检正诸房文字林季仲,礼部侍郎兼侍讲尹焞等人无不上表朝廷,力主抗议,人人亢奋。

尤其是韩世忠、岳飞两位镇边大将的奏章更是将此情况推向了高峰。

韩世忠为人比较圆滑,只是立表金人吞南之意,如司马昭之心,世人皆知,绝不可信,应当奋战到底。

而岳飞刚烈耿直,直言不讳在奏章上说道:“娄敬献言于汉帝,魏绛发策于晋公,皆盟墨未干,歃血犹湿,俄驱南牧之马,旋兴北伐之师。盖夷虏不情,而犬羊无信,莫守金石之约,难充溪壑之求。图暂安而解倒垂,犹之可也;顾长虑而尊中国,岂其然乎!”

语句以抵抗异族的豪杰娄敬、魏绛为例,直骂金国为犬羊,表示金人之言不可信,和平之决不可保,不要在“和谈”的幌子之下对金实行投降。

在奏章的最后一段更是写出也岳飞的凌云之志,言道:“臣愿定谋于全胜,期收地于两河。唾手燕云,终欲复仇而报国;誓心天地。当令稽颡以称藩!”

这番话就等于说,对于所谓的“讲和”,岳飞是根本上不予承认的;他不但坚决反对这种向金朝称臣纳贡的行径,而且还要坚定不移地去收复失地,收复燕云,最终还要把打败金国,让金国做宋王朝的一个属国藩臣!

韩世忠、岳飞的奏章给赵构敲响了一个警钟,让赵构、王次翁等这些民族败类慌乱了起来。

面对赵鼎、刘大中的时候,赵构很牛气,你赵鼎宰相如何?刘大中副相又如何?一句话,乖乖离职滚蛋。但面对韩世忠、岳飞呢?

韩世忠、岳飞不仅仅只是一人,在他们的背后有战功赫赫的三万韩家军,有威震天下的五万岳家军。

赵构、王次翁登时憋气了起来,没有敢过多的放肆,只是好言安抚,但议和之心,却丝毫未改。

绍兴八年,十一月十六日,罗腾飞见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人,他是金国的银牌郎君,是一个叫做乌竹宏的,从他的口中听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笑话。

银牌郎君乌竹宏见到罗腾飞也不行礼参拜傲慢的站在大殿上,以极度嚣张的语气,蔑视的看了罗腾飞一眼道:“你就是罗腾飞?”

罗腾飞大感有趣,还是第一次遇上胆敢怎么给自己说话的女真人,笑着点头道:“不错,我正是罗腾飞!你又是哪位?”

乌竹宏傲然道:“我乃诏谕江南使麾下银牌郎君乌竹宏,奉我家大人之命让你去边境跪迎我家大人入境。”

“放肆!”罗腾飞还未说话,虞允文、薛弼同时高喝了起来。

在宋朝文士眼中“跪”是很庄严的一个字,固有男儿膝下有黄金,跪天跪地跪父母一说。他们虽然不知诏谕江南使是什么东西,//奇书//网整//理但让罗腾飞去边境跪迎,这是奇耻大辱。

乌竹宏高声反喝道:“你们才是放肆,这是你们那个皇帝的意思,你们胆敢如何?”

罗腾飞听到让他去边境跪迎,心中徒然升起一窝子火,但见乌竹宏有恃无恐,心中奇怪,一时也未发作,听是赵构之意,更是不明所以。

虞允文、薛弼脸色同时一变,再度异口同声道:“这不可能!”

乌竹宏这才向众人说明缘由。

原来他们正金国的第二批使者,他们的首领分别是张通古、萧哲。这两人一个被封为诏谕江南使,一位封为明威将军,是前来商议合约的。

金国皇帝要求使者进入宋境之后,负责迎接的结伴官在迎接时跪膝阶墀;州县官则必须望“诏书”迎拜;及到达临安府时,还必须赵构脱下皇袍,改穿大臣服装,代表宋朝千万人拜在张通古、萧哲的脚下受这道“诏命”;赵构对待诏谕使人,则又必须像接待宾客那样,亦即相互以对等地位相待。

这些都是金国皇帝的要求,并且表示不准有所改变。

面对金国如此恶意刁难,赵构说的好听,大义凛然的向朝臣宣告说:“若使百姓免于兵革之苦,能够安居乐业的生活,朕又何必介意这一人屈辱。”

于是,张通古、萧哲抵达边境时,根据约定派使者要罗腾飞前往边境,跪在女真使者的车仗前,请使者入境。

缘由表明,虞允文、薛弼登时面如白纸,气得周身颤抖。

虞允文悲呼道:“如此屈辱官家竟然能够答应,我大宋还有何希望?”

屈辱,确确实实是屈辱。

赵构、王次翁一口一个议和,双方共存。

但金国是如此看待此事的?

两位使者张通古、萧哲,一个诏谕江南使,一个明威将军。

这两个头衔,对宋朝来说,是极尽侮辱、诬蔑之能事。

金使不称宋国,而称“江南”乃是效仿当年的宋太祖赵匡胤,是袭用宋太祖对十国中的南唐的用语,是不把宋朝作为与金对等的国家看待,而只把他作为金国的一个属邦看待,因而就把他所携带的交涉文本称为“诏书”,表示是上国对下国的文书。

堂堂大宋,统制中原千年的汉民族,竟然被一个蛮夷邦国视为下国,这是何等的羞辱。

至于明威将军更是彻彻底底的侮辱了,显然已经把大宋作为他们女真人立威、示威的对象。

面对这种将一个民族,将一个国家的尊严彻底践踏在脚下的“议和”,赵构竟然能够大义凛然,理直气壮的接受。

不说虞允文、薛弼这类心系大宋的文士接受不了,即便心无大宋的罗腾飞也接受不了。

赵构他要跪在金使面前摇尾乞怜,罗腾飞管不着,但他是皇帝,他在金使面前这一跪,羞辱的可不是他一个人,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这是罗腾飞万万不能接受的事情。

罗腾飞面上没有露出任何表情,而是道:“来人,火速请王俊将军放下一切事情,以最快的速度赶来。”

不一刻,王俊飞马从军营赶至。

罗腾飞指着王俊道:“从今日起,我罗家军军法中加上一条,只要是金国使者,进入我军防区,不论情由,不论是谁抓来先打三十军杖。”

王俊不明所以,但此军令正对他的口味,高声领命。

乌竹宏面色登时苍白,惊叫道:“罗腾飞……你……”

他未说完,罗腾飞以手指乌竹宏,对王俊道:“他便是金国使臣!”

王俊面色一寒,手一挥叫道:“来人,将金国使臣拖下去,重打三十军杖!”

乌竹宏大叫:“罗腾飞,我是金国使臣,你真敢打我?”

罗腾飞哈哈一笑:“老子打的就是金国使臣,若你不是金国使臣,老子他娘的还不打了。”

“相公!”事事出人意料,虞允文、薛弼因赵构的摇尾乞怜,而悲愤难耐,暗自伤怀。忽见罗腾飞突然来这一手,个个大惊。

虞允文道:“相公,算了吧,他毕竟是金国使臣,得了官家的……。”

薛弼也在同一时间道:“跟相公一样,我等心中也充满了怒火,但……”

“你们两个给我闭嘴!”罗腾飞压根不听他们废话,喝道:“军令如山,有出无回,行刑。”

乌竹宏被拖至堂外,被按倒当堂杖责。罗腾飞也来到堂外,只听见“扑”、“扑”的声响,那乌竹宏再无嚣张气焰,大叫悲呼:“恕罪,恕罪,恕罪……”

十五杖一过,乌竹宏已经皮开肉绽,痛不欲生。

罗腾飞咬牙喝道:“打,给老子用力的打,狠狠的打,往死里打。”

在罗腾飞的叫喝下,行刑兵卒越打越重,乌竹宏越嚎越响。

罗腾飞尤不满足,声音越叫越大。王俊亲自上前,接过硬木杖,亲自行刑。

五杖一打,当场将乌竹宏打晕了过去。

似乎还不解气,罗腾飞疾步上前从王俊手中抢过硬木杖,卯足了劲力打了下去。

这一下力道何止千斤,只听“咔嚓”一声,硬木杖断为两截,本已晕阙过去的乌竹宏给他强行打醒过来,发出了一阵撕心裂肺的哀嚎!

罗腾飞又拿过一根硬木杖,十杖一下,活生生的将乌竹宏打死当场,杖落之处,血肉黏在一块,竟成肉酱。

他将硬木杖一丢,喊声道:“来人,抄家伙,在边境还有人等老子去跪迎他呢!”

第四部 雄鹰展翅 第十二章 将金国使者做成肉包

第十二章 将金国使者做成肉包

当罗腾飞抵达边境之际。金国的诏谕江南使张通古、明威将军萧哲,早已闻风而逃了。

罗腾飞没有逮到他们两人,愤愤不平。他本是黑道头子,有着霸王的脾性。这屈居于无能的赵构之下,本就让他心有不甘。

以往还好,赵构对他颇为宠信,但近年来,赵构那副投降的嘴脸,着实让罗腾飞窝了一肚子火,恨不得将他宰了,免得看了心烦。

可当前的形势并不允许他这么做来,赵构若死,必将照成宋朝动荡,这只会白白的便宜金国,让金国捡一个现成的便宜。

这股火一直憋在心中,宣泄不出。今日乌竹宏竟然让他去跪迎金使,让视金国为死敌的罗腾飞,跪在自己敌人的面前,迎他入境。

这等羞怒,顿时如导火索一般,令罗腾飞心中的怒火完全爆发了出来。身上冒着浓浓的杀意。

罗腾飞狠声道:“来人,将那个叫什么牌郎君的乌竹宏给老子剁碎了,一半喂狗,令一半做成肉馅,送至临安给两位使者享用。就说我罗腾飞孝敬他们的,给他们立个榜样,告诉他们做人不要太嚣张,不然用他们肉做的包子将会出现在金国皇帝完颜亶的面前。”

当虞允文、薛弼得知罗腾飞的命令后,相继大惊。

他们心中虽然愤慨,但亦觉得罗腾飞如此手段,委实太过残忍,想要制止,但为时已晚,乌竹宏已经给垛成了肉酱。

虞允文不忍长叹:“相公,您心中有恨,允文理解,但这种手段实在缺乏人道。”

“人道?”罗腾飞讥讽道:“对于这些蛮夷,就必须要用野蛮的手法。比起他们,老子这些手段,还差远了。老子这是告诉这些金狗,官家要向金国摇尾乞怜,想要当狗,那是他的事情。这所谓的‘议和’,老子绝不承认。靖康耻,老子绝不敢忘。瑞昌屠杀,滁州惨事,金国在我汉民族身上留下的耻辱印记。我更是时时刻刻铭记在心。哪怕是脱离宋室,反叛朝廷,我罗腾飞也要誓与金狗对抗到底,纵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罗腾飞这足以令他株灭九族的反叛之语,此时说的却是是字字坚硬,大义凛然,大有金铁锵锵之声,令人闻之热血沸腾。

纵使虞允文、薛弼见罗腾飞拥有如此豪情壮志,心中也不平静,皆由心底一股愿意追随他一同奋战的情绪。

附近听得此言的亲卫,将士更是跪下地来,齐声道:“我等愿意追随相公,于金狗死战到底。”

薛弼长叹道:“若官家有相公一半勇气,何愁大事不成,金国不灭。”

虞允文深以为然,但面色也在瞬息之间苍白如纸,颤声道:“我们借知相公心意,但这种叛乱的气话,还当慎言。”

罗腾飞深深的看了虞允文一眼,认真道:“我这不是气话。我不认为一个喜欢当狗的人,一个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人,有资格坐在那个位子上。但你放心,我分得起轻重,不会乱来的。只是,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不论官家如何决定,这战,我一定会打下去。”

他跳上马背,回头看了虞允文、薛弼一眼,扬鞭而去,心道:“是时候让他们选择的时候了!”

罗腾飞知道经此一事,他的主战跟赵构的主和已经完全的对立,他们之间已经有了一条永远无法弥补的沟壑。着种情况跟历史上的岳飞,如出一辙。完全可以想象的出,罗腾飞将来要面对的事情。

但罗腾飞不是岳飞,岳飞因为他心中的忠义,交出了兵权,以至惨死大理寺。而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傻傻的交出自己的兵权。

未来不可预料,但可以想象。

罗腾飞已经开始想象,将来他于赵构对峙一事。

罗腾飞消失在地平线上,虞允文呆立在寒风中,天不知不觉下起了雪。雪花落在他的头上,肩上,越积越多,不多时亦是厚厚一层,他从来未有试过如此迷茫,也从未想过罗腾飞竟会有跟大宋决裂的一日。究竟何去何从,着实难以决定。

薛弼叹道:“官家如此作为,即便我等也承受不住,相公禀性刚直,心中不满,更无须多说。唉,有如此官家,我大宋焉能再度强盛?说实话,若非要报答相公的知遇之恩,我早有心离开事实,管他大宋如何。”

虞允文呆呆的望着自己的这位挚友,沉声道:“怎么连你也说这话?”

薛弼自嘲笑道:“不是我薛弼不想报国,而是无国可报。彬甫,你的才智远胜于我,岂能看不出当前形势?官家根本没有大志,根本无心北伐,根本没有雪耻之意。他手中空有相公、岳飞、韩世忠、吴玠、吴璘、刘锜等名将,却甘愿偏居一隅,无心北伐,这种朝堂要你我何用?”

虞允文默然无语。

薛弼悲哀道:“我们自幼习读四书五经,学习忠君爱国之法。若有国可报,我薛弼就算肝脑涂地又有何妨?可如今说什么也是无用。现今官家,不是被奸臣蒙蔽。反而看的异常清楚。他就是这幅德性,我对他已经死心。我也决定,追随相公,抵抗外辱,不管处于什么境地,什么情况,纵使前途未卜,也在所不惜。毕竟,相公比起官家,更加可信百倍,千倍。与其奢望官家能够幡然悔悟。不如理智的面对一切事实,轰轰烈烈的干出一番事业。”

薛弼虽然才略不比虞允文,但在这件事情上却比虞允文看的更加的透彻。只因薛弼为人圆滑机敏,在为人处事上懂得变通,而虞允文虽然机智百出,也非迂腐书生,但性子深沉,那种忠君爱国的情操,已经深入骨髓,想要看开,又谈和容易。

薛弼回到陈州,立即拜见了罗腾飞。

罗腾飞望着走进大厅的薛弼,心底一沉,虞允文是他的第一个谋士,也是最器重,最信赖,最离不开的谋士,此刻见唯有薛弼一人回来,心中徒生不好的预感,问道:“只有你一人回来?”

薛弼知他心意,安慰一笑,道:“相公放心,彬甫不是迂腐之人,只是一时无法看开而已。更何况,相公未必一定会走上那条路。”

罗腾飞略感疲惫的一笑,道:“但愿如此吧!”

薛弼对着罗腾飞深深一揖,诚恳道:“虽然相公跟金国对抗到底之心,令人激赏。但此时跟官家正面对抗,并非是明智之举。所以,即便是不愿当金国奴仆,受金国奴役,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不能脱离宋室,这样只会给我罗家军带来灭顶之灾。”

薛弼此刻说的是“罗家军”,而非神武前军,意思相同,但意义以完全不一样了。

薛弼续道:“首先。相公今日之事,做的极好,极妙,正是大快人心之举。既然已经做出了此事,倒不如将事情做绝,让世人都知道相公的抗金之心,反金之意,同时也显示出官家的软弱无能,让世人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

罗腾飞露出了感兴趣的神态道:“薛先生有什么高见?”

薛弼淡笑道:“辞职,针对此事,上疏自己的极度不满,逼迫官家,让官家不得不向相公服软。此事,必然触怒相公与官家之间剩余的和谐,造成矛盾。但此举却能够赚得民心,赚得天下文士之心。反正相公抗金之意,早已跟官家投降之心,背道而驰,这矛盾也是早晚之事。”

**************

诏谕江南使张通古、明威将军萧哲狼狈的从淮南东路来到了临安城外,一路上虽然还是受到了隆重的对待,但他们始终无法介怀乌竹宏被罗腾飞杖毙一事。

其实,事情缘由便在于诏谕江南使张通古、明威将军萧哲的一己之私。

赵构虽然懦弱糊涂,但还不至于糊涂透顶,罗腾飞是南宋第一名将,战功彪炳,战无不胜,威名暴于南北,老少皆知,乃是如今军中威望最高的大将,而且罗腾飞禀性刚烈,对金国恨之入骨,无人不知,在此事上,赵构甚至叮嘱他人瞒着罗腾飞,不让他知道此事,以免他的脾气做出一些无法预料的事情出来,从而坏了他的投降大计。在如此情况之下,赵构又岂会让罗腾飞去跪迎金使?

一切缘由只因张通古、萧哲的个人的私心,以及对于形势的胡乱估计。

在张通古、萧哲南下之际,金国皇帝完颜亶曾经嘱咐他们,说道:“南朝皇帝昏庸无道,畏我大金如若虎狼。此次南下,当以立威为主,让南朝皇帝不敢对我大金有任何歪念。此外,还有罗腾飞。这罗腾飞智勇双全,神威盖世,实是当今盖世英雄,可惜不能为我大金所用。我大金上下臣民将校,对他都颇为忌惮,如有可能,可利用南朝皇帝来挫败那罗腾飞的锐气,以振我国威。”

对于完颜亶的嘱咐,张通古、萧哲两人可谓谨记在心。当抵达宋金边境时,张通古看着前来迎接的宋朝官员,灵机一动,心道:“罗腾飞威震天下,若让他跪在我的面前,迎接我入境,这是何等的威风?”

于是,便于萧哲商议。

萧哲心念罗腾飞性格刚毅,必不会如他们所愿一般,反而会惹来一身的麻烦。

张通古则不以为然,认为南朝人讲究什么皇命不可违,讲究圣旨不可抗,只有有赵构的口谕在,任罗腾飞有三头六臂也不敢将他们如何。

萧哲也被张通古说动,愿意一试,觉得即便罗腾飞不答应,也不会怎么样。于是命银牌郎君乌竹宏前去宣旨。但为了安全起见,他们暗中安排了一人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