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慧双全-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姑娘,你这桃脯哪来的?你别多想,我们收货得问清楚,这是行里的规矩,并没有别的意思。”老掌柜和气的说道。

宋天慧笑着说:“我懂得,您问这些是应该的。这些桃脯是跟我家交好的一位商人大叔转手给我们的,他家里老人去世了,他急事回乡奔丧,就把货物转给了我,但我家也不是卖点心的,与其浪费时间一点点的卖掉,不如找家铺子转手了,也方便一些。”

她想了想又补充道:“那位大叔人很地道,货物都是从南边带来的,买过的人都说好,不过口说无凭,你还是验一验比较好,就是我手里其他的货,你要是愿意收了,也可以好好验验的。”

老掌柜的眼睛很亮,没有一般老人眼睛的昏沉,他微笑着听宋天慧说话。那表情非常认真,看起来完全没有轻视宋天慧是个小女娃的意思,只是他看着宋天慧的眼睛发亮,让宋天慧有些心虚。怕这种老成精的人物会一眼看出她在撒谎。

“你这小女娃倒是坦荡,小小年纪就知道出来谈生意了,你家里人也放心?”老掌柜问道。

宋天慧故意挺了挺胸脯。像个小孩子那样抬头骄傲的说:“我都十岁了,我家世代从商,小孩子十岁就得学着做生意,我哥哥九岁时就谈成了第一笔生意,我可不能差的太多。”

老掌柜哈哈大笑起来,“你们家父母倒是开明,孩子早些出来闯荡也好。免得成了暖房里的花朵。”

这个朝代男尊女卑的理念没有太过夸张,所以一些商户人家女儿出来做生意的也不少,也有商户男人做生意反倒不如老婆的,就比如宋秀月他家,也就乡下重男轻女的思想重一些。其实在越大的城市里,女人的地位越好,而京城里更是如此。

这些都是宋天慧从邢先生的课上听来的,不过邢先生讲的时候,明显下面一些小子非常的不屑,在山泉村很多人眼里,女人不能跟男人比,这也没办法,庄户人家主要是土里刨食。女人的劳动力不如男人,无法成为家庭的生产力,所以常常被瞧不起,这也是庄户人家为什么要生儿子,为什么要比谁家儿子多的缘故。

所以宋天慧话里透露出她是商贾人家的女儿,老掌柜就相信了。目光中更多了些赞赏的味道。

他看了宋天慧带来的桃脯,确实成色不错,甚至比他们铺子里的好上一两分,他点头示意不错,随后两人谈妥了价格,又约好了待会来送货,宋天慧才离开了点心铺子。老掌柜看着她小小的背影,不由感叹起来,“果然是商贾人家的女儿,小小年纪就这么会谈生意了,了不得啊。”

其实宋天慧就是会抬价,作为一个现代女性,买东西不要砍价吗?她不过是把砍价的功力使了出来,把桃脯的价格抬高了一些,好在老掌柜是诚心想收,价格才谈的起来,要像之前那几家不是不理她,就是没把她放在眼里,她说什么也白搭。

出了铺子,宋天慧找了几家小食摊尝了尝永安城的小吃,跟她家的对比一下,也好做改善。之后她找了个无人的地方,拿了一大袋子桃脯出来,又雇了辆车,让车夫带着她停到了点心铺子门口,然后帮着她把桃脯抬进了铺子里。

老掌柜见宋天慧带了个车夫过来,以为是她家的车夫,也没多想,只吩咐人将麻袋打开,把里面的桃脯倒在干净的木柜子里,好好的检验了一番。

这个时代不像现代有那些个添加剂等有害物质,只要是东西成色好,是新鲜没有受潮、生虫、发霉的就行,要搁现代,没有机器检验,你还真不知道果脯里到底有什么。

老掌柜看得很仔细,一看就是个一丝不苟的人,看完后满意的朝宋天慧点点头,把之前谈好的十二两银子给到了宋天慧手里。

他是当着宋天慧的面称了银子的,宋天慧也没什么不放心的,装了银子就告辞了。

就在宋天慧坐上马车走了不久后,一名公子进了点心铺子,问老掌柜:“刚刚那小姑娘是咱店里的老主顾?”因为他看到老掌柜亲自送到了门口,如果不是老主顾,老掌柜用得着这么客气吗?

“三少爷,刚刚那位小姑娘卖给铺子一批货,成色不错,我看她小小年纪能说会道,是块做生意的好材料,心里非常喜欢,才多说了几句话。”谢明晖一问此话,老掌柜就知道他为何如此问了。

说起来也巧,这家铺子正是谢明晖家里的。

谢明晖有些惊讶,问:“那你知道那小姑娘家里姓什么?住在哪里吗?”他发现老掌柜的眼神写满了疑问,急忙解释到:“之前我跟阿珏在市集冲撞了这个小姑娘,还没机会跟她赔礼,刚刚看到人想喊住的,哪知道马车走得快,我都没来得及开口。”

老掌柜摇头,“那小丫头没有提,我也不好追问,因为不是长期合作,所以我们也不好追问太多,不是很合规矩。”

谢明晖也明白这个道理,叹了口气,说:“无妨,以后有机会再说吧,要是你下次碰到她,就代我赔个不是,最好让她留个地址,我好登门致歉。”

老掌柜心里一惊,能让三少爷这般重视,怕不是一般的人家。

“是,我知道了。”

宋天慧并不知道后面的插曲,找了个隐秘的地方换回了男装,然后雇了马车赶回了甸子镇。她心里高兴的很,也忘了腿上的痛了,这一趟总算没白跑,加上她手里攒下的银子,差不多有十四两了,再攒一攒都能买间她家现在的屋子了,她能不高兴吗?

不过买屋子暂时不在计划之中,她打算送小四去学堂,然后给家里置备些家什。

回了家后,宋天慧这一歇下才觉得腿痛的厉害,急忙打了冷水也冷敷,这下被宋彩云给看到了,她怕宋彩云担心,也没提自己撞到两个败家公子的事情,只说是不小心绊了一下,宋彩云拿了李子涵之前送过来的跌打药,给她擦了药,又让她早点歇下了。

晚上李子涵来教拳,发现宋天慧睡下了,就问:“慧哥儿是怎么了?今天一天没见人,这会儿也不练拳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了?”

因为怕崔氏担心,宋天慧没让宋彩云告诉崔氏她腿肿了,所以宋彩云只好笑笑说:“慧哥儿说头痛,歇下了,大概吹了风,捂一夜就能好,明天她再跟你练龋”

李子涵哦了一声,心里却有些担忧,这两天他又想通了,他觉得一定是自己想茬了,他怎么可能喜欢上一个男孩子,还是个九岁的小娃子,他可不是变态。

一定是他没有兄弟姐妹,慧哥儿跟他家有缘,他一直把慧哥儿当亲弟弟的,看到亲弟弟跟别人亲近了,他有些不舒坦也是正常的,谁让他家就他一个,他就是太想有个弟弟了,哪是小胖说的那样,这事都被扯歪了。

这样一想,他心里的忧虑也没了,反正他不管是担心还是别扭,还是心里感觉怪怪的,都是因为他把慧哥儿当亲弟弟了,他疼自己弟弟是应该的。

第二天一早,宋天慧起床一看,腿上果然青紫了一片,她这小细腿都没长结实,干嘛多管那个闲事啊,想到这里她就郁闷了半天,最后只能挣扎的爬了起来,宋彩云在旁边劝她,她也没听,只是青肿了一些,又不是伤筋动骨,哪有那么娇贵了。

说起来她重生到古代后坚强了许多,以前她被桌子碰一下都要嚎半天,又是冰敷又是喷云南白药的,过后还要热敷,怕痛的要死。可现在挨打也挨过,吃苦也吃了不少,反倒人便皮实了,要换以前,她肯定会哼哼唧唧的躺几天,可现在,她连瘸着腿都不愿意。

之后天气一天天冷了下来,宋天慧张罗着给家里人添了棉衣,现在他们日子好了,可不想像往常那样穿不暖和的破棉袄了。

再之后,她跟家里提要让小四去读书,崔氏和宋正仪都非常赞同,第二天就带着小四去了镇上的学堂,却没想到还没进门就碰到了一个人。

============

第二更送上,补粉红20票的加更,嘿嘿,拖了好久了,大家表介意啊~

推荐倾咔的另一本书《重生不嫁豪门》,已经完本了,适合直接宰杀~

下面有直通车,点击即可过去。

简介:

做了一场灰姑娘嫁入豪门的梦,却被深爱的老公和信任的表妹合谋害死,更连累了身边的亲人和未出世的孩子;

一场梦结束,她重新回到了十年前,上天给了她重新开始的机会,又给了她意念控制异能,从此如鱼得水,尽显其能。

这一世,她要活得潇洒从容,不嫁豪门,只要幸福。

219章 心胸狭窄

曾经宋天慧就想过,如果送小四到镇上学堂读书,势必会碰到宋正材,但是她觉得小四上的是启蒙班,和宋正材离的很远,相互也不影响,倒也无所谓了。

后来宋正材没考上秀才,又爆出他去青楼跟人争风吃醋的事情,害宋家欠了一百两银子外债,宋家肯定也没钱花在宋正材身上了,所以小四学堂读书也不会碰到宋正材了。

可惜,她想错了。

宋正材这样子一看就是不是偶尔过来,明显是刚刚下学的样子!宋天慧有些惊讶,宋家都负债累累了,怎么还舍得花钱让宋正材到镇上读书呢?如果换她是老爷子或刘氏,肯定不会这么做,只会让宋正材回到村里学堂继续读书。

不过她很快又释然了,宋老爷子和刘氏都是爱面子的人,他们的面子在宋正材身上丢了,他们会训斥宋正材,也会怨他怪他,却不愿他在外人面前继续丢脸。就宋正材以前那么的“出色”,现在跟一群小娃子挤在一间屋里读书,他自己肯定不乐意,别人也会看笑话的。

另外,换个角度来说,父母对子女总是包容的,宋天慧前世就听说过一件事,跟宋正材的事情类似,是一家人辛苦供孩子读书,结果孩子考大学没考上,于是继续供着复读,结果第二年还是成绩不好,他爸妈虽然失望,但仍然愿意供他再复读一年。可是。在复读期间,男孩被打黄队抓了送回家,要罚款2000元。

男孩的母亲一听到这消息,人直接气晕了过去,醒了就去打自己儿子,可是后来事情过去了,还是继续供儿子复读,说到底那还是她儿子,她只能骂他,却不能不管他。

或许刘氏和老爷子除了在意面子。也是真心疼爱宋正材,这时候的许多人家都是偏疼老小的。

宋正材依旧穿着他那种素淡的衣服,衣服道貌岸然的样子,看着就令人作呕。宋天慧思想并不保守,也不是觉得去青楼就多么的丢人现眼,只是宋正材是骗家里钱去青楼,还为了有银子去青楼而要卖侄女。这点实在太无耻了。

宋正材这几天没少被人背后指指点点,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他和苏文山的事情传了出去,有人背后笑话他不自量力,也有人说他是冲冠一怒为红颜,更有人笑话他没考中秀才,还欠了一屁股的债。看他以后怎么过。

他本不想回镇上学堂读书。可是他还能去哪?难道去村学,就那地方他根本看不上,也丢不起那人,如果不读书,他难道在家里待着,或者去做农活?他虽然懊恼,但觉得自己才十六岁,再等三年也才十九岁。到时候考上秀才也不晚,所以他怎么能就这样耽误了读书呢?

他几乎是硬着头皮无视别人的指指点点的,一下学就匆忙离开,结果一出门就看到了宋天慧和宋天福,他皱起眉头瞪过去问:“宋天慧,你们过来做什么?”

宋天慧心里翻白眼,敢情宋正材以为她是来找他的,他也太抬举自己了。

“我们不是来找你的,我给小四报名启蒙班。”宋天慧不想跟宋正材多说话,简单的答道。

宋正材却不走了,拦在两人面前,说:“呦,你家现在有钱了,都能送小四到镇上读书了。你爷你奶都不孝敬了,你们自己倒享受起来了。”他上下打量了宋天慧和小四一遍,语气更加刻薄的说:“瞧你们都穿上好衣裳了,也没见你们给你爷奶送身衣服,就你们这样不孝,读什么书也没用。”

这时候不少人也走了出来,刚好看到了这一幕,都好奇的放慢了脚步,想看看宋天慧怎么回答。

宋天慧被宋正材的话逗笑了,她不想理宋正材,可他却做模作样起来,他配说别人什么吗?也不瞧瞧他自己是什么德性!

“四叔这话我就听不懂了,就许你在镇上读书,就不许我们小四到镇上开蒙了?我们要是只图自己享受,那你从来不干活,连衣服都得别人洗,还见天花家里钱的就是孝顺?还有,我们是做了新衣服,可我们衣服的料子也没你身上的好,你又给爷奶送过什么衣服?哦,对了,你只要孝顺就行了,哪怕让家里欠了一百两银子也是大孝。”宋天慧毫不示弱的回敬过去。

宋正材被说的脸一阵青一阵红,他没想到宋天慧竟敢这么说他,简直就是目无尊长!

“有你这样跟长辈说话的吗?就是你爹不教训你,我也要帮他好好教训教训你!”宋正材说着就扬手去打宋天慧,宋天慧拉着小四往后退了几步,躲开了宋正材的巴掌。

“都说君子动口不动手,四叔是说不过就要动手了吗?”宋天慧眼中尽是轻蔑之色,既然宋正材自己没事找事,她就不客气了。

小四也跟着说:“四叔,你说我们不孝,我哥不过是解释一下,你怎么就要打人了?”

旁边就有看热闹的学子跟着起哄:“宋文竹,君子动口不动手,你家晚辈都懂这个道理,你个读书人怎么反倒忘了?”

宋天慧这才知道,原来宋正材的字是文竹,

宋正材不回那些人的话,冲宋天慧说:“你再牙尖嘴利,我就把你的事情说出来,看看别人怎么看你。”

宋天慧笑了起来,“四叔尽管说,那天我就说过了,我可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你说出来对我是个解脱,只不过后果就得你们来承担了,你可要考虑清楚哦。”

宋正材张了张嘴,想说宋天慧就是个假小子,可又想到刘氏的交待,最终还是忍住了。

这时候,有位长者走了出来,他须发花白,看起来有些年纪了,最少在五十岁以上。他皱起眉头看了看宋正材和宋天慧,开口说:“何人在学堂喧哗?”

宋正材抢着说:“见过杜先生,这两位是我家小侄子,年纪小不懂事,跑到这里跟我开玩笑,请您不要见怪,我现在就带他们离开。”

杜先生看了宋天慧一眼,说:“速速离开吧,学堂是清静之地,容不得你们这样喧哗。”

宋天慧眼神闪烁,这位看起来不是宋正材的先生,难道是开蒙班的先生?会不会有些古板?她可不想小四被个老古板教成了小古板。

可是,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她是带着小四来进学堂读书的,宋正材这意思就是不想小四进学堂,凭什么啊?

小四一听这话就急了,他可是天天都想着读书的,他捏着小拳头说:“我哥带我来报开蒙班的,不是来捣乱的,是我四叔不想我进学堂读书,还要打我们!”

旁边就有看宋正材不顺眼的人帮腔了,“杜先生,我们都听到了,人家小娃子是来开蒙,宋正材不高兴自己侄儿进学堂。”

“是啊,说什么人家花钱读书就是不孝,那他自己读书就是大孝了,这也太不讲道理了。”

杜先生见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觉得有些烦,摆了摆手说:“你们都赶紧散了吧,要开蒙就去找雷先生,只要雷先生肯收就可以了。”

宋正材眼珠子转了转,只要让雷先生对他们印象不好,不愿意收人不就行了?不过雷先生年纪不大,人却很正直,恐怕这事不太容易啊。

宋天慧看宋正材的样子,就知道他在想坏主意了,她就不明白了,小四进学堂碍了他什么事情?小四不过是开蒙班,跟他差了十万八千里,就算小四再聪明,再是神童,也得十几岁后考秀才吧,小四今年才五岁啊,少说也得九年以后,能影响他宋正材什么,他是不是心胸太过狭窄了些?

“谢过杜先生,我们这就去见雷先生。”宋天慧恭敬的朝杜先生行礼,然后拉着小四朝另一边走去。

身后却传来杜先生的声音,“等一等,你在哪里读书?”

宋天慧停住了脚步,不明白杜先生为什么问到她了,难道她哪里得了杜先生的青眼?

“原本在村里的村学读书,因为家中事务繁忙,已经不去学堂了。”宋天慧如实说道。

杜先生眉头皱了皱,“你是邢先生的弟子吧?”

曾经宋天慧就想过,如果送小四到镇上学堂读书,势必会碰到宋正材,但是她觉得小四上的是启蒙班,和宋正材离的很远,相互也不影响,倒也无所谓了。

后来宋正材没考上秀才,又爆出他去青楼跟人争风吃醋的事情,害宋家欠了一百两银子外债,宋家肯定也没钱花在宋正材身上了,所以小四学堂读书也不会碰到宋正材了。

=============

今天太激动了,差点就来不及更新,我儿子八个月零七天,刚刚想够床头东西,就按着他爸肩膀自己站起来了,儿子的人生第一站,太有纪念意义了,还好我及时拍了照。不过还是担心他站的太早不好,让他躺下了,可是他兴奋的这会都不睡,没几分钟又爬过去撑着他爸的腿再次站了起来…

220章 宋彩云的魄力

宋天慧倒不知道还有这种事情,只听到这位杜先生不是开蒙班的先生,偷偷的松了口气。她带着小四去见了雷先生,雷先生倒是比杜先生年轻许多,二十三、四的样子,也是名秀才,所以才在秋露书院坐馆给幼童开蒙。

雷先生名为雷宥盟,面白无须,身子看着有些单薄,表情却很温和,说起话来和声细语,一看就是个好脾气的人,也适合给小孩子们开蒙。

小四睁着大眼睛,把雷先生打量了好几遍,眼里写满了好奇,虽然他没跟宋天慧说什么,但宋天慧一看就知道,他对雷先生的印象不错,可以说是喜欢这位先生的。

雷先生起初不建议小四不够年龄就进学堂,他认为太早上学并不一定是好事,小四年纪小,或许理解能力差一些,很可能跟不上学习进度,让他非常的吃力,也容易从一开始就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

小四一听这话,立即认真的说:“先生,我都会写好些字了,我还会背诗。”说着他就背起了《春晓》|《悯农二首》,雷先生听的不住点头,耐心的听他背完,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

“很好,这些是谁教给你的?”雷先生和声问道。

小四看了眼宋天慧,说:“是我哥教的。”他说着眼眸黯了黯,如果哥哥还是哥哥该多好啊。

雷先生并没有注意到小四的变化,抬头看了眼宋天慧,宋天慧迎上他的目光说:“我在村里学堂读了些书。回家就教给小弟,也是他好学,喜欢学这些,否则我再努力教也没用。”

雷先生点头。“对,是要学生肯用心学,否则老师再上心效果也不大。好吧。既然宋天福有些底子,我就同意他提前进入开蒙班吧,明早就能来上课。”

小四差点没跳了起来,却不敢在先生面前造次,学着村里孩子向邢先生行礼的姿势,对雷先生深深的鞠了一躬,“谢谢先生。”

他本来就是个虎头虎脑的小人儿。这样一板一眼做起来礼仪来,却是有些好笑,连雷先生眼中都带了些笑意。

告辞雷先生后,宋天慧带着小四出了书院,小四因为兴奋。叽叽喳喳的说起来,“雷先生一看就是好脾气,我明天就能跟着他读书了。”

宋天慧一直笑着点头,这是这些天来小四跟她说话最多的一次,大概小四自己也察觉到了,不好意思的挠头笑了笑,他就是小孩子脾气,要别扭几天,别扭过去也就好了。说到底他还是喜欢宋天慧的,只是一时间接受不了自己的当作榜样和目标的三哥竟然是个女孩。

宋天慧也不戳破,拉着他说:“走,我们去买文房四宝,作为你上学的礼物。”

小四激动起来,小脸都红扑扑的。他现在用的笔还是大郎给宋天慧的,平日里都是他跟宋天慧轮流用,笔毛都有些秃了。但很快他皱起了眉头,说:“三哥,买文房四宝要好些钱哪,还是别浪费了。”说完他心里又不舍,支支吾吾的说:“要、要不然先买支笔?”

宋天慧大笑起来,“那就买只毛笔,再买些描红的纸,墨家里有,以后你尽管用。”

小四瞪大了眼睛,激动的说:“好,谢谢哥!”

他声音很大,然后笑了起来,宋天慧就去掐他的小脸蛋,他咯咯的笑着躲开了,看样子心里的芥蒂已经没有了,宋天慧也高兴起来,她还是很喜欢这个小弟弟的,可不想两人就此生分了。

两人高高兴兴的买了纸笔回家,宋正仪和崔氏一听小四能去学堂了,都高兴起来,不但没有责怪两人乱花钱,还说晚上要加个菜,给小四庆祝一下。

转眼天越来越冷,宋天慧一家都穿上了棉袄,他们家的生意却越来越好了。大冷天吃碗热乎乎的麻辣粉,或者在来个煎饼果子,就是荞麦饸饹也能做热乎的,味道也是别人家没有的爽快,吃的人还能出些薄汗,在外面忙活半天,冻得手脚发冷的人都愿意去宋家摊子坐坐。

宋正仪跟铁力把木炭也弄了起来,现在宋家摊子已经全部改用木炭了,既干净又方便,也没那些个黑烟,就是烤的东西也看着干净,所以甸子镇的人几乎都知道宋家麻辣粉摊子了。

烤玉米早就下了,宋天慧换了别的烤串,她把烤肉改良了一下,里面加了茄子、土豆这些,肉是极少的,但不少人喜欢吃个肉味,烤串卖的还是很不错的。另外,她还弄了奥尔良风味的烤鸡肉,里面加了小蘑菇,吃起来也格外爽口。

这段时间小四去学堂学了不少东西,每天回来都要跟家里汇报一下,搞的崔氏和宋正仪天天听着都长了些知识。

眼看着快过年了,崔氏的肚子也一天天的大了起来,宋天慧就不让她出摊了,摊子主要是她和宋彩云忙活,另外李大娘和李子涵也每天都在,也算忙的过来。

宋天慧看了看时间,就张罗着做风鸡了。

上一次她做的风鸡是作弊的,但现在她一点都不想随便作弊,太危险了。她跟崔氏和宋正仪商量了一下,打算到乡下去收鸡,然后全家一起忙活,都做成风鸡。

崔氏是尝过风鸡的味道,立即点头说:“那风鸡味道好的很,咱多做点,以后摊子也能用。”

宋天慧点头,她就是这样想的。

“你打算收多少只鸡?”宋正仪则保守的多,他现在胳膊好的差不多了,虽然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但他身子骨结识,这些日子吃的也好,恢复的也快,估摸着比刘氏恢复的快多了。

宋天慧算了下,这些日子她家攒了些银子,大概有四两多,留下一两多备用,她打算拿三两银子收鸡,能收多少收多少,留几只自己家里养,其他都做成风鸡,等冬天过了就拿到永安城贩卖,想必天香楼肯定会收不少的,就算天香楼自己做了风鸡,不需要收她的了,不是还有别的酒楼吗?

而且,宋天慧相信许掌柜那只老狐狸肯定会收的,就是永安城用不了,天香楼在别的地方还有分店,也一样需要的。

宋天慧把想法说了出来,宋正仪和崔氏都有些担心,三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万一赔了咋办?他们省惯了,也本本分分的过惯了日子,可没有这份胆量。

一直在旁边听着不说话的宋彩云突然开口说:“爹,娘,你们就相信慧哥儿吧,她看行准行!再说了,家里的钱都是慧哥儿想法子赚回来的,就是慧哥儿拿出做买卖真亏了,也没啥大不了,咱家不是还剩了些吗?而且咱还有屋子、有地、有摊子,大不了再赚回来。”

宋天慧不由对宋彩云刮目相看,宋彩云以前在老宅任劳任怨,吃了不少苦,长的也比同龄人瘦弱,这段日子她吃的好了,也没那么辛苦了,虽然是家里做生意,但比以往给老宅一家子人干活轻松许多,最主要现在干活她开心,心情好了做事也轻快,整个人也有了不小的变化。

首先,个子窜了一截子,她今年才十三岁,正是长个子的年纪,眼看着袖子裤腿都短了,崔氏一边改衣服还一边笑的乐呵呵的。接下来就是宋彩云的头发,以前乱糟糟的黄毛也有了些光泽,虽然没能变成乌黑的长发,但也比之前枯草一样的头发好多了。

当然,最明显就是宋彩云的脸,她的脸圆润了一些,皮肤也有了血色,不再是之前的蜡黄色,连宋正仪都夸大女儿越长越漂亮了,但他自己心里明白,是吃饱饭了,所以一对比以前的日子,他是想都不敢想,所以这些日子也没有回过老宅,要是搁以前,别说这么久不回去,就是离开他还不舍得呢。

只可惜宋彩云脸上那道疤还在,不过眼色淡淡的,疤痕处也没有特别不平坦,宋彩云为了崔氏他们不担心,总说慢慢就能长好。宋天慧没说什么,心里却下定决心,等这次风鸡赚了钱,就给宋彩云买去疤的药。

她是担心随着宋彩云年龄的增上,疤痕不但不会消失,反倒会长长了,长宽了。她前世小时候起水痘,嘴角那边破了一点点,留了极小的疤,家里人都说没事,基本看不出来,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那疤就慢慢变大了,倒不说影响面容,却显得不够完美了,好在现代有遮瑕霜什么的,可这时候没有,而且她也不想宋彩云脸上带一道被人打出来的疤,以后别人会怎么想,她夫家又会怎么想呢?

还有一点宋天慧也非常吃惊,她没有想到宋彩云竟然这么有魄力,比作为爹娘的崔氏和宋正仪都有魄力,而这份魄力她曾在宋秀月的身上看到过。宋天慧不由笑起来,如果以后宋彩云也能像宋秀月那样做个女强人也不错。

收鸡的事情就这样确定了,宋天慧又跟李大娘商量了一下,说雇李子涵给她家帮工,按铁力那样算工钱,虽然两家比较熟了,但她总不能让人家白干活吧?李大娘见宋天慧态度坚决,便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宋天慧带着宋正仪、李子涵回了山泉村,她打算先从山泉村收起。

221章 宋秀月的烦恼

去之前宋天慧都做好了心理准备,想着老宅的人说不定又要出来蹦达,结果事情竟然出奇的顺利,老宅的人不知道在忙什么,并没有出现。

宋天慧是直接去找张山的,铁力也按约定到村长家跟他们碰头,因为他们价钱出的合理,收的也多,村长对这事是鼓励的,既然价钱合理,去镇上卖还要耽搁时间,不如现在卖给宋天慧家哪,最主要在自己村里交易,也不会短斤少两。

原本鸡是按只收的,但因为个头大小,也要分个三等,价格有些差别,不然人家个头大的鸡跟个头小的鸡一个价,收的人亏了不说,卖的人也要觉得不公平。

一个上午,宋天慧他们就收了不少鸡,眼看着回去的车要拉不下了,他们才停了下来。

前面一次给刘氏孝敬钱都是托村里人帮忙捎回去的,一方面是宋正仪胳膊断了,有了借口不方便来回跑,另一方面也让人知道他们给老宅钱了,都是按时给的,也确实帮忙捎带的人对宋正仪一家子赞不绝口,说他们孝顺,分家出来也不容易,但次次都想着先孝敬老人。

当然这话人家也对刘氏说了,当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