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天道酬情-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听见屋顶小虫牵丝坠落的声音,清风吹拂,落叶盘旋、泥尘飞扬的声音,还有屋外叽叽虫鸣,游鱼摆尾,水花溅落的声音。
  意识在顷刻之间扩散开来,及至百里之外。
  她没有刻意去感受,但这天地间的各种信息都争先恐后地涌入她的脑海,她听见屋外响起轻微的脚步声,心念一转,那人的样貌便纳入凉锦意识所及之处。
  来人容貌清秀,用竹制的扁担挑了两桶清水,脚步轻快地走进小院,将桶中水注入一口简陋的瓦缸。
  她用袖口轻轻擦了擦额角的汗珠,视线下意识地转入屋中床榻,当她的目光与那一双明亮幽深的眸子相对,她顿时浑身一颤,惊讶之余,面上露出欣喜之色,连着迈了两步,来到床榻之前。
  凉锦目露疑惑,但未来得及开口,便见那女子噗通一声双膝跪地,恭恭敬敬地喊了一声“师尊”。
  凉锦脸上划过一抹惊讶,她翻身坐起,虚手一抬,便将那女子隔空扶起,这收发自如的力量再一次令她震惊,她低头看着自己苍白纤细的手掌,感受着体内充沛的灵力,与被拓宽了数倍的经脉,一时间愣怔无言。
  眼前的一切都太过奇怪,她险些分不清自己眼下身处之地究竟是真实,还是梦境。
  就在她神思迷惘之际,一道光影出现在她的识海中,化作一个个虚幻的人形,汇聚成一幅幅遥远的图画,走马灯般闪过凉锦的识海。
  凉锦曾经历过一次类似的事情,所以她明白此时出现在她意识中的景象意味着什么,所以她当即闭眼凝神,仔细辨别那一幅幅画面中潜藏的意义。
  这是凌云宗开山老祖,凌风华的记忆。
  这些记忆解答了凉锦眼下所有的疑惑,甚至将她以往从未曾接触过的真相,都事无巨细地呈现在她眼前。
  当某个真相揭开面纱,即便是凉锦,都错愕不已,险些无法自持。
  一千五百年前,九幽千机王族一脉中诞生一名惊世之才,天生便可驾驭灵气与魔力两种能量,魔皇看出此子天资非凡,便将其送往人间,为魔族入侵人界埋下种子。
  此子拥有绝高的天赋,以众多人类修士无法企及的速度,在短短三百年的时间里,就破除元婴关隘,修至化神,甚至在此后二百年中,又接连做出突破,达到离神之境。
  就在魔皇准备妥当,欲出兵攻打人界之时,这来自魔界的天之骄子,却在人界遇见了想要共度一生的姑娘,为了长久地和相爱之人在一起,他将自己属于魔族的一半神识生生抽离,用水土二灵,封印在九幽。
  至此,此子彻底叛出魔族,魔皇进攻人间,此子则统御人间各大仙门修士,用当初魔皇恩赐的法宝抵御来自魔族的入侵,将魔皇的计划覆灭,重新封闭九幽。
  魔皇盛怒,迁怒于此子宗族,千机一族从此备受各路魔族冷眼,纵然王族之位尚未被取缔,但却被压在了一众魔族王室末尾,若非千机魔王一力支撑,千机一脉恐怕早已覆灭。
  而这个出身于千机魔族王室的天之骄子,便是凌风华。
  凉锦从未想过,凌风华,竟是魔族之人。
  而那凌云剑阁,想必就是魔皇赐给凌风华的法宝,这也解释了,为何九幽各路魔族都对凌云剑阁这般痴狂,因为,那本就是魔族的东西。
  原来,这才是凌风华身上的真相,他不仅是魔族之人,还恰巧,是千机魔族中人。
  他一早就料算到被他封印在九幽中的魔族神识会想方设法突破禁锢,所以才在凉锦身上埋下后招,将自己余生所剩无几的生命力,全部压缩在七星封印内。
  只要七星封印被他另一半神识触动,他就会现身,将其彻底摧毁,如果对方也在漫长的岁月中消亡的话,那等到凉锦有能力同时打开七道封印,他的力量就会变成传承之力,涌入凉锦之身。
  那时候,她的身体也已经足够承受来自封印的力量,不会被涛涛而至的灵力创伤。
  凉锦沉默地抿起唇角,脸上露出哀伤的神情,老祖宗凌风华,虽然出身于魔族,但他知至知终,心心念念的,都是人类,是宗门,还有她这个后辈。


第289章 蜕变
  在凉锦陷入沉思的这段时间里,那管她唤做“师尊”的姑娘安安静静地站在一旁; 凉锦抬眸; 视线自其人面上扫过。
  方才初时因为惊讶; 她没有细想太多; 而今再仔细端详此女容貌,顿觉熟悉,细细回想; 很快便在一闪而逝的记忆中找寻到这女子的身影。
  这个女子乃是她初入九幽之时,从魔兵手中救下的那个年轻姑娘。凉锦记得; 那时候这个女子身上并没有任何灵力波动,很明显她只是一个没有修炼过的普通人。
  但此时,恭敬地站在凉锦面前的这个姑娘; 气息平和,丹田内蕴真气,其修为,已有筑基。
  凌风华传承给她的记忆里也有关于这个姑娘的一些事情; 凌风华料算到凌云剑阁无法支撑到凉锦将他给予的传承之力完全吸纳; 当水土二灵的力量融入凉锦之身,凌云剑阁将自行关闭。
  届时,还未将传承之力融会贯通化为自身之力的凉锦还会昏迷很长一段时间,这个时期将是凉锦最为脆弱的时候,若无人照料; 直接现身于荒野; 必定叫魔族之人擒获。
  先前那几个被凉锦救下的人类进入山林之后毫无疑问尽都落入了凌风华的分识之手; 分识推算出此女与凉锦之间有些微联系,便控制她的意念将同行之人尽数杀害,彻底将其心志摧毁。
  然后将她留在坳地,并教导她修炼,以此女为线索,寻找凉锦的下落。
  凌风华将分识覆灭之后,就抹除了此女的记忆,唯留下凉锦当初相救的一幕在她心海,并传授她凌云宗的初级修炼心法,告诉她救她性命的人就是她的师父,指引她每日午时到空间裂缝即将出现的地方等候。
  有凌风华的周密思量,才有了后来顺理成章的发展与结果。
  凉锦通过凌风华传承给她的记忆了解到凌风华分识的筹谋,后背不由升腾起一阵恶寒。
  她在丛林中发现的那具尸体根本不是偶然,而是凌风华刻意让这女子刻意将其人尸身扔在那里,引兽群前来,破坏了有人走过的痕迹,同时营造出野兽啮人的假象。
  凉锦一旦受那尸身的影响深入丛林,必将落入陷阱。这一切,都是凌风华那一缕邪恶的分识提前埋下的圈套。
  凉锦长叹一声,枉她前世活了两百年,与这千年的老妖怪相比,她的心智还是稚嫩了许多。
  当她以灵识内视己身丹田,她讶然地发现自己的修为已经突破至结丹大圆满。但,令她疑惑的是,她的神识境界却远超了她肉身的层次,恐怕已达到了元婴初期,甚至,元婴中期。
  在凉锦的丹田之中,有一枚炽白色的菱形晶体,那晶体盘旋在金丹上空,释放着一股温和柔软的力量。
  这股力量与当初凌风华在她体内设下的七道封印有些相像,她将灵识探入晶体之中,发现这枚晶体里封锁着一股庞大的力量,虽然没有当初七星之环储量丰厚,但凉锦若能借助着晶体中的力量,要再做突破,一举凝结元婴并非难事。
  但她却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此时还未到突破的时候。
  结丹与元婴之间的壁障阻挡在她眼前,让她她想起多年前她在紫山秘境中时,曾承担了焚云鹤身上的因果,她没能击杀焚云燕,也没有成功劝其迷途知返。
  所以,来自于焚云鹤的因果,束缚了她的成长,阻碍了她突破的脚步。
  未被她的身体吸纳的那部分灵力受凌风华所设的封印影响,在传承结束之时化作一枚储藏灵力的晶石,只等凉锦了结了焚云鹤身上的因果,就能借助这灵力的结晶再做突破。
  至于她的灵识为何没有受到这因果之力的影响,凉锦猜测,恐怕是与那融进她识海中的五行之灵有关。
  五行之灵本就是超脱于世的存在,身在五行之中,却超然于轮回之外,不受因果的束缚,改天换象。
  若凉锦的灵识不受束缚乃是得益于五行之灵的存在,那么一切就说得通了。
  如此一来,旁人要想探查到凉锦的真正实力,将变得更加困难。
  凉锦转头看向身前垂首而立的女子,在凌风华的记忆中,并未提及这女子的名姓,且她的记忆又被凌风华抹去,想必就连她自己,也不知道她原本的名字。
  凉锦拖着下颌想了一会儿,随后言道:
  “你既是我的弟子,从今便摒弃过往,随我一同修行,我知你不记得自身名姓,便予你道名一心,愿你一心向道,学有所成。”
  凉锦话音落下,一心再一次双膝跪地,朝凉锦躬身行礼:
  “谢师尊赐名。”
  这一次,凉锦任由一心向自己磕了九个响头,就算是完成了一场简单的拜师礼,她起身走到床边,看着外边郁郁葱葱的景象。
  灵识漫过溪水,跨过山坡,延绵向更远的地方。
  只这一眼,她便已明白,她们身处之地,距离当初凌风华分识被封印的坳地不远,却因为长期受到水土二灵的影响,地貌发生了改变,形成一道天然而又隐蔽的阵法。
  隔绝了外界的探视,又汇聚了四方而来的天地灵气,是个绝佳的修炼之所。
  即便如此,要从一个完全没有修炼过的普通人,达到如今的筑基修为,除了自身的天赋之外,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也必不可少。
  凉锦看得出来一心的身上的修为是她自己一点一点夯实基础,修炼而来,并非像她这般接受传承,一步登天。
  所以,凉锦明白,她眼前所看到的这片天地,恐怕早已不是原来的样子,她这一睡,不知匆匆过去多少时光。
  她垂下眼眸,轻声开口:
  “你我二人初遇至今,过了多久?”
  凉锦唯一能询问的人,只有身边这个忽然多出来的徒弟一心。
  “回禀师尊,已是一千一百四十五个昼夜。”
  一千一百四十五个昼夜……
  凉锦眉头一拧,而后无奈松开。
  三年多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一心能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就自行修炼到筑基,足可见其天赋之异禀。
  凌风华的传承给了凉锦莫大的好处,但同时,也带来了无法忽视的弊端。
  一步登天纵然美妙,但虚浮的境界与沉睡了数年之久的身躯并未完美结合,凉锦不得不为此耗费一定的时间去将境界于肉身之间的生涩磨合。
  她的提升越大,这种生涩之感就越明显,弥补起来就更困难,好在因果之力束缚了她修为的发展,让她得以有一段平缓的休整时间。
  凉锦获得了凌风华的传承,此后只要击杀焚云燕,她就能再次获得提升,即便如此,她依然没有把握能胜过情霜。
  时光匆匆,凉锦遇见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情霜自己,便是机遇本身,就连眼下这片静谧的时间里,情霜可能又做出了突破。
  凉锦摇头一叹,闭眼凝神,于识海中轻唤卓熠之名。她记得在凌风华的分识意图摧毁她的意识时,卓熠也被其人强行封印,在她昏迷的这段时间里,不知卓熠的情况怎么样了。
  片刻之后,凉锦的眉头舒展开来,卓熠的确是受到了极为重大的影响,但并非不好的方向。
  此时卓熠正于须弥源晶之中沉睡,周身萦绕着一层白蒙蒙的光,很明显是即将突破的迹象。想必是受天地灵气的熏陶,外加凉锦先前一直给他喂高级的青玉作为食物,终于让他成功冲向修为的壁垒。
  凉锦见卓熠没事,便也放下心来,负手对一心道:
  “在此地休整半年,而后你随我回中州。”
  她需要半年的时间适应突飞猛涨的修为,同时也让卓熠有时间吸收更多的灵气,从而一举做出突破。
  与此同时,凉锦还能借机收揽千机魔族的情报,以判断千机魔族在九幽究竟处在怎样的地位,而千机魔王,又是个怎样的魔王。
  凉锦并不打算回千机魔族去和那千机魔王认亲,在她的意识里,虽然凌风华是出身于魔族,但他却是个纯粹的人类。
  虽然凉玄乐成了千机魔王的义女,但谁也不知道千机魔王自身有些什么想法,他作为千机一脉之王,心中自有无边沟壑,远非凉锦可以揣度。
  此后半年,一心一直努力修炼,不闻窗外之事,凉锦则时常出入山林,以探寻千机魔王和凉玄乐的消息。
  越深入调查,凉锦越能体会到当初凌风华的“叛变”对千机魔族带来了什么样的灾难。
  千机魔族的王室地位在九幽众多王族之中一降再降,甚至有王族向魔皇提议废除千机魔一族的王室地位。
  而千机魔王不知是不是因为当初的事情,导致千机一脉受到魔皇的诅咒,千机魔王的两个小儿子都在未满月的时候就突然夭折,所以千机魔王无后。
  正因为此,千机魔族的地域范围之内内斗频繁,连他们自己都觉得千机没落了,无路可走。


第290章 离开九幽
  自凉锦从千机王城逃离之后已过了三年之久; 千机魔王派遣前来追击的血夜魔帅以及一众千机魔族的高手皆被遣返; 凉锦数次往来于山林之间; 潜入临近郡城; 未发现追击之人。
  她当初来到九幽的目的是为了救回凉玄乐,如今已确定凉玄乐并无性命之忧,也不会跟随她离去; 她再留在九幽; 也无重要的事情; 相比之下; 中州动荡的形势才更值得注意。
  凉锦与情霜约定的二十年,一觉过去; 便消逝了三年,她清晰地感觉到修为的瓶颈; 如果不能尽快破除因果的束缚; 她与情霜之间的差距; 只会越来越远。
  在初步了解了千机一族的境况之后,凉锦带着一心离开了山林; 骷魔族边境驻军中实力最高的便是青焰魔帅,而凉锦的灵识如今还在青焰魔帅之上。
  她带着一心直接从魔军兵营穿行而过; 如入无人之境; 很快便来到九幽裂缝前。
  看守裂缝的魔将同样无法觉察凉锦的行动; 他们只觉一阵微风拂过; 凉锦便已经钻入裂缝之中。
  凉锦离开九幽的过程与来时并没有什么两样; 也没有遭受额外的阻截和困扰; 当她感受到规则之力的变动,她就知道,她已经回到了人界。
  一心一直一语不发地跟在凉锦身后,她修为浅薄,无法很好地在魔兵魔将面前藏身,便是由凉锦带着她,用灵识将她掩藏,才能顺利避过魔族的视线,回到中州。
  裂缝外依旧是三年前那般荒凉的景象,魔物摩肩接踵地汇聚在裂缝之外。
  如今凉锦实力大幅提升,面对这些仅相当于炼体境修士修为的魔兵,她再也没有三年前的顾忌,直接穿入群魔之中,以其不可查的速度飞快从中穿过。
  卓熠还在沉睡之中,暂时没有醒来的迹象,凉锦带着一心离开沙漠之后径直朝东南方向去,她要前往龙州,寻找焚云燕的下落,了结当初种下的因果。
  但在去龙州之前,她还有两件事要做。
  一心的记忆被完全抹除,内心如同一张白纸,不知世间人心险恶,若外出游历,她没有自保之力,凉锦并不打算带一心去往龙州,与她一同涉险。
  故她要在离开中州之前,尽可能地提升一心的实力,在前往中州边境的路途中,凉锦极为用心地教导一心修炼。
  从九幽裂缝所在的荒芜之地出发,凉锦和一心一路上遇见了许多落单的魔兵,也看到了许多凡人村落被魔兵攻陷后的惨状。
  每逢此时,凉锦便当着一心的面将这些魔兵击杀,教导她杀伐之道的同时,传授给她防身保命之法。
  凉锦知道,虽然一心是她的弟子,但她也不可能永远保护她。
  就像凉锦自己,纵然与师尊陈渝极为亲厚,但终究,不能日夜侍奉于师尊身侧,她有自己的路要走。
  她的道凶险莫测,陈渝本就命途多舛,甚至此时,陈渝还在紫霄宫中沉睡,她无论如何,不愿让凶险与其有过多的牵扯。
  除此之外,她还想等卓熠从修炼中醒来,将她安然从九幽回来的消息,与凉玄乐写给穆彤的书信一起,带回紫霄宫去。
  对于当初情霜所言的二十年之约,她至今还未真正想得清楚明白,所以,她还不能与情霜相见,将这件事委托于卓熠,是最好不过。
  中州各大仙门联手清剿散落在中州各地的魔物,而魔皇又未再增派更多的魔兵魔帅进入中州,所以除去和风和临封两座古城,中州上其余十一古城的形势都还没有糟到无法控制的程度。
  与海岸最为接近的古城名唤鹤山,凉锦曾经路过这里一次,还曾与鹤山的三位年轻修士有过短暂的交集。
  在鹤山修士齐心协力的努力之下,侵入鹤山的魔物都被清剿完毕,那些出现在鹤山的小型虚空裂缝,也被元婴高手全部封闭。
  封印裂缝所在之地还有结丹修士长期驻守,彻底杜绝了裂缝再开的可能。
  如此一来,鹤山重新恢复了宁静平和,被仙门庇护的凡人终于能回到家乡,重建家园,开始新的生活。
  凉锦带着一心来到中州边境靠海的地方,三年已过,海边被屠戮的村庄已经彻底消失,而沿岸别的地方,又重新建起了渔民聚居之所。
  凉锦和一心一前一后地走在村中小道上,一群孩童嘻嘻哈哈地从她们身旁跑过,落在最后的一个小女孩儿脚踩着松动的石块,不小心摔倒在地。
  一心至始至终平和而温软的目光在这一刻起了些许波澜,眼前一幕让她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她在被押送去往骷魔王城的途中,师尊凉锦从天而降,带她脱离苦海的景象。
  她下意识地朝前快走了两步,来到那小女孩儿跟前,笑容温和地伸出手:
  “可是摔疼了?”
  小女孩儿眼里噙了一蓬泪花,但在看到突然出现在面前的人时,硬生生包住了眼泪,没让自己哭出声来。
  那秀丽的面孔上柔和的微笑如同清风拂过她的心头,让她忘却了疼痛,不由自主地被那深邃而宁静的目光吸引,不忍叫哭闹之声,打破这一瞬间的静谧。
  凉锦斜眸旁观,一心突如其来的温柔让她觉得意外,但同时,又不突兀。
  也许她原本就是一个温柔的人,只是大起大落的人生给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与性情。
  从凉锦醒来的那一日起,她所见到的一心,除了修行,便还是修行,纵然谦逊有礼,依旧让人能感觉到,她的心空洞洞的,没有寄托,也没有依靠。
  凉锦是她的师尊,也是她所尊敬的人,是她索然无味的生命中,唯一景仰的存在。
  这样的一心,从某种层面上讲,她并不算是真正的活着。
  但在刚才那个瞬间,凉锦感觉到一心心中情绪的起伏,她有了自己的思考,第一次凭借自己的意愿做出选择,她迈出了脚步,与除凉锦之外的人有了接触,看在凉锦眼中,很是欣慰。
  靠海之地天地灵气丰厚,凉锦带着一心在村庄里盘了一处无人居住的房屋,暂且住了下来。
  历经了暴风骤雨般的千难万险,再回归平静时,自有一番以往不可得见的韵味。
  凉锦让一心跟着渔民下海捕鱼,但严令她不到万不得已,不可暴露自身拥有修为之事,能以自身之力所及之事,皆不可走术法之捷径。
  对于凉锦这样的安排,一心虽然心觉奇怪,但她将这疑问保留于心,没有询问,也没有违抗。
  每当渔民出海,她便主动与船队同行。
  一开始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劝她,说下海十分凶险,她一个姑娘家的,还是不要这般冒险,奈何一心心意已决,旁人劝说无果,也就只得由着她去,便叫她莫要给同行之人添乱。
  谁料一心水性极好,出海的船只遭遇风暴,有渔民落水,一心不顾众人阻拦,飞快跃入海中,将两名落水的渔夫救了回来。
  其中一人,正是先前与凉锦和一心有过一面之缘的小女孩儿的父亲。
  从此村中百姓都知道了一心的名姓。
  逢渔船出海,村中老少前来送行。
  之前那摔倒的小女孩儿如今已与一心极为熟络,她欢快地跑到一心面前,将娘亲做的蒸糕送给一心,让她出海的时候当心一些。
  一心已知道这小姑娘的名字叫小珊儿,她收下小珊儿送来的蒸糕,平和的目光中不由自主地带了两分笑,点头道:
  “好。”
  小珊儿今年刚满七岁,还不懂得将心中的情绪掩藏起来,她见一心独自出海,而那被一心称作师尊的女子却连送行都没有出现,顿时心生不满,嘟嘟囔囔地抱怨:
  “一心姐姐,你的师父到底是什么人啊?我感觉她不像好人,你要出海她也不来送你。”
  凉锦带着一心在村中落脚,但除却第一天有人见过凉锦之外,从那之后,便再没有人见到过凉锦的身影,唯一与大家有所接触的人,便是一心。
  因为凉锦的交代,一心也少有向旁人提起凉锦,只逢人问起是否一人独居时,她会回答一句,同师尊一行。
  小珊儿早也将凉锦的样子忘得干干净净,她对凉锦唯一的印象就停留在她摔倒那日,远远旁观的一个冷漠女子,如此而已。
  一心未曾想小珊儿会说出这样的话,她带笑的眼眸忽而敛了笑意,脸色也变得严肃了几分,认真地看着小珊儿的脸,小声,却不容置疑地说道:
  “我的师尊,是个极好的人。”
  小珊儿亦不曾想过一心会突然变得这般严肃,不由被一心骤然转变的态度吓了一跳,小脸儿上露出惊惶之色,以为自己言语不当惹恼了一心,便瘪着嘴战战兢兢地道歉:
  “对、对不起……”
  看着小珊儿这般可怜的模样,一心也明白过来,对于仅有七岁的小珊儿,自己方才的态度太严厉了些。
  但她不允许旁人说凉锦不好,便是可爱的小珊儿也不行。
  她隐隐能感觉到,凉锦待在她身边的日子不会太久,凉锦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在不久后的某一天,毫无牵挂地离开。


第291章 一心之道
  小女孩儿可怜兮兮的模样不管是谁见了,都会心生不忍; 更莫说原本就对这小姑娘有恻隐之心的一心。见小女孩儿神态惶惑; 一心无奈地叹息一声; 伸手揉了揉小女孩儿的脑袋; 轻声道:
  “对不起,我刚才言重了。”
  言罢,她的话语稍稍顿了顿; 又补充说道:
  “但是,你要知道; 我的师尊,是很好的人,她看起来虽然冷漠; 但却有侠义心肠。”
  小珊儿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见一心没有因此生气,她才放下心来,又反复叮嘱一心出海要小心; 这才跟着娘亲退到前来相送的人群里去。
  行船的渔夫们叫上一心; 准备出海,临行之前,一心曾仰头四顾,不曾见到凉锦前来。
  船队每次出海,都要在海上待上大概一个月的时间。海上的日子极为枯燥; 但对习惯了一成不变生活的一心来说; 并没有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
  这一次也如以往一样; 捕鱼的过程十分顺利,如果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能继续保持这样的好运,说不定他们可以提前几天返程。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海面开阔,从海上看到的天空也格外辽阔宽广。
  一心坐在甲板上,仰望深邃而多彩的星空,脑海中回想起了凉锦前不久跟凉锦的对话:
  “一心,你觉得,修炼是为了什么?”
  “变强。”
  “为什么要变强。”
  “只有强大了,才不会被欺侮。”
  她说完这句话后,凉锦沉默了许久,才又开口,但这一次,她说的话,仿佛与之前的对话毫无关联。
  “人一生会遇见很多人,很多事,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同,他们的‘道’也就不同。”
  “师尊,‘道’是什么?”
  “‘道’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概念,说得简单一点,道,即本愿,心之所往,便是‘道’。”
  “……师尊,我不明白。”
  凉锦将落在窗外的视线收回,看向一心单纯的脸孔,微笑着说道:
  “你不需要现在就懂,再过不久,你的修为差不多要突破筑基中期,皆时,你便可以于尘世之中历练,寻找你心中的‘道’。”
  一心望着远处水天相接之处的星光,心中那个回想着凉锦说出此话时脸上的神态。
  纵然凉锦没有明说,但她心里却清楚明白,等她突破至筑基中期,凉锦就要去完成先前一直准备去做,却因为某些缘故搁置的事情。
  而凉锦之所以与她说这些话,想必是因为,她这一走,有可能许久都不会再回来。
  她不明白凉锦说的道是什么,甚至打心眼里不愿意去想明白。
  在她的记忆里,自凉锦将她从那些杀人不眨眼的魔兵手中救下来的时候开始,她就一直在等待凉锦。
  直到后来,凉锦从虚空中出现,她带着凉锦躲入深山,平静地度过三年的时光。
  从九幽出来之后,她也没有离开过凉锦的身旁,凉锦对她来说,与其说是令人景仰的师尊,不如说更像长辈,亲人,那人淡然冷漠的外表下,是细致而贴心的温柔。
  如若不然,她早可以离开去完成意愿之事,却一直陪伴在一心身边,直到她成长起来,在小村庄中拥有了除去师尊之外的人际,以及保护自己的能力。
  就在一心陷入沉思的时候,身下的木船突然剧烈的颤抖了一下,随后,轰隆隆的声响从船身下方传来,船只开始不住地摇晃,就好像有什么东西在船下猛烈地撞击一般。
  一心脸色一肃,忙站起身,便听甲板上响起接连不断的脚步声。
  渔夫们从船舱内跑出来,脸上尽是惊惶之色,彼此对视时,眼底还有抹不去的惶恐。
  不知是什么人忽而大吼了一声:
  “难道咱们遇上海怪了?!”
  附近的海域因为近几年魔物肆虐的缘故,水中的海兽也遭到魔气的侵蚀,出现了一小部分可怕的海怪,会主动袭击入海的渔民。
  传言海怪极为可怕,一旦遇上,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
  一个稍稍年长的人闻声呵斥:
  “莫要信口胡说!”
  虽然偶有海怪的传言,但并没有人真正见过海怪的样子,说到底传言始终只是传言,若没证实就当了真,只会自乱阵脚。
  眼下船只虽然晃动厉害,但还没有出现损毁的迹象,也许只是遭遇了海面上的暗流,或者是过路的鱼群,不小心撞击了船身而已。
  但船身晃动的速度越来越快,轰隆隆的声响中,甚至还夹杂着咔嚓咔嚓的声音,方才说话的老者脸色极为难看,心里不详的预感在迅速攀升。
  忽而,甲板上响起一个尖锐而嘶哑的男子之声:
  “哇!!那是什么?!!!”
  众人闻声,随着其人手指的方向看去,便见幽深的海面上起了一层乌黑如墨的雾气,无数个长相极为怪异的鱼从那黑雾中蹿出,由四面八方席卷而至。
  不过片刻时间,就有数以千计的怪鱼攀上船身,封锁了所有退路。
  不光是一心所在的这一艘渔船,包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