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谜-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说什么?范阳李氏的嫡长子死了?”崔祯吃了一惊。
“千真万确,是死于非命。消息晚了那尼姑一步,刚刚送到府上,听说死状颇为诡异,被人剥光了衣物,俯卧于书房的地上,背上还刻上了血十字。”
崔祯的面色白了下来,他浓眉紧缩,思索了片刻,道:
“去,将那尼姑迎进来,就引到花厅这里来。”
“喏。”
管家去了,崔祯则绕出屏风,拱手向李瑾月告罪道:
“实在是不好意思,公主阁下,方才家中出了点事,我得亲自处理。您一路劳顿,不如先去厢房休息罢,我已准备妥当了。”
李瑾月起身,回礼道:
“蔚尘先生太客气了,是瑾月叨扰了。您请便,瑾月这便告辞了。”
客气了几番,崔祯便命一位婢女领李瑾月和杨玉环前往厢房入住。谁曾想,李瑾月前脚刚迈出花厅门槛,对面游廊,便有两位白衣尼姑,脚步极快地行走而来,那模样着实有几分奇诡,竟好似足不沾地一般,步伐从容,又像是可缩地成寸。可怜管家在后面迈步急追,却如何也追不上。
李瑾月见此情景,立时停住了脚步。
待那两位尼姑走近,为首的一位年约三十来岁的美貌尼姑先是向李瑾月合掌一礼,李瑾月点头还礼,那尼姑才转身,看向站在门口,一脸震惊的崔祯道:
“崔三郎,贫尼了一,冒昧闯入,失礼了。”
不等崔祯回话,李瑾月却吃了一惊,忙道:
“您就是了一大师?多年来,我只闻其名,未见其人,今日终于有缘得见了。”
“晋国公主,你我本就是有缘人,自然早晚便会相见。”了一大师笑道。
“公主,您识得这位大师?”崔祯问道。
“正是,她是我一位故友的师尊。但我与了一大师,未曾谋面。”李瑾月道。
“哦,原来如此。”崔祯点头,“既然是公主的故人,公主,您请留步,大师,我们入厅内详谈。”
“阿弥陀佛。”了一大师合掌,唱了一声佛号,便随着崔祯迈入了花厅,李瑾月带着杨玉环紧随其后,又重回了花厅。
了一大师似是真的很着急,刚落座,主人家都尚未开口询问,她便言道:
“请崔三郎从现在开始,千万要注意饮食,任何食物,烹制过程都需要您亲自过目,才可进食,碗筷碟盘,也全部要换新。切勿一人单独相处,身边至少要带上一名武艺高强的心腹,且需要验明此人是否为伪装。若您能挺过七日,当可无碍。”
“大师,您这是?”崔祯很是疑惑,太多的疑问,让他不知该从何问起。
“范阳李氏已然被勒索,要他们提供粮食、盔甲、兵刃,否则还会再杀人。眼下,河北道所有的世家大族,都有可能遭遇范阳李氏之灾,而您清河崔氏,更是首当其冲。”了一说道,“我恰好路过此地,对此事知道一二,特来此相告,望崔三郎千万重视。”
厅内,霎时阒然无声。
作者有话要说: 明日有事出门,是否更新看情况。如果我晚上十点都还没更新,那么明日就没有了。
第一百四十六章
六月十九日; 新夜; 清河县城南门外; 有一队人马候在门口。已经过了闭城的时间; 除却南门之外,其余三门已然紧闭。唯独南门; 还敞开着,仿佛在专门候着谁驾临。
南门外的官道之上; 有一队车马带着滚滚黄尘匆匆赶来; 候在城门口的那队人马瞧见远方的车马队伍; 立刻催马上前相迎。
他们在道上相会,前来相迎的马队; 为首的首领是个英武堂堂的女子; 她只是抬手向第一驾马车挥了挥手,算作打招呼,然后两队并作一队; 一起入城。
“砰”,清河县城南门终于在暮色中关闭。
车马队在空空荡荡的县城街道之上疾驰; 队伍中除却车辚辚、马萧萧; 寂静无声。而清河崔氏的府邸大门; 也在听到车马队伍的响动后,洞开,不多时,一整队的车马队伍全部进入清河崔氏的府邸。
马车刚停稳,沈绥就从车中钻出; 她跳下车来,又将紧随其后的张若菡扶下车。彼时,李瑾月已然将自己的马交给了马夫,自己步上前来,与沈绥简短的照面。
“伯昭、莲婢,一路辛苦了。”
“公主,您也辛苦了。”沈绥回道,张若菡未说话,只是福了福身子。
“李道长!”沈绥忽的向不远处招呼了一声,刚下车的李季兰见沈绥呼唤她,便也走了上来,与李瑾月见礼,然后立在一旁,很反常地默不作声。
李瑾月瞧了一眼李季兰,转而对沈绥道:
“你们跟我来吧,我这就带你们去见一见崔祯,眼下,他府中风声鹤唳,仆从一个个都成了被调查的对象,不少看似可疑的都被遣走了,人手不够,也没人领路,你也别见怪。”一边说着,李瑾月一边带着沈绥、张若菡和李季兰往府内深处走去。
“正好,你与我们说说,到底怎么回事,信上说得不清楚。”沈绥问。
“莲婢,是你的师尊,了一大师带来的消息。”李瑾月回头看了看张若菡,张若菡面沉似水,眉目间凝着一股郁气,见李瑾月提及她,她点了点头,简单道一句:
“我知晓,公主你继续往下说。”
“七日前,了一大师忽然造访崔府,恰逢当日我也在。她带来了一个消息,说七日之后,也就是今日,会有刺客潜入崔府,刺杀崔祯。刺杀的方式不明,有可能是毒杀,也有可能是利刃刺杀或者勒颈窒息。据她所说,凶徒以七日为限,从范阳李氏的嫡长子开始,每七日,会处死一名河北道世家大族的重要成员。凶徒已然向范阳李氏发出了威胁警告,命他们立刻提供一定数量的粮草、盔甲、兵刃,否则还会继续杀人。据我接到的最新的线报,范阳李氏已经按照要求筹集粮草、盔甲和兵刃,准备送到凶徒指定的地点。”
“消息的准确程度?”沈绥问。
“了一大师提供的消息,准确度大约在八成左右,我的线报准确度在九成以上。”李瑾月回道。
“了一大师的情报从何而来?”沈绥又问。
“来自犯案凶徒所属组织的内部消息,这个组织就是我们一直在打交道的那个邪教教会组织。”李瑾月回答。
“哦?了一大师为何能收到对方内部传出来的消息?”沈绥很是惊奇。
“她说,她有一个多年前的故人,现如今就在这个组织中。只是很多年没有联系了,但是就在前几日,这个故人忽然托人送给她一封密信,信上简单说明了情况,要她立刻通报清河崔氏,让崔氏注意防范。”
“她没有说出这位故人的身份吗?”不等沈绥开口,张若菡追问道。
“没有,她始终对这位故人的身份缄口不语,似乎是想保护此人的身份。但是,了一大师显然对这个组织早就有所了解。”李瑾月道。
沈绥沉吟了片刻,道:
“那么,据了一大师带来的消息,幕后组织,是想要利用杀人事件,勒索钱财军饷?”
“想来是的。”李瑾月道。
“这说不通,如果只是想勒索,为何要杀人?绑架勒索,比杀人勒索更高明,也更有效。一上来就杀人,这很奇怪。而且,钱财军饷,问河北道的世家大族索要,这种愚蠢的事,似乎也不像是这个组织的作风。要知道,他们索要的粮草、盔甲和兵刃,运输与交割,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极易暴露位置,对于这种根本性的问题,是没有什么诡计可以解决的。勒索这些军饷,如果说还是为了高句丽残部攻打新罗复国的事,那么这件事便做得画蛇添足,极其多余,还会暴露这个组织本身的藏身所在。”
“你的意思是?”李瑾月问。
“勒索,不是目的,只是为了混淆视听,对方原本的目的,就是杀人,而且是目标极为明确的杀人。而对方的目标确实不止一个,应当还会连续犯案。”沈绥道。
李瑾月蹙眉,顿住脚步,她拉住沈绥,在她耳畔用极低的声音问道:
“了一大师,有问题?”
“有没有问题,只有问了才知道,还有李季兰,此人或许还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必须要一并问清楚。”沈绥道。
李瑾月咬紧后牙槽,默然点了点头。
张若菡跟在她们身后,神情愈发凝重。而李季兰的脚步却越来越沉重,好似双腿灌了铅一般,面色煞白地跟在她们后方。但她始终未曾离开,即便她的脸上写满了想要逃跑的表情。
终于,崔府大房的书斋到了,沈绥匆匆望了一眼石拱门上砖刻的“乐山”两个篆字,便随着李瑾月迈步进入了书斋院内。李瑾月将她们带入西厢会客厅,众人除履上筵,绕过屏风,便见到被四名一身武服,携刀佩剑的高手围在中央的崔祯,崔祯此刻的面色很不好,殊无血色,眼底淤青,充满了血丝,一见到有人进来,便如惊弓之鸟般,向后畏缩了一下。但看来了新客,他才重又正襟危坐,深吸一口气,勉强维持住了他世家家主的风度。
而就在崔祯的下首处,了一大师正携着她的弟子了宏,默然跽坐在侧,二人皆闭目拨动持珠,一言不发。
李瑾月带沈绥等人前来,崔祯、了一先是给李瑾月见礼,李瑾月才介绍沈绥、张若菡等人。张若菡一进来,就看到了了一和了宏,但她并未第一时间出言相唤,而了一也在她进来后的第一时间睁开了双目,看到了这位自己久违了的俗家弟子。她微微颔首,算作打招呼。二人目光交汇,张若菡似是看到了师尊眼中的了然神色,她蹙起了秀眉。
“原来是大理寺司直沈伯昭沈先生,久仰大名,劳烦您亲自跑一趟,崔某真是过意不去。”崔祯道。
“无妨,事情紧要,我奉命剿灭贼党,而贼党已然将魔手伸向了河北道的世家大族,此事我不得不管。”沈绥道。
“诸位请坐。”崔祯请道。
沈绥、李瑾月等人入席,便听崔祯发问道:
“不知,依沈先生之见,我等该如何应对贼党的刺杀?”
“蔚尘先生莫急,我有几个问题,想先问一问这位了一大师。”沈绥道。
崔祯面露奇色,又将目光投向了一大师。
“沈施主,有什么问题请尽管问,贫尼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一回应道。
“好,那么,在下便开门见山了。据在下推断,凶徒杀人乃是根本目的,勒索则只是掩人耳目的手段。方才公主告诉我,了一大师,在那贼党之中有您的相识之人,此人托人送了一封信给您,要您前来警告清河崔氏注意刺杀。此事可当真?”
“当真。”了一简单回答道,随即从袖筒中取出了那封信,由侍从转递到沈绥手中。
沈绥展开信函,粗略地扫了一眼,字迹潦草,书写之人的书法功底却相当不错,信函内容言简意赅,确实如了一所言,是警告她幕后组织杀人、勒索之事,要她立刻去告知清河崔氏。信末并未落款。
“冒昧地问一句,这封信,是怎样送到您手中的?”
“贫尼数日前与徒儿暂住于离这里百里外的一座庵庙之中,这封信,是有人从我门缝底下悄悄塞进来的。”
“那么,您如何得知这封信,是您的一位故人所写?”
“第一,这封信的字迹,我很熟悉,我与她,自幼一起学得字。第二,这信封之中,除了信之外,还有这个。”一边说着,她一边又从腰间悬挂的囊袋之中,取出了一枚桃核,这桃核之上,竟微雕出了一副热闹的集市场景,其上的小人不足蚂蚁大小,却身着西域服饰,各个生动非凡。
“核雕?”沈绥奇道。
“这是我,送给她的东西,我亲手做的东西,我怎么会不记得?”了一大师低声说道。
“她究竟是谁?”沈绥问。
“抱歉,沈先生,唯独这一点,我不能告诉你。”了一大师道。
沈绥深吸了口气,又缓缓叹出,道:“了一大师,眼下并不是顾及私情的时候,您想要维护您的故友,我能理解,但是您必须要提供线索给我们,否则将会有数条人命都无法保全。您是出家人,难道想看到这么多条人命就此丧失吗?”
“阿弥陀佛。”了一大师合掌,唱了一声佛号。
“了一大师,您的故友告诉您的这个讯息,是错误的。”沈绥举起那张信纸,抖了抖,道,“这或许就是一个陷阱,此人要您来警告清河崔氏,是有其他目的的,而非真的要保护清河崔氏的安全。您万万不可被此人利用了!”
了一大师却不为所动,依旧沉默地合掌,默念佛经。张若菡瞧着自己的师尊,表现出这样的态度,不由咬紧了下唇。
“这……”崔祯有些摸不着头脑,疑惑地看向沈绥。沈绥摇了摇头,抬手示意他稍安勿躁,然后忽然提高声音道:
“李季兰,我也有几句话想问你,你与范阳李氏,究竟是什么关系?”
忽然被点名,李季兰惊了一跳,原本苍白的面色,逐渐涨得通红。她咬紧牙关,最后下定了决心,忽的离席,来到会客厅中央,斜对着沈绥与张若菡,拜了下去。沈绥眸光微凝,张若菡却连忙道:
“季兰娘子,你这又是为何?”
“季兰隐瞒了沈先生沈娘子,是季兰有过,因而谢罪。范阳李氏近日死去的那位嫡长子,是我的生身父亲,我是他与一名侍女之间诞生的孩子。幼年时,我被我母亲悄然带离范阳,一路去了长安,她将我卖给了一户李姓人家做养女,自此销声匿迹。那个时候我已然记事,是以这些事情,我都记得很清楚。”她缓缓道来。
“那么,你可知道你母亲为何要带你离开范阳李氏?”沈绥询问道。
“我后来与我的生身父亲取得了联系,他告诉我,我母亲本就不是李氏家族中的人,她在李氏府中待了八年的时光,似乎是为了别的什么目的。我隐约记得,她在我很小的时候,会暗中召集一些家中的仆从、婢女集会,为他们宣讲一些奇奇怪怪的言论。他们人手一个十字架,似是景教徒。”
“那么后来,又发生了何事?促使你母亲带你离开?”
“那年,河北道爆发了一场异端邪教的清剿风波。河北道当年是景教传教的重要地区之一,我隐约记得小的时候,范阳一带有好几座大秦寺。而我母亲带我离开的那一年,景教徒几乎被屠戮干净,此后再也没见到过景教徒出现在河北道的地界之中。”
沈绥点了点头,一旁的崔祯闻言,似是想起了什么,面露恍然之色。而了一依然是平静如水,默然拨动着持珠。
“那么,你所谓的前往河北道寻找你昔年的姐妹晏大娘子,此话究竟是真是假?”沈绥又问。
“千真万确。”李季兰道,“我确实是为了找她,为了解救她。但我……还有一些私心,我还想找到我的母亲。当年,我之所以会跟着晏大娘子入那邪教,就是因为我母亲的缘故,我想要顺藤摸瓜,寻找到我的母亲。”
沈绥呼出一口气,缓缓露出了笑容:
“想必,这便是邪教组织杀死范阳李氏的嫡长子的原因了。眼下范阳李氏的老家主重病在床,家中所有事物都是这位嫡长子在打理,这老家主一旦仙逝,嫡长子必然会立刻继承家主之位,他在范阳李氏的地位举足轻重。凶徒杀死他,报复的意味很明显,因为当年那场清缴异端邪教的风波,正是由范阳李氏率先发起,清河崔氏第一个响应,此后,河北道众多的世家大族均有出手。而你们两家,出力最多,对异端邪教的打击力度也最大。我说的没错吧,蔚尘先生?”
“确然如此……”崔祯咬牙,“只是我没想到,这些亡命之徒,竟会在这么多年后,依然要图谋报复,真是可恨至极。”
“了一大师,您可还有话说?”沈绥再度询问了一。
然而这位气度非凡、神秘莫测的尼姑,却依然缄默不语。
“您不说也没关系,今夜,自会有人告诉我们答案。”沈绥缓缓闭上了眼。
作者有话要说: 紧赶慢赶还是赶出来了,好险。
第一百四十七章
沈绥抛出一句话; 之后便再也不发一言; 闭目养神。崔祯为难地看着她; 见她不发话; 李瑾月也仿佛没有任何意见一般,气定神闲陪坐一旁; 到好似沈绥才是主,她成了从。
再看看那了一神尼; 也依旧是一言不发地拨动着持珠; 估计在场之中; 要比耐性,再也没人能比得过这些出家人了。
崔祯抿了抿唇; 长出一口气。望了一眼漏壶; 瞧见已然是入了酉正时分,他忙问道:
“哎呀,瞧崔某这记性; 沈先生等人远道而来,可用过晚食?若是没用过; 我立刻让人去准备。”
“不必费心了; 蔚尘先生; 我等已然用过晚食。”沈绥笑道。
这下好了,就在这干坐着吧。崔祯叹息了一声。
如此,又沉默地坐了两刻钟,崔祯实在坐不住了,低声问道:
“沈先生; 我们就这样在这里坐着吗?这要坐到什么时候?”
“坐到了一大师愿意开口为止,若了一大师这一夜都不愿开口,那么我等便候着主角登场。”沈绥半阖双眸,缓声道。
“唉!”崔祯重重叹了口气,张口想再劝劝了一神尼,见她那副入定了的模样,到嘴的话又硬生生憋了回去。
“蔚尘先生,您不必着急,且等着。至少,在场这么多人,都是为了护您性命安全而来。想必,对方今夜决然得手不得。您不若将此当做候场看一出好戏,如此,不但不会焦躁,反倒会生出期待之心。”沈绥谑笑道。
“哈哈哈哈……”李瑾月笑了,端起身前桌案的茶盏,饮了一口茶。
崔祯真是哭笑不得,他算是对沈绥起了佩服之心,此人果真非凡人,能破那么多大案,是有些超越常人的本领的,至少在养气功夫这点上,自己已然俯首感服。
这时,张若菡微微欠身,淡然开口:
“诸位,这般坐着也着实无趣,我瞧那面架上放着一把琴,不若,我抚琴,为大家解解闷,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好主意!”李瑾月喜道,张若菡不常抚琴,琴技也不如琴奴,但是她抚琴的韵味却通达旷远,气象非凡,能使闻琴声之人,若清流灌顶般,周身通泰,烦躁之意皆去。她也有数年未曾闻张若菡抚琴了,今次忽然提起,顿时勾起兴趣。
“既如此,不若请舍弟也来,舍弟专攻琴道,眼下乃焦尾琴之主。”
崔祯双眸一亮,忙道:“原来焦尾琴竟是在令弟手中,崔某人今日可真是有耳福了。快,快来人,去请沈二先生前来。”他吩咐侍从。
“哦,若不嫌弃,在下也愿献箫乐一段,麻烦嘱咐舍弟,带我的箫来。”沈绥对那侍从笑道。
“沈先生还会奏箫?”崔祯惊喜道。
“在下箫法拙劣,乐道之上,实在不比拙荆与舍弟有天赋,待会儿蔚尘先生听了,可莫要见笑。”
“诶~~沈先生莫要谦虚,崔某可期待得很啊。”
如此这般,竟是就着这乐道的话题,笑谈起来,屋内的气氛顿时活跃了许多。只是了一、了宏两位尼姑依旧沉默不语,静坐入定,仿佛周身一切的变化,都与她们无关。
张若菡静静地望着师尊的侧颜,藏在袖中的双手缓缓攥紧。
不多时,廊外响起轮椅铃铛的叮当之声,蓝鸲推着沈缙,随着侍从来了。崔祯瞧见坐在轮椅之上的沈缙,一时间愣怔住,他没想到沈绥的弟弟,竟然是一位腿脚不便之人。
沈缙在侍从和蓝鸲的帮助下,来到了会客厅的中央,她的轮椅已经裹上了室内的轮圈,避免弄脏别人家的筵席。她微笑着,向崔祯拱手一礼,静默不语。
崔祯有些奇怪,就听一旁沈绥道:
“舍弟嗓子受过重伤,无法正常发声,还请蔚尘先生见谅。”
崔祯闻言,心下不由更加惋惜了,如此一位才貌双全的俊郎君,却受了如此严重的伤,留下了终生的残疾,真是可悲可叹。
“冒昧问一句,沈二郎是因何受了如此重的伤?”
“先生不必顾虑,这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我和舍弟都已看开。我家多年前曾遭歹人杀人劫财,他们还在我家放了一把火。当时,舍弟被困在屋中,被烧断的房梁砸中了腰部以下,至此下身瘫痪无法行走。她的嗓子,也是在那时受的伤。”沈绥道,她说这话时,双目低垂,看似在回答崔祯的问题,面对的却是对面的了一神尼。
身处于中央的沈缙望了一眼阿姊,又看了一眼对面的了一神尼,放在轮椅扶手上的双手缓缓捏紧。张若菡更是咬紧了牙关,双目微微发红。
崔祯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只是叹息。
“这世上,有那样一群人,只顾及自己的私利,为获得利益,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行事无道,离心背德,乃至疯癫无度,杀戮、陷害,腌臜之事无所不为,到最后放一把火,尽归寂灭,便自以为白茫茫大地,一片干净了。”
沈绥低垂的眼帘,缓缓抬起,眸光幽邃,漆黑的瞳孔之中,仿佛有一片火焰在燃烧,就这般灼到了对面了一神尼的身上。了一神尼终于从古井无波的状态中松动出来,她眼眸缓缓睁开,拨动持珠的手,也慢慢停了下来。
崔祯噤若寒蝉,他已然看出沈绥的这番话,似是针对了一神尼。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呵呵,仲琴,若菡,我们开始演奏吧。”沈绥若无其事地转开话题,接过蓝鸲递来的自己的紫竹长箫,缓缓放在了嘴边。
沈绥、沈缙和张若菡,已然十多年未曾合奏过了。但是,默契仍在。这一次,作为主音琴,张若菡率先起音,她刚一起手,沈绥、沈缙便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竟是《广陵散》!
《广陵散》,又名《聂政刺韩王曲》,最早由魏晋名士嵇康编纂成曲、弹奏成名,自嵇康后几近失传。“广陵散”意为“广陵止息”,广陵乃指扬州,意思是,这首曲在广陵流传之后就此休止而散,无人继承。此曲后来由历代名士不断重编,出来了许多版本,张若菡所弹,乃是当下最流行的一版。此曲讲述的,是刺客聂政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复仇意志。刺韩、冲冠、发怒、报剑,铮铮杀音、慷慨激昂,乃是上古相传的唯一一首杀伐之曲。
张若菡会选择这首曲子,实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此曲一起,屋内霎时仿若变作了韩王的宫殿,肃杀的气氛顿起。主音琴起后不久,沈缙的辅音琴也加入,焦尾低沉沙哑,张若菡的琴音则高亢激畅,双琴合并,乐感层层叠叠铺开,极富感染力。而沈绥的箫音,亦在不久之后加入,更添一份苍茫渺远之感。
崔祯闭目凝神倾听,这等水平的奏乐,他此生也是第一次听闻,不由陶醉其中。尤其是奏主音的张若菡,指法极其凌厉,琴弦似有刀刃向弹,弦音铮铮,似在割裂空气。这琴声真可谓怒意滚滚、杀意勃勃,直向对面的了一神尼扑面而去。途径沈缙时,被她的焦尾琴音一激,登时愈发浩荡,排山倒海。而沈绥的箫音,却好似徘徊在上空,天音般时有时无,但却总是恰到好处地出现,弥补张若菡琴音过为凌厉造成的漏音之故。
了一神尼双手合十,颤动双唇默念佛经,袖袍无风自动,好似在抵御琴音的攻击。这诡异的场景,让崔祯都忘记要听奏乐了,仿佛真的身处刺杀现场,奏琴者便是聂政,琴音便是他手中的剑,而了一神尼,则是韩王。
只是,让崔祯更为震惊的事,就在下一刻发生。一个黑衣人影,幽魅般忽而从门口闪身而入。此人身法极其诡异,仿佛踩着乐点一般,几步就迈出了数丈远,迅捷地绕过了身前所有的障碍物,抬手,袖中亮出一丝寒芒,直直刺向崔祯面门。
崔祯惊呼一声,向后跌坐,下意识抬手护住自己的头部。他身旁的四个护卫高手,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前面两个向崔祯扑去,挡在他身前,身后两人拔出刀剑,闪电般向刺客斩去。
然而刺客前进的速度丝毫不减,只是袖口一翻,四枚寒针抖出,刹那刺中四名护卫,四人应声倒地。
袖口的寒芒,还在进发。
“琴奴!”沈绥箫声不知何时已止,大呼一声,与此同时,她衣袂猎猎,飞跃半个筵席,身形已然出现在了刺客身侧,手中紫竹箫向那刺客点去。
刺客侧身,举起手臂护甲相抗,身形霎时一顿。彼时沈缙琴声顿止,双手忽而扣住轮椅扶手两侧,只听“咔哒”一声机关声,轮椅扶手头忽而打开,两只三棱飞索毒蛇般窜出,扎向那刺客。
却没想到那刺客身手极其了得,竟是双足/交叉,忽而腾空,于半空中旋身,弹开那两道飞索,甚至还有余力,将其中一道飞索打向沈绥,逼得沈绥退后半步。
忽而又闻一声机簧声,只见那刺客在半空旋转的过程中,忽然背部蝴蝶骨向后一夹,一只短矛直挺挺从他后颈处飞出,扎向崔祯。
沈绥腰间雪刀悍然出鞘,“锵”,刀刃将那短矛于半空中斩断。然而矛尖却打着旋,要划过崔祯的头颅。
忽的从半空中突兀出现了一只手,这只手稳稳抓住了那旋转的矛尖,就好似玉手轻摘一朵花一般,行云流水,毫无钝涩之感。然后这只手将那矛尖反手掷出,瞬时扎进了那刺客的右肩之中。
“阿弥陀佛,害人之心不可有,收手吧。”了一大师掷出矛尖后,合掌道。
沈绥几步赶上前,将那刺客当场拿获。揭开他的蒙面面罩,却看那刺客已然咬破藏于口中的毒囊,服毒自尽了。
沈绥紧紧蹙起眉头。
“唉……”了一大师叹息。
从刺客入门,到矛尖扎入刺客肩膀,这一切过程发生得极其短暂,待到刺客落败,张若菡的琴音才顿住。她缓缓收回放在琴上的双手,额头已然渗出一层薄汗。而李瑾月则全程不动如山,倒不是她没反应过来,只是她的优势不在快,这等拼速度的场面,她插手只是添乱。
“呵……呵……”崔祯喘着粗气,面色煞白,只是一瞬,他已然周身被冷汗浸湿,“多谢诸位护我性命。”但他也并不忘谢过众人。
“先别急着谢我们,今晚的客人可不止这一位,这不过是开胃菜罢了。”沈绥道。
她话音刚落,就听一仙气渺渺的女音从远方遥遥传来,却又特别清晰,好似在耳畔响起一般。
“诸位,可否出来一见,妾身久候多时了。”
沈绥率先推门而出,众人随她步出书房小院,就见与书房院落隔着一堵墙之外的藏经阁飞檐之上,有一白衣胜雪的蒙面女子,正坐于月色朦胧之中。
“好凌厉的广陵散,妾身喜欢极了,多谢沈大郎为今夜刺杀准备这样一首曲子伴奏,真是妾身的无上光荣。”
她话中笑意盎然,仿佛丝毫未被刺杀失败所困扰。一头棕色的长发披散,蒙面纱布之上,碧绿的眸子好似猫。
她的说话对象,又从沈绥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