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谜-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疼,混蛋,李卯卯你压着我伤口了……”沈绥再也抑制不住泪意,哽咽地说着。
“对不起……对不起……”她含混不清地说着,右侧松开了,左侧却抱得更紧了。
“我疼,真的疼……李卯卯……”身上疼,心更疼。
“对不起……对不起……”
“你混蛋,李卯卯……你就是个混蛋……”
“对不起……对不起……”
后来,她们说不出话了,屋内只有哽咽抽泣之声,她的声音与她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直到抽泣声也逐渐低去,屋内安静了下来。
窗外,洛阳的第二场春雨来了,不同于那第一场雨,来得如此暴烈滂沱,这场雨静谧无声,细密如丝,安宁地滋润着万物。沈绥养在自家后院池塘边的芭蕉,叶上缓缓积满了雨珠,逐渐滚成硕大的一颗,挂落了下来。恰好砸在池塘中央小石岛上趴着的一只花龟背上,碎开了一朵晶莹的花。那花龟从龟壳中探出小脑袋,绿豆般的眼睛望了望正在池中畅游的一对红锦鲤,缓缓挪动粗苯的四腿,“噗通”一声,也跃进了池塘。
“堂堂公主,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弄得我满身都是,脏死了。”不知过了多久,沈绥带着淡淡的鼻音说道。
“伯昭先生不嫌弃,瑾月自也无所谓。”她竟厚脸皮起来。
“你说你啊,说你是兔子,还真没冤枉你。表面看似纯良老实,总也被人欺,骨子里又倔又凶,急了、难过了,就红眼睛,红了眼睛,就六亲不认了。”
“你说的是,兔子急了,也咬人。”李瑾月笑了。
“你可别再咬我了,我真受不住。”沈绥笑道。
两人相视一笑。
“所以,公主,在下有一问,希望公主如实按照内心所想回答。”沈绥看着李瑾月的双眼,道,“公主,对我娶莲婢这件事,究竟怎么想的。”
李瑾月顿住,良久,未能说出半个字。
沈绥叹了口气,缓缓道:“我再换个问法吧,公主,你真的爱莲婢吗?”
李瑾月低下头,缓缓摇了摇头,道:
“我不知道。”
沈绥没有接话。
“从前,我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莲婢她也不止一次对我说过,说我对她是执念,而非情爱。但是我听不进去,我觉得不是的,我是真的爱她的……”说道这里她不禁抬头看了一眼沈绥,见她面色平静,她才继续说下去,“我对她,起过情/欲,有过冲动,我觉得那是不可动摇的证据。可……我不明白,好像那种感觉,是某种想法的转化,我说不上来。我自己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我强行忽略了,因为我害怕想下去,再想下去,或许那一头就是无尽的虚无。
伯昭先生,我不妨坦言,我并不懂什么是爱一个人,我好像从小到大,没有爱过谁。
我十四岁出征边疆,十六岁嫁给八郎,我很清楚,我不爱八郎,我与他更像是兄妹,是很有默契的伙伴。且,我们也从未行过房。他有他爱的人,他有妾,他爱那个妾,我一点也不介意。我与他的妾,是很好的友人。
八郎走后,我独身一人,也并不十分悲痛,至少不是那种死去挚爱之人,肝肠寸断的痛。直到母亲去世了,我才陷入了无比的悲戚之中。母亲,是我这么多年坚持下来唯一的动力,我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她,为了给她争取一个更舒适的生活,更有尊严的地位,我可以牺牲我的一切。但她就这么走了,我整个人仿佛都空了,我不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然后那个时候,她出现了,她与儿时的她不一样了,更温柔了,更美丽了,仿佛带着一种禁忌的吸引力,吸引我坠了下去。
我以为那就是世人口中的爱,但现在看来,又好似不是了。这些日子,我想了很多,却越来越糊涂。但有一点我明白的……”她抬起眼眸,看进了沈绥的眼底,
“你回来了,我就好像没那么爱她了。那很奇怪,好像练剑时,我专注于刺出那最完美的一剑,可一旦一个外力加入进来,我的力就散了。只不过是一瞬间的事。这么说,是不是太抽象了?”
沈绥摇了摇头。
李瑾月沉吟了片刻,缓缓道:“那么,先生,或许现在我可以给你一个答案了。我并不爱她,我爱的不过是我曾经最美好的过去。她的身上,承载着美好过去的幻影,承载这我们仨最真挚的感情,还承载着我对爱情的憧憬,我压抑多年的情/欲,乃至于我对母亲的思念,太多的东西混杂在一起,混淆我的视听。”
她忽而苦笑:“到头来,我还是从未爱过一人。”
“没关系,先从爱自己开始。而爱自己,你便需要对得起自己。公主,你告诉我,当年的誓言,你可还愿实现?”
李瑾月面色郑重起来:“沈伯昭十七载初心不忘,李卯卯又何尝不是。先生不负我,我亦绝不负先生。”
沈绥笑了,伸出右手小手指,李瑾月亦笑而钩住,两人异口同声道:
“拉勾上调一百年不许变!”她们的大拇指盖在了一起。
作者有话要说: 写这章的时候,莫名哭成了狗。沈绥自登场至今,只哭过两次,一次与莲婢相认,一次便是与卯卯相认。大家或许可以对照一下这两次相认的描写,这便是爱情与友情的区别。
“我沈伯昭,火里去,雪中归,十七载初心不改。”赤糸,以后这就是你的名言了。
已修改。
第一百章
时间不早; 李瑾月稍晚些时候还要去皇城当值; 沈绥找了件自己的衣服给她换上; 又让忽陀打了盆水来; 洗净踩得脏兮兮的双足,穿好鞋袜; 重新盘好发髻。圣杯展出一事,她不亲自坐镇不放心; 这一个月; 只能这般精神紧绷; 她每晚也不宿在公主府,只在皇城角楼里辟出一间禁军将士值守用的房间来住。沈绥问了她圣杯展出的一些基本情况; 留她用了晚食; 便送她出了门。
临走时,沈绥想起件事,提醒李瑾月道:
“公主; 还记得我之前与你提过的杨氏叔姪之事吗?”
“我自是记得,此事后续如何?那贺兰家可曾找过你们麻烦?”
“尚不曾。杨氏叔姪; 目前其实就住在我家中; 贺兰家暂时尚未找到他们。且因为最近圣杯展出之事; 贺兰家也不曾再来找过长凤堂的麻烦。听说贺兰家囤积了不少观赏卷,最近贺兰哲那个小子正拿着其中一部分在纨绔之间兜售,暂时没空理会杨玉环之事。但不能保证他哪日又想了起来。总之,还是要从根源绝除此事。”
“他们竟住在你家中?”李瑾月下意识往身后的院子里望了一眼,当然; 她什么也没看到。
“公主,此事宜快,再过一两日,我身体再好些,咱们就按照之前商量好的,将此事办妥吧。”沈绥道。
“好,我明日或后日会再抽空过来,到时候再详细谈。”说罢,李瑾月利落地跨上沈绥借给她的马,策马出了门。
沈绥目送她离开,刚转身,就看到杨玉环正立在廊下柱旁,正往这里看。沈绥在原地站了一会儿,这才迈步往回走。走到近前,她笑而问杨玉环道:
“如何,杨小娘子,那便是你最钦慕的晋国大公主,今日一面,观后何感?”
“大公主性情中人,个性直爽豪迈,敢爱敢恨。”杨玉环微微低头,面颊薄红地回道,她的评价依旧很高。
“呵呵呵呵呵……”沈绥笑出声来,摇了摇头,也不回应杨玉环的评价,径直回了院内。
一夜无话,第二日清早,便是四月廿五,也是沈绥定好的上张府提亲之日。之前她已经给张府那里递了贴,打过招呼了,张府亦有回信,表示随时恭迎。因此今日张府必然有所准备。
沈绥肩膀上还有伤,但只要不提重物,行动上与常人无异。呼延卓马专门出到城外,替沈绥打了一对活雁。沈绥本想自己亲手去打,可最后死活被家里人拦了下来,劝她有心意就行,不要太看重形式。沈绥只得勉强接受了,心中还是颇有些无奈。
新郎亲自上门提亲纳采,还真的比较少见。但因沈绥父母双亡,并无父母之命,自己亲自上门也说得过去,而且也显得重视。不过,沈绥还是专门找了洛阳城最好的媒人,陪着她一起上门,这媒妁之言,还是必须要有的。
虽然提亲纳采的环节,圣人已经替她做了,她依旧要自己亲自完成一遍。其实,提亲纳采是两个环节,提亲是先请媒妁上女方门提亲,女方有意,才有纳采,也就是男方准备一对活雁,上女方门送礼。沈绥是将这两件事并作一件事来做了。而圣人甚至已经替她将六礼完成到了第五礼,就差最后的迎亲了。
这日沈绥到张府,见到了张若菡的祖母卢氏,二叔张九章,二婶王氏,但唯独并未见到张若菡。这是自然,张若菡现在也是即将嫁人的女子了,怎么能随意与“男方”见面。因而自从沈绥离开药王堂归家后,张若菡就被禁足于张府,再也不能出去了。
老夫人卢氏一直很开心,看沈绥的眼神,那叫一个越看越喜欢,最后简直舍不得放沈绥走。张九章夫妇替九龄兄长审查这位新婿,却也挑不出毛病。五官上乘,口舌清晰伶俐,谈吐非凡,身姿笔挺,气质绝佳。说起话来很有见地,青松赤梅般的人物,允文允武。又是如此聪慧非凡一人,连破大案,前途无量。只觉这年轻人真是美好得过分,怪不得能将三娘的心给俘虏了。
前些日子,张九章从张说那里听闻张若菡与沈绥之事后,就立刻写信去了岭南,报给大哥张九龄知晓。张九龄回信,一切听凭母亲卢氏掌眼做决断,母亲的意思就是他的意思。字里行间透出喜悦,可以看出张九龄听闻女儿婚讯后,还是很高兴的。
此外,张九龄还透露,自己可能不日就将归来,或许就在年中。
提亲纳采很顺利,而且张家人也不怕被人说心急,当场就合了姓名、八字,重算了一次婚期,与圣人所算的一致,便当场摆起香案祭品,沈绥与张九章一起跪下,祭告天地。便算是完成了六礼中的四礼,即:纳采、问名、纳吉、请期。沈绥只需隔日下聘,便完成纳征,最后就可迎亲了。
这迎亲日就定在五月初八,说来也巧,按照沈绥和张若菡的八字来算,这大吉之日就在目前,沈绥请来的媒人连道:天作之合,真是此刻不婚更待何时。好话说得卢氏更是开心,皱纹都笑开了,仿佛年轻了十岁。
隔日,沈绥果真立刻送来了聘礼,她是大商人,出手阔绰,一点也不含糊,聘礼中有好些宝贝,竟是连张家人都没见过。沈绥是江南人,送苏绣丝绸、东海夜明珠、水晶玛瑙之类算俗的,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一种被沈绥称作“水族箱”的宝贝了。全是活捉回来的海洋生物,水母、海马等等,装在琉璃水箱中,极其漂亮。那琉璃水箱内就好似微缩的海底世界般,还有龙宫一样的宫殿存在其中,别致非凡。
聘礼中还有大量的机关巧技在其中,别的不谈,单说匣柜,沈绥送来的东南西北四宝如意组柜,除却用料考究之外,都极富创意和心意,有着变化多端的玩趣。
下聘当日,张府门外是来来往往的人流,排着长长的聘礼车马队伍,还聚集了大量的围观群众。千羽门洛阳分部的兄弟全来了,各式各样的宝贝被搬进了张府门中。其实沈绥送的不多,她知道洛阳张府太小了,没地方放,长安张府,还有一大部分已经同时送了过去。乃至于岭南张府,都有千羽门岭南分部的兄弟同步下聘。
到最后,运聘礼的马车,也是聘礼的一部分,那是沈绥的改良马车,轻便、舒适,内部空间还大,一下就四辆,全部送给了张家,以至于将张家空间不大的马厩全部塞满了。
就这样,沈绥还觉得不够呢,本来她亲自列了长长的礼单,若不是沈缙强行给她砍了一半,她怕是要把更夸张的东西送给张家。
纳征这一天下来,最惨的倒不是那些搬运聘礼的兄弟们,反而是纳聘礼的张家二房郎主张九章,吓得下巴和眼珠都快不属于自己了,一日下来,手软脚软,整个人都虚脱了。他任职鸿胪卿,自认什么宝贝都见过了,可今日却大开眼界。这些聘礼,甚至将圣人赏赐的那些绫绡绸缎等等宫廷之物远远甩在了后面。
他这侄女婿,究竟是何方神圣?!太吓人了!
那日,张若菡虽不在前堂,但是事后家中被堆砌得满满的聘礼,她是亲眼目睹了。说实话,作为新娘子,她内心深处还是很甜蜜的。可沈绥的做法,却让她有些哭笑不得。她们张家向来清平,不至于穷困,但也从不富裕,更不会去追求那些穷奢极欲的宝物。这么多宝贝,他们张家还真消受不起。但有一点,沈绥却并不是一味地堆砌宝物,显示自己的财力。她下得每一件聘礼,都饱含着她的心意,全部经过她的手,进行过精巧的改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聘礼单最后附了一封信,写着张若菡亲启,那封信张九章给了张若菡。张若菡打开一看,只有一句话:
十七载思念结晶,尽数与你。
于是泪水充溢了张若菡的眼眶。
今年自己生辰时,她做了一个“心莲极乐”送给自己,而这些聘礼,就是她十七年来,每逢思念张若菡时,为她而作,有生辰之礼,也有上元节、乞巧节、盂兰盆节等等节日的礼物,当然也有非特殊的日子里,她制作积攒下的物什。如今这些,全成了聘礼。
这世上,恐怕再也没有如此下功夫的聘礼了,凝结了她整整十七年的思念,正如沈绥自己所说,是她思念的结晶。每一件物品不起眼的角落里,都有沈绥最后刻下的莲花图案,与“心莲极乐”长得一模一样,代表着它们全部独属于张若菡。
那些相同的莲花刻纹,细心的张家人其实也发现了,不过他们倒也没多想,只以为是沈绥专门定制的,出于同一工匠之手。即便如此,也彻底感动了张家人,这世上,还没听说哪家下聘,所有的聘礼都是专门定制,刻上了象征新娘的图纹。这一条,就足以代表新郎的用心了。
下聘那天,张说也在张家,却只有他,在看到这些聘礼后,高兴欣慰之余,莫名起了疑惑。他发现,这些聘礼有新有旧,虽然都保养得很好,但其中有几件明显上了年头,可这统一的莲花刻纹却又是为何?他困惑了。
最没心没肺要属无涯了,这丫头开心得跟过节似的,看着那一件件的宝贝,眼睛都直了。往日里提到沈绥,总有些别扭,可现在一口一个“姑爷好”“姑爷棒”“我家姑爷最厉害了”。要张若菡说,这丫头就是个财迷,钻钱眼里了。
那日晚间,如豆火光之下,张若菡提着小剪子剪断了最后一根线头。抚着手底下的牡丹花纹,她温柔地笑了。一辈子爱莲,唯独在嫁衣上绣了牡丹,可这牡丹,却成了此刻她最爱的花。
“三娘?还没睡啊。”趴在一旁的无涯从打盹中醒来,看见张若菡面色柔和地抚摸那件她绣了好几日的嫁衣。
“嗯,还差个图样,我赶着绣好了。”
“绣好了?!”无涯蹭的就起来了,双眼在火光下发亮,她忙道:
“三娘,快试试,快试试!”
“试甚么,你这丫头。”张若菡的面色有些泛红。
“三娘~~~我想看您穿嫁衣,一定美极了。”无涯拽着她袖子撒娇道。
张若菡不答应,无涯就死缠烂打,张若菡拗不过她,便勉强答应试一下。
大红的嫁衣,其上绣着朵朵七彩牡丹,繁丽似云般,系好衣带,束起赤金的丝扣腰带,显露出窈窕的腰肢。其外还要披上霞帔,穿起来繁复,今夜便也不穿了。但饶是如此,也让无涯看痴了。
素来衣着色调清淡,惯常给人白衣胜雪印象的张若菡,大约是生平第一次穿得如此色彩妍丽。正因着如此,却带给人一种强烈的反差感,大红将她衬托得如此之美,美得惊心动魄,哪怕无涯跟了张若菡二十多年,日日朝夕相处,见惯了她的容颜,却仿若初见般彻底被惊艳。她从不知道,自家三娘也能如此的娇美动人,那是一种倾国倾城之大美,就好似涅槃金莲,就此光华璀璨,普照众生。
无涯已然词穷,她不知该如何去形容自家三娘身着嫁衣时的美态。
而当张若菡站在铜镜前,瞧着自己身着嫁衣的模样时,忽而笑了。那一笑彻底夺了无涯的魂,她忽然恐惧,若是让外人看到此刻的三娘,怕是要坏事。而此刻的三娘,却只是尚未上妆,亦未盘发的状态。若是全部收拾完毕,出嫁当日,怕是要轰动全城。
她庆幸,新娘是全程遮着面部的。但此等绝世佳人,只是一个背影也能夺人性命。
张若菡却没她想得那般多,她大约也被自己的模样吃惊到了,忽而笑出来,只是因为她觉得镜中的人儿一身赤红,仿佛当年第一次见到赤糸时一样,那感觉有些好笑。不经意想起有首诗歌,兴起,她便轻晃嫁衣裙摆,微微舞动身姿,缓声唱了出来: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
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何以答欢忻?纨锦赤霞裙。”
作者有话要说: 妈呀三娘,俺的小心脏,赤糸快收了这妖精。
三娘最后唱的这首诗,出自《定情诗》——魏晋·繁钦,最后一句“何以答欢忻?纨锦赤霞裙”是我改动后的,原句是“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
第一百零一章
李瑾月再来时; 是五月初二; 距离沈绥大婚还有六日的时间。那天她来时; 依旧是黄昏时分; 独身一人,手中提着两坛酒; 还有两只烤得焦黄脆嫩的鸡。
她来后,便与沈绥坐于檐廊下; 一人斟上一盏酒; 拿刀割了鸡肉吃; 边吃边聊。本来她是想带羊腿来的,她在军队这些年; 烤肉的手艺大涨; 尤其烤牛羊肉,那叫一绝。奈何沈绥身上有伤,尚未好透; 不能吃羊肉这类会发的食物。
她带的酒也是香醇的好酒,喝完不上头; 也不影响伤口。
她说:
“伯昭; 这便是我送与你的新婚之礼了; 不嫌寒酸吧。”
“哪里,再没如此情真意切的礼物了。”沈绥笑着说完,便吃了一大口香酥的鸡肉,她忌口了这么许多天,嘴里淡得发疯; 正渴望能有些好吃的磨磨牙呢,李瑾月就送来了,这不啻于雪中送炭。
新婚礼,心意到了就行,李瑾月不送那些宝贝物什,只送食物,也有她的考虑。毕竟之前经历过一段难堪的情感,到现在也不算完全消解了,想起这事,心里还有淡淡的尴尬。送个东西给人家纪念,睹物思人,这不膈应吗?还不如送点吃的,吃下肚了,就全忘了,还开心。
“等你们大婚那日,我再烤一头全猪送去。那就不是送给你的了,是送给莲婢的。”李瑾月笑着咬了一口鸡腿。
“哎,我和她怎的如此差别待遇啊。”沈绥故意打趣她。
李瑾月道:“因为你讨人嫌,她讨人喜。”
沈绥差点没把手里的鸡骨头砸到她头上,不过转念又想,她便嘿嘿一笑道:
“莲婢大婚,你却送她一头猪,你安得什么心?莫不是皮痒了的,等莲婢找你算账?”
“哈哈哈哈哈……”李瑾月大笑,“你们还别嫌弃,到时候保管将舌头都吞下肚。”
“嗯,这倒有可能。”沈绥觉得她这烤鸡做得真不错,是有功夫的。
“哎,不扯这些,先谈正事,杨氏叔姪那事,你打算怎么做?”馈酢酹月问。
“你要做的就很简单,找一个你信得过的臣子,性格要刚正秉直的,请他喝酒,谈一谈贺兰易雄干得那点事,最好煽动一下那人的情绪,请他写下弹劾奏章,弹劾贺兰易雄难当含嘉仓大任,再举荐杨家三郎杨慎衿。这件事你可以不必直接出面,让徐先生找人去谈便可。我这些日子,会找人带杨玄珪去拜访一趟弘农郡公府,见一见三郎杨慎衿。此外,我会发动我的兄弟们在坊间制造些舆论,贺兰家本就声名极差,到时事便可成。”
李瑾月点头,表示明白了。随即她问:
“你有人可以出入弘农郡公府?”
“嗯,我家琴奴就与杨三郎交好,杨三郎最爱听她抚琴。这件事,你我便都不需要出面,这是最好的。”
李瑾月道:“好,我懂了。”
两人又商量了一些细节,这件事便算谈妥了。
酒足饭饱,李瑾月还得继续赶去皇城守夜当值,沈绥就问她:
“那圣杯长得甚么模样?”
“也没什么特殊的,就是个金杯,嵌了几块宝石。”李瑾月的口气很不屑,她为了这个破杯子,已经被折腾大半个月了。
沈绥笑了,道:
“公主,你可知为何那些拂菻人将那破杯子当宝贝?”
李瑾月一听这个,来了兴趣,道:
“你跟我说说?”
“他们不都信教嘛,就是那个景教,哦,好像在拂菻景教不叫景教,叫天主教。反正这个宗教,信奉一个唯一的神祗,他们称作‘耶稣基督’,是圣主,是上帝,是造物主。就说这个上帝啊,为了教化众生,曾下凡人间。有一个纯洁的处子,名叫玛利亚,感应上帝,于是怀孕,生下了耶稣。这个耶稣于是就很有灵性,年纪轻轻就开始传教,收了大批的门徒,其中有十二门徒最为有名。他传的这个教,发源自另外一个宗教,但是,教义不同,于是引发了宗教矛盾。他的十二门徒中,出了一个叛徒投靠原来那个宗教,耶稣不知道叛徒是谁。有一次,耶稣前往圣城去过一个宗教传统的节日,与他的十二门徒聚在一起共进晚食。他忽然提起,说他们之间有叛徒,然后十二个门徒表情反应各异,耶稣就靠这个判断出了叛徒是个叫犹大的家伙,于是将他赶走。之后,他拿起一个酒杯,里面倒上葡萄酒,象征着他的血液,让十一门徒全饮下。他手里拿着的那个杯子,就是所谓圣杯,传说有神奇的法力,用这个杯子饮下水,就能返老还童、死而复生并获得永生。”
“哦,如此看来,那杯子必然是假的了。这等圣物,怎么可能万里迢迢跑来献给我们?”李瑾月笑了。
沈绥大笑道:“哈哈哈哈,这杯子的赝品多得是,真物早就不知丢到哪里去了。不过公主,我说这个,是要你注意,即便我们知道它是假的,却不代表这个杯子就失去了价值。相反,它的价值其实在另外的地方体现出来了。你要加强守备,千万不要让人钻了空子,若这杯子丢了,我们的处境就真的很糟糕了。”
李瑾月郑重点头,表示知晓了。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儿,李瑾月便告辞离去。她没让沈绥送,沈绥这些日子也没闲着,一直在忙婚事,伤又未好,还是多歇息为好。沈绥承她好意,于是李瑾月便独自一人沿着沈府的游廊往大门外行去。走在半途中,她在想沈绥方才与她说的圣杯之事,一时想入神了,没留意转角,竟是与一个小人儿撞个满怀。她人高马大,常年习武,体格矫健,后撤一步就站稳了,可那人儿却柔弱无骨的模样,这么一撞,立刻被她撞得摔倒在地,手中捧着的檀木匣也砸在了地上,匣盖摔断了,其内的香粉饼也摔碎了,撒了一地,顿时芳香扑鼻。
可即便如此,也盖不过这人儿本身散发出的醉人体香。
李瑾月忙上前,将她扶起,道:
“小妹妹,你没事吧?”猛然看见这女孩的容颜,李瑾月登时愣住了。
好美的女孩,这容颜……竟是比她初见张若菡时还要惊艳好几分。李瑾月有些惊讶,她竟会在沈绥府中看到这样一位绝代佳人,虽然她看起来好小,不过十岁左右的模样。
那女孩看到她后,登时小脸憋得通红,忙不迭地收拾地上的散碎木匣,就要逃走。李瑾月忙上前帮忙,顺便道:
“对不起啊小妹妹,你叫什么名字?我怎么从未见过你。”她很好奇这女孩与沈绥什么关系。
“我……我叫杨玉环……”小女孩怯生生地回道,低着头不敢看李瑾月。
“你就是杨玉环?”李瑾月恍然大悟,怪不得,怪不得,有这样一张容貌,一切就都说得通了。
见李瑾月似乎知道自己,杨玉环更怯了,恰逢此时她已经差不多收拾好了木匣,便站起身,福了福身子,便要逃开。
“嗳,你等等,这儿,脏了。”
李瑾月从怀中取出白叠布的帕子,递给她,然后指了指自己的左侧脸颊。原来,杨玉环方才收拾木匣时,手上沾了香粉,恰好左侧发丝落下,她忙乱之下捋了一下发丝,以至于香粉粘在了面颊上。
杨玉环迟疑地接过她的手帕,顿了顿,胡乱在脸上擦了一下。那模样,仿佛舍不得用,却又害怕李瑾月责怪她不领情般,最后反而显得有些敷衍。李瑾月失笑,道:
“你怕甚么?我又不会吃了你。”
杨玉环本就绯红的双颊,这下更是通红,耳根子都染上了颜色。
李瑾月指了指那盛香粉的木匣,道:
“这是你用的?”
杨玉环摇了摇头,道:
“三叔父……要用……”
李瑾月皱了皱眉,问:
“摔碎了,你叔父可会责怪你?”
杨玉环不说话了,垂着头,缄口不言的模样。
李瑾月沉默了片刻,忽而笑道:
“我想也是,你这么天然香的女孩,还用这些,多此一举了。”说着从她手中拿过木匣,道,“你叔父问起来,就说这香我拿走用了。”
说罢,对她笑了笑,转而离去。
杨玉环手中拿着那手帕,刚迈出一步,想张口喊住她,就听李瑾月头也不回,抬手挥了挥,道:
“那手帕送你了,做个证据。”
话音刚落,就消失在了拐角处。
杨玉环低头,展开那手帕,就见角落里,银丝线绣着李瑾月的名字。
她缓缓攥紧了那手帕。
***
那天晚上,沈缙依着沈绥的意思,去寻杨玄珪商议明日去拜访弘农杨氏的事宜。蓝鸲推着她刚到杨玄珪的房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责骂声:
“我让你问沈府管事讨一盒香来,你倒好,把香给丢了,你说说你还能有什么用?你就拴在我身上吧,我看,你是存心想把我给气死!”
沈缙皱了皱眉,示意蓝鸲敲门,蓝鸲照办,这才打断了其内的责骂声。不多时,杨玉环红着一双眼走了出来,和沈缙蓝鸲打了个照面,匆匆行礼,便回自己屋里了。沈缙这才入屋内,与杨玄珪商议拜访一事。此前,杨玄珪已经听闻沈绥要送他去弘农杨氏的事了,他很开心,挖空心思想要讨好弘农杨氏。这要香一事,也是因为他要拜访的那位杨慎衿杨三郎是出了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