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钗黛]咸猪手,蟹黄酒-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姨娘房中。王夫人夜间独守空房,孤单寂寞不说,还要时时留意着姑嫂之争、妯娌斗法、侍奉公婆、管训子女,一着不慎,就会落人褒贬。

    是以宝钗冷眼观之,只道此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各有各的快乐,各有各的烦恼罢了。嫁入豪门者未必事事顺遂,自梳终身不嫁者未必寂寞凄凉百事哀。宝钗自己的心思,反倒是偏向后者多些,常常傻想着,若能如孙嬷嬷般得入深宫,待年满二十五岁后返还原籍,继续呆在母亲身边侍奉尽孝,岂不比嫁到别家,为妻妾争斗诸琐事所扰,几年不得归宁要强上百倍?

    宝钗想到这里,便向着母亲说道:“不嫁才好呢。去宫里几年,身份自然高了。我回来后日日伴着母亲,咱们娘俩儿有正经事时就好好合计商议,没事时候我就陪着母亲凑趣开心,难道不好吗?”

    薛姨妈听了不由得叹道:“外人都说你是最老成稳重的,想不到却说起这孩子话来了。女人岂有一辈子不嫁人的?纵我心里舍不得,可为了这层舍不得的意思,就误了你的终身,岂不是罪过?”

    宝钗慌忙说:“女儿是真心不想嫁人,真心想伴着母亲一辈子。只因咱们家如今不如往日了,必要做几桩事体光耀门楣,才应承这入宫待选之事。若为别的,必然舍不得远离母亲的。”

    薛姨妈见宝钗说些孩气话,心中直摇头,只是想着等宝钗再大几岁就自己想开了,也不大在意,只是笑着说道:“娘亲知道你的一片孝心。你宝兄弟年纪尚小,议亲的事情也只是刚刚开头。你心中有个数就是了,成与不成,还在两说。但就算不提此事,咱家在贾家借住,也须交好府里上下人等,讨老太太欢喜,不然岂不是得罪了亲戚?你二姨母脸上也无光彩。”

    宝钗忙笑道:“这个母亲放心,女儿自是知道的。只要母亲不说提亲这等让人尴尬的事情,女儿只有加倍的讨老太太欢喜,必然不叫二姨母难做。如此可好?”

    薛姨妈面上显出欣慰之色,开心地将宝钗搂在怀中。宝钗就势腻在薛姨妈怀里,由着薛姨妈用手摩弄着头,那瞬间只觉得幸福之至,满足之至。

    不知道多了过久,薛姨妈笑着拍宝钗肩道:“你且起来。你哥哥只怕夜里回来吃饭,且让我把饭吩咐下去。”

    宝钗闻言,恋恋不舍地起身说:“这等小事何须劳累母亲?打发莺儿去厨房说一声就是了。就是母亲不放心,还有我呢,哥哥爱吃什么,我尽知道。”

    薛姨妈点头说道:“说的很是。若是蟠儿有你一半细心,我平日里也不用这么提心吊胆的了。”

    宝钗得母亲称赞,心中格外畅意,遂叫了莺儿嘱咐厨房,命晚间做薛蟠爱吃的几样菜,度其口味,增删配菜,于火候要紧处细细说明,如常日无异。

    岂料那日偏偏薛蟠归家的早,一处铺子的总管苏掌柜来家寻薛蟠说生意,薛姨妈素知这位苏掌柜在薛家做了有些年头了,一直算得忠心,如今家住在离荣宁街不远处的后巷里,遂命用过饭再走,以示嘉奖。于是早早开饭,薛姨妈母女二人在里间小炕桌上用餐,外间添了菜,又摆了酒,薛蟠陪着在外面喝了几杯。

    起初倒也像模像样。薛姨妈在里间里听着,不住地欣慰自家儿子终于有些要懂事的迹象了。谁知几杯酒下肚,苏掌柜顿觉肝脑涂地,不住出谋划策,薛蟠却又开始不着调起来。

    言及生意,苏掌柜因说近日西山边的地上新挖了一口水井,不知怎的竟然开始向外涌脂水来,那脂水可制作“猛火油”,好几家听了这消息,都想把这块地买回来,想来若能抢到这块地,必然获利不菲。

    薛蟠听见,就问道:“何谓‘猛火油’,能用来炒菜吗?”

    一句话噎得苏掌柜无话可说,只得解释说猛火油是一种燃料,攻城时候有奇效,也可辅以制作各种火器,如今朝廷在北边用兵,只怕是用得到的。

    薛蟠听了,那呆霸王的脾气又犯了,大声说道:“既如此,怎么不早报我?必要想个法子把这出生意抢过来才好。”

    苏掌柜见薛蟠来了兴致,且不忙着告辞,忙跟呆霸王讨论如何买地,寻何人作保,将来怎样制作这“猛火油”等事宜,薛蟠被他挑逗得越发起了兴头,拍着胸脯就说当夜就要寻人商议办成此事才好。

    宝钗在里间,起初皱着眉头听着,待到听到薛蟠一叠声地叫备马,不顾宵禁在即就要吩咐下去,再也按捺不住,忙命人出去喊住薛蟠。

    苏掌柜见薛蟠心意热切,心中也颇为兴奋,正欲随他一起出门,好一展胸中抱负,突然见一个婆子走过来拦在马前,言说姑娘要薛蟠回去,有要紧事非在此时说不可。

    薛蟠顿觉有些扫兴,欲要走时,却被婆子拦住,偏这婆子正是莺儿的娘,在薛家颇有几分体面的,少不得转头进里屋听宝钗说话。苏掌柜眼看成功在即,突然被人拦阻,心中也是大奇,眼睁睁望着薛蟠进了屋子,许多都不见出来。

    苏掌柜不知道又等了多久,方见方才那婆子跟一个丫鬟过来。那丫鬟生得眉清目秀,眉间一颗红痣,苏掌柜的不由得多看了几眼。却听那丫鬟对他说道:“掌柜的请回吧。我们大爷说天晚了,家中多有不便,也就不虚留掌柜的了。误了宵禁,反而不美。”

    苏掌柜一头雾水,忙问道:“大爷呢?大爷原说要和我一同家去的。”

    话音未落,就被那婆子啐了一口:“你还敢提这个?你道我们大爷是不操心的,你信口开河,拿我家当冤大头?若不是姑娘见机得早,几乎被你骗了去!私制火器的罪名,岂是好相与的?”一边说,一边就地寻了把扫帚来赶人。

    那眉间一颗红痣的丫鬟正是香菱,她受了宝钗的嘱咐,和莺儿娘联袂而来,要把苏掌柜的打发走,见莺儿娘寻了扫帚赶人,慌忙劝解,又向着苏掌柜道:“大爷说,《梦溪笔谈》里早有记载,说这种脂水产生在水边,与砂石和泉水相混杂,样似淳漆,燃之如麻。前朝确实有人用它来制猛火油,也有拿来制作火器的。只是这种事情,有失仁德,纵有暴利,按薛家祖训也是不敢沾惹的。多谢苏掌柜费心了。”

    苏掌柜闻言更加诧异,情知这番言辞决计不是薛蟠呆霸王的见识,但一却不好明说,更兼他本是别有用意,被人戳破难免心虚,一时之间竟无话可答,拱手作礼,惭愧而去。

    香菱见一席话奏功,脸上不免露出兴奋之色。正在这时,莺儿走过来,笑着说道:“香菱,你怎么去了那么久。莫非你又在掉书袋了?何必和这种人多费唇舌?”

    香菱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答道:“见姑娘说的头头是道,条理分明,我心里就记住了。”两个女孩子手挽着手,嘻嘻哈哈地回房向宝钗复命。

    次日薛蟠刚刚起来,就有铺子里的伙计送信过来,说是苏掌柜不知道什么原因辞了掌柜的位置,连夜搬家,现已不知所踪,铺子里一片忙乱。薛蟠原本夜里被宝钗阻止,心中还有几分愤愤之意,待到听到这个消息,却无话可说了。

    一处铺面的负责人突然撂挑子,重新分配调度人手自是难免,薛蟠已经焦头烂额,却还要听薛姨妈的抱怨:“论理,若是家里有什么难处,或年老回乡,我们做东家的必然会置酒摆宴,再送些程仪。这姓苏的走得如此急,必然是有什么不妥之处,自知被人看破行藏,故连夜出逃。我原本还觉得你妹妹太过小题大做了些,由此来见,竟是救了你。你学做生意这么久,还这么不知禁忌,以后怎生了得?”

    薛蟠被这些没完没了的唠叨弄的头大如斗,一转眼看到香菱在外面走廊里站着。虽然她面上平静,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薛蟠仍然觉得折了面子,不由得心浮气躁,恨不得寻个什么地方躲上一躲。正巧宁国府里贾珍打发人来请他过府一叙,他便如蒙大赦般,把家中生意诸事抛下不管,只跟薛姨妈说了一声,就带着众小厮一溜烟地过去了。

    薛蟠这一走,留下几个常打理生意的家中老人一筹莫展,乱成一团麻。薛姨妈唉声叹气,宝钗只得站出来主持大局。亏得她平日里对薛家生意颇知底细,此时吩咐下去也是极有条理,三言两语,就调了一个妥当人过去暂时协理苏掌柜的位子,又几句话交代下去,众人登时觉得又有了主心骨。有些人就在心里感叹若是宝钗是男子,想来必能守好薛家这份家业。宝钗却对这些想法浑然未觉,自己只当是代兄行事,为母分忧而已,仍以针线纺织为份内正事。

    谁知那苏掌柜却另有来历。他本是世代从商,替薛家做事的,前些年妻室和儿子先后染上时疫而亡,从此性情大变,竟入了一个莫名其妙的教派,一心一意遵从教中指示行事。他貌似忠厚,实则欺负薛蟠年轻不知事务,怂恿他夺下西山那块出脂水的地皮,原没安什么好心。

    被宝钗一语叫破后,苏掌柜自以为行藏被人瞧破,生怕薛家报官,吓得连夜卷铺盖出逃,把从前的身份一概弃了,奔到他们教派的大本营——京城附近的一座山上避难,向那头领汇报说:“事情办不成了。原来那薛家虽素来仗着贾王二府的威势,却并不像先前以为的那么好糊弄。那薛呆子,本来都同意了,岂料被他妹妹叫进去说了一通话,又改变主意了。”

    那头领不信,怒道:“胡说八道!我打听得清清楚楚,你那东家是出了名的好蒙骗,一个寡母,一个妹妹,都是女流之辈,女人家头发长见识短,能有什么主见?必是你日里不谨慎,在铺子里露了行迹,被人提防了。”

    苏掌柜回想当日情形,想起那个眉心有一颗红痣的丫鬟都能说出一篇大道理来,想来其主必然不凡,并非那些无知愚妇可比。但他办坏了差事,见头领正在气头上,自然不敢分辩什么,自认晦气领了罚,又被派去做别的事情了。

    薛蟠经此教训,对西山那块出脂水的地皮,果然从此撩开手去。那地皮几经转手,最后竟辗转落入神威将军公子冯紫英的手中。冯紫英生性爽朗,买下那块地皮也不过是图个新鲜,并未有什么出格的谋划。这本是豪门公子一时游戏之举,当时无人在意。

 第7章

    薛蟠差点被奸人蒙骗,又被薛姨妈唠叨了半天,面上挂不住,恰逢宁国府贾珍打发人请他过去,遂忙不迭地去了。

    薛姨妈见状也自悔说的过了,心中也知道自家儿子的秉性,不过是暂时去宁国府避上一避,也就不加阻止,一转头又见宝钗不过三言两语,已经将家中生意安排得像模像样,心中颇感欣慰。

    当日王夫人不得闲,没有来寻薛姨妈说话,薛姨妈也趁机亲自洗了手,下厨做了几样儿子喜欢吃的风味,为的是恐薛蟠为这事心中不自在,一番勉励劝慰的意思。

    谁料想薛蟠去宁国府寻贾珍斗鸡走狗嬉戏的这日,恰是贾珍之妻尤氏请了王熙凤过府赏玩的日子,更巧的是这日里贾珠之妻秦可卿的弟弟秦钟也在,顿觉他眉清目秀,唇红齿白,俊俏腼腆得犹如女儿一番。

    薛蟠近日里在贾家学塾中如鱼得水,用些许财物结交了许多契弟,把好几个人都哄上了手,正是情场得意、再接再厉的时候,见到秦钟这等标致人物,不免心思大动。只是贾珍、贾蓉几个虽然和薛蟠十分要好,却也是暗中知道他这毛病的,因了秦可卿的面子,行动处自然护着秦钟,处处照拂,把个薛蟠心痒得如同有几百只小虫子在挠似的,偏偏看得到吃不到。

    到了快掌灯时分,薛蟠才醉醺醺地回到梨香院。薛姨妈一看这模样就知道是吃了不少酒,先前亲手做的小菜自然是派不上用场了,一叠声地叫人赶紧准备醒酒汤,又吩咐了热水毛巾过来,亲自为儿子洗拭。

    宝钗不忍母亲操劳过度,也在一旁帮忙,听薛蟠嘴里胡乱说着些醉话,原先也不当一回事,突然间薛蟠发起酒疯来,一转头看见香菱在旁边手里捧着水盆,猛地跳起来一巴掌打翻,指着香菱骂道:“你少跟我装三贞九烈!你和珍大哥的事情,我看得清清楚楚,阖府里都传遍了,也亏得蓉儿愿意做这绿毛的缩头乌龟!你弟弟跟你是一路货色,我有什么不知道的?不过是想摸个小手,亲个小嘴,偏珍大哥挡在头里!又不是要入肉你,他心疼什么?”

    这番变故众人都意想不到,一下子都呆住了。薛姨妈和薛宝钗再想不到薛蟠会说出这等混帐话来,一时都傻掉了,应对不及。香菱无缘无故被人这么指着鼻子骂,况且骂的是毫无来由的一些最污秽不堪不过的言语,当下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突然间“哇”地一声,哭出声来。

    “闭嘴!”到底是薛姨妈经事多,率先反应过来,恶狠狠地说道。

    香菱一愣,薛宝钗已经用手拍着她的肩,以示安慰,柔声说道:“不若你先退下去吧。这件事情烂到肚子里,再也不必提起。”

    香菱犹豫片刻,含泪就要退下,突然薛姨妈向着四周大声吩咐道:“你们都先退下去吧。你们今日什么都没听见,明白吗?若是走漏了风声,统统打死,莫要怪我心狠!”

    宝钗闻言也是一惊,她少有见到薛姨妈如此杀伐决断的时候,心中有些疑惑,但什么也没说。

    屋子里的几个小丫鬟吓得噤若寒蝉,一个个都退下去了。

    薛姨妈沉默了片刻,向着宝钗叹道:“这可没法子了。闹成这样子,惟有给香菱开了脸,教你哥哥纳她为妾,才能堵住众人的嘴了。”

    薛宝钗大惊,道:“母亲这话从何处说来?和香菱有什么相干?哥哥只怕是醉中认错了人。”

    薛姨妈道:“认错人?这又是怎么说?”

    薛宝钗定了定神,言道:“香菱品貌出众,见她的人多说她和蓉儿媳妇儿模样有些相像。想来哥哥今日是去了宁国府,见了蓉儿媳妇儿,不慎受了些闲气,又不好发作,回来就把气撒到香菱身上,说一些有的没的胡话。”

    薛姨妈愣了一愣,道:“你怎知道?”

    薛宝钗道:“虽未见到实景,但也可推断个七八成了。母亲若不放心时,我暗中把跟着哥哥出门的小厮叫过来审问一番,问个究竟。”

    薛宝钗原本以为薛姨妈不至于非要对一通醉中胡话究根问底,谁知薛姨妈的神情竟难得的凝重严肃,于是真个把跟着薛蟠出门的小厮叫过来,果然问出薛蟠见到了秦可卿的弟弟秦钟。其余诸事小厮虽然吞吞吐吐,不好明说。但是薛姨妈见惯世情,薛宝钗冰雪聪明,也都猜了个差不离。

    命小厮退下后,薛姨妈沉默半晌,向着薛宝钗道:“冤孽啊!也不知道你哥哥这个坏毛病是几时沾惹上的,若是寻常人家的孩子,也就罢了,偏偏招惹上惹不起的人!”

    薛姨妈认为男人有些龙阳之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薛宝钗心中却不能苟同。但是她的注意力很快就被薛姨妈的后半句话给吸引了过去。她有些不解地问道:“母亲莫怪我多嘴,实在是不明白。蓉儿媳妇儿不过是养生堂抱来的弃婴,自幼被宁国府看中,养做童养媳,认真算起来她娘家不过是工部营缮郎,小小的一个京官。为何独独他招惹不起?”

    薛姨妈叹道:“你哪里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又沉吟许久,方说:“这其中的缘故,我也不甚明白,你二姨母当日说起时,也只是影影绰绰。横竖知道的事情多了,未必是一件好事。如今告诉你,不过是为着你谨慎警醒的意思。你倒想想看,你珍大哥是贾家的族长,蓉儿是长房长孙,娶妻是何等郑重其事的一桩事体。秦业一个小小的工部营缮郎,怎么就能攀上这么一门亲事来?”

    薛宝钗见说的有理,讶然道:“正是。他们家不像是个不论门第的。便是二姨夫的哥哥娶续弦,听说老太太还不满意邢家门第呢。想来那邢家亦是兴旺过一段子的,祖上也出过二品大员,只是后来败落的早而已。何况长房长孙。母亲这么说,难道这秦业有别的什么身份不成,工部营缮郎只是障眼法?”

    薛姨妈定定地看了宝钗一眼,顿了一顿,摇头道:“秦业倒不像有什么别的身份。以你二舅母隐隐约约的意思,倒似是蓉儿媳妇儿有别的什么了不得的身份呢。因此合族都说十分得意。想来京城天子脚下,多少隐秘的事情,岂能尽数弄个清楚明白,只怕倒是糊涂的好呢。”

    薛宝钗吓了一大跳,呆了一会儿,说道:“也是。照母亲这般说,果然是糊涂的好。”停了一停又说道:“既如此说,果然是轻易惹不得的人。只是以方才众小厮的说法,哥哥也没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倒也不妨。”

    薛姨妈叹道:“你哪里知道其中的关窍!听你二舅母影影绰绰说,蓉儿媳妇儿原是极幼小的时候就接来宁国府的,名义上是给蓉儿当童养媳,其实又比蓉儿大了几岁,和你珍大哥倒是比旁人走得更亲近些,也怨不得那起子嘴巴烂疮了的小人们胡乱编排。偏生你哥哥醉中也胡言乱语起来!事情若不传出去还好,若是传出去,岂不是得罪了亲戚?只怕这个地方也难住了。为今之计,只有错有错着,对外面只说你哥哥看上了香菱,发了这么一通脾气,更和宁国府无关。”

    薛宝钗见薛姨妈说了这么一大通道理,绕到最后居然是要把香菱给薛蟠当屋里人,以平复可能的争议,心中觉得不甚妥当,更兼老大不忍,忙说道:“母亲何苦如此。宁国府里谣言传得满天飞,仆妇杂役都在说,哥哥喝醉时的一点子言语,又算得了什么?越是身份尊贵的人越该有容人之量,若是蓉儿媳妇儿为了这个怪罪,只怕她还怪罪不过来了呢。身正方不怕影子斜,难道做下了错事竟怕别人说吗。再说风水轮流转,纵使她有什么了不得的身份,却这么遮遮掩掩、不敢明着说出来的,说不定哪天这层身份也就没了。咱们家是亲戚,就以她明面上的身份,拿平常心相待,未尝不可。还有,哥哥醉中这胡说,其实听到的人也有限,这几个丫鬟的平日行事我也看在眼里,是可以下保票的。母亲若怕传出去时,便交给我,我去交代一二,保管瞒得密不透风,不会有人听说原委。可好?”

    薛姨妈见宝钗这番长篇大论说下来,似乎也有些道理。她对宝钗素来信服倚重,又向来是耳根子软的人,见宝钗坚持,也就罢了。

    其后果然无人提起梨香院中的这场小风波。众下人皆守口如瓶。倒是宁国府里的谣言传得更不堪了,宝钗偶尔间听到只言片语,都只觉得脸上辣辣的,替秦可卿感到难堪。

    薛蟠发了这么一场酒疯之后,自己醉中反倒什么都不记得了,仍和先前一样和贾珍、贾蓉等人厮混在一起,在贾家学塾中和些契弟胡混。薛姨妈和宝钗虽有些疑心,奈何劝谏不得,宝钗一个未出嫁的女儿家更是不好宣之于口,也就只能这么含糊着了。所幸暂时保住了香菱。

    这边宝玉结识了秦钟之后,却着实上了心。连宝钗都听说宝玉忽然闹着要上家塾读书,又赞秦钟的人品行事,说正好做伴读的伙伴,一起发奋。王夫人到薛姨妈处闲聊时,提起此事,亦是一脸喜气洋洋,以为宝玉终于懂事了,知道于经济仕途上用心了。正是可怜天下父母望子成龙之心,却不知:不因俊俏难为友,正为风流始读书,贾家学塾的风气亦败坏多日。

 第8章

    此后天气一日比一日寒冷,宝钗因病久未愈,更是每日躲在屋里,少出房门。莺儿倒是提议过几次去寻几位姑娘们玩耍,宝钗心中想起那日听壁角听到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亲密形状,只觉得应该避些嫌疑,因此总不应承,只是一味做针线活,莺儿也只得罢了。

    这日早上起来,外面天色就不太好,吃罢中饭后更是彤云密布,眼看着要下雪了。宝钗遂命小丫鬟把屋子里的炭烧得热热的,自己窝在炕上,甚是惬意。

    突然间听到外面响动,莺儿悄悄出去探看了一下子,回屋来向着宝钗悄声说道:“宝二爷来了。”

    话音刚落,就听见贾宝玉进了外头薛姨妈房中,和薛姨妈请安说话。猛然听得宝玉问:“姐姐可大安了?”却听薛姨妈声音里的热情掩都掩不住,直让宝玉往里间瞧她。

    宝钗听了,和莺儿对望一眼,向着莺儿无奈摇头,莺儿却抿着嘴偷偷地笑。

    宝钗刚叹了口气,就见门前的红袖软帘被人掀开,一个衣饰鲜明的公子哥迈步进来,正是贾宝玉。

    宝钗性不喜脂粉头花,亦不喜过于奢华的衣饰。贾宝玉的偏好却和她不同。只见他头戴着紫金冠,额上勒着金抹额,腰间系着五色蝴蝶的赤金条绦,颈上还挂着长命锁、记名符等物,琳琅满目,不一而足,一眼望去,只觉得眼花缭乱。

    贾宝玉素来是在女孩子面前下功夫的,见了宝钗亦是亲亲热热地叫姐姐,又问候病可大安了。宝钗依照礼数让座,又命莺儿斟茶,一面又问贾母安,姨母安,又问诸位姊妹可安好。待到常规的问候之后,顿觉和宝玉无话可说。

    宝钗在待人接物方面素来周到,便不欲冷了场,挖空心思寻找话题。只是她知道眼前这位是二姨母家的宝贝凤凰蛋,更与他人不同,制造话题时候就格外谨慎,思来想去总无可说之事,一转眼看到宝玉脖子上似乎还挂着一块宝玉,暗想只怕这便是他落地之时所衔的那块了,被传得神乎其神,一时来了兴趣,遂向着宝玉要了玉,细细观赏。

    谁知那玉果真生得不凡,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令人一见便知道是一件异宝。宝钗自幼博览群书,见多识广,如今将那玉托在手中细看,也不免暗暗称奇。因见了那玉上还有些微细自己,似乎是篆文,宝钗便忍不住翻过来细看,口中不由得念出声来:“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慢慢咀嚼,细细品味,只觉得这其中有说不出的味道,似有深意,不知不觉就念了两遍。

    莺儿在一旁听了,不由得触动前机,忍不住说道:“听这两句话,倒似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

    宝钗听了这话就知道要糟,果然贾宝玉小孩子心性,听了这话,非要看看宝钗的金锁。宝钗被他纠缠不过,只得从里面大红袄里将那金锁托出。

    宝玉将那“不离不弃、芳龄永继”也念了两遍,点头道:“这字果真与我的是一对。”

    话说到此处本已可以止住,另起话题,岂料莺儿偏要将金锁的来历讲清楚,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嵌在金器上——”

    宝钗猜到莺儿的下一句话必然是“将来要和有玉的才能配”了,心中不悦,顿觉尴尬,然料想必定时薛姨妈暗中嘱咐过莺儿,教她如此这般。于是倒不好当面责怪莺儿,只是催着她赶快去倒茶,又急着转换话题,问宝玉从哪里来。宝玉闻着宝钗身上一股吃了冷香丸后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小孩子心性遂起,突发奇想也要尝一颗,宝钗连忙笑着制止。

    就在这时候突然间外面有人报说“林姑娘来了”,宝钗不由得精神一振,定睛看时,果然见林黛玉身上罩着大红刺缎对衿褂子,摇摇摆摆地走进门来。

    宝钗连忙起身,请林黛玉落座,却听她笑着说道:“嗳哟,我来的不巧了!”言语里似有深意。待追问时,却解释说:“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要来时一群人都来,要不来时一个也不赖。今儿他来了,明日我再来,如此间错开了来,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岂不是好?”却是别有一番心肠。

    宝钗虽知道她这番言语未必是心中所想,却也暗暗赞叹她言语别致,反应敏捷。

    只因外头下了雪,宝玉和黛玉便留在此处,说说笑笑,同宝钗一起玩耍。薛姨妈心中自是欣喜,忙摆了几样细巧的茶果,又取出自家糟的鹅掌鸭信来给大家品尝,因宝玉说这个就酒才好,又忙着命人灌了最上等的酒来。

    宝钗冷眼看着,只觉得薛姨妈和当日溺爱哥哥薛蟠如出一辙,有求必应,不觉在心中暗自摇头。猛然间听到李嬷嬷劝着说不要喝酒,偏宝玉不听,薛姨妈还助着他,就触动心思,想起这些年来薛姨妈纵容哥哥薛蟠的诸多往事,心中大不赞同。只是薛姨妈已经发了话了,只能听之任之。

    直到宝玉嚷嚷着要吃冷酒,薛姨妈情知利害,出言相劝,宝钗便在旁助着劝,言说酒性最热,若冷吃下去,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反而受害。

    这本是劝哥哥薛蟠时,薛宝钗再熟不过的套路,说的时候也未想太多。宝玉虽然孩子气,却并不是不讲道理的人,眼见他放下了冷酒,命人暖来饮用,宝钗大有可功成身退之感,谁知早惹恼了一个。

    只见林黛玉就坐在旁边,一边磕着褂子,一边抿着嘴笑,见宝钗向她望过来,仍是只抿嘴笑,却不肯说话。宝钗浑然不觉前事,见她这副模样,猜想是恼了,正不解她因何事着恼,突见黛玉从扬州城带过来的小婢雪雁来给黛玉送小手炉,言说是紫鹃姐姐叫送来的。黛玉遂借题发挥,言道:“也亏得你偏听她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她说了你就依她,比圣旨还快些!”

    宝钗待听至此处,才知道黛玉因宝玉听了自己的话,不吃冷酒,因此不满。想来黛玉必然平日里也说过类似的话,宝玉小孩子心性,由着性子,未肯多听。如今见宝钗不过说了一句,宝玉便听了,故而借此奚落他。

    宝钗心中微感不安,转念又一想,自己是为母分忧,并非有意不避嫌疑,遂又坦然。接着又细细咀嚼黛玉的话,觉得纵然有许多是强词夺理,但经由黛玉的口中说出,真个叫人哭笑不得,爱也不是,恨也不是,不免多看了黛玉两眼。只见林黛玉言语伶俐,强词夺理而不落下风,偏生眉尖似蹙非蹙,双目似喜非喜,叫人见了就平生出一种怜惜呵护之感,总想往她脸上摸上一摸。

    不多时黛玉又和李嬷嬷因宝玉吃酒之事起了纷争,李嬷嬷又是急又是笑,也不好十分和黛玉认真的。宝钗便趁着这个气氛,笑着凑上去把黛玉腮上一拧,众人只当是玩笑,也不理会,连黛玉本人都不以为忤,于宝钗而言却是暗暗了了心愿。

    吃过了酒,又喝了酸笋鸡皮汤,吃了碧粳粥,又吃了茶,宝玉和黛玉两人这才结伴告辞。谁知随侍的小丫头手脚不甚轻巧,替宝玉戴头笠戴得不好,薛姨妈便使眼色叫宝钗过去,宝钗只当没看见。结果倒是林黛玉替宝玉整理笠帽,收拾得十分妥当。

    待到贾宝玉和林黛玉走后,薛姨妈便向着宝钗说道:“今日你做的很好。宝玉出了名的不听人劝,今个你只说了一句话,他就改喝热酒了。林姐儿是自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