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枕上雪-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嫽点头笑道:“小郡主当年最怕吃药,这个嫽自然记得。所以问过巴鲁鲁后,在汤药中加了些糖。”
  解忧心暖,想到日后都有冯嫽这般体贴对待,只觉得那些苦难的日子,是真的远离她了。
  冯嫽亲手喂完汤药,看了一眼矮几上摆放的早膳,皱眉道:“为何今日的早膳模样与往日不同?”
  侍女连忙回道:“今日早膳是昆弥与大乐王子一起做的,所以……”
  “哦?”解忧又是一惊,“他们竟会为哀家做早膳?”
  侍女点头道:“昨夜昆弥留下长罗侯,在殿中聊了许久,今日一早便拉着大乐王子给太后您做早膳了。”
  “这两个孩子真是有心了。”解忧慨声说完,会心一笑,“如此说来,哀家真要好好尝尝这两个孩子的手艺了。”说着,便执筷子去夹菜吃。
  当早膳入口,解忧脸上浮现出一个似笑非笑的表情来,冯嫽清了清嗓子,看向了殿门口,“咳咳,你们这厨艺啊,该长进长进啦!”
  “阿母……嘿嘿……”大乐探出个头来,不好意思地抓了抓脑袋。
  元贵靡拐了一下弟弟的肩头,“你瞧你做的,阿母定是觉得好难吃!”
  解忧连连摆手,笑道:“无妨,难得你们有心,哀家定会把这些都吃了。”
  冯嫽看着他们这一幕天伦之喜,哑然失笑,心头却响起另外一个声音来,“长罗侯,你也是个有心之人啊。”

  第六章.展卷

  冯嫽在化解乌孙内乱上立了大功,常惠奏报汉家天子,天子大喜,当即决定召冯嫽回长安接受封赏。
  等圣旨传到冯嫽手上时,已经是两月后的事了。
  常惠看着皱眉不语的冯嫽,“冯夫人能回长安看看故土,这是天大的好事,怎的现下看来,你却是有些不高兴?”
  冯嫽涩然一笑,“是该回去看看故土,不过是我与公主一起回去。”说着,抬眼看向常惠,“嫽有一事还请侯爷成全。”
  “冯夫人请说。”常惠正色应道。
  冯嫽望向了长安的方向,“还请侯爷代嫽回复朝廷,说嫽身体有恙,不便出行,待养上几月身体好些了,自当亲赴长安,以谢天恩。”
  常惠恍然明白了冯嫽的意思,“公主如今有孕在身,你留下照顾她,是再好不过的。”
  冯嫽点头,“侯爷是聪明人,还请侯爷成全。”
  “此事不必说成全二字,我可以为她做的事实在是太少,留你下来陪她,我也安心些。”常惠说完这句,自觉有些唐突,他只能轻咳了两声,把话题转到一边,“如此,我先修书朝廷,待公主生产完毕,我们一起回长安。”
  “希望我可以为公主争取到一个回长安的机会,她也很久没有看见汉家的山水了。”冯嫽感慨地说了一句。
  时光匆匆,如水易逝,第二年春,解忧公主生下了她的第六个孩子,是个小王子,冯嫽为他取名鸱靡。
  鸱,即鹰,只想这个孩子将来能像雄鹰一样,俯视天下,成为一代新主。
  待鸱靡满月之后,冯嫽终于启程前往长安。
  史书记载,冯嫽到达长安之时,长安百姓无比欢欣,争相来看这位在西域名声鹊起的传奇冯夫人。
  如今的汉帝已不是当初的武帝刘彻,解忧在乌孙经历三朝,大汉也经历了三朝,如今的天子是后世称为宣帝的刘询。
  当日,刘询大喜,当殿嘉奖了冯嫽,可当冯嫽提及让解忧也能归国看看的请求时,却遭到了刘询的驳回。
  理由是乌孙初定,还需要解忧公主主持大局,万万不可松懈。
  冯嫽黯然谢过刘询,婉拒了刘询留她在大汉编撰西域图志的机会,毅然决定回返乌孙,与解忧一同守护乌孙这几年难得的太平。
  夏草正盛,照乌孙惯例,每当夏季,昆弥都要移驾夏都草原,与民同乐。如今乌孙分疆而治,夏都只有一个,于是,夏都盛会便成为了大小昆弥的年聚大典。
  解忧才生完鸱靡,实在是不宜颠簸,所以今年她留在了赤谷城中,没有随元贵靡赴夏都聚会。
  “哇啊——”鸱靡是个爱哭的孩子,只要解忧停下手,没有晃动摇篮,这小娃便张口嚎啕大哭起来。
  解忧又听他哭了起来,连忙走到摇篮边,轻轻晃动摇篮,柔声道:“鸱靡不哭,不哭,娘亲在你身边的,别怕啊。”
  鸱靡终于安静了下来,闭着小眼睛又沉沉入了睡。
  解忧有些疲惫地走到了榻边,倦声道:“你们看着小王子,哀家歇息一会儿。”
  “诺。”
  这一睡,待解忧醒来,已是繁星满天,她慌乱地坐起,下意识地看向摇篮,这么多个时辰没有哄他,为何她竟没有听见鸱靡的哭声?
  “醒了?”
  熟悉的声音,是她!
  解忧不敢相信地看着摇篮边那个熟悉的汉装女子,哑声问道:“你是你回来了么?嫽。”
  冯嫽将小碗中的羊奶喂完,又哄得小鸱靡乖乖入了眠,甫才起身走到解忧身边,握住了她的手,“嗯,我回来了。”
  “你们都出去吧。”解忧当即屏退了殿中的侍女,待侍女们将殿门关好,解忧还是迟疑地摸了摸她的脸,当那熟悉的温度传入指尖,她惊喜万分,“你回来怎么不提前告诉我呢,我也好亲自去接你。”
  冯嫽宠溺地轻轻一笑,“我不在这几月,你瞧你被小鸱靡折腾成什么样了,你再劳心来接我——”冯嫽故作不悦的瞪了解忧一眼,“刘解忧,你还想不想陪我相守这一世?万一你把自己累坏了,你让我去哪里再找一个刘解忧?”
  解忧含泪一笑,“我这不好好的么?”
  “哪里好?”冯嫽轻轻抚过她的鬓发,只觉得她似是又生了许多白发,沉声道,“不成,以后你可要由我来亲自照顾!”
  “好。”解忧莞尔。
  冯嫽引着她倒在自己双膝上,“来,再睡上一会儿,等你醒来,我有样礼物送你。”
  解忧仰面看着冯嫽,笑问道:“什么礼物?”
  冯嫽神秘地一笑,“你睡醒便知道了。”
  “若是哀家现在就想看呢?”解忧翻身坐起,已不准备休息。
  “诺。”冯嫽的笑有若三月的春风,充满了暖意,她起身走到今日带来的行囊边,从中翻出了一幅画卷。
  “这是?”解忧站了起来,想要走向冯嫽。
  冯嫽示意她先留在原地,将手中画卷一抖,画卷轱辘离开手指,落在了地上,竟在解忧面前展开了一幅汉家山水画。
  有大漠如雪,更没有落日孤寂,有的只是故乡的杨柳清清,灵山秀水。
  解忧只觉得视线有些模糊,一阵酸涩在心头翻涌,她带着浓浓的鼻音道:“嫽,我已经许久没有看见大汉的山水了,这画中画的是哪里,你给我说说,可好?”
  冯嫽走上前去,牵住她的手,指向当中城阙外的长桥垂柳,“这里是灞桥,再往那边走,是长安城,往西走,便是去玉门关的官道。”说着,她觉察到了解忧滚落脸颊的泪水,心疼无比地为她擦了擦眼泪,“傻解忧,别哭,你看着这些山水应该自豪才是。”
  解忧忍了忍泪水,“自豪?”
  冯嫽点点头,“大汉因你与乌孙盟好数十载,也算是借乌孙之势稳住了匈奴数十载,长安的太平,是你的牺牲换来的,该哭的不是你,你应该自豪的大笑才是。”
  “可是我确实想家了……”解忧忍不住心头涌动的酸涩之感,“我只想再看看我汉家的山水,哪怕只是一眼。”
  冯嫽将解忧搂入了怀中,在她额上印上了一个温暖的吻,“会有那么一天的,你信我。”
  “嗯。”解忧抱紧了冯嫽的腰肢,埋首在她怀中,她深深嗅着她的淡淡体香,只觉得一阵热意在心头升起,她柔柔地在冯嫽耳畔唤了一声,“嫽……”
  冯嫽心头一酥,怔怔地看着解忧,“怎么了?”
  “我好像……更想你……”解忧轻轻咬了冯嫽的耳垂一口,“想你身上的山水……”
  冯嫽含笑悄然拉开了自己的衣带,“但请小郡主品鉴……唔……”
  解忧猛烈地吸吻着她的唇舌,带着冯嫽倒在了床榻上,她笑吟吟地忽地睁开依旧清灵的双眸,“我记得我曾问你,草原上的母狼瞧见喜欢的母狼会如何,你可记得你是如何答我的?”
  冯嫽想了想,故意摇了摇头。
  解忧凑近了冯嫽的脸庞,“当真不记得了?”
  冯嫽狐狸似的一笑,“今夜你想咬哪里呢?”
  解忧的脸庞渐渐压下,只听她细声道了一句,“这里……”
  赤谷城,王庭,寝殿,温暖如昔,也缠绵如昔。
  解忧与冯嫽都知道,从今日开始,便是她与她相守的开始,哪怕回不了汉家,可只要还能醒来看见对方,她们就是彼此最好的山水。
  风雨过去,风雪过去,一年又一年,时光匆匆而逝,又是十多年过去。
  孩子们各自成家,也各自有了孩子,生老病死,却是谁也抗拒不了的宿命。
  元贵靡英年早逝,本想扶植鸱靡继位,没想到鸱靡也染病离开了人世,最后解忧与冯嫽只好扶植元贵靡的儿子星靡承袭大昆弥的王位。
  乌孙局势又开始有些动荡,可是不论是解忧还是冯嫽,她们已不想再去筹谋那些国事,只想把自己最后的路走完。
  风雪初霁,灯盏长明。
  冯嫽已是白发苍苍,她眯着苍老的眼睛,弓着腰在案上写着什么。
  同是白发老人的解忧走了过来,给冯嫽罩上了一件暖袍,心疼地道:“天寒,嫽,还是早些歇息吧。”
  冯嫽摇摇头,“容我把这奏表写完。”
  解忧眯起眼睛,往案上看了一眼,喃喃念道:“年老思故乡,愿得骸骨归汉地……”她念完之后,失落地摇摇头,“都那么多年了,陛下若是允我回去,前些年便答应了,何况现在乌孙局势有变,他更不会答应我回国之请。”
  冯嫽握住了她的手,“陛下也年迈了,或许今年会准了呢?”说着,她放下笔来,捧住解忧的双手,呵了好几口,“你怎的手指如此冰冷?”
  “人老了便是如此……”解忧紧了紧冯嫽的手,笑道,“可是我的嫽还是一样的温暖……”
  “傻话,我们两个都该暖暖的。”冯嫽说完,便扶住解忧来到了榻边,看着她睡了下去,不舍的摸了摸她的额头,“解忧,好生休养,我们两个再相守几年,好不好?”
  “好……”
  相视一笑,苍老的眸光中只剩下彼此的笑脸,一如年少时那样温暖。

  第七章.归汉

  冯嫽最后还是将奏表以解忧的名义递回了长安,没过多久,便得到了刘询的同意,下旨准许解忧归国。
  是年,冬,解忧带着两个年幼的孙儿踏上归汉之路。
  雪,还在簌簌落着,玉门关在冬夜里静谧无声。
  “停车。”解忧忽地在车厢中开了口,马车最终停在了玉门关关门前。
  冯嫽微微一笑,先她一步缓缓挪下了马车,对着一路护送的乌孙小兵道:“公主是想亲自走进去……你们不必担心。”
  “还是你懂我啊。”解忧对着冯嫽伸出手来,冯嫽挽住了她的手臂,看着解忧挪下了马车。
  “五十年了……我终是回来了……”解忧立在玉门关下,颤颤然迈出了第一步,终于踏入了汉家的天下。
  “末将参见公主殿下!”玉门关守将早就接到了朝廷敕令,命他好生接待归国的解忧公主,如今瞧见了乌孙的旗帜,当下快步从城楼上走了下来,对着解忧恭敬地一拜。
  “免礼。”解忧挥了挥手,“我只想走走……走走就好……嫽……”她转身看向了冯嫽,“你陪我走走。”
  “诺。”
  玉门关守将怔怔地看着两个白发苍苍的女人相互搀扶着走在飞雪之中,只觉得她们的背影有些许凄凉。
  五十年前,他还不曾是这里的守将,可他也听人说过,当年解忧公主从玉门关出去的时候,肌肤若雪,吹弹可破,一双眸子水灵灵的,笑起来甚是好看。
  可如今,那些西域风沙终究还是把当年的美人变成了鸡皮鹤发的老人。
  “这儿风雪大……”侍女快步走了过来,给解忧撑起了伞来,“公主可千万别受凉了。”
  解忧看了一眼身边的冯嫽,已是满眼泪花,“有嫽在,我怎会受凉?”
  冯嫽从侍女手中接过了纸伞,“没事,你们先去驿馆准备一下,这里留两个侍卫跟着就好。”
  “诺。”
  侍女听命退下,刚走到马车边,却瞧见两个活泼可爱的孙儿从马车上跳了下来,一蹦一跳地朝着解忧跑去。
  “小王子,你们要去哪里?”
  “祖母!祖母!我要跟着你!”
  “我也要跟着你!”
  冯嫽轻轻一笑,“没事,就让小王子们跟着,陪他们的祖母走上一段。”
  解忧慈爱地摸了摸两个孙儿的裘帽,“先说好,到了长安,可不能这样没规矩。”
  两个孙儿听话地点点头,有一个发现了解忧眼角的泪痕,嘟起小嘴道:“祖母,你怎么哭了?”
  “祖母是太高兴了。”说着,解忧又看向了冯嫽,“在地狱里走了一遭,我们还是回到人间了。”
  冯嫽会心一笑,伸手牵起一名小王子的手,对另外一个小王子道,“你可要拉好祖母啊。”
  “嗯!”
  “嫽,你可还记得彭城下雪的样子?”解忧看着飞雪有些出神,偶有几片飞雪飘入伞下,沾在了她的苍苍白发上。
  “别动……”冯嫽柔声一唤,轻轻地给她拂去了鬓间的雪花,“当年之事,我自然记得。”
  解忧转过脸来,眼中的冯嫽与脑海中年少时的冯嫽叠在了一起,她仿佛听见了冯嫽年少时那个温柔似水的声音——
  “小郡主,你瞧那边——”酒楼之上,两个穿着粉色曲裾深衣的少女趴在窗畔,其中的冯嫽激动地指向了天空,“落雪了!”
  “好美!”解忧又惊又喜,“想不到今年彭城的雪来得这样早!”
  冯嫽悄然伸手覆在了她微凉的手背上,她定定瞧着解忧天真无邪的侧脸,竟有些出神,情不自禁地抿嘴一笑。
  “嫽……姐姐……”解忧觉察到了冯嫽的灼灼目光,那是她第一次觉得心跳得厉害,她羞涩地低下了头来,却发现她的掌心是那般温暖,不禁莞尔,“你的手好暖。”
  冯嫽浅浅一笑,双手握住了她手,凑到了脸前,暖暖地呵了几口气,温柔无比地给她搓了搓手,“莫要着凉了。”
  “有嫽姐姐在,我怎会着凉?”解忧反握住冯嫽的手,学着冯嫽的样子,给她也搓了搓手,仰头看向冯嫽,“这样,嫽姐姐也不会冷了!”
  冯嫽没有说话,只是笑然将解忧的一举一动都悄悄刻在了心头,心底悄悄地响起一句话,“解忧,有你在的地方,我又怎会觉得冷?”
  风雪渐渐大了起来,几片雪花飘上了解忧的鬓间。
  “别动。”冯嫽轻唤了一声,伸手帮解忧拂去了鬓间的雪花,笑道,“不知道以后你我都白发苍苍了,还能不能像这般携手看雪?”
  解忧认真想了想,点头道:“一定可以的!”
  “我信你……”
  当年冯嫽的一句“我信你”,如今变成了解忧心头的另外一句——“嫽,我信你,这个世间我只相信你一个人!”
  风雪依旧,人也依旧,唯一变的只有岁月。
  这一刻,解忧暖暖地笑了,冯嫽也暖暖的笑了,她们在袖底牢牢扣紧彼此的手,一起望向前路。
  白头到老,她与她,终究是相守到了这一日。
  只希望老天再多给她们些时光,让她们在故乡,走完她们人生的最后岁月。
  因为解忧与冯嫽年事已高,所以这一路马车都走得极慢,一个月后,终于到达了长安。刘询感念解忧为国和亲乌孙五十年,特在长安城东赐了一座公主府邸给解忧,一切礼制均照公主规制给予。
  长安百姓久闻解忧公主在西域的声名,一早便来到长安御街等候一睹解忧公主风采。
  接受敕封之后,解忧与冯嫽并肩走出宫门,这一刻,解忧笑得比平日要欢喜许多。
  待两人乘坐的马车往公主府驶去时,冯嫽忍不住问向解忧,“何事让我的解忧如此欢喜?”
  解忧转身握紧了冯嫽的手,激动地问道:“你可听见陛下给你我编撰婚书的旨意了?”
  冯嫽心头一暖,含笑点头,却纠正道:“陛下明明说的是,将你我名字载入史册,以彰后人。”
  “不!这就是你我的婚书!”解忧笃定地点头,“从今往后,谁也不能把你的名字从我名字边上移走,你我会在青史之中,百世、千世、万世流传下去!”
  冯嫽听得动容,眼圈一红,笑道:“傻瓜……”
  “青史为婚书,嫽,这是我们的约定,你瞧,我们还是做到了!”解忧抬手为冯嫽擦去了眼角涌出的眼泪,“嫽,你怎么哭了?”
  冯嫽笑中带泪,将解忧圈入了怀中,久久不能言,眼泪也久久不能停下。
  从离开大汉到今日,这本婚书,她与她写得太苦太苦,上面的那些血与泪,恨与怨,生离与死别,点点滴滴涌上心头,成为催泪的酸涩,一刻也歇不下来。
  解忧抱住冯嫽瑟瑟的身子,眼泪也忍不住涌了出来,她忽然明白了冯嫽今日为何而泣,因为这一切的一切实在是来之不易。
  “嫽,我想为你唱一首歌。”幽幽地,解忧附耳细声说了这一句。
  冯嫽忍泪点头,坐直了身子,解忧顺势枕在了她的双膝上,苍老的嗓音断断续续地唱起了当年在世外草海中唱的那一首——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歌声传出了马车,飘入长安巷陌之间,虽然歌声已不如当年那般清灵,可是那歌声饱含的沧桑,却深深映入了每个听者的心。
  当夜,哄完两个小孙子入眠后,冯嫽与解忧回到了寝殿。
  “我们今日算是回家了。”冯嫽还沉浸在白日的欢喜中,她帮坐在铜镜前的解忧梳着雪一样的白发,忍不住又道了一句,“回我们的家了。”
  解忧忽地握住了冯嫽的手,笑道:“嫽,你来。”示意她坐到身边。
  冯嫽点头一笑,与解忧并肩而坐,看着铜镜中的彼此,竟已是这般苍老,两人不禁感慨地笑了笑。
  解忧从冯嫽手中接过木梳,放在了铜镜边,却拿起了铜镜边的剪刀,“嫽,既然今日你我已有婚书,我们还少一件事没有做。”
  冯嫽想了想,便明白了解忧的意思,她柔柔地捋起解忧的一揪白发,喃喃道:“结发一世,白首不离。”
  解忧点点头,每次冯嫽总能猜中她心里的话,“你可愿意?”
  冯嫽含笑点头,一字一句地道:“我这一世只想与你结发相守,我又怎会不愿意?”
  解忧暖暖地一笑,从冯嫽发上剪下了一揪白发,又从自己发上剪下一揪,将剪刀递给冯嫽后,低头打起了发结来。
  不多时,解忧将打好的发结递给冯嫽,“嫽,这个放你那里。”
  “为何不放你那里?”
  解忧摇了摇头,也说不上来为何,她把话题转到了另一个上,“明日我准备给陛下递一份奏表,我想你我可以葬在一起。”
  “才回家就说这些话,你跟我都要好好活着,再好好多活几年。”冯嫽正色看着解忧,“此事,过些年再做吧。”
  “好……”
  “天寒,还是早些休息吧。”
  “咳咳。”
  “你瞧你,还是着凉了吧,明日宣太医来瞧瞧。”
  “好……”

  第八章.同归

  两年后,灞桥翠柳如烟,偶有几只黄鹂从柳条下飞过,钻入寻常巷陌之中。
  如往常一样,冯嫽总是比解忧先醒来,她总是侧脸细细看着心上人的睡容,哪怕她已白发苍苍,可是对于冯嫽而言,那是永远都看不够的山水。
  年少时,身边的解忧是远山如黛,灵秀可人,年老时,枕边的解忧却是苍山负雪,温柔恬静。
  “嫽……”
  解忧幽幽睁眼,对着冯嫽微微一笑,脸上竟有了些许红晕。
  冯嫽觉得她今日的气色正好,“今日想去哪里走走么?”
  解忧轻轻摇头,“我只想跟你并肩在这庭中坐坐。”
  “那我去唤侍女来伺候你穿衣。”冯嫽坐起了身子,走下了床去。
  解忧看着冯嫽走远,忍不住又咳了两声。
  一刻之后,穿戴整齐的两人并肩携手,坐在了庭院小阶之上。
  解忧的头轻轻靠在冯嫽肩头,眯着眼睛看着自墙外垂入庭中的柳丝,喃喃念了一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冯嫽握紧了她的手,只觉得她今日凉得厉害,“怎的突然念这句诗?”
  “嫽……大漠中若是母狼心爱的狼走了……它会怎么样……”解忧幽幽问道。
  冯嫽心头一凉,想要转头看看她,却听解忧道,“让我再靠一会儿……可好?”
  眼泪涌出眼眶,冯嫽哑声道:“心爱之人去了哪里,她便去哪里。”
  “真好……谁也分不开她们了……”解忧倦然闭眼,细细地唤了一声,“嫽……”
  “我在!”冯嫽紧了紧手指,“解忧,不要闭眼,再陪我说说话,求你!”
  “再给我……再给我说一说……沙狼的故事吧……”解忧虚弱地睁开眼来,却又无力地合了起来,“我想……想一直……一直……听你说话……”
  “好……”冯嫽哽咽地应了解忧一声,她伸臂紧紧环住她的身子,努力让她渐渐冰凉的身子暖起来,“大漠之中……最……最凶残的……并不是沙匪……而是……而是沙狼……从前……有一只沙狼……被饥肠辘辘的商人抓住了……它的……它的……”
  “嫽……”
  当耳畔最后响起解忧的一声呼唤,解忧的手从冯嫽手中无力地垂落,她整个人也跟着躺倒在了冯嫽双膝之上。
  冯嫽哽咽难语,这一刻,她只觉得喉咙被什么紧紧锁住,她想疯狂的呼唤解忧,唤她醒来,却发现能做的只是紧紧抱住她的身子。
  当目光落上她的脸庞,冯嫽发现,此刻的解忧嘴角淡淡地扬着一丝笑,一如年少的她。
  “那只沙狼走了,另一只沙狼也会追上去的,解忧,你等等我,等等我……”冯嫽心头响起这句话,她轻轻抚过解忧的脸庞,含泪一笑,“解忧,别怕,嫽不会让你一个人走的,不管你去哪里,嫽都会陪着你,别怕。”
  公元前四十九年,解忧公主殁,冯嫽才知道,那封请葬一起的奏表,解忧早已悄悄奏请天子允准。
  随着解忧公主离世,大汉天子刘询也在同年离世,史称汉宣帝。大汉皇权更迭,乌孙大昆弥星靡生性懦弱,乌孙政局动荡,留在长安的两个小王子又闹着回乌孙。
  原本冯嫽决定在解忧公主入葬那一日,独自留在墓中陪她一起长眠,可当她看见两个小王子哭着喊着要回乌孙,她迟疑了。
  “祖母说,冯夫人会好好照顾我们的!”
  “祖母还说过,只要我们开口,冯夫人都会答应!”
  “我们要回乌孙!回乌孙!我想阿母!想阿母!”
  冯嫽心头一痛,两名小王子都是解忧的血脉,若是她对他们不管不顾,若是乌孙局势大变,只怕他们两人留在大汉处境只会越来越尴尬。
  “解忧,再等等我,容我最后帮你做一件事……”
  于是,新帝登基之后,冯嫽请旨,持节出使乌孙,天子允准,选派了一百名武士护送她再次出使乌孙。
  当冯嫽带着解忧的两个孙儿踏出玉门关,冯嫽坐在马儿背上,白发苍苍,她极目望着远处的黄沙漫漫,悄悄捏紧袖中的白发发结,喃喃道:“解忧,这里也是你的家,我不会允许任何人伤害你的孩儿!”
  风沙声中,依稀传来一声轻唤,“嫽……”
  冯嫽忍住了泪意,轻轻一笑,“这一次,是你一直陪着我了,是不是?解忧,我知道你一直在我身边,一直都在,你等等我,等我为你守住了这片家园,护住了你的孩儿,我便来陪你。”
  大漠无边,回答她的只有猎猎风声,可是她知道,解忧其实一直没有走远。
  青史也会将她们的故事永远烙刻下来,如同解忧说的一样,百世、千世、万世地流传下去。
  冯嫽紧了紧手中的旌节,打马往黄沙深处驰去,“解忧,我们回家了。”
  历史记载,冯嫽到达乌孙后,游说乌孙各方,齐心效忠大昆弥星靡,她一心帮助星靡治国安民,最终乌孙得以国泰民安,大汉与乌孙继续盟好下去。
  关于冯嫽的记载,从此便在青史之中断了线。
  有人说,曾在解忧公主墓前见过一个白发苍苍的女人,她笑着靠在公主墓碑边上,一遍又一遍地说着一句话,“我回来了……”
  数年之后,公主墓后多了一个无碑青冢,那一年春暖花开,草木繁盛,前来凭吊解忧公主的士子们惊奇地发现,青冢与解忧公主墓头上同时盛开了两朵无名小花,莫名地灿烂而鲜艳。
  ——完——

作者有话要说:
完结小语:
《枕上雪》落幕了,可是长凝总觉得像是跟着她们一起做了一场漫长的梦。这个故事虐心,可是长凝还是忍不住把这个故事写出来。大汉其实该有两对CP的,一对是陈阿娇跟楚服,因为刘彻,这对惨烈的BE了,还有一对就是和亲乌孙的解忧公主与侍女冯嫽。
才开始看见这两个人史料的时候,长凝心里就觉得酸酸的,两个女人该是有多大的勇气,才能在乌孙顶起一片天来?青春年少之时,远嫁异国,归来已经是白发苍苍,可是她们两个还是相互陪着,哪怕刘解忧死了,冯嫽还是为了她再次出使乌孙。我想,这两个人之间的感情肯定不单单是主仆,所以,长凝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相守是什么?是两个人的日夜不离,还是两颗心的生死相牵?
当相爱的两个人,不管经历什么,依旧紧紧抓着彼此的手,这样就叫做相守。或许她们会遇到其他的爱她们的人,或许那些人一样优秀,可是,爱就是这样一种霸道的情愫,我许了你,今生便永远不会再许别人。
来晋江五年,写了十个故事,唯有这一个故事,让长凝久久不能平静,现在故事到了终点,我想,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冯嫽,不会忘记解忧,不会忘记她们两个人的这段感情。
2016年2月7日

PS:最后,还有一个深坑《沁香迷心》加一个要挖的新坑,挥挥,晋江再会,大家春节快乐~~【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