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冷情驸马-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战后,清点战场,齐王嘱咐河水有毒,命人去挖掘开上流堵住的河道,众人看那些死去的胡兵,才恍然大悟,同时也心里一寒。这招,简单直接,但把敌人的心思和一举一动都能揣测到,这才是最狠的!
“胡人败在习惯上,胡人是游牧民族,极爱惜自己的马,常逐水而居。现在天寒地冻,那河河面宽阔,那一段却是水深刚好,冰也不厚,旁有不少动物蹄印,证明水也干净,而且草原是他们的天下,华夏军队也从没追去,他们行军一上午,按他们行军速度,自然会在那休整。其实不过是取巧,而我运气不错,若有十八层地狱,我死了肯定就进那了。”楚云熙自嘲一笑道,说的真真假假,其实是因为前世她在草原上住过不短的一段时间,甚至能用他们的语言交流,但这个自然不能说。
“二皇子善心可佳,既然如此,能不能回答我一个问题?”不待他答,楚云熙看着二皇子的眼睛,接着说道:“胡人善骑射,兵强马壮,但不善攻城守城,不然幽州城早已攻破,可二十万白家军却失关丢城,不知道二皇子可知这是何因?还有先帝元通十四年时,胡人铁蹄入华夏屠尽三城之事二皇子可读过这段历史?三城妇女婴儿无一幸免,血腥恶臭弥漫,到处是肢体残缺的尸首,乌鸦遮天闭日,泣声盈野。为一自私欲,杀伐天下,非君为贼,贼寇当诛!二皇子可分的清家国天下?无国何来家,无民何来君?”
二皇子一愣,看了眼楚云熙一眼,四目相对,楚云熙毫不畏惧直直盯着他。二皇子移开目光,又瞥了眼像木头一样站在她身后不远的青竹,没答话,青白着脸一挥袖回屋去了。楚云熙在躺椅上没动,等二皇子进去屋里间了,才脸色苍白的拿手绢捂嘴闷咳几声。
“云熙你父母的案子查的怎样了?”史则站在一旁,沉默了一会才问,看她脸色不对,刚上前二步欲看看,楚云熙冲他摆了摆手,咳了几声,方停下来,看史则担忧看她,安抚般笑了笑道:“风寒,别担心,现在在收集证据,快了。你那个尾巴今怎么没跟来?”
“什么尾巴,别胡说,他有名有姓的,虽然讨厌了点,但好歹救了我这条命。他还在清点收缴的战利品,交别人还未必放心。”史则不动声色的看了屋门口一眼,把一旁楚云熙垫脚的矮凳拿过来坐了,缓了缓脸色,嘿嘿笑着凑近问道:“你受的伤好了没?你这杏林高手怎反倒伤病不断的。”
楚云熙笑着看坐在矮凳上的史则说:“伤不碍事,你可别称我什么杏林高手,林弃才是。你怎没去帮忙?战利品再多也是好得的,你那漂亮的弟弟可是难遇,要看好,当心被人拐跑了。”
“你才被人拐跑了!还有,他姓林,我姓史,进了我家门他也还姓林,算哪门子的弟弟?”史则说着,又开始摸腰上挂的酒葫芦。他一身蓝色便服,围着貂皮护脖,头上戴着镶蓝宝石的雕凰银冠。
“你还有空来我这坐,要不你再把旁边永州徐州的刺史兼任了吧?最多不过八月份,朝廷应该有旨让我回京。”楚云熙手捂着头缓缓说道。
“我跟你一块去京城。”史则看了楚云熙一眼,接着说:“咱们是兄弟,伯父伯母的案子也许能帮上些什么。这是我答应过你的,也去过伯父坟前说过。”
“你可以在湖州陪林弃好好过日子,再去京城牵扯的就不只是湖州血案这一件事了。”楚云熙看着史则。楚云熙需要人帮,但再次去京城的危险她也明白。
“什么话?林弃他是他,我是我。别老混一谈行吗?”史则红脸争辩。
楚云熙淡淡的笑笑说:“你先去忙吧,灾民的棉被和衣服还有药材昨天又到一批,这些事交给你去清点分配,战事已了就别再掺和了。回京的事也别提,你帮我好好管理湖州就好,只要你愿意,以后你就是副使,湖州和旁边的几个县镇都交你管理。你若是不愿意,也再等几年回京任职。”
史则看了看楚云熙,又看了眼她身后的站立一旁的青竹,张了张嘴,没出声。最后轻声对楚云熙说了句:“改天伤好了去我那喝酒,咱们兄弟好久没把酒言欢了。”
楚云熙闭着眼睛,点了点头,一手揉着头,不动声色的抹去额上的细细冷汗,说:“懒动弹,我让青竹送你。”
“你我还讲起虚礼了,那我走是不是还得向上司你行礼告退啊?”史则没注意到她的动作,爽朗一笑,起身走了。
“好吧,那你路上注意安全。”楚云熙也笑,看着他走远,良久才喊了句:“青竹?”
“大人?”青竹上前几步,停在二步远距离行礼。
“你们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京城的!”楚云熙淡淡的说,是肯定而不是疑问。
青竹闻言沉默不语,楚云熙侧头眼神无波的看他。
青竹神情平静淡然。感觉楚云熙看着自己,沉默了好一会才道:“大人回京自知。”
楚云熙明白过来,捂着头脸色苍白的笑:“呵,突然有点想念长公主殿下了。”
“大人可是身体不适?”青竹小心打量了楚云熙的神色说道。
“我为什么要告诉你!”楚云熙闭上眼,不再理会他,静静的靠在躺椅上。
☆、第21章 少年得志
七月末,边境六州多日来太阳高照,战事也结束,六州节度使下令免税一年,休养生息。百姓欢欣鼓舞,难得的一片欢乐盛世。
刺史府衙内,楚云熙和史则把酒言欢,旁边自然有二个’尾巴‘跟着。
“史则,要不你从了林弃得了,他也不用这么看着你,以后他酿酒你喝酒,绝配!”楚云熙依旧胡服冠帽。就在院中设桌,美酒佳肴,四人围坐,旁远远的站着无数侍从护卫。
楚云熙话出,’噗‘的一声,一旁一直没说话的二皇子,刚喝到嘴的酒全喷了出来,捂嘴不住咳嗽。
“楚云熙,别他爷爷的胡说八道,哥哥我不是兔爷。”史则一听这话,看了身旁坐着的林弃一眼,恼羞成怒的吼。
“那你在上面不就行了?到时事成喝你喜酒。”楚云熙挑眉坏笑,拿着酒杯看对面含笑不语的林弃。史则一直叫着要跟她回京,林弃却没任何反应,楚云熙倒烦了,想要林弃劝劝,但不好开口,她对美丽的人抱着欣赏和敬而远之的太度,但不愿与其打交道,似心中莫名的忌讳什么般。只是却偏偏遇到不少容貌如画,如长公主、华夫人、秦珏、李泰、浅浅和如今的林弃等才貌双全,见之难忘的人。
“滚蛋!”史则脸一红,一拍桌就站起来了。
“你叫我来的。”楚云熙淡定坐着,丝毫不惧,静静看他。
史则被她的眼神看的心里发毛,强自立了立身板,终是色厉内荏,又慢慢的坐了下来。
“楚大人,你和阿则是兄弟,小民和阿则是一家人,早当敬你一杯。”一旁的林弃端杯敬酒,语气恭敬,却没站起来。
楚云熙看着他,笑着端杯,一饮而尽。又看史则一眼摇头叹息:“怎么这么没眼光?”
“哎,你还来劲了?我咋没眼光了?”史则不平。他虽然并没和这表弟林弃纠缠,但也不容别人贬低。而且,以林弃的家势,他是幽州节度使嫡亲幺子,以后若顺利便可继承平卢节度使之位。论容貌,虽然阴柔了点,难辨男女,但其俊美绝伦,如花似玉,闺中女子也望尘莫及。论才能,林弃开的锦瑟坊,酿的酒可是闻名华夏,素有’天下美酒出锦瑟‘的美誉。论见多识广,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五湖四海,名胜古迹,莫不知晓,还都去过。
可是这才貌无双的人不知怎的就看上了史则。史则他父亲是江南富商,平卢节度使林源曾在江南那边任职,二人私交甚好,结为知已,史则和林弃也算自幼相识,林弃小史则一个月,二人兄弟相称。后林父调任到幽州,二人分别后也常书信来往,不料竟暗生情愫,如今隔了十几年再遇,林弃救了史则一命,后来更带了幽州驻军随史则来湖州相助,也是个重情重义之人。楚云熙听史则说他俩故事的时候,更坚定了不让史则回京再趟那淌浑水中。再说,京中局势变化莫测,回京之后,她手中抓着六州藩镇军的军符和节度使的旌节,又有文人中的盛名和在边疆平乱立的威信在,免不了和势大兵强的华夫人周旋,到时若能以六州来换她别插手白家之事也是值得的。还有取得她便宜’岳父‘皇帝的信任,与她’妻子‘长公主的继续支持,再联合与白家有隙的大臣,最好说服到丞相,争取得其相助,一起弄倒白家,虽然有些艰难,但她有**这一手,还有边疆几关几城和剩下的十多万白家军队可是块肥肉,她可以抛出这块大饼,威逼利诱,等有了同盟,京城她也能说一不二时,再收拾其他于湖州血案相关联的人,而且她的时间也不多了。
“我是跟林弃说的,你插什么嘴?”楚云熙揉着头,淡淡一句,就让史则半天哑口无言。
还是林弃解围道:“楚大人别再说这些话了,教坏小孩可不好。”
二皇子一旁一听,不乐意道:“什么小孩?若不是前面的太子挡了,本皇子也快议亲了。”二皇子今年十五,以华夏男女十五六成亲年龄,也确实能议亲了。可是,前面还有一大哥在呢,太子没娶,他自然不能抢先。今年皇后去了,太子守孝,婚事又得往后拖。
“你倒挺心急的,看看史则,今二十八也没你这样。”楚云熙笑他,顺带又把史则带话里了。
“你不也十六订的婚吗?”二皇子瞥了她眼,心说,史则能和自己比吗?史则好龙阳,他可不是,这话要被别人听到传出去也不好。就楚云熙这说话不识轻重的,搁京城,二皇子准不再搭理这人。可来边疆后却少逆她意,出门不喜欢重兵保护随行?行,亲自跟着,虽然心中一百一万个不愿,但这个已名震天下的昭义节度使只要在他身边出事,天下人准都认为是他所为,毕竟谁都知道,朝廷不愿意封这边境六州节度使子孙世袭,官员自封的。而且其他五州之中的四州若借此生事,还不知会做出什么来,…而各州藩镇军首先是肯定会互不相让,先争权夺利了,到时成盘散沙,边境又得起乱子,二皇子和齐王皇亲贵胄的身份在边疆这已自成一体的六州藩镇军里也未必能镇住,一万京卫兵和雍州的人马也是’强龙难压地头蛇‘。而且京中还有长公主,楚云熙若不是在战场出事,他这督军也得立刻回京请罪了,至于后果的严重性,也远非湖州节度使血案可比,若有人故意把所有罪名都推到他头上,皇上至少得给六州和天下人一个交代,他则再无翻身之日。
“哦,像二皇子这样冷冰冰的人,还整天一身黑的,怕没人会喜欢你了。”楚云熙故意逗他。她身上有伤未愈,林弃给她拿的是甜酒,她也没喝几杯酒,闲的无事就耍起人来玩。
“胡说,本皇子至少坦坦荡荡,绝不像你们这起小人用尽阴险手段。”二皇子喝了不少,皇族高傲,看楚云熙这般嫌弃他,自然恼羞成怒,反击回去。
“那上次你指使御史参我这事呢?”楚云熙可没喝多,还记得清清楚楚。
“本皇子从不和那些酸腐谏官打交道。本皇子做事素来光明磊落,无不可言的。皇后害死了本皇子的母妃,沉珂多年是她报应。太子懦弱全事尽听长公主之言,这万里江山以后难道要让女人来管?”二皇子真喝多了,话也多了起来。
“那二皇子觉得我这人怎样?”楚云熙不了解宫中往事,转了话题问他。
“你?是那个……”二皇子已醉眼朦胧,呵呵一笑,食指一指院墙。
“坚强厚道?”楚云熙一愣,说道。
“看清楚,本皇子指的是墙上面!”二皇子鄙视她一眼,又嘟囔一句:“无自知之明!”
楚云煕一看墙上,那墙上长着棵绿油野草,正随风摇摆,想着莫非二皇子笑她’墙头草‘?便呵呵一笑道:“树且要随风摇动,何况小草?而且以药材济人来论,各种草的功效比树的更多更广泛。”
“你这什么辨论?本皇子说的是京城……”“京城里传出消息,医仙楚小唯医死人了!”二皇子正待还说什么,史则拦住他话,对楚云熙说道。
“哦……那还称什么医仙?”楚云熙没什么反应,淡淡接了句,漠然的看着他俩。
“重点不是这个,是你徒弟小唯医死人了!”史则擦了擦汗,他酒量好,比已喝多的二皇子清醒。
“哦……医死几个了?”楚云熙似反应过来问道。
“还几个?你知道她医死了谁吗?”史则揉头,对这人无语。
一旁二皇子已趴桌上了,林弃看了他们一眼,起身去让人熬醒酒汤。
“不知道,京城没消息到我手。”楚云熙老实回答。
“前几天的事,医死了大长公主的小女儿明奚县主,小唯已经押进牢房了。”史则说完叹了口气。
楚云熙沉默良久才说:“小唯今年才十五吧?”
“你这当师傅的还不知道?”史则看了眼趴桌上的二皇子,自己独斟独酌。
“你知不知道,人生的三大不幸?”楚云熙神色平静,反正现在想急也急不来,朝廷召她回京的圣旨还在路上。
“怎突然说这个?”史则停住看她。
“其一少年得志,其二中年丧妻,其三老年失子。”楚云熙也倒了杯酒,一口饮尽才继续说道:“以前我学医很快,十二岁便看尽医典古籍,自以为学医已成,为人把脉治病,针灸开方,也无有不手到病除的,当时便被人称作小神医,自那后,我开始娇傲自满起来,医书置放一旁,杂七杂八的倒学了不少,医术却再无长进。一年之后,教我医术之人便对我说:他错看我了,古人云,士之致远者,当先器识而后才艺。我有学医的天分,却还没有达到相应的器量和见识,少年得志不如大器晚成。”楚云熙说到这儿眼神飘忽,似已穿越时空,到了前世。史则静静的听着。
楚云熙接着幽幽的说道:“若非他谆谆教导,一番提点,我也不会翻然醒悟,继续努力学医。但也说不定没有后来的事,我也不会有今天。我记得他对我说过:不到秋天,树叶不会变红,万物有它自然法则。人在少年时,要踏实,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成绩以后,扎实,虚心,把持住自己,不盲目,不冲动,不自我陶醉,方能致远。我一直都记着。”
“教你医术的是哪位高人?若有机会我倒真想见见。”史则问道。能有这般医术,又有如此远见卓识的应当听过名字才对,可是楚云熙的从前早在高中状元,琼林宴露出身份后被各方势力查了多遍,从未听过有什么高人在旁指导。
“你当然见不到,我也好久好久没见到他了。”楚云熙说着,一脸追思化作平淡,无喜无悲。
“大人,朝廷圣旨到府外了。”青竹走近行礼相禀。
“嗯,我们去接纸吧,也该回京了,这小孩就让他先在这趴会吧。”楚云熙一笑,起身对史则招呼一声,先离开。
史则拿着酒葫芦跟在她后面,一起向外走,待脚步声远去,趴在桌上的二皇子睁开眼扭头看他们去方向,眼神清明的看了好一会,才重新闭上眼,一个人小声又断断续续嘟囔着:“你才小孩……看你回京咋办……娶谁不好娶那可恶女人……傻乎乎的…后悔去吧。”
☆、第22章 再进京城
当看到城门上龙飞凤舞的’京都‘二字时,楚云熙端坐披甲战马之上,一身银白明光铠甲,头盔护耳上翻,顶竖长缨。护颈以下纵束甲带,到胸前横束至背后,胸甲中分为左右两部分,上面各有一块圆形甲板。腰带下垂膝裙、鹘尾,下缚吊腿,披膊作龙首状。后披挂银白披风,和身旁二皇子穿的纺织轻巧美观的绢步甲成鲜明对比,没有防御能力的绢布甲显然落了明光甲一层。纵二皇子身板笔直面容严肃的高坐俊马,而楚云熙塌腰拧眉着也被冷晃晃的铠甲衬得威风凛凛。
不是十五岁的二皇子不能’胜举衣甲‘,在边疆时,不上战场的二皇子也是一身善防箭袭的锁子甲,铁链衔接,互相密扣。而怕寒的楚云熙却总是衣穿紧身窄袖活动便利又厚实保暖的胡服圆帽去战场指挥。至于朝廷亲命统领六州十万兵马的楚云熙为什么不上阵杀敌?这个史则的解释是楚大人是儒将,再说主帅怎能轻易以身涉险!也有将领提议让楚大人前线杀敌鼓舞人心,楚云熙淡淡一笑,反问那人:区区十万胡兵,就需要我这个状元郎弃笔从戎,那天下武将何用?还是你觉得你无能担任此职?本都尉可以找人替你!
楚云熙自称都尉,是拿长公主驸马身份示威,而且昭义节度使于她只算地方官职,她现在身份是长公主驸马和朝廷的巡抚大臣,身上还兼有驸马都尉和朝散大夫二个中央官职在,至于以后具体情况等战事结束,回京看长公主意思。
但现在六州之中,她手握兵符,全权指挥六州兵马,十万将士中近半数是她湖州兵士和招募的灾民,至于其他五州,有长公主这座靠山,幽州平卢节度使和青州北庭节度使自然是支持于她的,送来的下属将士当然也听令和拥护于她。而属华夫人一党的雍州有二皇子在一旁震慑,也不敢造次违命,其他持观望态度的嘉州伊西节度使和靖州宣武节度此次出兵最少,二州节度使综合实力也最弱,虚兵弱将难成气候。所以现在的楚云熙再不似从前挂个虚职,无权无势,只能依附于长公主庇佑之下。而是直接执掌十万藩镇军,管理一切调动和任命,可以说一不二,下达命令,定人生死。
那将领已哑口无言,自古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是前线军营,军令如山,不服从命令?斩立决!而且历来驸马多在六部任职,少有在军队中任实权的,楚云熙年少高位,万一狂傲想耍耍轻狂,立个威风,弄个’杀鸡儆猴‘砍几个不听话的,若无权无势,死了也白死,而楚云熙最多被御史大夫参几本,能换回命吗?
故边疆近半年来,楚云熙并未前线杀敌,但回京路上她却被人送了个’战神‘的名号。后来才知道,华夏百姓爱给有点名气的人乱安名号,比如她刚刚闯出点名声的小徒弟楚小唯,竟得了个’医仙‘的名,现在在牢里呆着。而她莫名得了个’战神‘这招仇恨的称号,还不知道后面等着她的是什么,索性就弄了套防护性好又酷帅的明光铠甲给穿上,还给马也弄了套护甲,反正现在不冲锋陷阵,马能走就好,慢点就慢点。而铠甲刚穿上重是重了点,但能穿的起来,还很合身又威风,和身后三百亲卫兵,那气势也不比带有一千兵马的白家军的平西将军白烈差,只是二方被中间头盔铁甲的一万京卫营兵隔开了,而百姓只见官道上大旗招展,马蹄如雷,正所谓’三军甲马不知数,但见银山动地来‘,如今数万大军凯旋而归,路人百姓夹道欢迎,争相观看,看大名远扬的楚云熙,看皇子亲王,看白家兵和平西将军。
太子一身正式的四爪的蟒袍,领百官出城门迎接凯旋归来的将士。
“呵,城门那里人挺多的,胡人十万精锐落得个白骨如山,确实算得凯旋而归。”楚云熙说着,侧头装不经意擦了把额上的汗。八月份的天气,她一身厚厚的明晃晃的铠甲,只是信马由缰的缓行,也出了一身的汗。
“你在战场上也没穿这一身铁甲,怎么到京城反而护这严实?怕了?”身旁二皇子皇甫泽没看城门那些人,只冲身旁的她勾唇冷笑道。
“一想到身后的白家,心里确实有点怕。”楚云熙神情已疲惫不堪,恹恹欲睡的回了二皇子一句。
近一个月的回京路程,可把楚云熙折磨的够呛,天天像挂了沙袋在身上,甭提多难受,心里个悔啊,偏一路还得忍受身旁由冷酷变话痨的二皇子。按理说,白家是二皇子母舅家,如今平西将军白冽是他的亲六舅舅,他们应该亲近些的,可是一路,二皇子仍守在楚云熙身旁,倒是齐王,二不得罪,对楚云熙客气礼待,但也一直陪在那白冽旁,跟在队伍后。
二皇子看了眼身后,侧头看了眼楚云熙道:“喂,你打起精神来,反正也快进城了,装也要装到进府再睡,男子汉大丈夫哪有你这样整天没精打采的?本皇子是为你好。”
楚云熙扫了他眼,呵呵的笑,不搭话了。
她身旁还有半路上遇到的探望完父母要跟他们一行一起回京的李默。初遇到时楚云熙看着李默意味深长的笑笑,对于这次李默说的一路同行却是痛快同意,还把那只叫白眉的狐狸亲自抱过来玩耍。
那李默本是跟着楚云熙一块出京的,说回湖州探望父母,然后就一直没露面过,后又突然出现在大军回京的路上,要一起回京,怎不奇怪?同行的史则对李默的突然出现有大惑不解,看了眼骑马跟在楚云熙之后没任何反应传来的青竹,心中不安,他知道李默是和楚云熙一块出京来湖州探望父母,后来梁王被灾民暴动所害,他受命暗查李默行踪,竟查无踪迹,紧跟随后的是李默他父母全家也了无音讯了,而现在又为什么突然出现?他便暗自观察李默,一路也并未发现什么,眼看要进城,便想找楚云熙提醒一下时,却被旁边的林弃暗中拉住,冲他缓缓摇了摇头,史则小心扒开他手,小声说:“我去找云熙有正事!”
“你那’兄弟‘心中有数,不用你多言,那李默我怎觉得有几分眼熟?”林弃淡淡的说。他去京城,一是陪史则帮他兄弟楚云熙查案,二便是湖州初见楚云熙时因心中惊诧,一下说出了她二个秘密,本以为能取得楚云熙信任,能帮他早点拿下史则,结果祸从口出果真不假,最后被楚云熙反将一军。那楚云熙看史则回京,便顺理成章的要挟让他也跟着,虽然他不反对跟史则入京,但心中还是不爽,他家史则为楚云熙如此涉险,她竟要挟他,太没良心,而且他还不能把这些告诉史则,史则不信事小,万一认为他有挑拨离间的嫌疑,又是一桩是非,真有如哑巴吃黄莲,有苦难说。
“眼熟?你以前在哪里见过?”史则诧异而焦急的问。史则没留在湖州做安稳刺史,而是非跟着楚云熙上京帮忙查理案子,他给楚云熙和林弃的理由是:案子结后,他便辞官,陪林弃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凑合过下辈子。林弃知他重情义,没强留他,纵知前路险阻,陪他一块就是。而楚云熙,虽相识短暂,但既和史则是知交好友,便能帮就帮吧。
“我以前见的人多了,等想起来再告诉你。”林弃没他那急躁,慢条斯理的又看了那李默一眼,暗拧眉不语。
史则也不敢再催他,也不语,只看着李默背影思索。
“诸将领一路辛苦,孤受父皇之命来迎接各位,诸位将领将士为国效力,劳苦功高,宫内已设宴为诸位洗尘,有功之士论功行赏,诸位请……”太子首先说者迎向楚云熙。
楚云熙一看,朝太子使了个眼色,朝身后的齐王和白冽一瞥,太子一愣,半途便不动声色的转向队后方迎上来的齐王和平西将军。
齐王一脸和气的和太子寒暄,白冽国字脸,络腮胡子站在齐王旁,礼节性的行礼敷衍几句。
楚云熙见状方上前向太子见礼,二皇子在一旁沉默不语。
太子好脾气又随和,只言诸将辛苦,将人迎入宫内就算完成皇上交的任务了。一行人表面上兴高采烈的进城,城里百姓围观,也算热闹非凡,只是一行人各自心中对凯旋回京的喜悦有几分就不知了。
☆、第23章 世事难料
大军凯旋,将士归来,皇上在御花园大摆庆功宴。八月末,桂花飘香,菊花含蕾,宴上清澄浓香的烈酒,欢声鼓乐的大臣,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
独独楚云煕一人,静坐在显眼的位置,却独斟独酌,一杯又一杯的喝着酒。她一身明光甲,头盔置于桌上,眉头紧锁,眼神阴沉,杀气冲冲,竟让无人敢上前与其说话敬酒。
其实今天这宴会上,也可以说是楚云熙的封侯宴。今天之后,华夏史书也许会记载从平西将军升为镇西将军的白冽,二皇子封为武王,开府邸,但主要记载的定是:建文十一年,八月二十八日,昭义节度使楚云熙,统领边境十万藩镇军抵御西戎胡人入侵,战无不胜,驱逐胡虏出西阳关,而后浅河奇战,杀尽胡虏,军功卓著,皇上*酬德,特嘉封其为异姓青衣侯。将湖州为其封土,食邑千户,可置官属,爵位世袭,享有衣食租税权,十七岁的楚云熙才能绝伦,因功封候,成为华夏国开国以来第一人。
可是宴会上,皇上大封功臣后,楚云熙谢恩回桌,却是神色冷清,自顾喝酒,一点都没有进官封爵的喜悦。十七岁的她成为开国四公之后的正三品候爵,爵号:青衣侯。这样的恩封和特荣,千古少有。华夏国自夏高祖来,只设王、公、候三等爵位,国初褒封亲王皇子及四国公后,因’非功不候‘,只有诸王庶子所受推恩爵成为列侯外,少有异姓候,更何况十七岁因功封爵者?自古少年成名者不少,但仅十七岁就能达到如此高度的唯楚云熙一人而已,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可以想象,从今以后,楚云熙不仅仅是天下皆知,万人敬仰,而是史书留名,流芳后世。这般功绩,若换他人,谁不欣喜若狂?偏楚云熙被封侯之后,却无视众人,独自喝着闷酒。
世人只看的到她光鲜亮丽的一面,却不知她内心的烦忧,皇上没有去查白家可能有放胡入关,通敌判国,甚至对她递上弹劾白家军延误军机的折子也压住不提。如今她得胜回京来,皇上一个青衣侯就把她打发了,要知道诸侯是不参与政事、惟得衣食租税权的,而她这青衣侯身上还兼有昭义节度使这个刚封的世袭之职,再把她管理的湖州当封地封给她算什么?而且封爵承袭,采取嫡子继承制。庶子、庶孙一般不具备袭爵权。无嫡子袭爵,则削除封国,这就是所谓的“无子国除”。而她现在别说嫡庶子了,看长公主的态度,也是绝对不会和她回湖州封地的!皇上现在封个侯爵给她,于她便如同鸡肋,得之无用,弃之可惜,楚云熙心中不屑冷哧:这是皇上为示优宠殊遇想让她当个富贵闲人还是想给她树敌招恨?
楚云熙喝的有了三分醉意,方抬头直直盯着对面的秦珏看,脸上似笑非笑,眼神深邃不明,震慑的一众大臣皆不敢靠近。秦珏在她斜对面低着头坐着,也不敢看她。
楚云熙三分醉意装出六分来,她上位坐的便是二皇子,下位是平西将军白冽,和已入了御林军做右都统的白少棠。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