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gl]雪狼谣-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兄弟若是不嫌弃,我陪你一起吧,潭瀑峡真的有恶兽出没,那幽潭中有一窝的大鳄鱼,旱地水中都取得,对人类气息很是敏感,若是被鳄鱼盯上,定要被咬得死无全尸。我常年在山中行走,好歹有点力气,对付那鳄鱼也有些心得。”
那年轻公子闻言脸色白了白,犹豫了片刻,道:
“好,那可麻烦兄台了。小可敝姓楚,单名一个亭字。不知兄台高姓大名?”
“哪有什么高姓大名,你这小兄弟说话可真是文绉绉的。我姓宣,就在这山里生活。”在外行走,玄司学会了撒谎,掩盖了自己的真名,用了谐音,自称姓“宣”。一般对外时只报姓氏,不得已报全名时,她一般化名“宣子期”。
“宣大哥,有劳了。”
二人一路上山,寻寻觅觅,天黑了很久,楚亭都还没找到会发光的石头,他们点了火把,在密林中穿梭,最后寻到了瀑布潭水边,水声很大,在夜晚静谧的大山之中更显清晰。楚亭脚下一绊,跌跪在地上。玄司刚要去扶他,却见他兴奋地回身,一手举着火把,一手在草丛中摸索,然后摸到了一块石头。他把火把丢给玄司,让玄司站远点。火光远离,那块石头果真发起了光,他又从怀中掏出一个匣子,打开匣子,翻开层层垫布,从中取出一枚玉佩。然后举着玉佩在那石头边来回比对,口中念念有词。
玄司忍不住凑上前去,见他手中玉佩颇为别致,好似单翼蝴蝶,又似天边半遮着身子的初升金乌。看上去温润极了,像是暖玉。
那年轻人楚亭比对了一会儿,大叫一声:
“就是这石头!”
于是兴奋地收起玉佩,然后挖出石头,拍干净尘土,用白布包了,放进自己的箧笥中。搞定一切,那年轻人楚亭站起身来,对着玄司揖礼拜谢,玄司挥了挥手,表示不用。
今夜实在晚了,此刻下山,山路都看不清,很是危险,今日只得露宿山中。二人寻了合适地点,升了火,围在火边闲聊。楚亭少年心性,遮掩不住兴奋,时不时掏出那玉佩和玉石把玩。还请玄司摸了摸,玄司一摸,入手极为温润,乃是上等的暖玉。只是她心中暗自咋舌,这少年倒是不谙世事,也不怕这深山老林里,自己杀人夺宝吗?
年轻人楚亭自然也知道玉石的重要,紧紧抱在怀里睡了一夜,没敢睡实,早上起来时两眼乌青。二人萍水相逢,最后在山下道别,此事在玄司漫长的生命里惊起了一丝波澜,却又很快荡平,渐渐被淡忘开去。
☆、第一百七十二章 (番外三十)
天禧元年春日,大妖组织雪迹正式成立也快两年了,组织的运作也上了正轨。自从两年前每位大妖分领自己所属的地盘之后,这快两年的时间里,每一位领主大妖都在尽心尽力地整治自己下辖地区的妖类情况。分散的小妖、野妖全部被拉入组织,混不吝的妖类严加管制,残暴不堪无法收服的直接抹除。两年下来,人世间竟清净了许多,再也没有妖物作乱的传闻了。
前年分领地的时候,红狐选择了苏州府东北部地区,远离了她的家乡——繁华的中原地带,转而来到这样一个靠海而立,只有渔村和田野的乡间地区,许多大妖都不理解她为何会选择这里。真正知道原因的,除了她自己和雪狼王的等少数大妖之外,就只有东海中的那一位才知晓了。
好在,红狐的地盘下也不算是贫苦地区,这里是富庶的鱼米之乡,从古至今也不缺名人。比如这里就是当年战国时代楚国著名的令尹——春申君黄歇的封邑,因而流经这一带的长江支流,又被当地老百姓称作春申江。再比如当朝参知政事姬大郎君家的祖宅,就在红狐治下华亭县内。只是,这几年时间里,姬家祖宅似乎有些不大安宁,连连出丧事。
去年年头,也就是大中祥符九年二三月时,姬家四房老爷姬子豪的结发妻子楚氏缠绵病榻三年后,终是病故了。到了今年,也就是天禧元年,姬子豪也跟着妻子就这么走了。两场丧事,家中亲眷哭成了泪人,姬子豪与楚玄方共有三个孩子,长子早已成家生子,如今继承了四房,依旧在祖宅中居住。长女也早已嫁人,去年大老远赶回来参加母亲的丧事,为母亲守孝大半年,还没等回夫家,父亲也病重,很快去了。唯独没见到小儿子楚汇亭,这孩子虽说是跟了娘家楚姓,成了娘家的继承人,但好歹也是姬子豪的儿子,母亲死了不见他,如今父亲死了,依旧不见他人影,就有些风言风语传出去。
这些风言风语,难免就入了掌控各种情报的红嬛手中,很快传到红狐的耳朵里。说是楚汇亭薄情寡义,家族中人对他闭口不提,说这人狼心狗肺,八成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红狐是不在意这些事的,听了就当没听到,话从耳边过,她转身就忘得精光。这与她有何干?红狐不重视,红嬛里的妖族自然也不会重视,这则消息,谁也没有再去管,很快被遗忘。
红狐的府邸在春申江入海口不远的一处小山坡上,她还学着主公雪狼王,在府邸内建了一座高楼,名叫忘龙阁。在楼阁之上,每日都能看到滚滚黄涛与碧蓝大海相融。自从松江府治理妥当,红狐就有些惫懒起来。望龙阁是她每日起居的地方,这些日子里,她就喜欢在望龙阁视野最好的位置,摆一张软榻,慵懒地靠在榻上,翻翻书,饮饮酒。有的时候,书也不看,只是捏着酒盏,望着江海发呆。
在她身旁侍奉的录姡不止一次在心中叹气,究竟是“忘龙”,还是“望龙”,怕是红狐姐姐自己都分不清了。
春日到了,天气渐渐转暖,百花盛开,正是踏青的好时节。说起来,再过两日就是清明节气了,红狐突然来了兴致,想要出去走走,还让录姡带上风筝,她要去郊外放风筝。录姡大为新奇,红狐姐姐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好兴致了,自然是忙不迭地答应下来。
到了清明那日,天气不是很好,阴沉沉的,感觉要下雨。但是却挡不住红狐要出门的决心,红狐这些年过得越发随性了,想到什么做什么,很少会拘着自己。区区小雨如何能挡住她。于是按照原计划,她带着录姡,还有两个随行的姐妹,一道去了华亭县郊外放风筝、踏青。
今日虽然天公不作美,可出门的人却真的不少。走到半道,就已经飘起了细细密密的小雨,整个华亭县看起来烟雨朦胧。细雨中,撑着描花油纸伞的富家夫人、娘子,不谙世事的垂髫幼童,远处的水田青牛,仿佛融入了画中一般。还有一些穷苦人家的男人女人,行色匆匆,看起来并无游玩的兴致,手中拿着扫墓的工具,冒着雨,大约正急着去扫墓祭祖。
今日这细雨纷纷,可却无风,风筝是放不起来了。红狐也不懊恼,只是撑着伞缓缓走,看着路上的风景。
走着走着,远离了县城,入了一处大府地界,人烟渐渐稀少起来。远处的白墙黛瓦、重檐叠廊,让后方的录姡和几个姐妹意识到,大约是姐姐无意识走到了姬家祖宅的地界来了。这一路走来,走了许久,即便是大妖,也感觉有些口渴了。且细雨打湿了衣衫,身上有些泛冷,想喝些酒去去寒意。这么想着,红狐只觉得自己腹内酒虫乱钻,远远望着一个牵牛的牧童,戴着斗笠,披着蓑衣,沿着田间土埂向着大道缓缓走来。她上前福了福身子,礼貌道:
“借问童子,此处可有酒家,我姐妹几人行至此处,迷了路途,想寻酒家用饭歇脚。”
那童子声音清脆,瞧红狐长得漂亮,脸颊一红,笑嘻嘻道:
“这附近地界都是姬家大宅的,哪来的酒家。娘子沿着路再往西面走三里地,那里是池秀村,村口有一颗很大的杏花树,树东面就有一处酒家。”
“多谢童子。”
“娘子客气了。”
告别牵牛牧童,红狐继续带着姐妹们上路,三里地不远,很快就看到远处一颗杏花树,细雨里散发着芬芳,雪白的花瓣被雨点打湿,浸润通透。
红狐忽然轻笑起来,张口吟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呵呵呵,没想到我红狐今日,竟会与前朝牧之先生有了相同的境遇。妙哉,妙哉!”(宋朝人说前朝,一般是指唐朝,也有指代后周的。)
录姡却暗道,姐姐虽然面上笑得开心,可心中却又多凄苦。“欲断魂”,那才怕是姐姐此刻心中真正的感受。
一行人找到牧童所说的酒家,进门口收了伞,拍去身上的润湿雨露,围坐在了一桌,跑堂的来问菜,她们点了些饭食,又要了这村中自酿的好酒。等饭食都到齐了,便慢慢吃喝起来。
这村子紧挨着姬家大宅,大部分的村民都是替姬家种田的佃户,这里的百亩良田,都是姬家的产业。而这村口经营的酒家,其实也是姬家的一处私家酿酒坊,这户人家已经连续三代替姬家酿酒了,姬家人也许他们开个小饭馆,经营着贴补家用。这店里给客人提供的酒,都是酿酒作坊里剩下的次酒,上好的都供进姬家大宅里了。
这些信息,都是跑堂的小伙子与一个貌似掌柜的中年妇人聊天时,红狐一行听来的。这细雨纷纷的,村子又偏,因而人不多,进这酒家的人更少,一空闲下来,这些乡下人难免就会唠唠嗑、谈谈东加长西家短的打发时间。大堂里,除了红狐等,就只有一个粗布短打的男子独自坐在角落那一桌,默默饮酒,头上戴着帷帽不曾摘下,垂纱而下,看不清容貌。
那跑堂的小伙子和那掌柜的中年妇人是母子,家庭经营的小酒馆,说话也没什么禁忌。何况那母子俩说话声音挺低的,若不是红狐一行乃是大妖,听力非凡,离得这么远,怕是真听不清。倒是那独身一人的帷帽男子,距离柜台比较近,怕是也把那母子俩的对话收入了耳中。
“咱东家这两年日子也不好过啊。”那中年妇人说道。
“可不是嘛,我听在府里当差的小六子说,在汴梁城里当大官的大房老爷如今仕途不顺,被贬斥出京了,就是前头二月份的事。二房和三房为了分产斗得你死我活,两败俱伤的,两年来掉了三个娃娃,气得姬老太君中风病倒,到现在还没好。四房楚氏夫人和四老爷都相继去世了,姬家圣宠不再,到时候怕是也会影响咱们村里。”
那妇人谨慎地望了望四周,再次压低声音,凑到儿子耳边道:
“我听三房娘子身边的秀娘子说,好像,楚氏夫人的死有蹊跷,府里人明面上不敢说,暗地里都猜测,八成是四房的小儿子做的。弑母啊,想想我就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儿子听后惊奇道:“四房的小儿子!就是那个过继给楚氏娘家的三郎君楚汇亭?”
“对对,可不是嘛。”妇人连连抚掌道。
儿子眼珠转转,恍然道:“说来也是,他一年多前突然从楚家跑回来,过了一夜就回去了,第二天就传出楚夫人的死讯。他从此以后再也没回过家,父亲母亲的丧事都没出现,确实挺可疑的。”
妇人见儿子还不大相信,急忙补充道:“何止啊,更蹊跷的是,楚氏的娘家一夜之间居然举族搬走了!你想想,这也太巧合了吧。秀娘子说,楚夫人过世后,四老爷出门好几趟去找楚家人,都是失望而归,后来得了心病,这才病逝。你说这楚家人邪门不邪门,听说还是玄门世家呢,以后可得离那些和尚道士远一些,他们成日里妖啊魔的,不知沾染了什么东西,晦气得很。”
“啪”,清脆的瓷器破碎声在店内响起,把暗中议论的母子俩吓了一大跳,那妇人更是惊得尖叫一声,面色煞白。转目一看,原来是坐在角落里的那个帷帽客失手摔碎了酒盏。跑堂的儿子急忙上前,问道:
“客官,您没事吧?”
“没…没事。”
那人右手颤抖不止,或者说他的整个身子都在颤抖,他的手攥紧了自己的衣摆,将衣服捏得皱巴巴的。而那跑堂的小哥则蹲下身来收拾酒盏碎片,不经意从下向上抬头看时,正巧看到了那帷帽客垂纱之下的面容。那小哥轻咦了一声,不由得道:
“客官…客官看起来可真面善,我们是否曾…”
“小二哥,这就结账了,多余的不用找了,当我赔的。”那帷帽客压低了声线,粗声粗气地道,随即随身搜出二两银子往桌子上一拍,拎起一旁的包袱,转身就走。
出门时还被门槛一绊,跌跌撞撞才站稳,差点跌了个狗□□,惹得红狐身边一个姐妹娇笑出声。
“姐姐,那人似乎有些不对劲,要不要派手下跟着,观察一下。”录姡谨慎道。
“何必呢,让他去吧,与我们又有何干?”红狐悠然道,“今日我们出来是来玩耍的,不费那些心。”
她早就感知到那帷帽客的情绪,震惊、彷徨、无措、恐惧、委屈、悲愤,短短一刻钟里,在这样一个乡间小酒馆中,能有如此丰富的情绪变化,也算是很罕见了。可红狐并不感兴趣,她已经很少会对人类的情绪感兴趣了,这么漫长的生命里,她看得太多,经历得太多,早就看透了,所谓的人类,不过是些丑陋无趣的家伙罢了,何必如此费心琢磨。
于是只是悠然饮酒,迟暮,才缓行回府。没过多久,便将此事淡忘开去。
再说那帷帽客,出得酒馆,解了拴在酒馆旁的马,手脚发软的他爬了好几下,才终于爬上马背,然后策马向远处的姬宅驰去。可刚到姬宅门口,却又勒住缰绳,不敢去敲门。冷不丁的,那帷帽客忽的听到一个幽幽的女声在耳畔响起:
“亭儿,亭儿…”
帷帽客浑身打了个哆嗦,身子在马背上颤抖不止,绷着背哈着腰,神经质地抠着自己的手指,嘴里碎碎道:
“娘亲,娘亲,不是我…不是我杀的…”
“亭儿,亭儿…娘好疼啊,心好疼啊…”那声音幽然回荡。
帷帽客吓得抱住自己的脑袋,头上的帷帽被他压得变了形,他的细碎之语放大,带上了哭腔:
“娘亲,不是我杀您的,您是知道的,亭儿是最敬爱您的。亭儿偷了您的东西,是亭儿的不是,可我没有杀您,我怎么会杀了您!我走的时候,您分明还活着啊!”
“亭儿…亭儿…你终于回来了…回来了…别走了…”
“不!!!”帷帽客楚汇亭吓得大吼一声,一拉缰绳,调转马头,向着远方驰去。他如今根本无法回家,所有人都在怀疑他杀了母亲,他成了罪人,成了弑母的凶手,丧心病狂的恶人。不行,他必须要洗刷罪名。不是他干的,是谁杀了母亲,是谁?!他要查出来,他要替母亲报仇!
他十六岁离开姬家父母亲身旁,进入楚门开始正式学习阴阳术。那个时候母亲已经缠绵病榻两年时间,始终不见好转。她在楚门中翻遍了所有的医书,乃至于巫蛊之书,都没有寻到办法。十七岁那年,他终于在楚门藏书阁的一个书架夹层中,寻到了一卷积灰已久、古老非常的竹简。竹简中记载着各种各样闻所未闻的天材地宝,还有一个深奥无匹的阵法。竹简上说,这阵法顺行,可治愈任何疾病,前提是需要集齐那些天材地宝来施法。此阵法还可逆行,但决不可轻易逆行,除非某种特殊情况。但是后面所记载的特殊情况,却因为字迹模糊不清,已经无法辨识了。
楚汇亭大喜,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治愈母亲的方法。他兴冲冲地拿着竹简去请教养父(实际上应当是大舅,过继后称作养父。楚玄方的大哥,无子。)养父翻阅后,点头说这竹简里的内容应当属实,可以尝试。楚汇亭又一一请教那竹简上列出的天材地宝,说到一种夜间可以发光的玉石时,楚汇亭忽的想起三年前,母亲的妆奁曾经被盗,小偷留下了一枚玉佩,那枚玉佩材质特殊,夜间还可发光,他拿在手中把玩过一段时间,如今回想起来,可不就是与竹简中记载的玉石特征符合吗?
楚汇亭打定主意,急忙收拾了行囊,打算先行去姬家讨要玉佩,再出发,集齐所有天材地宝后,为母亲治病。那玉佩毕竟是个信物,母亲很宝贝,他还是另找一块玉石为母亲治病为好,若是损坏了玉佩,就不好了。可竹简上的记载语焉不详,他又怕自己找错了,于是打算借用一下那玉佩,来做比对。
如此盘算着,他去了姬家。可没想到,却与病榻上的母亲争执了起来。他孩子心性,不愿认错,更不愿承认自己是要替母亲治病才索要玉佩。母亲始终不答应,他气不过,打算偷偷将玉佩带走。于是当晚,他施了沉睡术,让丫鬟小厮,包括自己的父亲母亲全部沉睡。然后他翻箱倒柜,找到了那玉佩,以及和玉佩存放在一起的那张字条,一并都带走了。
此后一年多,他翻山越岭走遍天下,风餐露宿,吃尽了苦头,终于找全了所有需要的材料。如今归来,本想着给亲父亲母一个惊喜,哪晓得一入姬宅地界,竟会听闻亲父亲母过世的噩耗,并且自己还被冠上了弑母的恶名。
他一路疾驰,想要回楚门,向养父问个清楚。可就像姬宅村落那些人说得那样,楚门举族迁走了,原来的宅子卖给了别人。他大失所望,只觉得自己就像一只迷途的候鸟,竟不知何处才能栖身。
正彷徨间,不经意被人从后方拍了肩膀,他一回身,立刻吃惊道:
“父亲!”
来人正是他的养父,楚门目前的掌门人。二人寻了个隐秘处密谈,原来楚门迁走是养父早就决定的事,养父怕他回来后找不到地方,因此长期隐藏在此地等候,每日都会监视楚门原宅的大门,终于等到了他回来。养父先是逼问他究竟有没有杀死楚玄方,楚汇亭赌咒发誓没有,养父信了。于是告诉他楚门迁走的真正原因。
“我破译了那竹简上阵法逆行后的文字,我们楚门一直背负着一个重要的使命。我们在千年后,要寻找一个人,用逆行阵法,从她体内取出原属于我们的东西。你的母亲当年就是因为使用大预言术预知了这样一件事,才会因为泄露天机,耗尽神元而渐渐衰亡。她的预言被人盗走了,盗贼留下的玉佩和手书现在在你身上。我们必须弄清楚你母亲当年留下预言的细节,从而找到那个预言中的人。那个盗走你母亲预言的人,与你母亲的死脱不了干系,楚门在明,他在暗,于我们不利。我们只有隐匿,暗中查访,来寻找他。一旦找到他,那么一切就都清楚了,这样你母亲才算死得不冤,你明白吗?”
楚汇亭不疑有他,恨恨点头,他没有注意到,养父的眼中,闪过了一道诡异的红光。
“走吧,跟我去浙东。”红光一闪而逝,他说道。
☆、第一百七十三章 (番外三十一)
天圣三年,已是新帝继位第三个年头了,也是雪狼王与玄司回归人界的第十二个年头。连续十多年漂泊在外的玄司结束了自己的旅程,回到天山,进入了长时间的闭关修行期。原本跟随雪狼王居住在长洲待雪府中的雪狼妹妹也适逢妖元力再度突破之时,为保突破安全,雪狼王亲自护送妹妹回到了天山。当时已满十二岁的冰儿也跟随雪狼王同行。
冰儿先天不足,生长十分缓慢,十二年了,长到如今不过五六个月大的模样,还需要人抱着照顾。好在,她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嗜睡,也渐渐开始吃辅食,而不仅仅是喝米酒了。这小家伙到现在还不大会开口说话,偶尔会呀呀呓语,她的大脑尚未发育到能够进行言语的地步。雪狼王盼啊盼,也不知何时,这小家伙才会开口喊一声娘。十二年了,这小家伙也不过长大了十几天的感觉,越是缓慢,就越是让雪狼王焦心。
雪迹成立十多年了,一切都已步入正轨,且渐趋成熟起来。有的时候,她根本不需要亲自坐镇于总部长洲,其实雪迹也都能自如运作。她之所以大部分的时间都会留在待雪府,其实就是为了等谣姬归来。她坚信谣姬一定会与雪神弓一样,出现在待雪府后的那片湖中,她一刻也不想错过,一旦谣姬回归,她要第一时间见到她。
可往往事与愿违,十二年了,她的期盼始终没有实现。雪狼王虽然坚信谣姬会回来,但却又不确定起来,万一谣姬并非是在这里回归,而是在别处出现,她死守此处,岂非愚笨?因而她刻意去学了丹青技法,亲手画了许多谣姬的画像,分散到各地的雪迹分部,要求所有妖族都留心画中人是否在辖地内出现,一旦出现,立刻上报,不得延误。考虑到谣姬是肉身崩碎而死,只剩下灵魂在漂泊,或许回归时形貌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发色眸色也未必会与从前相同,又重新调了色,画了许多黑发黑眸版的谣姬。因而每一个雪迹分部支部都有谣姬的两版画像。
至于画中人的身份,雪狼王虽然并未公开,但却也是大妖们心知肚明的事情。当年封神榜飞升神界,跟随雪狼王同去的可是姬昌幼女谣姬公主,谣姬公主未曾回归,雪狼王这么多年寻找的,当然就是她。但一些大妖并不清楚谣姬与自家主公之间的关系,真正清楚雪狼王与谣姬关系的大妖,基本上都是当年商周之战周营之中的大妖,与雪狼王关系亲密。
回到天山后,由于雪狼妹妹和玄司相继闭关。雪狼王无事可做,除了照顾冰儿之外,就是看书、练字、作画,用这些来打发时间。她练的是汉隶,因为她认为汉隶是谣姬最喜欢的书体。可这又怎么可能?谣姬尚未飞升前的那个时代,人们刻写的都还是金文与甲骨,别说是汉隶了,就连大篆小篆都还没出现呢。其实,大约是雪狼王太过思念谣姬,白日里练字,晚上打坐修炼时竟然入了梦,梦到了她与谣姬品鉴书法。谣姬告诉他,自己最爱汉隶字体。
于是第二日醒来后,雪狼王就开始每日临摹习练汉隶。摈弃了如今最流行的楷书与行书,转而去写那遥远复杂的书体。
如今想想,自己也真是有些不可理喻。但她总觉得谣姬就在自己身边,她与她神念相通,是可以听到她的声音的。
如此,日子平淡过去大约一月时间,玄司与雪狼妹妹相继出关。雪狼王奇怪地发现,玄司这一趟回来,似乎人变得更阔达平和了,也不会再像从前那样刻意躲着雪狼妹妹了。而雪狼妹妹对此显然也泰然处之,两人之间的气氛感觉不错,至少能像朋友一样相处了。
时间与游历果真是最能磨练人性情的,虽然这两人始终无法走到自己期盼的那一步,如今能维持这样一个状态,也是很不错了。
现在的雪狼王没有什么太大的野望,唯愿妻子能早日归来,冰儿能健康长大,一家人团圆,清平喜乐,长长久久。然而挣扎尘世间,这般简单的愿望,往往却是最难以实现的。雪狼王能感受到有一张大网,始终笼罩在自己头顶,它藏在迷雾中,自己始终看不清。不知何时,才能真正挣脱罗网,海阔天空。她抓紧时间建立大妖组织雪迹,与人类精诚合作,致力于驱魔事业的发展,为的就是壮己身以迎劫难,她知道自己终有一日,会面临一场生死劫数。
天圣四年六月,正带着孩子与自家妹妹、徒儿在西北游历的雪狼王忽然接到急报,说在燕州一带发现了疑似画中人的女子,已经被监视控制起来。雪狼王忐忑非常,又是欣喜又是担忧,顾不上那么多,将孩子托给妹妹和玄司照看,一路瞬移万里赶到燕州。
等见到那女子,雪狼王大失所望,那女子虽然与谣姬长得有六七分像,但身上全然没有谣姬的气息。但即便容貌与谣姬只有六七分像,她就已经有了燕州第一美人的美誉,她是乐坊的乐师,善弹琵琶。但雪狼王是知道的,她不是谣姬。确定此事之后,她只是交代当地驻守大妖暗中帮一把这女子,然后失落离去。
又五年后,雪狼王再次接报,汴梁城再次出现疑似画中人的女子。雪狼王本在闭关,接报后不顾压制修为引发吐血,强行出关,再次迅速赶往当地。
这一次是京兆尹家里的一位深居闺中的官女。虽然深居简出,但美名远扬,提亲之人络绎不绝,几乎要将京兆尹家的门槛踏破。乃至于惊动帝王,京城上下都很关注这位大小姐。驻守汴梁城的大妖丑牛当时正巧在京中为将,受邀入京兆尹府内商量要事,巧合下见到了这位名扬京师的大小姐。当时就惊为天人,猛然察觉此女竟然与主公下发的画中人十分相似。
于是那日夜里,那位大小姐用完晚膳,正在园子里漫步消食,却见皎洁月光照耀的假山之下,正负手站着一位一身白衣,身材颀长挺拔的女子。一头奇异的银白长发与月光交相辉映。似乎是感受到她走近,她转过身来,幽深的墨绿眸子盯着大小姐一瞬不瞬地看。
大小姐被眼前的白衣女人一身绝美风华气度惹得竟然发了心悸,浑身战栗,忘记了要呼吸。这神仙一样的人物居然会出现在自家园子里,自己这是眼花了,还是在做梦吗?
但那幽深的绿眸闪过一丝失落,白衣女人只是淡淡呢喃道:
“你不是她…她到底在哪儿?为何还不回来?”
说罢,便如一阵青烟般消失了。
大小姐自那夜之后,便对那白衣女子始终念念不忘,即便后来嫁人生子,她依旧时时提笔为她画像。画像旁题字:惊鸿一现,离去如烟。君盼卿谁,恨不为我。此心相寄,至死不渝。直到临终时,手抱那白衣女子的画像,一起下葬。
庆历六年,柳州传报,王接报,急赴见之,断非真人。
元丰元年,湖州传报,王接报,再赴见之,断非所寻。
大观四年,贺州传报,王接报,三赴见之,非她…
非她…非她…非她…从真宗天禧年间到钦宗宣和年间,横跨上百年寻寻觅觅,及至靖康之难爆发,大宋南迁,人海茫茫,依旧未见芳踪。
靖康之难之后,雪狼王将待雪府搬迁出东山,入百姓聚居之地。妖族据点也因金兵南下而饱受摧残,雪狼王严令不得插手人族内部之争,待局势安稳之后,雪迹又花费大力气开始重建各个据点。
南宋末年,蒙古人南下,大肆杀戮。雪狼王不忍百姓生灵涂炭,施展大空间力量,配合红狐的幻境之力,保护姑苏水乡古镇。
时光缓缓流逝,朝代兴衰更迭,崖山之战断送大宋最后一点命脉,自此蒙古人取了天下。蒙古人坐天下那不足百年的时间里,妖族的表现很低调,基本上都处于隐居状态。这是雪狼王针对蒙古人政权的策略,她着实不想雪迹的大妖与元朝官府之间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于是干脆避世。并非她软弱,只是这些争斗,在她看来没有一丝一毫的必要,不能给雪迹带来任何好处。游牧民族的统治充满了简单粗暴,蒙古人除了不断地兴兵打仗,扩张领土外,对于国家内部的治理,实在难以称道。
特别是四等人的划分,让百姓心中充满怨愤。在那样一个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