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骁骑(虎贲)-第3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跟随李利一同出游的妻妾儿女并未跟随前来,而是留在山上的太清道观,游赏观景,体验山水田园的悠闲生活。
大队人马沿着山下的栈道疾奔前行,他们跃马挥鞭的身形倒映在清澈的丹江河中,潺湲流动的河水陪伴着他们顺流直下,直到武关山口。河水在这里转弯,绕过武关北麓的陡峭山崖,蜿蜒流淌,一路向东而去。
武关守将杨秋早在三天前并得到消息,得知主公李利近日将莅临武关巡视,当即率军重修道路,清扫城楼,而后天天守在西门城楼上,等待李利的到来。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天终于让他等到了。
远远望见山道上的中军大纛,杨秋当即下楼。率领帐下将领列队相迎。
这倒不是他善于迎合奉承,而是武关眼下已是西凉腹地,自从司隶大战之后便一直太平无事。再加上。商县境内民风淳朴,秩序井然,治安良好。而武关东门外便是南阳郡,时下波才正率领重兵屯军于南阳,时刻提防荆州刘表率师北上。正因如此,近年来杨秋这个武关守将甚是悠闲,完全不用担心强敌来犯。与赋闲无异。
不多时,李利一行人来到城下,杨秋疾步上前躬身施礼。
稍事寒暄过后。杨秋便将李利一行迎进城关,并吩咐帐下部将招待随行军士。
武关城楼上。两张案几并在一起,案几上一如既往地摆放着一壶清茶和整套茶具,李利、吕布、周瑜和诸葛亮四人围桌而坐。
置身于雄关之上。高坐于群山之间。眺望连绵起伏的山峰和天边的朵朵白云,俯瞰清澈的潺潺溪流和行色匆忙的行人。一壶清香的热茶,四个杯盏,品赏人间滋味,纵谈世事沧桑。
叙谈之间,李利面带笑容的随口问道:“奉先可还记得昔日之事?”坐在武关城上说昔日之事,自然是指昔日长安之乱中吕布率部南下被李利堵在武关城下的那一幕。
吕布闻言后,神色如旧。脸上并无不悦之色,眼神中一片坦然。显然是对自身的处境和地位有着无比深刻的认识,神情之中再无半点桀骜不驯,显得十分平静。
“记忆犹新。”轻轻放下茶盅,吕布没有丝毫回避,直言不讳地道:“不瞒主公,长安之乱过后,末将对之前所发生的一切片刻不曾或忘,曾经认真梳理过无数遍,方才渐渐想清楚整个事情的始末。而武关城下的一幕对末将而言,尤其记忆深刻,曾一度将其视为生平最大之耻辱,并为此不惜一切代价报仇雪耻。”
说到这里,吕布话音稍顿,目光停留在李利脸上,注视着他的神色,却见李利神色自若,脸上依旧洋溢着阳光自信的微笑,俨然毫不介意。
看到李利神色无异之后,吕布心中稍安,眼底闪过一丝异彩,随之接着说道:“正是抱着报仇雪耻的初衷,末将放弃了一举歼灭曹操的最好时机,转而率军入盟,加入袁绍组织的中原诸侯联盟,联合中原各镇诸侯一同讨伐主公。司隶大战中,末将帐下兵马伤亡极大,七万步骑折损大半,最终仅有两万余兵马逃出生天。正因如此,在此后争夺兖州的战斗中,末将不敌曹操,败走徐州。也正是因为兖州之败,让末将彻底放弃了报仇之心,第一次认识到乱世争斗并非私人恩怨,亦不是逞匹夫之勇便可为所欲为的,真正决定胜负的是自身势力和实力。”
说话间,吕布的话音再次停顿下来,顾自端起茶盅轻呷一口茶,眺望着东门外的连绵群山,在那群山之后的东南方便是徐州上空。
远眺东南天空,吕布语气迟缓的轻声道:“实际上,主公南征剿灭袁术之后,末将便知主公接下来的目标便是徐州。而末将率部跟随主公平定淮南时也曾想过,徐州虽是富庶州郡,却终究是偏居一隅,以一州之力与主公帐下大军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断无取胜之理。为此,玲绮曾劝我率部归附主公麾下,以免再起兵戈,生灵涂炭;而我也知道,与其负隅顽抗,不如主动请降。但是”
说到这儿,吕布话音一顿,脸色颇为复杂,似是思绪繁多,百感交集。
这一刻,李利和周瑜、诸葛亮三人顾自饮茶,悄然之中彼此相顾一眼,不动声色地端坐城楼观山景,任由朔风拂面,鸟鸣声萦绕耳畔,始终不插一言。
尽管李利事先并未明言,但周瑜和诸葛亮二人何等聪明,想都不用想,便知李利将吕布请到武关品茶的真正意图。事实上,在他们二人看来,吕布此生能够遇到李利,既是他的不幸亦是万幸;否则,今时今日还有哪路诸侯敢于收留他,谁能容得下他?
姑且不说其他诸侯,就连西凉军内部对此都颇有微词,议论纷纷。绝大多数文臣武将都主张斩杀吕布,以绝后患,认为像吕布这样品行卑劣之徒,纵有勇冠天下的勇武亦不可留,更不能再度启用。这其中就包括此刻坐在吕布身边的周瑜和诸葛亮,尤其是诸葛亮。在是否留下吕布的问题上,诸葛亮的态度极其明确,断不可留,更不可用,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杀无赦!
相比诸葛亮如旭日东升一般的光明前景,周瑜眼下的处境亦不乐观。他在邺城惨败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帐下九万步骑伤亡巨大,漳河决堤之后最终只有一万余名战骑得以幸免,余下将近八万将士尽没于一役。正是由于邺城之战的重大过失,才使得他被罢免了安南将军之职,并于不久前的军队调整中失去了坐镇一方的资格。好在他还很年轻,加之天下未晋,他还有很多机会,早晚有一天可以重新执掌大军,坐镇一方。
因此,在是否留用吕布的问题上,周瑜并不反对大多数人的意见,但他真正在意的,并且坚定支持的还是主公李利的决定。
是以吕布之所以还能安安稳稳地坐在这里,还能活到现在,全是因为李利乾坤独断之功,说是一意孤行亦不为过。然而,正是由于绝大多数文臣武将的一致反对,无形中促使李利在处理吕布的事情上必须慎之又慎,在是否留用吕布,怎么用、如何安置等问题上都要考虑周详,决计不容有失。
否则,一旦吕布降而复叛,不仅会造成西凉军的军力损失,还会直接影响李利的威信和统治力。届时,他的乾坤独断便将沦为刚愎自用,非但不是众人皆醉我独醒,而是不听劝谏,平庸昏聩。如此以来,虽不至于动摇他的统治地位,却仍将影响他在治下文武和数十万将士心目中的崇高威望,成为英明一世糊涂一时的无法抹去的污点。
对于李利而言,战场失利不会成为他的污点。毕竟,自古征战之中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最终能够取胜,那么之前的失败便不值一提,不仅无损于他的威望,反倒衬托出他的伟大。但是,上位者驭人。如果他在选人用人方面出现重大失误,其影响无疑是极其恶劣的,势必影响一大批追随者的忠心,甚至还有人挖空心思效仿前者,从而动摇整个统治根基。所谓的**便由此而来。
短暂的沉默过后,吕布的声音再次响起:“对于独霸一方的诸侯来说,谁也不会轻易放弃手中的一切,权利、地位、富贵和为所欲为的酒色享受,这些都让诸侯们深陷其中不可自拔。我吕布自然也不例外。是以我最终没有听从玲绮的劝告,更不会听从陈宫的建议,不愿放弃手中的权势,不会主动请降。但现在,一切都已过去,烟消云散。对于我这样已经死过一次的人来说,功名利禄已无足轻重,一无所恋,唯一让我放心不下的便是妻儿家眷,他们将成为我继续活下去的理由。”
此话一出,周瑜和诸葛亮顿时为之动容,轻轻点头,遂将目光转移至李利身上。
但见李利脸上浮现出和煦的笑容,朗声道:“奉先有所不知。当日,就在这武关城下,我便有意逼降于你,奈何手中兵马有限,整个武关之上仅有不到一万人马,其中六千兵马安排在两侧山顶上虚张声势。而奉先当时则有八千战骑和数千步军,兵马犹在我之上,倘若强行冲关,胜负犹未可知。是以我只得危言恫吓,借此震慑奉先大军,化被动为主攻,以致逼迫奉先交出张辽、高顺呵呵呵!如今你我之间尽释前嫌,终于可以并肩作战,此乃人生一大幸事。此番我等定要痛饮三百杯,一醉方休!”
第115章寂寞梧桐觅芳香
阴雨连绵。牛毛细雨与瑟瑟北风共舞,飘落纷飞,打落了枯黄的树叶,浸湿了干燥的道路,催促着羁旅之中的行人加快脚步,早日与亲友团聚。
益州,巴郡境内。
涪陵县西南官道上,一支多达三百余人的商队顶着斜风细雨快速前行,沿着并不宽阔的栈道一路向西而去。
表面上看起来,这支商队与一般商队无异,规模不小,每辆载货的马车上均是满载货物,为了避免货物淋雨便用油毡遮盖起来,显示出这些货物价值不菲,都是贵重物品。然则,若是有心人刻意留心之下,不难发现,这支商队非比寻常,绝对不是一般商贾或缙绅们所能拥有的护送队伍,其中有很多有别于寻常商队的地方。
其一,这支商队中间有五辆颇为宽大且豪华的高蓬华盖马车,全是双马座驾。其中,居中的那辆马车尤其显眼,车辙极其宽大,明显与当下商贾乘坐马车的律法不符,俨然是达官显贵们才有资格乘坐的“官车”,而且是三公九卿级别的大官儿。如果是常年替官宦望族赶车的马倌,一眼便能看出这辆马车本身不是双马座驾,而是需要四匹战马并驾齐驱的诸侯舆驾。
其二,商队所用的马匹极其特别。不仅数量颇多,而且全是鬃毛光滑闪亮的优良骏马,每一匹都是价值百金的上等战马,有价无市,极为难得。而这支商队里的马匹居然多达三百余匹,人手一匹。还有富余,这在其他商队之中是绝无仅有的,除非是贩卖马匹的商队。
其三。也是最为令人侧目的现象,这便是护送商队的扈从队伍十分庞大。整个商队拢共才有三十余辆载货的马车,以及五辆豪华座驾,却有三百多名扈从沿途护送。平均下来,每一辆马车便有多达十名扈从押送,并且这些扈从个个身形魁梧,健壮有力。且配备长柄大刀和铁剑,眉宇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彪悍暴戾气息,行进途中组成左右两个马队。步履一致,极有章法。
这阵势未免太过骇人了!
正因如此,沿途之上根本没有人敢对这支商队多看两眼,惟恐被这些骑着高头大马、目露凶光的彪形大汉盯上。以免惹祸上身。自找麻烦。
不仅是路上的行人不敢靠近商队,就连沿途各处关卡和城门守军也不敢招惹这支气势不凡的商队,因为他们持有益州长史赵韪签发的通关路引,而护送商队的扈从队伍则声称是奋威中郎将吴懿将军的亲军,并持有吴懿的名刺。如此以来,这支商队在益州境内自然是无人敢拦,一路畅行无阻,沿途驿站亦是热情接待。恭敬有加。
不言而喻,这支大型商队便是由汉中进入益州的西凉商队。坐在那辆诸侯座驾里的正是现任大将军李利,以及跟随他一同前来益州的军师祭酒诸葛孔明。
而坐在另外四辆豪华马车上的人,则是李利的四位娇妻美妾和她们的贴身侍婢。她们分别是:排行第四的妻室任红昌、排行第八的妾室何莹、排行第十二位的马云萝和第十三位妾室小乔。此外,诸葛亮的娇妻糜环也跟随前来,她是小乔的闺蜜,此刻便和小乔坐在同一辆马车里。
值得提的是,此次跟随李利一同前来益州的四位妻妾,全是李利的众多妻妾一致推选出来的。事实上,她们一共推选了五个姐妹跟随夫君同去益州,位居榜首的便是被她们称为“妖娆尤物”的滇无瑕。奈何滇无瑕之前忍不住偷偷跑去洛阳,那时正逢李利兵败冀州,从并州返回洛阳,于是夫妻二人小别胜新婚,郎情妾意,好一番缠绵。直到李利率军前往徐州之时,滇无瑕才恋恋不舍地回到长安,不承想等到李利班师回长安时,滇无瑕已有两个月的身孕。
由于滇无瑕身子不便,此次跟随李利前往益州的五个名额便出现了空缺。一时间,其他姐妹对这个名额心动不已,正在这时,正室大妇李欣发话了:“无暇已有身孕不宜长途颠簸,其他姐妹的孩子都还小,离不开母亲,因此便由红昌四人陪同夫君便可。”
话虽如此说,但众姐妹都知道李欣的话里有话,而这隐藏的深意也是她们的一致心声:“选出容貌姿色和体态身段最好的姐妹陪同夫君前去,让她好好看看我们姐妹无论是容貌还是身材都不逊于她!”
这个“她”,便是李利此番隐藏身份悄悄潜入益州的目的所在。
她和李欣、滇无瑕等众多姐妹一样都是李利的女人,可是她却是特殊的存在,常年不在李利身边,不愿住进大将军府,不要任何名分,甚至从未与李欣等人见过面。或者说,她与李利私定终身多年,除了马云萝之外,李欣、滇无瑕等十几个姐妹却从未见过她,一直不曾公开露面,俨然神龙见首不见尾。
然而,众女都知道这个行踪神秘的女人在自家男人心里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已然是无法取代的特殊存在。李欣、董婉和滇无瑕等姐妹之所以笃定这个女人对李利很重要,这是因为据众女所知,三年间这个女人只与李利相聚过两次,每次相聚的时间仅有短短十天或半个月,可她却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这意味着什么?
仅有两次重逢,短短半个月的相处,可她每次都不走空,相继产下一儿一女。由此不难想象,她每次和李利见面后的亲密情形,当真是情浓意浓,水乳交融。这种情形对于李欣、滇无瑕和蔡琰等姐妹而言丝毫不陌生,因为她们都经历过相同的情景,为此深深迷恋着自家男人,并为他生下子嗣。
而此次李利之所以决定亲身前往益州,就是因为今年六月中旬这个女人产下第二个孩子,是个女孩。李利之前曾对她有过承诺,声称如果她今年无法赴约,便亲自赶到益州去找她。不承想,李利去年所言一语成谶。就在李利兵败冀州之际,接到从长安大将军府转送的密信,由滇无瑕亲手将密信交给他。而滇无瑕也趁此机会大肆偷吃,结果吃得太猛,撑着了,以至于错过了此次陪同李利前往益州游山玩水,补一个“蜜月”的机会。
正是这封母女平安的书信,让遭遇大败的李利一扫颓废之气,重拾斗志,豪气干云。从四月下旬大军兵败邺城到六月初出征徐州,李利只用了一个月休整大军,便再度挥军出发,连续作战,一举夺取徐州。
八月下旬,李利率军返回长安,此后将近两个月时间,他一直陪伴在妻妾子女身边。其间,他将军机政务全部交给李玄、贾诩、李儒和诸葛亮四人处理,而他自己却带着妻儿四处游玩,安享天伦之乐。直到临近寒冬,李欣、蔡琰和滇无瑕等人催促他起行,益州还有一个女人独自抚养一双儿女还在等着他呢。
其实,李利心里一直惦记着远在益州大山里,日夜翘首期盼他到来的梦馨和一双儿女,奈何手心手背都是肉,实在是难以取舍。是以,如果李欣、蔡琰众姐妹不主动提起此事的话,他当真是难以启齿,绝不可能舍下长安的一众妻妾和孩子们,不远千里赶赴益州。
所幸,李欣、董婉、蔡琰众女都是全身心地爱他的女人,她们冰雪聪明,蕙质兰心,可谓是美貌与智慧并重的好女人。她们都知道,李利和梦馨有过每年幽会一次的约定,也知道梦馨一直独自抚养着她和李利的儿子,而今又为李利生下一个女儿。
同为母亲,又都是钟情于李利的女人,她们能够体会梦馨常年独守空房的孤苦和独力抚养一双儿女的辛劳。因此,她们尽管对梦馨特立独行的个性和我行我素的处事方式颇有微词,却并不排斥她的存在,更知道她有多么不容易。于是,众女私下商议之后,毅然决定让李利尽快起行,以免远在益州的梦馨苦苦等候,却始终等不到李利的到来。
但是,李欣、蔡琰和陈钰等十几个姐妹对梦馨这么多年都不与众姐妹见面,却又勾引自家男人不肯放手的行为颇为不满。于是她们暗中商议决定,在姐妹们之间推选出容貌、身材和气质俱佳,并兼具温柔体贴、武艺高强的姐妹陪同李利一起去益州。很明显,她们这是要给梦馨一点颜色看看,让她知道远在长安大将军府的众姐妹都不是庸脂俗粉,亦非贪恋富贵之人,无论是容貌才识还是身材武艺,样样都不逊于她。
当然,这一切都只能在暗中进行,让梦馨清楚这一点即可,却不能放在明处,万一被李利察觉,还以为她们争风吃醋呢。是以任红昌、何莹、小乔和马云萝四女肩负着众姐妹的厚望,但名义上却是沿途照顾夫君李利的衣食起居,并专程前来邀请梦馨择日前往长安,与众姐妹团聚。
这是一场以多敌寡的女人之间的争斗,亦是无声的战争。
双方实力悬殊,不宣而战,既斗艳也斗智,无所谓胜败,只为赢得男人的心。
第116章风雪俏娇娘
朔风呼啸,雪花飘飘。
风雪交加的栈道上,一支商队顶着冰冷刺骨的寒风冒雪前行,行进速度极其缓慢,说是举步维艰亦不为过。
这场不期而遇的暴风雪端是来得突然。
上午还有一丝阳光,中午却寒风大作,晌午刚过便雪花纷落,与肆虐呼啸的寒风共舞。
但见那嘶吼咆哮的狂风裹挟着雪花恣意摇摆,洁白的雪花化作冰冷的雨水,泼洒在栈道上过路行人的脸颊上,当真如锋刃利器一般刮得脸颊生疼。
寒风欺人倒还罢了,最甚者还是寒风中裹挟的冰雨,真真是寒冷刺骨,硬生生地将冒雪赶路的行人冻得脸颊通红,迫使他们不得不缩着脖子,收拢领口,遮住脸颊,只有口鼻露在外面。即便这样,仍是冻得直哆嗦,刚刚呵出一口热气瞬间便成了冰雾,如之奈何?
突如其来的风雪,把冒雪前行的商队害惨了。
原本就非常湿滑的路面被寒风一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凝结成冰,使得拉车的马匹寸步难行,一步三滑。短短一刻钟之内,便有二十余匹战马失足摔倒,致使六辆载货马车翻倒在栈道上,还有十余名扈从摔得四脚朝天,马嘶声和痛叫声交织在一起却抵不过风雪咆哮。如此情形,令整支商队狼狈之极,叫苦不迭,却又无计可施。
唏聿聿!
战马长嘶声中,商队中间的诸侯舆驾骤然一震。致使车内的诸葛亮和李利二人身形不稳,随之歪倒向一旁。李利身手敏捷,第一时间稳住身形。不至于栽倒,但诸葛亮便没有这么幸运了,上身一歪撞在车厢上。
“呃!”肩膀吃痛之下,诸葛亮并未痛叫,而是咬牙闷哼了一声。随即,他伸手撑着蓬壁弯着腰站起来,推开一扇车门。伸头向外张望。“咻”的一阵寒风袭来,冷得他脖子一缩,牙关发颤。仿佛掉进冰窟窿一般,冻得浑身哆嗦。
“哐当!”顿时,诸葛亮后退半步,瞬间关上车门。致使车门砰然作响。
“有一匹战马失足摔倒了。多亏亲兵及时发现,抬着车辕,否则舆驾就会侧翻。主公稍待,微臣这便下去推车。”简要解释了马车突然停下来的原因,诸葛亮一边说话一边穿上大氅,再次推开车门,便要俯身下车。
“且慢!”李利一把拉住诸葛亮,伸手取来卧榻上的貂裘大氅披在身上。招手示意诸葛亮回身坐好,笑着道:“贤弟乃文士。身体本就不如我强壮,加之近日来还要张罗一行人的食宿琐事,甚是劳累。是以这推车的力气活还是让我来吧,贤弟尽管在此安坐,其他事情便交给为兄了。”说话间,李利已弯腰出门,跳下马车。
“这万万使不得!”眼见李利下车,诸葛亮岂能坐得住,一边起身下车,一边急声道:“主公乃万金之躯,岂能为微臣推车!此举不妥,万万使不得!”
然而,他刚一起身便被李利伸手挡在车门口,“贤弟不必多言,按我说的做就行。既然我是主公,那就听我的,坐稳了,切莫再撞到车厢。呵呵呵!”笑声中,李利关上车门,旋即搓搓手,与亲兵一起推着舆驾徐徐前行。
这时,刚刚摔倒的战马已被亲兵牵走,并重新套上一匹战马。随即,四名亲兵护持在战马左右,牵着战马缓缓而行。这样以来,李利便无须推车了,可他却没有上车,而是跟在马车旁边徒步前行。
道路确实是十分难行,稍不留神就会滑倒,是以李利走得很慢,加之边走边看,东瞅瞅西望望,渐渐落在马车后面。
“咦,夫君?”透过马车的小窗,何莹无意中瞥见李利竟在自己的车驾旁边,惊愕之余,她连忙推开车门,柔声道:“夫君这是外面太冷,夫君快上车!”
“免了,路面太滑,战马根本使不上力,多一个人便多一份重量。快关门,省得冻着,夫君我身强体壮,这点风雪还扛得住!”说完话后,李利不由分说,伸手关上车门,通过小窗摆手示意何莹不必担心。
的确,李利久经沙场,体魄强健,置身于风雪当中非但让他感觉不到寒冷,反而感觉身上愈发有劲儿,头脑格外清醒,吸入口鼻的气息异常清新。
?临近傍晚,风雪愈发凶猛,已然遮住了视线,将李利一行人只能看到前方五十步之内的事物,再远便是一片白茫茫的雪花。
幸运的是,就在夜幕迅速降临之际,前方探路的扈从回马来报,前方五百步就有一家驿站,扈从已经包下整个驿站,并吩咐店家提前做准备。
这对整支商队而言无疑是最振奋人心的好消息。顿时间,原本冻得鼻尖发红、嘴唇发紫的扈从们脚步变得轻快起来,即使摔倒了也毫不在意,只顾着往前跑,恨不得一步跨进驿站,尽快摆脱这该死的暴风雪。
而李利此时已然落在队伍后面,却依旧坚持徒步前行,执意不肯坐回温暖舒适的马车里。正因如此,亲卫统领李挚带着二十余名扈从(金猊卫亲兵)围在他的身旁,替他遮风挡雪,以免打断他的思路。
诚然,李利之所以坚持步行,其实就是走着走着便不由自主地思考着天下格局和益州眼下的形势。
方今天下,李利已经占据七个州郡,大汉十三州已有大半落在他的手里。依此情形看来,他似乎已经稳操胜券,实力空前强大,俨然一枝独秀,领袖群雄。然则,这不过是表面形势而已,实际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在邺城惨败之前,李利曾经一度认为,自己灭掉袁绍之后天下间将再无敌手,一统天下之日指日可待,问鼎江山已是近在咫尺。但是,冀州大败让他险些饮恨邺城,命丧黄泉,即使是侥幸逃出生天,他麾下的西凉军也为此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实力骤降三成,近乎完全抵消了他攻占幽州、豫州、淮南和徐州等州郡的所有战果,甚至犹有过之。
这场空前惨败让李利至今难以释怀,反复回忆着冀州之战的前后始末,反思自己的每一项决策,最终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这便是,他在整个战役之中的每一个决策都不能说是失策或错误的,都是极其理智的决断,可结果却是事与愿违,完全陷入袁绍和曹操早已设计好的彀中,以致惨败如斯。
这种结果不由得让他想起记忆里三国争霸中的几场大规模战事,几乎全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大战,与他所经历的冀州之战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其一,官渡之战,这是曹操与袁绍之间决定中原归属的关键性战役。袁绍以五倍于曹操的绝对优势兵力如泰山压顶一般进攻曹操,而曹操却在战局陷入僵持之时一把大火烧了乌巢,从而奠定了胜利基础,继而攻取整个中原,为日后曹魏天下夯实基础,扎下根基。
其二,赤壁之战,这是曹操痛失一统天下的颠覆性战役。以十倍于江东军的空前优势,以鲸吞之势企图吞噬江东,却不料最后关头折戟沉沙,功败垂成,半生辛劳毁于一旦。如无赤壁之战,焉有随后的三国争霸,东汉乱世岂能长达百年?
不妨试想一下,曹操征战南北,戎马半生,赢得大半个天下,却折在小小的赤壁之上。莫非他真的被胜利冲昏头脑,狂妄到昏聩无能的地步了吗?事实绝对不是这样的。他征战天下数十载,岂能在最后关头狂妄自大,忘乎所以?然而,他终究是败了,而且空前大败,败得一塌糊涂,由此失去了一生之中一统天下的最佳时机,随后再也没有机会统一天下了。
其三,夷陵之战,这是决定蜀汉命运的一战。其实质与曹操的赤壁之战并无二致,几乎是如出一辙,最终都毁在一个“火”字上。也正是因为夷陵一场大败,折损了蜀汉最精锐的军队,耗费了无数钱粮军械,才使得随后的十余次北伐全是虎头蛇尾,屡屡无功而返,最终被曹魏一次偷袭成功便彻底覆灭。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由于李利的出现,一切都已改变,但这并不妨碍他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因为他同样遭遇了一场自以为胜券在握的惨败。而这便是给他敲响了警钟,让他深切体会到“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绝对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真真切切存在的。在胜利摆在面前之前,一切都是虚幻的,即便是煮熟的鸭子也有可能飞走,即使是放在嘴边的肥肉也有可能不翼而飞,这一切只因为世事无绝对。
唏聿聿!
“嘭!”一阵战马惊鸣长嘶声打断了李利的思绪,将他瞬间带回冰天雪地之中,旋即耳边传来隐隐约约的求救声:“救命、救命、救命啊!”伴随一声砰然巨响,求救声戛然而止,而最后那声“啊”的一声惨叫却清楚无误地传进李利耳朵里,也让他迅速确定了求救声传来的方向。
“尔等围着我作甚?快去救人哪!”循声扭头向身后张望的一瞬间,李利随手接过李挚手中的缰绳,翻身上马,招呼身边的亲兵跟随自己前去救人。
第117章风雪俏娇娘(续)
伴随“嘭”的一声哐当巨响,求救声戛然而止。
而最后那声“啊”的一声惨叫却清楚无误地传进李利耳朵里,也让他迅速确定了求救声传来的方向。
“尔等围着我作甚?快去救人哪!”
循声扭头向身后张望的一瞬间,李利随手接过李挚手中的缰绳,翻身上马,招呼围在身边的亲兵跟随自己前去救人。
“驾!”一声怒喝之下,但见李利跃马疾奔,眨眼间便奔行五十步远,身影迅速消失在李挚等人的视线当中。
这一幕看得李挚大惊失色,一边策马前行一边惊声疾呼:“主公慢行,冰雪路滑,当心、、、啊!”刚说完“当心”二字,李挚座下战马便躯体侧歪,继而砰然摔倒,以致李挚猝不及防之下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便被座骑拖着硬生生地滑倒在地。旋即,在巨大惯性的带动下,他蜷缩身体擦着已经结冰的地面摔飞出去,直至撞到路边的岩壁方才停下来。
就在他的座骑失足滑倒的同时,紧随他身后的十余名扈从或马失前蹄滑倒或被绊倒,相继摔倒在地,摔得是人仰马翻,跌跌撞撞乱作一团。
“坏事了!”眼见自己身后的亲兵竟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