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骁骑(虎贲)-第3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额头,随之额头上鼓起蒲桃(葡萄)大的血包,险些当场见红。

“哎呦!”蒯良捂着额头的痛叫声并未打消刘表心头的怒火,只见他看都不看蒯良一眼,厉声怒斥道:“岂有此理!诸葛玄身为南阳太守,为何不出兵抵挡,反倒大开城门放五路诸侯大军进入宛城?现在倒好,诸侯们反客为主,顺手接管南阳全郡,十几万大军堂而皇之地进入荆州境内。

此举无异于引狼入室,硬生生将战火带入我荆州,这会给我荆州招来天大的麻烦!西凉李利岂是好惹的,十二万大军陈兵南阳,这可如何是好?”

蒯越本想出言劝阻,却留意到主公刘表的话语中刻意省去天子和百官,避而不言。这一发现让蒯越窥探到刘表的心思,故而他并不急于开口,反而细心查看兄长蒯良的伤势。好大一个血包,又红又紫,差点打破额头,鲜血横流。这可真是无妄之灾,被盛怒之中的刘表掀翻竹简打中,上哪儿说理去?这迎头一棒,算是白打了!

一边低声安慰兄长,蒯越一边留意着刘表的神色变化,心中若有所思。其实,荆州治下一众僚属都知道刘表的心思,无非是偏安一隅,坐守荆州,享受荣华富贵,安度晚年。因此,刘表根本迎接天子和百官之意,从来没有,甚至对汉室兴亡都不在意,在他眼里只有荆州七郡,余下一切都漠不关心。二十天前接到勤王令的那一刻,刘表看完诏令后一言不发,遂将竹简拿进内堂,束之高阁,置若罔闻。

本来一切都如刘表所想,不管天下各州如何纷乱征伐,荆州各郡都会相安无事,风平浪静。然而,随着昨日傍晚南阳郡治宛城大开城门,将五路诸侯大军和天子、百官们迎进郡守府,暴风骤雨随之扑向荆州,使得荆州上空战云密布,一片风雨欲来之势。

这对刘表而言就如同晴空霹雳,坐在府中却祸从天降,使得他再也不得安宁,身不由己地被卷入这场纷争之中

第901章风云会,嫁祸荆州

本来一切都如刘表所想,不管天下各州如何纷乱征伐,荆州各郡都会相安无事,风平浪静。

然而,随着昨日傍晚南阳郡治宛城大开城门,将五路诸侯大军和天子、百官们迎进郡守府,暴风骤雨随之扑向荆州,使得荆州上空战云密布,一片风雨欲来之势。

这对刘表而言就如同晴空霹雳,坐在府中却祸从天降,使得他再也不得安宁,身不由己地被卷入这场纷争之中。

天降横祸,这让刘表如何还能坐得住,如何还能不大发雷霆,如何不怒火中烧?

如果说蒯良刚刚是无辜被殃及,以致额头上鼓起血包,那刘表此刻所面临的才是真正的无妄之灾,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麻烦,甚至有可能毁掉荆州现有的大好局面。

现任南阳太守诸葛玄,本是刘表的旧识故友,早年躲避战祸举家从琅琊郡迁徙至荆州,遂被刘表举荐为扬州豫章太守。却不料,扬州战火纷飞,袁术与刘繇打得昏天暗地,致使诸葛玄不得不暂时寄居荆州刘表帐下。随后,朝廷改任孙策为豫章太守,而刘表又趁着司隶大战之际出兵南阳,将失陷多年的南阳郡重新夺回来。如此一来,刘表治下又多了一个郡,随之做个顺水人情,举荐诸葛玄出任南阳太守。没想到,李利倒是挺干脆,收了刘表进献的钱粮之后,立即下诏应允。

就这样,本来应该客死他乡的诸葛玄。阴差阳错地没有前往豫章郡上任,自然也不会在逃离豫章郡途中染病而亡。眼下他还活得好好的,而且是中原第一大郡南阳郡的郡守。辖下共有三十六个县,相当于三个郡,跃居天下各郡之首,且为东汉开国帝王光武帝刘秀的起家之地,故称“帝乡”。

正所谓:一饮一啄岂非无因。历史上,刘表终其一生都未能将南阳郡重新夺回来。然则前番司隶大战时,刘表却捡个大便宜。趁着中原诸侯与西凉李利大战于函谷关,时机出兵攻取南阳郡,出其不意地一鼓而下。夺回帝乡南阳。与此同时,他举荐诸葛玄出任豫章太守,却因扬州纷乱、战火不休,失信于故友。为了弥补失策、保全颜面。遂将南阳郡交予诸葛玄,极力举荐其出任太守。

事情进行至此,可谓是两全其美,皆大欢喜。

不承想,世事难料,刘表百密一疏,万万没想到曹操、袁绍、袁术、刘备和吕布等诸侯会裹挟天子和百官放弃洛阳,继而退守南阳。并各自率领大军进入荆州。如此以来,不但南阳郡得而复失。还将整个荆州拖入这场空前争斗当中,一举打破了荆州多年的平静,战火烽烟瞬间席卷荆州。

州牧府大堂上,刘表接到禀报后暴跳如雷,勃然大怒,脸红脖子粗,气喘如牛。但这只是表象,待他大肆发泄一通后渐渐冷静下来,心中知道此事怨不得诸葛玄,而是曹操、袁绍等五路诸侯故意祸水东引,将这场争端引向荆州,从而达到将他刘表拖下水的险恶用心。

面对天子和百官们亲临城下,休说诸葛玄不敢怠慢,别无选择之下只能开城迎驾,就算刘表亲自坐镇宛城,也不能视而不见,拒而不纳。毕竟他是根正苗红的汉室宗亲,堂堂正正的大汉皇叔,在皇室宗族中享有崇高声望。而今天子刘协亲临南阳,难道他还能佯作充耳不闻,避之不见么?

倘若如此,他刘表有何颜面立于世间,还算是汉室宗亲、刘氏皇族中人吗,百年之后有何面目去见历代先祖?

正是因为身份使然,从接到勤王诏令的那一刻开始,刘表就没想过奉诏接驾。放眼天下,各路诸侯都能挟持天子和百官以号令天下,唯独汉室宗亲不能这么做,或者说但凡出身刘氏宗族的诸侯都不能接下这个烫手山芋。因为其他诸侯可以拥兵自立、割据为王,唯独刘氏宗族不能在乱世当中挟持天子,图谋江山。一旦皇族中人胁迫天子和百官们,便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其身不正、其心叵测,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必遭世人唾弃,自绝于天下。

这是置身于大争之世当中,特殊环境下造成的必然结果。如果适逢太平之时,刘氏宗族内部纷争,皇族中人争夺皇位,尚且有情可原,毕竟历朝历代的皇室纷争屡见不鲜。但是,面对诸侯并起、群雄环伺的大乱局面,如果皇族中人还在内讧争斗、甚至刀兵相向,此举实在是令人寒心,为世人所不容。果真如此,人心向背定成败,大汉江山就彻底毁了,再也无法挽回。

小分割线

“呼嘭!”

大堂上阶,怒气冲天的发泄一通后,刘表长嘘一口气,气喘吁吁地瘫坐在州牧宝座上,神情阴沉如墨,仰头望着上方的横梁怔怔失神,沉默不语。

眼见刘表终于冷静下来,蒯越起身躬身一揖,轻声劝慰道:“主公息怒。事已至此,抱怨自责亦是徒然,如何妥善应对才是当务之急。”

“哎,真是防不胜防啊!”刘表颔首叹息一声,怒气未消地沉声道:“多年以来,天下州郡战火四起、厮杀不休,以致黎民百姓生灵涂炭,苦不堪言,逃亡避难者比比皆是。值此纷乱之世,唯我荆州各郡局势稳定,风调雨顺,物阜民丰,百姓安居乐业,人口与日俱增,实力亦在稳步增长之中。自本州提领荆州以来,劝课农桑、商贾兴旺,兢兢业业治理州郡,颇有成效,自认有些微薄功绩,不负皇恩,问心无愧。

现如今,老夫已是花甲之人,风烛残年,无心逞强争霸,只想牧守一方百姓,妻儿承欢膝下,安度余生。却不料,此番天子、百官和各路诸侯齐聚南阳,数十万大军贸然闯入我荆州境内,硬生生将我荆州卷入战火烽烟当中。眼下我荆州局势堪忧,稍有不慎便会深陷战争泥潭之中无法脱身。时局危难,前路艰险,一步踏错,其后果不堪设想。事出突然,老夫心力憔悴,不知异度可有良策?”

刘表学识渊博,自身便是大汉名士,言谈举止甚为讲究,语气柔和,言辞中肯,滴水不漏,加之声情并茂,不知不觉中便能打动人心。这种温文尔雅的气质谈吐,在天下所有诸侯当中并不多见,可谓是独树一帜,独此一家。

闻听刘表之言,蒯越深以为然地连连点头,感同身受地恭声道:“主公所言极是。值此天下大乱之际,我荆州九郡在主公呕心沥血的勤勉治理下,秩序井然,百业兴旺,战火消弭,可谓是当今天下为数不多的一方净土。故此,中原各州百姓纷纷举家迁入荆州,短短五年之内,人口数量比之此前翻一番,已然跃居天下各州之首,堪称中原第一大州。

然则,世事纷乱,诸侯争斗愈演愈烈,大汉各州各郡皆是烽烟四起,战火弥漫。我荆州地处中原腹地,若想不染纷争、置身事外,谈何容易?此番五路诸侯挟持天子和百官前来宛城避难,名义上是接驾,实则居心叵测,均是企图效仿西凉李利,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期达到独霸天下的目的,最终夺取汉室江山,取而代之。”

顺着刘表的话茬恭维一番后,蒯越话音稍顿,脸色严肃,神情渐渐凝重起来。缓口气后,他语气沉重地道:“如今,南阳郡已被诸侯大军所占据,随后追击而来的西凉大军也已陈兵司隶边境,摆出大军压境之势。与此同时,据斥候探报,江东孙策已于昨日傍晚率领四万兵马抵达南阳,想必此时便已觐见天子。

至此,方今天下九路诸侯当中,除幽州公孙瓒、益州刘璋两路势力之外,余下六路诸侯(刘备和吕布共居徐州为一路诸侯势力)相继领军到达,齐聚南阳。唯独欠缺我荆州大军,故而主公此次势必亲自前往南阳,觐见天子,以全君臣之礼,略尽地主之谊。”

刘表微微颔首,语气低缓地轻声道:“这是自然。天子、百官和各路诸侯齐聚南阳,老夫身为荆州之主岂可避而不见,自当亲身前往,以免落人口实。然,老夫所虑者乃是如何应对眼前局势,尤其是大军压境的西凉军?”

话音方落,不等蒯越答话,刘表便心有所感的感慨道:“李文昌出身卑微,却在短短数年间强势崛起,据武威、战西域,屡挫韩马,整合西凉军,入主长安,平定西凉。而后,此子游历天下,如入无人之境;马踏塞北,攻取并州,以一己之力打败中原九路诸侯联军,兵不血刃收取汉中。这一桩桩、一件件的显赫战绩,早已人尽皆知,令世人惊叹不已,广为传颂。

现如今,西凉李利独占四州之地,拥兵五十余万,半数为西凉铁骑,兵强马壮,声势滔天,天下诸侯无人敢于捋其锋芒。可眼下,李利亲率大军陈兵南阳,兵锋直指荆州。我荆州兵马战力如何,异度心知肚明,而今西凉李利大军压境,我等如之奈何?”

第902章风云会,诸侯云集

感谢:宝哥、qiuhuoshi书友月票支持,多谢!

蒯越闻言点头,眉头紧蹙,思索着说道:“在下亦知主公所虑者便是西凉李利。然则,事已至此,我等只能沉着应对,无法逃避。我荆州兵马共计三十余万,分为两部:水师与陆军;若论水上作战,我荆州水师无敌于天下,但陆地征战却远不如西凉铁骑。

为今之计,我等既不能与各路诸侯为敌,又不能树敌于李利,必须多方斡旋,两边交好。”

说到这儿,蒯越语气一顿,见刘表微微颔首后,接着说道:“与各路诸侯交好相对容易。毕竟他们此次都是奔着天子和百官而来,而主公并无争夺之心,因此与他们没有利益冲突,只需略尽地主之谊,善加款待即可,无须过于礼让。

当今天下,追根究底还是强者为尊。我荆州兵马虽然不及西凉军,却不惧其他各路诸侯。故而,主公此次无须对他们过于客气,必要时还需展示强大的武力,藉此震慑各路诸侯。力求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在荆州地界上,主公才是主宰,容不得他们恣意放肆,胡作非为。

而在交好西凉李利之时,我等则需谨慎对待,第一时间向李利言明一切,并表明立场。为此,我等可以赠送西凉军一部分粮草辎重,以示诚意,稳住李利及其麾下的西凉军。而后,再进一步磋商。可以对李利许诺一些好处,即便耗费一些钱粮也在所不惜,毕竟钱粮能解决的事情都不叫事儿。但李利必须保证其麾下兵马不得进入南阳。李利素重承诺,言出必行,只要他能亲口应允此事,此次南阳危机就算解决大半,余下则不足为虑。”

“嗯,异度高见,与老夫所想不谋而合。”听完蒯越一番话后。刘表欣然颔首,严肃的神情舒缓许多,脸色也随之舒展来来。

随即他若有所思地沉吟道:“确如异度所言。此次各镇诸侯齐聚南阳,确是来者不善,如不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施以震慑。各镇诸侯便会以为老夫软弱可欺。可以任由他们胡作非为。故此,异度以为此次我等应当如何调兵遣将,以多少兵马为宜?”

蒯越显然对此早有盘算,闻言后,不假思索道:“此次主公需调集精锐兵马随行,还需得力战将护持左右,且人数不能太少。兵马方面,在下建议抽调八万精锐步骑。并征调两万水师,共计十万大军。至于随行将领么。公子刘磐骁勇异常,有万夫不当之勇,可为主公亲卫统领;江夏太守黄祖将军能征善战,可为中军主将;蔡中、蔡和、张允和黄祖将军帐下部将苏飞一同前往。此外,在下再为主公举荐一名文武双全的得力战将,堪称大将之才,此人便是宛城人文聘文仲业,可为主公近身侍卫。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刘表闻言沉思片刻,颔首道:“如此甚好,依此而行吧。另外,命蔡瑁留守襄阳,韩玄镇守长沙,黄祖之子暂代其父镇守江夏,蒯良坐镇南郡,刘先留守州牧府,务必确保荆州各郡局势平稳。”

“主公英明,在下这便去安排,午后便可起行前往宛城。”蒯越躬身应道。

“”

宛城,郡守府。

后院内堂,身着单衣的刘协靠在软榻上闭目假寐,皇后伏寿和董贵人一左一右依偎在他的臂弯里,纤指游走,爱抚着他那并不发达的胸膛。此刻二女脸颊上浮现出激情过后的潮红,媚眼流转,含情脉脉,粉颈香腮上还残留着清晰可见的咬痕。

这是刚刚欢好时刘协留下的,一排排牙印鲜红带血,痛得二女失声尖叫,恰恰是她们的尖叫声促使刘协异常兴奋,史无前例的超常发挥,一龙戏二凤,酣畅淋漓。

在这中近乎变态的激情刺激下,伏寿和董贵人第一次品尝到欲死欲仙的美妙,切身感受到女人应有的乐趣。以至于,她们激情澎湃,渐渐忘却了粉颈香腮上的疼痛,疯狂索爱,忘情地扭动着娇躯,让刘协激动地热血喷张,亢奋难耐,跃马挥枪,纵横驰骋,真正做一回男人。而两位美人玉体上的牙印就代表着她们是只属于他一个人,似乎是宣示主权归属一般,生怕再次失去这两个让他又爱又恨的女人。

不言而喻,刘协对二女被强盗首领强行掳进房间之事一直耿耿于心,无法释怀。尽管她们事后多方解释,恨不得解开衣服让他亲自察看,以证明自身清白,并未被盗贼头领侵犯玷污。只可惜,刘协根本不信,毕竟他当时就在门外,亲耳听到房间里传出不堪入耳的靡靡之音,甚是疯狂。自此以后,这段屈辱的场景和那迷乱不堪的声音便时刻萦绕在心头,驱之不散挥之不去,折磨得他近乎癫狂,永远也不可能忘却。

刘协原打算这辈子都不会再碰伏寿和董贵人这两个贱人一根手指头,省得玷污了自己圣洁的龙体。奈何他对两女妖娆丰腴的玉体痴迷之极,她们承载着他作为男人的最初最美好的记忆,令他欲罢不能,割舍不下。

在自身彻底脱离危险之后,刘协苦尽甘来,再次回到熟悉的生活氛围当中,前簇后拥、锦衣玉食,重新做回大汉天子。与此同时,六路诸侯跟随左右,供他驱使,挥斥方遒,再现帝王雄姿。

所谓饱暖思淫欲,心痒难耐的刘协忍不住又将伏寿和董贵人召到寝宫,又啃又咬,胡天胡地、肆意而为,极尽颠鸾倒凤之能事。出乎意料的是。这次欢好异常刺激,令他血脉喷张,亢奋而持久。大展雄风;再不像从前那样兴致冲冲扑上去,折腾两下便一泄如注。

欢愉过后,刘协略显单薄的身体仿佛被抽空了一般,披着单衣靠在软榻上急促地喘息着,身心舒泰,畅快淋漓。闭目假寐中,他眯眼打量着身边的女人。却见她们脸颊绯红,媚眼如丝,对自己一如既往的痴迷爱恋。这让刘协获得前所未有的满足。男人独有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一种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帝王豪情充斥心头,仿佛中兴大汉指日可待,各路诸侯纷纷俯首称臣、李贼束手。叱咤风云。唯我独尊。

“哈哈哈!”恍然间,刘协骤然睁开眼睛,疯狂大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陛下、夫君,你这是”乍见刘协莫名其妙地放声大笑,伏寿和董贵人吓得娇躯惊颤,噌地坐起身来,惊骇不已地看着他。有心询问却又不知说些什么。

“呃!”思绪被打断,刘协的狂笑声戛然而止。暮然抬头,却见伏寿和董贵人白皙如凝脂的雪白娇躯呈现在眼前。

伏寿香肩瘦削,肌肤柔嫩而光滑,一对锁骨凸显出她独具一格的骨感美,酥胸不大不小、正好只手可握,宛如七分熟的水蜜桃,桃尖粉红娇嫩、香艳欲滴,煞是诱人,见之令人忍不住扑上去咬一口。下腹平平、微微凹陷,纤腰盈盈一握,后跨却骤然蓬隆,宛如丰硕肥美的银盆,承载着一方肥沃膏腴之地。

相对于伏寿,董贵人娇躯丰满许多,玉体莹白胜雪,肌肤光滑圆润;酥胸硕大,难以一手掌握,宛如熟透的蟠桃,粉红饱满,似乎蕴含着无尽的桃汁,肥美而滚圆,见之令人垂涎三尺,恨不能将其一口吞下。下腹微凸,肚脐深陷,蛮腰细滑圆润,丰臀硕大,圆盆状的双臀之间形成极深的沟壑,那里隐藏着一块茂密肥美的草地,令人痴迷陶醉,不可自拔。

“咕嘟!”直勾勾地盯着映入眼帘的妖娆身姿,刘协艰难地咽一口唾沫,喉结涌动,心痒难耐,刚刚熄灭的欲火再次翻腾起来,跃跃欲试。

正待他一双魔掌再次伸向一大一小两个截然不同的水蜜桃时,门外传来董弘的声音:“启禀陛下,荆州牧刘表率领大军前来,此刻正在大堂等候陛下召见。”

“皇叔来了?”刘协闻声惊愕,犹如一盆冷水迎头泼下,将他心头翻滚不已的欲火瞬间浇灭,连个火星都不留,前一秒还蠢蠢欲动的物事,后一秒便彻底萎靡不振,像毛虫一样蜷缩起来。

这是在荆州地界上,刘协虽名为大汉天子,却是落魄帝王,脚下这方土地的实际主人并不是他,而是荆州牧刘表刘景升。并且,刘表还是根正苗红的汉室宗亲,曾为官吏皇室内部事务的宗正府宗正,在皇室宗族中拥有极高威望,堂堂正正的大汉皇叔。

此刻刘表领军前来宛城,与情与理,刘协都要第一时间接见,甚至亲自出城相迎亦不为过。毕竟,现如今汉室衰微,皇权旁落,群雄割据,大汉皇权面临最严峻的考验,倾覆在即。这个时候,如有刘表倾力辅助,那将是刘协之幸,刘氏皇族之幸,大汉之幸也。

“咕噜”一声,刘协连滚带爬地下榻,随手抓起龙袍披在身上,俯身穿上长靴。这时,伏寿和董贵人也顾不上春光大泄,忙不迭跪坐在榻上给刘协更衣,以免他忙中出错,在各路诸侯面前出丑,有失天子威仪。

少顷,刘协穿戴整齐,头也不回地打开房门,以至于伏寿和董贵人惊叫着裹上锦被,唯恐被侍从看到白皙的玉体。

“陛下,刘表一到,此番诸侯们算是到齐了。此刻,各路诸侯便齐聚大堂,接下来或许就要讨要封赏了。陛下还需多多留心才是,谨言慎行,切不可激怒各路诸侯。”眼见刘协出来,董弘立即快步贴上来,低声叮嘱道。

刘协闻声神情微变,蹙着眉头,语气不悦道:“封官许愿嘛,朕早有准备。走吧,随朕去见见六路诸侯”

第903章风云会,强者为尊

嗒嗒嗒!

一队队战骑缓缓开进城门,位于战骑正中的是一辆等若三公座驾的奢华马车徐徐入城,后面跟着数以万计的步军甲士。

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进城中,将六里长街堵得严严实实,径直前往郡守府。

“这是哪镇诸侯的大军,竟然堂而皇之的进驻城池?”

“对呀!这几天五镇诸侯先后进城,可他们随行兵马都很少,最多不过五千之数,为何此人如此大胆?”

“几位兄台切莫声张,以免招致杀身之祸。兄台且看那旌旗上的旗号,这是荆州牧刘表麾下大军,南阳郡本就是荆州治下郡县,刘荆州率军前来自然可以直接进城,何须驻扎在城外?”

“哦?原来如此,多谢兄台提醒。幸会,幸会”

“”

通往郡守府的街巷两旁,一群喜欢凑热闹的衣冠楚楚的文士聚在一起,指着眼前的大军指指点点,评头论足,窃窃私语。他们之中大多数都是南阳郡本地的士子,半数是土生土长的宛城人,准确地说应该是宛城内出身寒微的读书人。

所谓士子,不过是普通百姓对他们的尊称。毕竟,在这个时代中读书人所占的比例并不大,因此颇为受人尊重。但凡身着儒生长袍的彬彬有礼的书生,统称为“文士”,俨然处于整个社会的上流人士。自从春秋时期管子提出“士农工商四民者,乃国之柱石”之说。读书人一直处于整个社会的中上阶层,而儒生长袍则是文士们身份的象征。

值得一提的是,南阳郡乃东汉光武帝的故乡。是为帝乡,在大汉各郡之中属于特殊存在。故而,值此纷乱之世,在洛阳皇城被毁的情况下,中原各郡的文士们大多喜欢聚集于此,希望沾点帝乡的灵秀之气,以期将来自己的仕途坦荡。扶摇直上,光宗耀祖。

然而令人惊奇的是,这些文士身在宛城竟然不认识荆州牧刘表的座驾和旗帜。不得不说这当真是很另类的事情,咄咄怪哉。不过,若是回顾南阳郡近年来的更迭情况,就不难理解他们为何不认识刘景升的兵马和座驾了。

自黄巾暴乱发生后。南阳郡就是重灾区。数十万黄巾贼盘踞于此,后来虽被官军剿灭,但黄巾余孽一直不曾断绝,多有匪患肆虐。黄巾暴乱平息后,南阳郡虽然名义上归属荆州辖下,实际上则是隶属荆州牧与司隶校尉双重辖制,其太守直接由洛阳朝廷直接任命,荆州牧只有节制之权。却无权直接插手郡内军政。

故此,自打刘表上任荆州牧以来。南阳郡就不在其治下,一直被袁术所占据,并对荆州虎视眈眈。直到司隶大战期间,袁术将重心转移至扬州,治所设在寿春,又与扬州刺史刘繇大战正酣,以致南阳郡防备松懈。刘表瞅准战机,适时出兵,一鼓作气将南阳郡重新纳入荆州治下,终于在有生之年收复荆州全境,占据荆州九郡(南阳乃帝乡,辖下三十六县相当于三郡之地)。

迄今为止,南阳郡归附荆州治下不满一年,而刘表收复南阳郡时并非亲自领兵,而是由蔡瑁、张允领军出征,事后仅是巡视过一次,便匆匆返回襄阳。

正是因为顺利收复南阳,使得蔡瑁、张允二人战绩卓著,受到刘表大加赏赐,擢升蔡瑁为荆州上将军,张允为水师将军,蔡中、蔡和以及其他蔡氏族人也因此得到赏赐,个个身居要职,实力大涨。

由此蔡氏一族跃居荆州第一大家族,蔡瑁和张允二人手握实权超越了蒯氏兄弟,与江夏黄祖并称为荆州上将军,掌控着荆州半数兵马大权。

小分割线

刘表乘坐的车驾缓缓而行,十万大军进城后一分为四,分别前往东南西北四门,霍然是试图接管宛城城防。

不过此事还有待商榷,毕竟眼下整个宛城乃四路诸侯共掌,袁绍接管北门,曹操接管东门,袁术接管南门,刘备和吕布同为一路诸侯,接管最为重要的西门。西门之所以重要,因为它与西凉东南方的武关距离颇近,时刻面临西凉军的威胁。

坐在马车里,刘表透过车窗看到路边的文人士子对自己的座驾指指点点,大多数人脸上都浮现出仰慕惊羡之情,眼神热切,神情向往。刘表见之微微一笑,遂轻轻扭头收回目光,然而就在他扭头的一刹那,无意间瞥见郡守府对门的酒肆阁楼窗口上站着三个相貌堂堂的年轻人,他们神色平静地俯视着率先到达郡守府门前的荆州战骑,神情举止与路边的文人士子截然不同。正待刘表进一步查看时,车驾转弯抵达郡守府正门,袁绍、曹操、袁术、刘备、吕布和孙策等诸侯联袂迎上来。

“禀主公,各镇诸侯已在府门前等候多时了。”刘表微微愣神之际,车门外传来别驾蒯越的声音,霍然是提醒他不可在众诸侯面前失礼,以免横生枝节。

“嗯,知道了。”刘表沉吟一声,俯身走下马车,随即扭头看向酒肆阁楼,却见刚刚那扇格窗已经关上,那三名俊朗的年轻人已不见踪影。

“我荆州境内竟有此等姿容魁伟的青年才俊,为何老夫先前从未见过?真是咄咄怪事!”暗自轻叹一声,刘表随即将之抛到脑后,脸颊微动,瞬间浮现出如沐春风的笑容,继而大步走向袁绍、曹操等人,依次见礼。

稍作寒暄后,六镇诸侯联袂走向大堂,行走间谈笑风生,颇有故友重逢的氛围。

然而,待众人迈过大堂门槛之后,笑声骤停,迅速收敛笑容,一股微妙而严肃的氛围充斥着大堂,使得空气都为之凝结,致使站在大堂拐角处的一众侍从纷纷屏息而立,噤若寒蝉。

这是因为大堂下阶正中摆着七个席位,之前袁绍坐在左侧首位,其下首是袁术、孙策;曹操居右侧首位,其下首是刘备和吕布,末席空缺。可现在刘表来了,座次自然随之变动,但六镇诸侯谁愿意屈居末座呢,袁绍和曹操二人谁又愿意让出自己的席位呢?

六镇诸侯谁会展现自己的高风亮节,主动示弱,甘居人后?

席位座次意味着什么?这是不言而喻的。倘若天下太平,自然不存在席位之争,众人之间的官爵尊卑一目了然,各自落座即可,不存在任何争执。但眼下正值乱世,座次就显得异常重要,每一个座次就代表各自的身份地位,继而决定各自的话语权。如此一来,自然是席位越靠前越好,每靠前一个座次,就意味着自己在天下诸侯中的地位上升一步。

按照官爵高低,袁绍本是车骑将军,位及三公,比刘表略胜半筹,理应上坐;奈何司隶大战后,他的官爵被李利罢免,车骑将军之位重新敕封给了李傕,不过他还是冀州牧。由此,堂内七位诸侯中以吕布官爵最高,奋威将军等同三公,理应居首位;其次是刘表,可他又是荆州之主;余下依次是曹操、袁术、袁绍、孙策和刘备。

这其中还有一个问题,汉代以右为尊,这是自刘邦一统天下之后确定下来的规矩,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然而,自从李利接掌长安后,便打破了这一规矩,鉴于后世汉人的规矩,重新启用始皇礼制,以左为尊。故而李利麾下一律以左为尊,且多为武将,刻意抬高武将的地位,以此彰显武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