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骁骑(虎贲)-第2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音一顿,李利似是又想到什么:“噢,对了,叔至可曾探明曹军现有多少人马?”

陈到接声道:“禀主公,由于天色暗淡,末将与斥候大队并未看清曹军的具体人数。不过,从其撤离时阵型规模以及留在地上的马蹄印来看,曹军现有不少于五千战骑,步军应在五万左右,步骑加起来应该有五六万人马。”

“哦,五六万人马?”

李利神色愕然地沉吟一声,既而无奈地摇摇头,哑然失笑道:“曹操招兵买马的速度确实十分惊人哪!昔日飞云渡一役,曹操麾下最精锐的六万青州兵全军覆没,只剩他一个光杆儿将军逃了回去。不承想。这才过去多久啊,满打满算不过是区区五个月而已,他竟然又将兵马扩充至六万之数。巧借诸侯盟友的名义伺机壮大实力。这份招兵买马的能耐,着实让我望尘莫及,羡慕得紧哪!呵呵呵”

陈到咧嘴而笑,他自是听得出自家主公话语中的讽刺之意,明着说是羡慕曹操,实则鄙夷其品行奸诈卑劣,甚为不耻。

“主公所言极是。据斥候探报。此刻曹操麾下这五万余大军的确不是他的嫡系人马,也并非新近招募的青壮乡勇,而是盟军其他诸侯交予他临时指挥的部曲。以及决战中打散的逃兵。这将近六万大军之中,曹操本部人马只有两万,余下四万全是其他诸侯帐下的兵马。

其中便有江东孙策奉命调往河东郡时留下一万三千步卒,河内张扬帐下的两万余步骑。剩下几千人马则是曹操在此次大战中收拢的散兵游勇。这便是六万曹军的由来。追根究底,这些兵马全是从其他诸侯帐下抢过来的兵士,根本不是自行招募的人马。”

李利闻言淡然一笑,微微摇头说道:“叔至切莫轻视曹操此番作为,实际上,敢抢、会抢,也是一种本事。最重要的是抓住时机,找准目标。不出手则已,一旦出手便不落空。而这恰恰曹操的厉害之处。

方今天下,群雄割据,纵观各路诸侯,有谁不是恃强凌弱、强取豪夺,抢人、抢钱粮、抢州郡,几乎无一不是抢来的。只不过各路诸侯抢得比较文雅,讲究事出有因、出师有名,如此才能将抢到手的东西名正言顺地占为己有。像曹操这样吃相比较难看的抢人手法,实属不得已而为之;毕竟娄底原方圆百里之内根本招募不到青壮,自然也买不到战马,如此便无法扩充兵马。

更何况,时下曹操处境艰难,兖州根基已失,又遭遇飞云渡惨败,在盟军中的地位可谓是江河日下,一落千丈。身处如此窘境,他自保尚且勉强,焉有多余钱粮招兵买马?”

语气稍顿,李利话锋陡转:“正因如此,他才会忍气吞声地派遣程昱夤夜拜关,主动与我暗中结盟,以盟军情报换取曹真、曹休二人性命,并借此向我示好,表明其不愿与我西凉军为敌。实际上,时至今日,我与曹操之间早已是势成水火,誓不两立,毫无信任可言。是以,曹操暗中与我结盟之举,不过是逼不得已而为之,纯粹是权宜之计,藉此自保而已。因为他在盟军之中孤立无援,且处境险恶,加之众多部将和族人都被落在我手里,这就迫使他不得不以出卖盟军为代价,最大限度地恢复一些实力,从而在夹缝中求生存,伺机重整旗鼓,试图东山再起。

今日一战,曹操等待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了。大战伊始,他佯作率部参战,实际上仅是派出张扬帐下的数千兵马摇旗呐喊、虚张声势一番,而后便率部退至左翼战场消极避战,静观战局变化。直至袁绍启动地陷绝杀阵之时,他便率领麾下人马伺机脱离战场,逃之夭夭。如此以来,袁绍派给他指挥的孙策和张扬帐下兵马,就被他兵不血刃地纳入自己麾下,据为己有。只要随后他能率部北渡黄河,即可迅速返回兖州,如此便将飞云渡惨败中折损的兵马重新补充回来,将自身损失降至最低,等于是在司隶境内转了一圈,既无收获也没有太大损失,实力犹存。

这就是曹操啊,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许子将一语成谶哪!”

(注:许劭,字子将,汉末评论家。据说他每月都要对各郡名士进行一次品评,人称为“月旦评”。曾经评价曹操为“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听完李利这番话后,陈到若有所思道:“末将原以为曹操不过是个投机取巧的奸猾之徒,此刻听主公所言,方知此贼确实了得。飞云渡一役后,曹操实力大损,入盟之初的八万大军只剩下两万步骑,可谓是损失惨重,朝不保夕。

然而,此次决战之中,他非但实力未损,反而伺机抢得数万兵马,一举将兵马扩充到六万之众,几乎与入盟时的实力相差无几。最为难得的是。他下手很准,既不抢袁绍、吕布麾下的兵士,也没有对张燕、刘备二人的部曲下手。而是抢了身处河东却将兵马留在河南的孙策和张扬二人的部曲。如此一来,即便日后事情败露,他也丝毫不惧;毕竟江东孙策和河内张扬二人根本奈何不得他,只能是吃个哑巴亏,生生咽下这口恶气。”

“叔至一语中的。”李利欣然颔首道:“曹操此人智计百出,城府极深,历来是谋定而后动。罕有草率鲁莽之举。在局势不明之际,他绝对不敢正面得罪袁绍,也不敢轻易招惹吕布。再加上。他与徐州积怨极深,曾经屠戮徐州三郡百姓,是以他不会去抢刘备帐下的徐州兵;即便抢了也没用,因为徐州兵根本不会给他卖命。

至于黑山军么。曹操眼下也不敢招惹。毕竟黑山军人多势众,虽无百万之众,但十几万兵马还是有的;而此次入盟的黑山军仅是一半兵马而已,余下兵马仍旧盘踞在黑山上。另外,黑山距离兖州颇近,一旦招惹了黑山军,便如同捅了马蜂窝一样,日后必定麻烦不断。

如此一来。曹操能够下手的目标就只有江东孙策和河内张扬这两路诸侯。张扬自不必多说,蛇鼠两端之辈。此次公然背叛于我,待战后我誓必诛灭此贼,是以曹操抢夺张扬的兵马完全没有后顾之忧。而江东孙策也是个只占便宜不吃亏的狠角色,他之所以甘愿舍弃一部分兵马,是因为他想借机摆脱盟军的束缚,置身事外,甚至还想着早日返回江东。何况他留在盟军大营的一万余兵马全是从河内、河东二郡招募的新兵,甚至大部分还是白波贼覆灭之后的残兵。因此,这等战斗力羸弱的兵士,孙策根本看不上眼,弃之毫不足惜。

所以,曹操此番抢得的这些兵马,实际战斗力并不强,不过却能解曹操的燃眉之急,足可让他在兖州和青州一带站稳脚跟,不致于被吕布或袁绍所灭。”

陈到闻言后欣然点头,随之心头一震,似是想到什么,当下急声问道:“主公,刚刚曹军从我军身后潜行而过,难道他们就没有发现我军在此蛰伏待机么?按理说不应该呀!要知道,我等仅有一千三百余名劫后余生之人,且都是骑兵,根本不可能隐藏行迹。而曹军却有数万之众,难道他们的斥候都是睁眼瞎吗?一千多骑兵站在他们身边,难道他们还能视而不见?”

“呵呵呵!”李利闻言后欣然而笑,赞许道:“叔至果然心思缜密,终是发现了这其中的玄机。方才我之所以命你前去打探这股与我等擦肩而过的盟军底细,正是因为他们形迹可疑,极为诡异。你不妨试想一下,他们拥有近六万大军,从我等身后行军之时,彼此相距不过百步,怎么可能没有发现我们呢?换言之,既然他们已经发现我军潜伏于此,却为何没有攻击呢?

非但如此,他们竟然刻意绕道而行,还在我军身后百步开外留下三千人马,摆出一副防御阵势,好像生怕我等主动攻击他们似的。殊不知他们人多势众,我等又岂会自不量力地主动进攻呢?因此,当我得知这股盟军如此诡异的行踪后,顿时有种似曾相识之感。

果不其然,事实证明我的预感很准确,这股盟军居然是曹操麾下的六万大军。这个曹操啊,平生最是多疑,历来奉行不打无把握之仗,除非逼不得已,否则他轻易不会冒险。况且,眼下正值此次决战的关键时刻,也是决定他曹阿瞒前途命运的转折点,因此他一心想着早点脱离战场,不愿横生枝节,更不会冒险。正是基于这种心理,他明明发现了我们藏身于此,却佯作视而不见,忙不失迭地率军离去。只是当他得知与我擦肩而过之后,又当作何反应,会不会气得头痛欲裂,肠子都悔青了呢?哈哈哈!”

“哒哒哒擒杀袁绍,杀呀!”

正当李利大笑之际,陈到正欲开口说话之时,突然听到盟军大营方向传来喊杀声,距离似乎并不是很远,应该就在陷坑北面通往盟军大营的山脚下。并且,发号施令之人的声音,在李利听来极为耳熟。

“呃!这这是子龙的声音!子龙终于率军赶来了!”一瞬间,李利便知来人是谁,顿时喜出望外地急声说道。

“三哥来了么?”陈到闻言诧异,既而心头一震,惊喜道:“果然是三哥的声音!他来得正是时候,想必此刻盟军正在庆幸阴谋得逞,防备必然松懈,三哥率军赶到正好杀他个措手不及!”

李利笑呵呵地欣然颔首道:“叔至所言极是。子龙此时率军突袭盟军大营,确实是正逢其时,及时捕捉战机,算得上是恰到好处!呵呵呵”

开怀大笑之余,李利抬头仰望东方,透过氤氲缭绕的层层晨雾,看到天际露出一缕金边,赫然是晨曦欲出,天亮了。

第778章美梦成空

“咦?有人回来了,莫不是元皓?”

盟军辕门前,随着这一声惊诧的呼喊,足足等候半个时辰的许攸和袁熙等人,终于看见从地陷绝杀阵中间的狭窄通道上走出几个模糊的身影。

而最先发现这些踉跄身影的人,并惊声疾呼之人便是荀谌荀友若。

由此不难看出,他与陷在阵中的田丰果真是交情笃厚;得友如此,确实是羡煞旁人!

话音未落之际,荀谌和许攸等人便策马迎上前去,显得有些迫不及待。

眼见于此,勒马驻足在荀谌和许攸之后的袁熙和郭图二人,不由神色复杂地对视一眼,既而极为默契地轻轻点头,似有早有打算。随即,他二人心照不宣地咧咧嘴,脸上用力挤出几分急切担忧之色,而后打马跟过去。

“高览、淳于琼、高干?为何只有尔等回来,元皓何在?”

荀谌满怀希望策马迎上来,待看清楚率先走出陷阵几人的模样后,顿时大惊失色的急声问道。

“文若先生,别驾他他也坠入陷阵,想必、、、呃,想必凶多吉少啊!”走在最前面的高览低着头十分艰难地哀声答道。

“啊!元皓、、、元皓落入陷阵?这这么说元皓已经遭难了?”荀谌闻声色变,如丧考妣地失神自语。

随即,他怒不可遏地指着高览、淳于琼和高干三人,厉声诘问道:“尔等均为统兵大将。素来自诩武艺高强,此番理应护得元皓安全才是!可现在,为何尔等都能安然无恙的全身而退。却将元皓弃之不顾,以致他身陷地坑,遭此劫难?回答我,这是为什么?”

盛怒之下,荀谌恶狠狠地怒瞪着高览、淳于琼和高干三将,满目狰狞道:“今日尔等若不给我一个交代,荀某誓不与尔等甘休!”

“呃?”高览闻声惊愕。但淳于琼和高干二人则是脸色瞬即阴沉下来,面露不忿之色。

当即,高干拨开身前高览。两步走上前来,抬头看着高坐在马背上的荀谌,忿忿不平的怒声驳斥道:“荀友若,平素高某敬你是颍川名士。主公帐下谋主。凡事让你三分,可你莫要给脸不要脸,当真以为高某软弱可欺么?李贼大军追杀过来时,田元皓第一个逃跑,走在最前面,是我等拼死保护他撤退。奈何他自己太过不堪,身体羸弱不说,还不停地大声叫嚣。以致于被西凉军的流矢射中,继而坠入陷阵。此事与我等何干。你为何诬陷我等保护不力?”

荀谌此刻根本听不进去任何辩解,指着高干,厉声喝斥道:“此等片面之词,不足为信!尔等休要巧言令色、替自己开脱,荀某只看到元皓没有回来,可尔等却逃了回来!尔等身为将领,却没能护得元皓周全,此事说破大天,尔等也难辞其咎!”

荀谌话音方落,便见淳于琼一个箭步走到他身前,伸手抓住缰绳,怒喝道:“荀谌,汝休要血口喷人,信口开河!高干将军所言句句属实,我等身后的数百将士尽皆亲眼目睹,他们皆可为证。明明是田丰自己中箭栽进陷阵,汝为何张口闭口责难我等?更何况,我等血战沙场,九死一生,汝有何资格在我淳于琼面前指手画脚?你若再敢出言不逊,休怪本将军手下无情!”

眼看淳于琼气势汹汹的架势,大有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之意,而高干也在一旁跃跃欲试,高览则是不发一言地低着头,似乎同样是义愤难平。眼见于此,许攸急忙策马上前,挡在淳于琼与荀谌中间,和声劝解道:“淳于将军息怒,文若也切莫动气!祸事已经发生了,无论诸位如何生气,也于事无补,只能徒伤和气罢了。眼下,大敌当前,我等理应一致对外,岂可内讧厮斗?至于田丰遭难之事,战后必见分晓,孰是孰非,主公自有决断,我等又何苦在此争执不下呢?”

说到这里,许攸翻身下马,陪着笑容将淳于琼拉到一旁,劝说道:“文若与田丰素来交好,此番也是悲伤过度,情绪太过激动,是以难免言语失当,还请淳于将军多多体谅才是。请将军暂且回营歇息,待此战得胜之后,主公必有重赏!”

一边拉着淳于琼绕过荀谌的座骑走向辕门,许攸一边招手示意高干、高览等人跟上,切莫再与荀谌作口舌之争。

看到许攸出面劝阻,淳于琼和高干二人当即挥手示意身后将士继续前行,径直从荀谌身边大摇大摆地走过,擦身而过之际还不忘阴鸷地蹬荀谌一眼。与他们二人不同的是,高览从荀谌身边走过时,微微躬身一礼,既而一言不发地跟着幸存下来的两百余名将士一起向大营辕门走去。

待淳于琼、高览等人走后,袁熙策马靠近荀谌,好言宽慰道:“人死不能复生,先生节哀,切莫太过伤神。别驾田丰忠心可嘉,待战后,父帅定会厚葬于他,善待其父母妻儿。而今战事未定,先生切莫自乱阵脚,一切还须以大局为重。不知先生以为然否?”

荀谌闻言后微微点头,颇为伤感地低声道:“二公子言之有理,在下失礼了。只是元皓啊,可惜了,未尽其才呀!”

说罢话后,荀谌对袁熙点头一礼,随之勒马转身,顾自打马缓缓而行。

“公子。”目送荀谌走出二十余步,郭图策马走在袁熙身后,幸灾乐祸地低声道:“没想到田元皓竟然就这么死了,却是有些出乎我的预料之外。不过他似乎早已心存死志,这下倒是求仁得仁,也算是得偿夙愿吧!”

袁熙冷笑道:“身处险境,田丰却还在不知死活的向西凉军叫嚣,这分明就是自寻死路,活得不耐烦了。他以为西凉战骑都是徒有虚名之辈,会对他手下留情?呵呵呵,真是愚蠢之极,幼稚可笑!”

冷笑几声后,袁熙话锋一转,扭头看了看郭图,低声道:“不过这个老顽固死了以后,公则先生的机会便来了,完全可以取而代之,出任我冀州别驾之职。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呃!”郭图闻声错愕,既而喜上眉梢地恭声道:“主公麾下谋士众多,贤士辈出,恐怕在下才疏学浅,未必能入主公之眼。若是二公子能从中攘助一二,不管成与不成,在下都将铭记于心,永世不忘!”

“先生言重了。”袁熙轻轻点头,轻声道:“先生之夙愿,我自当竭尽全力相助,誓必让先生夙愿得偿。不过,日后还须先生多多指教,毕竟父帅膝下有三个儿子,我袁熙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在下明白,请公子放心,日后自见分晓。”郭图接声应道。

袁熙闻言扭头看向郭图,二人目光不期而遇,对视一眼后,双方会心一笑。

然而,此时的袁熙并不知道,人在初春时节最容易做梦,但大多数美梦都很难实现。就像此刻,他的宏图伟业已经有了雏形,但下一刻却会骤然破灭。并且,不只是他的春秋大梦转眼间化作泡影,就连他老子袁绍的雄霸中原之梦也随之破碎,而且是稀碎稀碎的撒了一地,再也黏糊不到一起了。

哒哒哒!

“擒杀袁绍,众将士随我杀!”

正当许攸、荀谌、郭图、袁熙和淳于琼等人各怀心事,策马缓缓返回大营阵前之际,从辕门南边突然传来一阵“轰隆隆”的马踏声,继而震天彻地的喊杀声呼啸而至,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直扑辕门冲杀过来。

“咻咻咻!”

恰在袁熙、许攸等人惊慌失措之时,倏然而至的流矢箭雨倾泻而下,瞬间便将辕门外的数百将士射得人仰马翻。就连已经走到辕门口的淳于琼都被流矢射中,一支黑色羽翎箭贯穿他的右臂,险些将他射落马下,所幸他咬牙硬撑着打马冲进辕门,堪堪躲过一劫。

“杀呀”

喊杀声越来越近,而辕门前的袁军却无人指挥迎敌,自淳于琼第一个冲进辕门之后,众多袁军将士尽皆无心迎战,纷纷争先恐后地冲向辕门。

如此就造成了辕门前一片混乱,抢先一步的将领和谋士自然能够冲进辕门,但滞留在后面的将领和文臣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们被数以千计的冀州军将士挡在身后,除非所有将士都能进入大营,否则他们根本靠近不了辕门。

“啊!”一声惨叫当中,心不在焉的荀谌被蜂拥而来的袁军将士挤得摔下马背,痛得他失声惨叫。随后又被人踩了几脚,这让他疼痛难当之余暮然惊醒,既而连滚带爬地滚到路旁的水洼里,终是险之又险地捡回一条命。

忍着疼痛爬起来后,荀谌满脸煞白地自语自语道:“这是哪里来的贼军?为何会从大营后方杀过来,辛毗、辛评兄弟二人究竟在干什么?主公命他们兄弟二人率领三万兵马驻守飞云渡,扼守官道,谨防荥阳徐荣率军偷袭。可现在,为何还有这么多贼军从后方冲杀过来,难道驻守飞云渡隘口的三万大军已经全军覆没了?”

第779章一身是胆

感谢:书友胜我者亡、lmy657356书友月票支持,多谢!

“关闭辕门!”

正当从大营南面突袭而来的数千敌骑冲到辕门前三百余步时,辕门城楼上突然传出一声暴喝。

顿时,拥堵在辕门前的数千名袁军将士闻声仰望,却见两丈多高的城楼上赫然站着去而复返的袁绍。

“尔等还愣着作甚,速速关上辕门!胆敢阻拦者,杀!”

眼看辕门守将不知所措的愣在那里,袁绍勃然大怒,一边厉声训斥,一边挥手示意亲兵卫队上前。

霎时,早已等候在辕门内侧的五千名亲兵闻声而动,悍然挥戈相向,大肆残杀堵在辕门口进退两难的乱兵。

随着“嘎吱”一声脆响,厚重的辕门砰然合拢,致使近百具倒在血泊里的袁兵尸体生生被挤到门外,成为守护辕门的一道肉盾屏障。

“啊!父帅孩儿还在外、、、”

乍见辕门戛然关闭,同样被堵在门外的袁熙大惊失色,既而想也不想地大声疾呼。然而他话未说完便被郭图捂住嘴:“贼军已经杀到,二公子这般声张,一旦被贼人盯上,只怕是凶多吉少啊!是以,公子稍安勿躁,且随我退到一旁,再行计较。”

话到嘴边却生生被掐断,袁熙噎得脸红脖子粗的直翻白眼。不过郭图的劝告他倒是听进去了,亦觉得很是在理。当即他便不再多言,慌忙跟着郭图打马奔向大营北面。

“公则先生慢些,我等这是要去哪里。为何绕着营寨而行,如此岂不是背道而驰越走越远么?”离开辕门不到百步,袁熙打马追上郭图,急声问道。

郭图闻言一阵无语,好不容易摁下心头的怒火,强行镇定心神,头也不回地说道:“难道二公子没有注意到贼军是从南面突袭而来的么?贼人既是从南面而来。我等自然要往北面而去,不然的话,岂不是撞个正着。自己送上去找死么?”

尽管强压着怒气,郭图仍是不免心烦气躁,是以对袁熙说话时的口吻甚为不悦,再不像之前那样谦卑客气。

袁熙此时根本无暇顾及郭图说话的语气。闻言后。不假思索道:“这些贼军究竟是从哪儿冒出来的?我父在大营后方屯兵三万,严令辛评、辛毗兄弟率军把守南下的所有隘口,时刻提防荥阳徐荣从背后偷袭。而荥阳徐荣所部充其量不过是区区四万步骑,且分兵把守各处关隘,手中可用之兵最多不超过两万,凭借他这点人马根本不足以对我盟军构成威胁。

故而,此次决战,我父才将盟军所有兵马全部集中在娄底原主战场。压根没把荥阳徐荣放在眼里。万万没想到啊,贼军竟然如同神兵天降一般。直接率军打到大营门口来了?可他究竟是如何攻破飞云渡隘口的呢,莫非贼军还真是插上翅膀直接飞过来不成?”

听到这番话后,原本对袁熙甚为鄙夷的郭图,顿时扭头看了袁熙一眼,心中十分诧异,颇有刮目相看的味道。随即,他不由轻提缰绳,勒马减慢速度,与袁熙并驾而行。等到行至距离辕门三百余步的拐角处时,他抬手示意袁熙以及紧随其后的一百余名亲兵勒马止步,显然是暂时脱离危险了。

勒马驻足后,郭图扭头张望一番,待看到贼军还在辕门前厮杀之后,不由长嘘一口气。随之他翻身下马,与袁熙一样,靠着高耸的院墙,一屁股坐在地上,喘息着说道:“公子所言不无道理,不过公子却是太过高看辛氏兄弟了。诚然,此二人手握三万大军,按照常理度之,应可固守隘口不失,确保我盟军后方无虞。只是,公子和主公都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那辛评和辛毗兄弟虽有些谋略,却终究还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士。若是让他们二人出谋划策,或是出使其他诸侯充当说客,凭他们兄弟的三寸不烂之舌,自是无往而不利,必能成事。然则,主公命他们二人提领大军,扼守飞云渡隘口,此举却是极为不妥。

为此,在下曾向主公谏言,举荐淳于琼将军领兵驻守我盟军后方关隘,奈何主公却因淳于琼贪杯误事为由,不予采纳。不承想,在下之前的担忧果然应验了。辛氏兄弟实乃巧言令色之辈,根本没有统兵征战之能,主公却将三万大军尽数托付这等庸人之手,实属所托非人,焉能不败?”

说到这儿,郭图神情颇为激动,很是愤慨,好像是压制了很久的苦水不吐不快似的,忿忿不平道:“今日在公子面前,在下索性直言相告。实不相瞒,自从主公决定联合各路诸侯讨伐李贼的那一刻起,在下便深感忧虑,认为主公此举甚为不妥,稍有不慎便会招致大祸。想那西凉李利能在短短数年之间强势崛起,败马腾、诛韩遂,逐吕布、收郭汜,平定长安之乱,尽得三十万大军,一统雍凉二州。细数李贼过往经历,可谓是战绩彪炳,威名赫赫,从一介良家子摇身一变跃居朝廷大将军。此等彪悍之人,岂是易于之辈?

是以,近年来,天下各路诸侯悉数对李贼敬而远之,谁也不敢招惹他。这并不说天下诸侯都惧怕李贼,而是他们都在积蓄力量,积极发展壮大。在羽翼未丰、实力尚未足够强大之时,各路诸侯都不会轻举妄动,不愿过早与李贼正面交锋,以免引火烧身。

天下诸侯尽皆如此,我冀州自是也不例外。去岁,摆在我等面前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平定青州,剿灭幽州公孙瓒,倘能如此,主公便拥有三州之地;而后,挥师北进并州。南下兖州。如此以来,主公便可坐拥五州之地,手握百万雄兵。占据大半个天下。届时,主公根本不需要联合各路诸侯讨伐李贼,单凭一己之力,挥兵西进,即可一举荡平西凉,诛灭李贼满门。

奈何主公太心急了,恨不得一时半刻之间便将李贼剿灭。岂不知李贼是当今天下实力最强大的诸侯霸主。想要灭掉他,谈何容易?”

袁熙耐住心烦,佯作倾听郭图发牢骚。起初他心中甚为不悦,险些按捺不住怒声诘责。因为他当初是极力赞成父亲联合中原各路诸侯讨伐李利的,甚至还从中推波助澜,积极奔走。费了不少心思。然而。当他听到郭图后面的话后,顿觉郭图所言不无道理,随之越往下听,觉得越有道理。

而后,袁熙听得如痴如醉,感觉郭图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知灼见,金玉良言,说得太对了。听着就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然而。当郭图说出来最后一句话时,袁熙恍如从云端一下子掉进冰窟窿,整个一透心凉,顿觉心里空落落的,怅然若失。

愣神半晌后,袁熙有气无力地低声问道:“公则先生实有经天纬地之才,此番高论,实令显奕茅塞顿开,获益良多。奈何父亲不识先生之才,未能委以重任,思之令人扼腕哪!若是有朝一日我袁熙能出人头地,必定重用先生,如此方不负先生一身所学!”

郭图闻言神情一震,感激道:“多谢公子赏识,在下愿为公子效命,赴汤蹈火在所不呃!”

正当郭图信誓旦旦地对袁熙表明心迹之时,眼角余光突然瞥见一队骑兵直奔自己等人藏身的拐角处杀来。顿时,他再也不说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了,当即连滚带爬地扭头就跑,甚至连提醒袁熙一声都顾不上。

“哒哒哒!”

“哼!赴汤蹈火么,尔等只怕用不上了!”

随着马蹄声猝然而至,袁熙神情骇然地骤然抬头,只见一个身着银甲白袍的陌生将领驾驭一匹通体雪白的骏马,跃然映入视线,随即便看到他那极其英俊的面孔和那杀机四溢的冷酷眼神。当即,袁熙下意识地指着越来越近的白色身影,惊声大叫:“拦住他,快拦住他,张郃救我噗!”

大声疾呼之际,一抹寒光充斥着袁熙的眼球,致使他不由自主地闭上眼睛。旋即,随着喉咙一紧,袁熙惊慌失措的大叫声戛然而止,连最后一声惨叫都没喊出来,大好头颅便抛弃身体独自飞向空中。

“张郃在此,恶贼休得猖狂!”

“贼将休要伤害我家公子,某高览来也!”

“高某来也,恶贼休伤我家兄长!”

“?”

就在袁熙身首分离的一刹那,张郃、高览、高干和十余名袁军将领纷纷尾随白袍将领之后追赶上来,而他们率领的数千名袁军步骑则与白袍敌将率领的四五千战骑厮杀在一起,一时难以脱身。

“哼,可惜了,尔等来迟一步!”

面对张郃、高览等十余名袁军将领气势汹汹杀来,但见挥手击杀袁熙的白袍将领悍然不惧,当即极其不屑地冷哼一声,既而策马俯冲,迎面对冲上去。

“锵锵锵唏聿聿!”

砰然巨响声中,十余杆长枪大戟争先恐后地砸在白袍将领的镔铁长枪之上。与此同时,十余匹战马围成一团,将通体雪白的白色骏马困在中间。

霎时间,兵戈挥舞迅疾如电,战马长嘶横贯长空,张郃、高览等十三名袁军将领组成内外两层交叉出手的包围圈,将白袍敌将牢牢困住,让他无论如何也冲不出去。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