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骁骑(虎贲)-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逊胬薇取⑽藜岵淮莸睦校痪宓笔廊魏吻空摺

这就是孙策,一个浑身充满高昂斗志的战士,肩负亡父遗愿,立志要做一番大事的年轻人。

“看起来你很自信,踌躇满志,似乎笃定能够打败我吕布。我没有说错吧?”稍稍打量孙策之后,吕布语气冰冷地沉声问道。

孙策丝毫不为所动,更没有半分退却之意,神色自若地接声道:“温侯威名远播,勇冠天下,破蛮夷、战虎牢,威慑西凉诸将,手刃国贼董卓。这些人所周知的彪炳战迹,在下早已如雷贯耳,闻名已久,甚为仰慕。然而家父生前曾是盟军先锋大将,破白马、战虎牢,率先攻入洛阳城,往事犹在眼前,孙策身为人子,理应继承父志。因此,不管温侯如何猜测,我都不会退让半分,誓必夺得盟军先锋之职,再现家父昔日之雄风!在下知道此举令温侯不快,但义之所在孙策绝不妥协,誓与温侯相争。肯请温侯成全!”

说完话后,孙策面朝吕布躬身一揖,既而昂然而立,双眸灼灼地注视着吕布,似是等待吕布的答复。

孙策这般言行举止着实有些出乎众诸侯的预料之外,令众人不由得对他另眼相看,暗暗称奇。因为孙策这番话乍听起来似乎合情合理,还将其父孙坚昔日参加诸侯会盟时担任先锋之旧事重提,已然占据大义之名,让人无法拒绝。然而在坐的某些诸侯对昔日陈留会盟之事知之甚详,其中不乏与孙坚结怨之人,比如此刻坐在盟主宝座上的袁绍。

三年前,正是袁绍传书荆州刘表截杀孙坚,声称孙坚盗取传国玉玺心怀不轨,以致于孙坚返回江东时被刘表手下大将黄祖设计伏击,最终将孙坚乱箭射死。

如今孙策重提旧事,虽然本意是表明自己争夺盟军先锋的决心,却无意中让袁绍想起陈年往事,随之对孙策颇为忌惮,暗自提防。孙坚之死确实是袁绍一手造成的,虽然他自始至终都隐藏在暗处,并未直接参与,但时过境迁,现如今很多事情都已浮出水面,孙坚之死也早已真相大白。尽管荆州刘表才是杀死孙坚的刽子手,可他袁绍却是主谋元凶。如此一来,就等于他与孙策之间有杀父之仇,这让他如何能够坦然处之,不得不多加提防,以防孙策倒戈一击。

这就是此次结盟不得不说的隐忧,八路诸侯之间几乎都有仇怨。其中,白波贼和黑山军先后与袁绍交战多次,白波贼也曾攻击过曹操,而曹操与吕布、张邈之间恩怨自不必多说,如今初来乍到的孙策与袁绍之间也有不共戴天之仇。相比较而言,八路诸侯之中或许只有袁绍和曹操之间暂时尚无仇怨,一直以来都是盟友关系。

此次各路诸侯为了消除李利麾下西凉军的威胁,不得不暂时放下恩怨,重新走到一起联合出兵。但这种联盟关系十分脆弱,并且隐患颇多,最关键的还是各路诸侯能不能自我克制、是否抱有坚定的决心,精诚团结一致对抗李利及其麾下的西凉军。这一点谁都说不清楚,谁也不能做出保证,一切都是未知之数。

所幸经过几年的厮杀与吞并,存留下来的诸侯都不是庸者,很清楚此次会盟的重要性,更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如果任由西凉李利一天天做大,那么早晚有一天他们会死无葬身之地,亦或是沦为李利的阶下之囚。所以,与自身生死存亡相比,过往仇怨和嫌隙都可以暂时放下,一致对外,优先解决直接威胁他们性命的最大敌人西凉李利。

第616章方天画戟霸王枪

“既然你执意要战,吕某可以成全你,与你一战!”

正当帐内诸侯各有所思之际,吕布忽然沉吟一声,赫然应战。

“温侯雅量,在下甚为感激!”孙策拱手一礼,朗声道:“男儿在世不求名流千古,但求无愧于心。我孙策出身武将之家,自幼跟随家父习武,多年来一直庸庸碌碌,毫无作为,今日能与温侯一战,死而无憾!”

稍稍平复情绪后,孙策侧身对袁绍躬身一礼,神色坦然地说道:“此战不论胜负,在下都无怨无悔;胜则侥幸,死得其所。还请盟主应允末将与吕将军一战,胜者即为盟军先锋大将,败者生死不论!”

“这、、、”袁绍闻言愕然,迟疑着不知如何决断。

从目前形势来看,袁绍此刻不想看到诸侯之间发生摩擦,继而破坏盟军团结,因此他有心拒绝孙策和吕布对战。但是,从理性角度长远考虑,他又希望尽早消除孙策这个祸患,以免日后遗祸无穷。

如此两难之事,当真让袁绍一时难以抉择,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犹豫不决。

这时,吕布坐在原位不动,突然插话道:“盟主不必担忧。我盟军与西凉军大战在即,吕某知道轻重,断然不会失手伤了孙将军性命。”

语气稍顿之中,吕布扭头看着孙策,神情颇为倨傲地沉声道:“看在令尊孙坚的情面上,吕某与你一战。不过我曾与你父沙场交锋,在我面前,你就是晚辈。我吕布不屑于欺凌晚辈,又正逢大战将至,我等尚需团结一心攻取司隶。故而此次我不会取你性命。此战以三十个回合为限,只要你能撑过三十个回合,我便将先锋之职让给你;反之你就不配担任盟军先锋,趁早私心。记住了,三十个回合!”

这番话,吕布说得十分自然,傲气凌人,俨然没把孙策放在眼里,仿佛他答应孙策的挑战是一种施舍一样。然而帐内诸侯却没有感觉吕布这番话有何不妥,理所当然之余还有些诧异。似乎对吕布如此识大体、顾大局的态度有些难以置信。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吕布可不是一个好说话的人,很不好惹,就像一头择人而噬的猛虎一般,无人敢捋其虎须。否则下场一定很惨。

孙策闻声色变,刚刚还神色自若的表情瞬间凝滞。既而满脸阴沉。双眸中怒气翻腾,显得怒不可遏。

很显然,吕布所言让孙策很难接受。他清晰地感受到吕布看不起他,藐视于他,似乎在吕布眼里,他孙策根本不值一提。不屑一顾。这让孙策感觉从未有过的耻辱,怒火中烧,满脸铁青,恨不得立即摆开架势与吕布大战一场。不死不休。然而愤怒之余,他同样知道盛名之下无虚士,吕布威震天下,罕逢敌手,足见其武艺绝顶高强,毋庸置疑。因此,孙策不得不强行压下心头怒火,没有当场发飙,随之微微低头,沉默不语。

眼见吕布把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袁绍自然不会否决。随即正当他开口说话时,曹操却突然插话道:“奉先高义,既能与伯符切磋武艺,又不伤和气,如此甚好。先锋大将极为关键,先锋得力,就能旗开得胜,鼓舞全军士气;若是前军失利,必然影响士气,动摇军心。而今摆在我等面前的头等大事就是精诚团结,共襄义举,打败西凉军,诛杀李贼。因此,我赞同先锋之职能者居之,伯符既然有心继承令尊遗志,我等没有理由拒绝。不过、、、、、、”

刻意拖长语调后,曹操话锋陡转,若有其事地郑重说道:“不过奉先与伯符之父孙坚将军同时成名,早已威名远播,勇冠天下。何况奉先也说,伯符是晚辈,既然这样,那奉先理应多多教诲伯符才是,切不可下手过重。毕竟我等接下来还有一系列的大战恶战,若是伯符伤势太重,岂不等于自损大将,如此于战不利。所以,还请奉先将军手下留情,千万别做令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

“哼!曹孟德,此话何意?”吕布闻声大怒,怒视着曹操,鼻息粗重地冷哼问道。

曹操淡然一笑,不急不缓地微笑道:“奉先不必动怒,曹某也是就事论事,并非刻意针对谁。毕竟我等都应该以大局为重,切莫伤了和气,破坏联盟关系。伯符将军虽然兵马仅有两万,却是其父孙坚留下来的旧部,战力强悍,定然给予李贼沉重一击。若因切磋武艺而令江东将士寒心,却是因小失大,有损我盟军实力。曹某一片苦心,还望奉先将军能够理解。”

曹操这番话说得似是而非,虽然句句都是替盟军着想,实际却是影射针对吕布,提醒他不可打伤孙策,否则就是破坏联盟大局。显然,曹操有意偏袒孙策,故意给吕布制造难题,令其心存顾忌,无法放开手脚与孙策一战。

此举,帐内诸侯都是心知肚明,可他们却没有开口插话,纷纷沉默旁观,不参与曹操和吕布之间的矛盾摩擦,静等着即将开始的一场好戏。说白了,他们就是看热闹的人,谁胜谁负都无所谓,反正他们对先锋之职不感兴趣。

先锋将军听起来很不错,权限很大,实际上却是率先冲锋陷阵的苦差事。张燕、韩暹、张邈和张扬等人对先锋之职一点不动心,即使袁绍将先锋将军之位拱手相送,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接受,定然百般推脱,绝不沾手。相比攻城拔寨而言,他们更关心自己手中的兵马会不会有所损失,只要牢牢掌握手中兵马,战后自然少不了他们应得的好处。

“既然奉先和伯符都愿意切磋较量,那就依你们之意,获胜者就是我军先锋大将!”眼见曹操和吕布二人争锋相对,袁绍当即表态,应允孙策所请。

随即他起身走到堂下,大手一挥。“诸位随我移步帐外,且看奉先和伯符将军大展身手!”

中军校场。

数以万计的盟军将士将校场围成一个庞大的椭圆竞技场,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人潮涌动,万众瞩目。

对于这些普通兵士来说,功名利禄距离他们太过遥远,阴谋诡计与他们毫无关系,惟有武艺高强的武将与他们息息相关,最受欢迎。推崇备至,心向往之。

此刻校场中央的对决在盟军将士们眼里,那就是一场可遇不可求的巅峰对决,足可令他们大饱眼福,大开眼界。之所以是巅峰大战。并不是说孙策有多么厉害,恰恰相反。在场大多数将士此前都没听说过孙策这个名字。更不知道他有何能耐。真正被他们所熟知、所追捧之人,正是与孙策对战的温侯吕布吕奉先,这是世人公认的巅峰强者,天下第一战将,不败战神。

作为征战沙场的将士,有生之年能够亲眼目睹战神吕布大展身手。就算不枉此生,再无遗憾。这绝对不是夸大其词,而是很多将士的心声,因为他们当中大多数人都不是自愿参军入伍。而是为了填饱肚子,不得不投效沙场。而沙场上最令将士们崇拜的人和事,就是那些身具万夫不当之勇的虎贲上将,这是他们为之奋斗的标杆,梦寐以求的最高理想。

唏聿聿!

万众瞩目之中,赤兔马扬蹄长嘶,载着天地间最威武的一尊战神,傲绝众生,睥睨天下。

这就是天下武人心目中的神祗,勇冠天下的战神吕奉先!

“噔噔噔!”

在赤兔马扬蹄直立、放声长嘶的威慑之下,与吕布相距五十步对战的孙策神情凝重,胯下座骑惊惧不已,不由自主地后撤数步,似乎不敢与赤兔马正面对决。

眼见孙策座骑受惊,程普疾步上前抓住缰绳,安抚座骑,神情急切地低声叮嘱道:“少主切莫逞强,一定要小心,千万不可有所闪失,否则老臣无法对老主公交待呀!”

“程叔不必替我担心,我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孙策神情冷峻地颔首应声,冷眼紧盯着对面的吕布,沉声低语道:“这些年来,我一直寻找扬名天下的机会,却苦于没有强大的对手,更没有足以令人敬畏的战绩。因此江东士族不肯接纳我们,各郡县官员也不相信我孙策拥有不逊于家父的武略和胆识,以致于我们无法立足于江东,四处奔走,寄人篱下。

想我孙策自幼习武,天赋神力,十五岁跟随家父征战沙场,一杆霸王枪打遍荆扬二州无敌手,唯独欠缺一个能够让我一战成名的强大对手。如今苍天有眼,终于让我等到一个扬名天下的大好机会,正面挑战吕布,经此一战足以让天下人知道我孙策的威名!”

程普闻声色变,顿感惊诧,下意识地点头应允,可脸上的担忧之色却愈发浓烈。他抬头看向吕布,忧心忡忡地低声道:“少主天资卓越,武艺超群,又习得霸王战技,却一直没有扬名立万的机会,以至于处境困顿,这些老臣都知道。可吕布不是一般人哪,其人勇武冠绝天下,早在多年前就已经打遍天下,令世间武将闻风丧胆,不敢与之正面交锋。昔日虎牢之战,吕布单骑匹马阵前挑战群雄,老主公孙坚尚且避其锋芒。如今吕布正值盛龄,一身武艺正处于武道巅峰,浑身上下霸气横溢,挥手间就有万钧之力,实在难以匹敌。老臣不求少主能够战而胜之,但求性命无虞,就是万幸啊!”

孙策眉头微皱,面露不悦之色,眼神愈发犀利,充斥着无尽战意。随即他轻轻一摆手,沉声道:“程叔不必多言,快快退下,我意已决,誓与吕布一较高下!”

“这、、、也罢,少主多加珍重。”眼看孙策不改初衷,神情绝然,程普黯然色变,随之再次叮嘱一声,深感无奈地退到场外。

“话说完了?”目送程普离场,吕布双眸微眯注视着孙策,不以为然地说道:“其实你不必担心。正如曹孟德所言,而今我等数十万大军蓄势待攻,值此关键时刻,我不会伤你性命。不过孙坚留下的四员战将倒是忠心可嘉,可惜他们一片真心用在你孙策身上却是有些多余。你想与我一战,借此扬名立万,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不过但凡与我吕布交手的将领,迄今为止尚无全身而退之人。所以你若想一战成名,就要拿出真本事,否则你会得不偿失!”

“哼!别人怕你吕布,可我孙策却从未将你放在眼里。此刻既然我敢向你挑战,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但求一战,自慰平生!”孙策神情傲然地冷哼一声,继而左手挽起缰绳,右手倒提霸王枪,厉声喝道:“莫要逞口舌之利,孰强孰弱,一战便知。看枪!”

话音未落,孙策猛提缰绳,手持丈五霸王枪,双腿夹紧马腹,胯下座骑咻然奔出,直奔吕布冲杀而来。

“年纪不大,脾气不小,性子还挺急。呵呵呵!”眯眼看着孙策悍然策马杀来,吕布冷笑一声,身形岿然不动。可他手中方天画戟却骤然翻转,戟锋上寒光凛凛,手臂骤然蓬隆,赫然是蓄势以待,只待孙策杀将而来,便是迎面雷霆一击。

眼看吕布居然如此托大,原地驻足迎战自己,孙策怒火中烧,愤恨不已。然而这一幕在场外诸侯眼里,却是理所当然,丝毫不感到意外。因为这才是他们熟识的吕布,霸气傲然,面对任何对手都是泰然自若,大将之风尽显无遗。

而这,正是强者与弱者的区别。强者,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泰山崩于前而岿然不动,雷霆响于耳而面不改色。弱者,怨天尤人,牢骚满腹,动不动就大发脾气,怒容满面;岂不知这都是无力无能的表现。

在众诸侯看来,此刻场中二人,吕布无疑是强者,而满脸怒色的孙策便是弱者。是以此战孰胜孰负,双方尚未交手,已是一目了然。

然而,事实当真如此吗?孙策敢向吕布挑战,果真如此不堪吗?

一战便知。

第617章方天画戟霸王枪2/2

(感谢:书友王四毛月票支持,多谢!)

哒哒哒!

“杀!”策马疾奔中孙策一声暴喝,左手猝然松开缰绳,双手脱缰紧握黑色长枪,双臂蓬隆凹凸,以奔雷万钧之势举枪直劈。

您没有看错,一杆长约一丈五尺的黝黑色霸王枪在孙策手里,起手一击便是战刀的攻击之法,抡枪直劈。

锵锵锵!

面对破空袭来的霸王枪,但见吕布眼神中掠过一抹不屑之色,当即右手猝然抬起,手中方天画戟自下而上咻然升空,与霸王枪凌空相遇,砰然相碰,一息之间连续撞击七次。火星四溅之中,碰击声轰然大作,宛如铁匠汗如雨下的赤膊打铁之声,火花激射,刺眼夺目。

“哼!”甩手一戟震开霸王枪之后,吕布与跃马而过的孙策几乎同时冷哼一声,语气却各不相同。孙策的语气中充斥着不过如此的嘲笑之意,而吕布冷哼声中却夹杂着无尽的愤怒和一丝痛楚。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吕布太轻敌了,或者说他小瞧了孙策,以至于第一合交手中吃了暗亏。

两马背道而驰的一瞬间,吕布虎目含怒,眉宇间浮现出浓烈的不可置信之色,脸上还挂着几分震惊之情。而他裹着兽皮的左手则是轻轻松开大戟手柄,整个左臂微微颤抖,显然他就吃亏在这只被金牯斩断三根手指的左手上。

刚才交手之中,吕布起初单手持戟迎击,一击之下顿感孙策力量巨大无比,迫使他双手持戟迎击。然而一击速度稍慢之下,吕布的还击速度连续落后于孙策,继而在随后的连番猛烈碰击之中处于下风。等到一合结束后。吕布已然吃了暗亏,兽皮手套包裹下的左手虎口迸裂,鲜血淋漓。不过他的左手上有兽皮包裹,鲜血没有渗出来,因此在场边围观之人眼里,他仍旧是毫发无伤。

这是吕布与人正面对战中为数不多的首次交手就负伤的惨痛经历,被他视为奇耻大辱。此前他仅有一次一击之下负伤,那便是灞河一战中与桓飞对战之中,重伤吐血,从而迫使他拨马逃走。时隔两年有余。今天他再一次首战失利,竟然伤在孙策手里。

这让吕布如何能不愤怒,简直是奇耻大辱。

然则愤怒之余,吕布真切感受到孙策着实不可轻视,枪法霸绝诡异。力量奇大,战力十分强悍。这让他不由得收起轻视之心。转而正视孙策。暗暗下定决心还以颜色,要给孙策一个惨痛的教训,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唏聿聿!

两马错身后的数息之间,赤兔马扬蹄而立,原地转身,既而载着吕布从孙策身后追杀上去。而此时的孙策仍在疾驰中。尚未勒马转身,是以当他听到赤兔马的长嘶声之后暮然回首,当即面露惊色,急忙侧身迎战。

“铛!”背身迎战的孙策单手持枪迎击。而盛怒追杀而来的吕布则是借助赤兔马快如闪电般的速度和强大冲击力,双手持戟挥扫一击。一声砰然巨响之下,孙策手中霸王枪瞬间被方天画戟震开,继而寒光凛凛的戟锋直逼他头颈袭来。霎时间,孙策神色大变,后仰的上身迅速闪躲,身体随之滑到座骑一侧,试图彻底避开这夺命一戟。然而吕布攻势凶猛,又有迅疾如电的赤兔马相助,致使孙策终究没能完全避开方天画戟上的小枝,胸前战甲被小枝划开,留下一道三寸长的血槽。

“嗒嗒嗒!”

堪堪躲开夺命一戟的孙策,单脚勾住马蹬,长枪插地支撑身体,既而翻身坐上马背,与吕布并驾齐驱,继续厮杀。

激战中的孙策根本无暇顾及身上的伤势,甚至连右手虎口崩裂、鲜血淋漓的伤痛都置之度外,自顾不暇地挥枪还击。

就在刚才,当他第一合占据上风的时候,他还暗自窃喜,认为吕布徒有虚名,实际上却是不过如此。因此,当两马错身之际,他还冷哼嘲笑吕布浪得虚名,实则中看不中用。

直到此刻,孙策才真正切身体会到吕布有多厉害,攻击有多么凌厉迅猛。一戟接着一戟,一击快似一击,犹如惊涛骇浪般源源不断,一浪胜似一浪,令他应接不暇。面对吕布汹涌如潮的攻击,他就像置身大海上的一叶扁舟,跌跌撞撞,起起伏伏,随时都有倾覆亡命之危。

不过孙策终非庸手,不仅天赋异禀、膂力奇大,而且还习得西楚霸王项羽留下的霸王战技,一身武艺娴熟无比,拥有堪比顶级战将中阶的战斗力。此外,他十几岁就跟随父亲孙坚征战沙场,身经百战,厮杀经验丰富,临机应变能力非凡。故而置身吕布的凶猛攻击之下,他虽然处于下风,被动还击,却不止于被吕布轻易斩杀或击败落马。

十八个回合后,孙策彻底陷入下风,被吕布压制着只有招架之功却无还击之力,极其被动,处境堪忧。然而他却能在险象环生当中每每涉险过关,顽强抵挡,竭力与吕布厮杀相持。

校场外围。

围观人群中,袁绍双眼微眯,神情专注地注视着场上的激战厮斗,不时微微皱眉,面露惊诧之色。站在他身旁不远处的曹操同样凝视着场上争斗,眼神中不时闪过一丝异彩,若有所思,但他脸上的神情却始终挂着淡淡的微笑,似乎并不关心吕布和孙策二人谁胜谁负。

二十个回合后,曹操脸上的笑意愈发浓烈,随之扭头对身边的曹仁低声问道:“子孝,以你观之,此二人孰强孰弱?”

“呃!”曹仁闻声错愕,既而不加思索地答道:“孙策虽然勇猛,却终非吕布之敌。眼下孙策败象已显,只是仍在缠斗而已,十个回合之内必败无疑。吕布之骁勇,天下无人能敌,孙策初来乍到竟然敢于挑战吕布,固然勇气可嘉,却不免有些自视过高,不知深浅。此番他能和吕布厮斗二三十个回合,倒也不算丢人,称得上是虽败犹荣。”

曹操微微颔首,轻声感叹道:“吕布,世之虓虎也!此贼虽然素无信义,贪婪成性,但一身武艺却是令人叹为观止,当世能与之匹敌之人寥寥无几。是以此贼令我如鲠在喉,寝食难安,不除此贼,我等就无法夺回兖州。哎,徒呼奈何呀!”

曹仁闻言黯然,感同身受地暗自唏嘘哀叹。忽然,他灵机一动,神情轻松地低声对曹操说道:“主公勿忧。末将想起一个人,其人或许能与吕布比肩,甚至其武勇尚在吕布这厮之上。”

曹仁素来对曹操敬重之极,可以说是敬畏到了骨子里,是以他虽然是曹操的从弟,却一直尊奉曹操为主公,很少以兄长相称。与之相比,同为曹操从弟的曹洪就有些不知轻重,自恃功高,经常直呼曹操为“孟德”。此举令曹仁非常不快,不过碍于兄弟情面,且曹操自己都不介意,因此曹仁也不便多言,但无形中与曹洪已有些许芥蒂,彼此交往日益减少。

此次河内会盟,曹仁和曹洪都跟在曹操身边,统御八万曹军。

此刻,曹操乍听曹仁之言,急声追问道:“哦,何人能与吕布匹敌?子孝快快道来。”

曹仁闻声点头,低声道:“其实主公也知道这个人,只不过他是我们的敌人,而且是深仇大敌,此人就是西凉李贼麾下的第一号战将桓飞。据妙才(夏侯渊)生前所说,他曾与桓飞正面交手,十几个回合之下便落入下风,不敌桓飞。而妙才武艺如何,别人或许不清楚,可我曹仁却是知之甚详。他生前拥有堪比顶级战将中阶的战力,与我不相上下,也曾与吕布激战二十多个回合全身而退。

由此可见,昔日灞河一战中桓飞震退吕布的传言不虚,其人至少可以与吕布匹敌,甚至战力还在吕布之上。果真如此的话,此次我等盟军必定要与李贼正面厮杀,到时候免不了阵前斗将,藉此鼓舞全军士气。这就意味着我等要与李贼麾下战将交锋,而吕布是我盟军第一战将,岂能龟缩不战?只要他出阵搦战,李贼麾下战将除了飞虎将军桓飞,无人能与吕布匹敌,李贼定然会派遣桓飞出战。

吕布乃世之虓虎,桓飞是西凉军赫赫有名的飞虎将军,如此两虎相遇,其战况之剧烈可想而知。自古道: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而这种局面正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无论最终他们二人谁能获胜,其中一人必然遭受重创,而这恰恰是我们喜闻乐见的大好事。更何况,传言李贼手下战将如云,其中不乏能与桓飞正面交手的强力战将。一旦吕布战胜桓飞,李贼必然不会罢手,随之派遣更多的战将围攻吕布,如此一来,吕布必死无疑!”

曹操闻言后,赞许地对曹仁点点头,含笑不语。

显然,曹仁所言正合曹操之意,或者说他早就有此盘算。此次他之所以怂恿孙策挑战吕布的先锋大将之职,其本意不过是给吕布添堵,并不是真正想让孙策担任盟军先锋。

第618章先锋易主猛如虎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正当曹操和场外之人都以为孙策即将落败之际,吕布却突然收手,停止攻杀孙策。

“三十回合已过,吕某言出必行,自此刻起先锋将军之职就是你孙策的,希望你好自为之!”

神情淡漠地丢下一句话后,吕布倒提方天画戟,策马扭头就走,缓缓走向场外。

“这、、、怎么会这样!子孝,三十个回合过了吗?”就在场外众人纷纷怔神发愣之际,曹操神情愕然地向曹仁询问道。

曹仁闻言错愕,思量着说道:“整整二十九个回合,若是加上吕布有意试探的第一合,确是三十个回合!”

曹操闻声色变,失声惊呼:“啊!吕布这厮今天是怎么了,转性了,为何刻意相让?”

这急剧转变的一幕,不仅场外诸多将士和诸侯傻眼愣神,就连置身局中的孙策也懵然不知原由,自己竟然不明不白地夺得盟军先锋之职?

“这是为什么?你既然无意于先锋将军之位,为何还要与我厮斗?”当吕布策马缓缓从孙策身边走过的一瞬间,他忍不住低声问道。

吕布闻言轻提缰绳,神色淡然地扭头看着孙策,声音低沉地道:“你枪术精绝、武艺高强,加之天赋神力,若不是急于求成、心浮气躁的话,或可与我力战五十个回合以上。当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同样是踌躇满志,整天想着出人头地、扬名立万,为此走了不少弯路,背负一身骂名。

我曾战败于西凉李利之手,此次会盟志在一雪前耻。却不是为了替盟军攻城略地。因此,先锋将军对于我来说,无关紧要,但对于你确是十分重要。好好把握吧,建功立业的时机就在眼前,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不过我想提醒你一句,李利其人有仇必报,十分不好惹,切莫杀戮过甚、殃及无辜。否则你日后一定会后悔!”

说完话后,吕布再不多看孙策一眼,策马径直返回大营。

目送吕布缓缓离去,孙策心里五味杂陈,说不出是喜悦还是愤怒。

吕布说话的语气和神态依旧是傲气凌人。这让孙策感觉很不舒服,然而这番话从吕布嘴里说出来。却令他颇为惊奇。颇有推心置腹之意,亦或是感怀之言。此外,他隐隐感受到吕布内心深处的挣扎和悔恨,似乎对此前所做之事甚是自责,故而吕布才会似有所悟地说出这番话。

孙策并不知道,这是吕布第一次吐露心声。尽管说得很隐晦,却显露出吕布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

除此之外,从吕布的话语和神色上,不难看出他对盟军有想法。不复会盟之处的热衷与激情。其实,这并不难理解,袁绍和曹操执意增设一路诸侯,将张邈从他吕布麾下单独划分出去,意在分割他手下的七万兵马。

但吕布是什么人?被他吞下去的东西,若想让他再吐出来,谈何容易,简直就是痴心妄想。因此,张邈虽是一路诸侯,实际却是光杆一个,除了数百亲兵,手下再无一兵一卒。

与此同时,袁绍和曹操二人这么做,着实让吕布寒心。此二人分明是包藏祸心,存心给吕布添堵,无事生非,成心挑拨张邈与吕布之间的关系。他们以为吕布性格单纯、鲁莽傲慢看不出来他们的真正用意,可是他们似乎忘了,吕布身边还有陈宫辅佐。吕布或许看不出这件事情的深意,但陈宫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