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超级土豪(十月)-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理,女汉子!”王达纶赞赏的说道。
    “不过有时候嘛,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你这样的行为有时候是该提倡的,有时候是不应该的!”王达纶不待方雯儿说话,又接着补充道。
    “瞎说!你说什么时候该提倡的,什么时候该反对?”方雯儿问道。
    “对自己有好处的时候该提倡,比如说你答应过我玩新姿势的,不能赖皮,得讲信义!而对自己没好处的时候就不值得提倡了,比如说你当初哭着喊着要嫁给别人,你嫁给别人了,我怎么办?”
    “呸,你真无耻!果然就是个粗鄙村夫!”听了王达纶很是无赖的话,方雯儿怒了。
    “我粗鄙是什么地方粗鄙?是晚上呢,还是平时?”王达纶抱住方雯儿很是流氓的说道。
    “都粗鄙!”方雯儿又怒又羞的说道,她想起昨晚两人的荒唐。羞得把头藏进王达纶怀里。
    “说到买地,我不知道怎么办,但我估计我父亲应该知道,他在兴县当了这么久的官,情况应该很了解,他应该能帮你。”过了一会,方雯儿心情缓和了,给出了建议。
    “以后再说吧!”想起老泰山,王达纶抖了一下,根本不愿意见面。


第三章 让农民小伙伴们惊呆的产量
    在王达纶差点被蚊子吸诚仁干的时候,秋收终于来临了,不论王府的家丁长工还是佃户,都做好了秋收准备。
    收割的农具已经磨得很锋利,该换工、该请人,都早已经安排好,随着第一块地被收割,大家像是受到了指令,开始投入到紧张的秋收工作中来。
    王达纶作为一家之主,开始忙碌了起来,佃户们不用担心,他们自己会处理好,但自己家里请长工种的地,则要费心劳力了,王达纶不禁暗暗感激林晓箐和方雯儿,她们把二龙山的山贼们变成了温顺、好用的壮劳力。
    王达纶以前一直以为做地主就是悠闲的呆在家里,等着长工、佃户们把粮食交上来,但现实的情况则是家中所有能劳动的人全都下到地里,方雯儿等女流要负责搞好伙食,而王达纶作为一个男人,则下地和大家一起干活。
    有人会问了,有必要一个地主都要下地干活么?答案是非常有必要,因为农时就那么几天,如果不抓紧时间收割,遇到下雨,那就会受损失。而你不抓紧收割,植物的果实会脱落,那时候你就只有哭的份了,你不可能到土里捡果实吧!
    在秋收的时间里,王达纶和其他人一样,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草草吃点东西,就和大家一起下到地里,趁着太阳不辣,拼命的收割,一直要到晚上都看不见了,才和大家一起回去休息。
    有人又说了,那你为何要亲自下地,让长工们干就行了。答案是否定的,长工们只是年底拿钱,地里收成的好坏和他们没有多大关系,如果你不带头干,那么长工们会想出各种千奇百怪的法子来怠工,毕竟连牲口都会想法怠工,而人那么聪明,会想不到么?
    王达纶暗道,幸亏自己在基层干了那么多年,春耕、秋收见多了,下地的时候也挺多,自己懂这些弯弯道道,所以指挥起长工们干起活来才能举重若轻,若是换没干过农活的人来,那绝对会被长工们气死。
    不过王达纶还是有点郁闷,奶奶的,以前为两块钱工资而下地干活,怎么现在当地主了,也还要下地干活?奶奶的,太阳那么大,干起农活来太辛苦了。
    而更让王达纶郁闷的是,现在的亩产量也太低了吧,庄稼只长秸秆不长果实,产量低得让人心酸。这是种地么?种草还差不多!没有化肥的农田,产量真让人无语。
    待秋收忙得差不多的时候,王达纶决定去收获自己的样板,想到玉米和红薯的产量,王达纶不觉心里暗暗的兴奋,这种感觉就像自己的孩子快要出生一样,紧张、激动、兴奋!
    天刚亮,王达纶和王二柱、王七娃等人来到玉米地,看着郁郁葱葱的玉米,王达纶心里不觉一阵激动。
    “少爷,你说我们辛苦了这么长时间,这玉米真的有你说的七八石的产量?”王二柱不自信的问道。
    “当然!你们两个辛苦了那么长时间,又是除草,又是施肥的,产量一定会有那么多!”王达纶肯定的说道,心里暗暗嘀咕,虽然没化肥,但实际产量的一半多一点应该是可以达到的吧。
    “少爷,这个玉米要怎么个收割法?”王七娃在边上问道,他们以前从来没见过。
    “很简单,大家把玉米棒子掰下来,统一运回去,至于这个秸秆,顺便砍倒,过段时间再运回去,这东西喂牛和生火都是可以的。”王达纶提醒道。
    大家照着王达纶说的,把玉米棒子都掰了下来,很快就堆成了一座小山,带来的牛车很快就装不下了。
    “王锁,你把车赶回去,估计这亩地还要一两趟才能拉完。”王达纶指着一个粗壮的家丁说道。
    “好的,少爷!”王锁话很少,答应后就驾着牛车往王府而去。
    因为人多的缘故,大家采收玉米棒子的速度很快,而王锁只得一趟趟的往回运玉米棒子,人们看着一趟趟来回跑的牛车和院子中逐渐堆积起来的小山,皆感到惊奇不已。
    当收割玉米的人们还在地里奋战的时候,王锁跑来告诉王达纶:“少爷,今天怕是运不成了,牛跑了那么多趟,吃不消了,能不能明天再运?”
    “家中还有其他车么?”王达纶问道。
    “没了,都在地里忙着呢!”
    “那马呢,让他们把马拉过来!”
    “少爷,那可是战马!”王锁迟疑的说道。
    “我知道,偶尔客串下驽马而已,让那些马也体验下生活,别总是当大爷,你去告诉二夫人,就说是我说的!”王达纶打发王锁道。
    当王锁转达王达纶的命令后,孙六等人很是愤怒,毕竟马是他们的生命,但在林晓箐的强压下,孙六等人才不情愿的把马当驽马使。
    当天快黑的时候,众人才把玉米收获完,看着院子里堆成一座山的玉米棒子,众人觉得很是惊奇,议论纷纷。
    “二柱,这真是你们那十亩地种出来的?我的乖乖啊,那么多啊!”家丁中有人问王二柱道。
    “当然了!”王二柱自豪的回答,这一刻他非常得意,觉得以前的辛苦全值了。
    “我的天啊,差不多快有一百石了吧!”
    “什么一百石,我觉得有二百石了!”
    “太厉害了!”
    吴良看着眼前的小山,也觉得不可思议,激动的问王达纶道:“少爷,那么多,如果干了真的有七八石的产量么?”
    “嗯,应该有吧!”王达纶猜测道。
    “少爷,你现在赶快安排好人守好了。这个东西叫什么?玉米是吧,绝对不要给外人得到了!”吴良马上激动的建议道。
    “这你不必艹心了,本来我就有要推广玉米的想法,红薯也是一样的,我现在不缺钱,如果这些作物能大量种植的话,我想能少饿死些人!”王达纶坚定的说道。
    “哎!好吧,我不管了!”吴良叹气说道,心想少爷怎么又犯傻了呢。
    “对了少爷,你说的那个红薯不会真的有你说的十三四石的产量吧?”吴良由玉米想到红薯,吃惊的问道。
    “应该有吧,明天就知道了。”王达纶肯定的回答。
    “啊!”吴良吃惊得张大了嘴。
    “对了,明天家里所有的车都去拉红薯,如果能借到的话,也一起带上,家中所有的人明天也一起去红薯地里。”王达纶不管吴良的吃惊,继续吩咐道。
    “好的,明天我也要去地里!我要亲自看!”吴良现在也对明天非常期待。
    事实证明,小道消息的传播是非常快的,当大家知道红薯的产量可能会有十三四石的时候,全都哗然了,因为有玉米的产量摆在众人面前,大家都非常期待明天红薯的产量是不是那么惊人!
    结果第二天一大早,众人已经全在地里等着了,大家看着绿油油的红薯叶,心底非常的疑惑,这地里所有的叶子加起来应该没有十三四石吧?难道王大少爷忽悠我们玩来着?
    王达纶看着众人疑惑的眼神,微微一笑,说道:“王二柱、王七娃,这地是你们伺候的,你们第一个来收红薯。记着,轻轻的把土刨开,把地里的东西挖出来!”
    王二柱两人轻轻的把土刨开,顺着根一提,只见一个沉甸甸的红薯出现在众人面前,用眼看去,估摸着有一斤重。
    “继续刨,边上还有很多!”王达纶提醒道。
    随着两人的动作,越来越多的红薯出现在大家面前,众人开始惊叹了:“乖乖!一颗苗下面有那么多啊,差不多快十斤了!”
    王达纶听了众人的议论,得意的一笑,说道:“大家都来动手吧,看看这亩地里到底有多少!”
    众人连忙冲进地里,开始刨了起来,随着众人的不断努力,一亩地终于被挖完了,满满的装了四大车。
    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红薯,有人忍不住说道:“天啊,那么多啊,这东西能不能吃,如果能吃的话我一年都吃不完,以后再也不怕饿肚子了!”
    王达纶很装逼的吩咐道:“二柱,升堆火,我要烤红薯吃!”
    当火升起来后,王达纶扔进几个红薯,没过多久,烤红薯的香味便传了出来,众人闻了都不觉咽了口吐沫。
    待差不多熟了,王达纶把红薯扒出来,不顾烫手,熟练的撕了皮,非常开心的吃了起来。
    待两个红薯进肚,王达纶才发现大家全都直勾勾的看着烤好的那几个红薯,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王达纶奇怪的说道:“你们看着干什么,想吃你们不会烤么?那么多红薯,随便你们吃!”
    众人一听王达纶允许他们也烤红薯,纷纷作鸟兽散,一堆堆火被升了起来,没过一会,到处都飘荡着烤红薯的香味。
    大家第一次尝到这种美味,纷纷放开了肚子拼命吃,好些人吃得肚子都撑不下,连中午饭都不想吃。
    烤红薯事件的后续结果让王达纶抓狂,因为王府中随时会响起大家放屁的声音,经常连绵不绝,王府随时都是乌烟瘴气的。
    而始作俑者王达纶,则被愤怒的众女拒之门外,于是书房里的蚊子们又可以“加餐”了,不过不知道蚊子们有没戴防毒面具。


第四章 玉米红薯宴
    王家庄种出的作物能有十三四石的产量!这一消息飞快的被传播着,传到后面那是越来越离谱,亩产百石这一离谱的说法都有人信。
    过了两天,终于传到方县尊耳朵里,方县尊直接就斥责了传递消息之人,用他的话说就是作为县衙差人,怎能不动动脑子,怎能人云亦云!
    方文进斥责了消息传播者后,马上派人去把王达纶叫来,还特别指明了方雯儿也必须来,因为夫人想女儿了。顺便玉米和红薯也一并带来。
    王达纶接到老泰山的召唤,内心很不情愿去。他感觉在老泰山那洞悉人心的眼神,自己就没有什么秘密能瞒住他。在加上不自觉露出的官威,王达纶就是感觉全身不自在。
    而方雯儿则是开心的答应了,开始指挥人备车,并且让人把大包小包的东西往车上放。玉米和红薯那当然要多带点去,这两样东西又能煮又能烤,味道十分不错,要多带点去给父母尝尝。
    王达纶看着兴高采烈的方雯儿,苦笑了一声,硬着头皮的跟方雯儿回兴县去见泰山大人。
    等到了县衙,方文进已经处理完公文,正和钱仕进坐着聊天。见两人进来,方文进冲两人点头,招呼道:“来了?坐!”
    方雯儿马上就不依了,冲上去抱着方文进的脖子说道:“父亲大人,女儿难得回家一趟,你就这样欢迎我啊,气死我了!”
    方文进苦笑求饶道:“放手,放手!快当母亲的人了还像个孩子一样,等你有了孩子,我看你怎么办!”
    “不嘛,反正我永远在你眼中都是长不大的孩子,我就赖定你了!”方雯儿抱着方文进的脖子拼命摇。
    “好了,好了,我错了还不行?我的乖女儿今天回来了,我热烈表示欢迎!”方文进连忙求饶。
    “这还差不多!”方雯儿满意的放开了方文进的脖子,献宝似的说道:“父亲,我今天带来了好东西,你先坐着,我去弄,弄好了让你和钱叔叔尝尝!”
    “什么好东西啊?”方文进问道。
    “等下你就知道了!让相公陪你们坐会,他也知道,你们问他!”说完方雯儿就走了,留王达纶应付两人的盘问。
    “雯儿说的东西是不是就是玉米和红薯?”方文进转头问王达纶。
    “是的,泰山大人!”王达纶连忙起身回答。
    “坐下,都是一家人,没必要那么拘束!”方文进示意王达纶坐下说话。
    “你收获下来到底有有多少亩产量?”方文进很关心的问道。
    “玉米现在还没有脱粒,估计每亩有八石的产量。而红薯经过称量,每亩的平均亩产是十四石!”王达纶回答道。
    “那么多!看来你当时和我们说的还是有保留啊!”钱仕进虽然有心理准备,但没想到竟然还能增加。
    “第一年试种,我也没底,哪里敢把话说满。”王达纶谦虚的说道。
    “你是种在什么地里?”钱仕进继续确认细节。
    “种在劣地里,好地家里都不给种,怕被浪费了!所幸它们争气,所以产量还可以!”王达纶意气风发的说道,他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正确。
    “嗯,产量现在我不担心了,我担心的是这两样东西吃起来怎么样,可不要太难吃了。”方文进在边上说道。
    “雯儿马上就把东西弄好,到时你们尝尝。这两样东西味道还是不错的,最近家里好些下人连饭都不吃,就吃这些。”
    “哦,真的?听你这一说,我肚内馋虫都在动了,学仁,待会我们好好尝尝。”方文进笑呵呵的说道。
    “嗯,我现在肚内馋虫也在动了!”钱仕进也很是期待的说道。
    过了片刻,方雯儿端着冒着热气的煮玉米和烤得金黄的红薯进来。
    “父亲大人,别忙着说话,你们快来尝尝煮玉米和烤红薯,看看味道如何?”方雯儿卖弄般的说道。
    方文进看两样东西的卖相很好,闻着散发的香味,不觉高兴的说道:“好,闻着就让人食欲大开!”
    待吃下一包玉米和一个红薯,方文进拍了拍肚子,说道:“好饱,我待会怕是吃不了饭了。学仁,你呢?”
    “东翁,我恐怕也是吃不下饭了。”钱仕进说道,然后转头问王达纶道:“姑爷,这两样东西只能这么吃么?如果这样的话,我估计还是起不到代替主食的作用吧!”
    “呵呵,师爷,这两样东西的吃法很多的。今天师爷也就别回去吃饭了,留下来尝尝我特意准备的大餐。”王达纶神秘的说道。
    “大餐?你不会让我们吃红薯和玉米吧,我们现在肚子很饱,都吃不下了。”方文进开玩笑的说道。
    “对,就是红薯和玉米,今天绝对让你们大开眼界,这些东西你们绝对没有吃过,我可是准备了好长时间的。”
    “好,难得你准备了那么长时间,我们今天也不管肚子能不能装下,放开吃,好好尝尝你准备的大餐。”方文进很感兴趣的说道。
    当众人坐在桌上时,方文进看着眼前一大桌子菜,很不敢相信的问道:“达纶,你说这些菜全是用红薯和玉米做的?”
    “呵呵,当然了,岳父,为这个我可是提前准备了好久的。来,尝尝这个玉米饼,味道怎么样?”王达纶夹了个玉米饼给方文进。
    “不错,味道很好!这是怎么做的?”方文进点头问道。
    “呵呵,我把最先收回来的玉米晒干、脱粒,然后磨成面,加了点面粉做出来的。”王达纶解释道。
    “那这个窝头还有这些玉米饭都是用磨出来的面做的?”方文进举一反三的问道。
    “是的,你尝尝,味道怎么样?”
    “嗯,还可以,看来玉米做主食还是不错的。”方文进尝了后说道。
    “你再尝尝这个菜,它是用豌豆和玉米一起炒出来的。”王达纶指着“两亩地”这盘菜说道。
    “嗯,味道不错。还有红薯呢,我怎么没有见过?”方文进想起没有见红薯的影子。
    “呵呵,岳父大人,你尝尝这盘猪肉炖粉条。”王达纶避而不答。
    “嗯,怎么和平时吃的不一样,这难道是用红薯做的?”方文进尝了一口说道。
    “是的,这是把红薯晒干后打成粉做的。您再尝尝这个红薯丝,怎么样?味道还可以吧!”王达纶指着红薯丝说道。
    方文进尝了一口,然后高兴的说道:“太好了,太好了!夫人,把我珍藏的那罐好酒拿出来,今天值得庆祝一下!”
    “有什么值得庆祝的啊,我看你啊,是酒虫发了!”方夫人李氏没好气的说道。
    “呵呵,夫人,你不懂,有了这一桌子菜,一定要庆祝,要大大的庆祝!夫人,你可知道,从今后,这两样东西能活人无数啊,许多人不会被饿死了!这可是泽遍天下的好事啊!”方文进越说越兴奋。
    “恭喜大人!贺喜大人!有了这两样东西,你登阁拜相指曰可待!而且大人你会名留青史!让天下人吃饱饭,这是多少贤臣能相做不到的事,今天,你有机会让它实现!”钱仕进激动的对方文进说道。
    “登阁拜相我倒是不怎么看重,名留青史我也不怎么指望,但让天下人吃饱饭,这是我辈夙愿!只要能做到这步,我也就不白做这个官,不辜负百姓对我这个‘父母官’的尊称!”方文进越说越激昂。
    “大人,学仁不才,但愿附骥其后,助你完成这个伟业!”钱仕进站起身来,庄重的鞠躬说道。
    “岳父,小婿也愿帮你完成这个夙愿,我愿倾尽所有,助你完成这个梦想!”
    王达纶被两人搞得热血沸腾,也站起来表态。这一刻,王达纶脑子里不再只是考虑钱和利,他心中洋溢着一股神圣的使命感。
    “不,达纶,我不要你的钱!”方文进拒绝道。
    不待王达纶开口,方文进接着道:“我要你做的事情很简单,尽你所能把这两样东西种出来,有多少地种多少地,能种多少种多少!明年我要给朝廷一个大惊喜!”
    “达纶,大人能不能高升,能不能登阁拜相,就全靠你明年的表现了。这两样作物就靠你来推广种植了。”钱仕进语重心长的说道。
    “我会尽我所能,但我不敢保证其他地主也会跟着种,毕竟大家都要有个适应的过程。”
    王达纶不敢打包票,后世科技资讯那么发达,农业推广也不是那么好做的,毕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让人们接受一个未知事物也是很难的,这需要时间。
    “别的地主你尽量劝导,关键是你这里,你现在不是有银子么,多买点地,争取扩大规模。”方文进也知道王达纶的顾虑,所以只要求他多种。
    “岳父大人,你放心,我准备今年买两千亩地,到时候三千多亩全部种上!”王达纶连忙表决心道。
    “三千亩?还是少了点!要有个一万亩就好了!”方文进失望的说道。


第五章 腹黑老泰山
    “父亲!你尽说瞎话,相公他哪里有那么多地,我们算了半天,撑死了也只能买到二千多亩!相公哪里能变出那么多地!”方雯儿在边上嗔怪的说道。
    “你看看,你看看,别人说‘嫁出去的女儿如泼出去的水’,这话本来我还不信的。但没想到我的乖女儿才嫁出去几天啊,就开始帮着相公说话了!”方文进笑呵呵的打趣道。
    “呵呵,这证明当初我眼光还是不错,为东翁找到了一个佳婿!他们两个能和和美美的过曰子,现在我的心可以放进肚子里了!”钱仕进也在边上跟着打趣。
    “哎呀,不理你们了!”方雯儿害羞了,一转身就跑了。
    “呵呵!还像个孩子似的!”方文进看着方雯儿的背影,开心的笑道。
    “呵呵!”王达纶在边上尴尬的赔笑道。
    “达纶,你不要有什么顾虑,你只要告诉我,我给你一万亩地,你能不能保证,每亩都有那么多收益?”方文进严肃的看着王达纶说道。
    王达纶想了想,坚定的说道:“岳父大人,如果明年不遇到大旱灾,那我可以保证!”
    “可我问了下当地最有经验的老农,他们估计明年可能比今年还旱!你能不能保证庄稼全部成活,并且收成不要减产太多?”方文进继续严肃的问道。
    “这个没有多少问题,这两样植物都挺抗旱的!如果人手多一点,能多打几口深井,多修几个水窖的话,我保证不受太大损失!”王达纶思考后回答道,他在后世也碰到过大旱,当时的政斧就是鼓励群众打深井、修水窖!最后庄稼没受多大影响。
    “县衙没有那么多钱给你打井、修水窖,不过好在你钱多得是,不缺县衙补贴你哪一点!你说是不是?”方文进似笑非笑的看着王达纶说道。
    “这个,钱这方面不用岳父大人艹心了,我能处理好!”王达纶一看方文进知道他有钱,不敢隐瞒,连忙承诺下来。
    “嗯!好!你只要做到这几个方面就行!”方文进点头赞许道:“你也不用担心我会让你白出力,剩下的土地我帮你解决!我让你变成兴县的大地主!”
    “那岳父大人,你准备怎么办?”王达纶好奇的问道。
    “你知不知道兴县什么人手中的地最多?”方文进没有回答王达纶的问题,反问道。
    “边军手中吧,好些都是军屯!”王达纶回答道。
    “所以想要买地,得从那群丘八手里想办法!”
    方文进看王达纶还是一副不懂的样子,也就继续解释道:“现在九边之地,因军户成为军官的农奴,加上军官为了吃空额、侵占屯地,所以导致了军户的大规模逃亡,许多地都成了荒地,军队没人种、百姓不敢种、也没有人敢买。”
    “岳父大人,你都说了是军屯,都不能买卖啊!”王达纶插口说道。
    “别急,听我说完!”方文进继续说道:“这些地很多都成了军官的私产,只有那些地方偏僻的地是荒芜的。我准备上奏朝廷,申请把这些荒地转卖或是租佃!”
    “这些荒地有什么用,太远了,我不好管理。”王达纶嘀咕道。
    “嗯?”方文进看了王达纶一眼,王达纶马上就乖乖坐好,不敢再多嘴。
    “待批准后,秋季赋税也该收缴了。那些军官可以不纳税,我拿他们没法。但那些租地的佃户们嘛,我是可以管管的,我看谁敢再租种他们的地!那些地不接着也成荒地了?”方文进慢慢的解释道。
    王达纶听了方文进的话,忍不住心中吐糟:老丈人果然够黑,这招纯粹是杀人于无形,估计那些军官要气得吐血。
    “东翁,还请三思啊!”钱仕进慌忙劝道:“你这样做是挖那些军官的肉,放他们的血啊!得罪他们不值得啊!”
    “哼!一群贼配军,每天吃朝廷的,用朝廷的,喝兵血不够,连马吃的都不放过。战事一起,跑得比谁都快,抢起百姓来比贼都狠,这样的一群混蛋,我怕他们干什么?”方文进愤怒的说道。
    “地在他们手里,不过是让他们能多纳几房小妾,对国家朝廷有何用?地在我手里,我可以活民无数,对百姓多做点好事!”方文进文人胸中浩然正气迸发。
    “那些丘八全是些头脑简单的鲁莽之辈,就怕他们对你不利啊。”钱仕进苦劝。
    “本官乃金科进士,他们敢动我一根手指头?本官乃当地父母,关键时是可以手提天子剑,斩他们狗头的!”方文进激昂的说道。
    “这些丘八明面不敢动你,就怕他们暗自使坏啊!兴县乃九边之地,他们故意闹个边患,放蒙古鞑子进来那是轻而易举的事啊!”钱仕进提醒道。
    “哼!量他们也不敢!如果他们敢做,我绝对会上奏朝廷,要了他们的脑袋!别忘了,我方家在兵部也是有人的!”方文进很是不屑的说道。
    “东翁,不能掉以轻心啊,这样的事情他们不是没有做过,到时候他们谋害了你,还可以把责任往蒙古人身上推!他们反倒一点责任都没有。”钱仕进忧心忡忡的说道。
    “哼!就是因为这样,我才要未雨绸缪,我的身家姓命不能寄托在他们身上,必须要有自己的力量才能安身立命!”方文进慢慢的说道。
    “达纶,秋季赋税一起,我估计会有很多流民,你不要怕花银子、费粮食,有多少人你给我招多少人,别让那些丘八招到一个人!”
    “至于军余和逃亡的边军,你悄悄的收留,不行的话全送到一窝蜂林破天那里去。总之,不能让那群丘八曰子好过!”方文进安排道。
    王达纶听了方文进的安排,忍不住暗暗心惊,得罪方文进的后果真是太惨了,挖你墙角挖到你哭啊!
    从方府回来,一路上王达纶都沉默不语,系统给了那么个该死的任务,不完成的话小命有危险。但如果照方文进给出的办法来的话,风险太大了,断人财路是很招人记恨的事情,何况还是得罪军队这个暴力组织。
    历朝历代,军队都是蛮狠跋扈的,宋朝稍好点,不过那是在文人面前。虽然明朝也是以文御武,但现在已经隐有乱世迹象,军队的话语权会越来越大,得罪他们以后的曰子要小心啊。
    看来岳父大人说得对,必须掌握一支听命于自己的队伍,自身实力强了才不怕别人对自己不利,才能在这个乱世中活下来。
    不过想想明朝还有十多年的命,袁崇焕都还没杀毛文龙呢,文人这块牌子还是要有的,不然会被人欺负的。毛文龙一品大员,被袁崇焕一个三品的文人,说杀就杀了。说到底还是文人的牌子硬啊。
    说到当文人,现在让王达纶去从头看“子曰”、“诗云”的,估计要发疯,自己的那个毛笔字纯粹是惨不忍睹啊。总之一句话,读书王达纶是没有戏了。
    那怎么办呢,这时就体现出有钱的好处来了,可以纳监啊!用钱买个监生当当就行了,又不是要准备考科举,有生员这块牌子就行了,不仅可以免税,还可以见官不跪。
    以后见了边军那些丘八,还可以从心理上就高他们一头,有些阴谋诡计他们也不好使出来。总体说,比起后世花钱买的文凭,姓价比高多了!
    “相公,你在想什么?闷闷不乐的样子!”方雯儿关心的问道。
    “没什么,想岳父大人的话,想得出神了。”王达纶连忙答道。
    “你是在担心得罪边军的事情?”方雯儿猜测道。
    “嗯,有点!”
    “相公,你不用那么担心,父亲乃是一县之主,那些边军不敢对他怎样,而且父亲虽然目前被贬,但他还有许多同年、同乡在京城为官,我家中也有人在兵部任职,那些边军翻不起多大浪来!”方雯儿安慰道。
    “我就怕他们背地里来阴的,毕竟暗箭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